1、- 1 -双牌二中 2018 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生 物 试 题(理)本试题卷答题时间为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包括 30 小题,1-10 小题每小题 1 分,11-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 )A反射 B反射弧 C感受器 D神经中枢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 )A双向传递 B单向传递 C终止传递 D反向传递3人感冒时,会出现畏 寒、发热症状;用退热药后, 可出现全身出汗、体温下降现象。在发热和退热过程中,人体产热和散热的关系为( )A发热时,散热大于产热 B发热时,产热等于散热C退热时,散热大于产热
2、D退热时,产热大于散热4高等动物的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分泌部位分别是( )甲状腺 胸腺 垂体 性腺 胰岛 B 细胞A B C D5. 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是(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A 作用途径 体液运输 反射弧B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C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D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6分析下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2001000-100促进抑制10-5 10-4 10-3 10-2 10-1 1 101 102根 芽 茎a bcde生长素浓度/ppm- 2 -Aa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根生长的最适浓度Bb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芽
3、生长的最适浓度Cc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Dd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芽的生长7右图是某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曲线近似于“S”型增长曲线 B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最大数量 C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后固定不变 D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后,会随环境条件变化而上下波动 8. 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为( )A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寄生、竞争C寄生、互利共生、竞争 D互利共生、竞争、寄生9下列不属
4、于初生演替的是( )A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B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C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D沙丘上进行的演替10在“草兔狐狼”这条食物链中,属于第一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的生物分别是( )A狼和兔 B兔和狼 C草和兔 D草和狐 11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成分,激素、抗体、淋巴因子、血浆蛋白等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抗体与抗原的作用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与血浆D 人 体 内 环 境 的
5、 稳 态 是 在 神 经 调 节 、 体 液 调 节 与 免 疫 调 节 下 由 各 器 官 、 系 统 协 调 实 现 的- 3 -13如图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处 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B神经递质是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突触间隙的C兴奋由 abc 的传递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D某些麻醉药可以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发挥作用14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紧握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个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A两个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前一
6、个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C两个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D前一个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个反射中枢在脊髓15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 段的 Na 内流是需要消 耗能量的Bbc 段的 Na 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 段的 K 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 段的 K 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16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B乙、丙、丁分别是下丘脑、大脑皮层、肾小管和集合管C渴感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所以水盐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中D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17下列
7、有关免疫失调所引起的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体只要接触到过敏原就会引发过敏反应B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4 -CHIV 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 B 细胞,使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D过敏反应一般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自身免疫病会导致某些器官功能受到影响18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使心率加快,肾上腺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下丘脑是内分泌腺调节的枢纽,也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C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包括垂体与下丘脑细胞D细 胞 产 生 的 激
8、素 、 神 经 递 质 等 都 属 于 信 号 分 子 , 在 细 胞 间 起 到 传 递 信 息 的 作 用 19关于下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植物幼苗表现出向光性,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 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 f 小于 2fB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 fC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 苗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测得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f,则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 2fD若某植物产生顶端优势现象,测得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 g,则距离顶芽最近的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 h20下列有关植物激
9、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凤梨,能让凤梨提前上市B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C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能提高插条的成活率D使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21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C 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的生根22. 下面实例中 ,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个湖里的全部鱼 B.草原
10、上的全部生物- 5 -C.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D.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昆虫、蜗牛23科学家对某种群的数量进行了 13 年的连续研究,计算出其 值(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图为该种群 13 年来 值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前 4 年间和第 5 年到第 9 年间,该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 第 4 年到第 5 年间和第 9 年到第 10 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下降C. 从第 5 年开始,该种群数量达到 K 值,直到第 9 年,保持相对稳定D. 从第 11 年开始该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到第 13 年达到 K 值24.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的叙
11、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种群中各个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属于稳定型C不同种群中,个体在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都相同D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25右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完全烧毁前后植被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 a-b 段,三类植物呈斑块镶嵌分布属于水平结构B. b-d 段,由于森林完全烧毁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 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D. b-d 段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发生变化26下图是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概念图,图中、对应的内容都正确的是( )A空间结构、数量特征、
12、种群密度、垂直结构特征种群 群落空间特征 物种组成_ _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水平结构_组成结构包括 包括- 6 -B数量特征、空间结构、种群密度、垂直结构C种群密度、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垂直结构D垂直结构、 数量特征、空间结构、种群密度2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鲫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28一个完整
13、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29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不一定都是植物,植物也不一定都是生产者B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还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C因为动物都是靠捕食获取食物,所以都是消费者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30某草原上长期生活着兔、狐和狼,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如下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生物 草 兔 狐 狼能量(10 9kJ/km2a) 15.00 1.50 0.20 0
14、.13A狐属于初级消费者 B狼所占的营养级一定比狐高C从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D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低于草所固定的太阳能二、非选择题部分(共 50 分,将答案写到相应的答题卡上)31.(12 分)下图是两种细胞信息传递的实例,请据图分析回答:- 7 -(1)图 A 中甲状腺细胞在接受激素直接刺激后分泌增多,则 H 腺体是_,分泌的激素是_。(2)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 H 腺体的分泌活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至于过高,这是一种_调节。(3)图 B 中的突触由_、_和突触后膜组成,在兴奋传递过程中,G物质起关键作用,图中 G 物质是由神经元_(填“C”或“D”)释放的。32.(8
15、分)根据所学的免疫调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其中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_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_(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2)参与特异性免疫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受抗原刺激的 B 细胞主要靠产生_ (抗体、淋巴因子)“作战” ,这种方式称为_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受抗原刺激的 T 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并裂解_ _细胞“作战” ,这种方式称为_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3)艾滋病(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HIV 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_淋巴细胞,逐渐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
16、解。(4)人体接种乙肝疫苗时,一般要分三次接种,目的主要是获得_(更多、更少)的记忆细胞和抗体。33.(18 分)某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 mm2 mm 方格,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血细胞、微生物的计数) 、滴管、显微镜等。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 7 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实验刚开始,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
17、环境中,酵母菌 呈“J”型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 ,酵母菌呈“S”型增长。(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该实验- 8 -是否需要重复实验? ,试解释原因 。(3)在吸取培养液制片前,要轻轻震荡几次试管,原因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的数据。(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34.(12 分)美国生态学家 R.L.Lindeman 对某一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得出下图所示的数据,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
18、位是 J/(cm2a)。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太阳能主要通过生产者的_作用进入该生态系统,之后沿着_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流动。(2)从图中可看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J/(cm2a),植食性动物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_(大于、小于、等于)其摄入的能量。(3)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_ _和_ _ _。(4)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是_(保留一位小数点) ,能量传递效率如此之低,是因为大部分能量 ,另有一部分能量流向 。(5)按图中的能量传递效率,若肉食动物增重 1 kg,则需消耗生产者约 kg(保留一位小数点)。- 9 -2018 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生
19、物答案(理)一、选择题(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50 分,将答案写在对应的题号,不得超出答题框。)31.(12 分,每空 2 分)(1)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2) (负)反馈 (3)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C32.(8 分,每空 1 分)(1)一 特异性 (2)抗体 体液免疫 靶 细胞免疫 (3)T (4)更多 33.(18 分,每空 2 分)(1)环境中资源和空间逐渐变得有限(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需要 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增加稀释倍数 上下和左右只计一边线上菌体(4)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B C D A D C B A D D C B B D题序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D A C D A B C C A B A D A C平均时间次数1 天 2 天 3 天 4 天 5 天 6 天 7 天123- 10 -(5)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或 pH 或溶氧等)的变化关系34.(12 分,除标明外每空 1 分)(1)光合作用 食物链 (2)464.6 小于 (3)单向流动(2 分) 逐级递减(2 分) (4)20.1% 呼吸作用消耗 分解者(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