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1186050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长沙县六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8 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时量:90 分钟 分值:100 分 制卷人:高二历史备课组第卷(客观题,共 50 分)本卷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 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 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D. 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2.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的

2、进步意义在于A. 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 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 肯定了私学的合法性 D. 增加了学生成才的可能性3. 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 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框架B. 老子的“道”的观点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C. 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同的科学价值D. 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4. 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 。这表达了手工业者A. 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 要求

3、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 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 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5. 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 ”下列史实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苛政猛于虎”6. 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 重农抑商 B. 强调制度与秩序C. 厚古薄今 D. 重视道德与人伦7.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 2 -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是A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 B分

4、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C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 D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8. 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 ,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 。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A. 天行有常 B. 天人感应C. 君权神授 D. 格物致知9.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 ”文中的“动机”主要指A. 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 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C. 消灭异端学说 D. 繁荣学术文化10.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 ”对李贽这一思想认

5、识正确的是A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C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11.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在它的初创和发展时期,都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一旦被统治阶级看中,当作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它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其中的合理因素也会被窒息。程朱理学的演变正是如此。下面不能说明材料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客观上有利于求科学之真 B重义轻利阻碍商品经济的转型发展C理学取代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D官方哲学左右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12. 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

6、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做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礼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可以推断A.追求神仙成为士人普遍风气 B.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C.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 D.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13顾炎武批判王阳明说:“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这表明顾炎武A. 意在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 B. 强调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 3 -C. 主张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 推动了明清学术的巨大进步14. 王阳明传习录载:“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

7、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由此判断,王阳明主张良知是先天具有的是非之心 良知在贤愚之间没有差别致良知是成为圣贤的途径 良知需通过外在探求实现A B C D15.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 ”该思想家应该是A王阳明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16. 关于李贽的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17. “角色有

8、偿家教,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符合上述说法的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梭伦18.下列关于柏拉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认为“贤人”应做统治者 认为武士们应保家卫国 认为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A BC D19.下图两人分别是同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孔子 苏格拉底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 4 -C都反对专制政治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20.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创作的

9、赞颂人的伟大并率先揭露教会贪腐的作品是( )A 神曲 B 十日谈C 哈姆雷特 D “九十五条论纲”21. 1521 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耶稣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A倡导宗教宽容 B宣扬教会权威C反对宗教改革 D抨击罗马教会22. 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 “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下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思想或主张是A. 百家争鸣,思想自由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君主专制23.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曾以发达的民主

10、政治和繁荣的思想文化闻名于世。下列有关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智者学派的兴起B.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民主政治的确立C.智者学派的兴起辩论术的发达民主政治的确立D.民主政治的确立辩论术的发达智者学派的兴起24. 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古代女子列入“闺节” 、 “闺烈”的烈女节妇,唐朝为 51 人,宋期为 267 人,明代为 36000 人。这种变化趋势表明A. 礼教束缚渐趋强大 B. 君主专制逐渐强化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 夫权社会基本形成25. 马克思说:“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

11、”马克思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二材料解析题(本卷共 3 小题,其中第 26 题 20 分,第 27 题 10 分,第 28 题 20 分,共50 分。26.(18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5 -材料五 和一位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山岩中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你认为

12、呢?他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4 分)(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时期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6 分)(4)材料五中他是谁?他的观点属于哲学的哪一范畴。(2 分)27.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材料二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13、黄宗羲材料三 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世之君子必曰:“有公而无私” ,此后代之美言,非先王之至训。 顾炎武请回答:(1)结合材料归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三位思想家对人性认识的共同点。 (2 分)- 6 -(2)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上述认识产生的历史条件。 (6 分)(3)上述认识对我国经济思想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 分)28.(22 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泰格拉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

14、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材料三 它是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开始的。倡导者呼吁作家应该面向“一般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 。文学作品“所用的题材就应该是一般人民大众所能懂的而且懂了就快乐的那种事物”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了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纳方言写成的巨著。由于倡导者高举“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的旗帜,因此,欧洲的民众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称:“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足够了” 。但丁兴奋地高呼:“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何态度?概述这一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条件。(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观点。根据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其他主张。(6 分)- 7 -(3)材料三描述的是近代西方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条件。 (1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