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1188270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藏林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藏林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藏林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藏林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藏林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西藏林芝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理综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暨期中试题(无答案)(考试时间:2 小时 30 分钟 满分:3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以下题目有且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 6 分)1.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 100 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 AA、aa 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段内 Aa 的基因型频率不同 B.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 A 突变为 aC在段,A

2、A 个体比 aa 个体的适应能力强 D.段过程中,该种群发生进化2.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机制模式图,图中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 表示物质。下列描述中,不符合该模型的是 A.是甲状腺细胞,A 是甲状腺激素,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B.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 是抗利尿激素,是垂体细胞C.是传入神经元,A 是神经递质,是传出神经元D.是 T 细胞,A 是淋巴因子,是 B 细胞3.细胞具有相对独立的内部环境,但其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也离不开物质的运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钾离子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B.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分子,主要以胞吞的方式进入肝细胞内C.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

3、胞膜上所含有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与细胞含有的基因数目有关D.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胃酸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属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C.内环境的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无机盐、神经递质- 2 -D.激烈运动可引发肌肉酸痛但内环境的稳态并没有被破坏5.下丘脑是重要的生命活动调节中枢,下列各项中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血糖平衡的调节水平衡的调节渗透压平衡的调节调控促激素的分泌体温平衡的调节A. B. C. D.6.吞噬细胞在机体免疫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参与下列哪项作用A.非特异性免疫

4、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7.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 B.C. D.8.已知 1g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 121 ,且氧气中 1 键完全断裂molO时吸收热量 496 ,水蒸气中 1 键形成时放出热量 463 ,则氢气中 1kJmolHOkJl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HA.920 B.557 C.436 D.188kJ9.25、101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

5、确的是( )A. B. C. D. 2222185./HgOHlkJmol10.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 ; 2Csg2Cg12CsOgCg2H ; ; SOS3H2S2S4 ; ;221Hg2O5g1O6 ; 3CasasCg72CasH;2O8A. B. C. D.11.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24NaS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2422NaSSHO- 3 -溶液 23NaSO稀 24HSO 2HO实验 反应温度/ /VmL1/col/VmL1/col/VmL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

6、.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12.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gY2 Zg0H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 的产率增大ZC.增大 , 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 的转化率增大()c Y13.在一个绝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N2(g) + 3H2(g) 2NH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v(N 2):v(H2):v(NH3)=1:3:2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2v 正 (N2)=v 逆 (NH3)3mol HH 键断裂

7、的同时有 2mol NH 键也断裂A. B. C. D.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在 10s 内通过电解槽某一横截面向右迁移的正离子所带的电量为 2C,向左迁移的负离子所带电量为 3C,那么电解槽中电流强度大小为 ( )A0.1A B0.2A C0.3A D0.5A- 4 -15、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 d、极板面积为 S, 0是常量,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当增加两板间距时,电容器极板间( )A电场强

8、度不变,电势差变大 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不变C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不变 D电场强度较小,电势差减小16、在如图所示的点电荷的电场中,一试探电荷从 A 点分别移动到 B、C、D、E 各点,B、C、D、E 在以 Q 为圆心的圆周上,则电场力做功( )A从 A 到 B 做功最大 B从 A 到 C 做功最大C从 A 到 E 做功最大 D做功一样大17、如图所示是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那么 a、b 所示的电阻及这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后图像所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a 表示电阻大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a 表示电阻小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a 表示电阻小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a 表示电

9、阻大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 恒定不变,电灯 L 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 b 端滑动,则( )A电灯 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B电灯 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增大C电灯 L 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小D电灯 L 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增大19、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的定义式 ,适用于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qItB电源的负载增加,输出功率一定增大C 电 动 势 在 数 值 上 等 于 电 源 将 单 位 正 电 荷 从 负 极 移 送 到 正 极 时 , 非 静 电 力 所 做 的 功D从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两端的电压成

10、正比,跟导体的电流成反比URI20、如图所示,A、B两点在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的一条电场线上,若一带负电的粒子从B点运动到A点时,加速度增大而速度减小,则可判定( )- 5 -A. 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B. 点电荷一定带负电C. 点电荷一定在 A 点的左侧 D. 点电荷一定在 B 点的右侧21、如图,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 B.电势能逐渐增加C.动能逐渐增加 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 II 卷(非选择题)22、 (6 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压表,表头是一个内

11、阻为 Rg=500,满偏电流为 1mA 的毫安表,表盘刻度分为 100 个刻度.现接成量程分别为 10V 和 100V 的两个量程,则所串联的电阻 R1=_,此时刻度盘每个刻度表示_V,所串联的电阻R2=_23、 (8 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中是 表,是表,为使表的读数增加,变阻器的滑片 P 应向移动;为使表读数减小,变阻器的滑片 P 应向移动.24、 (14 分)如图是示波器工作原理的示意图,电子经电压 U1从静止加速后垂直进入偏转电场,偏转电场的电压为 U2,两极板间距为 d,极板长度为 L,电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e.求(1)电子经电压 U1加速后的速度

12、;(2)电子离开偏转电场 U2时沿垂直极板方向偏移的距离 y;(3)电子离开偏转电场 U2时的动能。25、 (19 分)如图电路所示的变阻器的总电阻 R1=12,电路中 R2=12, R3=2.5,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与中心点接触,当开关 k 接通时,伏特表示数为 3 伏,这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为d U2yLU1- 6 -9 瓦,求:(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2)开关 k 断开时,电源内电阻消耗的功率。26.(1)请用下列 4 种物质的序号填空:O 2 NH 4NO3 K 2O2 NH 3,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_。(2)X、Y 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 XY2型化合物,已知 XY2中共有 38 个

13、电子,若 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3)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如:氯化铝的熔点为 190 (2.02105Pa),但在 180 就开始升华。据此判断,氯化铝是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_(4)现有 ag 7 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_。 A.c 和 f B.b 和 g C.d 和 g D.b 和 e d 与 g 元素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_(填“是”或“不是”)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 27.根据结构对有机物进行分类,有助于对其性质的掌握。(1)

14、下列有机物属于芳香烃的是_(填字母),它与苯的关系是_,写出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预测该芳香烃_(填“能”或“不能”)发生该类反应。(2)下列有机物属于羧酸类的是_(填字母)。a.CH3CHO - 7 -(3)下列有机物属于糖类的是_. (填字母 )a.油脂 b.纤维素 c.蛋白质28.如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将镁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 。(2)S 形导管中液面 A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说明此反

15、应是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由实验推知,MgCl 2溶液和 H2的总能量_(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29.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共 9 分)(1)1 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 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 分别是 、_。(2)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 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 代表 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 2 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

16、导致_加剧。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 (2 分)图 2 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 8 -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改变。30.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A、B、C、D 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共 8 分)(1)此图中_(填图中的数字)(2 分)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对于人体大多数细胞来说_(填图中的数字)是它们的内环境。(2)液体与比较,明显减少的化学成分是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 。 (2 分)(3)某些人接触花粉使结构 A 的通透性增大

17、,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引发的_。(4)人体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通过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31.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 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共 14 分)x(1)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 甲 细胞受损,使 B _分泌不足, (2 分)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_(2 分)分解加强。所以病人出现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的症状。(2)图中物质 A 的作用机理是促_分解和_的转化,上图所示调节过程属于 调节。物质 A 和 B 的作用机制是 。 (2 分)(3)从图中看,与物质 A 有协同作

18、用的是_。(4)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是 。 (2 分)32.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方面的问题:(共 10 分)I图甲表示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部分结构及关系。 (“+”表示促进作用, “”表示抑制作用)- 9 -(1)a 细胞为 ,处的激素名称为_ ,作用为_(用“+”或“”表示) 。(2)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激素 C 分泌量将_,导致产热量增加,同时,人体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和体内酶的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_。II图乙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Z 为实验位点,其中 Z 为突触间隙。(1)A 代表反射弧的_,用适宜电流刺激图中的_实验位点,均可产生缩手反射。(2)如果在 Y 处膜

19、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 Y 点一个适宜刺激电流表指针将发生 次偏转。 (2 分)33物理选修 3-1(15 分) (选做题中的不定项选择题,总共 ABCDE 五个选项,有 3 个选项正确,选对一个选项得 2 分,选对两个得 4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选错一个扣 3 分,最低得分为 0 分;计算题写出必要的过程和文字表述)一台直流电动机的电阻为 R,额定电压为 U,额定电流为 I,当其正常工作时下述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所消耗的电功率 IU B t 秒内所产生的电热为 IUtC t秒内所产生的电热为 I2Rt D. t秒内所产生的机械能为 I( U IR) tE. t秒内所产生

20、的机械能 IUt带电量为 C 的粒子先后经过电场中的 A、B 两点,克服电场力做功 J,已6103 4106知 B 点电势为 50V,求(1)A、B 间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少?(2)A 点的电势为多少?34.(1)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正丁烷(C 4H10)脱氢制 1 - 丁烯(C 4H8)的热化学方程如下:C 4H10(g)=C4H8(g)+H2(g) H 1- 10 -已知:C 4H10(g)+1/2O2(g)=C4H8(g)+H2O(g) H 2=119kJmol-1H 2(g)+1/2O2(g)=H2O(g) H 3=242kJmol-1 反应的H

21、 1=_kJmol-1(2)砷(As)是第四周期 VA 族元素,可以形成 As2S3、As 2O5、H 3AsO3、H 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已知:As(s)+3/2H 2(g)+2O2(g)=H3AsO4(s) H 1H2(g)+1/2O2(g)=H2O(l) H 22As(s)+5/2O2(g)=As2O5(s) H 3则反应 As2O5(s)+3H2O(l)=2H3AsO4(s)的H= (用H 1、H 2、H 3代数式表示)(3)某温度时,在一个 2 的密闭容器中, 、 、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LXYZ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该反

22、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开始至 2 ,气体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minZ若 、 、 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此时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 。XY35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如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入侵人体后,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 RNA 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 ;图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 (共 13 分)(1)甲图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_(2 分)方式共同将其清除。图中细胞可以通过产生_,来增强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11 -(2)甲图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有_

23、(填序号) (2 分) ,细胞_(填序号)受到抗原刺激后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分化为_细胞。(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分泌有关_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其细胞表面具有_。(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 39,此时人体产热量_散热量,人体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_部位。(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 。 (2 分)- 12 -高二生物第一学段考试参考答案1D【解析】因为有 100 个个体,在 I 解答 AA 占 40%,

24、aa 占 20%,所以 Aa 占 40%;在 III 段内aa 占 40%,AA 占 20%,所以 Aa 占 40%,A 错误。II 段发生剧变的原因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B 错误。在 II 段因为 AA 个体数量是在逐渐下降的,而 aa 个体数量是在逐渐上升的,所以 aa 个体的适应能力比 AA 强,C 错误。在 I 段 A 基因频率为 40%+20%=60%,在 III 段 A 基因频率为 20%+20%=40%,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D 正确。2B【解析】由题图可知,细胞能分泌某种物质 A,A 可以通过运输作用于细胞,这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过程。【详解】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反

25、馈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 不符合题意;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和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中,B 符合题意;传入神经元可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传出神经元上的受体,C 不符合题意;T 细胞产生对的淋巴因作用于 B 细胞,B 细胞在淋巴因子与抗原的共同刺激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D 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解析】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主要是钠离子内流的结果,钠离子的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A 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但胰岛素属于一种动物激素,其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细胞的代谢,而不是进入细胞内起作用,B 错误;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细

26、胞膜上所含有的载体种类和数量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而与基因的数目无关,C 错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可以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D 正确。4B【详解】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所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A 正确;胃腺细胞分泌胃液,属于皮肤及其黏膜的分泌物,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细菌,是- 13 -保护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B 错误;CO 2、尿素等代谢废弃物需要通过血液运输,神经递质直接分泌到组织液中,无机盐存在于血浆及组织液中,这些物质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 正确;激烈运动可引发肌肉酸痛是因为运动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乳酸积累所致,由于人体存在缓冲物

27、质,不会使血浆 pH 发生很大变化,内环境的稳态并没有被破坏,D 正确。5D【解析】下丘脑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正确;水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正确;下丘脑是渗透压平衡的调节中枢,另外含有渗透压感受器,正确;下丘脑合成促激素释放激素,进而调控垂体合成促激素的分泌,正确;下丘脑是体温平衡的调节中枢,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属于下丘脑参与调节的一组是,故选 D。6D【解析】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可以呈递抗原给 T 细胞,还可以吞噬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的沉淀或者细胞集团。在非特异性免疫中的第二道防线起作用,因此 ABC 正确;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D 错误。29突变(变异)、自然选择 种群

28、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生存斗争(种内 斗争)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 (合理即给分)基因频率【解析】本题结合生物的多样性考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题的关键。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生物进化的三个基本环节。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个种群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过度繁殖导致生存斗争(种内斗争)加剧,导致小 S 上食物短缺,因联趾型蜥蜴能游泳 可以获取更多食物,适应环境能力强,个体数逐渐增加,本质上是

29、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30 蛋白质 过敏反应 负反馈【解析】分析题图:分析题图可知 A 为毛细血管,B 为血细胞,C 为一般组织细胞,C 为毛细淋巴管;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其中共同组成体液,组成内环境。组织液和血浆及细胞内液中可以相互渗透,而淋巴只能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为单向循环。- 14 -(1)根据前面的分析,人体内环境即有细胞外液构成,包括图中三部分。对于人体大多数细胞来说组织液即是它们生活的人体内环境。(2)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相似,只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图中毛细血管中的氧气即血浆中得到氧气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3)某些人接触花粉使结构

30、A 的通透性增大,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引发的过敏反应。(4)人体为维持内环境的稳态,通过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负反馈调节。31 (1)胰岛 B 细胞 胰岛素 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利用(葡萄糖氧化分解)(2 分) 脂肪和蛋白质(缺一不给分)(2 分) (2)肝糖元 非糖物质 神经体液(2 分) 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并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2 分)(3)肾上腺素 (4)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带走大量水分(2 分)【解析】略32I(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甲状腺激素 “-” (2)增加 减少、不变II(1)效应器 X、Y(

31、2)2【解析】略35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淋巴因子 浆(效应 B) 激素 相应的受体 等于 脑干 埃博拉是单链 RNA 病毒,遗传物质不稳定易突变【解析】试题分析:据图甲分析,表示吞噬细胞,表示 T 淋巴细胞,表示淋巴因子和抗原识别作用于 B 淋巴细胞,表示 B 淋巴细胞,表示少部分病菌直接呈递抗原给 B 淋巴细胞,表示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表示浆细胞。根据图乙分析,轴突末梢中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受体;内分泌腺分泌激素,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受体,说明免疫细胞受到神经和激素调节。(1)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方式共同将其清除。甲

32、图中细胞能识别和呈递抗原,表示 T 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增强 B 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2)结合前面的分析,甲图中抗体参与免疫反应,表示体液免疫;其中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 淋巴细胞和B 淋巴细胞。其中 B 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说明 B 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缩短。- 15 -(3)由图乙可知,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直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免疫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和激素的相应受体。(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 39,说明产热与散热相等;调节心率的中枢位于脑干。(5)从埃博拉病毒的角度分析,由于埃博拉病毒是 RNA 病毒,RNA 是单链结构,容易发生变异,因此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痊愈后,他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发生了变异,原有的抗体对变异后的埃博拉病毒没有免疫作用,因此可能会再患病;从该男子自身免疫力的角度分析,体内的埃博拉病毒抗体(或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存活时间有限,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原有的免疫能力丧失,可能会患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