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突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题强化练(十四)突破高考11道选择题.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1193673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突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题强化练(十四)突破高考11道选择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突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题强化练(十四)突破高考11道选择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突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题强化练(十四)突破高考11道选择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突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题强化练(十四)突破高考11道选择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专版)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突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题强化练(十四)突破高考11道选择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强化练(十四) 突破高考 11道选择题自然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一)(2018黑龙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下图为某湖泊沿岸某一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图例中数字代表沉积颗粒物大小,沙砾岩、砂岩、泥岩,颗粒物逐渐减小)。据图完成 12 题。1若图例中数字分别为沙砾岩区、泥岩区、砂岩区,则其对应正确的是( )A泥岩区,砂岩区,沙砾岩区B沙砾岩区,砂岩区,泥岩区C泥岩区,沙砾岩区,砂岩区D砂岩区,泥岩区,沙砾岩区2引起图中湖泊沿岸河流地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速快 B洋流的流动速度快C湖泊沿岸坡度大 D河流含沙量大解析:第 1题,若图例中数字分别为沙砾岩区、泥岩区、砂岩区

2、,结合图例,则区颗粒大,距湖岸最近,是沙砾岩区。颗粒较小,居中,是砂岩区。颗粒最小,距湖岸最远,是泥岩区,B 对。A、C、D 错。第 2题,图中湖泊沿岸河流地貌泥沙不断堆积,使沿岸附近的湖水变浅,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浅湖水,D 对。河流流速快,不利于泥沙沉积,A 错。洋流分布在海洋中,与湖泊沿岸无关,B 错。湖泊沿岸坡度大,泥沙沉积对湖泊沿岸地貌影响小,C 错。答案:1.B 2.D(2018衡水金卷四)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成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往往成群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玛珥湖一般具有四周封闭完好、湖水较深、湖面

3、平静、生物较少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下图为玛珥湖的示意图,据此完成 35 题。23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C地壳运动 D流水堆积4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 )A雨水和地下水 B地下水和河流水C冰川融水和河流水 D冰川融水和雨水5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 )A生物残体 B河流携带的泥沙C早期喷发的火山灰 D风力沉积物解析:第 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玛珥湖是多次岩浆上升过程中遭遇地下水,在喷发前发生爆炸形成洼坑并积水而形成的,多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因此玛珥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火山喷发即岩浆活动,选 B。第 4题,根据材料,玛珥湖的湖

4、泊多分布在地势低凹、地下水较丰富的火山构造盆地中,地势低凹可以收集雨水,地下水丰富,因此,玛珥湖中的水主要来自于雨水和地下水,选 A。第 5题,根据图示信息,玛珥湖底的沉积物主要是火口沉积物、爆发角砾岩、火山筒位居中间,因此火山喷发物如火山灰将会是最早的沉积物,据此选 C。答案:3.B 4.A 5.C(2018广西部分重点中学第二联考)矮曲林是指山地森林上限附近由矮化、扭曲及变形的树木组成的林地或丛林,矮曲林树木甚至匍匐地面、然后倾斜向上生长。中国矮曲林总体可分为寒温性矮曲林和常绿苔藓矮曲林两类。下图示意中国矮曲林分布及分布区气候状况。据此完成 68 题。36结合材料可推测,中国矮曲林( )A

5、分布范围北方比南方宽B分布地区年降水量稀少C全部由常绿阔叶林长期演化形成D长白山寒温性矮曲林树种组成比较单一7矮曲林的形成是由于所在地( )A全年寒冷、干燥 B持续大风,土层瘠薄C多云雾,冬季气温低 D太阳辐射强,土层肥厚8矮曲林一般分布在( )A山顶或山脊 B山谷或山顶C山脊或山麓 D山麓或山谷解析:第 6题,由图可知,常绿苔藓矮曲林广泛分布于秦岭大巴山以南的众多山地,寒温性矮曲林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分布范围北方比南方窄;常绿苔藓矮曲林分布区年降水量为 6002 000 mm,年降水量较丰富;常绿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寒温性矮曲林是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在山顶环境

6、长期演化形成的一种特殊植被类型;中国矮曲林所在地生存环境恶劣,层次结构和树种组成比较单一。故 D正确。第 7题,矮曲林树木变形、弯曲或矮化,甚至匍匐地面、然后倾斜向上生长,应该是受强烈而持续的大风、贫瘠的土壤、昼夜温差大、坡陡及冬春积雪较多等因素影响,才形成耐瘠薄土壤、萌生力强、树种组成单一的矮曲林。故 B正确。第 8题,根据矮曲林的分布特征,其形成原因是受强烈而持续的大风、贫瘠的土壤影响,此类自然特征多分布在高山、亚高山的山顶或山脊;山麓或山谷地带地势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风力较小,土壤较肥沃。故 A正确。答案:6.D 7.B 8.A(2018金优试卷模拟二)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

7、据,对提升我国在国4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两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2017 年 10月 24号开始,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这也意味着,继美国、日本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下图为遥感卫星工作流程图。据此回答 911 题。9与地面监测站相比, “碳卫星”( )A工作流程简单 B观测精度高C观测范围广 D监测时间长10我国发射“碳卫星”时间较晚,主要是由于( )A技术难度大 B资金投入不足C市场需求不大 D政策支持不够11 “碳卫星”数据的正式对外开放有助于我国( )A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B减少二氧化

8、碳排放量C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D减少极端天气的危害解析:第 9题,根据遥感卫星工作流程图可知, “碳卫星”的工作流程相对复杂,A 错;地面观测精度高于“碳卫星” ,B 错;“碳卫星”观测范围广,C 对;地面监测和“碳卫星”监测时间没有太大差别,D 错。第 10题,结合材料可知,由于技术难度大,我国发射碳卫星较晚,目前发射“碳卫星”的国家也比较少,A 对。第 11题, “碳卫星”只能监测碳排放的空间分布,无法获取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A 错;“碳卫星”只能监测二氧化碳含量,无法减少排放量,B 错;监测到二氧化碳的空间变化,能够精确分析其来源,提高节能减排措施的针对性 C对;对极端天气危害没有影

9、响,D 错。答案:9.C 10.A 11.C自然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二)(2018广州二模)冰川学上的雪线是指降雪量与消融量达到平衡的界线,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西支)的上、下界高度分别为 4 486米和 3 810米。下图是四个时段冰川物质平衡分布统计图。据北完成 13 题。5158 月该冰川雪线的波动范围是( )A3 8103 950 米 B3 9504 020 米C4 0204 120 米 D4 1204 210 米258 月该冰川降雪量的分布特点是( )A从 3 8104 486 米递增 B从 3 950米向上、下递增C从 3 9504 486 米递减 D从 4 210米向上

10、、下递减3该冰川补给的最主要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第 1题,雪线是指降雪量与消融量达到平衡的界线,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西支)的上、下界高度分别为 4 486米和 3 810米, 58 月该冰川雪线的波动范围是 3 9504 020米,所以 B正确。第 2题,雪线是指降雪量与消融量达到平衡的界线,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58 月该冰川降量的分布特点是从 4 210米向上、下递减,所以 D正确。第 3题,雪线是指降雪量与消融量达到平衡的界线,天山乌鲁木齐河源 1号冰川(西支)的上,下界高度分别为 4 486米和 3 810米,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是该冰川补给的最主

11、要季节,所以 B正确。答案:1.B 2.D 3.B(2018河南新乡三模)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下图示意延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据此完成 46 题。4图中多级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6B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堆积C层间歇性下降、流水堆积D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5图示黄河河床位于( )A背斜顶部 B断层线附近C向斜槽部 D板块分界线附近6图示黄河东西两

12、侧相比( )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东侧岩层相对下降 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海拔高,遭受侵蚀 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岩层坚硬A B C D解析:第 4题,读材料可知,河流阶地是地层抬升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选 D。第 5题,读图,对比黄河河床东西两侧岩层可知,该地区岩层发生断裂和错动位移,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故图示黄河河床位于断层线附近。第 6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东侧岩层相对下沉,西侧岩层相对上升,错、对。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抬升后海拔高,遭受侵蚀,对。该图为黄河蛇曲,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地处凸岸,侵蚀作用弱,错。答案:4.D 5.B 6.B(2018全国卷)如图示意黄河兰州段(南岸马滩

13、附近)河漫滩沉积物平均粒径(Mz)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 79 题。7根据粒度测定,第 15层以中砂为主,则第 12层的沉积物主要是( )A粗砂B细砂C极细砂D中砂8根据各地层沉积物粒径分析,可知下列地层沉积物形成时洪水大小的关系正确的是( )7A第 12层第 3层第 1层B第 2层第 5层第 10层C第 13层第 7层第 9层D第 8层第 9层第 13层9下列关于黄河马滩河漫滩和洪水泛滥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河漫滩形成后期较易被淹B马滩河漫滩的洪水主要是冰川融水造成的C河漫滩形成初期较易被淹D随着洪水侵蚀,河漫滩的海拔会逐渐降低解析:第 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 12层的沉积物平均粒径比第

14、 15层要大,第 15层以中砂为主,则第 12层应以粗砂为主。选 A。第 8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水越大,沉积物颗粒越大。根据图中各地层沉积物粒径的对比可知,A 项正确,B、C、D 项错误。选 A。第 9题,河漫滩形成初期,由于沉积物较少,河漫滩海拔较低,较易被淹。马滩河漫滩的洪水主要是大气降水造成的。洪水频发,携带泥沙多,流水沉积作用增强,河漫滩的海拔会逐渐升高。选 C。答案:7.A 8.A 9.C(2018江苏省徐州模拟)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发育系数和河流曲度是描述一个地区水系特征的重要指标,下图是以 1960年各指标为 100,绘制出的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网19602009年水系指标变

15、化图。读图,回答 1011 题。10太湖流域平原地区 19602009年水系形态特征变化表现最不明显的是( )A支流数量减小 B河网总面积减小C支流与干流长度比减小 D河道平直化11太湖流域平原地区河流水系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是( )A河流结冰期增长 B汛期水位上升C河网调蓄功能增强 D径流总量增多解析:第 10题,根据图中的图例可知,河网发育系数支流总长度/干流长度,图中河网发育系数降低,说明支流与干流长度比减小;由于干流长度不变,说明支流总长度下降,支流数量减少;水面率河网总面积/研究区总面积,从图中看水面率下降,可知河网总面积减少;河流曲度变化不明显,说明河道平直化变化不明显,D 正确。第

16、11题,太湖8流域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由于水域面积减小,汛期水位上升,B 正确;河道调蓄功能减弱,径流总量减少。答案:10.D 11.B自然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三)(2018普通高等学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因远望如林而得名。土林柱体高大挺拔,每棵“林柱”均有独特的造型,形成了风姿各异的土林奇观。如图示意我国云南某地土林地貌。据此完成 13 题。1土林一般形成于( )A高原塬面 B石灰岩台地C谷地或盆地 D山顶2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物理风化作用C重力崩塌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3该地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

17、为土林柱体( )A旱季沙尘暴危害大,土壤遭受严重风蚀B雨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冲刷作用强C物理风化严重,岩石裸露,土层浅薄D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解析:第 1题,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貌。厚厚的土层是在低洼处沉积作用形成,再被流水侵蚀形成土林,所以土林一般形成于谷地或盆地,C 对。高原塬面流水侵蚀弱,A 错。石灰岩台地形成的是石林,B 错。山顶流水侵蚀作用弱,D 错。第 2题,结合上题分析,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一个个土柱,塑造该地土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A 对。位于湿润地区,风力不是主要外力,B、D 错。重力崩塌作用影响小,C 错。第 3题,该地

18、土林柱体植被稀疏,是因为土林像柱子一样直立,地势陡峻,蓄水保肥性差,土壤贫瘠,D 对。风力作用影响小,不是主要外力,A 错。雨季降水集中,不是植被少的主要原因,B 错。土状堆积物,不是岩石裸露,C 错。答案:1.C 2.A 3.D(2018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三模)下图所示地区冬季温和,夏不酷热,年均气温15.5 ,年均降水量在 880 mm以上,岛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20%以上。岛上的原住居民房屋多较低,一般为两三层的房屋或别墅,少量四五层的楼房多为商业性楼房,十几层以上9的中高层建筑十分罕见。下图为该岛河流及主要城市分布图。回答 45 题。4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主

19、要受西南季风影响,河流西部流量较大,东部流量较小B该地冬季温和,夏不酷热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沿岸寒流的影响C该地森林覆盖率高的原因之一是地处亚热带,热量充足,适宜森林生长D该岛屿岩体主要为石灰岩岩体5关于岛上原住居民房屋较低的主要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岛屿多山地,地表崎岖,坡度较大,建设难度较大B地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震频繁,对中高层建筑破坏性大C地质构造复杂,多断裂构造,地质不稳定,不适宜建设中高层建筑D原住居民喜爱低层房屋,便于生活,利于出行解析:第 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岛屿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该地森林覆盖率高的原因之一是地处亚热带,热量充

20、足,适宜森林生长,所以 C正确。第 5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岛屿多山地,地表崎岖,坡度较大,建设难度较大,该岛屿地处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震频繁,对中高层建筑破坏性大,该岛屿地质构造复杂,多断裂构造,地质不稳定,不适宜建设中高层建筑,该岛屿原住居民喜爱低层房屋,便于生活,利于出行。答案:4.C 5.B(2018江苏省徐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峰及附近地区东南坡和西北坡(同一海拔左侧柱状图为西北坡,右侧为东南坡)海拔 1 200米以上三种主要乔木胸高断面积(树木距 1.3 m的位置的断面的面积)之和所占比例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该山年均降水量为2 368 mm,同一海拔

21、东南坡比西北坡降水多 100 mm左右,据此完成 68 题。106该山峰最可能位于( )A太行山 B秦岭C武夷山 D大别山7海拔 1 6002 000 m西北坡和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降水C土壤水分 D地势起伏8下列坡向和海拔的组合,乔木物种最丰富的最可能是( )A东南坡海拔 1 400米处 B西北坡海拔 1 600米处C西北坡海拔 1 200米处 D东南坡海拔 1 900米处解析:第 6题,该山常绿阔叶林分布上限海拔达 2 000 m左右,且降水十分丰富,应位于我国纬度较低的地区。第 7题,由图示可知,海拔 1 6002 000 m西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

22、比重明显高于东南坡。我国东部季风区山地东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热量条件较好,降水较丰富,如果依这两个条件判断,东南坡常绿阔叶林所占比重应高于西北坡,明显与图示不符。西北坡地处阴坡,蒸发相对较弱,土壤含水量条件要优于东南坡,这是导致两坡常绿阔叶林比重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材料和图无法判断两坡的地势起伏情况。第8题,读图可知,相对于其他组合,西北坡海拔 1 600米处,三种乔木类型均有分布,且乔木胸高断面积之和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乔木物种丰富程度最高。答案:6.C 7.C 8.B(2018河南省郑州三模)风滚草是植物中的“流浪汉” ,当干旱来临时,其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图 1

23、)。在风滚草找到合适环境后,重新扎根,发出新芽。移动中的风滚草受栅栏、建筑等阻挡堆积(图 2),对生活、生产和生态产生广泛影响。读图,完成 911 题。图 1 图 2119风滚草的主要习性为( )A耐寒 B耐旱C耐风 D耐渍10导致风滚草移动的主要因素是( )A旱灾 B水源C大风 D障碍物11风滚草的滚动传播可能会导致( )A环境污染 B土地退化C生物入侵 D生物多样性增多解析:第 9题,据材料可知,风滚草当干旱来临时,其根部从土层中收起,植株形成团状,随风滚动,说明风滚草能适应干旱的环境,应为戈壁中的一种常见的植物,主要习性为耐旱。故选 B。第 10题,据材料可知,其随风滚动,说明导致风滚草

24、移动的主要因素是大风。故选 C。第 11题,据材料可知,移动中的风滚草受栅栏、建筑等阻挡堆积,而风滚草是最有效的种子传播工具。据材料可知风往哪吹,它们就往哪跑。有些害虫会搭便车,和风滚草一起来到新的地方危害当地,导致生物入侵,影响当地生物多样性。故选 C。答案:9.B 10.C 11.C自然地理第二组选择题仿真练(四)(2018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模拟)2017 年 1月 34 日成都市(31N,104E)空气质量较差,下图是成都当时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图,数值越高,污染越严重。据此完成13 题。2017年 1月 3日4 日成都空气质量指数变化1造成成都市 34 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的因素没

25、有( )A大风扬沙 B交通工具C工业生产 D家庭炉灶2表示的时间最可能是( )A0 时 B6 时 C16 时 D20 时3图示时期,控制成都市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低气压 D高气压解析:第 1题,读图并分析材料可知,34 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说明污染严重。题干中的时间为 1月份,说明此时为冬季,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但由于四川盆地的北部有山脉的阻挡,因此成都受西北风的影响较小,再加上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12润,所以大风扬沙天气较少,A 不是影响因素,故 A正确;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交通、工业、生活等方面,因此 B、C、D 是相关因素。排除 B、C、D。故选 A

26、。第 2题,读图分析可知,从时开始,成都的污染指数开始下降,这说明此时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转好,污染物扩散速度加快。晚上,地面气温开始下降,自下到上逆温逐渐形成,大气稳定污染物质不易扩散,因此 A、D 错误;日出前后,逆温层最厚,污染物质不易扩散,B 错误;午后,气温最高,对流运动旺盛,有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污染指数开始降低,故 C正确。第 3题,读图分析可知,该时期污染指数持续较高,说明大气稳定,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较差,冷锋、暖锋和低气压天气系统控制时,都能形成利于污染物质扩散的大风天气或对流天气,故 A、B、C 错误;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D正确。答案:1.

27、A 2.C 3.D(2018北京丰台区三模)藜麦,被誉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藜麦优质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安第斯山降雨量 300毫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理想生长温度是 1520 ,玻利维亚西南部是其主要原产区。近年我国引种藜麦并尝试规模化种植。下图为南美洲局部区域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读图,回答 45 题。4从原产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可推知,藜麦( )A喜热耐涝 B喜光耐瘠薄C抗寒耐热 D喜阴耐干旱5我国适合规模化引种藜麦的地区可能为( )A晋北高原 B东南丘陵C塔里木盆地 D珠江三角洲解析:第 4题,藜麦被誉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藜麦优质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安第斯山降雨量 300毫米以上的高

28、海拔山区,理想生长温度是 1520,玻利维亚西南部是其主要原产区,可以得出藜麦喜光耐瘠薄,所以 B正确。第 5题,由材料可知,藜麦优13质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降雨量 300毫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区,理想生长温度是 1520,比较四个选项,只有晋北高原适合规模化引种藜麦,所以 A正确。答案:4.B 5.A(2018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模拟)我国中部某地校园内有很多香樟树、玉兰、石楠等常绿阔叶树,常绿阔叶树中间点缀着几棵落叶阔叶树,而校园外的天然植被却正好相反。2018年初的一次暴风雪过境,香樟树等大量枝条折断,但落叶树基本毫发无损。据此回答68 题。6该校园最有可能位于( )A黄河以北 B黄淮之间C江

29、淮之间 D长江以南7香樟树等大量枝条折断的原因是( )A枝干细小,被大风吹折 B枝多叶密,被积雪压折C气温骤降,被冻结折断 D保护树木,被人为折断8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校内外植被受灾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校园内外植被差异大致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C该校所在地不适合种植常绿阔叶树,校内应全面改种落叶树。D该校应在冬春季对常绿树采取严密防冻措施,防止树木冻死。解析:第 6题,根据材料,该地的天然植被以常绿林为主,中间点缀着几棵落叶阔叶林,因此该地应位于温带与亚热带之间的过渡部位,并稍微偏南,秦岭淮河为温带与亚热带的界线,据此该地应位于该线附近或稍微偏

30、南部位,结合选项选 C。第 7题,香樟树、玉兰、石楠等苗木属于常绿阔叶林,冬季,当降雪量过大,这些林木由于枝多叶密,会被积雪压折,大量枝条折断,选 B。第 8题,校内外植被受灾差异的直接原因是校内外树种的差异,由于校内树种是人为的常绿林为主,与当地以阔叶林为主的自然规律不符,故导致了校内树木面对暴风雪时的损失较大,这说明一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反映,故选 A。答案:6.C 7.B 8.A(2018福建省漳州 5月模拟)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蛇曲多分布在平坦地区,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边境,却能看到“S”型的蛇曲深深嵌入岩层之中。下

31、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据此回答 911 题。149推测乾坤湾形成的原因是( )A地壳上升,地势低洼,河流堆积B断裂下陷,地势低洼,河流堆积C地壳上升,裂隙发育,河流侵蚀D断裂下陷,裂隙发育,河流侵蚀10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 )A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壤肥沃B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C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D地势较高,有利防洪,光照充足11村民在乙地打井取水饮用的主要原因是( )A距黄河近,水量丰富 B离聚落近,取水方便C岩层过滤,水质较好 D位置较高,不易被淹解析:第 9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坤湾地势较高,故其是地壳抬升而成(断裂下陷应为洼地),流水沿地表裂隙不断侵蚀而成,故 C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第 10题,由图可知甲岸位于河流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水流较缓,水域较浅,便于取水,且土壤肥沃,便于耕作,A 正确;位于河流凸岸,水域较浅,交通不便,且与周边地区相比热量和光照相差不大,B、C、D 错误。故选 A。第 1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段黄河含沙量较大,水较浑,村民在乙地打井取水饮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过滤,水质较好,C 正确;A、B、D 不是村民打井饮用的主要原因,故选 C。答案:9.C 10.A 11.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ASTM E273-2015 6678 Standard Practice for Ultrasonic Testing of the Weld Zone of Welded Pipe and Tubing《焊接管和管件焊接区超声波试验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E273-2015 6678 Standard Practice for Ultrasonic Testing of the Weld Zone of Welded Pipe and Tubing《焊接管和管件焊接区超声波试验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E274 E274M-2011 0000 4641 187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kid Resistance of Paved Surfaces Using a Full-Scale Tire《用足尺轮胎测定路面抗滑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274 E274M-2011 0000 4641 1875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kid Resistance of Paved Surfaces Using a Full-Scale Tire《用足尺轮胎测定路面抗滑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E274 E274M-2015 red 411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kid Resistance of Paved Surfaces Using a Full-Scale Tire《采用全尺寸轮胎测定路面抗滑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274 E274M-2015 red 411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kid Resistance of Paved Surfaces Using a Full-Scale Tire《采用全尺寸轮胎测定路面抗滑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E274-20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kid Resistance of Paved Surfaces Using a Full-Scale Tire《用足尺轮胎测定路面抗滑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ASTM E274-200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kid Resistance of Paved Surfaces Using a Full-Scale Tire《用足尺轮胎测定路面抗滑性的标准试验方法》.pdf
  • ASTM E275-2001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scribing and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Ultraviolet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Spectrophotometers《说明和测量紫外线 可见和近红外线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的标准操作规程》.pdf ASTM E275-2001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scribing and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Ultraviolet Visible and Near-Infrared Spectrophotometers《说明和测量紫外线 可见和近红外线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的标准操作规程》.pdf
  • ASTM E275-2008 346 Describing and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s《说明和测量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ASTM E275-2008 346 Describing and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s《说明和测量紫外线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的标准实施规程》.pdf
  • ASTM E275-2008(2013) 8803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scribing and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s《说明和测量紫外线和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的标准操作规程》.pdf ASTM E275-2008(2013) 8803 Standard Practice for Describing and Measuring Performance of 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s《说明和测量紫外线和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的标准操作规程》.pdf
  • ASTM E276-20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article Size or Screen Analysis at No 4 (4 75-mm) Sieve and Finer for Metal-Bearing Ores and Related Materials《用4号筛(4 75毫米)及较细筛进行含金属矿石和有关材料.pdf ASTM E276-2003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article Size or Screen Analysis at No 4 (4 75-mm) Sieve and Finer for Metal-Bearing Ores and Related Materials《用4号筛(4 75毫米)及较细筛进行含金属矿石和有关材料.pdf
  • ASTM E276-2003(2008)e1 8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article Size or Screen Analysis at No 4 (4 75-mm) Sieve and Finer for Metal-Bearing Ores and Related Materials《用4号筛(4 75 mm)及较细.pdf ASTM E276-2003(2008)e1 809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article Size or Screen Analysis at No 4 (4 75-mm) Sieve and Finer for Metal-Bearing Ores and Related Materials《用4号筛(4 75 mm)及较细.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