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近代史部分近代史通史概览学案.doc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1194411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近代史部分近代史通史概览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近代史部分近代史通史概览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近代史部分近代史通史概览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近代史部分近代史通史概览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近代史通史概览世界近代史阶段一 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从新航路的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资产阶级开始按照自己的要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并向世界各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推动了欧洲近代社会的发展。具体时段 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6 世纪前后18 世纪 60 年代)政治(1)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美国除外);(2)英美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确立;(3

2、)早期殖民战争经济(1)西欧资本主义崛起,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2)手工工场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3)对外进行早期殖民扩张,海上霸权由西、葡、荷转移到英国;(4)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史实定位思想文化(1)1416 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2)1718 世纪,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一整套构想,同时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3)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欧洲的近代科学逐渐形成;牛顿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2阶段二 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扩展工业革

3、命时期的资本主义18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具体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 60年代至 19 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政治(1)资产阶级代议制日渐完善;(2)工人运动兴起;(3)出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股进步潮流;(4)欧美加强了对亚非拉的殖民争夺(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代议制民主制度

4、;(2)社会主义运动从暴力斗争转向合法斗争,从分散走向联合;(3)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加剧,世界局势趋于紧张经济(1)工业革命开始,工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2)现代工厂建立;(3)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重工业成为经济的主导,美德两国后来居上;(2)大企业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模式;(3)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4)垄断主义经济政策盛行史实定位思想文化(1)科学技术发展;(2)人们开始反思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1)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进一步推动科技

5、的进步;(2)近代艺术开始向现代艺术过渡,印象派艺术产生,文艺界开始思考人类的前途、工业化的得失等重大问题中国近代史阶段一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具体时段 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 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3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社会在屈辱中开始向近代化迈进政治(1)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6、,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经济(1)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2)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经济开始向近代化迈进思想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定史实位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民众的生活习俗受到巨大冲击,开始发生变化阶段二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的中国觉醒与探索是甲午战争后至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华民族的主旋律。这一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这一过程既有民族危机的加深,半殖民地化的沉沦,

7、也有自然经济加快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时期也是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异常活跃的时期。具体时段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41919 年),中国近代化的整体发展阶段政治(1)西方列强侵华不断加剧,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空前加剧;(2)资产阶级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民主化进程;清王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后,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经济(1)西方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但仍占据主导地位;(2)洋务运动破产,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史实定位思想 (1)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发展阶段,资产阶级维

8、4新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先后成为思想界的主流;(2)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与传统文化一起形成多元思想并存的格局生活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巨变,服饰、礼仪、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等出现了向近代化演进的趋势阶段三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革命确立了新的方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胜利。具体时段 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年),中国近代化的新方向阶段政治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经济(1)传统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但仍占据主导地位;(2)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战乱不断,日本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压榨,民族工业不断萎缩思想(1)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毛泽东思想,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不断发展史实定位生活(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社会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2)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发展迟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