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检测.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119487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3 讲 透镜及其应用命题点 1 透镜的基本性质(8 年 2 考)1(2014河北)如图所示是小明眼镜的照片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_凹_(填“凸”或“凹”)透镜2(2013河北)小明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图中凸透镜对光有_会聚_作用命题点 2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8 年 9 考)3(2018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 35 cm 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D更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

2、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4(多选)(2017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8 cm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在了照相机上C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蜡烛,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5(2016河北)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D)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2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6(多选)(2014河

3、北)如图所示是甲凸透镜( f 甲 20 cm)的成像情况此时,用乙凸透镜( f 乙 10 cm)替换甲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实验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BD)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C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D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7(2011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A当物体距透镜 5 cm 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 15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4、当物体从距透镜 20 cm 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 20 cm 处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8(2012河北)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9(2015河北)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 f10 cm)前 18 cm 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放大_的清晰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会聚

5、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靠近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重难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3类型 1 静态规律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当物体距凸透镜 10 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 15 cm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 20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距凸透镜 35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变式训练 1】 (2018昆明)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C)A a

6、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类型 2 改变物距或像距(2018衡阳)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 cm 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 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5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 80 cm 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在蜡烛与光屏之间移动,不可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变式训练 2】 (2018唐山路南区二模改

7、编)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各器件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则生活中的_照相机_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靠近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类型 3 改变焦距(2018绵阳)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 30 cm 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屏之间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 20 cm 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将光屏_靠近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就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_缩小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8、)实像4【变式训练 3】 例 3 的题干不变的情况下,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 35 cm 的凸透镜丙,不改变光屏位置,将蜡烛_远离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适当距离,就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实像,实验突破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18荆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 A 固定在光具座上 35 cm 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5 cm 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凸透镜 A 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 A 换为凸透镜 B 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

9、(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 A 的焦距是_10_cm,凸透镜 A 的焦距_小于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 B 的焦距(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 5 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右_(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变大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幻灯机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若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靠近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

10、像(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_上_移动为了保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_光屏向上(或凸透镜向下)_移动(5)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C_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6)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_可逆性_(7)实验结束后,第 2 小组同学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

11、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该组同学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凹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的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近视_(填“近视”或“远视”)(8)将图丙中的蜡烛移到标尺上 20 cm 到 30 cm 之间的某一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不能_(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此时取下光屏,应从凸透镜的_右_(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51(2018深圳)用一个焦距为 10 cm 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C)A大于 20 cmB等于 10 cmC小于 10 cmD

12、在 10 cm 与 20 cm 之间2(2018益阳)如图所示,发光二极管组成的红旗图案放在凸透镜之前,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则红旗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可能是(B)3(2018南宁)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其相同的是(B)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显微镜4(2018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 10 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 A 位置逐渐移到 B 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A像距增大,像变大 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 D像距增大,像变小5(多选)(2018石家庄 21 县市模拟

13、联考)凸透镜是一种基本光学元件,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D)A凸透镜成像和小孔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照相机照全身照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投影仪成像时,物体离透镜越近像越小D近视眼需用凸透镜进行矫正66(2018长沙)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A甲、乙 B甲、丙C乙、丙 D丙、丁7(2017常州)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镜)来帮忙,小明通过透镜可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手机距离透镜 15 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A20 cm B15 cm C10 cm

14、 D5 cm8(2018临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 cmB将蜡烛移动到 20 cm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移动到 35 cm 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将蜡烛移动到 45 cm 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9(2018枣庄)近年来流行的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D)A增大像距B增大像的大小C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D增大取景范围10(多

15、选)(2018石家庄 42 中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7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放大的虚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C将蜡烛移到光具座 20 cm 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11(2018宜宾)如图所示,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其下方 20 cm 处的白纸上呈现出一个较小的光斑,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凸透镜对光有_会聚_作用;若将该透镜向纸面再靠近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光斑一直

16、变小,由此可以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一定_小于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12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即可获得红包手机摄像头是一个_凸透镜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_变大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2018黑龙江)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投影仪_;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_靠近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14(2018成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实验

17、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小组成员提出“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光屏上的像变大”的问题,经过讨论后形成两个方案,而且结果都达到目的方案一: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只将凸透镜向_左_移动适当距离;方案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都向_右_移动15(1)(2018深圳)如图所示,完成光线经过凸透镜的光路图解:8(2)(2018玉林)在图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解:16(2018德州)小莉同学用焦距为 10 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放大_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_40_cm

18、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 cm 刻度线处,则人眼在_ B_(填“ A”“B”或“ 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如图丙中的_4_(填“1”“2”“3”或“4”)(3)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_远离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17(2018威海)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D)A近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B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

19、焦距之内D要使投影仪成像变大,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使镜头靠近投片18(2018泰安)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0 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 16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C)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该透镜的焦距 f 一定满足 8 cm f15 cm9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A只有和 B只有和C只有和 D只有和19(2018石家庄桥西区二模)如图所示, O 为凸透镜的光心, Q1OQ2为凸透镜的主光轴, 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用 f 表示透镜的焦

20、距, A B为物体 AB 的像, A B箭头方向平行于主光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物体 AB 在图中 M 区域,与主光轴平行B物体 AB 在图中 M 区域,与主光轴不平行C物体 AB 在图中 P 区域,与主光轴平行D物体 AB 在图中 P 区域,与主光轴不平行20(2017营口)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

21、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21(2018白银)兰州中川机场和西客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 1 m 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凸_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_50_cm.22(2018达州)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v 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u 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0.05_m 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5 cm 处移动到距凸透镜 20 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变小_(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1023(2018青岛)如图, F1、 F2分别为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焦点,且两透镜的左焦点重合,请画出图中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完整光路解:24(RJ 教材 8 上 P99T2 变式)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一个玻璃杯的后方放置一张画有两个箭头的白纸当向玻璃杯中注水至两箭头中间时,透过玻璃杯中的水看到有一个箭头反向且变长了,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甲图中看到的两个箭头是实像B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变长了,说明装水的杯子相当于放大镜C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向变长的现象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D乙图中看到下面的箭头反向变长的现象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