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复习(四)综合计算题.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1194882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复习(四)综合计算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复习(四)综合计算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复习(四)综合计算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复习(四)综合计算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河北专版)2018年秋中考物理总复习题型复习(四)综合计算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题型复习(四) 综合计算题第 1 讲 力学综合计算题型之一 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如图甲所示,一底面积为 400 cm2圆柱形容器内盛足够多的水,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 1 000 cm3, 木 0.610 3 kg/m3,求:( g 取 10 N/kg)甲(1)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2)此时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解:(1)木块所受的重力:G 木 m 木 g 木 V 木 g0.610 3 kg/m31 000106 m310 N/kg6 N因为木块漂浮,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 F 浮 G 木 6 N(2)由 F 浮 液 gV 排 得 V 排 610 4 m3F浮 液 g 6

2、N1.0103 kg/m310 N/kg【拓展训练 1】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少?解:正方体的体积: V a31 000 cm 3正方体的边长: a10 cm0.1 m正方体的底面积: S a2(0.1 m) 20.01 m 2方法(一)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V 液 V 排 Sh,所以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h 0.06 mV排S 610 4 m30.01 m2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 gh 1 000 kg/m 310 N/kg0.06 m600 Pa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F pS600 Pa0.01 m 26 N方法(二)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有:F 向上 F 浮 6 Np 60

3、0 PaF向 上S 6 N0.01 m2【拓展训练 2】若在木块上放入一物体 A 后,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多少?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多少?乙解: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 V 露 V 木 V 排 1 000 cm 3600 cm 3400 cm 3已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 400 cm2,增加的压力 F GA G 排 ; G 排 水 g V 排 1 000 kg/m 310 N/kg400106 m34 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 p 100 Pa FS容 G排S容 4 N410 2 m2A 放在木块上后,使容器液面上升高度 h 1 cm0.01 mV露S容

4、400 cm3400 cm2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量: p 水 g h1.010 3 kg/m310 N/kg0.01 m100 Pa21(2018石家庄 43 中一模)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2 kg、底面积为 1102 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质量为 2 kg 的水求:(1)水的体积(2)容器对地面的压强(3)现将一物块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若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则该物块的密度是多少?( g 取 10 N/kg)解:(1)由 得水的体积 V 210 3 m3mV m 2 kg1103 kg/m3(2)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 G 容 G 水 ( m 容

5、m 水 )g(2 kg2 kg)10 N/kg40 N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 4 000 PaFS 40 N110 2m2(3)设物体的质量为 m,则容器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p1 FS mgS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 p2 水 hg 水 gV物S由题知, p1 p2,即: 水 gmgS V物S 物 水 1.010 3 kg/m32(2018上海)两个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一个装有水,另一个装有某种液体,水的质量为 5 kg.(1)求水的体积 V.(2)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取相同体积液体后,水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如下表:求抽出液体前,液体原来的质量.液体对底部的压强 抽出前 抽出后p 水

6、 1 960 Pa 980 Pap 液 1 960 Pa 1 078 Pa解:(1)由 可得水的体积:mVV 510 3 m3m 5 kg1103 kg/m3(2)由 p gh 可得抽出前水的深度:h 水 0 0.2 mp水 0 水 g 1 960 Pa1103 kg/m39.8 N/kg由 V Sh 得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S 2.510 2 m2Vh水 0 510 3 m30.2 m由 p 可得抽出前液体对底面的压力:FSF pS1 960 Pa2.510 2 m249 N液体对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即:G F49 N则液体的质量:m 5 kgGg 49 N9.8 N/

7、kg3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均为 2 kg 的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 4103 m2,乙的体积为 0.8103 m3.求:(1)乙的密度 乙 ;(2)甲对地面的压强 p 甲 ;(3)若甲的底面积是乙的 1.5 倍,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 m 甲 和 m 乙 ,再将切去部分互叠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使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请比较 m 甲 和 m 乙 的大小关系并求出两者的差值解:(1)乙的密度: 乙 2.510 3 kg/m3m乙V乙 2 kg0.810 3 m3(2)甲对地面的压力:F 甲 G 甲 m 甲 g2 kg9.8 N/kg19.6 N甲对地面的压强

8、:p 甲 4 900 PaF甲S甲 19.6 N410 3 m2(3)在甲、乙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切去 m 甲 和 m 乙 ,再将切去部分互叠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后,因此时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即 p 甲 p 乙 ,所以, F 甲S甲 F 乙S乙即: ( m甲 m甲 m乙 ) gS甲 ( m乙 m乙 m甲 ) gS乙把 m 甲 m 乙 2 kg 和 S 甲 1.5 S 乙 代入上式可得:2 kg m甲 m乙1.5S乙 2 kg m乙 m甲S乙整理可得: m 乙 m 甲 0.4 kg,则 m 乙 m 甲4(2018枣庄)现有一个用超薄材料制成的圆柱形容器,它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底面积 S

9、200 cm2,高度 h20 cm,如图甲所示;另有一个实心均匀圆柱体,密度 0.810 3 kg/m3,底面积 S1120 cm2,高度与容器高相同,如图乙所示( 水 1.010 3 kg/m3, g 取 10 N/kg)(1)将圆柱体竖直放在圆柱形容器内,求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2)向容器内缓缓注水直至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零,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所注的水重各是多少?解:(1)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 G 柱 m 柱 g gV 柱 gS1h0.810 3 kg/m310 N/kg120104 m220102 m19.2 N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1 600 Pa

10、FS1 19.2 N12010 4 m2(2)向容器内缓缓注水直至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零,圆柱体刚好处于漂浮状态,则 F 浮 G 柱 19.2 N又因 F 浮 水 gV 排 水 gS1h 水4所注水的深度:h 水 0.16 mF浮 水 gS1 19.2 N1.0103 kg/m310 N/kg1.210 2 m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水 水 gh 水 1.010 3 kg/m310 N/kg0.16 m1 600 Pa所注水重: G 水 m 水 g 水 V 水 g 水 (S S1) h 水 g1.010 3 kg/m3(200120)10 4 m20.16 m10 N/kg12.8

11、N5(2018潍坊)如图所示,用细线将正方体 A 和物体 B 相连放入水中,两物体静止后恰好悬浮,此时 A 上表面到水面的高度差为 0.12 m已知 A 的体积为 1.0103 m3,所受重力为 8 N; B 的体积为 0.5103 m3,水的密度 1.010 3 kg/m3, g 取 10 N/kg,求:(1)A 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2)B 所受重力大小;(3)细线对 B 的拉力大小解:(1) A 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p gh 1.010 3 kg/m310 N/kg0.12 m1 200 Pa(2)A 和 B 受到的总浮力:F 浮 水 g V 排 水 g(VA VB)110 3 kg/m

12、310 N/kg(1.0103 m30.510 3 m3)15 N因为 A、 B 恰好悬浮,所以 F 浮 GA GB则 B 的重力: GB F 浮 GA15 N8 N7 N(3)B 受到的浮力:F 浮 B 水 gV 排 B 水 g VB110 3 kg/m310 N/kg0.5103 m35 N细线对 B 的拉力大小:F 拉 GB F 浮 B7 N5 N2 N6(2018唐山路南区二模)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 300 cm2,不计质量的薄壁柱形容器,容器中放有一个用细线与容器底相连的小木块,木块质量为 400 g,细线体积忽略不计若往容器中缓慢地匀速加水,直至木块完全没入水中,如图

13、乙所示木块所受的浮力 F 浮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 AB 段表示木块离开容器底上升直至细线被拉直的过程,( g 取 10 N/kg)求:(1)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和木块的密度;(2)木块浸没在水中时绳子受到的拉力;(3)剪断绳子待木块静止后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解:(1)木块浸没在水中,由图丙分析可得浮力:F 浮 10 N由 F 浮 液 gV 排 ,可得木块的体积:V V 排 10 3 m3F浮 水 g 10 N1103 kg/m310 N/kg木块的密度: 0.410 3 kg/m3mV 0.4 kg10 3 m3(2)木块的重力: G mg0.4 kg10 N/kg4

14、 N绳子受到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绳子拉力的大小,即 F 拉 F F 浮 G10 N4 N6 N(3)剪断绳子后木块漂浮,此时受到的浮力:5F 浮 G4 N由 F 浮 液 g V 排 ,可得木块此时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410 4 m3F 浮 水 g 4 N1103 kg/m310 N/kg剪断绳子前后排开体积的变化量: V 排 V 排 V 排 10 3 m3410 4 m3610 4 m3水面下降的深度: h 0.02 m V排S 610 4 m330010 4 m2水对容器底压强的变化: p g h110 3 kg/m310 N/kg0.02 m200 Pa题型之二 简单机械的综合计算(2

15、018荆州)如图所示是蒙华铁路荆州段长江大桥施工现场工程师用起吊装置从江中起吊工件的情景已知工件重 4 000 N,每个滑轮重 500 N,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 500 m/s.在水面上用超声测位仪向江底的工件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0.02 s 后收到回波(不计绳重和摩擦, g 取 10 N/kg, 水 1.010 3 kg/m3) (1)求工件在水下的深度;(2)不计工件的高度,求水对工件产生的压强;0.02 s 内声音走过的距离是多少?s vt1 500 m/s0.02 s30 m工件在水下的深度是多少?h s 30 m15 m12 12水对工件产生的压强是多少?p 水 gh1.01

16、0 3 kg/m310 N/kg15 m1.510 5 Pa(3)当工件在水面下匀速上升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500 N,求工件的体积;工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由绳子拉力: F (G 物 G 轮 F 浮 )得1nF 浮 G 物 G 轮 nF4 000 N500 N3500 N3 000 N整个滑轮组对工件的拉力是多少?F 拉 4 000 N3 000 N1 000 N工件的体积是多少?V 工件 V 排 0.3 m 3F浮 水 g 3 000 N1.0103 kg/m310 N/kg1.(2017郴州)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 F=1000N 的力拉绳子自由端,货物 A 以 0.1 m/s 的速

17、度匀速直线运动l0s,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求:(1)货物 A 在 10 s 内移动的距离:(2)这个过程中拉力 F 的功率:(3)水平地面对货物 A 的摩擦力大小.6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在 15s 内将重 1000N 的物体匀速上升了 3m,人用的拉力 F 为 4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求:(1)动滑轮的重;(2)绳子自由端拉力 F 做的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若将重物的重力增加 200N 后,用这滑轮组将重物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结果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3.(2018孝感)搬运工人站在水平高台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升重物,不

18、计绳重和摩擦,工人的重力为 640N,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 4102 m2,提升时间为 20s,重物上升高度为 2m.求:7(1)提升时绳自由端的速度为多少;(2)若拉力 F 的大小为 150N,则拉力的功率为多少;(3)若上述过程中所提货物重为 36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4)若仍用该滑轮组提升另一货物,当提升过程中该工人对高台的压强为 2.0104Pa,则所提升货物的重力为多少.4.(2018桂林)小能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如图 17 甲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拉动放在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从 100N 开始逐渐增加,每次物体被拉动的距离均为 1m.根据测量结果画出了该滑轮

19、组机械效率与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图像,如图 17 乙所示.若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1) 由图 17 乙可知,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100N 时,滑轮组机械效率是多大?(2) 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75%,物体以 0.1m/s 的速度匀速运动时,该滑轮组的有用功率是多大?(3) 当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 1500N 时,体重为 500N 的小熊竖直向下拉绳还能用此滑轮组拉动物体吗?用计算结果说明.85.(2018南充)如图是工人将重 160N 的物体匀速放下的过程,已知物体下降的距离为 3m,用时 3s,工人的拉力为 50N,工人质量为 50kg.(物体未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

20、)(1)求工人放绳的速度.(2)求滑轮组的效率 1(3)如果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2,已知 1: 2=4:3(物体在水中仍匀速下降,动滑轮不会浸入水中且不计绳重及摩擦,g=10N/kg).求当物体完全浸没水中后,工人对地面的压力.96.(2017绥化)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 0.4kg 的物体,从底端沿斜面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所用时间为4s,斜面长 s=1m、高 h=0.2m,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0%(g=10N/kg)求:(1)物体受到的重力.(2)拉力所做的有用功.(3)拉力所做的总功和总功率.(4)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107.建筑工地上,需要利用拖拉机和滑轮组(

2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 1.2103kg 的物体,拉到长 100m,高 50m 的斜面顶端,测得拉动一个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时拖拉机的水平拉力为 4103N,g=10N/kg,不计绳重及滑轮与绳、轴间的摩擦.(1)在图中画出物体对斜面压力 F 的示意图;(2)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以及此时滑轮组与斜面组合的机械效率;(3)若动滑轮重 1000N,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4)若拖拉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12kW,求拖拉机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拉动物体过程中的最大速度.118.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 O 点转动,杠杆左端 A 处挂了一金属球,右端 B 处施加一个 F=90N 的拉力,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得 O

22、A=30cm,OB=20cm.(1)求绳子对杠杆 A 端的拉力.(2)若金属球的体积为 3000cm3,求金属球浸没时受到的浮力.(3)求金属球的密度.(4)若 F 始终与 AB 垂直,在 F 的作用下 AB 顺时针匀速转动 60 度静止,此时金属球刚好有三分之一露出水面,求此时拉力 F 的大小.(不考虑水的阻力)129.(2017重庆)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其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轻质杠杆的质点 O 距左端 l10.5 m,距右端 l20.2 m在杠杆左端悬挂质量为 2 kg 的物体 A,右端挂边长为 0.1 m 的正方体 B,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正方体 B 对地面的

23、压力为 20 N(g 取 10 N/kg)求:(1)此时杠杆左端所受的拉力大小为多少?(2)正方体 B 的密度为多少?(3)若该处为松软的泥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4103 Pa,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 A 的重力至少为多少?甲 乙解:(1)此时杠杆左端所受的拉力大小为物体 A 的重力:F 左 G Am Ag2 kg10 N/kg20 N(2)由杠杆平衡条件 F 左 l1F 右 l220 N0.5 mF 右 0.2 m13得:正方体 B 对杠杆的拉力为:F 右 50 N正方体 B 的重力为 GBF 右 F 压 50 N20 N70 N正方体 B 的质量为 mB 7 kgGBg 70 N

24、10 N/kg正方体 B 的密度为: B 710 3 kg/m3mgVB 7 kg( 0.1 m) 3(3)若该处为松软的泥地,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4103 Pa,则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F 最大 pS410 3 Pa0.1 m0.1 m40 N杠杆右侧的拉力为 F 右 1G BF 最大 70 N40 N30 N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 A 的重力至少为:F 左最小 l1F 右 1l2F 左最小 0.5 m300.2 m 得 F 左最小 12 N第 2 讲 电学动态计算题型之一 动态电路的计算例(2018枣庄)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 L 标有“2.5V 0.25A”字样

25、,滑动变阻器 R1的最大值为 30,定值电阻 R2=30,电流表的量程为 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 03V求:(1)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大题小做】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2.5 V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0.25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多少.PL=ULIL=2.5V0.25A=0.625W【思路点拨】小灯泡 L 标有“2.5V 0.25A”字样(2)只闭合 S、S 2和 S3,将变阻器 R1的滑片 P 调到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 0.45A,则电源电压是多少?【大题小做】当闭合 S、S 2和 S3时,画出简化电路图.电路的总电阻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R1= 2Rmax= 30=15电路总电阻: R

26、总 = 12+= =10电源电压是多少.【思路点拨】电源电压U=R 总 I串联电路中: R 总 =R1+R2;并联电路中: R 总 = 12分析电路结构:只闭合 S、S 2和S3,分析电路中有哪些用电器联入电路中工作.14电源电压 U=IR 总 =0.45A10=4.5V(3)只闭合开关 S、S 1,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小灯泡 L 的 I U 图象如图乙所示.在保证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滑动变阻器 R1允许的取值范围是多少?【大题小做】(1)当闭合开关 S、S 1时,画出简化电路图.(2)求滑动变阻器 R1允许的最小值电路的最大电流是多少. 灯泡的额定电流: IL=0.25A电流表允许通过的最

27、大电流: IA=0.6A则电路的最大电流 Imax=0.25A电路的总电阻是多少.电路总电阻 R 总 = maxU4.5V=I02=18滑动变阻器 R1允许的最小值是多少灯泡的电阻 RL= .I5A=10R1min=R 总 - RL=18-10=8(3)求滑动变阻器 R1允许的最大值变阻器的最大电压电压表能测的最大电压 UV=3V通过电路的电流.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L= U-UV=4.5V-3V=1.5V由图乙可知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IL=0.2A滑动变阻器 R1允许的最大值R1max= VLI= 30.2A=15所以滑动变阻器 R1允许的取值范围是 815【思路点拨】滑动变阻器最小阻值

28、Rmin 灯泡的最大电流是 0.25 A,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是最 小 的,它两端的电压是 2 V,此时电压表是否安全. 安全的 .分析电路结构 【思路点拨】求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达最大阻值 Rmax(保证电压表安全) 求电路中电流的最小值分析:当变阻器两端电压达最大值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1.5 V,此时电流表是否安全. 安全的 .类型 1 电源电压恒定151(2018德阳)如图所示,灯泡 L 标有“8 V 4 W”的字样,当开关 S 闭合,滑片 P 在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4 V,灯泡正常发光(假定灯泡电阻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求:(1)灯泡的电阻;(2)该电路的电源电压;

29、(3)此电路工作时的最小功率值解:(1)由 P 得灯泡的电阻为:U2RRL 16 ( 8 V) 24 W(2)当滑片 P 在中点时,变阻器 R 与灯泡 L 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因为灯泡正常发光,所以 UL U 额 8 V,因为串联电路的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 U UR UL4 V8 V12 V(3)由 P UI 可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I 额 0.5 AP额U额 4 W8 V由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滑片在中点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 I I 额 0.5 A由 I 可得,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R 半 8 UR URI 4 V0.5 A则滑动变阻器最大

30、阻值为:R 最大 2 R 半 28 16 当滑片位于最大阻值处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 R 串 RL R 最大 16 16 32 则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P 最小 4.5 WU2R串 ( 12 V) 232 2(2017鄂州)已知 A 灯上标着“6 V 3 W”字样, B 灯上标着“6 V 6 W”字样,滑动变阻器 R 规格为“50 2 A” A 灯和 B 灯两端电压随电流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则:甲 乙(1)将 A、 B 两灯并联接在 6 V 电源两端,求 30 min 内电路消耗的电能;(2)将 A、 B 两灯串联接在某电源两端,使 A 灯恰好正常发光,求此时 B 灯电阻;(3)将 A 灯

31、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接在 12 V 电源两端,如图乙所示调节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是A 灯功率的 2 倍时,求滑动变阻器的功率解:(1)将 A、 B 并联接在 6 V 电源两端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额定电压 6 V,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即 PA3 W, PB6 W,电路的总功率:P 总 PA PB3 W6 W9 W16由 P 可得,30 min 内电路消耗的电能:WtW 总 P 总 t9 W3060 s1.6210 4 J(2)将 A、 B 两灯串联接在某电源两端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 A 灯恰好正常发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32、I IA0.5 A由图甲可知, B 灯泡两端的电压 UB2 V由 I 可知,此时 B 灯电阻:URRB 4 UBI 2 V0.5 A(3)将 A 灯与滑动变阻器 R 串联接在 12 V 电源两端时,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是 A 灯功率的 2 倍,所以,由 P UI 可知, U 滑 2 UA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U U 滑 UA2 UA UA3 UA12 V解得: UA4 V, U 滑 2 UA24 V8 V由图象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0.4 A则滑动变阻器的功率:P 滑 U 滑 I8 V0.4 A3.2 W3(2018德州)实验小组

33、的同学设计了如图 a 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根据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数据描绘了如图 b 所示的两条 U I 图线其中利用电压表 V1和电流表 A 的数据描绘出甲图线,利用电压表 V2和电流表 A 的数据描绘出乙图线求:(1)定值电阻 R2的阻值;(2)电源电压的大小及定值电阻 R1的阻值;(3)R2消耗的最大功率解:(1)由欧姆定律 I 得,URR2 2 U2I2 1.0 V0.5 A(2)由串联电路中电压关系得,电源电压: U U1 IR1将图中两组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U1.3 V0.2 A R1U1.0 V0.5 A R1联立得:

34、U1.5 V, R11 (3)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值最小时, R2消耗功率最大,此时,电压表 V1和 V2均测 R2两端电压,即图线甲和乙的交点R2两端的电压: U21.0 V通过 R2的电流: I20.5 A由电功率公式 P UI 得Pmax U2I21.0 V0.5 A0.5 W 174(2018聊城)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 R120 , R210 , R 是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移动到最右端,开关 S1闭合,开关 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A;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移动到中点,开关 S1闭合 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1,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

35、 P 位置不变,开关 S2闭合 S1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U2,且 U1 U223,求:(1)电源电压;(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要使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最小,请写出:开关 S1、S 2的开闭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移动到的位置,并计算出最小电功率是多少?解:(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移动到最右端,开关 S1闭合,开关 S2断开时, R1连入电路由 I 可得电源电压:URU IR0.3 A20 6 V(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移动到中点,开关 S1闭合 S2断开时,电路为滑动变阻器 R 和 R1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电压,此时电路电流 I1 ;UR1 R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

36、 P 位置不变,当开关 S2闭合 S1断开时,电路为滑动变阻器 R 和 R2串联,电压表测 R 两端电压,此时电路电流 I2 ,UR2 R2由两电路 R 两端电压表示数比 U1 U223 可得,两电路电流比 I1 I223所以( )( )23,解得 R20 UR1 R2UR2 R2(3)当电路电功率最小时:开关 S1闭合 S2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移动到最左端(移动到电阻最大处), R1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串联最小电功率: P 小 0.9 WU2R总 U2R1 R ( 6 V) 220 20 5(2018包头)如图所示为某模拟调光灯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灯泡 L 标有“6 V 3 W”

37、字样,且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定值电阻 R1的阻值为 6 . 将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 置于最右端,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 6 V 和 0.2 A;移动滑片 P 至某一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 3 V 和 0.5 A求:(1)灯泡 L 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2)当 R2的滑片 P 在最右端时,闭合开关,灯泡 L 的实际功率是多少?(3)为使灯泡安全工作, R2的滑片能自由滑动,且滑片 P 滑到某一端时灯泡能正常发光,应采取怎样的保护措18施?请计算说明解:(1) R 灯 12 ( 6 V) 23 W(2) I 灯 0.5 AP额U额 3 W6 V当 U23 V

38、时, I20.5 A灯泡正常发光,即灯两端电压为 6 VR1两端电压: U1 I2 R10.5 A6 3 V电源电压: U U 额 U1 U26 V3 V3 V12 V当 P 在最右端时, U26 V, I20.2 A则 R1两端电压: U1 I2R10.2 A6 1.2 VU 灯 U U1 U212 V1.2 V6 V4.8 V灯泡 L 的实际功率:P 灯 U 灯 I24.8 V0.2 A0.96 W(3)为使灯泡安全工作, R2的滑片能自由滑动,则 P 在最左端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I 灯0.5 AR 总 24 UI 12 V0.5 AR R 总 R 灯 24 12 12

39、 可将 R1替换为 R或再串联一个 6 的电阻类型 2 电源电压可调6(2018江西)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 L1标有“6 V 6 W”的字样,小灯泡 L2、L 3都标有“6 V 12 W”的字样(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1)闭合开关 S1、S 2、S 3,调节电源电压为 6 V 时,求电流表 A1的示数;(2)闭合开关 S2,断开开关 S1、S 3,调节电源电压为 12 V 时,求电路消耗的总功率;(3)闭合开关 S2、S 3,断开开关 S1,调节电源电压为 10 V 时,求小灯泡 L3的实际发光功率解:(1)闭合 S1,S 2,S 3等效电路如图 1 所示,L 1和 L3并

40、联且正常发光,则 A1表的示数为:I I1 I3 3 AP1U1 P3U3 6 W6 V 12 W6 V图 1(2)闭合 S2,断开 S1、S 3,等效电路如图 2,L 3和 L2规格相同,分压都为 6 V,则两灯均正常发光则 P P2 P312 W12 W24 W图 219(3)闭合 S2、S 3,断开 S1,等效电路图如图 3 电路中只接入 L2,L 2两端实际电压为 10 V,远远超过额定电压 6 V,此时灯泡 L3要烧杯,则实际功率为 0 W.图 37(2018襄阳)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可调, R110 ,小灯泡标有“6 V 6 W”字样(阻值不变)滑动变阻器 R2上标有“15 2

41、A”的字样,求:(1)若只闭合 S1,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 L 正常工作 10 s,灯泡消耗的电能(2)若只闭合 S2,调节电源电压,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在 13 V 之间变化,求电源电压的最大调节范围解:(1)只闭合 S1时,灯泡 L 正常工作 10 s 消耗的电能:W Pt6 W10 s60 J(2)只闭合 S2时, R1、 R2串联,设电源电压为 U,电压表示数为 UR有U (R1 R2)URR1当 UR1 V, R110 , R20 时,电源电压最小值为 U 最小 1 V当 UR3 V, R110 , R215 时,电源电压最大值为 U 最大 7.5 V所以电源电压最大调节范

42、围是:1 V U7.5 V8(2018石家庄裕华区一模)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可变,在电路中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P,能使两电表的指针分别达到满刻度,且不损坏电路元件电阻 R1的阻值为 10 ,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20 2 A”的字样,所用电表规格如图(b)所示(1)应选择:电流表的量程为_00.6_A,电压表的量程为_03_V;(2)求能满足要求的电源电压的范围为多少;(3)在上述(2)电源电压范围下,求变阻器 R2连入电路中所能达到的最大阻值解:(1)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2 A3 A,要使电流表的指针能达到满刻度,只能选 00.6 A 的量程;20

43、当电路中的电流为 0.6 A 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 U 滑 0.6 A20 12 V15 V要使电压表的指针能达到满刻度,只能选 03 V 的量程(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0 时,电流表的示数达到 0.6 A 时电源的电压最小,能满足要求的最小电源电压:Umin ImaxR10.6 A10 6 V当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刻度时电源的电压最大,能满足要求的最大电源电压:Umax ImaxR1 U2max0.6 A10 3 V9 V能满足要求的电源电压的范围为 69 V(3)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3 V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44、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 ,即 ,U 滑R滑 U U 滑R1 3 VR滑 U 3 V10 R 滑 3 V10 U 3 V当电源的电压 U6 V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R 滑 10 3 V10 6 V 3 V9(2018唐山古冶区模拟)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 L 的规格为“6 V 3 W”,闭合 S1、S 2,滑片从中点移到最右端的过程中, R2消耗的功率与电流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片在最右端时, R1消耗的功率 1.6 W求:(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2)R1的阻值;(3)电流表选用 00.6 A 的量程,电压表选用 015 V 的量程,只闭合 S1,

45、在确保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调节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源电压的调节范围解:(1)由 P UI 得,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U2RRL 12 ( 6 V) 23 W(2)闭合 S1、S 2时, R1与 R2串联,由 P UI、 I U/R,得P1 I 21R22P2 I R22由图乙可知: P1 P298, I10.6 A,把它们代入式,得 I20.4 AR1 10 1.6 W( 0.4 A) 2(3)闭合 S1、S 2时, R1与 R2串联,得U I1(R1 )R22U I2(R1 R2)把 I10.6 A, I20.4 A, R110 代入式,得 R220 只闭合 S1时,L、 R1与 R2串联,由小灯泡正常发光可知 I 0.5 APLUL 3 W6 VR1两端的电压 U1 IR10.5 A10 5 V当 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源电压最小21U 最小 U1 UL5 V6 V11 V当 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灯泡和 R2两端的电压U IR2 UL0.5 A20 6 V16 V15 V则灯泡和 R2两端的电压 U2 最大 15 V电源电压最大 U 最大 U1 U2 最大 5 V15 V20 V电源电压的调节范围是 1120 V.类型 3 分类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12322-1999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 Culture media for microbiology -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culture media German version EN 12322 1999《体外诊断医疗装置 微生物用培养基 培养基的功能.pdf DIN EN 12322-1999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 Culture media for microbiology -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culture media German version EN 12322 1999《体外诊断医疗装置 微生物用培养基 培养基的功能.pdf
  • DIN EN 12323-2005 AIDC technologies - Symbology specifications - Code 16K German version EN 12323 2005《AIDC技术 符号规范 16K码》.pdf DIN EN 12323-2005 AIDC technologies - Symbology specifications - Code 16K German version EN 12323 2005《AIDC技术 符号规范 16K码》.pdf
  • DIN EN 12324-1-1999 Irrigation technic - Reel machine systems - Part 1 Size series German version EN 12324-1 1998《灌溉方法 喷灌用绕软管轮系统 第1部分 尺寸系列》.pdf DIN EN 12324-1-1999 Irrigation technic - Reel machine systems - Part 1 Size series German version EN 12324-1 1998《灌溉方法 喷灌用绕软管轮系统 第1部分 尺寸系列》.pdf
  • DIN EN 12324-2-1999 Irrigation techniques - Reel machine systems - Part 2 Specifications of polyethylene tubes for reel machines German version EN 12324-2 1999《灌溉技术 喷灌机 第2部分 灌溉机用聚乙.pdf DIN EN 12324-2-1999 Irrigation techniques - Reel machine systems - Part 2 Specifications of polyethylene tubes for reel machines German version EN 12324-2 1999《灌溉技术 喷灌机 第2部分 灌溉机用聚乙.pdf
  • DIN EN 12324-3-1999 Irrigation techniques - Reel machine systems - Part 3 Presentation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German version EN 12324-3 1999《灌溉方法 喷灌机 第3部分 技术特性值说明》.pdf DIN EN 12324-3-1999 Irrigation techniques - Reel machine systems - Part 3 Presentation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German version EN 12324-3 1999《灌溉方法 喷灌机 第3部分 技术特性值说明》.pdf
  • DIN EN 12324-4-1999 Irrigation techniques - Reel machine systems - Part 4 Check list of user requirements German version EN 12324-4 1999《灌溉技术 喷灌机 第4部分 用户要求检验单》.pdf DIN EN 12324-4-1999 Irrigation techniques - Reel machine systems - Part 4 Check list of user requirements German version EN 12324-4 1999《灌溉技术 喷灌机 第4部分 用户要求检验单》.pdf
  • DIN EN 12325-1-1999 Irrigation technic - Centre pivot and moving lateral systems - Part 1 Presentation of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German version EN 12325-1 1998《灌溉方法 中心旋转枢轴和移.pdf DIN EN 12325-1-1999 Irrigation technic - Centre pivot and moving lateral systems - Part 1 Presentation of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German version EN 12325-1 1998《灌溉方法 中心旋转枢轴和移.pdf
  • DIN EN 12325-2-1999 Irrigation techniques - Centre pivot and moving lateral systems - Part 2 Minimum performances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German version EN 12325-2 1999《灌溉技术 .pdf DIN EN 12325-2-1999 Irrigation techniques - Centre pivot and moving lateral systems - Part 2 Minimum performances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German version EN 12325-2 1999《灌溉技术 .pdf
  • DIN EN 12325-3-1999 Irrigation techniques - Centre pivot and moving lateral systems - Part 3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German version EN 12325-3 1999《灌溉技术 环行和横向移动系统 第3部分 术语和分类.pdf DIN EN 12325-3-1999 Irrigation techniques - Centre pivot and moving lateral systems - Part 3 Termin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German version EN 12325-3 1999《灌溉技术 环行和横向移动系统 第3部分 术语和分类.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