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39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秦统一六国(2)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4)秦始皇的功过bbbc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3)“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cbc(201610月,33题第二问)考查唐太宗古代中国的政治家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2)统一台湾和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管理(3)抗击沙俄侵略(4)康熙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bbbc(20164月,33)综合考查康熙帝4.儒家
2、文化创始人孔子(1)孔子的生平(2)孔子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3)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bcc考试标准东西方的先哲5.古希腊文化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2)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bc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梳理基础知识2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秦统一六国(b)(1)条件: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战国时代久经战乱的人民都渴望统一。(2)过程:从公元前 230年到公元前 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
3、统一的新纪元。2.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1)创立皇帝制,自称“始皇帝” 。(2)在中央建立起直属于皇帝的中央官僚体系三公九卿制。(3)在全国推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3.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b)(1)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促进文化发展。(2)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3)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促进交通发展,巩固统一。(4)军事上: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中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4.秦始皇的功过(c)(1)功: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4、2)过:秦始皇暴政致秦速亡。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征收大量赋税。制定严酷的刑法,实施暴政导致秦速亡。史学史识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其历史活动展开。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做到: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活动的内容;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考虑当时历史环境下人物的活动;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来审视历史人物。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c)(1)历史:统一全国,吸取隋亡教训。(2)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效率,强化君权。3(3)用人:选贤任能,虚怀纳谏。(4)经济: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5、。(5)以民为本,慎用刑罚:制定唐律 ,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6)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b)(1)政治清明、社会稳定。(2)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3)民族团结,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4)对外政策开明开放,与亚洲、非洲地区的友好往来加强。3.“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c)唐太宗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
6、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b)(1)平定三藩:扫除了西南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2)平定噶尔丹叛乱: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取得平叛的胜利,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国家的广大疆域。2.统一台湾和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管理(b)(1)统一台湾:令施琅攻占澎湖,迫使郑氏政权降清。设台湾府,巩固东南海防,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2)加强与蒙、藏民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清朝特封四大活佛,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3.抗击沙俄侵略(b)通过两次雅克萨之战,运用军事外交双重手段。1689 年,中俄双方平等协商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
7、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维护了中国主权。4.康熙帝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c)(1)功绩:康熙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抗击了外来侵略,基本奠定了中国版图,缔结、巩固了空前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4(2)消极:对内加强专制(文字狱、设南书房),对外轻视西方,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先进潮流,为后来近代中国落后埋下隐患。(3)总评:康熙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秦始皇的功过史料一 毛泽东说“我是赞成秦始皇的” , “秦
8、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专家” , “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读史用史 史料一“厚今薄古的专家”体现对秦始皇的体制创新的肯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料一“赞成”秦始皇的主要理由是什么?提示:理由:秦始皇实现国家统一和开创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史料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征民众修长城以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人民因死伤甚众而颇有怨言。孟姜女可以说是普通民众的代表,当她不远千里来到长城工地寻夫,却被告知丈夫早已累死,伤心痛哭竟哭倒了一段长城。这个故事虽加入了许多后人的爱憎和想象,但对弱者的同情却历经 2 000多
9、年而不变。读史用史 史料二中“人哭倒了长城” ,对此今人说无知夸张,古人则说是自己的心声。从民俗研究的视角看,你的立场是什么?从中可联想到与秦始皇有关的哪些信息?提示:立场:古人的态度有其合理性。联想:修长城有抵御匈奴掠夺的一面,应肯定。孟姜女的遭遇也反映出秦朝时徭役沉重,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要点二 唐太宗的施政和民族政策史料一 (2015福建文综,41)(节选)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
10、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摘自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二求谏读史用史 史料一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史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提示: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5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正人与正己相结合。史料二 晚年的唐太宗曾自我评价道:“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 ”读史用史 唐太宗的自我评价是否合理?其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提示:合理。开创“贞观之治”局面,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史料三识图解史 图示显示唐太宗以和亲的方式处理与吐蕃的关系。结合所学,概括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有何影响?提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了民族
11、融合,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要点三 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其作用史料一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共四海之利为利,合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章梫康熙政要读史用史 结合史料一,概述康熙为捍卫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的贡献。提示:平定三藩叛乱,统一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对宗教文化的控制,巩固对藏蒙的管理,抗击沙俄入侵。史料二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先是,刘国轩贻书总督姚启圣请如琉球诸国例,称臣入贡,启圣以闻,上不许,趋令施琅进兵。(清)蒋良骐东华录卷十二读史用史 史料二显示康熙拒
12、绝台湾“称臣入贡” ,决意收复台湾。据史料二说明康熙帝收复台湾的重要原因及目的。提示:原因:认识到台湾是中国固有的领土,不允许分裂。目的:决心进军收复台湾,保证东南经济发展,为国家提供可靠的财政支持。精练选考题组6视角 1 唯物史观综合考查康熙帝1.(20164月浙江选考)历史的意义在于对后人的教育和启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康熙时,驻守古北口长城的总兵官向朝廷建议,拨款维修加固长城。康熙帝阅批奏折后认为守国之道不在于修长城,而在于“修得民心” 。清王朝治国安邦的一个大手笔,便是将北方草原上凶猛剽悍的蒙古铁骑,变成了护卫江山的真正长城。回放历史的画面,在内蒙古木兰围场、承德避暑山庄、
13、故宫保和殿都曾经纪录下有清一代民族团结和睦的历史佳话。摘编自世界遗产在中国材料二 回顾清朝的历史,康熙帝无疑是可圈可点的人物,他启动了康乾盛世之门,把一个纷乱而残破的中国引向大治,真正开创了一个空前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新时代。面对进入全盛期的形势,他滋生出一丝总揽朝政的满足感。对于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不同时代的人们从不同角度出发,主要有如下一些认识:圣祖仁皇帝平三逆、平朔漠,亿万年久安长治之业实定于此;康熙帝尊崇孔子,超越前代。笼络明朝遗民,使政风为之一变;康熙帝保卫边疆,抵御外侵,缔结和约;康熙帝实现了由乱而治之局,使朝中威胁皇权的各种因素不断受到控制,皇帝乾纲独断。据清史等整理(1)阅
14、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修得民心”的角度,分别指出木兰围场、避暑山庄、保和殿的相应职能。请您用一句话概括清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创造的成功经验。(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您选择对康熙帝“文治武功”的其中一种认识并扼要分析。(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答案 (1)职能:木兰围场:处理民族事务的特殊场所;避暑山庄: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保和殿: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请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经验:因地制宜地处理边疆问题和民族关系。(2)选择: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巩固统一国家。选择:康熙帝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家文化,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
15、,缓和矛盾。选择:康熙帝抗击沙俄对东北的侵略,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和平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定中俄东段边界,维护国家主权。选择:康熙帝改革弊政,励精图治,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凭借其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实行专制集权。7视角 2 史料实证秦始皇的历史认知2.(2018台州 3月质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这些记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秦始皇( )勤政敬业 专制独断 依法治国 爱民如子A. B.C. D.解析 材料中秦始皇“不中呈不得休息”体现勤政敬业,故正
16、确;材料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专制独断,故正确;材料中“一断于法”体现依法治国,故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秦始皇爱民如子,故错误;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视角 3 时空观念唐太宗的民族政策3.(2017湖州高二期末)中国古代的某位帝王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下列选项能体现该帝王上述民族政策的是( )A.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 B.在蒙藏地区特封活佛C.在六部下设鸿胪寺 D.派蒙恬率军北击匈奴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是说唐太宗主张对其他民族要一视同仁,为此唐太宗的少数民族政策是在东突厥设羁縻
17、府州,故 A项正确。答案 A视角 4 历史解释康熙帝的贡献4.(2017湖州高二期末)康熙三十年(1691 年), “多伦会盟”举行。该会盟的目的不包括( )A.接受喀尔喀蒙古和喇嘛的臣服B.政治上进一步孤立噶尔丹势力C.加强内外蒙古和中央政府联系D.防止俄军入侵尼布楚和雅克萨解析 本题考查多伦会盟的目的。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次会盟不涉及外来入侵问题。故选 D项。答案 D考点二 东西方的先哲8梳理基础知识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孔子的生平(b)(1)少年学礼:苦研诗 书 礼 乐 ,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2)开办私学:三十岁时精通“六经” ,开始收徒讲学。(3)从政失败:出仕为官,官至司寇,后做
18、官失败,结束从政生涯。(4)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5)献身文教:68 岁后回到鲁国,整理典籍、删修春秋 。2.孔子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c)(1)仁的思想:“仁者爱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2)礼的思想:礼即周礼,主张“克己复礼,以为仁” ,匡正社会秩序。(3)中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提出中庸思想。他认为“过犹不及” ,要恰到好处, “和而不同” 。(4)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首开兴办私学风
19、气;注重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5)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籍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使中国古典文化绵绵不绝。论语成为儒家学派经典。3.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c)(1)对中国古代政治: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其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一统,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古代文化:以仁、礼、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古代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2)对世界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
20、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史论要点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涉及领9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二、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b)(1)师从柏拉图,在阿卡德米学园学习,敬重老师,但不盲从,被誉为学园的头脑。(2)离开学园后,主要从事科学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成为博学家。(3)教师生涯:马其顿国王聘其为亚历山大王子的私人教师;在雅典东郊创立“吕克昂”学园,提出“中庸之道” 。2.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c)领域 成就哲学客观世界真实存在,并
21、决定人类的认识;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著形而上学政治学 法治优于人治生物学 动植物分类物理学 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逻辑学 三段论教育学 创立学园,著书立说,创造宽松学术环境伦理学 “中庸之道”“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孔子的政治思想及文化贡献史料识图解史 (1)图一孔子宣传自己恢复礼治社会的政治主张。图二孔子整理编撰的古代文化典籍“六经” 。两幅图示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政治理想?提示:实现传承礼乐文化、恢复礼治社会的政治理想。(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提示:当时社会动荡,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统治;孔子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10保守,不适应当时社会
22、变革的需要。要点二 东西方的“中庸之道”史料一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文雅是滑稽和呆板的中庸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娇柔是坚韧和病态的中庸亚里士多德史料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孔子读史用史 史料一中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体现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舍弃其两端而取其中。史料二中孔子的“中庸”强调的是一个“度”“过犹不及” ,有初步的辩证法思想。(1)结合史料说明两者“中庸”思想的共同之处。提示:均强调“恰到好处” ,反对两极。(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比较东西方“中庸”的主要不同点
23、。提示: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伦理观的一个方面,与其政治观、认识论是一体的。孔子的“中庸之道”仅是出于礼法的需要,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精练选考题组视角 1 史料实证孔子的思想主张1.(2017湖州高二期末)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下列言论能反映其“中庸”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解析 A 项体现的是“仁” ,不符合“中庸” ,错误;B 项强调的“克己复礼” ,错误;C 项是君子与人交往融洽但不如胶似漆,小人之间看上去如胶似漆但内心勾心斗角,符
24、合“中11庸”思想,故 C项正确;D 项意思是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不符合题意,错误。答案 C视角 2 历史解释孔子的思想2.(2017杭州七县高二期末)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以下言论中,与孔子这一观点相似的是( )A.“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B.“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C.“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D.“高尚是卑屈和顽强的中庸”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气质比理性强的人,有野性;而理性比气质强的人则会慢条斯理;有理性,又有气质的人,就可以成为君子,与孔子观点一致的是 D项,故 D项正确。答案 D视角
25、 3 历史解释亚里士多德的主张3.(2018富阳中学 4月检测)西方古代一名哲学家说:“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此人最有可能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 D.塞内卡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答案 C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金华十校高二期末)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中国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得以加强。郡县制之所以能够起到上述作用,关键在于( )A.设置刺史强化地方监察B.官吏任免操于皇帝之手C.消除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D.水陆交通设施的完善答案 B2.秦始皇统一国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统一
26、,其中最有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对立的12举措是( )A.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D.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题中涉及的是地方与中央,A 项属于中央机构与此无关,B 项分封制与秦朝无关,D 项促进交流,有利于控制地方,但不是最主要的。C 项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来体现,有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 C3.(2018湖州高二期末)唐太宗登上皇位后,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努力经营中国边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下列关于其民族政策叙述正确的是( )A.设立鸿胪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B.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C.请
27、求与吐蕃通婚促进民族融合D.派遣官员担任羁縻府州的长官答案 B4.(2018温州六校协作体高三期末)旧唐书吐蕃传上记载: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弃宗弄赞(松赞干布别名),令李道宗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遂筑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结合所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吐蕃与唐朝确立了“翁婿”关系B.体现了唐太宗开放的对外政策C.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吐蕃的风俗习惯D.所建城邑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解析 与吐蕃和亲是民族团结政策,不是对外政策,B 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B5.(2018湖衢丽三市高二期末)雍正
28、五年(1727 年),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 ”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 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 200万之众。上述材料表明康熙帝统一台湾( )13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了东南海防 间接缓解了福建人口和生活压力 加强了台湾与内地之间的联系 促进了台湾人口增长和经济开发A. B.C. D.答案 C6.(2018金华十校高二期末)由于受噶尔部侵凌,罗桑丹贝坚赞率喀尔喀部蒙古部众臣服于清朝,1691 年康熙册封其为呼图克图大喇嘛,统管外蒙古喀尔喀部宗教事务。1713 年,康熙授予罗桑益西“班禅额尔德
29、尼”称号,正式确立了班禅活佛转世系统。这些举措表明康熙( )保护佛教,尊崇活佛 着力缓和蒙藏之间的矛盾 解决了准噶尔部威胁 在蒙藏地区实行分而治之A. B.C. D.答案 A7.(2018金华十校高二期末)学生向孔子问仁。孔子回答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回答仲弓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回答司马牛说:“仁者,其言也讱。 ”这反映出孔子主张( )A.“有教无类” B.“中庸之道”C.“温故知新” D.“因材施教”答案 D8.(2018湖州高二期末)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先哲
30、,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 )主张以礼治国 主张过犹不及 提倡因材施教 维护奴隶制度A. B.C. D.答案 C9.(2017十校联盟 10月模拟)(加试题)希腊哲学史中说:“他第一个将哲学从天空召唤下来,使它立足于城邦,并把它引入家庭之中,促使它研究生活、伦理、善和恶。 ”文中的“他”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14C.西塞罗 D.亚里士多德解析 苏格拉底被称为“哲学的创造者” ,提出“美德即知识” ,与材料相符,故 B项正确。答案 B10.亚里士多德被罗素誉为“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 ,孔子被康熙尊为“万世师表” ,他们在教育文化领域作出的共同贡献有( )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31、教学方法不拘一格 创立逻辑学三段论 创办学校,广收学生A. B. C. D.解析 属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特征。故选 D项。答案 D二、非选择题11.(2018金丽衢 12校二联)自古以来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太宗平突厥,破薛延陀,而回纥兴焉。太宗幸灵武以降之,置州府以安之,以名爵玉帛以恩之。其义何哉?盖以狄不可尽,而以威惠羁縻之。开元中,三纲正,百姓足,四夷八蛮,翕然向化,要荒之外,畏威怀惠,不其盛矣!”旧唐书回纥传材料二 新疆建省改变了过去以军府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管理体制,采用了与内地一致的郡县制,新疆设总督、巡抚各一人,总揽新疆军政大权
32、,原伊犁将军由新疆的军政首脑降为一般的军事官员,从而加强了新疆内部和新疆与内地的统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使“疆索巩固,俄英诸强不敢妄肆邸张” ,为新疆开发排除了外部威胁。吴仲芬左宗棠与新疆开发(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在北部和西部边疆采取的“羁縻”方案。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方案带来的积极影响。(2)材料二中的“多元化管理体制”符合清朝民族政策的哪一原则?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疆建省的背景和目的。答案 (1)方案:北部在东突厥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西部与吐蕃通婚,使唐朝与吐蕃成为“翁婿”关系。15影响: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统一多民族
33、中国进入鼎盛时期;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为唐朝盛世创造有利条件。(2)原则:因俗而治。(具体写出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也可)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新疆扩张侵略势力,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目的: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2.(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 3月联考)康熙和华盛顿是 17、18 世纪杰出的政治家,都对本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独立宣言已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一个独
34、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可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将天下地丁钱粮,自康熙五十年为始,三年之内,全免一周,是率土黎庶,普被恩泽。除将直隶等八省及山西等六省康熙五十年、五十一年地丁钱粮一概蠲免,历年旧欠钱粮,一并免征外,所有江苏等四省,除漕项外,康熙五十二年应征地亩银俱著查明全免;历年旧欠银亦并著免征,计三年之内,总蠲免天下地亩人丁新征、旧欠,共银三千二百六万四千六百九十七两有奇。清圣祖实录卷二四四注释:率土黎庶:全国老百姓。蠲免:免除。(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35、所学知识,阐述华盛顿在“创造一个新的、不同类型国家”时是如何实践启蒙运动中卢梭思想的。(2)阅读材料二,请用一句话概括康熙的贡献。后人对康熙的认识有两种:康熙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康熙帝有才无识,没有把握历史机遇,因循误国。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请从维护国家主权的角度予以阐述。侧重分析,请结合 18世纪中西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予以说明。答案 (1)实践:华盛顿领导北美独立战争,建立美利坚合众国;主持制定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拒绝当国王;不当终身总统。(2)贡献:康乾盛世的开启者。侧重分析:在黑龙江两岸筑城屯田,派兵永驻;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
36、;运用军事外交双16重手段,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签订尼布楚条约 ,肯定两江一岛是中国领土,维护边界稳定和国家主权。侧重分析:政治:中国:加强封建君主专制;西方: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中国: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西方: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长期以来汉藏两族人民进行了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弄赞(注:松赞干布)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归国,自以其先未有婚帝女者,乃为公主筑一城以夸后世,遂立宫
37、室以居。新唐书吐蕃传材料二 布达拉宫始建于吐蕃王朝第 32代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公元 7世纪),当时称“红山宫” ,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没落而逐渐毁弃。顺治十年(1653 年),清朝正式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承认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开始了历时 50多年的布达拉宫重建。康熙帝还选派 114名汉族、满族内地工匠入藏参加宫殿扩建。建成后,这里一直作为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布达拉宫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依山势而建,整体建筑包括白宫、红宫以及周边与之相搭配的各种建筑。是著名的藏式宫堡式建筑,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
38、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根据国家文物局网站世界文化遗产西藏布达拉宫等整理(1)材料一中唐朝哪位皇帝“以宗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成公主入藏后对吐蕃产生的积极影响。(2)材料二的做法体现出了清朝边疆政策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达拉宫的建筑特点和它的历史价值。答案 (1)唐太宗李世民。17积极影响:政治上密切了关系,吐蕃与唐朝变成“翁婿”关系;促进吐蕃的社会进步,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中原的谷物、蔬菜、种子、工匠及技术、书籍等,吐蕃派贵族子弟到内地学习诗 书 。(2)原则:尊重各民族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建筑特点:建筑布局,气势宏伟,依山势而建,层
39、次高低错落,均匀和谐完整;建筑色彩,白宫围绕红宫,色彩鲜明;建筑风格,木石混合结构,汉藏合璧。历史价值:是汉藏友谊、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历史见证。14.道德和政治在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材料二 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具有德性)这是所有立法者心目中的目标。如果一个立法者做不到这一点,他也就实现不了他的目标。好政体同坏政体的区别
40、也就在于能否做到这一点。假如人(立法者)希望通过他的关照使其他人变得好,他就应当努力懂得立法学。因为,法律可以使人变好。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请回答:(1)据材料一,孔子对为政者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的治国理念。(2)据材料二,概括判断政体好坏的标准。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利于立法者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哪些?(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对德政关系看法的共同点,并谈谈两人观点对当今政治建设的历史借鉴价值。答案 (1)要求:为政以德;以身作则。理念:德治(或仁治);礼治。(2)标准:能否使公民向善。因素:塑造公民的习惯;努力懂得立法学。(3)共同点:道德与政治存在内在联系(或道德是政治的前提和基础)。18价值:治国者要具备良好的自身修养;注重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