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训练 7 近代西方的思想、科技、文艺与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一、选择题(本大题有 12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当学者们继续实现学术复兴而政治家也正在把基督教世界的秩序改变为一种新的国家体系的时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这充分说明( )A.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B.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C.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信仰D.理性主义时代业已到来答案 A解析 据材料“平民百姓的头脑仍然沉浸在中世纪历史的宗教氛围中” ,可以得出文艺复兴的影响局限于上层,故 A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资产阶级思想占据主流,故 B 项错误;宗教改革并没有冲击基督教信仰,故 C 项错
2、误;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故 D 项错误。2.(2018邵阳模拟)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答案 D解析 材料中新教“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 ,这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 项正确。A、C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23.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声称他不赞成“平民公决” ,为了防止出现谋求私利和考虑
3、不周的法律, “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因自己的喜好而提出新法律,这一权利属于政府成员” ,人民只能“对法律表示同意” 。这体现了卢梭的观点是( )A.反对直接民主B.反对代议制民主C.公意高于个人意志D.立法权应当属于政府答案 A解析 据材料可知,卢梭反对每个人由自己来提出新的法律,主张需要政府成员来决定和推行,说明卢梭认为自由和人权并不是无限制的,至少在法律创设这件事上反对由个人意志来表达,因此反对的是直接民主,故 A 项正确。4.牛顿特别强调,作为自然哲学中数学演绎的起点,应当是观测到的效果和力学运动的那些规律。近代物理学比其他任何自然科学发展得更成熟和更快,这是个重要原因。这反映出( )A.实
4、验与计算结合有助于近代科学研究B.牛顿开创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C.物理学的发展是以数学研究为前提的D.科学进步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角答案 A解析 从题干中“作为自然哲学中数学演绎的起点,应当是观测到的效果和力学运动的那些规律”信息可知,牛顿采用了数学演绎和实验的科学方法,从而推动了近代物理学的迅速发展,这说明实验与计算结合有助于近代科学研究,A 项正确;B、D 两项与题干信息无关,C项与题干意思不符。5.1862 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他说, “我重新阅读了达尔文的著作,使我感到好笑的是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 发明以及马尔萨
5、斯的生存斗争 。 ”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D.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答案 D解析 根据“好笑的是” “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可知马克思认为达尔文混淆了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区别,马克思认为自然世界中的进化论不能适用于人类社会,故 D项正确。6.19 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3丝 红字 名利场 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
6、革命的发展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C.启蒙运动的兴起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 世纪” “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 ,可知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女性走向社会,独立、平等意识增强,促进人们思想的转变,故答案为 A 项。7.部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在法国大革命后认为,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这反映出当时( )A.浪漫主义文学创作尚不成熟B.法国大革命造成了思想混乱C.浪漫主义者过分的强调理性D.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人只有回归基督教,才能找到精神的故乡”可以得出部分民众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7、,故 D 项正确。8.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即吾所谓自治也。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 ”据此可知,郭嵩焘意在强调( )A.实行地方自治B.反对仅学西方技术C.重视发展海防D.大力发展民用工业答案 B解析 郭嵩焘认为学习西方技术是舍本逐末,要使中国富强,不能仅学西方的造船制器,关键是要先从政治教化上进行改革,故 B 项正确。9.“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不但面临着行政管理崩溃的现实,而且开始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的进程。
8、”这说明维新思想( )A.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否定B.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C.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4D.导致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答案 C解析 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了全面否定的是新文化运动,故 A 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材料强调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对行政管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进程的影响,与促使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不符,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维新思想对公众意识的影响,对行政管理、以辛亥革命为结果的政治瓦解进程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故 C 项正确;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的是 1911 年武昌起义,故 D 项错误。10.陈独秀在敬告
9、青年中宣称:“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 , “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 ”材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A.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改造B.有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C.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D.对传统文化有科学认识答案 C解析 从材料“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 ,可知反映出新文化运动抛弃传统文化以变革中国,使之摆脱被侵略压迫的命运,故C 项正确。11.1924 年 1 月孙中山说:“我等同在弱小民族之中,我等当共同奋斗,反抗帝国主义国家之掠夺与压迫。 ”又提出民族主义主张:“一则中国民族自
10、求解放” , “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材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 )A.推翻以满洲贵族为主的清朝统治B.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弱小民族C.处理好国内民族关系,体现民族平等思想D.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答案 D解析 据材料可以知道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反对帝国主义,废除国内的民族压迫,故 D项正确。12.毛泽东认为,1935 年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二九”运动之所以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 ,主要是指其( )A.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的行动B.打击了国民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5C.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吞
11、并华北的图谋D.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答案 D解析 据材料可得“一二九”运动之所以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 ,主要指其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尤其在于它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战。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映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旨,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 2 个题,其中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8张家口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康有为的“经世之学”是以“托古改制”为形式的, “是对儒家经典意义的延伸而非否定。西方的影响使他的经解绝对的非正统 ,但并不是非儒 ”。这种既不抛弃传统而又在器物层面上实
12、行西化的要求决定了康有为不得不用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来重新解释传统的儒家经典,以使传统的儒学适应现实的需要(康有为)在潜意识上无疑还是“蕴含着对西方近代文明深刻的疑忌、强烈的不满乃至发自内心的痛恶” 。可以认为,康有为的思想正是反映了在“中国农业社会与西洋工业社会的矛盾时代” ,中国知识分子试图挽救“中国思想之没落” ,并努力“种下新思想的种子”这样一种挽救民族危亡的举动的必然产物。摘编自郑军康有为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与维新变法理论的构建材料二 作为思想启蒙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且有碍于社会发展的成分,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出现的儒家学说。但必须注意,这
13、种批判是在民族危亡时进行的,它不是纯学理意义上的一般学术批判,而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以实现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为目的的社会运动。这就决定了这种批判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但这种倾向反映的恰恰是五四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恰恰是在他们身上得以继承和发扬的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文化的真精神。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有为思想所体现的矛盾,并分析其原因。(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并说明应如何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13 分)答案 (1
14、)矛盾:托古改制是对传统儒学的发展而非否定;把中国传统儒学与西方资产阶级学术相结合;内心充满对西方近代文明的疑忌、不满、痛恶。原因:西学东渐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矛盾;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等。(2)态度:批判传统文化中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有碍于社会发展、作为封建统治者意识形态6的成分。评价:动摇了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有利于西方进步思想的传播;有利于民众启蒙、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自觉担当意识;但同时也带有强烈的偏激色彩和以偏概全的倾向。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汉大学教授赵林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
15、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 ”他认为: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 摘编自张贵银试论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 分)答案 示例一观点: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我赞成这一观点。论证:宗教改革倡导“教随国定” ,推动了近代西方民族
16、国家的兴起和近代西方民族文化的繁荣;宗教改革倡导“因信称义” ,有利于欧洲民众思想的解放,推动了人文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宗教改革倡导人人都可以直接阅读圣经 ,推动了人的思想独立和自由,有利于近代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文艺复兴过度推崇人性,容易造成个人私欲的膨胀和社会混乱。示例二观点: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我反对这一观点。论证: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有利于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文艺复兴反对封建神学的束缚,提倡思想自由,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基础。而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概括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即近代西方文化的起点是宗教改革,不是文艺复兴,对该观点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或另有观点,再结合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的史实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