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三)种群和群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1200882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三)种群和群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三)种群和群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三)种群和群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三)种群和群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三)种群和群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种群和群落(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如图表示种群的各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稳定型的出生率最大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大小解析:选 B 甲表示出生率,乙表示死亡率;丙表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丁为年龄组成,增长型的出生率最大;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反映种群数量大小。2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简单变复杂B生态

2、系统中有机物总量由少变多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由强变弱D群落中动物物种丰富度由低变高解析:选 C 一般情况,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简单变复杂;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总量由少变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由弱变强;群落中动物物种丰富度由低变高。3下列表示物种和物种是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关系的是( )解析:选 A A 曲线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物种后增加者后减少表示捕食者,物种先增加者先减少表示被捕食者;B 曲线图中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C 曲线图中一种生物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D 曲线图

3、中一种生物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表示捕食关系,但物种是被捕食者,物种 是捕食者。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细胞计数板 (图21,规格为 1 mm1 mm0.1 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 2 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 9 个B实验中被龙胆紫溶液染成紫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C该血细胞计数板上有 2 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 0.1 mmD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解析:选 B 计数方格中酵母菌数量时,只计数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处的酵母菌,据图 2 可知,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 7

4、个;活细胞的细胞膜等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龙胆紫不能进入细胞,当细胞死亡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丧失,龙胆紫才能进入细胞;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下液体的厚度为 0.1 mm;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用吸管滴加样液。5图 1 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 2 表示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 1 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形成顶极群落后,群落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垂直结构C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态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解析:选 C 图 1 是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形成顶极

5、群落后,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表现出垂直结构;题图显示,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时,岩石的体积增大。6如图分别表示 a、b 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可表示小麦与杂草B图可表示大小两种草履虫3C图可表示大豆与根瘤菌D图可表示 HIV 与 T 细胞解析:选 A 表示捕食,表示竞争,表示互利共生,表示寄生。小麦与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大小两种草履虫属于不同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为争夺营养和空间而发生竞争关系;大豆与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对双方都有利;HIV与 T 细胞属于寄生关系,HIV 利用 T 细胞的物质进行大量繁殖。7下图甲和乙两条曲线代表两种生物数

6、量 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 Nt1 之间的关系,直线 p 表示 Nt Nt1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甲种群而言,B 点时其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B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于甲曲线C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D对于乙种群而言,F 点表示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其种群的数量解析:选 D 已知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 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 Nt1 )之间的关系,直线 p 表示 Nt1 Nt,分析曲线图可知,甲曲线上的A、B、C 三点分别表示 Nt1 Nt、 Nt1 Nt、 Nt1 Nt,所以在 A、B、C

7、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 B 点;甲曲线 Nt小于 a 时, Nt1 Nt,种群数量更容易消亡,因此东北虎等珍稀濒危动物,容易灭绝,其变化曲线比较类似于甲曲线;乙曲线 Nt小于 a 时,Nt1 Nt,种群数量容易回升,因此乙曲线可表示家鼠等繁殖力强的动物,在种群密度低时也能迅速回升;对于乙种群而言,F 点时 Nt1 Nt,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为 0。8.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其种群增长速率呈现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在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衰退型和 B增长型和4C衰退型和 D增长型和解析:选 B 种群

8、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中,增长速率一直在增大,而“S”型增长曲线中,由于环境限制,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故该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对应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 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9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 种群与 b 种群为捕食关系,a 种群依赖于 b 种群Ba 种群与 b 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 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 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 a 种群的制约解析:选 C 分析图中曲线可知:a 种群与 b 种群不可能为捕食关系,因为 a 种群的消长与 b 种

9、群的消长无关,因此 a、b 两种群可能为竞争,也可能没有直接关系。另外从图中可直接判断出 a 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b 种群增长曲线既不呈“S”型也不呈“J”型。10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图,在统计酵母菌细胞数目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选取四角及中间方格进行统计的方法与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中的五点取样法相似B若在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细胞数目过多,为便于计数可适当将培养液稀释一定倍数C计数四角及中间方格内部的酵母菌细胞数目,最后求平均值D计数时,要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进行对酵母菌细胞数目统计解析:选 C 据图中取样的结果可知,其取样方法与样方

10、法调查种群密度中的五点取5样法相似;在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细胞数目过多,易出现计数错误,为便于计数可适当将培养液稀释一定倍数;在对酵母菌细胞计数时,应计四角及中间方格内部以及相邻两边(原则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不可以反复计数)上的细胞数,若只计内部会导致数据偏小;计数时,要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对酵母菌细胞数目进行统计,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酵母菌细胞漂浮不定而重复计数,导致统计数目出现误差。11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解析:选 B 样方法调查

11、种群密度最关键的是进行随机取样,以使所得数据更加接近准确值;取样时应随机取样,不能在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样方法,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12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个种群的数量增长方式均为“S”型增长B导致种群乙变为曲线丙的原因最可能的是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C一般情况,食物是影响曲线中 ab 段波动的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D曲线乙可用于表示封闭环境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长期动态变化规律解析:选 A 由图可知甲、乙、丙种群数量增长时,都符合“S”型增长曲线;如果某条

12、件引起种群乙变为丙所示情况,有可能是外界条件更适宜,如有了充足的食物和空间;一般情况下在最大环境容纳量的情况下,气候是影响其波动的最大影响因素;封闭环境中,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代谢废物的积累,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会有所下降,可用曲线甲表示。13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6Ac 点后,该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一定是乔木B图中 ab 阶段,物种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主要是迁入率大于迁出率C图中 O

13、a 阶段,群落中不存在分层现象D图中 bc 阶段,物种比物种更能耐受弱光环境解析:选 D 由于山区坡地水资源短缺,c 点后不一定能演替成乔木;图中 ab 阶段,物种种群密度上升的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图中 Oa 阶段,群落中有多种生物存在,也有分层现象;图中 bc 阶段,物种不断减少甚至消失,物种也下降但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物种比物种更能耐受弱光环境。1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

14、时统计方格内和在四边上的菌体解析:选 C 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 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褐家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大;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若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会导致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在分布较稀疏地区取样会偏小;正常统计时,血细胞计数板的框格边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边线及夹角,所以统计方格内和在四边上的菌体,则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15如图为种群的空间特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表示的是组

15、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B图甲表示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C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体现为乙图分布D由于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导致丙图的种群分布解析:选 B 据图可知,甲为均匀分布,乙为随机分布,丙为集群分布。种群的空间7特征是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图甲表示的是种群的均匀分布,某一个体的存在会影响其他个体的存在,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并不是相等的;以种子繁殖的植物在自然散布于新的地区时,出现在区域中的各个点机会相等,属于随机分布;资源分布不均匀会导致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资源多的空间使种群

16、呈集群分布。16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土层 物种数 个体总数05 cm 11 79510 cm 4 201015 cm 3 13A表中的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C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解析:选 A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不同深度的土层物种数不同,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有关;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物种的种群密度下降,但不能反映该地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17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

17、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增长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解析:选 A 三种生物有共同的食物来源,可构成竞争关系;锄足蟾蝌蚪数量减少较多,表明水螈更喜食它;由于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了不同数量的水螈,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情况;无水螈的池塘中,由于三种生物存在竞争关系,所以锄足蟾蝌蚪不会呈“J”型增8长。18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

18、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 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 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 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 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解析:选 C 甲图显示:幼年个体的数量多,老年个体的数量少,据此可判断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图乙中的 t1时期,种群数量达到 K/2,此时增长速率最快,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t2时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此时增长速率为 0,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19.如图表示鲸的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可通过研究该图来决定鲸

19、的捕捞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曲线 1 代表死亡率, P 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曲线 2 代表死亡率, P 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曲线 1 代表出生率, P 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曲线 2 代表出生率, P 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A BC D解析:选 B 曲线 1 如果代表死亡率,曲线 2 代表出生率,则种群将出现负增长;因为图中 P 一定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所以 OP 表示种群数量是增长的,可见,曲线 1 应该是出生率,曲线 2 是死亡率。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达到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20.自然界中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图中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在 c 点之前呈

20、“J”型增长,c 点之后呈“S”型增长9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c 点时期Cc 点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 K 值)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解析:选 C 种群在 c 点之前出生率死亡率大于 0,但是差值逐渐减小,所以 c 点之前种群呈“S”型增长,而 c 点之后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逐渐减少;c 点种群的增长率为 0,此时种群数量最大,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 K 值);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影响。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1(8 分)如图甲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图乙表示一个种群在一个有限环境中随时间推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

21、回答:(1)图甲中 B 的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_。(2)渔业生产中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农业生产上利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依次会使各自种群年龄组成变为图甲中_所示的类型。(3)图乙中 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死亡率。(4)若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容易破坏植被,为避免对新环境造成破坏,应在_点开始防治。若该类动物分布在不同区域形成两个种群,那么这两个种群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_。解析:(1)图甲中 A 为增长型,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B为稳定型,这样的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趋于稳定,种群密

22、度基本不变;C 为衰退型,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减少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2)渔业生产中严格控制网眼大小以保护幼鱼,使种群年龄组成变为图甲中增长型;农业生产上利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种群年龄组成变为图甲中衰退型。(3)图乙是“S”型增长曲线,b 是K/2,d 是 K;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但是种群还在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4)若该动物是一类食量很大的啮齿类动物,容易破坏植被,为避免对新环境造成破坏,应在K/2 之前开始防治。若该类动物分布在不同区域形成两个种群,那么这两个种群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答案:(1)保持相对稳定 (2)A、C (3)大于 (4)a 生殖隔

23、离22(8 分)绿色大米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某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了相关调查。10(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_法,选取样本的关键是_。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样方编号 1 2 3 4 5 6样方面积(m 2) 1 1 1 1 1 1田螺数量(只) 16 19 16 20 16 15(2)某研究所调查发现:某种小型蛙引入稻田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在 T0 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型;若在 T2时种群的数量为 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_,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3

24、)水稻收获后,耕翻后的稻田中播种了冬小麦,11 月下旬又是一片绿油油的,这属于_演替。解析:(1)田螺活动范围小,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掺杂主观因素;种群的种群密度是各个样方密度的平均值,因此根据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161916201615)617 只/m2。(2) T0 T2时间内,种群数量一直增加,到 T2时刻种群数量达到最大,所以呈“S”型曲线。 T1时,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种群的数量为 N/2,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3)水稻收获后,耕翻后的稻田中播种了冬小麦,11 月下旬又是一片绿油油的,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

25、替。答案:(1)样方 随机取样 17 只/m 2 (2)“S” N/2 增长型 (3)次生23(12 分)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相关信息进行了调查,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兴趣小组调查的区域内不同位置生物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这体现出群落空间结构中的_;池塘内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限制鱼类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2)池塘周围有两种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植物,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甲/乙)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甲/乙),结果如表所示。若按照 0.25 的种植比率,来年将获得的种子再混种下去,这

26、样连续种植 10年,下列四个选项中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种植比率 0.25 0.67 1.50 4.00 11收获种子的比率 0.37 1.45 2.06 8.08 A.甲将乙排挤掉 B乙将甲排挤掉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D不能确定(3)该兴趣小组对该池塘内的青鱼数量进行调查,他们在该池塘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鱼篓。捕获结果统计如表所示:总鱼数(条) 青鱼数(条)第一次捕获 100 86(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 99 84(其中 4 条带标记)利用标志重捕法统计种群数量时,对标记物有何要求?_。该池塘内青鱼大约有_条。(4)如果该兴趣小组在该区域内调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应做如何处理?

27、_。解析:(1)在调查区域内不同位置的生物分布有差异能体现出群落的水平结构。水体中不同鱼类的食物分布是鱼类在水体中呈现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2)当种植比率为0.25 时,收获种子的比率为 0.37,大于 0.25,说明甲、乙之间的竞争中占优势的是甲,这样连续种植 10 年,甲的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导致乙的种群密度逐渐减小,所以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甲将乙排挤掉。(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过于明显;标记物应不易脱落,否则会导致调查结果偏离真实值;同时标记物不应影响标记对象的生理活动等。第一次捕获的青鱼为 86 条,而第二次捕获的青鱼为 84 条,带标记的只有 4 条,所以该池塘

28、内青鱼大约有 868441 806(条)。(4) 要调查某区域内的物种丰富度,就应把所有调查到的物种全部计算在内,不能因为不认识而丢弃。答案:(1)水平结构 食物(或食物分布) (2)A (3)标记物不能过于明显,应不易脱落,对青鱼的基本生理活动等不产生影响 1 806 (4)记录它们的形态特征,不能丢弃24(12 分)水田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真菌为食,但常因与绿藻共生而成为绿色草履虫,该草履虫即使有食物也能依赖共生的绿藻而生存。(1)绿藻可以为共生的草履虫生存提供_和_。(2)现有一批绿色草履虫,请设计一个既能除去共生绿藻,使之成为无色草履虫,又能保证其存活的简单的

29、培养方法:_。(3)将破碎的绿色草履虫培养,可以获得共生的绿藻种群。培养液中除需含有_外,还需置于_处培养。(4)将绿色草履虫和除去绿藻的无色草履虫,在四种实验条件下培养。实验条件是“有光食物丰富” ,“有光食物贫乏” ,“无光食物丰富” ,“无光食物贫12乏” 。如图所示的生长曲线是四种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则对应于图 A、B、C 和 D 结果的实验条件分别是(用序号表示):A._,B._,C._,D._。绿色草履虫和无色草履虫在暗处共同培养时,在食物上存在着_关系。解析:无色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其生存必须要依赖环境中的有机物;当该草履虫与绿藻共生,成为绿色草履虫后,可以靠绿藻提供氧气和

30、有机物,但必须在光照和环境提供无机盐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因此,在暗处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绿色草履虫,可转化成无色草履虫。答案:(1)氧气 养料 (2)在暗处较长时间培养,培养液中要有丰富的细菌和真菌作为草履虫的食物 (3)无机盐 有光 (4) 竞争25(10 分)如图表示在烧杯中加入一些稻草浸出液,烧杯中的枯草杆菌以其中的有机物为食,过几天后放入大草履虫,再过一段时间后,放入双小核草履虫,它们均以枯草杆菌为食。三种生物在浸出液中数量的增减情况如图中 A、B、C 曲线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回答问题:(1)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构成_关系,两种草履虫之间又构成_关系。(2)A、B 两条曲线分别表示_的数量变化

31、情况。(3)曲线 C 在 cd 段下降的原因是_。(4)曲线 A 在 ab 段下降的原因是_。13解析:(1)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不同的两种生物,它们都以枯草杆菌为食,因此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是竞争关系,枯草杆菌与草履虫之间是捕食关系。(2)根据题意可知曲线 A 为枯草杆菌在浸出液中的增减情况,曲线 B 为双小核草履虫在浸出液中的增减情况,曲线 C 为大草履虫在浸出液中的增减情况。(3)从曲线 B 和曲线 C 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曲线 C 在 cd 段下降的原因是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前者占优势,适者生存,后者被淘汰。(4)曲线 A 在 ab 段下降的原因是在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以枯草杆菌为食,导致枯草杆菌减少。答案:(1)捕食 竞争 (2)枯草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 (3)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争夺食物,前者占优势,适者生存,后者被淘汰 (4)大草履虫加入后大量繁殖,以枯草杆菌为食,导致枯草杆菌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