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现代文阅读板块限时练(一)(时间:45 分钟 满分: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877 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的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丝绸之路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
2、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都与丝路密不可分。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
3、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 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英国山水画大家康斯保罗的杰作绿野长桥洒脱出尘,一如江南的旖旎风光;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 19 世纪初的共鸣。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并在交融过程中对中原地区的音乐美术、工艺建筑等产生深远影响;而起源于中国的儒家文化传到
4、欧洲后,受到伏尔泰等思想家的推崇,成为百科全书派中激烈的无神论者或自然神论者的有力武器。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丝绸之路涉及陆路与海路,陆路早在汉代就存在了,海路则直到明代才逐渐兴起。B李希霍芬提出 “丝绸之路 ”之说后,丝绸之路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就被载入史册。2C中亚、中东及中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找到阿凡提的原型,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D在丝路文化这一多种文化混合体的影响下,艺术家们创作出不少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解析:选 D
5、A 项,原文说“丝绸之路” “到汉唐时达到鼎盛” ,可知“早在汉代”应为“早在汉代以前” ;B 项, “丝绸之路”一词出现之前,史书已有了丝路历史的记载;C 项,“中西文化交流”应为“中西文化交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先简介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再逐层论述丝路文化的交流碰撞及产生的成果。B对于丝路文化的传承,作者从其交流的丰富性、多样性及交融成果丰硕等方面展开论证。 C对于丝路文化交融所产生的丰硕成果,文章具体从三个层面进行了论证。 D文章在论证中自始至终渗透着丝路文化源于丝路、依托于丝路的观点。 解析:选 B “丰富性”错,文中“丰富性”是就“物
6、质交流”而论的,对于“丝路文化的传承” ,文章只从交流的多样性及交融成果丰硕两方面展开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丝路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告诉我们,不同地区的物质交流最终可以带动并促进文化的交流。B如果没有中西方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就不可能出现 19 世纪初中西文学共鸣的局面。 C佛教文化在中国与儒家文化在欧洲的表现足以证明:文化输出可以获得更强的生命力。 D要形成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离不开中西方与各国之间不同文化的交融。解析:选 C C 项,以偏概全。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 。
7、可见各国文化的生命力之所以“比在原生地还旺盛” ,是“文化交融”的结果,而并非只有“文化输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与全国 9 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持续热播,这些国宝级文物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 ,让很多观众感叹:中国文物很丰富,中国文化有内涵。 不仅是国家宝藏 ,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出现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 朗读者等一大批“现象级”作品。这些节目就像一股清流,让曾经浮躁的电视沉静下来,悄然涵养出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 这些节目成功的原因,很
8、大程度上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契合了全社会越来3越强烈的文化自信。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征途上,中国的观众更加渴望找寻到内心的精神归属,扎牢自己文化上的根。 因此,当战火中辗转守护先秦石鼓的故事被深情演绎,当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徐徐展开,当有着“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震撼亮相观众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责任感被一一激发,产生强烈共鸣。一方荧屏变幻,历史使然,时代使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一段时间里,电视曾被各种真人秀“霸屏” ,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让人不安。 国家宝藏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探索强有
9、力地表明,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我们的需求远比“明星蹦蹦跳跳”来得更多。关键在于,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 ,变得更有故事、更有感情、更有温度,易于接受、易于感知、易于亲近。(摘编自 2017 年 12 月 27 日人民日报国家宝藏持续热播 观众不只需要“更快的马” )材料二 近日,位于故宫文华殿内的清乾隆各色釉大瓶前人满为患,很多中小学生拉着家长专门来观看这件有着“瓷母”称号的文物。在国家宝藏中,各色釉大瓶因被戏称为乾隆皇帝“农家乐审美”的象征,一夜之间成了“网红” 。 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学生刘晓在各色釉大瓶前驻足许久,看了又
10、看不愿离去。他是国家宝藏的“铁杆粉丝” ,电视上看完后又上网找来节目视频反复看了几次, “既爱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也爱看自己喜欢的明星” 。 “原本怕影响孩子学习,挺反对他看的。跟着看了一集后就放不下了,一到播出时间就陪孩子一起看。 ”刘晓的母亲于女士说,原本对历史兴趣不大的孩子自此迷上了历史。 “历史节目也能真实又轻松好看,这样寓教于乐的节目应该大力提倡。 ”一位带学生在故宫参观文物的初中历史教师说,不仅自己爱看国家宝藏 ,在课堂上向学生大力推荐,还计划结合课堂教学把节目里涉及的知识点融入期末考试试题中。 北师大历史系学生刘媛更关注每件文物背后守护人的故事,尤其令她感动的是节目第一期的最后,梁
11、家三代故宫人接力守护“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故事, “感谢每一位文物守护者,是他们将中华民族的信念留存下来” 。 (摘编自 2018 年 1 月 9 日中国教育网评:历史文化课需要怎样的“打开方式” ) 材料三 一档综艺节目又一次带火了旅游,只不过这次不再是旅游类真人秀,而是一档“正经到骨子里”的文化节目。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自 12 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骤然上升了 50%。有旅游网工作人员预计,随着该节目热度的攀升,尤其寒假临近,不少有亲子游和游学计划的家长,已开始把目光转投“寻宝之旅” 。 4在经济领域,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经济”的说法,它是指以博物馆或博
12、物馆群为依托,通过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特有优势和经济价值,将博物馆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有机融合的一种经济形态,能带动区域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促进博物馆事业功能发挥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某种程度上, 国家宝藏所“意外”带动的博物馆旅游热,也就是对博物馆经济的一次间接激励。国家宝藏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让国宝重器“说话” ,其实就是拉近文物、历史与公众的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告别了过去的“高冷范”和“养在深闺无人识”的状态。它的成功,既实现了一种高效的历史文化科普,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乃至整个文博、文旅产业,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启示,那就是要有“受众意识”
13、,要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市场的“痛点” 。(摘编自 2017 年 12 月 26 日中国新闻网国家宝藏走红,博物馆经济大有可为) 4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材料一肯定了央视与全国 9 家博物馆合作推出的节目 国家宝藏 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极具优雅的文化气质和温暖的人文关怀,是目前大型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B材料一认为国家宝藏这个节目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它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同时还契合了全社会越来越强烈的文化自信。 C像 国家宝藏 这样的文化类节目受热捧,说明了观众需要娱乐,更需要精神的滋养。 D虽然近几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 国家宝藏
14、等文化类节目都持续热播,获得成功,但我们还要继续探索如何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变得更有温度,更易于接受。 解析:选 B B 项,以偏概全。材料一第 3 段中强调成功的原因是“很大程度上就在于”。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二通过叙述中小学生及家长、老师和大学生等观众对国家宝藏节目的喜爱和欣赏,说明要让历史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要从孩子做起,照顾到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B材料二多角度引用学生、家长、老师对历史节目国家宝藏的理解和评论,体现了新闻的客观性和时效性。 C 国家宝藏带动了博物馆旅游热,它在各领域都带动了区域
15、软实力提升和经济持续发展,在各个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国家宝藏能够为发展博物馆经济提供有说服力的启示,主要是因为这个节目有“受众意识” ,创新展现和供给形式,找到了市场的“痛点” 。 解析:选 D A 项, “要让历史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要从孩子做起,照顾到孩子的兴5趣和接受能力”无中生有。让历史节目获得观众的认可,真实又轻松好看是主要因素。B项, “时效性”错,多角度引用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C 项, 国家宝藏主要是带动博物馆旅游热和文博、文旅产业发展,在“各领域” “各个方面”错。6根据上述材料,请你就如何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谈看法。(6 分)答:参考答案
16、: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的内核和创新的表达中找到结合点,让诗词、文物、书法等传统文化“活起来” ,变得更有温度,更易于接受、感知、亲近。历史节目的制作要坚持真实又轻松好看,寓教于乐。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拉近文物、历史与公众的距离,将文物的魅力、历史的细节以恰当的方式展示、诠释给公众,要有“受众意识” 。(每点 2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抬头见喜老 舍对于时节,我向来不特别的注意。拿清明说吧,上坟烧纸不必非我去不可,又搭着不常住在家乡,所以每逢看见柳枝发青便晓得快到了清明,或者是已经过去。对重阳也是这样,生平没在九月九登过高,于是重
17、阳和清明一样的没有多大作用。 端阳,中秋,新年,三个大节可不能这么马虎过去。即使我故意躲着它们,账条是不会忘记了我的。 也奇怪,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有许多人惦记着,不但来信,送账条,而且要找上门来! 设若专讲三节的热闹有趣那一面儿,我似乎是最喜爱中秋。我至少有三次喝醉是在中秋,酒入愁肠呀! 这三次“非杨贵妃式”的醉酒我还都记得很清楚。第一次是在北平,好6友卢嵩庵从柳泉居运来一坛子“竹叶青” 。又约来两位朋友内中有一位是不会喝的大家就抄起茶碗来。坛子虽大,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月亮还没上来,坛子已空。干什么去呢?打牌玩吧。各拿出铜元百枚,第一把牌将立起来,不晓得至今还不晓得我怎么上了床。牌必
18、是没打成,因为我一睁眼已经红日东升了。 第二次是在天津,和朱荫棠在同福楼吃饭,各饮绿茵陈二两。吃完饭,到一家茶肆去品茗。我朝窗坐着,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这回决不是酒的作用,毛病是在月亮。 第三次是在伦敦。那里的秋月是什么样子,我说不上来也许根本没有月亮其物。中国工人俱乐部里有多人凑热闹,我和沈刚伯也去喝酒。我们俩喝了两瓶葡萄酒。酒是用葡萄还是葡萄叶儿酿的,不可得而知,反正价钱很便宜;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喝完,各自回寓所。一上公众汽车,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这回可不是月亮的毛病。 对于中秋,大致如此无论如何也不能说它坏。就此打住。 至若端阳,似乎可有可无。 新年最
19、热闹,也最没劲,我对它老是冷淡的。自从一记事儿起,家中就似乎很穷。爆竹总是听别人放, 我们自己是静寂无哗。记得最真的是家中一张王羲之换鹅图。每逢除夕,母亲必把它从个神秘的地方找出来,挂在堂屋里。姑母就给说那个故事;到如今还不十分明白这故事到底有什么意思,只觉得“王羲之”三个字倒很响亮好听。后来入学,读了兰亭序 ,我告诉先生,王羲之是在我的家里。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那是头一次改用阳历,旧历的除夕必须回学校去,不准请假。姑母刚死两个多月,她和我们同住了三十年的样子。她有时候很厉害,但大体上说,她很爱我。哥哥当差,不能回来。家中只剩母亲一人。我在四点多钟回到家
20、中,母亲并没有把“王羲之”找出来。吃过晚饭,我不能不告诉母亲了我还得回校。她愣了半天,没说什么。我慢慢地走出去,她跟着走到街门。摸着袋中的几个铜子,我不知道走了多少时候,才走到学校。路上必是很热闹,可是我并没看见,我似乎失了感觉。到了学校,学监先生正在学监室门口站着。他先问我:“回来了?”我行了个礼。他点了点头,笑着叫了我一声:“你还回去吧。 ”这一笑,永远印在我心中。 我好像没走就又到了家,母亲正对着一枝红烛坐着呢。她的泪不轻易落,她又慈善又刚强。见我回来了,她脸上有了笑容,拿出一个细草纸包儿来:“给你买的杂拌儿,刚才一忙,也忘了给你。 ”母子好像有千言万语,只是没精神说。早早地就睡了。 中
21、学毕业以后,新年,除了为还债着急,似乎已和我不发生关系。我在哪里,除夕便由我照管着哪里。 别人都回家去过年,我老是早早关上门,在床上听着爆竹响。平日我也好吃个嘴儿,到了新年反倒想不起弄点什么吃,连酒不喝。在爆竹稍静了些的时节,我老看见些过去的苦境。可是我既不落泪,也不狂歌,我只静静地躺着。躺着躺着,多处烛光7在壁上幻出一个“抬头见喜” 注 ,那就快睡去了。(有删节) 注 抬头见喜:老北京人过年的风俗,原以残烛结穗在墙上的烛花投影取譬,现多指在屋内贴上“抬头见喜”等吉祥字样。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笔下的传统节日是矛盾的:既是喜庆之日,又是
22、忧虑催债之时。这一领悟源于作者底层平民生活的深切体验。 B本文并未遵循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叙事,而是以节日为线索谋篇布局,结构自由开放,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C作者更喜欢中秋,是因为他所经历的中秋比新年热闹欢快得多,三次充满喜剧色彩的醉酒经历构成了作者对中秋的美好回忆。 D “抬头见喜”既是在呼应文中的新年时节,又是对“我”的实际心境构成反讽和自嘲,使这篇散文的悲郁与戏谑达到自然浑成。解析:选 C 作者并不是“更喜欢中秋” ,中秋的醉酒是“酒入愁肠”而并非“美好回忆” ,喜剧表面的背后仍是深切的悲哀和孤独。8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6 分)答:参考答案:新年是一年之
23、中最热闹的时节,但这种热闹只属于他人;(1 分)作者与新年相关的记忆,只有亲人离世的悲伤,与母亲相依守岁的“凄凉” ,因生活的贫瘠而被人催债的苦恼,(2 分)并没有感受过新年的喜庆,他人的热闹反而更映衬了自身的凄凉,(3 分)所以作者对新年冷淡,觉得没劲。(能够解释出“新年最热闹”属于他人,得 1 分;能够结合下文内容解释“我”严重的新年“冷淡” “没劲” ,得 2 分,能够说明他人的热闹反衬“我”自身的“冷淡” ,得 3 分)89老舍的语言风格以幽默见长,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是如何体现其幽默的风格的。(6 分)答:参考答案:幽默在本文中的主要体现:反语的使用,如“一个无名之辈,到了三节会
24、有许多人惦记着” ;比喻、夸张等手法的使用,如“看见了一轮明月,我就吐了” “我的脚忽然长了眼睛,专找别人的脚尖去踩” ;自嘲,如“我们俩自古至今总没作过财主” ;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如“架不住茶碗一个劲进攻”等。(每点 2 分,其中 手法 1 分,结合原文内容分析 1 分,答满任意三点得满分。考生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现代文阅读板块限时练(二)(时间:45 分钟 满分: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对资源的保护与治理是经济学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一般有两种传统思路,一种是将公共资源私有化,以市场自身的机制使资源得到保护和有效率的利用;另一
25、种则是对出现问题的领域,强调政府治理,以克服外部性、搭便车等现象。然而现实中,两种对策也会面临力有不逮、弊端重重的局面。比如,管理者会受到部门预算、政策和个人利益的约束;同时,他们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缺少最切实、最一致的利益关联。而且,管理者既然并不是资源的直接利用者、相关者,就会受制于信息的相对缺乏。因此,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成本往往不甚如意。另一方面,在有些场合,私有化资源的成本极为高昂,或者出于资源自身的特点,几乎不可能成功,如海洋等公共资源就很难为私人所有。更深入的经济学研究认为,公共资源保护不应该只有非此即彼的两种对策。在可以建立排他性,从而可以确权的私有化资源之外,那些容易被搭便车者利
26、用的资源,可以按照9竞争性分为两类,即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过往的案例研究表明,仅仅是使用上不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无论是运河,灯塔,烟火,农业所需的蜜蜂,都未必不能以市场方式提供。而公共资源不但使用上不具有排他性,还易于为个人所消耗,比如海洋渔业、草原牧地、森林、地下水等等。理论上,在自然状态下,因为人们预期其他人会消耗资源,所以自己也无激励保护性使用资源,结果就是使用者过度使用资源,最后导致资源耗尽,即成为公地悲剧。但实际上,当地社区往往也会自发形成保护机制,通过文化和习俗保护当地使用者所赖以为生的资源。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研究表明,不可忽视当地自治、自发
27、生成规则的重要性。因为当地社区成员较为固定,成员之间相互拥有资源使用者的特征信息,并能够形成长期的反复的博弈,从而演化出较为稳定的合作模式。并且,在各个小的区域之间,当地社区使用者们也会互相对比,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各种措施会被小范围试错,成功的经验会被传播,资源因此会得到可持续的保护性利用。比如一些印第安部落的渔业生产,就当地而言就是成功的,尽管资源并没有被置于国家治理之下或者进行私有化,但当地部落出于自身考虑,有节制地利用渔业资源,并且互相监督其他部落的捕捞行为,形成有效的滥用约束机制。当然,资源的社区治理也必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需要在市场化经济的基础上,结合政府的法治支持。经济学家认识到,
28、因为各种资源和当地文化的不同,经济学上对公共资源的治理方式也会因地制宜,各有不同。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要了解资源自身的特点;明确利益激励是人们消耗资源的首要原因;分析当地习俗惯例是否对资源有好的或者坏的作用;分析政府介入的成本和利弊。(摘编自吴荻枫公共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经济学思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保护与利用资源有两种传统思路,其方式与机制不同,力求解决的问题各有侧重。B主观或客观上存在的不足,使保护与利用资源的传统对策在现实中面临较大困难。C管理者由于缺乏公共资源的信息,也就缺少与资源的利益关联,不能直接利用它。D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使用上都不具排
29、他性,因此对它们的利用易出现搭便车现象。解析:选 C C 项,因果倒置。原文第二段说的是“管理者既然并不是资源的直接利用者、相关者,就会受制于信息的相对缺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从传统对策和更深入的经济学研究方面阐述关于公共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思考。B本文用较大篇幅论述资源社区保护与利用的运作机制、利弊情况和应注意的事项。C本文论述辩证,如论述保护与利用资源的两种传统对策,既分析其利也指出其弊。D印第安部落渔业资源保护这一成功案例阐明了当地自治、自发生成规则的重要性。解析:选 B B 项,本文倒数第二段论述了资源社区保护与利用的运作机制,论述了其10
30、“利” ,并在倒数第一段指出“资源的社区治理也必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需要在市场化经济的基础上,结合政府的法治支持” ,但没有论述其“弊”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的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考察公共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各种对策是否切实可行,成本和效
31、率是两个重要参数。B资源公地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人都认为即使自己不消耗资源,其他人也会消耗。C实施资源社区治理,可使资源得到可持续的保护性利用,经济得到良性快速发展。D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需要进行多个维度的分析、比较与权衡,避免对策的单一化。解析:选 C C 项,扩大范围。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倒数第二段,原文说的是“在各个小的区域之间成功的经验会被传播,资源因此会得到可持续的保护性利用” ,由此不能推出“实施资源社区治理,可使资源得到可持续的保护性利用,经济得到良性快速发展”的结论。(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 最近, “人工智能”再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32、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延伸与应用,无人智能技术近几年在我国受到了产学研甚至政府层面的密切关注,走进了大众的视野。2018 年春晚,由无人船、无人车、无人机组成的“海陆空”无人系统亮相,其中“水里游的”81 条无人船备受瞩目。这些无人船全部来自国内某公司。该公司凭借自主航行、智能避障、协同控制等国际领先技术,已经推出了多种型号的无人船艇产品,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空白。2017 年 3 月 23 日在巴基斯坦国庆日阅兵式上,飞马无人机以编队形式飞过阅兵场,这是全球首次现役无人机编队以飞行姿态接受检阅。而飞马无人机是经中国授权生产的彩虹3 无人机的巴基斯坦版本。中国无人机部队不但装备了彩虹3 无人机
33、,还装备了更大更先进的彩虹4、翼龙等无人机,能携带更多弹药,拥有更长巡航时间和更大作战半径。(摘编自东方网人工智能写进政府报告,中国无人技术如何走向全球?)材料二 无人智能技术是集成先进的无人驾驶、遥感传感器、遥测遥控、通讯、GPS差分定位和遥感应用等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专用化的无人操控技术。无人智能技术催生了全新的应用服务体系,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政治、国民经济等各个领域。目前,无人智能技术已形成无人机、无人船(艇)、无人汽车等成熟的细分领域。我国的无11人智能技术应用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主要是因为应用领域窄以及相关配套技术、标准体系及政策的不完善。但我国无人智能技术
34、正逐渐兴起,未来有望进入“并跑”甚至“领跑”阶段。(摘编自覃耀青、王佳胜无人智能技术与标准研究现状浅析)材料三(资料来源于思锐达咨询智慧生活服务运营产业宏观分析报告)材料四 研制自主无人系统,如今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可以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那么,在未来,中国智能无人系统的技术和应用会在哪些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呢?首先是在自动驾驶工程领域。到 2020 年,我国无人机将实现多行业、规模化、产业化应用;我国将开发出轨道交通自动驾驶核心共性技术,完成自动驾驶系统的示范工程建设,形成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中国标准。到 2030 年,无人机应用覆盖率将达到全空域、全
35、行业50%;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无人驾驶,并在高速铁路上逐步推广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其次是在机器人领域。我国将攻克服务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实时建模、自然语言理解、情感交流、精微安全操作等最关键的难点技术,实现产品应用及其产业化发展。到2020 年,在教育、娱乐、消费、清洁、接待等服务领域将实现大规模服务机器人应用,并开始占领国际市场;情感交互与护理助老助残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在养老院、大医院开展应用示范。到 2030 年将实现中国品牌家政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目标;情感交互与护理助老助残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在社区、家庭和一般医院广泛应用。最后是在无人车间方面。到 2020
36、 年,我国将建立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无人车间的体系架构和标准体系,并在重点行业进行示范应用。2030 年形成人机协同的无人车间系统完整的体系,并实现以知识驱动为核心的无人车间在重点行业的广泛应用。(摘编自吴澄中国自主无人系统智能应用的畅想)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无人智能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标志,因此受到我国产学研和政府层面的重视,12形成了成熟的细分领域,而且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B无人智能技术是集成多项先进技术的无人操控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我国在无人船(艇)、无人机两个领域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C应用 GPS 差分定位、遥测遥控等技术,向导航企
37、业、自动驾驶算法企业实时传输位置、车辆状态数据,是公交车实现无人驾驶的重要条件。D到 2030 年,我国无人智能技术与应用将在自动驾驶工程、机器人、无人车间领域取得突破,实现相关配套技术发展、应用范围扩大的目标。解析:选 A A 项,偷换概念。选项对应信息在材料一开头部分,原文说的是“人工智能再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飞马无人机在巴基斯坦完成全球首次现役无人机编队飞行的事实证明,中国无人机研发水平已世界领先;将来,中国无人机应用将覆盖到全空域。B标准体系不完善是目前我国无人智能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但到了 2020年,我国
38、将在若干领域形成中国标准,开始“领跑”无人智能技术。C无人列车的发展,与无人驾驶、通讯等应用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无人驾驶、通讯等新技术的应用,中国无人列车有望迎来产业发展的新机遇。D我国无人智能技术应用水平前景可期,2030 年中国品牌服务机器人将占领国际市场,无人车间将率先形成以知识驱动为核心的完整体系,并广泛应用。解析:选 C A 项, “全球首次现役无人机编队飞行”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全球首次现役无人机编队以飞行姿态接受检阅” 。B 项, “但到了 2020 年开始领跑无人智能技术”不正确,文中没有相关依据,原文只是说“到 2020 年形成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中国标准” 。D 项, “
39、将占领国际市场”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到 2030 年将实现中国品牌家政服务机器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目标” ,没有提到“国际市场” ;“无人车间将率先形成”不正确,原文说的是“最后是在无人车间方面” 。6未来,自主无人系统的研制会怎样推进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什么好处?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说明。(6 分)答:13解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题干要求从“科技”与“经济”两方面来回答,考生就要通读所有材料,分别筛选出自主无人系统的研制对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然后分点概括。第二问联系文本和现实来回答皆可。由材料二可知, “无人智能技术是集成先进的无人驾驶、遥感传感器、遥测遥控、通讯、GPS 差
40、分定位和遥感应用等技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专用化的无人操控技术” “无人智能技术催生了全新的应用服务体系,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军事、政治、国民经济等各个领域” ,据此可概括出科技方面的推动作用。材料二分析了目前我国无人智能领域存在的差距,材料四分析了中国智能无人系统的技术和应用会在自动驾驶、机器人、无人车间等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并分别预测了这些领域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可概括出经济方面的推动作用。由材料四所提到的无人智能率先发展的几个领域来看,机器人、无人车间等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而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则可以使人类享有更广泛、方便、贴心的服务。参考答案:(第一问)科技
41、方面:推动无人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拓宽;带动遥感遥测、通讯、交通、机器人等领域的科技发展。经济方面:提升无人船、无人机、机器人制造等企业的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推动无人智能技术应用服务体系的完善,带动应用服务企业的发展。(第二问)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类享有更广泛、方便、贴心的服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古村的心跳苏沧桑一鹅从溪边一丛芦苇后露出橘红的冠,再露出雪白的颈,再露出滚圆的整个身子,然后扑腾着湿漉漉的翅膀,一摇一摆地向我走来,水珠在初秋上午的阳光下,如一道道弧形闪电,裹住了它的叫声。65 岁的福珠站在我身后说,鹅
42、每天上午自己去溪里洗澡。这是 2017 年 9 月的松阳。1 800 年来,孟子、吕不韦、包拯、刘基、宋濂等英杰后裔及闵南族群先后落户于浙南山区的松古平原和高山深谷,一个个格局完整、建筑精美的村落像一片片叶子,匍匐在大地之上、云端之下,成为江南的一个奇观。此刻,我也像一片叶子,匍匐在松阳一个个古老的村落之间,在一段段长久的静谧中聆听一些声音。14福珠住的敦睦堂外面,有一个指示牌,写着“江南客乡,水墨石仓” 。指示牌是给慕名而来摄影、画画以及像我这样偶尔驻足的游人看的,凝结着当地保护古村落的人们的心血,他们用中医针灸、推拿般的手法修缮、改造、复活了一座座老屋,让古村的脉搏更强健,血液更新鲜,至少
43、,一直活着。白墙黑瓦,翘角飞椽,曾经流光溢彩的建筑里,七八个南瓜依次从楼梯的第一级台阶一个个堆到楼上,楼上是儿女们的屋子,平日里空着。不久以后的中秋节,福珠在城里的两儿一女会带着孩子们回来,寂寥的老屋里,会响起年轻的心跳声。二秋虫的鸣叫,是长夜的影子,与它分秒相随。在“云端觅境”客栈那间叫“觅云起”的客房,唧唧复唧唧,不知道是哪一声虫鸣,将我从五点半的梦中啄醒。赤脚推开门,凉意和云雾顺着趾尖瞬间将我吞没。群山静默,云海翻滚,天地间仿佛只有我一人醒来,无数过往亦如云海翻滚消逝了的岁月和人事,消逝了的古村,大地上正在消逝的一些美好,以及试图挽留消逝的人们,包括我自己,也包括这家客栈的 7 个仙人。
44、昨晚,我遇到了他们中的两个,一男一女,穿着休闲而时尚,安静地给客人端茶倒水,擦肩而过时,我听得见他们年轻的心跳。静默中,脑海里响起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 。人类从森林到村落,从村落到城市,史诗般的迁徙就像一首首如歌的行板。村落最原始,曾经最热闹,如今却寂寞,一个个村落面前仿佛有个时光深渊,一不小心便会被吞没。未来,人类还会迁徙到哪里?未来,令家园在时光中始终矗立的,一定不是建筑材料,那么,是什么?三即使夜深人静,站在松阳西屏老街,仍能听得到古往今来汹涌的呼吸声、心跳声。松阳“70 后”作家鲁晓敏站在老街的红灯笼下,为我们讲述一爿爿百年老店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他是古民居保护的发起人和践行者。在打
45、铁声、制秤声里,在煨盐鸡和炭火烤酥饼的香气里,在偶尔飘过的一两声松阳高腔里,不断有电瓶车急急穿过,有老街人驻足某家小店,买点生活用品或工具,再聊会儿天。拐角的农具店摊前,摆放着锄头、镰刀、柴刀、耙每一种农具都在夜色里闪闪发亮,以静默的姿势坚守着什么。这是一条活着的古街,古老的、年轻的呼吸和心跳都在,生生不息。而在老街的一条条辐射线里,摄影主题休闲园、写生创作基地、养生休闲园、大木山骑行茶园连绵起伏的茶垄间,正响起更多年轻的心跳。松阳的古村,是中国无数古村的缩影。越来越多年轻的心跳和呼吸,正牵着自古以来活在板栗、茶叶、南瓜、稻谷里的牧笛、神灵、祖先、阳光和月光,从村口归来。(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
46、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15A文章开头写一只“洗澡”完归家的鹅,写出松阳古村的宁静与闲适,也自然地引出对鹅主人福珠及其住所敦睦堂的叙写。B文中列举与松阳有关的历史名人,展示了古村的历史文化,表达了作者因古村文化积淀丰厚而为之“匍匐”于地的膜拜之情。C作者认为能让家园始终矗立的不是建筑材料,并发出“是什么”的追问,这样写意味深长,能引发读者关于精神家园的思考。D尾段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绘出古村留住传统,焕发活力的愿景,也巧妙表达了作者对做好乡村文化传统传承的期盼。解析:选 B B 项, “为之匍匐于地的膜拜之情”分析不正确。作者列举与松阳有关的历史名人是为了展
47、示松阳的历史积淀,作者说“我也像一片叶子,匍匐在松阳一个个古老的村落之间,在一段段长久的静谧中聆听一些声音” ,是说自己要在古村落中感悟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的是崇敬之情与虔诚之意。8文中“年轻的心跳”有哪些含意?文章多次写到“年轻的心跳” ,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态度?请简要分析。(6 分)答:解析:本题解答时可通读全文,先找出“年轻的心跳”分别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然后逐一分析其含意,再找出其表达的情感。第一处作者说“福珠在城里的两儿一女会带着孩子们回来,寂寥的老屋里,会响起年轻的心跳声” ,这里“年轻的心跳”是指年轻的一代;第二处作者说穿着悠闲而时尚的两个人给客人倒水时“我听得见他们年轻的
48、心跳” ,联系上文“试图挽留消逝的人们” ,可知这里指的是年轻一代保护古村的热情;第三处,作者说“古老的、年轻的呼吸和心跳都在,生生不息。而在老街的一条条辐射线里正响起更多年轻的心跳” ;第四处,作者说“越来越多年轻的心跳和呼吸,正从村口归来” 。最后这两处, “年轻”与“古老”形成对比, “年轻的心跳”指的就是古村焕发出的年轻生16命力。由这些含意可知,作者多次写到“年轻的心跳”表达的是对拥有“年轻的心跳”者的欣喜和赞美之情。参考答案:(第一问)代指年轻一代;喻指年轻一代保护古村的热情;喻指古村焕发出的年轻生命力。(第二问)对古村保护现状的欣喜之情;对年轻一代参与古村保护的赞赏。点睛:理解短
49、语的含意和表达效果,解答时要将其放置于原文,联系上下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第一,该短语中有没有具有象征含意的意象出现;第二,短语中有没有指代性很强的代词出现;第三,短语中有没有比喻修辞;第四,短语中有没有言外之意;第五,是否是一个表意矛盾但又不矛盾的短语。9文章截取三个生活横断面来结构全文,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答:解析:解答时可先逐一分析三部分的内容,然后从主题和结构两方面总结这样写的好处。第一部分是全景展示,先交代了古村的历史文化,然后写了当地群众保护古村落的人们的心血;第二部分写了“云端觅境”客栈,以及“试图挽留消逝的人们,包括我自己,也包括这家客栈的 7 个仙人” ;第三部分写了古民居保护的发起人和践行者、松阳“70 后”作家鲁晓敏,以及古村焕发出的生命力。总结这三部分可知,作者是从不同角度突出人人参与古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