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实验九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学案(含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210783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实验九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学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实验九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学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实验九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学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实验九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学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实验九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学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实验九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主干梳理 对点激活对应学生用书 P192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2分析伏安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1用电流表测出流过小灯泡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出多组U、 I值,在 IU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用一条平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起来。2电流表外接:因为小灯泡的电阻很小,如果电流表内接,误差明显较大;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使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小灯泡“3.8 V,0.3 A”或小灯泡“2.5 V,0.6 A”一个、电压表(03 V15 V)与电流表(00.6 A3 A)各一个、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20 )一个、学生低压直流电源(或电池组)、开关一个

2、、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按如图所示的原理图连接好实验电路。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图中最左端,接线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 S。3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测出 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 U和电流值 I,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断开开关 S。24拆除电路,整理仪器。1在坐标纸上以 U为横轴, I为纵轴,建立坐标系。2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坐标系纵轴和横轴的标度要适中,以使所描图线充分占据整个坐标纸为宜)3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就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1原则:安全;精确;操作方便。2具体要求(1)电

3、源允许的最大电流不小于电路中的实际最大电流。干电池中电流一般不允许超过0.6 A。(2)该用电器的实际最大电流不能大于用电器的额定电流。(3)电压表或电流表的量程不能小于被测电压或电流的最大值。(4)分压式接法要选用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1由于电压表、电流表不是理想电表,电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会带来误差。2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带来误差。3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带来误差。1本实验中被测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较小,因此测量电路必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2本实验要作出 IU图线,需要测出一组包括零在内的电流、电压值,故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3为保护元件不被烧毁,开关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位于电路图中的

4、a端。4 IU图象在中段将发生明显弯曲,故在中段绘点要密,以防出现较大误差。35当小灯泡电压快接近额定电压值时,要缓慢地增加到额定电压值,记录 I后马上断开开关。6误差较大的点要舍去, IU图象应是平滑曲线而非折线。7建立坐标系时,纵轴表示电流,横轴表示电压,两坐标轴选取的标度要合理,使得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尽量占满坐标纸。考点细研 悟法培优考点 1 实验原理与器材的选取例 1 (2018山东六校联考)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3.0 V,0.3 A”字样小灯泡 L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测量数据尽量精确,绘制曲线完整,可供该同学选用的器材除了电源、开关、导线外,还有:电压表 V1(量程 03 V,内

5、阻等于 3 k)电压表 V2(量程 015 V,内阻等于 15 k)电流表 A1(量程 0200 mA,内阻等于 10 )电流表 A2(量程 03 A,内阻等于 0.1 )滑动变阻器 R1(010 ,额定电流 2 A)滑动变阻器 R2(01 k,额定电流 0.5 A)定值电阻 R3(阻值等于 1 )定值电阻 R4(阻值等于 10 )(1)根据实验要求,应选用电压表_和滑动变阻器_。(填所给仪器的字母代码)(2)请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相应位置。(3)该同学描绘出的 IU图象应是图中的_,这是因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选填“减小”或“增大”)。尝试解答 (1)V

6、 1_R1_(2)电路图如图所示_(3)C_增大。4(1)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3.0 V,故电压表应选择 V1,实验要求测量数据精确,绘制曲线完整,则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选择电阻最大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 R1。(2)由于小灯泡额定电流为 0.3 A,电流表 A2量程太大,分度值为 0.1 A,不能准确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电流表 A1的量程太小,测量范围太小,因此需要将 A1并联定值电阻扩大量程,即与定值电阻 R4并联,将量程扩大为 0400 mA;小灯泡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与电流表内阻相近,所以电流表外接。(3)随小灯泡两端电压增大,灯丝温度不断升高,故灯丝电阻不断增大,所以小灯泡的伏安

7、特性曲线为 C。变式 1 (2018雅礼中学月考)有一个额定电压为 2.8 V,功率约为 1.0 W的小灯泡,现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较完整的 IU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A电压表(03 V,内阻 6 k)B电压表(015 V,内阻 30 k)C电流表(03 A,内阻 0.1 )D电流表(00.6 A,内阻 0.5 )E滑动变阻器(10 ,5 A)F滑动变阻器(200 ,0.5 A)G蓄电池(电动势 6 V)(1)按照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并画出电路图。(2)用设计的电路进行测量,电压表应选用_,电流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用序号字母表示)(3)通过此实验测得此灯泡的伏安特性曲

8、线如图所示,若将此灯泡与阻值为 9 的定5值电阻串联后,与电动势为 6 V、内阻为 1 的电源两端相连,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 W。答案 (1)如图所示(2)A D E(3)0.90(0.890.91 均可)解析 (1)小灯泡的电阻很小,故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时,需要从 0开始,故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答图所示。(2)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8 V,故电压表选用量程为 03 V的 A;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约为 I 0.36 A,故电流表选用量程为 00.6 A的 D;为了方便调节,滑动变阻器1 W2.8 V应选最大阻值较小的 E。(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E U

9、I(R0 r),即 I U,代入数据得ER0 r 1R0 rI0.6 ,在 IU坐标系中作出图象,与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小灯泡的电U10流和电压,如图所示,故小灯泡的功率为 3.13 V0.286 A0.90 W。6考点 2 数据处理与实物图连接例 2 (2018河北名校联盟联考)某学习小组探究一标有“3 V,1.8 W”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大小,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现已完成部分导线的连接,除小灯泡、导线和开关外,还有:A直流电源(3 V,内阻为 1.0 )B电流表(03 A,内阻约为 0.2 )C电流表(00.6 A,内阻约为 0.5 )D直流电压表(03 V,内阻约为 1

10、5 k)E滑动变阻器(5 ,2 A)F滑动变阻器(300 ,0.5 A)(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均填器材前字母序号)(2)实验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到右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按此要求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甲实物接线图中完成余下导线的连接。(3)该小组描绘出的 UI曲线如图乙所示,根据 UI曲线,可知正确的 PI2关系图象是_(图中 P为小灯泡的功率, I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7(4)将 4只相同“3 V,1.8 W”的小灯泡并联后,直接与题中直流电源组成闭合回路,则每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约为_ W(保留两位小数)。尝试解答 (1)C_E_(2)如图

11、所示_(3)D_(4)0.56(0.540.58 均可)。(1)小灯泡标有“3 V,1.8 W”,则测量过程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最大值约为 0.60 A,则电流表应选用 C;由于实验要求电流或电压应从零逐渐变大,则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故滑动变阻器应选择最大阻值较小的 E。(2)由于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小灯泡的电阻,则电流表应选择外接法,按要求滑动变阻器应选择分压接法。(3)由题图乙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由功率的表达式 P I2R可知,PI2图线的斜率应随 I2逐渐增大,D 正确。(4)设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I,小灯泡两端电压为 U,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 U4 Ir,则 U

12、 E4 Ir,即 U34 I(V),在小灯泡 UI图象坐标系内作出 U34 I(V)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灯泡两端电压 U1.50 V,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I0.37 A,则每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P 实 UI1.500.37 W0.56 W。8变式 2 (2018福州质检)某小组通过实验测绘一个标有“5.0 V 7.5 W”某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备有下列器材:A电池组(电动势为 6.0 V,内阻约为 1 )B电压表(量程为 03 V,内阻 RV3 k)C电流表(量程为 01.5 A,内阻约为 0.5 )D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 10 ,额定电流 1 A)E定值电阻 R

13、1(电阻值为 1.5 k)F定值电阻 R2(电阻值为 3 k)G开关和导线若干(1)实验中所用定值电阻应选_(填“E”或“F”)。(2)根据图甲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9(3)某次实验时,电压表示数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电压表读数是_ V;元件两端电压是_ V。(4)通过实验数据描绘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丁所示,若把两个同样的该元件并联后与电动势为 4.5 V,内阻为 1.5 的电源相连接,则此时每个元件的电阻值均为_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F (2)如图所示(3)2.20 4.40 (4)1.7(1.51.9 均正确)10解析 (1)由于该

14、元件的额定电压为 5 V,而电压表的量程才 3 V,因此需要将电压表的量程扩大,且扩大后的量程应略大于 5 V,因此定值电阻应选 F。(2)实验原理图采用的是分压式、电流表外接法,因此滑动变阻器应接下面的两个接线柱和上面的一个接线柱,电压表串联定值电阻后并联到元件两端,实物电路图连接如答图所示。(3)该电压表的分度值为 0.1 V,因此读数时需要往下估读一位,即 2.20 V,这样元件两端的电压应为 4.40 V。(4)设该元件两端的电压为 U,流经该元件的电流为 I,则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E U2 Ir,即: U3 I4.5,将该一次函数画在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坐标图上,则两图线的交

15、点即为该元件在此情况下的电压和电流,如图所示,根据 R 可得 R UI 1.650.951.7 。考点 3 实验创新与改进例 3 (2018衡水十五模)实际的二极管正向电阻并不为零,反向电阻也不是无穷大,一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型号二极管,做了如下研究:11(1)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粗测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测量时选择开关旋到测电阻的“10”倍率,多用电表的表盘如图甲所示,则电阻为_ ;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应与二极管的_(填“正”或“负”)极相连。(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描绘该二极管加正向 01.5 V电压时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电压表 V1(量程 01.5 V,内阻约 2000 )电压表 V2(

16、量程 06 V,内阻约 4000 )电流表 A1(量程 00.6 A,内阻约 10 )电流表 A2(量程 040 mA,内阻约 0.1 )滑动变阻器 R1(总电阻约为 10 )滑动变阻器 R2(总电阻约为 100 )电源 E(电动势 2 V,内阻不计)开关 S,导线若干为调节方便,并有尽可能高的精度,请选择合适的器材,电压表_、电流表_、滑动变阻器_;(填写所选器材的符号)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该二极管加正向电压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现将阻值为 50 的定值电阻与该二极管串联,并与一电动势为 2 V、内阻不计的电源组成闭合电路,二极管上的电压为正向电压,则回路中的电流强度为_ mA

17、。12尝试解答 (1)130_负_(2)V 1_A2_R1_如图所示_14(13.514.5 均可)。(1)二极管的正向电阻 R1310 130 。测二极管正向电阻时,电流是从欧姆表的红表笔流入的,故红表笔应接二极管的负极。(2)二极管所加电压为 01.5 V,故电压表应选 V1,由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最大电流 I40 mA,电流表应选 A2,描绘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流、电压应从零开始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分压式接法,且滑动变阻器应选电阻值较小的 R1,电流表的内阻比较小,电流表采用内接法。实验电路图如尝试解答图所示。将 50 的定值电阻与电源串联等效成一个电动势为 E2 V、内阻 r5

18、0 的新电源,在二极管的 IU图象上作出电源的 IU图线,找出两条图线的交点,如图所示,求得电流 I14 mA。变式 3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室中发现一电学元件,该电学元件上标有“最大电流不超过 6 mA,最大电压不超过 7 V”,同学们想通过实验描绘出该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的一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图中定值电阻 R1 k,用于限流;电流表量程为 10 mA,内阻约为 5 ;电压表(未画出)量程为 10 V,内阻约为 10 k;电源电动势 E为 12 V,内阻不计。13(1)实验时有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A阻值 0200 ,额定电流 0.3 AB阻值 020 ,额定电流 0.5

19、 A应选的滑动变阻器是_(填“A”或“B”)。(2)正确接线后,测得数据如下表: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电压表应并联在 M与_之间(填“ O”或“ P”)。(3)将电路图在虚线框中补充完整。(4)从表中数据可知,该电学元件的电阻的特点是:_。答案 (1)A (2) P (3)图见解析(4)当元件两端的电压小于 6 V时,元件电阻非常大,不导电;当元件两端的电压大于6 V时,随着电压的升高电阻变小解析 (1)滑动变阻器 A允许的最大电压为 0.3200 V 60 V12 V,滑动变阻器 B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为 0.520 V10 V12 V,为保证安全,滑动变阻器应选 A。(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

20、,电学元件电阻的最小测量值约为: R 1163.6 6.40.0055,电流表内阻约为 5 ,电压表内阻约为 10 k,相对来说,元件电阻远大于电流表内14阻,电流表应采用内接法,因此电压表应并联在 M与 P之间。(3)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流从零开始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由(2)可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当元件两端的电压小于 6 V时,电路电流很小,几乎为零,由欧姆定律可知,元件电阻非常大,不导电;当元件两端电压大于 6 V时,随着电压的升高电流迅速增大,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减小,电阻变小。高考模拟 随堂集训1(2017全国卷)某同学研究

21、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的器材有:小灯泡 L(额定电压 3.8 V,额定电流 0.32 A);电压表 (量程 3 V,内阻 3 k);电流表 (量程 0.5 A,内阻 0.5 );固定电阻 R0(阻值 1000 );滑动变阻器 R(阻值 09.0 );电源 E(电动势 5 V,内阻不计);开关 S;导线若干。(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 03.8 V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a所示。15由实验曲线可知,随着电流的增加小灯泡的电阻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灯丝的电阻率_(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3)用另一电源

22、E0(电动势 4 V,内阻 1.00 )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 b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 R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开关 S,在 R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 W,最大功率为_ W。(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答案 (1)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2)增大 增大 (3)0.39 1.17解析 (1)小灯泡的电压要求从 0开始调节,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超出电压表的量程,需将电压表与 R0串联后接入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2)IU图象中随着电流的增大,图线对应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变小,小灯泡的电阻增大。根据电阻定律 R ,得灯丝的电阻率增大。L

23、S(3)当 R0 时,电源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如图线甲所示。此时小灯泡功率有最大值。当 R9 时,将 R看做电源内阻,则等效电源内阻为 10 ,其路端电压与电流的16关系图象如图线乙所示。此时小灯泡功率有最小值。取图线甲与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交点:U13.66 V, I10.319 A,小灯泡的最大功率 P1 U1I11.17 W。取图线乙与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交点:U21.77 V, I20.222 A,小灯泡的最小功率 P2 U2I20.39 W。2(2016天津高考)某同学想要描绘标有“3.8 V,0.3 A”字样小灯泡 L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测量数据尽量精确、绘制曲线完整。可供该同学选

24、用的器材除开关、导线外,还有:电压表 V1(量程 03 V,内阻等于 3 k)电压表 V2(量程 015 V,内阻等于 15 k)电流表 A1(量程 0200 mA,内阻等于 10 ) 电流表 A2(量程 03 A,内阻等于 0.1 )滑动变阻器 R1(010 ,额定电流 2 A)滑动变阻器 R2(01 k,额定电流 0.5 A)定值电阻 R3(阻值等于 1 )定值电阻 R4(阻值等于 10 )定值电阻 R5(阻值等于 1 k)电源 E(E6 V,内阻不计)(1)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号旁。17(2)该同学描绘出的 IU图象应是下图中的_。答案 (1)如图所示 (2

25、)B解析 (1)首先考虑测量电路:由于小灯泡的规格为“3.8 V,0.3 A”,可知电表V2、A 2量程太大而不能选用;电表 V1、A 1则需要改装才能获得小灯泡完整的伏安特性曲线。A1与 R4并联可得量程为 00.4 A的电流表,V 1与 R5串联可得量程为 04 V的电压表,因18小灯泡电阻值较小,测量电路应采用电流表外接的方式。再考虑控制电路:首先由调节的方便性可知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R1,再由“绘制曲线完整”可知测量电压与电流应从零开始变化,故连接方法应选用分压式接法。(2)在 IU图象中,图线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该状态下电阻的倒数。由于小灯泡灯丝的阻值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故只有

26、 B正确。3(2018苏锡常镇四市调研)小明同学想研究一段铅笔芯的伏安特性,他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小亮同学认为小明的电路并不完善,他在该电路上增加了一条导线,得到了小明的认同。(1)请你用笔画线在图甲上加上这条导线。(2)对小亮改正后的电路,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先置于_(填“最左端”或“最右端”)。(3)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表:电流 I/A 0 0.08 0.16 0.24 0.32 0.40 0.48电压 U/V 0 0.63 1.22 1.68 1.97 2.23 2.44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铅笔芯的 IU图线。(4)由(3)中图线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铅笔芯的电阻率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答案 (1)图见解析 (2)最左端 (3)图见解析(4)减小解析 (1)电路如图(只需增加导线 1或 2)19(2)改正后的电路滑动变阻器采用了分压接法,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先置于最左端。(3)IU图线如图所示。(4)由(3)中图线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图线上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变大,根据R 可知,铅笔芯的电阻变小,电阻率减小。UI 1k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ISO 787-19-1995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 Part 19 Determination of Water-Soluble Nitrates (Salicylic Acid Method)《颜料的通用试验方法 第19部分 水溶性硝酸盐的测定(水杨酸法)(ISO 787-19-1974.pdf EN ISO 787-19-1995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 Part 19 Determination of Water-Soluble Nitrates (Salicylic Acid Method)《颜料的通用试验方法 第19部分 水溶性硝酸盐的测定(水杨酸法)(ISO 787-19-1974.pdf
  • EN ISO 787-2-1995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Matter Volatile at 105 Degrees C《颜料和体质颜料的通用试验方法 第2部分 在105℃挥发物的测定(ISO 787-2-1981)》.pdf EN ISO 787-2-1995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Matter Volatile at 105 Degrees C《颜料和体质颜料的通用试验方法 第2部分 在105℃挥发物的测定(ISO 787-2-1981)》.pdf
  • EN ISO 787-21-2017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21 Comparison of heat stability of pigments using a stoving medium.pdf EN ISO 787-21-2017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21 Comparison of heat stability of pigments using a stoving medium.pdf
  • EN ISO 787-23-1995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s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23 Determination of density (using a centrifuge to remove entrained air)《颜料和填充剂的通用测定法 第23部分 密度的测定(使.pdf EN ISO 787-23-1995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s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23 Determination of density (using a centrifuge to remove entrained air)《颜料和填充剂的通用测定法 第23部分 密度的测定(使.pdf
  • EN ISO 787-24-1995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24 Determination of Relative Tinting Strength of Coloured Pigments and Relative Scattering Power of .pdf EN ISO 787-24-1995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24 Determination of Relative Tinting Strength of Coloured Pigments and Relative Scattering Power of .pdf
  • EN ISO 787-25-2006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25 Comparison of the colour in full-shade systems of white black and coloured pigments - Colorimetri.pdf EN ISO 787-25-2006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25 Comparison of the colour in full-shade systems of white black and coloured pigments - Colorimetri.pdf
  • EN ISO 787-3-2000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Matter Soluble in Water - Hot Extraction Method《颜料和体质颜料的通用试验方法 第3部分 水溶性物质的测定 热萃取法 .pdf EN ISO 787-3-2000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Matter Soluble in Water - Hot Extraction Method《颜料和体质颜料的通用试验方法 第3部分 水溶性物质的测定 热萃取法 .pdf
  • EN ISO 787-5-1995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Oil Absorption Value《颜料和体质颜料的通用试验方法 第5部分 吸油值测定(ISO 787-5-1980)》.pdf EN ISO 787-5-1995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Oil Absorption Value《颜料和体质颜料的通用试验方法 第5部分 吸油值测定(ISO 787-5-1980)》.pdf
  • EN ISO 787-7-2009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residue on sieve - Water method - Manual procedure《颜料和填充剂通用试验方法 第7部分 筛余物的测定 水方法 人工.pdf EN ISO 787-7-2009 en General methods of test for pigments and extenders -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residue on sieve - Water method - Manual procedure《颜料和填充剂通用试验方法 第7部分 筛余物的测定 水方法 人工.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