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9 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六、选择题(共 20 分)1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一种益智的营养元素。锌的元素符号是( )ASi BMn CZn DAl2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石油与煤 B水银与汞 C碘酒与酒精 D氧气与臭氧3厨房中常用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食盐 B自来水 C蔗糖 D金属刀具4生活中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的是( )A用砂皮磨去铁锈B用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开锁更灵活C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5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烧碱 B熟石灰 C氯化钾 D硝酸铵6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往试管里送
2、入固体粉末C 过滤 D 测定溶液的 pH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 3+3H2BCuSO 4+2NaOHCu(OH) 2+Na 2SO4C3Fe+2O 2Fe 3O42DH 2O H2+O 28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 B一氧化碳工业用于炼铁C用铜制造导线 D用金刚石作钻头9严查酒后驾驶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一种“酒精检测仪”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 2+9H 2O,反应中红色的 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 X则 X 的化学式应为( )ACr 2O3 BCrSO 3 CCr 2(S
3、O 4) 3 DCrS10能用于区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的是( )A酚酞试液 BAgNO 3 溶液C紫色石蕊试液 DCuSO 4 溶液1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氧气性质实验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A 制备 B 收集C 验满 D 验证氧气性质12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工业生产中,若要符合绿色化学核心理念,优先选择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13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黄色氯化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B电解水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C红磷
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物生成14已知甲、乙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明:一3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根据反应条件推测,该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变化C该反应原子种类与分子种类都不变,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比为 1:1:1:11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Ca(OH) 2、NaNO 3 BNaCl、K 2CO3、H 2SO4CHCl、BaCl 2、CuSO 4 DKNO 3、NaOH、Na 2CO316化学概念在逻辑上
5、存在如图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与单质属于重叠关系B单质与游离态属于并列关系C混合物与溶液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17把氯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含铜和铁B滤渣中含氯化铜与铜C滤液中肯定含 FeCl 2和 CuCl2D滤液中肯定含 FeCl2和 HCl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A CO(CO 2) 适量 O2 点燃B NaCl 溶液(NaOH) 稍过量稀盐酸 蒸发C KNO3溶液
6、(K 2SO4溶液) 过量 Ba(NO 3) 2溶液 过滤4D CaO(CaCO 3) 足量水 过滤AA BB CC DD19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加热到 50时现象如图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 1 中乙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图 2 中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图 3 中 M 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D图 2 中两溶液降温至 30都会析出晶体20用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 NA 的 NO2和 CO2混合气
7、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4NAB常温常压下,92gNO 2和 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6NAC1mol SO 3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4NAD含有 3.011023个原子的氮气中,N 2的分子数为 0.5NA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填空题(共 19 分)21(5 分)空气、水、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他们对人类生活有重要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元素存在的形态看,组成二氧化碳的元素是以 态存在;从宏观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水都含有 元素;从分子、原子等微观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水都是由 构成的。(2)铁在空气中锈蚀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 和水等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向空气中过量排放二
8、氧化碳会引起 。22(8 分)“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请回答下列问题:5(1)上述步骤中, 与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煎盐”和实验室 结晶的原理相同。(2)“汲卤”获得卤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与氯化钾,卤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约为 7%10%,“晒卤”目的是 ;“煎盐”得到的食盐中含有氯化钾,实验室可用 检验,操作方法是 。(3)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0 20 40 60 80 100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溶解度g/100g
9、水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40时,氯化钠溶解度 氯化钾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氯化钠与氯化钾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是 ;20时,100g 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9%,含氯化钾 1.00g,蒸发掉水大于 g,开始有氯化钠析出。23(5 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其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 回收铜,实验流程设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 1、操作 2、操作 3 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滤液 1 中加入过量铁粉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10、,加入试剂 A 的作用是 。(3)按照实验流程操作回收到的 Cu 不纯的原因是 。二、解答题(共 21 分)24(6 分)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取 10g 石灰石样品,用足量的稀盐酸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石灰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测量 5 分钟内生成 CO 2 质量的数据如表:6时间/分钟 1 2 3 4 5生成 CO 2 的质量/g 1.5 2.5 3.0 3.3 3.3请回答下列问题:(1)石灰石中的 CaCO 3 完全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2)该石灰石中 CaCO 3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你能发
11、现数据背后的化学反应规律是 。25(6 分)化学兴趣小组用 X 气体与氧化铜反应制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先通一会儿 X 气体,再加热的目的是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A 玻璃管内观察到的黑色固体变红色,B 干燥管中无明显现象,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 X 气体为 ;写出 A 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用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则 B 干燥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金属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你选择的实验装置(填编号)与理由是 。(4)实验过程中,X 气体和氧化铜反应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中间产物氧化亚铜(化学式为 Cu2O)。如果要对反应后
12、 A 处残留固体的组成进行探究,则残留固体可能的组成有 种。26(10 分)化学实验课上,教师让同学们用实验台上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是:Na 2CO3 溶液、NaCl 溶液、NaOH 溶液、Ca(OH) 2 溶液、稀盐酸。(1)甲同学用 A、B、C、D、E 给五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编号,做两两混合实验,E 与其他四种物质混合的实验现象记录如表:A B C DE 无现象 白色沉淀 无色气泡 无现象7由此实验确定 E 是 (写化学式),还能确定 ,不能确定的无色溶液可用 试剂鉴别。(2)乙同学探究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不能判
13、断反应有没有发生,乙同学是如何改进该实验的? ,当观察到 时,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实验,结合的改进实验,可得出酸碱盐之间如果发生反应,要有 生成。(3)实验后,丙同学将实验中的废液全部倒入同一只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则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为确定可能含有的溶质,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是 。82019 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六、选择题(共 20 分)1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一种益智的营养元素。锌的元素符号是( )ASi BMn CZn DAl【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
14、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解:A、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硅的元素符号是 Si,故选项说法错误。B、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锰的元素符号是 Mn,故选项说法错误。C、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锌的元素符号是 Zn,故选项说法正确。D、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铝的元素符号是 Al,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一大二小”),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石油与煤 B水银与汞 C碘酒与酒精 D氧气与臭氧【分析】根据同素异形体的定
15、义: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解答】解: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A、石油与煤不属于单质,故 A 错误;B、水银与汞的组成元素不属于同种,故 B 错误;C、碘酒与酒精不属于单质,故 C 错误;D、氧气与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也是常考习题,学生应熟悉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抓住判断要点:不同单质;同种元素。3厨房中常用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食盐 B自来水 C蔗糖 D金属刀具【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9把它
16、们归入无机物。【解答】解:A、食盐是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B、自来水是一种混合物,不属于有机物;C、酒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石;D、金属刀具一般属于合金,是混合物,不属于有机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否属于化合物,如果是化合物并且含有碳元素,又不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就属于有机物。4生活中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反应的是( )A用砂皮磨去铁锈B用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开锁更灵活C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
17、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砂皮磨去铁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用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开锁更灵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用天然气作燃料煮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烧碱 B熟石灰 C氯化钾 D硝酸铵【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烧碱是一种碱,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但是腐蚀性太强,价格较
18、高,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B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农业生产中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C氯化钾是一种盐,显中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D硝酸铵是一种盐,显酸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10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6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C 过滤 D 测定溶液的 pH【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B、根据取用粉末状药品的操作及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C、根据过滤的操作要点及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使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进行分析。【
19、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否则会引起火灾,故 A 错误;B、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时,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药品的小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 B 正确;C、过滤时要用到玻璃棒引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使待滤液沿玻璃棒缓慢流入漏斗中,图中无玻璃棒,故 C 错误;D、pH 试纸浸入试剂,污染了试剂,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好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将正确的操作与题中给出的操作相互对照,找出错误操作所在。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 3+3H2BCuSO 4+2NaOHCu(OH) 2+Na 2
20、SO4C3Fe+2O 2Fe 3O411DH 2O H2+O 2【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B、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 2 Fe3O4。D、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H2O 2H2+O 2。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
21、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8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 B一氧化碳工业用于炼铁C用铜制造导线 D用金刚石作钻头【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一氧化碳工业用于炼铁,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C、用铜制造导线,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用金刚石作钻
22、头,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9严查酒后驾驶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一种“酒精检测仪”的反应原理为:12C2H5OH+4CrO3+6H2SO42X+2CO 2+9H 2O,反应中红色的 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 X则 X 的化学式应为( )ACr 2O3 BCrSO 3 CCr 2(SO 4) 3 DCrS【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 X 的化学式【
23、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4CrO3+6H2SO42X+2CO 2+9H 2O,反应物中碳、氢、氧、铬、硫原子个数分别为 2、24、37、4、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铬、硫原子个数分别为 2、18、13、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2X 中含有 4 个铬原子、6 个硫原子和 24 个 O 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2 个铬原子、3 个硫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Cr2(SO 4) 3。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0能用于区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24、的是( )A酚酞试液 BAgNO 3 溶液C紫色石蕊试液 DCuSO 4 溶液【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解: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红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均能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碱性
25、、中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红色、蓝色、紫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D、稀盐酸、氯化钠溶液与 CuSO4 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1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氧气性质实验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13A 制备 B 收集C 验满 D 验证氧气性质【分析】根据氧气制取以及验满等过程的操作要领进行分析;【解答】解:A、试管口向下倾斜,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正确;B、向上排空气法应该将导气管插到集气瓶底部去,图中仅在瓶口。错误;C、验满应该在集气瓶口
26、部进行,而不是集气瓶内。错误;D、铁丝燃烧实验应该在集气瓶底部预留水或者加上沙子保护集气瓶。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及灵活运用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工业生产中,若要符合绿色化学核心理念,优先选择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分析】化学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27、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绿色化学核心理念是: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解答】解: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核心理念;故选项错误;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核心理念;故选项错误;14C、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核心理念;故选项正确;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
28、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核心理念;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和绿色化学等,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黄色氯化铁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B电解水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能够燃烧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物生成【分析】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钠;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质量比是8: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
29、生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盐酸。【解答】解:A、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钠,过程中产生红褐色沉淀,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电解水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氧气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物硫酸钡生成,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已知甲、乙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
30、其微观示意图如图(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A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B根据反应条件推测,该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变化C该反应原子种类与分子种类都不变,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比为 1:1:1:1【分析】观察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子分子、原子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实质等,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情况等。【解答】解:A、单质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生成物的两种物质均含有多种元素,均属于化合物,反应物中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故 A 说法错误;B、该反应是在光照条件下完成的,故该过程需要能量,因此该化学变
31、化还伴随着能量变化,故B 说法正确;C、由图示和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该反应原子种类没有变化,而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这也正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 C 说法错误;D、图示中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比可以由具体的方程式解决,也可以由具体反应的质量关系解决,而没有具体质量和具体的方程式没法得到物质的质量之比,故 D 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不同的分子属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的分子。15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Ca(OH) 2、NaNO 3 BNaCl、K 2CO3、H 2SO4CHCl、BaCl
32、 2、CuSO 4 DKNO 3、NaOH、Na 2CO3【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因 HCl 和 Ca(OH) 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因 K2CO3和 H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钾、水、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因 BaCl2和 CuSO4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16错误;D、因 KNO3、NaOH、Na 2CO3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够
33、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6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与单质属于重叠关系B单质与游离态属于并列关系C混合物与溶液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游离态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形态
34、,溶液时一种混合物。【解答】解:A、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因此化合物与单质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B、单质是游离态存在的物质,与游离态属于重叠关系,故选项错误;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溶液属于混合物,应为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D、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因此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关系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游离态、溶液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7把氯化铜和铁粉的混
35、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7A滤渣含铜和铁B滤渣中含氯化铜与铜C滤液中肯定含 FeCl 2和 CuCl2D滤液中肯定含 FeCl2和 HCl【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分析判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位于其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氯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到一定量的盐酸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氢气,铁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液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说明了稀盐酸有剩余,说明了铁完全发生了反应。A、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含铜,没有铁,故 A
36、 错误;B、氯化铜是溶于水的,滤渣中不能含有氯化铜,故 B 错误;C、滤液中肯定含 FeCl 2,可能含 CuCl2,故 C 错误;D、滤液中肯定含 FeCl2和 HCl,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A CO(CO 2) 适量 O2 点燃B NaCl 溶液(NaOH) 稍过量稀盐酸 蒸发C KNO3溶液(K 2SO4溶液) 过量 Ba(NO 3) 2溶液 过滤D CaO(CaCO 3) 足量水 过滤AA
37、 BB CC DD【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NaOH 能与稍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18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K 2SO4溶液能与过量 Ba(NO 3) 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钡(
38、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aO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9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不与水反应的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加热到 50时现象如图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 1 中乙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B图 2 中两溶液溶质质
39、量分数一定相等C图 3 中 M 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D图 2 中两溶液降温至 30都会析出晶体【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图 1 中乙无溶质剩余,所以无法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故 A 正确;B、图 2 中,没有固体剩余,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相等,所以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 B 正确;C、根据图 1 中信息可以知道 2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
40、溶解度,而图 3 中在 20时,N 曲线的溶解度大于 M 曲线的溶解度,所以 M 表示的是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 C 正确;19D、图 2 中两溶液降温至 30乙一定无溶质析出,因为 20时乙就无剩余溶质,甲不一定饱和,无法判断是否会析出晶体,故 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用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 NA 的 NO2和 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4NAB常温常压下,92gNO 2和 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
41、子数为 6NAC1mol SO 3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4NAD含有 3.011023个原子的氮气中,N 2的分子数为 0.5NA【分析】A、依据 n 计算物质的量,1molN A6.0210 23进行分析。【解答】解:A、依据依据 n 计算物质的量,结合 NO2和 CO2混合气体中都含有 2 个氧原子计算,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2NA,故 A 不正确;B、NO 2和 N2O4最简式相同为 NO2,计算 92gNO2中所含原子数 36N A,故 B 正确;C、1mol SO 3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 1NA,故 C 不正确;D、含有 3.011023个原子即 0.5NA的氮气中,N 2的分子数
42、为 0.25NA,故 D 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主要是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填空题(共 19 分)21(5 分)空气、水、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物质,他们对人类生活有重要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元素存在的形态看,组成二氧化碳的元素是以 化合 态存在;从宏观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水都含有 氧 元素;从分子、原子等微观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水都是由 分子 构成的。(2)铁在空气中锈蚀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 和水等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向空气中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引起 温室
43、效应 。20【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元素的存在状态来分析;(2)根据铁的锈蚀条件、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来分析。【解答】解:(1)二氧化碳中,各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的,从宏观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水都含有氧元素;从分子、原子等微观构成角度看,二氧化碳、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填:化合;氧;分子;(2)铁在空气中锈蚀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向空气中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故填:氧气;温室效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及其金属生锈的条件等方面的内容。22(8 分)“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其工艺流程包括
44、下面五个步骤: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步骤中, 滤卤 与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煎盐”和实验室 蒸发 结晶的原理相同。(2)“汲卤”获得卤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与氯化钾,卤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约为 7%10%,“晒卤”目的是 提高卤水的浓度 ;“煎盐”得到的食盐中含有氯化钾,实验室可用 焰色反应 检验,操作方法是 先将铂丝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直至与火焰原来的颜色相同,然后蘸取待测液,放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 。(3)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 0 20 40 60 80 100NaCl 35.7 36.0 36.6 3
45、7.3 38.4 39.8溶解度g/100g 水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40时,氯化钠溶解度 小于 氯化钾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 氯化钠与氯化钾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是 2040 ;20时,100g 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9%,含氯化钾 1.00g,蒸发掉水大于 65 g,开始有氯化钠析出。【分析】(1)根据“滤卤”与实验室过滤原理相同,“煎盐”和实验室蒸发结晶的原理相同进行解答;(2)根据在“晒卤”的过程中水蒸发,溶剂减少,钾离子与钠离子鉴别方法进行解答;(3)根据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进行解答。21【解答】解:(1)“滤
46、卤”与实验室过滤原理相同,“煎盐”和实验室蒸发结晶的原理相同,故填:滤卤;蒸发;(2)在“晒卤”的过程中水蒸发,溶剂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故答案填提高卤水的浓度;氯化钠中含有氯化钾,可以通过焰色反应来检验;操作方法是:先将铂丝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直至与火焰原来的颜色相同,然后蘸取待测液,放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若有紫色火焰,证明含有钾离子;(3)4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 36.6g,氯化钾溶解度为 40.0g,故 40时,氯化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钾溶解度;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 36.0g,氯化钾溶解度 34.0g,故 20时,氯化钠溶解度大于氯化钾溶解度,所以氯化钠与
47、氯化钾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是 2040;100g 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9%,含氯化钾 1.00g,含氯化钠 9g,水 90g,又知 20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0g,故 9g 氯化钠溶于 25g 水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蒸发掉:90g25g65g 水。答案为:(1)滤卤;蒸发;(2)提高卤水的浓度;焰色反应;先将铂丝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直至与火焰原来的颜色相同,然后蘸取待测液,放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3)小于;2040;65。【点评】本题将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际,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掌握混合物的分离、溶解度等基础知识就可解题。23(5 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木炭
48、粉还原氧化铜实验后的混合粉末(其中含有铜、氧化铜、少量木炭粉) 回收铜,实验流程设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操作 1、操作 2、操作 3 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漏斗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2)滤液 1 中加入过量铁粉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 4+Cu、Fe+H 2SO4FeSO 4+H2 ,加入试剂 A 的作用是 除去混合物的铁粉,提纯铜 。22(3)按照实验流程操作回收到的 Cu 不纯的原因是 滤渣 1 中含有木炭粉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解答】解:(1)在操作 1、操作 2、操作 3 都为固液和液体费力,为过滤。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2)滤液 1 中加入过量铁粉,铁和硫酸铜以及硫酸都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 4+Cu、Fe+H 2SO4FeSO 4+H2加入试剂 A 的作用是除去混合物的铁粉,提纯铜。(3)按照实验流程操作回收到的 Cu 不纯的原因是滤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