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1211712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新绛县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 3 月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2018 年 6 月 27 日,台风“帕卡”在广东台山东南部沿海登陆。对于这次台风,科学家已经做出了准确的预报。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哲学就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知识的科学概括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D哲学决定世界观

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3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本义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有了哲学的指导,人们就能解决一切难题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 B C D4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A B C D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3、。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A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2B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C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交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D是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可以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6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下列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促进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7下列关于哲学和世界观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哲学是以世界观为研究对象的学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

4、的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理论,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A B C D8钱学森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中科院院士沈鸿说:“谈发展,一定要讲哲学。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总结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 B C D92018 年 8 月 13 日,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哲学的作用及发展也更为国人所关注。我们要重视发挥哲学的作用,是因为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

5、的功能 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A B C D10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 ,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两大阵营。下列选项中能正确3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一一未有此气,己有此理B存在就是被感知一一物是观念的集合C擒贼先擒王一一牵一发而动全身D沧海变桑田一一天不变道亦不变11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间的许多新的物质形态,比如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这些发现表明现实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体现了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证明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的物质性A B C D12近年来,科学家先后发现了 1.8 万种新物种,包括格兰芬多毛圆蛛、食根

6、鼠、魔鬼兰花、血骨茄等,证实了曾经对新物种的预测。这再次佐证了存在是世界的本原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A B C D13以下观点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人是机器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A B C D14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二者对立的是“理生万物、理主动静”天地合而万物生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A B C D15下列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发展顺序的是4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物质决定意识,意

7、识对物质有反作用A B C D16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 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 B C D17孟子和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A 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B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D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18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就不再升起;

8、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这是因为思维决定存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A B C D19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人脑 “十三五”规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生产力5A B C D20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物质概念就是各种事物的总和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概念概括了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A B C D21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

9、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表明: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A B C D22近年来,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大搞知识教育、 “神童”教育,幼儿园“小学化”趋向愈演愈烈。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其错误在于没有看到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C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D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23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两个观点( )A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

10、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承认运动的特殊性C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D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24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与这副对联所含哲理相一致的是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6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A B C D25内蒙古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积极对各受灾区严重地区及时进行技术指导,根据旱情指导农民采取有效的抗旱措施,尽量增加农民收成;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继续实施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这表明A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

11、利用规律B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就可以改造规律,为人类造福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揭示事物真实联系的前提D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26你坐电梯时,相对于电梯你是静止的,但你无时无刻不在生长;你站在山巅,望着远处的风景,风景是静止的,但风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一观点 看到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认识到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否认了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A B C D27根据生物学的知识,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新物种。这表明A客观规律已经被人们全部发现 B人们可以随意改变和创造规律C客

12、观规律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28当一个月出现两次月圆之夜时,第二个满月就被赋予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名字:“蓝月亮” 。天文专家介绍, “蓝月亮”平均每 2.4 年出现一次,下一次“蓝月亮”将 JLJ,现在 2020 年 10 月。人类对天象的准确预测说明人的思维能够反映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人类可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事物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象是人的思维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A B C D29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7广。 ”这两句话揭示的哲学道理是A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B要勇于承认矛

13、盾,坚持两点论C认识事物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0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9 年新年贺词引用的古语。下列诗句与这一古语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C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材料分析题31 甲认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乙认为, “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两个基本观点?,它们的基本分歧是什么?(3 分)(2)甲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些形态?如何评价它们?(10 分)32材料:习

14、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是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引领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全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结合

15、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知识,分析自觉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依据。(12 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8 年 6 月,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海洋局等部门对 2018 年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8定,一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地震、干旱、洪涝、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森林火灾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 1272.2 万人次受灾,53 人死亡,2 人失踪;5.4 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16.2 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近 3000 间房屋倒塌,6000 余

16、间严重损坏,14.1 万间一般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 1241.4 千公顷,其中绝收 69.8 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 196.7 亿元。总的看,一季度全国灾情与2017 年同期相比明显偏重,与近 5 年同期相比仅次于 2013 年。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损失,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一切都是天意,天命不可违;有人认为人定胜天,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灾害;有人则认为是人祸,但事在人为,我们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1)结合材料,从哲学派别来说,上述三种观点分属什么哲学派别。 (3 分)(2)结合材料,用所学规律有关知识分析第三种观点。 (12 分)9政治答案1-5DCABB 6-10DBADA 11-15

17、CDAAA 16-20CDDAD 21-25CDACA 26-30ADBDA31、 (1)甲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乙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基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源(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

18、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 ,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3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科学回答了新时代重大课题,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语品,将作为行动指南有力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直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习近平新代中国特他社会主思想会更新人们的观念和思想,预见和指明新时代目标和前进方向,动员全体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夺取新时代中国社念主义伟大胜利。大胜程33(1)认为天命不可违反是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定胜天是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灾害是人祸但事在人为是辩证唯物主义(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米我们必须尊重客观就津,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违背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自然灾害频发,不是天意,是与人们随意破坏自然的行为有关。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把握规律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任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人在自然灾害面前可以在认识和把握10规律的基础上把损失降到最低。面对自然实害,人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