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212476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庆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甘肃省庆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甘肃省庆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甘肃省庆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甘肃省庆阳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甘肃省庆阳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考试范围:必修 1 和选修 4 第 1 至 4 单元 考试时间:10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初学记引宋百官春秋说:“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成王时,彤伯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汉因之。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君主专制下对王族的管理 B秦朝承袭了周朝的封建宗盟制度C宗正的权力高于周成王 D文中的彤伯与成王有血缘关系2.柳宗元在

2、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B百姓不再是皇帝的属民C制度法令的统一 D更有利于国君集权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4.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

3、 )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5.修昔底德认为正确的政策是由好的领袖制定的,而极容易被煽动起来的民众情绪只会将国家引向灾难。亚里士多德主张应使一少部分贤人从事军事、政治和宗教事业,而其它人则去种田和进行别的生产活动,这些人有公民投票权,但并不担当任何国家公职。他们的政治主张主要是针对( )A雅典特权民主而非自然民主的事实 B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所产生的弊端2C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哲学思想 D智者学派极端相对主义的消极影响6.白献竞教授在新作地中海奇迹中写道:“古罗马众多的英雄豪杰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帝国的辉煌给整个

4、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下列符合“不可磨灭的烙印”的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罗马建成了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近代成文法典D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7.世纪初期,在汉诺威过惯了小朝廷生活的德意志君主乔治一世父子,依据王位继承法先后继任了英国国王,他们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大臣们有事不再找国王,而是自己先商定对策,然后再提交国王认可。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尊重外国王公入主的传统 B. 出现君主立宪制发展的良机C. 政党政治获得重大进展 D. 责任内阁制正式建立8.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一个立宪君主的意见如遭作为立

5、法机构的两院的反对,他就不能进行统治,这在欧洲已成定论。但是大家知道,美国有好几位总统曾在立法机构失去多数,但并未被迫放弃权力,也未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灾难。 ”由此可以判断( )A美国的民主制度优于欧洲的立宪君主制B立宪君主制度只能给社会带来灾难C美国总统的行政权相对于立法权是独立的D只有总统制才能确保社会秩序稳定9.1875 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 ,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 ,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君主派力量的强大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

6、妥协 D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10.“宪法规定,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然而,它未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材料中的立法程序与哪一法律文献有直接关系?( )A 权利法案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1787 年宪法 D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1.“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3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12.近代某条约规定:“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

7、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 ”据此判断该条约( )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 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3.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 20 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 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14.美国史学家 Harold ZSchiffrin 说:“他是海峡两岸人民都尊敬的唯一近代英雄人物。一旦两岸重新和平统一,将证明他们对他的共同怀念是有益的跨越障碍

8、的心理沟通。 ”这个人的历史成就主要是( )A抵抗外国侵略,提倡向西方学习 B推翻封建王朝,开创中国民主进程C实现中国统一,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D提出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现代化进程15.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角度来审视 1919 年的“五四” ,我们可以说, “五四”并不是历史的回声,它依然“活”在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奋斗中。这主要是指五四运动( )A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B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C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是激励中华民族腾飞的不竭精神动力16.周恩来说:“到了 7 月下旬,汪精卫已经公开反共了,再不动手,连剩下的武装力量也保不住,时机是相当紧迫的。所以,在这里开会

9、时,对于要立即起义,是几乎一致的意见。”这里的“起义”是指(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南昌起义 D辛亥革命17.中国共产党在 1935 年发表的八一宣言中大声疾呼:“田中奏折所预定的完全灭亡我国的毒计,正在实行,长此下去,眼看长江和珠江流域及其他各地,均将逐渐被日寇所吞蚀。我五千年古国将完全变成被征服地,四万万同胞将都变成亡国奴。 ”此宣言( )A.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出现 B. 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4C. 说明第二次国共合作已经实现 D.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8.“中国的革命正是以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

10、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19马克思说:“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恩格斯说“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恩格斯的判断是基于巴黎公社( )A采取的措施 B参加的阶级 C发生的时间 D发生的国家20王康十月革命 90 年救赎、悲剧与启示:“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欧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

11、俄国激起的回应。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必然结果 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C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 D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21.中国的法治建设中指出:“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 ”对此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C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22.每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纪念日,为纪念这一伟大日子,某学校团委举行了一次大型宣传活动,一共四个专题“伟大理论” 、 “艰辛历程” 、 “伟大时

12、刻” 、 “辉煌成就” 。在“伟大理论”中最有可能出现(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一国两制”的构想23.对下表中国外交状况结论正确的是( )19691978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5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A.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C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24.1945 年,美国国务院呈交总统专用秘密情报说:“自从雅

13、尔塔会议以来,差不多在我国关系中发生的每一个重大问题,苏联政府都采取了强硬的、毫不妥协的立场。 ”这实质上说明( )A美苏“冷战”已经开始 B美苏国家利益冲突加剧C美苏同盟结束 D苏联比美国强大25.国际关系研究学者徐坚认为:“由数量众多的国家组成、影响和作用与日俱增的中间力量层正在崛起和壮大,推动世界格局日益朝着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新型结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新型结构”使得世界稳定性大大降低B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一超”局面已不复存在C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D “新型结构”是指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二、非选择题( 共计 50 分,其中 26 题 18 分,27

14、题 14 分,28 题 18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绝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

15、相信就连全人类也不会得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并见到天日的可能。6柏拉图全集第二卷材料三 柏拉图认为有五种政体形式:贵族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这种政体虽然只是个理想,但却是一个值得追求的很有意义的目标。 “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 。 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治国主张,其思想有何进步意义?(6 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柏拉图

16、认可的模范政体的主要特点。 (6 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柏拉图两人治国主张的相同之处。分别指出两者的观点在当时无法实现的原因。 (6 分)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在拿破仑之前就把当时欧洲世界的许多旧的、维持了几百年的封建政治羁绊削弱了,把很多法律的、国家法权的上层建筑的基础摧毁了(上层建筑因惯性而继续存在),把很多有着古老而华丽的外貌的大厦毁坏了。在欧洲爆发的、后来接连好多年在欧洲上空呼啸着的台风(拿破仑就是台风的中心),又把很多这样的建筑一扫而光。拿破仑加快了这种不可避免的毁灭。苏联叶维塔尔列拿破仑传材料二 (拿破仑)娶奥国皇帝的女儿

17、为妻,他不去消灭旧欧洲的一切痕迹,反而竭力和它妥协;他力图在欧洲帝王中间取得首屈一指的声誉,因此他尽量把自己的宫廷搞得和他们的宫廷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 2 卷(1)材料一中“这种不可避免的毁灭”指什么?运用史实说明拿破仑是如何加快这种“毁灭”的。 (7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期拿破仑政治、军事活动的局限性,并分析其影响。 (7 分)7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一制度被削弱,此国家准出问题。传统农业

18、对水利有着更多的依赖,从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黄河,无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是靠一家一户的小农无法实现的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 。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材料二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如果不是完全的话)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 1787 年给友人的信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杨小凯 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四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列宁国家与革命(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央集权制度在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不同?(10 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 (8 分)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