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Ⅰ群文通练四淡泊高洁(含解析).docx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212817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7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Ⅰ群文通练四淡泊高洁(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Ⅰ群文通练四淡泊高洁(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Ⅰ群文通练四淡泊高洁(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Ⅰ群文通练四淡泊高洁(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一章文言文阅读专题二Ⅰ群文通练四淡泊高洁(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群文通练四 淡泊高洁主题解说 名士,意味着一种自由。中国古代的名士们,或放歌山林,或脱略形骸,或寄情于艺术,以独特的方式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单凭他们在文化史上的闪亮瞬间也足以自傲。名士们的铮铮傲骨、飘逸风姿、淡泊情怀、狂放气度,像一组伟岸的雕像一样竖立在中国文化史上。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遁石先生传胡 俨翁姓王氏,讳与准,字公度,浙之余姚人,父彦达,有隐操。祖广东参议性常,以忠死难。朝廷旌录彦达,而彦达痛父之死,终身不仕。悉取其先世所遗书付翁曰:“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 ”翁闭门力学,尽读所遗书。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 ”因去从四明赵先生学

2、易 。赵先生奇其志节,妻以族妹而劝之仕。翁曰:“昨闻先生遁世无闷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 ”赵先生愧谢之。先世尝得筮书于异人,翁暇试取而究其术,为人筮,无不奇中。远近辐辏,县令亦遣人来邀筮。后益数数,日或二三至。翁厌苦之,取其书对使者焚之曰:“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 ”令大衔之。翁因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不归者年余。时朝廷督有司访求遗逸甚严。部使者至县,欲起翁。令因言曰:“王与准以其先世尝死忠,朝廷待之薄,遂父子誓不出仕,有怨望之心。 ”使者怒,拘翁三子,使人督押,入山求之。翁闻益深遁,坠崖伤足。求者得之以出。部使见翁创甚,且视其言貌坦直无他。翁亦备言其焚书逃遁之故。使者悟,始

3、释翁。见翁次子世杰之贤,因谓翁曰:“足下不仕,终恐及罪,宁能以子代行乎?”不得已,遂补世杰邑庠弟子员。而翁竟以足疾得免。翁谓人曰:“吾非恶富贵而乐贫贱;顾吾命甚薄,且先人之志,不忍渝也。 ”又曰:“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 ”因自号遁石翁云。翁伟貌修髯,精究礼 、 易 ,著易微数千言。尝筮居秘图湖阴,遇“大有”之“震” ,谓其子曰:“吾先世盛极而衰,今衰极当复矣。然必吾后再世而始兴乎?兴必盛且久。 ”至是翁没且十年,而世杰以名儒宿学膺贡,来游南雍。大司成陈公一见,待以友礼,使毋就弟子列;命六堂之士咸师资之。俨忝与同舍,受世杰教益为最多,而相知为最深,因得备闻翁之隐德

4、,乃私为志之若此。(选自王阳明全集 ,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先生愧谢之 谢:道歉B令大衔之衔:接受C有怨望之心望:怨恨2D俨忝与同舍忝:愧,有愧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相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旧时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也用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前面。作者在王与准的名字前加“讳” ,以表示对他的尊敬。B筮书,古代记载占卜方法的书。王与准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并利用空闲时间加以研究,替人占卜,连县令也多次派人请他去占卜。C邑庠,文中是县学的代称。部使想任用王与准做官,王与准逃到山的更深处,坠崖伤足,部使于是补录他的次子王世杰为县

5、学的弟子员。D弟子,文中指门徒、学生。王世杰凭借他的名望和才学被举为贡生,他到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把他当成朋友,而没有把他放在学生之列。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乡里后进或来从学者,辄辞曰:“吾无师承,不足相授。 ”译文:_(2)吾非伤于石,将不能遂栖遁之计,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译文:_4请简要概括王与准“遁世”的原因。答: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竹轩先生传魏 瀚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性爱竹,所居轩外环植之,日啸咏其间。视纷华势利,泊如也。客有造竹所者,辄指告之曰:“此吾直谅多闻之友,何可一日相舍耶?”学者因称曰竹轩先生。早承厥考槐里先生庭训,德业夙成。甫冠,

6、浙东西大家争延聘为子弟师。凡及门经指授者,德业率多可观。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先生每启箧,辄挥涕曰:“此吾先世之所殖也。我后人不殖,则将落矣。 ”乃穷年口诵心惟,于书无所不读,而尤好3观仪礼 左氏传 司马迁史 。雅善鼓琴,每风月清朗,则焚香操弄数曲。弄罢,复歌以诗词,而使子弟和之。识者谓其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无不及焉。居贫,躬授徒以养母。母性素严重,而于外家诸孤弟妹,怜爱甚切至。先生每先意承志,解衣推食,惟恐弗及;而于妻孥之寒馁,弗遑恤焉。弟粲幼孤,为母所钟爱。先生少则教之于家塾,长则挈之游江湖,有无欣戚,罔不与居。逮子华官翰林,请于朝,分禄以为先生养。先生复推其半

7、以赡弟。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先生容貌环伟,细目美髯。与人交际,和乐之气蔼然可掬。而对门人弟子,则矩范严肃,凛乎不可犯。为文章好简古而厌浮靡,赋诗援笔立就,若不介意,而亦未尝逸于法律之外。所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藏于家。先生与先君菊庄翁订盟吟社,有莫逆好。瀚自致政归,每月旦亦获陪先生杖履游。且辱知于先生仲子龙山学士。学士之子守仁,又与吾儿朝端同举于乡。累世通家,知先生之深者,固莫如瀚,因节其行之大者于此,以备太史氏之采择焉。(选自王阳明全集)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有造竹所者 造:种植B乃穷年口诵心惟惟:思考C方之陶靖节、林和靖方:与相比

8、D逮子华官翰林逮:等到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及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厥考,他死去的父亲。考,去世的父亲;妣,去世的母亲。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一般都要离职,称“丁忧” 。B甫冠,刚满二十岁。冠,就是弱冠,也叫加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冠礼。男子十五岁束发,女子十五岁及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又称耳顺。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百岁期颐。C竹轩先生的母亲一向严肃庄重,而对堂叔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却特别怜爱。他每次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食,热情关怀。D竹轩先生撰写

9、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槐里先生蚤世,环堵萧然,所遗惟书史数箧。译文:_(2)乡人有萁豆相煎者,闻先生风,多愧悔,更为敦睦之行。译文:_4_8竹轩先生“德业夙成” ,请结合原文概括他有何德。答:_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王冕传清朱彝尊王冕,字元章,诸暨田家子也。父命牧牛,冕放牛陇上,潜入学听村童诵书。暮亡其牛,父怒,挞之。他日依僧寺,夜坐佛膝,映长明灯读书。安阳韩性异而致之,遂从性学,通春秋 。尝一试进士举,不第,焚所为文,读古兵法。恒著高檐帽,衣绿蓑衣,蹑长齿屐,击木

10、剑,或骑牛行市中。人或疾其狂,同里王艮特爱重之,为拜其母。艮为江浙检校,冕往谒,履敝不完,足指践地。艮遗之草履一两,讽使就吏禄,冕笑不言,置其履而去。归迎其母至会稽,驾以白牛车,冕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皆讪笑,冕不顾也。所居倚土壁庋釜,执爨养母,教授弟子,以为常。高邮申屠 任绍兴理官,过钱塘,问交于王艮。艮曰:“里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合于俗,君欲与语,非就见不可。 ” 至,即遣吏自通。冕曰:“吾不识申屠君。 ”谢不见。乃造其庐,执礼甚恭。冕始见之。东游吴,北至燕。泰不华荐以馆职,冕曰:“公愚人哉!不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翰林学士危素,冕不识也,居钟楼街,冕知之。一日,素骑过冕,冕

11、揖之坐,不问名姓,忽曰:“公非住钟楼街者耶?”曰:“然。 ”冕更不与语。素出,或问客为谁,笑曰:“此必危太朴也,吾尝诵其文,有诡气,今睹其人举止,亦然。 ”冕善诗,通篆籀,始用花乳石刻私印,尤长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语含讽刺,人欲执之。冕觉,乃亟归。谓友曰:“黄河北流,天下且大乱矣。 ”携妻孥隐会稽之九里山,号煮石山农。太祖既取婺州,遣胡大海攻绍兴。居人奔窜,冕不为动。兵执之,与俱见大海。大海延问策,冕曰:“越人秉义,不可以犯;若为义,谁敢不服?若为非义,谁则非敌?”太祖闻其名,授以谘议参军,而冕死矣。朱彝尊曰:当元之季多逸民,冕其一也。自宋文宪 注

12、传出,世皆以“参军”目之,冕亦何尝一日参军事哉?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节选自朱彝尊选集)注 宋文宪:明朝宋濂,著有王冕传 。5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阳韩性异而致之 致:招引B冕被古冠服随车后被:穿戴C素骑过冕过:经过D当元之季多逸民季:末世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举” ,指进士科考试,文中泛指科举考试。进士科原为考试科目之一,明清以来的科举以进士科考试最为重要。B “拜其母” ,是古人的一种结交礼,表示结成通家之好。王艮把王冕带去拜见自己的母亲,表明他对王冕的赏识与器重。C “篆籀” ,是汉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书体。具

13、体而言, “籀”指大篆, “篆”一般指小篆,从大篆简化而来。D “太祖”本是对先祖的称谓,后多用作开国帝王的庙号。从王冕的生活时代推断,文中的“太祖”当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愚人哉!不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为?译文:_(2)因别为传,上之史馆,冀编纂者择焉。译文:_12请依据文章第二段,概括王冕的精神特质。答:_6答案精析1B 衔:怀恨。2B 从异人那里得到筮书的是王与准的先辈。3(1)乡里的后辈有人想来跟从他学习,(王与准)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不足以教授你们。 ”(2)我要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避世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

14、,(我)不敢忘记啊。4父亲的影响;赵先生的教诲;应酬之苦;信奉易经之说。参考译文老先生姓王,名与准,字公度,浙江余姚人。他的父亲王彦达,有谦虚的操守。祖父王性常任广东参议,以忠诚为国殉难。朝廷表彰王彦达,彦达为父亲之死而悲痛,决定终身不入仕途。取出自己祖先留下的全部书籍交付给王与准说:“只是希望不要废弃了祖先的家业罢了,不期望你们升官发达。 ”王与准闭门努力学习,读尽了祖先留下的书籍。乡里的后辈有人想来跟从他学习,(王与准)总是推辞说:“我没有得到老师的传承,不足以教授你们。”于是去跟从四明赵先生学习易 。赵先生惊奇于他的志向和节操,把表妹嫁给他为妻,并且鼓励他走上仕途。王与准说:“以前听从先

15、生遁世无闷的教诲,我请求终身实践这一教诲。 ”赵先生惭愧地向他道歉。王与准的祖先曾经从异人那里获得记载占卜方法的书,王与准空闲的时候就拿来研究占卜的方法,为别人占卜,没有不神奇地卜中的。远近人们纷纷前来,县令也派人来邀请他去占卜。后来更加迫切,有时每天会有两三回。王与准对此厌烦痛苦,取出筮书当使者面焚毁了它说:“王与准不能当术士,终日在官府奔走,谈论祸福。 ”县令对此深深怀恨在心。王与准于是逃入四明山石室中,一年多不敢回家。当时朝廷督查有司访求朝廷遗漏的英才十分紧迫。部使者到县衙想起用王与准。县令趁此进言说:“王与准因为他的祖先曾经为尽忠而死,朝廷待他们凉薄,于是父子立誓不出山做官,有怨恨、不

16、满之心。 ”使者发怒,拘捕王与准的三个儿子,派人督促押解,进山寻找与准。王与准听说后逃跑到更加遥远的深山,坠下山崖摔伤了脚。寻找的人抓住了他带出了大山。部使见王与准受伤很严重,而且看他的言谈举止坦荡率直没有其他意图。王与准也详尽地谈了他焚毁筮书逃遁的原因。使者明白了这些,才释放了他。部使看到王与准的次子王世杰很贤良,于是对王与准说:“您不入仕途,最终恐怕要涉及犯罪,是不是能用儿子代你前行呢?”不得已,于是补录世杰为县学的弟子员。而王与准最终凭脚伤能免去出仕。王与准对别人说:“我不是厌恶富贵而喜欢贫贱;只是我的命运很浅薄,况且祖宗的志向,也不忍心改变啊。 ”又说:“我要不是被石头碰伤,将不能实现

17、避世隐居的想法,石头对我有恩德,(我)不敢忘记啊。 ”于是自号遁石翁。7王与准体貌魁伟长髯潇洒,精心研究礼 易 ,著有数千言的易微 。曾经占卜居住在秘图湖南,遇“大有”之“震” ,对他的儿子说:“我们祖先兴盛到了极点就衰败了,现在衰败到了极点就应该复兴了。然而一定从我之后两代才兴盛吗?复兴必定旺盛且持久。”在王与准去世将近十年的时候,王世杰凭名儒宿学的身份荣膺贡生,来南雍游学。大司成陈公一看见他,便用朋友的礼节接待他,没有将他放在学生的行列里;命国子监的贡生把他当老师对待。我恭敬地能有幸与世杰同处一个房间,受世杰教益是最多的,而且相知是最深的,于是能详尽地了解老先生谦虚的品德,于是我写下了这篇

18、文章。5A 造:拜访。6C “对堂叔家的”应为“对娘家的” 。7(1)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2)乡里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亲善和睦了。8(1)淡泊名利;(2)孝顺母亲,友爱兄弟;(3)乐善好施;(4)待人和气,严格要求学生。参考译文王先生名伦,字天叙,以字行于世(世人多仅称呼他的“字” ,而不熟悉他的“名”)。先生天性爱竹,所居房屋周围种满了竹,他每天在竹林中歌咏。先生对繁华富丽、权势财利,淡泊得很。有客人拜访他竹中居所,他就指着竹林告诉客人说:“这就是我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怎么能一天离开它

19、呢?”学者因此称他为“竹轩先生” 。竹轩先生早年秉承先父槐里先生教诲,德行与学业很早就有所成。刚刚成年,就被浙东浙西的世家望族聘请为教育子弟的老师。凡是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经他指导传授,德行与学业大多能达到较高的程度。他父亲槐里先生去世得早,家中空无所有,极其贫困,所遗留下来的只有几箱经史典籍。竹轩先生每次打开书箱,就禁不住流泪说道:“这是我家先辈积累的学问,我作为后人如果不再加以增进,(家学)就将没落了。 ”于是毕生朗诵思考,博览群书,而尤其喜欢读仪礼 左氏传 司马迁史 。平时喜爱弹琴,每到风清月朗之夜,就焚香弹琴数曲。弹完琴后,又即兴创作诗词,并让子弟一起和诗。了解竹轩先生的人都认为他

20、超逸洒脱,与陶潜、林逋相比,没有比不上的。竹轩先生,家里很贫穷,就亲自授徒(赚取酬金)来奉养母亲。母亲性格一向严肃稳重,而对娘家的几个成为孤儿的弟弟妹妹,非常同情关爱。竹轩先生每次都是不等母亲开口就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慷慨赠给他们衣食,热情关怀,唯恐照顾不周。而对于自己妻子和儿女的饥寒,却来不及顾及。弟弟王粲小的时候就失去父亲成为孤儿,母亲十分疼爱他。竹轩先生弟弟小的时候就在家塾里教他学习,弟弟长大后又带他到各地游历,财物的有无,心情的忧乐,没有什么不与弟弟同甘共苦的。等到自己的儿子王华仕官翰林时,(王华)向朝廷请求,分出俸禄来作为父亲竹轩先生的奉养。竹轩先生又把其中一半分出来赡养弟弟。乡里

21、骨肉相争的兄弟,听说竹轩先生的高尚品德后,大多惭愧懊悔,变得亲善和睦了。8竹轩先生相貌奇伟,细目美须。与人交往,平和快乐,和蔼可亲。而对门人弟子,则树立典范,极其严格,严肃得(让人)不可冒犯。他撰写文章,喜爱简练古朴的文风而厌弃浮艳绮靡,写诗提笔就能写成,好像没有刻意去写,但也不曾脱离诗词格律。他著有竹轩稿及江湖杂稿若干卷,都收藏在家里。竹轩先生与先父菊庄翁一同缔盟“吟社” ,两人意气相投,是莫逆之交。我魏瀚自从退官归家后,每月初一也能有机会陪竹轩老先生散步。而且我与竹轩先生的二儿子龙山学士相识相知。龙山学士的儿子王守仁,又与我的儿子朝端在乡里一同被举荐到朝廷。两家是世代交好,了解竹轩先生的,

22、绝没有像我这样了解之深的了。因而选取竹轩先生品行方面大的事情写下此文,以备史官采用。9C 过:拜访。10B 王艮特别喜爱和看重王冕,为此去拜见王冕的母亲。11(1)你真是个愚蠢的人啊!不出十年,这里就要一片荒芜了,为什么还要去当官呢?(2)(我)于是另外写了这篇传记,把它呈给史馆,希望编纂史书的人有所选择。12淡泊功名,崇尚古风,狷狂不羁,安贫乐道。参考译文王冕,字元章,是诸暨地区的一名农家子弟。父亲让他放牛,他就把牛放到田垄上,悄悄溜到学校,听村里的孩子们读书。晚上丢失了牛,父亲大怒,用鞭子打他。有段时间他住在寺庙,夜里坐在佛像的膝上,照着长明灯读书。安阳人韩性认为他与众不同,就招引他过去,

23、他于是就跟着韩性学习,精通春秋 。他曾经参加了一次进士考试,没有考中,就把自己写的文章全部烧掉,转而读古兵法书。王冕总是头戴高檐帽,身穿绿蓑衣,足踏长齿屐,挥击木剑,有时骑着牛穿行于街市中。有人不喜欢他的狂傲,同乡人王艮特别喜爱和看重他,为此去拜见他的母亲。王艮任江浙的检校官,王冕前去拜访,穿的鞋子破烂不完整,脚趾露出而挨着地面,王艮就送他一双草鞋,婉言劝他担任官职,获取薪俸。王冕笑而不言,放下那双草鞋就离开了。他回去把他的母亲迎到会稽,用白牛驾着车,他自己穿着古代的衣帽跟在车后。乡下小孩子都笑话他,他也不顾。他在住处靠着土墙搁放锅具,做饭奉养母亲,并以教导弟子为常行之事。高邮的申屠 任绍兴理

24、官,路过钱塘的时候,向王艮询问当地值得交往的人物。王艮说:“有个叫王元章的同乡,他的志向操行是不求与世俗相合,您要想与他交谈,非亲自去他家求见不可。 ”申屠 到了以后,就马上派遣下属通名求见。王冕说:“我不认识申屠君。 ”推辞不见。申屠 于是来到他的住所,所行礼节十分恭敬,王冕这才见了他。他向东交游至吴地,向北到燕地。泰不华推荐他在馆阁任职。王冕说:“你真是个愚蠢的人啊!不出十年,这里就要一片荒芜了,为什么还要去当官呢?”翰林学士危素,王冕不认识他,但知道他住在钟楼街。一天,危素骑马拜访王冕,王冕行礼并请他坐下,不问他的姓名。忽然说:“您不是住在钟楼街吗?”危素说:“是的。 ”王冕便再也不跟他

25、说话。9危素走后,有人问王冕客人是谁,王冕笑着说:“他肯定是危太朴。我曾经读过他的文章,有诡异之气;今天见到了他,行为举止也是如此。 ”王冕擅长写诗,通晓篆籀文字,最初用花乳石刻印人印章,尤其擅长画梅花,用胭脂作没骨体之画。燕京贵人争相求画,于是王冕把一幅画挂在墙上,在上面题诗,有的人认为有讽刺时政之意,想要抓他。王冕觉察到危险,赶紧回到会稽,对他的朋友说:“黄河将要变道向北流去,天下将要大乱了!”便带着妻子儿女隐居在会稽的九里山,自号煮石山农。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婺州之后,派遣胡大海攻打绍兴。当地人四处奔逃,王冕不为所动。士兵抓住了他,与他一起去见胡大海。胡大海请教攻城办法,王冕说:“越地人秉持道义,不可以侵犯;如果对他们行道义,谁敢不服从呢?如果用不义对待他们,那么谁不是敌人?”明太祖听闻他的名声,授予他谘议参军的职务,可是王冕已经死去。朱彝尊说:在元代末年有很多的隐士,王冕就是其中之一。自从宋濂的王冕传问世,世上人都以“参军”看待他,王冕哪里有一天参谋军事呢?(我)于是写了这篇传记,把它呈给史馆,希望编撰史书的人有所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