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含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1214304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十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专题小结与测评——查漏补缺提能增分(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十四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知考纲明考情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1.百家争鸣 5.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b造 纸术的发明、改进及其影响 b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 c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 b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 c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b2.汉代儒学印刷术的发明、进步及其影响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6.中国的古代艺术太学的创建 b 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b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c东晋、唐、宋时期的书法名家 b3.宋明理学 中国传统书画的基本特征 b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 b京剧的产

2、生和发展 c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b7.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c诗经 、 离骚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b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b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c著名词人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 b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 b元杂剧著名作家关汉卿 b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 b 明清四大长篇小说 b明清时期“提倡个性” 、 “批判专制”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c2复习线索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创立和初步发展,并与其他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统治地位;宋明时期儒学吸

3、收佛道思想,发展为体系庞大的理学和心学,使儒学理论化、思辨化,形成宋明理学;明末清初知识分子对儒学 的继承和批判活跃了思想,儒家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2)古代中国的科技长期领先世界,四大发明不仅奠定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也推动了世界文明进程。近代前期中国科技逐步落后于西方。(3)中国汉字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并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中国画形式和风格独具特色;戏曲经过长期发展,在清代形成国粹京剧;古代文学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文学主流形式和特点。小题考“活”杜绝惯性思维不丢分汉代儒学 VS宋明理学1.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张载认为“天人合一” ,程

4、颢认为“天人不二” 。据此可知宋代理学( )A主要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 B认为“ 理” 是万物的本原C继承并发展汉代儒学思想 D以“格物致知”为认识论解析:选 C 材料强调的是天人关系而非人与社会的关系,故 A项错误;材料强调天人关系而非理学内容,故 B项错误;由材料“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张载认为天人合一 ,程颢认为天人不二 ”可知宋明理学在“天人”观念上对汉代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 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故 D项错误。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先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

5、(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选 B 题干提供的信息是“ 理学”的创新,这里应该理解为理学家融合了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故 B项正确;A 项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不是理学,故排除;C 项是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故排除;D 项并非是理学的创新,故也应排除。深化提能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的比较3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理学继承并发展了汉代儒学思想。具体比较如下:汉代儒学 宋明理学思想来源融合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6、形成的新体系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传统主要内容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理学、心学;“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思 想基础 “天人感应” “理”是世界的本原侧重点 儒学神学化 伦理道德主要影响伦理秩序没有被强调,文化上、社会风气上十分开放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伦理被异化,在原则上被极端化弘扬传统文化 “百家争鸣”的思想3.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比如,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实验技艺方法)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全息结构模型),以及一些技术发明的原型等。这一观点( )A背离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

7、B准确评价了诸子百家的历史价值C有益于拓展认知传统文化的视野D夸大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作用解析:选 C “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 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说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与近代西方的科技思想有相类似的地方,这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故 C项正确。4历史学家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 映了当时儒家( )A崇尚空谈的形象B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C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D推动社会转型的努力解析:选 B 题干主要论述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在处处“

8、碰壁”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说明在春秋战国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希望有一番大的作为,说明儒家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故 B项正确。4深化提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把坚定文化自信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讲得非常清楚。文化自信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源于对人类文明的吸收借鉴和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和动力,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体现,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9、的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指引。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历程 地位 原因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 “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秦朝儒学受到重创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汉代儒学改造时期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大一统” “天人感应” 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依然如故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

10、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明清之际批判继承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腐朽城市商品经济 文艺世俗化5.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 。 “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代( )A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B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5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解析:选 D “说话”的受众为市民,其兴起意味着市民阶层的扩大,故 D项正确。6明代文学家冯

11、梦 龙(15741646 年)在广笑府叙中说:“又笑那孔夫子这老头,你絮絮叨叨说什么道学文章,也平白的把好些活人都弄死了”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道德观念正统地位动摇B社会对个性解放的憧憬C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排斥D思想解放潮流已经兴起解析:选 B 传统儒学道德观念动摇是在近代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故 A项错误;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借小说之口,表达了对以孔子为首的传统儒学束缚的否定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憧憬,故 B项正确;孔子并非完全等同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也只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思想,故 C项错误;思想解放潮流兴起于维新变法时期,而不是在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时代,故 D项错误。深

12、化提能城市商品经济与文艺世俗化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的扩大,思想观念上要求冲破理学的束缚。为此,一批反映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迎合市民精神需求和憧憬个性解放的文艺作品应时而生,如宋代的“说话” 、明清小说等,文艺发展世俗化趋势日益明显。参与这些文化创造的基本是城市中的大众或下层的艺人;还有的人原是士人,因为各种原因投入市民之中,学习市民文化并提升了市民文化,成为市民文化人的代表。他们因为不能进入仕途或虽进入仕途但不能有所作为而远离政治,所关心的是下层社会特别是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欢乐和疾苦。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和对爱情婚姻自由的追求 等是他们具有突破性的思想倾向。唯物史观角

13、度 中国古代科技7.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 “农时”的关注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并与生产实际相脱离解析:选 A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被统治者控制,成为其维护统治的手段,导致我国的天文学研究缺少科学探究精神,故 A项正确;材料中“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说明我国的天文学研究是为了统治人民的需要,而不是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故 B项错误;材料

14、中并未体现对自然的态度,故 C项错误;我国古代的天6文学研究也为农业生产服务,故 D项错误。8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 “农历” 。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 ,另一方面设置 “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 )A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B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C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D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解析:选 A 根据材料“农历” “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 ,结合所学,二十四节气都与农业相关,服务农耕经济,故 A项正确;材料论述了中国传统历法,但并未涉及外来历法问题,故 B项错误;二十四节

15、气,反映的是人类顺 应节气变化,故 C项错误;传统历法,服务农业,与国家重农政策有一定关联,故 D项错误。深化提能辩证看待中国古代科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发明的大量产生,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数学、天文历法成就和古代农书的编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如第 8题);造纸、火药和火器制作以及火药爆破法、采矿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造船技术等,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尽管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领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自身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科学技术只停留在经验的形态上,缺失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如第 7题),缺少欧洲近代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得出普遍的科学规律和定则。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