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一平“语”近人.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1214461 上传时间:2019-06-0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一平“语”近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一平“语”近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一平“语”近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9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一平“语”近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9高考政治时政热点专题一平“语”近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9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专题一 平“语”近人一 、 【 背 景 材 料 】由 中 共 中 央 宣 传 部 、 中 央 广 播 电 视 总 台 联 合 创 作 的 百 家 讲 坛 特 别 节 目 - 平 “语 ”近 人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用 典 第 一 集 一 枝 一 叶 总 关 情 于 2018 年10 月 8 日 至 19 日 在 央 视 综 合 频 道 晚 间 播 出 。 节 目 从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一 系 列 重 要 讲 话 、 文 章 、 谈 话 中 所 引 用 的 古 代 典 籍 和 经 典 名 句 为 切 入 点 , 旨 在 推 动 习 近 平 新 时代 中 国

2、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的 生 动 阐 释 与 广 泛 传 播 。据 中 央 广 播 电 视 总 台 介 绍 , 节 目 分 为 一 枝 一 叶 总 关 情 治 国 有 常 民 为 本 国 无 德 不 兴 国 之 本 在 家 报 得 三 春 晖 只 留 清 气 满 乾 坤 绝 知 此 事 要 躬 行 腹 有 诗 书 气 自 华 恶 竹 应 须 斩 万 竿 天 下 之 治 在 人 才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天 下 为 公 行 大 道 12 集 , 由 “原 声 微 视 频 ”“思 想 解 读 ”“经 典 释 义 ”“现 场 访 谈 ”“互 动 问 答 ”“经 典 诵 读 ”六 个

3、 环 节 构 成 。从 “平 语 近 人 ”这 一 节 目 , 我 们 真 切 感 受 到 了 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对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的 深 沉 情 怀 。 众 所 周 知 , 总 书 记 一 向 高 度 关 注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 并 视 其 为治 国 理 政 的 思 想 文 化 资 源 。 比 如 他 指 出 ,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精 神 命 脉 , 是 涵 养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重 要 源 泉 , 也 是 我 们 在 世 界 文 化 激 荡 中 站 稳 脚跟 的 坚 实 根 基 。 ”习 近 平

4、总 书 记 用 典 带 给 我 们 的 思 考 还 有 很 多 , 一 言 以 蔽 之 ,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化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精 神 命 脉 , 是 涵 养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重 要 源 泉 , 也 是 我 们 在 世 界 文 化 激 荡 中 站 稳 脚 跟 的 坚 实 根 基 。 从 “平 语 近 人 ”中 , 我 们 既 要 读 懂总 书 记 的 深 沉 情 怀 , 更 要 见 贤 思 齐 , 以 弘 扬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为 己 任 , 做 一 个 堂 堂 正 正 的 中 国 人 。二 、 【 试 题 跟 踪 】一 、 一 枝 一 叶 总

5、关 情1.衙 斋 卧 听 萧 萧 竹 , 疑 是 民 间 疾 苦 声 。 些 小 吾 曹 州 县 吏 , 一 枝 一 叶 总 关 情 。2例 1.“衙 斋 卧 听 萧 萧 竹 , 疑 是 民 间 疾 苦 声 。 些 小 吾 曹 州 县 吏 , 一 枝 一 叶 总 关 情 ”。 郑 板 桥 的 诗 启 示 我 们 :A.杰 出 人 物 是 社 会 变 革 的 决 定 力 量 B.人 民 群 众 是 物 质 财 富 的 创 造 者C.要 坚 持 群 众 路 线 和 群 众 观 点 D.人 民 群 众 是 精 神 财 富 的 创 造 者例 2.郑 板 桥 有 一 首 诗 写 道 : “衙 斋 卧 听

6、 萧 萧 竹 , 疑 是 民 间 疾 苦 声 。 些 小 吾 曹 州 县 吏 , 一 枝 一 叶 总 关 情 。”这 种 关 注 人 民 群 众 疾 苦 的 情 怀 给 我 们 政 府 的 启 示 是 : 积 极 行 使 权 利 , 扩 大 政 府 职 能 坚 持 以 人 为 本 , 倾 听 群 众 意 见 坚 持 问 政 于 民 , 做 到 权 为 民 用 提 高 行 政 效 率 , 我 做 形 象 工 程A. B. C. D. 2.政 之 所 兴 在 顺 民 心 , 政 之 所 废 在 逆 民 心 。例 3. 管 子 牧 民 提 出 “政 之 所 兴 , 在 顺 民 心 ; 政 之 所 废

7、 , 在 逆 民 心 。” 尚 书 大 禹 谟 提 出 “德 惟 善 政 , 政 在 养 民 。 ”这 些 传 统 观 点 对 于 我 们 今 天 建 设 中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价 值 在 于 : 倡 导 正 确 的 权 力 观 和 政 绩 观 将 增 强 政 府 权 威 作 为 目 的 坚 持 以 人 民 为 中 心 的 治 国 理 念 以 满 足 人 民 一 切 意 愿 与 诉 求 为 根 本A. B. C. D. 例 4.下 列 古 语 古 训 与 其 哲 理 相 一 致 的 是 :A.履 不 必 同 , 期 于 适 足 ; 治 不 必 同 , 期 于 利 民 矛 盾 具 有

8、 普 遍 性B.大 厦 之 成 , 非 一 木 之 材 也 ; 大 海 之 阔 , 非 一 流 之 归 也 整 体 处 于 主 导 地 位C.为 者 常 成 , 行 者 常 至 事 物 运 动 是 有 规 律 的D.政 之 所 兴 在 顺 民 心 , 政 之 所 废 在 逆 民 心 人 民 群 众 是 历 史 的 主 体3.利 民 之 事 , 丝 发 必 兴 ; 厉 民 之 事 , 毫 末 必 去 。例 5.“利 民 之 事 , 丝 发 必 兴 ; 厉 民 之 事 , 毫 末 必 去 ”, 从 唯 物 史 观 角 度 看 , 下 列 说 法 与 其 一 致 的 是 :3 长 太 息 以 掩 涕

9、 兮 , 哀 民 生 之 多 艰 历 览 前 贤 国 与 家 , 成 由 勤 俭 败 由 奢 衙 斋 卧 听 萧 萧 竹 , 疑 是 民 间 疾 苦 声 莫 听 穿 林 打 叶 声 , 何 妨 吟 啸 且 徐 行A. B. C. D. 例 6.以 “利 民 之 事 , 丝 发 必 兴 ; 厉 民 之 事 , 毫 末 必 去 ”明 确 为 政 必 须 维 护 好 群 众 利 益 ; 以 “以 实 则 治 , 以 文 则 不 治 ”说 明 空 谈 误 国 、 实 干 兴 邦 的 道 理 。 习 近平 总 书 记 运 用 古 代 典 籍 、 经 典 名 句 来 谈 治 国 理 政 道 理 的 “习

10、式 风 格 ”为 世 人 所 称 赞 , 其 原 因 是 :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的 发 展 具 有 相 对 稳 定 性 史 书 典 籍 是 中 华 文 化 源 远 流 长 的 见 证 中 国 传 统 思 想 对 当 代 的 价 值 观 念 仍 有 影 响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是 推 动 社 会 进 步 的 不 竭 动 力A. B. C. D. 二 、 治 国 有 常 民 为 本1.治 国 有 常 , 而 利 民 为 本 。例 7.我 国 古 代 很 多 优 秀 的 传 统 文 化 对 今 天 治 国 理 政 都 有 重 要 的 借 鉴 意 义 , 下 列 观 点 中 对 用 法 治

11、理 念 治 理 国 家 有 直 接 借 鉴 意 义 的 是 : 治 国 有 常 , 而 利 民 为 本 ( 西 汉 ) 刘 安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 然 ( 周 ) 老 子 法 令 既 行 , 纪 律 自 正 , 则 无 不 治 之 国 , 无 不 化 之 民 ( 北 宋 ) 包 拯 法 无 古 今 , 惟 其 时 之 所 宜 与 民 之 所 安 耳 ( 明 ) 张 居 正A. B. C. D. 4例 8.信 息 是 决 策 的 基 础 , 民 意 是 正 确 决 策 重 要 的 信 息 资 源 。 从 政 治 生 活 角 度 看 , 下 列 选 项 与

12、这 句 话 相 吻 合 的 是 : “治 国 有 常 , 利 民 为 本 ; 从 政 有 经 , 令 行 为 上 ”; “国 正 天 心 顺 , 官 清 民 自 安 ”; “众 而 不 可 欺 者 , 民 也 ”; “川 不 可 防 , 言 不 可 弭 ( 消 除 ) 下 塞 上 聋 , 邦 其 倾 也 ”A. B. C. D. 2.仓 廪 实 而 知 礼 节 ; 衣 食 足 而 知 荣 辱 。例 9.下 列 对 世 界 的 看 法 既 唯 物 又 辨 证 的 是 : 量 力 而 行 , 尽 力 而 为 要 命 令 自 然 , 就 必 须 服 从 自 然 万 物 独 化 , 物 各 自 生 仓

13、 廪 实 而 知 礼 节 , 衣 食 足 而 知 荣 辱A. B. C. D. 例 10.管 子 认 为 : “仓 廪 实 而 知 礼 节 , 衣 食 足 而 知 荣 辱 ”; 同 时 , 他 又 强 调 : “礼 义 廉 耻 , 国 之 四 维 ; 四 维 不 张 , 国 乃 灭 亡 。”管 子 的 观 点 : 认 为 经 济 发 展 是 文 化 发 展 的 基 础 肯 定 全 部 文 化 是 人 类 社 会 实 践 的 产 物 承 认 文 化 对 治 理 国 家 具 有 反 作 用 否 定 文 化 与 经 济 的 发 展 是 亦 步 亦 趋 的A. B. C. D. 3.见 善 则 迁 ,

14、 有 过 则 改 。例 11.“见 善 则 迁 ,有 过 则 改 ”是 指 君 子 因 此 见 到 美 善 的 品 行 就 倾 心 追 随 、 努 力 学 习 , 有 了 错 误 就 迅 速 改 正 。 这 启 示 我 们 :A.做 中 国 先 进 文 化 的 传 播 者 B.建 设 和 谐 文 化 、 培 育 文 明 风 尚5C.追 求 更 高 的 思 想 道 德 目 标 D.发 展 人 民 大 众 喜 闻 乐 见 的 文 化4.水 能 载 舟 , 亦 能 覆 舟 。例 12.中 华 文 化 源 远 流 长 、 博 大 精 深 , 传 统 文 化 中 蕴 含 着 丰 富 的 政 治 智 慧

15、, 对 今 天 仍 然 有 着 深 刻 启 示 。 下 列 选 项 寓 意 与 我 国 政 府 宗 旨 相 吻 合 的 是 : 天 行 健 , 君 子 以 自 强 不 息 民 为 贵 , 社 稷 次 之 , 君 为 轻 不 以 善 小 而 不 为 , 不 以 恶 小 而 为 之 君 者 , 舟 也 ; 民 者 , 水 也 。 水 能 载 舟 , 亦 能 覆 舟 。A. B. C. D. 例 13.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博 大 精 深 、 源 远 流 长 , 其 中 的 思 想 精 华 和 道 德 精 髓 是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重 要 思 想 源 泉 。 以 下

16、古 语 蕴 含 的 思 想 依 次 是 : “民 , 吾 同 胞 ; 物 , 吾 与 也 ”-摘 自 张 载 西 铭 “君 者 , 舟 也 ; 庶 人 者 , 水 也 。 水 则 载 舟 , 水 则 覆 舟 ”-摘 自 荀 子 “信 , 国 之 宝 也 , 民 之 所 凭 也 ”-摘 自 左 传 “正 其 谊 不 谋 其 利 , 明 其 道 不 计 其 功 ”-董 仲 舒 。A.民 本 、 仁 爱 、 诚 信 、 正 义 B.仁 爱 、 民 本 、 诚 信 、 正 义C.诚 信 、 民 本 、 正 义 、 仁 爱 D.正 义 、 仁 爱 、 诚 信 、 民 本三 、 国 无 德 不 兴 。1.

17、国 无 德 不 兴 , 人 无 德 不 立 。例 14.国 无 德 不 兴 , 人 无 德 不 立 。 我 们 国 家 历 来 “重 德 ”。 因 为 “德 ”A.蕴 含 民 族 文 化 精 华 促 进 民 族 复 兴 B.是 科 学 理 论 , 指 导 人 们 创 造 未 来C.决 定 了 社 会 历 史 发 展 的 伟 大 进 程 D.是 促 进 发 展 社 会 意 识 的 全 部 内 容6例 15.习 近 平 同 志 指 出 , 国 无 德 不 兴 , 人 无 德 不 立 。 必 须 加 强 全 社 会 的 思 想 道 德 建 设 , 激 发 人 们 形 成 善 良 的 道 德 意 愿

18、、 道 德 情 感 , 培 育 正 确 的 道 德 判 断 和 道德责 任 , 道 德 建 设 将 贯 穿 社 会 发 展 各 领 域 。 加 强 思 想 道 德 建 设 的 原 因 是 : 它 是 凝 魂 聚 气 、 强 基 固 本 的 基 础 工 程 它 是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的 中 心 环 节 有 利 于 实 现 建 设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最 高 理 想 集 中 体 现 了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的 性 质 和 前 进 方 向A. B. C. D. 例 16.国 无 德 不 兴 , 人 无 德 不 立 。 对 一 个 国 家

19、、 民 族 来 说 , 最 持 久 、 最 深 层 的 力 量 是 全 社 会 共 同 认 可 的 核 心 价 值 观 。 在 青 年 一 代 中 培 育 和 践 行 社 会 主 义 核 心价 值 观 , 是 基 于 :A.价 值 观 对 人 们 认 识 世 界 和 改 造 世 界 具 有 重 要 导 向 作 用B.价 值 观 决 定 人 生 观 、 世 界 观 , 直 接 影 响 人 生 选 择C.价 值 判 断 是 人 生 的 重 要 向 导 , 影 响 人 们 的 价 值 选 择D.事 物 本 身 的 价 值 影 响 人 们 的 价 值 判 断 和 价 值 选 择 2.人 而 无 德 ,

20、 行 之 不 远 。例 17.“德 若 水 之 源 , 才 若 水 之 波 ; 德 若 木 之 根 , 才 若 木 之 枝 ”。 下 列 观 点 与 其 蕴 含 的 道 理 一 致 的 有 : 重 织 德 则 无 不 克 才 者 , 德 之 资 也 ; 德 者 , 才 之 帅 也 人 而 无 德 , 行 之 不 远 道 德 常 常 能 填 补 智 慧 的 缺 陷 , 而 智 慧 永 远 填 补 不 了 道 德 的 缺 陷 。A. B. C. D. 72.国 有 四 维 , 礼 义 廉 耻 , “四 维 不 张 , 国 乃 灭 亡 ”例 18.“礼 义 廉 耻 , 国 之 四 维 ; 四 维 不

21、 张 , 国 乃 灭 亡 。”这 是 中 国 先 人 对 当 时 核 心 价 值 观 的 认 识 。 这 足 以 说 明 , 我 国 先 人 认 识 到 了 : 意 识 活 动 具 有 能 动 性 实 践 具 有 客 观 物 质 性 联 系 促 进 事 物 的 发 展 价 值 观 具 有 导 向 作 用A. B. C. D. 例 19.古 人 说 : “礼 义 廉 耻 , 国 之 四 维 , 四 维 不 张 , 国 乃 灭 亡 。”社 会 主 义 荣 辱 观 是 对 中 国 古 代 “礼 义 廉 耻 , 国 之 四 维 ”的 继 承 和 创 新 , 为 人 们 修 身 养 性 、 转变 社 会

22、 风 气 提 供 了 一 个 非 常 好 和 非 常 具 体 的 价 值 判 断 和 导 向 。 这 表 明 : 提 出 社 会 主 义 荣 辱 观 就 是 要 求 遵 循 古 训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深 深 植 根 于 我 国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之 中 弘 扬 民 族 精 神 是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要 求 社 会 主 义 荣 辱 观 已 经 成 为 每 个 公 民 的 价 值 选 择A. B. C. D. 4.大 学 之 道 , 在 明 明 德 , 在 亲 民 , 在 止 于 至 善 。例 20. 大 学 首 章 云 : “大 学 之 道 , 在 明 明 德 , 在 亲

23、民 , 在 止 于 至 善 。”从 文 化 生 活 的 角 度 看 , 下 列 选 项 中 与 这 段 话 蕴 含 的 道 理 相 近 的 是 : 礼 义 廉 耻 , 国 之 四 维 。 四 维 不 张 , 国 乃 灭 亡 。 (管 子 ) 德 不 称 其 位 , 其 祸 必 酷 ; 能 不 称 其 位 , 其 殃 必 大 。 (王 符 ) 人 唯 知 所 贵 , 然 后 知 所 耻 。 (陆 九 渊 ) 太 上 有 立 德 , 其 次 有 立 功 , 其 次 有 立 言 , 虽 久 不 废 , 此 谓 不 朽 。 ( 左 传 )A. B. C. D. 例 21.2016 年 习 近 平 主

24、席 提 出 党 员 要 “讲 道 德 , 有 品 行 ”, “大 学 之 道 , 在 明 明 德 , 在 知 名 , 在 止 于 至 善 ”, 包 括 在 校 党 员 也 要 重 品 德 、 做 表 率 。 这 :8 有 利 于 奏 响 文 化 主 旋 律 可 以 促 使 党 性 进 一 步 升 华 是 党 政 建 设 的 又 一 重 举 措 有 利 于 弘 扬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A. B. C. D. 5.出 淤 泥 而 不 染 , 濯 清 涟 而 不 妖 。例 22.“隐 性 传 播 ”是 相 对 于 “显 性 传 播 ”而 言 的 , 是 指 在 特 定 信 息 的 传

25、播 过 程 中 传 播 主 体 通 过 间 接 的 、 内 隐 的 方 式 输 出 信 息 , 使 受 众 在 潜 移 默 化 中 受 到 暗示 和 感 染 , 并 逐 步 接 受 和 认 同 信 息 内 容 的 过 程 。 下 列 古 语 中 与 “隐 性 传 播 ”意 思 一 致 的 是 : 随 风 潜 入 夜 , 润 物 细 无 声 近 朱 者 未 必 赤 , 近 墨 者 未 必 黑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 濯 清 涟 而 不 妖 与 善 人 居 , 如 入 芝 兰 之 室 , 久 而 自 芳 已A. B. C. D. 6.自 强 不 息 , 厚 德 载 物 。例 23.清 华 大

26、学 校 训 “自 强 不 息 , 厚 德 载 物 ”出 自 易 经 “天 行 健 , 君 子 以 自 强 不 息 : 地 势 坤 , 君 子 以 厚 德 载 物 。”我 们 对 待 传 统 文 化 的 正 确 态 度 应 该 是 :A.各 美 其 美 、 美 人 之 美 、 美 美 与 共 、 天 下 大 同B.敬 天 法 租 、 全 面 继 承 、 守 望 家 园 、 增 强 认 同C.取 其 精 华 、 去 其 糟 粕 、 批 判 继 承 、 古 为 今 用D.以 我 为 主 、 为 我 所 用 、 继 承 发 展 、 不 断 创 新例 24.清 华 大 学 的 “自 强 不 息 , 厚

27、德 载 物 ”、 南 京 大 学 的 “诚 朴 雄 伟 , 励 学 敦 行 ”、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的 “学 为 人 师 、 行 为 世 范 ”等 校 训 影 响 着 一 代 代 莘 莘 学 子 。 这说 明 优 秀 文 化 能 够 : 促 进 社 会 全 面 进 步 丰 富 人 的 精 神 世 界9 增 强 人 的 精 神 力 量 促 进 人 的 全 面 发 展A. B. C. D. 7.格 物 致 知 、 诚 意 正 心 、 修 身 、 齐 家 、 治 国 、 平 天 下 。例 25.中 国 儒 家 有 一 套 处 理 人 与 人 之 间 关 系 的 办 法 , 概 括 起 来 就

28、是 八 个 字 : 格 、 致 、 诚 、 正 、 修 、 齐 、 治 、 平 。“格 ”即 “格 物 ”, 研 究 万 事 万 物 。 “致 ”是 “致知 ”, 在 研 究 中 找 到 规 律 。 其 余 几 个 字 的 含 义 分 别 为 “诚 意 、 正 心 、 修 身 、 齐 家 、 治 国 、 平 天 下 ”。 做 好 这 八 个 字 , 不 但 可 以 处 理 好 人 际 关 系 , 还 可 以 治 理 天 下 。上 述 材 料 说 明 :A.文 化 影 响 着 人 们 的 交 往 方 式B.儒 家 文 化 对 社 会 与 人 的 发 展 起 消 极 作 用C.文 化 能 够 决

29、定 人 际 关 系D.传 统 文 化 具 有 绝 对 稳 定 性例 26. 大 学 指 出 : “物 格 而 后 知 至 , 知 至 而 后 意 诚 , 意 诚 而 后 心 正 , 心 正 而 后 身 修 , 身 修 而 后 家 齐 , 家 齐 而 后 国 治 , 国 治 而 后 天 下 平 。”这 句 话 表 明 : 每 一 事 物 都 是 世 界 普 遍 联 系 中 的 环 节 系 统 的 性 质 取 决 于 各 要 素 的 组 成 方 式 人 们 创 造 的 具 体 联 系 才 是 真 实 的 联 系 要 把 握 事 物 存 在 和 发 展 的 各 种 条 件 。A. B. C. D.

30、8.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例 27.下 列 名 言 中 , 能 体 现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核 心 的 是 : 二 人 同 心 , 其 利 断 金 ( 周 易 ) 天 行 健 , 君 子 以 自 强 不 息 ( 周 易 )10 苟 利 国 家 生 死 以 , 岂 因 祸 福 避 趋 之 ( 林 则 徐 )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 范 仲 淹 )A. B. C. D. 例 28.“意 莫 高 于 爱 民 , 行 莫 厚 于 乐 民 ”( 晏 子 春 秋 ) , “乐 民 之 乐 者 , 民 亦 ; 忧 民 之 忧

31、 者 , 民 其 忧 。 ”( 孟 子 梁 惠 王 下 ) ,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后 天 下 之 乐而 乐 岳 阳 楼 记 ) , 这 些 经 典 著 作 中 的 “忧 国 忧 民 ”情 怀 逐 渐 成 为 中 华 民 族 的 共 同 价 值 追 求 。 这 表 明 : 民 族 精 神 植 根 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之 中 中 华 传 统 文 化 一 脉 相 承 , 延 续 至 今 民 族 精 神 是 优 秀 民 族 文 化 的 结 晶 民 族 精 神 是 民 族 发 展 的 精 神 动 力 。A. B. C. D. 9.勤 学 、 明 辨 、 笃 实 。 勿 以 善 小

32、 而 不 为 , 勿 以 恶 小 而 为 之 。例 30.国 家 中 长 期 青 年 发 展 规 划 ( 20162025 年 ) 指 出 , 要 引 导 青 年 勤 学 、 修 德 、 明 辨 、 笃 实 , 使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内 化 为 青 年 的 坚 定 信 念 , 外 化 为 青年 的 自 觉 行 动 。 从 哲 学 上 看 , 这 是 因 为 : 价 值 判 断 是 在 价 值 选 择 的 基 础 上 作 出 的 只 有 树 立 正 确 的 价 值 观 才 能 做 出 正 确 的 价 值 选 择 价 值 观 影 响 人 们 对 事 物 的 认 识 和 评 价 价

33、 值 观 是 衡 量 价 值 判 断 正 确 与 否 的 尺 度A. B. C. D. 例 31.下 列 选 项 中 与 “备 豫 不 虞 , 为 国 常 道 ”哲 理 相 一 致 的 是 : 居 安 思 危 , 思 则 有 备 , 有 备 无 患11 勿 以 恶 小 而 为 之 , 勿 以 善 小 而 不 为 宜 未 雨 而 绸 缪 , 勿 临 渴 而 掘 井 旧 时 王 谢 堂 前 燕 , 飞 入 寻 常 百 姓 家A. B. C. D. 四 、 国 之 本 在 家1.天 下 之 本 在 国 , 国 之 本 在 家 。例 32.中 华 文 化 是 家 国 文 化 , 家 国 思 想 根 深

34、 蒂 固 。 孟 子 中 说 , “天 下 之 本 在 国 , 国 之 本 在 家 , 家 之 本 在 身 。 ”下 列 古 语 体 现 的 哲 理 与 材 料 相 一 致 的 是 : 烽 火 连 三 月 , 家 书 抵 万 一 室 之 不 治 , 何 以 天 下 家 国 为 一 寸 丹 心 图 报 国 , 两 行 清 泪 为 思 亲 古 之 欲 明 明 德 于 天 下 者 , 先 治 其 国 ; 欲 治 其 国 者 , 先 齐 其 家 。A. B. C. D. 例 33.习 近 平 总 书 记 曾 引 用 中 国 古 语 “治 国 有 常 , 而 立 民 为 本 “来 说 明 当 前 我 国

35、 要 着 力 实 现 共 享 发 展 、 绿 色 发 展 、 增 进 人 民 福 祉 的 必 要 性 。 下 列 与 此 古 语 蕴含 的 哲 理 相 一 致 的 是 : 君 者 仪 也 , 民 者 影 也 , 仪 正 而 影 正 道 之 以 政 , 齐 之 以 刑 民 者 , 国 之 本 也 , 财 用 所 出 , 安 危 所 系 天 下 之 治 乱 , 不 在 一 姓 之 兴 亡 , 而 在 万 民 之 优 乐A. B. C. D. 2.积 善 之 家 , 必 有 余 庆 ; 积 不 善 之 家 , 必 有 余 殃 。12例 34.“积 善 之 家 , 必 有 余 庆 ; 积 不 善 之

36、家 , 必 有 余 殃 ”。 没 有 好 的 家 规 家 风 , 既 难 以 清 白 做 人 , 也 无 法 专 心 做 事 。 为 此 , 习 近 平 多 次 强 调 : 要 把 家 风 建 设 摆 在重 要 位 置 。 建 设 良 好 的 家 风 : 能 使 社 会 文 化 生 活 更 加 色 彩 斑 斓 有 利 于 培 育 和 践 行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有 利 于 形 成 尊 老 爱 幼 、 互 爱 互 助 的 社 会 风 尚 有 利 于 全 民 族 文 化 创 造 活 力 持 续 迸 发 。A. B. C. D. 例 35.习 近 平 总 书 记 在 会 见 第 一

37、届 全 国 文 明 家 庭 代 表 时 的 讲 话 指 出 , 家 风 是 社 会 风 气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积 善 之 家 , 必 有 余 庆 ; 积 不 善 之 家 , 必 有 余 殃 ”。 广 大家 庭 都 要 弘 扬 优 良 家 风 , 以 千 千 万 万 家 庭 的 好 家 风 支 撑 起 全 社 会 的 好 风 气 。 材 料 说 明 : 家 风 是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集 中 体 现 良 好 家 风 对 子 孙 后 代 健 康 成 长 起 着 潜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千 千 万 万 家 庭 的 好 家 风 统 帅 着 全 社 会 好 风 气 的 形 成

38、良 好 家 风 会 促 进 全 社 会 整 体 文 明 程 度 的 提 高A. B. C. D. 3.苟 利 国 家 生 死 以 , 岂 因 祸 福 避 趋 之 。例 36.与 孙 中 山 的 “吾 志 所 向 , 一 往 无 前 ; 愈 挫 愈 奋 , 再 接 再 励 ”所 表 现 的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基 本 内 涵 一 致 的 是 :A.书 卷 多 情 似 故 人 , 晨 昏 忧 乐 每 相 亲B.苟 利 国 家 生 死 以 , 岂 因 祸 福 避 趋 之C.寄 意 寒 星 荃 不 察 , 我 以 我 血 荐 轩 辕D.宝 剑 锋 从 磨 砺 出 , 梅 花 香 自 苦 寒 来13

39、例 37.“几 日 随 风 北 海 游 , 回 从 扬 子 大 江 头 。 臣 心 一 片 磁 针 石 , 不 指 南 方 不 肯 休 。”下 列 名 句 与 此 诗 体 现 的 民 族 精 神 相 一 致 的 是 : 天 下 兴 亡 , 匹 夫 有 责 己 所 不 欲 , 勿 施 于 人 苟 利 国 家 生 死 以 , 岂 因 祸 福 避 趋 之 好 好 学 习 , 天 天 向 上 。A. B. C. D. 4.家 齐 而 后 国 治 , 正 己 始 可 修 身 。例 38. 大 学 指 出 : “物 格 而 后 知 至 , 知 至 而 后 意 诚 , 意 诚 而 后 心 正 , 心 正 而

40、 后 身 修 , 身 修 而 后 家 齐 , 家 齐 而 后 国 治 , 国 治 而 后 天 下 平 。”这 句 话 表 明 : 每 一 事 物 都 是 世 界 普 遍 联 系 中 的 环 节 系 统 的 性 质 取 决 于 各 要 素 的 组 成 方 式 人 们 创 造 的 具 体 联 系 才 是 真 实 的 联 系 要 把 握 事 物 存 在 和 发 展 的 各 种 条 件A. B. C. D. 例 39.思 维 和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是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 下 列 观 点 能 体 现 对 哲 学 基 本 问 题 回 答 的 是 : 子 非 鱼 , 安 知 鱼 之 乐

41、 不 论 一 时 而 论 久 远 , 不 论 一 身 而 论 天 下 仁 义 礼 智 , 非 由 外 铄 我 也 , 我 固 有 之 也 身 修 而 后 齐 家 , 家 齐 而 后 国 治 , 国 治 而 后 天 下 平A. B. C. D. 5.玉 不 琢 , 不 成 器 。 人 不 学 , 不 知 义 。14例 40.“玉 不 琢 , 不 成 器 , 人 不 学 , 不 知 义 ”, 古 代 三 字 经 里 的 许 多 做 人 道 理 对 我 们 现 代 人 仍 然 适 用 。 但 “君 则 敬 , 臣 则 忠 , 当 顺 叙 , 勿 违 背 ”则 与 现 代 民主 思 想 相 背 离 。

42、 对 待 传 统 文 化 , 我 们 需 要 : 百 花 齐 放 , 百 家 争 鸣 取 其 精 华 , 去 其 糟 粕 求 同 存 异 , 兼 收 并 蓄 批 判 继 承 , 古 为 今 用A. B. C. D. 例 41.古 语 云 : “玉 不 琢 , 不 成 器 ”。 工 匠 精 神 不 仅 体 现 了 对 产 品 精 心 打 造 、 精 工 制 作 的 理 念 和 追 求 , 更 是 要 不 断 吸 收 最 前 沿 的 技 术 , 创 造 出 新 成 果 。 大 国 工匠 能 够 十 年 如 一 日 靠 着 传 承 和 钻 研 , 凭 着 专 注 和 坚 守 , 匠 心 筑 梦 的

43、内 在 原 因 是 : 爱 国 敬 业 在 生 产 活 动 中 内 化 为 高 度 的 价 值 自 觉 利 用 社 会 条 件 , 客 观 的 条 件 是 实 现 价 值 的 前 提 作 出 符 合 人 民 利 益 的 正 确 价 值 判 断 与 价 值 选 择 重 视 量 的 积 累 , 因 为 量 变 的 发 生 必 然 引 起 质 变A. B. C. D. 6.忠 厚 传 家 家 长 久 , 诗 书 继 世 世 代 香 。例 42.“忠 厚 传 家 久 , 诗 书 继 世 长 。 ”祖 辈 留 给 我 们 的 良 好 家 风 , 是 心 口 相 传 的 人 生 箴 言 , 也 是 生 生

44、 不 息 的 治 家 格 言 , 更 是 家 业 兴 旺 的 动 力 源 泉 。 由 此 可 见 : 文 化 素 养 的 形 成 需 要 后 天 培 养 综 合 国 力 的 提 高 需 要 良 好 家 风 的 助 力 良 好 家 风 对 人 具 有 潜 移 默 化 的 作 用 良 好 家 风 改 变 人 的 实 践 活 动A. B. C. D. 五 、 报 得 三 春 晖151.谁 言 寸 草 心 , 报 得 三 春 晖 。例 43.唐 代 诗 人 孟 郊 的 游 子 吟 写 道 : “慈 母 手 中 线 , 游 子 身 上 衣 。 临 行 密 密 缝 , 意 恐 迟 迟 归 。 谁 言 寸

45、草 心 , 报 得 三 春 晖 ! ”此 诗 中 的 线 与 衣 :A.有 时 是 商 品 有 时 不 是 商 品 B.有 的 是 商 品 有 的 不 是 商 品C.都 是 人 们 的 劳 动 产 品 D.是 饱 含 母 子 亲 情 的 纯 自 然 物 品例 44.古 时 游 子 远 行 时 , 就 会 先 在 北 堂 中 萱 草 , 希 望 减 轻 母 亲 的 思 念 之 苦 。 唐 代 孟 郊 游 子 吟 写 道 : “萱 草 生 附 堂 , 游 子 行 天 涯 ; 慈 母 倚 堂 门 , 不 见 萱 草 花 。”这 是 借 萱 草 表 达 思 子 之 情 。 这 表 明 :A.并 非 所

46、 有 意 识 都 是 对 物 质 的 反 映B.人 脑 对 客 观 事 物 的 反 映 具 有 能 动 性C.意 识 对 客 观 事 物 的 发 展 起 促 进 作 用D.社 会 意 识 可 以 先 于 社 会 存 在 而 变 化2.百 善 孝 为 先 。例 45.“百 善 孝 为 先 ” 说 文 解 字 说 “孝 , 善 事 父 母 者 。 从 老 省 , 从 子 , 子 承 老 也 。”中 国 社 会 历 来 重 视 孝 文 化 的 传 承 , 流 传 着 许 多 关 于 孝 的 典 型 故 事 , 也提 出 一 些 “孝 ”的 基 本 要 求 , 这 些 要 求 与 当 今 时 代 已 经 不 相 适 应 , 如 “父 母 在 不 远 游 ”, 今 天 我 们 提 出 “常 回 家 看 看 ”“常 和 父 母 聊 聊 ”“常 陪 父 母 走 走 ”, 这 说 明 : “孝 ”的 基 本 内 涵 要 因 时 而 变 “孝 ”基 本 内 涵 具 有 相 对 稳 定 性 “孝 ”是 中 华 文 化 的 精 华 , 要 全 面 传 承 要 传 承 “孝 ”的 基 本 精 神 , 而 不 是 具 体 形 式A. B. C. D. 例 46.“百 善 孝 为 先 , 孝 乃 德 之 本 ”, 在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