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监控学科(一模)(含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1218221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平谷区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监控学科(一模)(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平谷区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监控学科(一模)(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平谷区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监控学科(一模)(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平谷区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监控学科(一模)(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平谷区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监控学科(一模)(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北京市平谷区 2019届高三生物下学期质量监控学科(一模) (含解析)1.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尾尾相对排成两层,与细胞内外都是液体环境相适应B.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是蛋白质加工场所,两种膜上的蛋白质功能相同C. 线粒体有两层生物膜,内膜和外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无差异D. 突触可以单向传递兴奋或抑制,原因是突触后膜有 Na+通道蛋白【答案】A【解析】【分析】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具有流动性。2、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详解】由于磷脂分子由亲水的头部和疏水尾部构成,而细胞内外都是液体

2、环境,因此磷脂分子尾尾相对排成两层,A 正确;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是蛋白质的加工场所,但二者的功能不相同,故两种膜上的蛋白质功能不相同,B 错误;线粒体内膜的功能比外膜多,内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均比外膜多,C 错误;突触可以单向传递兴奋或抑制,原因是突触后膜有 Na+通道蛋白和 Cl通道蛋白等,D 错误。故选 A。【点睛】注意: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2.Rubisco是催化 CO2与 C5反应的酶,其活性远远低于其它酶;该酶有两个 CO2结合位点a、b,CO 2分子与位点 a结合,激活该酶,进而催化位点 b上的 CO2固定。关于 Rubisco叙述错误的是A. Rubisco

3、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B. CO2分子可以调节 Rubisco的活性C. Rubisco是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酶 D. Rubisco同时催化 a、b 上的 CO2固定【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21、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反应方程式为:H 2O O2H;ATP 的合成,反应方程式为:ADPPi能量 ATP 2、暗反应阶段:CO 2的固定,反应方程式为:CO 2C 5 2C3;C 3的还原,反应方程式为:C 3ATPH C5(CH 2O)【详解】Rubisco 是催化 C5与 CO2反应形成 C3的酶,而 C5与 CO2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因此 Rubisco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4、,A 正确;由题意可知,CO 2分子与 Rubisco的位点 a结合,可激活 Rubisco,说明 CO2分子可以调节 Rubisco的活性,B 正确;由“Rubisco 是催化 CO2与 C5反应的酶,其活性远远低于其它酶”可推测 Rubisco是叶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酶,C 正确;由题意可知,CO 2分子与 Rubisco的位点 a结合,激活 Rubisco,进而催化位点 b上的 CO2固定,D 错误。故选 D。【点睛】了解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结合题干的信息准确判断各个选项便可。3.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调节作用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A. 肾上腺素与受体蛋白结合引发 G蛋白与 GTP结

5、合B. 一个肾上腺素分子可以调节多个肝细胞生命活动C. 腺苷酸环化酶可以引发一系列酶促反应D. 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肾上腺素与受体蛋白结合诱导 G蛋白与 GTP结合,进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使 ATP转化为 cAMP。cAMP 激活蛋白激酶,而蛋白激酶又可激活磷酸酶。磷酸酶催化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3【详解】由题图可知,肾上腺素与受体蛋白结合可引发 G蛋白与 GTP结合,A 正确;肾上腺素分子发挥作用后会失活,因此一个肾上腺素分子可以调节 1个肝细胞生命活动,B 错误;由分析可知,腺苷酸环化酶可以引发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使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C正确;

6、由分析可知,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D 正确。故选 B。【点睛】能够对题图分析,清理肾上腺素在肝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便可解答本题。4.研究发现,植物体内的基因 M和 N是控制某蛋白激酶合成的相关基因。为探究在脱落酸(ABA)对大豆根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过程中,大豆基因 M和 N的作用,做了相关实验,观察大豆种子生根情况,结果如图,据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组别ABA浓度野生大豆M、N 基因超量表达突变体M、N 基因失活突变体0umol/L25 umol/LA. 外源 ABA抑制野生型大豆种子根的生长发育B. 基因 M、N 对大豆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与 ABA浓度有关C. 基因 M、N 的超量

7、表达抑制了外源 ABA的作用D. 推测基因 M、N 失活降低了大豆对 ABA的敏感性【答案】C【解析】【分析】1、ABA 浓度为 0umol/L时,M、N 基因超量表达突变体根的生长发育比野生大豆的差,M、N 基因失活突变体根的生长发育比野生大豆的好,可推测大豆基因 M和 N可增强大豆对ABA的敏感性,基因 M、N 失活降低了大豆对 ABA的敏感性。2、ABA 浓度为 25umol/L时,野生型大豆种子、M、N 基因超量表达突变体和 M、N 基因失活4突变体根的生长发育均比 ABA浓度为 0umol/L的差。【详解】ABA 浓度为 25umol/L时,野生型大豆种子根的生长发育比 ABA浓度为

8、 0umol/L的差,说明外源 ABA抑制野生型大豆种子根的生长发育,A 正确;ABA 浓度为 25umol/L时,M、N 基因超量表达突变体根的生长发育比 ABA浓度为 0umol/L的差,说明大豆基因 M和 N可增强大豆对 ABA的敏感性,且这种增强作用与 ABA浓度有关,B 正确;由分析可知,基因 M、N 的超量表达增强了外源 ABA的作用,C 错误;M、N 基因失活突变体根的生长发育比野生大豆的好,可推测基因 M、N 失活降低了大豆对 ABA的敏感性,D 正确。故选 C。【点睛】从题干的信息明确该实验的目的,再根据大豆种子生根情况进行分析准确判断各个选项便可。5.关于转基因鲤鱼培育过程

9、的叙述,正确的是A. 构建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 DNA连接酶 B. 以幼小鲤鱼的肝脏细胞为受体细胞C. 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生长激素基因 D. 可用二苯胺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生长激素基因【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获取目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得到转基因生物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详解】首先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 DNA,使目的基因和载体 DNA的两端形成相同的粘性末端。然后用 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 DNA连接在一起,形成表达载体。因此,构建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 DNA连接酶,A 正确;由于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可以发育成完整的动物个体,因此

10、常以受精卵为受体细胞,B 错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采用显微注射法,C 错误;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来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生长激素,二苯胺常用于鉴定 DNA和硝酸盐,D 错误。故选 A。【点睛】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大量研究表明,CO 2浓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的同时,也影响了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1)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运输到根细胞,在_中形成 CO2和水,释放的能量转移到_中,直接用于根的生长发育。(2)科研人员研究了 CO2浓度升高对拟南芥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根尖每生长 1 cm拍照5一次,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实验组根毛长度和密度均明显_对照组。(3)为进一步探究

11、CO2浓度升高对根细胞的影响, 获取相关处理下的非根毛区横切面,制作成_,利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结果如下表:1组 2组 3组 4组组别处理观测指标正常浓度CO2 高浓度CO2 正常浓度 CO2 +10Nm NAA(生长素类似物)高浓度 CO2 +5Um NPA (生长素运输阻断剂)表皮细胞体积 大 小 小 大表皮细胞总数 少 多 多 比 1组少生毛细胞数目 少 多 多 比 1组少注:生毛细胞由表皮细胞分化形成,继续生长形成根毛。由表可知高浓度 CO2增加了_;据 1、2、3 组结果推测高浓度 CO2通过_影响根毛生长发育。据 1、2、4 组说明,高浓度 CO2对根毛生长发育影响与_有关。(4)

12、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根尖 每生长 1cm测定生长素合成特异性启动基因表达情况,实验结果如图。6综合上述实验,推测 CO2浓度升高影响根毛生长发育的机制是_。(5)研究表明,生长素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进一步传递信息,增加根毛细胞尖端内部钙离子浓度,促进生毛细胞的根毛伸长生长。已知植物细胞有生长素受体、钙离子通道蛋白钙调素复合体、钙离子通道蛋白、细胞内信号分子亚硝基化靶向蛋白等,请选用已知信息,提出生长素促进根毛伸长生长的一种可能机制。_【答案】 (1). 线粒体 (2). ATP(三磷酸腺苷) (3). 高于 (4). 临时装片 (5). 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 (6). 生长素 (7).

13、生长素运输 (8). CO2促进生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生长素合成量增加,进而促进根毛细胞的分裂、分化(CO 2促进生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生长素合成量增加,进而促进根生长发育或提高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 (9). 生长素与生长素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亚硝基化靶向蛋白,使钙离子通道蛋白与钙调素分离,钙离子内流,增加根毛细胞尖端内部钙离子浓度,促进生毛细胞的根毛伸长生长【解析】【分析】1、由图甲可知,与正常浓度 CO2相比,高浓度 CO2处理根毛长度和密度均明显增大。2、由表格的数据可知,与正常浓度 CO2相比,高浓度 CO2和正常浓度 CO2+10NmNAA处理均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

14、数目,表皮细胞体积均减小;高浓度 CO2+5UmNPA处理减少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3、由题图乙可知,与正常浓度 CO2相比,高浓度 CO2处理生长素合成特异性启动基因表达量相对值增大。【详解】 (1)有机物分解形成 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为有氧呼吸。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储存在 ATP中。(2)由题图可知,实验组(高浓度 CO2处理)根毛长度和密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浓度 CO2处理) 。(3)根据表格的内容可知,观测指标为表皮细胞体积、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因此应将获取相关处理下的非根毛区横切面,制作成临时装片,利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由表可知,与

15、正常浓度 CO2相比,高浓度 CO2处理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与正常浓度 CO2相比,高浓度 CO2和正常浓度 CO2+10NmNAA处理对根细胞的影响相似,均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由此推测高浓度 CO2通过生长素影响根毛生长发育。由表可知,与正常浓度 CO2相比,高浓度 CO2处理增加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7而高浓度 CO2+5UmNPA处理减少了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说明高浓度 CO2对根毛生长发育影响与生长素运输有关。(4)由题图可知,与正常浓度 CO2相比,高浓度 CO2处理生长素合成特异性启动基因表达量相对值增大。综合上述实验,推测 CO2浓度升

16、高影响根毛生长发育的机制是 CO2促进生长素合成基因的表达,生长素合成量增加,进而促进根生长发育(提高表皮细胞总数和生毛细胞数目) 。(5)结合已知信息分析,生长素促进根毛伸长生长的机制可能是生长素与生长素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亚硝基化靶向蛋白,使钙离子通道蛋白与钙调素分离,钙离子内流,增加根毛细胞尖端内部钙离子浓度,促进生毛细胞的根毛伸长生长。【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析表格的数据和题图,明确 CO2对根毛生长发育的影响,得出结论。7.Bt 毒素是由苏云金芽胞杆菌产生的一种毒蛋白,对多种昆虫具有较强的杀伤力,而对人和其它脊椎动物没有毒性。(1)以 Bt毒蛋白为有效成分的农药长期使用,会导

17、致害虫种群_,使药效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2)以家蚕为材料,研究昆虫抗药性遗传特性。测定生命力大致相同的多品种家蚕幼虫致死 50%的 Bt浓度(LC 50) ,结果如下:家蚕品种 A B C D E F G HLC50(mg/L)59.4 37.5 94.2 118.6 118.6 118.7 129.0 375研究人员欲选择敏感型和抗药型家蚕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据上表结果,最好选择家蚕品种是_。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亲本实验一抗药型敏感型实验二敏感型抗药型实验三实验一的F1抗药型实验四实验二F1敏感型实验五实验一F1自交实验六实验二F1自交8抗药型 0 0 67 0 37 3

18、4子代敏感型 80 80 83 150 113 116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家蚕抗药型是由位于_染色体上的_性基因控制的;实验_ 的结果表明,F 1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 1:1(3)Bt 毒蛋白与家蚕幼虫的中肠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细胞膜穿孔,细胞裂解,幼虫死亡。为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家蚕产生抗药性的原因,研究人员从实验一亲本_细胞中提取总 RNA,获取 cDNA,测定亲本受体基因碱基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 终止密码子 酪氨酸密码子AUG/GUG UAA/UAG UAU/UAC从分子水平推测家蚕抗药性产生的原因_(4)依据 Bt受体基因设计的靶向 sgRNA,可以与限制酶 Cas9结合,定点切除

19、受体基因的39个核苷酸。sgRNA 和 Cas9 mRNA 的混合物注射到_型家蚕受精卵中,若其发育成的家蚕幼虫表现为_,则进一步证明上述推测成立。(5)基因编辑技术能精确靶向修饰生物体基因组特定位点,人为改造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请从利弊两方面说明该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_【答案】 (1). 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2). 品种 B和品种 H (3). 常 (4). 隐 (5). 实验三(或五或六) (6). 中肠 (7). 敏感型受体基因中插入 3个碱基对,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在受体蛋白中插入一个氨基酸(酪氨酸) ,受体蛋白结构改变,使受体不能与 Bt毒蛋白结合而产生抗药性 (8). 敏感

20、(9). 抗药(型) (10). 正面:生物育种(育种方向) ;基因诊断;基因治疗;靶向治疗;药物生产(医药方向) 。负面:基因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外来物种入侵” ;产生新的致病菌(环境方向) ;基因歧视(伦理方向)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健康方向)【解析】【分析】91、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2、由题意可知,sgRNA 与限制酶 Cas9结合,可定点切除受体基因的 39个核苷酸,使受体基因功能丧失。【详解】 (1)由于害虫会发生基因突变,使种群中出现含抗 Bt毒蛋白基因的个体。以 Bt毒蛋白为有效成分的农药长期使用对害虫起选择作用,会

21、使害虫的抗 Bt毒蛋白基因频率升高,使药效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2)由表格的内容可知,用 Bt处理不同品种家蚕幼虫,使 B品种家蚕幼虫出现半数死亡的 Bt浓度(37.5mg/L)最小;使 H品种家蚕幼虫出现半数死亡的 Bt浓度(大于375mg/L)最大。因此,研究人员欲选择敏感型和抗药型家蚕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最好选择 B品种家蚕为敏感型亲本,H 品种家蚕为抗药型家蚕为亲本。由实验一和实验二可知,敏感型和抗药型家蚕杂交,子代家蚕全为敏感型,说明敏感型为显性性状,抗药型为隐性性状。正交和反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相同,说明家蚕敏感型和抗药型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

22、体上。因此,家蚕抗药型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实验三中,杂合子(F 1)与隐性纯合子(抗药型)杂交,子代中抗药型敏感型=11,说明 F1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 1:1。或实验五、六中,杂合子 F1自交,子代中抗药型敏感型=13,说明 F1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 1:1。(3)由“Bt 毒蛋白与家蚕幼虫的中肠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细胞膜穿孔,细胞裂解,幼虫死亡”可知,应从实验一亲本中肠细胞中提取总 RNA,获取 cDNA,测定亲本受体基因碱基序列。由题图可知,抗药型受体基因碱基序列比敏感型受体基因多了 3个碱基对,为,且密码子 UAU编码酪氨酸。由此可推测家蚕抗药性产生的原因敏感型受体基

23、因中插入 3个碱基对,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在受体蛋白中插入一个酪氨酸,受体蛋白结构改变,使受体不能与 Bt毒蛋白结合而产生抗药性。 (4)由题意可知,sgRNA 与限制酶 Cas9结合,定点切除受体基因的 39个核苷酸,使受体基因不能编码合成受体。因此,sgRNA 和 Cas9 mRNA 的混合物应注射到敏感型家蚕受精卵中。若其发育成的家蚕幼虫表现为抗药型,则说明受体基因不能编码合成受体,家蚕幼虫的中肠细胞无受体与 Bt毒蛋白结合而产生抗药性,进一步证明上述推测成立。(5)基因编辑技术在农牧业、医药和医学、环境保护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生物育种、基因诊断、基因治疗、药物生产等。基因编辑技术在给

24、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益处的同时,10也使人们产生关于基因编辑技术安全性等方面的担忧。例如,基因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外来物种入侵” 、产生新的致病菌、基因歧视、食品安全等【点睛】掌握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结合分析抗药型和敏感型亲本受体基因碱基序列不同点进行分析便可解答(3)题。8.在遭受诸如放牧等环境压力时,植物改变生物量的分配以适应环境。(1)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增大暗示了植物对_吸收能力的增强。(2)研究放牧对典型草原植物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调查结果如下图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牛、羊属于_。重度放牧导致草原物种丰富度及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说明放牧可以改变群落的_方向。由图甲可知,重度放牧明显

25、降低了_。不利于植物的有性生殖,使_,直接导致草原植被种群密度下降。在重度放牧区,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放牧,植物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_。不同放牧程度下,生物量分配比的变化,是生物与生物共同_的结果。.11(3)研究人员调查不同放牧程度下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如下表,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有机质含量/(gkg -1)全氮含量/(mgkg -1)全磷含量/(mgkg -1)轻度放牧 37.1380.852 2.3740.1 11.1660.421中度放牧 19.0280.661 1.1890.026 4.6280.302重度放牧 27.1950.832 1.6880.0

26、44 26.9490.924从轻度放牧到中度放牧,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推测其原因是_. 在重度放牧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显著增加,推测其原因是_(4)为保持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措施_【答案】 (1). (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2). 第二营养级 (3). 演替 (4). 地上生物量(分配) (5).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6). 在重度放牧压力下,牲畜对植物地上部分进行大量消耗。此时,植物将更多的同化产物分配给地下部分,可以为放牧过后植物的再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储备 (7). 进化 (8). 中度放牧,生物量分配比无明显变化,动物大量取食,导致落到地

27、表有机物减少,分解者减少,土壤养分降低;(牲畜大量取食,导致归还土壤的掉落物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由于遭受到更多牲畜的频繁踩踏,土壤被压实,土壤中的含氧量降低,从而导致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减慢。中度放牧条件下,植物会进行超补偿生长,对土壤养分进行过度利用,也有可能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降低。 ) (9). 重度放牧,地下生物量分配显著增多,分解者增多,土壤养分含量增多。 (牲畜践踏,使土壤中新鲜植物残体增多,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增强。重度放牧导致的根冠比增大,是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的又一个原因。重牧压力下,植物会向地下生物量中分配更多的碳和养分,最终归还到土壤中。牲畜

28、的排泄物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和活动增强,导致土壤中有机物分解作用加强,有机质减少。 ) (10). 划区域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或实行轮牧制度【解析】【分析】12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对图甲和图乙分析可知,与在轻度放牧条件下相比,在中度放牧条件下,生物量分配比无明显变化;在重度放牧条件下,地上生物量分配明显减小,地下生物量分配明显增加。3、由表格数据可知,从轻度放牧到重度放牧,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含量先显著降低而后显著增大。【详解】 (1)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增大暗示了植物对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吸收能力的增强。(2)牛、羊以草为食,为初级消

29、费者,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属于第二营养级。重度放牧导致草原物种丰富度及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说明放牧可以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由图甲可知,重度放牧明显降低了地上生物量分配,增加了地下生物量分配。不利于植物的有性生殖,使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直接导致草原植被种群密度下降。在重度放牧区,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放牧,植物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在重度放牧压力下,牲畜对植物地上部分进行大量消耗。此时,植物将更多的同化产物分配给地下部分,可以为放牧过后植物的再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储备。不同放牧程度下,生物量分配比的变化,是生物与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3)从轻度放牧到中度放牧,生物量分配比

30、无明显变化,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原因是 a.牲畜大量取食,导致归还土壤的掉落物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b.土壤遭受到更多牲畜的频繁踩踏而被压实,土壤中的含氧量降低,从而导致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减慢。c.植物会进行超补偿生长,对土壤养分进行过度利用,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降低。在重度放牧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也显著增加,其原因是 a.牲畜践踏,使土壤中新鲜植物残体增多,微生物对植物残体的分解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增加。b.地下生物量分配明显增加,植物将更多的同化产物分配给地下部分,最终归还到土壤中,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增加。c. 牲畜的排泄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和活动增强,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增加。 (4)为保持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可采取划区域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或实行轮牧制度等措施来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题干的信息,准确分析从轻度放牧到重度放牧,生物量分配比、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含量的变化。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