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1218642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分值:100 分 时间:90 分钟 一、单选题(部分选择题为 2 分,见标注,其余 1 分,总计 70 分。)(2 分)1 已知 A 与 a、B 与 b、D 与 d 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别控制 3 对相对性状。若基因型分别为 AaBbDd、AabbDd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则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 8 种,基因型为 AaBbDd 的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 4 种,基因型为 aaBbdd 的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 8 种,基因型为 Aabbdd 的个体的比例为18D表现型有 8

2、种,基因型为 aaBbDd 的个体的比例为116(2 分)2 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 F2的分离比分别为 97、961 和151,那么 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A13、121 和 31 B31、41 和 31C121、41 和 31 D31、31 和 14(2 分)3 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婚后生了一个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为有耳垂但患白化病的概率是( )A. B. C. D.38 316 332 516(2 分)4 多指症由显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聋哑由隐性基因控制,决定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自由组合,一对

3、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的聋哑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下的孩子为手指正常、先天性聋哑、既多指又先天性聋哑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依次是( )A. 、 B. 、1214 18 1418 12C. 、 D. 、1812 14 1412 18(2 分)5 某种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现选取白色和紫色二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P 紫花白花,F 1全为紫花,F 1自交,F 2 表现型及比例为 9 紫花3 红花4 白花。将 F2红花自交,产生的 F 3中纯合子占总数的比例为( )- 2 -A. B. C. D.16 59 12 23(2 分)6 某雌雄同株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

4、于某种原因使携带矮茎遗传因子的花粉只有 能够成活。现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作母本、矮茎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子一代植株自交,13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A31 B71C51 D81(2 分)7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B若 1与 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C若 1与 4结婚,生两病兼发孩子的概率为124D若 1与 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712(2 分)8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突变,使

5、野生型变为突变型。该鼠与野生型鼠杂交,F 1的雌雄鼠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假如仅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 X 染色体上,则 F1的杂交组合最好选择(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2 分)9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面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3 -A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为纯合子B若该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4为纯合子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为杂合子D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为纯合子10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

6、不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包括连续两次的细胞分裂 B所有的生物都可以进行减数分裂C减数分裂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D减数分裂产生有性生殖细胞11 下面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同源染色体是由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C同源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D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四分体12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着丝点的分裂分别发生在( )A减数分裂间期、减数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C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13 如图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示意图

7、,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A BC D- 4 -14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进行减数分裂B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睾丸(精巢)或卵巢中C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D玉米体细胞中有 10 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仍为 10 对15 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交叉互换 细胞质分离 联会 染色体复制 染色单体分开 着丝点分裂A BC D16 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蚕豆的雄蕊 桃花的雌蕊 蝗虫的精巢 小鼠的卵巢A B C D17 某动物体细胞中的染

8、色体数为 2n,用该动物的精巢制成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1 n 2 n 3 n 4 nA B C D18 下面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 的细胞质14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2 分)19 一个基因型为 YyRr 的精原细胞和一个同样基因型的卵原细胞,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一般情况下,各自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卵细胞的数目和种类数分别是( )A2 个、1 个和 2 种、1 种

9、B4 个、4 个和 2 种、2 种C4 个、1 个和 2 种、1 种 D2 个、2 个和 2 种、2 种- 5 -20 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过程是( )A遗传和变异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21 已知果蝇的体细胞中有 4 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关于该果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基因B果蝇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基因C果蝇的 4 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于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于母方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22 摩尔根研究白眼雄果蝇基因的显隐性及其在染

10、色体的位置时,经历了若干过程。白眼性状是如何遗传的,是否与性别有关?白眼由隐性基因控制,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对 F1红眼雌果蝇进行测交。上面三个叙述中( )A为假说,为推论,为实验 B为观察,为假说,为推论C为问题,为假说,为实验 D为推论,为假说,为实验23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且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 分)24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 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

11、,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 1雄蝇中有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8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 BbXRXr BF 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 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 bXr的极体(2 分)25 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是由显性基因 A 控制。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如油纸(可以看到内部器官),是由隐性基因 a 控制,A 对 a 是显性,它们都位于 Z 染色体上。以下哪一个杂交组合方案,能在幼虫时就可以根据皮肤特征,很容易地把雌雄幼蚕分开来( )AZ AZAZAW BZ AZAZaWCZ AZaZAW DZ a

12、ZaZAW- 6 -26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 4 个实验:S 型细菌的 DNADNA 酶加入 R 型细菌注射入小鼠R 型细菌的 DNADNA 酶加入 S 型细菌注射入小鼠R 型细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 S 型细菌的 DNA注射入小鼠S 型细菌DNA 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 R 型细菌的 DNA注射入小鼠以上 4 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27 为证明蛋白质和 DNA 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 2噬菌体专门

13、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 32P 标记,A、C 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 32P 标记的无机盐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 35S 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若本组实验 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28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 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 的

14、遗传物质水解产生 4 种脱氧核苷酸29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 )ADNA 是遗传物质 B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2 分)30 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 R 型细菌的 1、2、3、4 四支试管中,依次加入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DNA 和 DNA 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 R 型细菌的是( )- 7 -A3 和 4 B1、3 和 4 C2、3 和 4 D1、2、3 和 431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15、,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设法把 DNA 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运用了和 B前者运用了,后者运用了C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 D前者只运用了,后者运用了和32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 35S 的培养基中获得的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 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 DNA 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 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不是蛋白质

16、(2 分)33 如果用 15N、 32P、 35S 共同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标记元素为( )A在外壳中找到 15N 和 35S B在 DNA 中找到 15N 和 32PC在外壳中找到 15N D在 DNA 中找到 15N、 32P 和 35S34 下列对 DNA 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DNA 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BDNA 分子中的两条链反向平行CDNA 分子中氢键数目和碱基数目一定相等DDNA 分子中碱基之间一一对应配对的关系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8 -35 如图表示某同学在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制作

17、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能表示一个完整脱氧核苷酸的是图中的 a 或 bB图中与每个五碳糖直接相连的碱基只有 1 个C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起来D从碱基上看,缺少的碱基是 T(2 分)36 在 DNA 分子的 1 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 A 和 T 的连接是通过( )A氢键 B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C肽键 D磷酸脱氧核糖磷酸(2 分)37 下列关于双链 DNA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一条链上 A 和 T 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 A 和 T 数目也相等B若一条链上 A 的数目大于 T,则另一条链上 A 的数目小于 TC若一条链上 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

18、 ATGC1234D若一条链上 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上 ATGC214338 对大肠杆菌 DNA 分子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 2 是核糖,属于五碳糖B图中的碱基对 3 和 4 可能是 GC,也可能是 ATC磷酸、五碳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D1、2、3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糖核苷酸分子39 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了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后,又提出了 DNA 自我复制的假说。下列有关假说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9 -ADNA 复制时,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B以解开的两条单链为模板,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

19、C形成的 DNA 分子包括一条模板单链和一条新链D形成的两个 DNA 分子是由两条母链、两条子链分别结合而成40 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 DNA 复制BDNA 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子代 DNA 分子C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场所只有细胞核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 DNA 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41 下列关于 DNA 复制过程的顺序,正确的是( )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合成 DNA 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子链与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A B C D(2 分)42 将在含 15NH4Cl 的培

20、养液中培养若干代的某真核细胞转移到含 14NH4Cl 的培养液中培养,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和离心后,DNA 位于试管的中层B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和离心后,一半 DNA 位于试管的中层,另一半 DNA 位于上层C细胞经过三次分裂和离心后, 的 DNA 位于试管的中层, 的 DNA 位于试管的上层34 14D该实验可以证明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2 分)43 某 DNA 含有 3 000 个碱基,腺嘌呤占 35%。若该 DNA 分子以 15N 同位素标记的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 3 次,再将全部复制产物置于试管内离心,进行密

21、度分层,得到结果如图所示;然后加入解旋酶再离心,得到结果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X 层中的 DNA 只有 14N 标记,Y 层中的 DNA 只有 15N 标记BW 层中含 15N 标记的胞嘧啶 3 150 个CW 层与 Z 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 14DX 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 Y 层的 3 倍- 10 -44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 DNA 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制形成的两个子代 DNA 分子共 4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DNA 复制时只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作为模板CDNA 聚合酶催化碱基对之间的连接D复制过程中先全部解旋,再进行半保留复制45“DNA 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

22、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 DNA 具有( )A稳定性 B特异性 C多样性 D可变性46 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表述是( )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C基因是蕴含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47 20 世纪 50 年代初,查哥夫对多种生物的 DNA 做了碱基定量分析,发现 的比值如下表。A TC G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NA 来源 大肠杆菌 小麦 鼠 猪肝 猪胸腺 猪脾A TC G 1.01 1.21 1.21 1.43 1.43 1.43A.猪的 DNA 结构比大肠杆菌 DNA 结构更稳定一些B小麦和鼠的 DNA

23、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C小麦的基因中 AT 的数量是 CG 数量的 1.21 倍D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 DNA 碱基组成相同(2 分)48 下列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具有多样性或特异性的分析,错误的是(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B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 DNA 分子的特异性C一个含 2 000 个碱基的 DNA 分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 41 000种D人体内控制 珠蛋白的基因由 1 700 个碱基对组成,其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有 41 700种(2 分)49 由 80 个碱基组成的 DNA 分子片段,可由其碱基对组成不同的序列而携带不同的

24、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 )A4 120 B40 4 C4 40 D2 60- 11 -50 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密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每条染色体含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每个 DNA 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B复制、分离和传递,三者都能相伴随而进行C三者都是遗传物质,三者都能行使生物的遗传功能D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决定后两者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共 30 分) 51(每空 3 分,共 12 分)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 染色体上,还是 Y 染色体上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已知果蝇的暗红眼由隐性基因(r)控制,但不

25、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r)是位于常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还是 Y 染色体上,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1)方案:寻找暗红眼的果蝇进行调查,统计_。(2)结果:_,则 r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_,则 r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_,则 r 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52(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共 18 分)赫尔希和蔡斯研究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用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搅拌并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搅拌时间不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不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搅拌时间(min) 1 2 3 4 5上

26、清液 35S 百分比(%) 50 70 75 80 80上清液 32P 百分比(%) 21 25 28 30 30被侵染细菌成活率(%) 100 100 100 100 100(1)获得含有 35S 标记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的具体操作是_。实验时,用来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大肠杆菌_(填“带有”或“不带有”)放射性。(2)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 (5 分)搅拌 5 min,被侵染细菌的成活率为 100%,而上清液中仍有 32P 放射性出现,说明- 12 -_。 (5 分)(3)若 1 个带有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 100 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带有 32

27、P 标记的噬菌体有_个,出现该数目说明 DNA 的复制方式是_。- 13 -1-5 DABAD 6-10BCACB 11-15BBDDC 16-20CCBCD 21-25DCBBD 26-30DBBDD31-35DBBCA 36-40BCCDA 41-45DCBAB 46-50BDDCC51 答案 (1)具有暗红眼果蝇的性别比例(2)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与雌性数目差不多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雄性多于雌性若具有暗红眼的个体全是雄性52 答案 (1)在分别含有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 T2噬菌体即可获得 不带有(2)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和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有一部分含有 32P 标记的噬菌体没有侵入细菌中,且被侵染的细菌没有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3)2 半保留复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12441-11-2006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11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in zinc alloys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2441-11 2006-.pdf DIN EN 12441-11-2006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11 Determination of silicon in zinc alloys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2441-11 2006-.pdf
  • DIN EN 12441-2-2005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magnesium in zinc alloys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pdf DIN EN 12441-2-2005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magnesium in zinc alloys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pdf
  • DIN EN 12441-3-2002 Zinc u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lead cadmium and copper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pdf DIN EN 12441-3-2002 Zinc u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lead cadmium and copper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pdf
  • DIN EN 12441-4-2003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4 Determination of iron in zinc alloys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4 2003《锌及锌合金 化学分析 第4部.pdf DIN EN 12441-4-2003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4 Determination of iron in zinc alloys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4 2003《锌及锌合金 化学分析 第4部.pdf
  • DIN EN 12441-5-2003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iron in primary zinc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5 2003《锌及锌合金 化学分析 第5.pdf DIN EN 12441-5-2003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5 Determination of iron in primary zinc -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5 2003《锌及锌合金 化学分析 第5.pdf
  • DIN EN 12441-6-2003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6 Determination of aluminium and iron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6 2.pdf DIN EN 12441-6-2003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6 Determination of aluminium and iron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6 2.pdf
  • DIN EN 12441-7-2005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tin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after extraction German version EN 12441-7.pdf DIN EN 12441-7-2005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7 Determination of tin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after extraction German version EN 12441-7.pdf
  • DIN EN 12441-8-2005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tin in secondary zinc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pdf DIN EN 12441-8-2005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8 Determination of tin in secondary zinc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pdf
  • DIN EN 12441-9-2005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9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in zinc alloys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pdf DIN EN 12441-9-2005 Zinc and zinc alloys - Chemical analysis - Part 9 Determination of nickel in zinc alloys -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2441-.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