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周测试题.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122503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周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周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周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周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周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周测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共 60 .0 分)1. 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商鞅( )A. 主张立法为民 B. 强调有法可依 C. 关注法律实施 D. 重视赏罚并重2. 战国时期,诸侯国先后推行“授田制”,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贵族,而是直接分配给奴隶和农民耕种,或赏给有军功的贵族。这一制度有利于( )A. 推广精耕细作 B. 推动社会转型 C. 抑制土地兼并 D. 改变地租

2、形式3. 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 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B.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C.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 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4.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5.

3、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26. 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从材料中可以判断,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 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 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

4、 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7. 史官记史重视“言”与“事”。下列人物“言”、“事”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人物 言论 事件A 秦始皇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B 魏孝文帝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 迁都洛阳C 唐太宗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开创三省六部制D 明太祖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建立内阁制度A. A B. B C. C D. D8. 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 抑制了土地兼并 B. 加剧了皇权的衰落 C.

5、 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D. 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9. 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该诗句表现了作者( )A.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B.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C. 对北宋孱弱的愤懑 D. 对北宋改革的迫切10. “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这是针对王安石哪项变法措施的评议?( )A. 青苗法 B. 均输法 C. 募役法 D. 市易法11. 历史上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莫衷一是,褒贬不一。自南宋开始,王安石变法遭到彻底否定,其新学也遭到批判。1908 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

6、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 王安石变法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B. 著名学者能引领学术研究方向C.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的不断增强 D. 清末的执政理念出现重要变化12.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 )3A. (北宋)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B. (北宋)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C. (南宋)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D. (近代)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13. 列宁说:“1861 年 2 月 19 日,是俄国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

7、产阶级的开端。”这句话肯定了沙皇( )A. 彻底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B. 推动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C. 巩固俄国沙皇专制制度 D. 提升俄国人民生活质量14. 1861 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雇佣的 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些现象反映了农奴制度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影响是( )A. 自由劳动力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 B. 自由劳动力与国内资金的缺乏C. 国内资金缺乏与科学技术的落后 D. 国内资金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15. 以下表格内容是某同学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由此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应该是( )A. 工业革命对亚洲的影响 B. 反对殖民侵略的变革 C. 富国强兵的革命浪潮 D.

8、 现代化改革是救国之道16. 下列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和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的共同点表述,最准确的是( )A. 都是为了获得自由的劳动力 B.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C. 都是由最高统治者颁布法令 D. 都让农奴、黑奴无条件获得解放17. 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 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 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 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 西方文明占据了主导地位18. 1855 年,日本学者吉田松阴公开宣称:“一旦军舰

9、大炮稍微充实,便可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B. 成为日本以后对外扩张的“路线图”C. 日本很早制定了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D. 日本政府发动甲午战争蓄谋已久419.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培理的舰队在江户湾停泊时它(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 19 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这里所说的“灭亡”和“唯一”是指( )A. 亡国的命运确立天皇统治实现独立 B. 被殖民命运脱亚入欧实现政治民主C. 亡国的命

10、运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 被殖民命运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列强20.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国家无首,总揽统治权;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协助)行使立法权;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做法律行使之国家之岁入岁出须经帝国议会之协赞,每年列入预算。”这表明( )A. 日本采取了君主立宪制的形式 B. 日本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C. 日本天皇和议会共同掌握行政权 D. 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取得彻底胜利熟记知识点: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基本特点:主要措施:经济领域:1、颁布解负令 ,废除平民所欠的债务,取消债务奴隶;规定了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兼并。2、鼓励发展工商业,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政治领域:

11、1、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财产多寡来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3、进行权力机构改革,创设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组建民众法庭。基本特点:(1)目的:消除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2)措施:很多措施都带有“折中”色彩,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结果: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班级: 姓名: 总分:选择题答案:5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40.0 分)21. 材料:熙宁二年(1069 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王安石

12、以“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的理财思想为指导,推行开辟财源的变法措施。他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制定全国一年用度的预算,颁布施行,以节省开支。考察全国的农田、水利和赋税,另订管理办法,以尽地利而增税收。颁布青苗法,把救济贫民用的常平、广惠等粮仓的积谷,变钱借给贫困的农民,秋收加息二分收回,以免农民受到豪富的盘剥。实行募役法,以贫富为标准,把百姓分为五等,按等缴纳“免役钱”。本来没有差役的“单丁”、“女户”、“官户”等人家,则出“助役钱”。政府即以此钱募役。除此之外,还推行均输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新法。煕宁二年公布办法征求意见,次年在开封府试行,接着才正式向全国推行。青苗法实施中,出

13、现了地方官强行让百姓向官府借贷,而且随意提高利息、加重盘剥的现象。这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新法一直在守旧派的攻击和变法派内部意见不一致的艰难情况下进行。1085 年,神宗去世,哲宗继位,变法派成员相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元佑更化”,变法受挫。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理财措施的特点,并指出其意义。( 10+5分)6(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受挫的原因。(5 分)2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

14、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 ;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 ;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 ;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 ;“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6 分)7(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6 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

15、子有何相似的观点?(8 分)高二历史月考试卷(3 月)答案和解析1. C 2. B 3. A 4. C 5. C 6. C 7. B 8. D 9. C 10. A11. C 12. A 13. B 14. A 15. D 16. B 17. C 18. B 19. D 20. A21.(1)特点:不增加人民负担;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综合施策,涉及面广;先试行再推广,审慎推进;夺豪强富商之利,注重保护平民。意义:有利于保障农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性的逐步松弛;推动宋代货币流通、商品经济的发展。(2

16、)原因:损害了大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反对;变法执行不善,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神宗去世;反对势力固守成规,形成强大的阻力;用人不明等。22、【答案】 (1)观点:主张维护周“礼” ,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 ,主张以德治国。 (6 分)8(2)原因: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政治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国家统一。 (6 分)(3)品质:强烈的求知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追求真理) ;追求美德(中庸) 。 (6 分)观点:两人都提出以“中庸”为道德的最高标准。 (2 分)高二历史月考试卷(3 月)答案和解析1. C 2. B 3. A 4. C 5. C 6. C 7. B 8

17、. D 9. C 10. A11. C 12. A 13. B 14. A 15. D 16. B 17. C 18. B 19. D 20. A21.9(1)内容:政府与法律成为处理婚姻问题的关键因素(婚姻需要得到法律的认可);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推动了婚姻伦理法律化的进程。(2)影响:稳定了秦国的婚姻家庭关系;推动了秦国小农经济社会的构建;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秦国实现富国强兵;是秦国一统天下的重要推动力。22.(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18、(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23.24.(1)权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干涉和买卖他们;农奴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措施:通过赎买方式取消武士的俸禄;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2)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保留了封建残余启示:改革要讲究策略的灵活性;改革要平衡各阶层的利益(1)特点:不增加人民负担;以开源为主,节流为辅;综合施策,涉及面广;先试行再推广,审慎推进;夺豪强富商之利,注重保护平民。意义:有利于保障农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利于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性的逐步松弛;推动宋代货币流通、商品经济的发展。(2)原因:损害了大地主、官僚的利益,遭到反对;变法执行不善,引起民间不满;支持变法的神宗去世;反对势力固守成规,形成强大的阻力;用人不明等。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