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3152.1—2018 35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228571 上传时间:2019-08-04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58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 GDW 13152.1—2018 35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Q GDW 13152.1—2018 35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Q GDW 13152.1—2018 35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Q GDW 13152.1—2018 35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Q GDW 13152.1—2018 35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29.240.01 F 21 Q/GDW 国 家 电 网 有限 公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3152.1 2018 代替 Q/GDW 13152.1-2014 35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 第 1 部分:通用技 术规范 Purchasing standard of computer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for 35kV substation Part 1: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9 - 06 - 28 发布 2019 - 06 - 28 实施 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 发布 Q/GDW 1

2、3152.1 2018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总则 3 5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4 6 试验 . 17 7 技术服务和工厂检验 . 18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计算机监控系统监控范围 . 23 编制说明 25 Q/GDW 13152.1 2018 II 前 言 为规范 35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的 采购 ,制定本部分。 35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分为 2个部分: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专用技术规范。 本部分为 35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的第 1部分。 本 部分 代替 Q/GDW 13

3、152.1-2014, 与 Q/GDW 13152.1-2014相 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增加变电站 监控系统 、网关机、测控装置等设备新发布标准的技术 要求 ; 增加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监测装置的配置和要求 ; 增加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的 要求 ; 增加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及监测 功能的 要求 ; 增加 安全防护设备 的功能要求。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物资部提出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国网浙江 省 电力有限公司 、国网山东 省 电力公司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张海滨、王海峰、

4、潘洪湘、刁东宇、彭奇、丁峰、蒋文辉、 陈力、吴骞、王峥 。 本部分 2014年 9月首次发布, 2018年 9月第一次修订。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科技部。 Q/GDW 13152.1 2018 1 35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购标准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 35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招标的总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试验、包装、运输、交货及工厂检验和监造的一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 35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招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5、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所有部分)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3047.1 高度进制为 20mm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 IP代码) GB/T 6587-2012 电子测量仪器 通用规范 GB/T 726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9813(所有部分) 计算机通用规范 GB/T 11287 电气继电器 第 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 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 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6、)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13730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Z 1442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1-3部分:总则 术语 GB/T 14537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 14598.3 电气继电器 第 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 14598.26-2015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第 26部分:电磁兼容要求 GB/T 15153.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2部分:工作条件 第 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性 GB/T 15153.2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2部分:工作条件

7、第 2篇:环境条件(气候、机械和其他非电影响因素) GB/T 15532 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GB/T 16435.1 远动设备及系统 接口(电气特性) GB/T 17463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4部分:性能要求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Q/GDW 13152.1 2018 2 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

8、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0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阻尼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 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与术语 GB/T 32897-2016 智能变电站多功能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B/T 50063 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T 50065-2011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DL/T 47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

9、端技术条件 DL/T 634.5101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101部分:传输规约 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634.5104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 IEC 60870-5- 101网络访问 DL/T 667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 5部分:传输规约 第 103篇: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DL/T 72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及安全自动装置 柜 ( 屏 ) 通用技术条件 DL/T 860 (所有部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1404 变电站监控系统防止电气误操作技术规范 DL/T 1512-2016 变电站测控装置技术规范 DL/T

10、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Q/GDW 1140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 Q/GDW 1213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厂验收管理规程 Q/GDW 1214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场验收管理规程 Q/GDW 11162-2014 变电站监控系统图形界面规范 Q/GDW 11207-2014 电力系统告警直传技术规范 Q/GDW 11208-2014 电力系统远程浏览技术规范 Q/GDW 11489-2014 电力系统序列控制接口技术规范 Q/GDW 11539-2016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及监测技术规范 Q/GDW 11627-2016 变电站数据通信网关机技术规

11、范 Q/GDW 13177.2 35kV-750kV防误闭锁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招标人 bidder 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3.2 投标人 tenderer 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3.3 Q/GDW 13152.1 2018 3 卖方 seller 提供本部分货物和技术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其法定的承继者。 3.4 买方 buyer 购买本部分货物和技术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包括其法定的承继者和经许可的受让人。 4 总则 4.1 一般性要求 4.1.1 本部分提出了对 35kV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技术参数、功能、

12、试验 、监控范围( 要求见 附录 A) 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4.1.2 本部分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 做出 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部分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 4.1.3 如果投标人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部分的条文提出差异,则意味着投标人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部分的要求。 4.1.4 本部分将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部分未尽事宜,由合同签约双方在合同谈判时协商确定。 4.1.5 本部分中涉及有关商务方面的内容,如与招标文件的商务部分有矛盾时,以商务部分为准。 4.1.6 本部分各条款如与专用部分有冲突,以专用部分为准。 4

13、.1.7 投标人应满足如下要求: a) 投标人提供的产品应具备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合格证书。提供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和装置应在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 DL/T 860、电磁兼 容及型式试验。提供的交换机设备应是工业级的,且应在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通过电磁兼容及型式试验并具有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交换机入网检测 A 类产品资质 ; b) 投标人应满足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投标人同时也应满足 Q/GDW 13152.2 中的要求 ; c) 投标人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将被视为实质性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提供的产品应有省级鉴定文件或等

14、同有效的证明文件。中标单位应按投标人要求开展相关检验测试。投标人应提供设备近3 年运行业绩表。 4.2 卖方职责 卖方的工作范围至少应包括 下列内容: a) 提供标书内所有设备及设计说明书及制造方面的说明; b) 提供国家或电力工业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以便确认供货设备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c) 提供设备安装、使用的说明书; d) 提供试验和检验的标准,包括试验报告和试验数据; e) 提供图纸、制造和质量保证过程的一览表以及标书规定的其他资料; f) 提供设备管理和运行所需有关资料; g) 所提供设备应发运到规定的目的地; h)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

15、卖方应接受买方的选择; Q/GDW 13152.1 2018 4 i) 现场服务。 4.3 应满足的标准 装置至少应满足 GB/T 191、 GB/T 2423、 GB/T 2887、 GB/T 3047.1、 GB/T 4208、 GB/T 6587-2012、GB/T 7261、 GB/T 9813、 GB/T 11287、 GB/T 13729、 GB/T 13730、 GB/T 14285、 GB/Z 14429、 GB/T 14537、GB/T 14598.3、 GB/T 14598.26-2015、 GB/T 15153.1、 GB/T 15153.2、 GB/T 15532、 G

16、B/T 16435.1、 GB/T 17463、 GB/T 17626.2、 GB/T 17626.3、 GB/T 17626.4、 GB/T 17626.5、 GB/T 17626.6、 GB/T 17626.8、GB/T 17626.10、 GB/T 17626.18、 GB/T 19000、 GB/T 32897-2016、 GB/T 50063、 GB/T 50065-2011、 DL/T 478、 DL/T 630、 DL/T 634.5101、 DL/T 634.5104、 DL/T 667、 DL/T 720、 DL/T 860、 DL/T 1404、 DL/T 1512-201

17、6、 DL/T 5136、 Q/GDW 1140、 Q/GDW 1213、 Q/GDW 1214、 Q/GDW 11162-2014、 Q/GDW 11207-2014、Q/GDW 11208-2014、 Q/GDW 11489-2014、 Q/GDW Q/GDW 11539-2016、 Q/GDW 11627-2016、 Q/GDW 13177.2所列标准的最新版本要求,但不限于上述所列标准。 4.4 应满足的文件 该类设备技术标准应满足 国家法律法规及 国家电网有限 公司 标准化成果中相关条款要求。下列 文件中相应 的 条款规定 均适用于 本 文件 , 其 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18、用于本文件。包括 : a) 电力 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 b)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 ; c)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2018 修订版); d) 国家电网 有限 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 ; e)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的通知 ; f) 国家电网继电保护柜、屏制造规范 。 5 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 5.1 使用环境条件 5.1.1 大气压要求: 70kPa 106kPa; 86kPa106kPa。 5.1.2 环境温度(室内)要求如下 : a) 最高气温: 45; b) 最低气温: -5; c) 最大日温差:

19、 25。 5.1.3 最大相对湿度要求如下 : a) 日平均: 95%; b) 月平均: 90%。 5.1.4 工作温度要求如下: a) 间隔层设备: 25 55 ; b) 站控层设备: -5 45 。 5.1.5 抗振能力要求如下: 水平加速度 0.3g,垂直加速度 0.15g,同时作用。 5.1.6 安装方式要求如下: 可安装在无专设屏蔽、无抗静电措施的控制室或开关室。 5.2 工作条件 Q/GDW 13152.1 2018 5 5.2.1 额定值 站控层工作电源额定值要求如下: a) 额定交流电压: 220V; b) 额定直流电压: 220V/110V; c) UPS 电压: AC 22

20、0V; d) 额定交流频率: 50Hz; e) 间隔层设备(包括网络设备)采用 DC 220V/110V,站控层计算机设备 采用 AC 220V 不间断电源 。 5.2.2 接地与隔离要求 计算机监控系统不设置单独的接地网,接地线与变电站主接地网连接。系统的机箱、机柜及电缆屏蔽层均应可靠接地。监控系统各间隔之间,间隔层与站控层之间的连接,以及设备通信口之间的连接应有隔离措施。 5.2.3 电磁兼容性要求 在雷击过电压、一次回路操作、开关场故障及其他强干扰作用下,计算机监控系统不应误动作且满足技术要求。装置不应外接抗干扰元件来满足有关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间隔层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等级

21、要求见表 1。 表 1 计算机监控系统间隔层装置的电磁兼容性能等级要求 序 号 电磁干扰项目 依据的标准 等级要求 1 静电放电抗扰度 GB/T 17626.2 级 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GB/T 17626.3 级 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GB/T 17626.4 级 4 浪涌(冲击)抗扰度 GB/T 17626.5 级 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6 级 6 工频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8 级 7 脉冲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9 级 8 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 GB/T 17626.10 级 9 阻尼振荡 波 抗扰度 GB/T 17626.

22、18 级 5.2.4 电源要求 电源要求如下: a) 测控屏(柜)宜采用直流供电方式。各装置应具有直流快速小开关或带有熔丝的隔离开关,与装置安装在同一面屏(柜)上; b) 直流电源电压在 80% 115%额定值范围内变化时,装置应正确工作。直流电源波纹系数小于等于 5%时,装置应正确工作; c) 拉合直流电源以及插拔熔丝发生重复击穿火花时,装置不应误动作。直流电源回路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短路、断线、接地等)时,装置不应误动作; d) 各装置的逻辑回路应由独立的直流 /直流逆变器供电,在直流电源恢复(包 括缓慢恢复)至额定电压的 80%时,装置的直流变换电源应能可靠自启动; Q/GDW 1315

23、2.1 2018 6 e) 当交流电源电压在 80% 115%额定值范围内,谐波分量不大于 5%,频率在 47.5Hz 52.5Hz 之间变化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5.2.5 自诊断功能 5.2.5.1 装置异常及交直流电源消失等应有告警信号。各装置应有自诊断功能,装置本身应有 LED 信号指示。 5.2.5.2 配置的软件应与系统的硬件资源相适应,数据库应考虑具有在线修改运行参数、在线修改屏幕显示画面等功能。软件设计应遵循模块化和向下兼容的原则。软件技术规范、汉字编码、点阵、字型等都应符合相应的中国国家标准。 5.2.6 其他要 求 5.2.6.1 屏(柜)上各测控装置应有隔离措施,以便根

24、据不同运行方式的需要断开或连接。 5.2.6.2 装置中任一元件损坏时,装置不应误动作。 5.2.6.3 计算机监控系统中任一设备故障时,均不应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工作。站控层设备发生故障而停运时,不能影响间隔层设备的正常运行工作。 5.3 技术性能要求 5.3.1 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置 5.3.1.1 系统设备配置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应采用间隔层和站控层两层体系架构,采用以太网通信接口,信息交换遵循DL/T 634( IEC 60870-5)系列标准或 DL/T 860系列标准。监控系统宜采用分层、分布、开放式结构,由站控层、间隔 层以及网络设备构成。站控层设备按变电站远景规模配置,间隔层

25、设备按工程实际建设规模配置,但应考虑终期规模的应用。监控系统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应支持网络安全监测功能。计算机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应满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 , 系统设备配置要求如下: 5.3.1.1.1 站控层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配置 1 套。用于整个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维护、管理,可完成数据库的定义、修改,系统参数的定义、修改,报表的制作、修改及网络管理维护、系统诊断等工作;负责收集、处理、存储站控层数据;作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 主要人机界面,用于图形及报表显示、事件记录及报警状态显示和查询,设备状态和参数的查询,操作指导,操作控制命令的解释

26、和下达、闭锁逻辑功能、小电流接地(选线)等。在进行维护和监控操作时应有可靠的登录保护; b) 远动通信设备:专用独立设备,无风扇设计,无硬盘,直采直送,通过点对点方式或数据网接入方式向各级调度传送远动信息; c) 防误工作站(可选):防误工作站可以独立配置或由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兼任,通过防误工作站实现对全站设备的防误操作闭锁功能。在防误工作站上可进行操作预演,可检验、打印和传输操作票,并对一次设备实施防误强 制闭锁。防误锁具按本期规模配置; d) 公用接口设备:为用于站内其他设备的接入的转换终端,无风扇设计,无硬盘,该设备为专用设备; e) 打印机:配置激光打印机( A3、 A4 幅面任选)。

27、用于打印事件、报警信号、报表等; f) 音响报警装置:由工作站驱动音响报警,音量可调 ; g) 网络安全监测装置: 技术要求应满足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快推进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建设的通知 的要求,网络安全监测装置应采集变电站站控层的服务器、工作站、网络设Q/GDW 13152.1 2018 7 备和安防设备自身感知的安全数据和网络安全事件,实现对网络安全事件的监视、告警、分析和审计功能。 5.3.1.1.2 网络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网络交换机:网络交换机网络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 100Mbit/s,支持交流、直流供电,电口和光口数量应满足变电站应用要求。设备组屏布置或就地安装在开

28、关柜上; b) 安全防护设备: 1) 物理隔离装置:物理隔离装置采用双电源配置,功能上实现两个安全区之间的非网络方式的安全的数据交换,并且保证安全物理隔离装置内外两个处理系统不同时联通。分为正向隔离装置和反向隔离装置两种,对应满足相关的具体要求 ; 2) 防火墙设备:防火墙设备应采用交流电源供电,功能满足变电站应用需求。同时应符合日志报表、管理以及自身安全性 方面的要求。 c) 其他网络设备:包括光 /电转换器,接口设备(如光纤接线盒)和网络连接线、电缆、光缆等。 5.3.1.1.3 间隔层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测 控装置应具备交流电气量采集、状态量采集、 GOOSE 模拟量采集、控制、

29、同期、防误逻辑闭锁、记录存储、通信、对时、运行状态监测管理、 时间同步状态监测管理基本功能。具体功能要求应遵循 DL/T 1512-2016; b) 测控装置的配置原则为开关电气设备按每个电气单元配置,母线单元按每段母线单独配置,公用单元单独配置。主变压器单元按各侧电压等级单独配置,本体单独配置,也可以配置一台主变压器测控 包括各电压等级和本体; c) 35kV 及以下母线、线路、分段宜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集中组屏或就地布置在 35kV 及以下开关柜上,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保护部分的技术要求参见相关保护装置的技术标准。 5.3.1.2 系统网络结构 测控保护装置采用以太网直接与站控层设备通信

30、。在站控层网络失效的情况下,间隔层应能独立完成就地数据采集、监测和断路器控制功能。 5.3.1.3 计算机监控系统硬件要求 计算机监控系统硬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结构; b) 所有设备部件均应采取紧锁措施,抗振性能好,并且更换拆卸方便; c) 测控装置应满足工业 级标准,采用模块化、标准化设计,容易维护更换,允许带电插拔,任何一个模块故障检修时,不应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应具备自检及自诊断功能,异常及交、直流电源消失等应有告警信号,装置本身应有 LED 信号指示。所有测控装置的部件在输入、输出回路上应具有电气隔离措施; d) 一个元件故障不引起误动作,一

31、个单元故障不影响其他单元; e) 监控系统站控层与间隔层的通信介质应为屏蔽双绞线或光纤,以保证通信可靠性。 5.3.1.4 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要求 计算机监控系统软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 库 和应用软件等,应使用安 全 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软件配置应满足开放式系统要求,由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支持软件及监控应用软件组成,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实时性、可靠性、适应性、可扩充性及可维护性; Q/GDW 13152.1 2018 8 b) 应采用成熟稳定的操作系统软件,有软件许可,它应包括操作系统生成包、诊断系统和各种软件维护工具。操作系统能防止数据文件丢失

32、或损坏,支持系统生成及用户程序装入,支持虚拟存储,能有效管理多种外部设备; c) 数据库的规模应能满足监控系统基本功能所需的全部数据的 需求,并适合所需的各种数据类型,数据库的各种性能指标应能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的要求。数据库应用 软件应具备实时性,能对数据库进行快速访问;同时具有可维护性及可恢复性。对数据库的修改,应设置操作权限,并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前的内容等详细日志信息; d) 应采用系统组态软件用于数据生成、图形与报表编辑等数据库建模与系统维护操作。应满足系统各项功能的要求,为用户提供交互式的、面向对象的、方便灵活的、易于掌握的、多样化的组态工具,宜提供一些类似宏命令的编程手段

33、和多种实用函数,以便扩展组态软件的功能。用户能很方便地对图形、曲线、报表、报文进行在线生成、修改;所有应用界面均应汉化,用户可在画面上定义数据库和各种数 据集的动态数据和各种动态字符、矢量汉字; e) 应用软件应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良好的实时响应速度和可扩充性。具有出错检测能力。当某个应用软件出错时,除有错误信息提示外,不允许影响其他软件的正常运行。应用程序和数据在结构上应互相独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硬盘空间满,不得影响系统的实时控制功能; f) 网络系统应采用成熟可靠软件,管理各个工作站和就地控制单元相互之间的数据通信,保证它们的有效传送、不丢失; g) 当某种功能运行不正常时,不应影响其他功

34、能的运行。 5.3.2 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 5.3.2.1 数据采集和处理 5.3.2.1.1 总体要求 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测控装置 实时采集模拟量、状态量等信息量,通过公共接口设备接受其他通信装置和系统的数据。对所采集的实时信息进行数字滤波、有效性检查,工程值转换、信号触点抖动消除、刻度计算等加工,提供可应用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各种实时数据。 5.3.2.1.2 I/O 数据采集单元输入量额定值 I/O数据采集单元输入量额定值要求如下 a) TA 二次额定电流: 1A/5A; b) TV 二次额定电压: 100V(线电压), 100V / 3 V(相电压); c) 特

35、殊量输入: DC 4mA 20mA, DC 0V 5V。 5.3.2.1.3 数据采集和处理具体要求 数据采集和处理具体要求如下: a) 采集信号的类型要求如下: 1) 模拟量。包括电流、电压、变压器挡位、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和温度量等; 2) 状态量。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以及接地开关的位置信号、一次设备的告警信号、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及告警信号、运行监视信号、变压器调压分接头位置信号等。 b) 信号输入方式要求如下: Q/GDW 13152.1 2018 9 1) 模拟量输入。间隔层测控装置电气量除直流电压、温度通过变送器输入外,其余电气量采用交流采样, A/D 转换位

36、数大于或等于 14 位,采样 精度不低于 0.2 级;输入 TA、 TV 二次值,计算 I、 U、 P、 Q、 f、 cos。交流采样频率大于等于 32 点 /周,应能采集到 13 次谐波分量,可接入的变送器输出信号为 DC 4mA 20mA、 DC 0V 5V; 2) 状态量输入。通过外部无源触点输入; 3) 保护信号的输入。重要的保护动作、装置故障信号等通过无源接点输入;其余保护信号通过网络接口与计算机监控系统相连; 4) 公用接口设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公用接口设备采用数据通信方式收集各类信息,负责直流电源系统、交流不停电系统及火灾报警装置系统等子系统的接入,其容量及接口数量应满足 以上所

37、有设备的接入,并留有一定的余度,具备可扩充性以满足终期要求。 c) 数据处理的要求如下: 1) 模拟量处理。实时采集数据并进行相应转换、滤波及数据库更新等 ; 2) 状态量处理。实时采集状态量并进行去抖及数据库更新等。 5.3.2.2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 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要求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数据库的建立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实时数据库。存储计算机监控系统采集的实时数据,其数值应根据运行工况的实时变化而不断更新,记录被监控设备的当前状态; 2) 历史数据库。将需要长期保存的重要数据存放在历史数据库中。应提供通用数据库,记录周期为 1min 30min,可调。历史数据应能够在线滚动存储

38、 1 年,无需人工干预。所有的历史数据应能够转存到光盘等大容量存储设备上作为长期存档。对于状态量变位、事件、模拟量越限等信息,应按时间顺序分类保存在历史事件库中,保存时间可由用户自定义为几个月、几年等。 b) 数据库的维护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数据库应便于扩充和维护,应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可在线修改或离线生成数据库;用人 机交互方式对数据库中的各个数据项进行修改和增删。可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各数据项的编号,各数据项的文字描述,对状态量的状态描述,各输入量报警处理的定义,模拟量的各 种限值,模拟量的采集周期,模拟量越限处理的超越定值,模拟量转换的计算系数,状态量状态正常、异常的定义,电能量

39、计算的各种参数,输出控制的各种参数,对多个状态量的逻辑运算定义等; 2) 可方便地交互式查询和调用。 5.3.2.3 调节与控制 调节与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自动调节。自动调节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 电压 无功自动调节,由站内操作员工作站或远方控制中心设定其投入 /退出。计算机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变电站的运行状况,并结合设定的各种参数进行判断计算后,根据调度下达的电压曲线或根据 AVQC 控制策略自动对电容器或电抗器断路器发出投入或切 除的指令,从而控制电容器、电抗器等无功设备的投运或停运或调节主变压器分接头,实现对控制目标值 电网电压和无功的自动调节和闭环控制,使其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

40、在自动控制过程中,程序遇到任何软、硬件故障均应输出报警信息,停止控制操作,并保持被控设备的状态。 AVQC 功能在站级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用软件实现,采集的实时信息均可作判Q/GDW 13152.1 2018 10 据,该软件的逻辑功能包括闭锁逻辑(状态量、模拟量),控制策略,提示信息输出功能,整定及统计功能等; 2) 调节操作均应生成报告。正常执行的报告内容有操作前的控制目标值、操作时间及操作内容、操作后的控 制目标值。控制操作异常的报告内容有操作时间、操作内容、引起异常的原因、是否由操作员进行人工处理等。另外,当控制功能被停止或启动时也应产生报告。 b) 操作控制。操作员可对需要控制的电气设备

41、进行控制操作。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具有操作监护功能,允许监护人员实施监护,避免误操作。操作控制分为四级: 1) 第一级控制:设备就地检修控制,具有最高优先级的控制权。当操作人员将就地设备的远方 /就地切换开关放在就地位置时,将闭锁所有其他控制功能,只能进行现场操作 ; 2) 第二级控制:间隔层后备控制,其与第三级控制的切换在间隔层完成 ; 3) 第三级控制 :站控层控制,该级控制在操作员工作站上完成,具有远方 /站控层的切换 ; 4) 第四级控制:调度(调控)中心控制,优先级最低。具有远方控制功能(如系统保护、精准切负荷等)的业务应采用人员、设备和程序的身份认证,具备数 据加密等安全技术措施。 c

42、) 原则上间隔层控制和设备就地控制作为后备操作或检修操作手段。为防止误操作,在任何控制方式下都需采用分步操作,即选择、返校、执行,并在站级层设置操作员、监护员口令及线路代码,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对任何操作方式,应保证只有在上一次操作步骤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同一时间只允许 一种控制方式有效。纳入控制的设备有: 1) 35kV 及以下断路器; 2) 35kV 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 35kV 以下隔离开关及带电动机构的接地开关; 3) 站用电 380V 断路器; 4) 主变压器分接头; 5) 继电保护装置的远方复归及远方投退连接片(可选)。 d)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控制输出。控制输出的

43、触点为无源触点,触点的容量对直流为 110V( 220V)、5A,对交流为 220V、 5A。 1) 对 35kV 及以下所有断路器的控制输出: 1 个独立的合闸触点和 1 个独立的跳闸触点; 2) 对于遥控隔离开关( 35kV 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 35kV 以下隔离开关及带电动机构的 接地开关)的控制输出: 1 个独立的合闸触点、 1 个独立的跳闸触点和 1 个独立的闭锁触点。合闸、跳闸输出,均应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闭锁逻辑判断。闭锁触点应能实时正确反映隔离开关的闭锁状态,当满足相关闭锁条件,允许对该隔离开关进行操作时,该闭锁输出触点闭合,以接通电动操动机构的控制电源回路;且该触点应能长期保

44、持,直到闭锁条件不满足时,该触点断开以切断电动操动机构的控制电源; 3) 对于手动隔离开关的就地操作输出: 1 个独立的闭锁触点。闭锁触点应能实时正确反映手动隔离开关的闭锁状态,当满足相关闭锁条件,允许对该手动隔离开关进行操 作时,该闭锁输出触点闭合,以接通手动隔离开关配置的电磁锁回路,且该触点应能长期保持。 5.3.2.4 防误闭锁 应具有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带地线送电;防止误入带电间隔的功能(“五防”)。变电站防误闭锁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防误闭锁方案。变电站的防误操作闭锁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案: 1) 方案一: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逻辑闭锁

45、软件实现全站的防误操作闭锁功能,同时在受控设备的操作回路中串接本间隔的闭锁回路; Q/GDW 13152.1 2018 11 2) 方案二:计算机监控系统设置防误工作站。远方操作时通过防误工作站实现全站的防误操作闭 锁功能,就地操作时则由电脑钥匙和锁具来实现,在受控设备的操作回路中串接本间隔的闭锁回路; 3) 方案三:本间隔的闭锁可以由电气闭锁实现,也可采用能相互通信的间隔层测控装置实现。 方案一与方案二的具体要求,参见 Q/GDW 13177.2 专用技术规范 。 b) 设备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 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逻辑闭锁防止电气误操作的要求。在站级控制层和间隔级 I/O 测控装置应具

46、有实现全站电气防误操作的功能,该功能模块对运行人员的电气设备操作步骤进行监测、判断和分析,以确定该操作是否正确。若发生不正确操作,应对该操作进行闭锁,并打印 显示信息。在站控层无法工作时,间隔层应能实现全站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控制联闭锁。具体功能及技术要求应遵循 DL/T 1404-2015。 当进行测控装置校验、保护校验、断路器检修等工作时,应能利用“检修挂牌”禁止计算机监控系统对此断路器进行遥控操作,并屏蔽该回路的报警,其试验数据应进入“检修记录库”。当一次设备运行而自动化装置需要进行维护、校验或修改程序时,应能利用“闭锁挂牌”闭锁计算机监控系统对所有设备进行遥控操作。 运行人员在设备现场挂

47、、拆接地线时,应在一次系统接线图上对应设置、拆除模拟接地线,以保持两者状 态一致。在设备上挂拆接地线,设有联闭锁软件,即该模拟接地线挂拆参与闭锁判断。所有设置、拆除模拟接地线,均通过口令校验后方可执行。 2) 采用防误工作站防止电气误操作的要求。功能要求与电脑钥匙以及锁具的技术要求参见变电站防误闭锁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相关部分。锁具设置要求为站内可操作(电动、手动)的高压电气设备应加装锁具(电编码锁、机械编码锁),数量应满足现场实际需要。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临时接地线、网门、遮栏门等采用电编码锁或挂锁式机械编码锁进行闭锁。锁具的具体数量见专用部分。 c) 其他要求。闭锁逻辑应经运行单位确认, 闭锁

48、条件应满足初期和最终规模的运行要求,修改、增加联锁条件、设备编码应满足运行要求。 5.3.2.5 同期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实现同期检测及操作。合闸检测分为检无压合闸和检同期合闸。同期检测部件(位于间隔层)检测来自断路器两侧的母线 TV及线路 TV的输入电压的幅度、相角及频率的瞬时值,能补偿同期相角和幅值,实行自动捕捉同期合闸点。 5.3.2.6 报警处理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具有事故报警和预告报警功能。事故报警包括非正常操作引起的断路器跳闸和保护装置动作信号;预告报警包括一般设备变位、状态异常信息、模拟量或温度量越限等。报警处理功能具体要求如 下: a) 事故报警。事故状态方式时,事故报警立即发出

49、音响报警(报警音量可调),操作员工作站的显示画面上用颜色改变并闪烁表示该设备变位,同时显示红色报警条文,报警条文可以选择随机打印或召唤打印。事故报警通过手动或自动方式确认,每次确认一次报警,自动确认时间可调。报警一旦确认,声音、闪光即停止。第一次事故报警发生阶段,允许下一个报警信号进入,即第二次报警不应覆盖上一次的报警内容。报警装置可在任何时间进行手动试验,试验信息不予传送、记录。报警处理可以在主计算机上予以定义或退出。事故报警应有自动推画面功能; b) 预告报警。 预告报警发生时,除不向远方发送信息外,其处理方式与上述事故报警处理相同(音响和提示信息颜色应区别于事故报警)。部分预告信号应具有延时触发功能; Q/GDW 13152.1 2018 12 c) 对每一测量值(包括计算量值),可由用户序列设置四种规定的运行限值(低低限、低限、高限、高高限),分别可以定义作为预告报警和事故报警。四个限值均设有越 /复限死区,以避免实测值处于限值附近频繁报警; d) 开关事故跳闸到指定次数或开关拉闸到指定次数,应推出报警信息,提示用户检修。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ISO 16927-2014 Paints and varnishes - Determination of the overcoatability and recoatability of a coating (ISO 16927 2014)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27 2014《涂料和清漆 涂层的再涂性和重涂性的.pdf DIN EN ISO 16927-2014 Paints and varnishes - Determination of the overcoatability and recoatability of a coating (ISO 16927 2014)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27 2014《涂料和清漆 涂层的再涂性和重涂性的.pdf
  • DIN EN ISO 16931-2009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 Determination of polymerized triacylglycerols by high-performance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HPSEC) (ISO 16931 2009) .pdf DIN EN ISO 16931-2009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 Determination of polymerized triacylglycerols by high-performance 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HPSEC) (ISO 16931 2009) .pdf
  • DIN EN ISO 16946-2017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Ultrasonic testing - Specification for step wedge calibration block (ISO 16946 2017)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46 2017《无损试验 超声波试验 阶跃式.pdf DIN EN ISO 16946-2017 Non-destructive testing - Ultrasonic testing - Specification for step wedge calibration block (ISO 16946 2017)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46 2017《无损试验 超声波试验 阶跃式.pdf
  • DIN EN ISO 16948-2015 Solid biofuels - Determination of total content of carbon hydrogen and nitrogen (ISO 16948 2015)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48 2015《固体生物燃料 碳 氢和氮总含量的测定(ISO 16948.pdf DIN EN ISO 16948-2015 Solid biofuels - Determination of total content of carbon hydrogen and nitrogen (ISO 16948 2015)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48 2015《固体生物燃料 碳 氢和氮总含量的测定(ISO 16948.pdf
  • DIN EN ISO 16954-2015 Dentistry - Test methods for dental unit waterline biofilm treatment (ISO 16954 2015)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54 2015《牙科学 牙科治疗装置水线生物膜处理的试验方法(ISO 16954-2015) .pdf DIN EN ISO 16954-2015 Dentistry - Test methods for dental unit waterline biofilm treatment (ISO 16954 2015)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54 2015《牙科学 牙科治疗装置水线生物膜处理的试验方法(ISO 16954-2015) .pdf
  • DIN EN ISO 16960-2015 Natural gas -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mpounds -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by oxidative microcoulometry method (ISO 16960 2014)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pdf DIN EN ISO 16960-2015 Natural gas -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mpounds -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by oxidative microcoulometry method (ISO 16960 2014)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pdf
  • DIN EN ISO 16961-2015 Petroleum petrochemicals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 - Internal coating and lining of steel storage tanks (ISO 16961 2015) English version EN ISO 16961 2015《石油.pdf DIN EN ISO 16961-2015 Petroleum petrochemicals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 - Internal coating and lining of steel storage tanks (ISO 16961 2015) English version EN ISO 16961 2015《石油.pdf
  • DIN EN ISO 16967-2015 Solid biofuels - Determination of major elements - Al Ca Fe Mg P K Si Na and Ti (ISO 16967 2015)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67 2015《固体生物燃料 主要元素的测定-Al Ca Fe Mg P.pdf DIN EN ISO 16967-2015 Solid biofuels - Determination of major elements - Al Ca Fe Mg P K Si Na and Ti (ISO 16967 2015)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67 2015《固体生物燃料 主要元素的测定-Al Ca Fe Mg P.pdf
  • DIN EN ISO 16968-2015 Solid biofuels - Determination of minor elements (ISO 16968 2015)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68 2015《固体生物燃料 微量元素测定(ISO 16968-2015) 德文版本EN ISO 16968-2015》.pdf DIN EN ISO 16968-2015 Solid biofuels - Determination of minor elements (ISO 16968 2015) German version EN ISO 16968 2015《固体生物燃料 微量元素测定(ISO 16968-2015) 德文版本EN ISO 16968-2015》.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企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