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4 讲 诗歌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通过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分析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炼字(含诗眼)、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其中品味炼字和炼句是热考题型。题型一 炼字(含诗眼)名师点炼字,多指诗歌中那些经过推敲,用得准确、生动,能传神地表现事物和情感等鲜明特征的字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有时是副词或数量词、叠词。1古代诗歌“炼字”分类分 类 示 例传神显旨的词“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的“醉”字表
2、明了那些忘怀故国的人的可耻嘴脸,他们不但志气丧失,甚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这一字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以动衬静的词“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喧”和“动”以动景衬静景,使境界更为幽深,更好地表现了诗人恬静的内心世界。以动写静的词“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字,将静物动态化,写出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以实写虚的词“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以乐衬哀的词“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中的“碧江”“白鸟” “青山” “艳花”等词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下句“何日是归年”的
3、思乡伤感形成对比,以乐景衬哀情。叠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迢迢”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写织女星之明。表颜色的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红”一“绿” ,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的这个过程充分表现出来,暗示时序的转换,青春不再。拟声形象的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嘈嘈” “切切”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22确定“诗眼”的 4 个角度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 “思” “忆” “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 “冷” “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
4、、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修辞上 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 ,以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的思想内容的词往往是“诗眼” ;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题组练1(2017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4 分)早上五盘岭 岑 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
5、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 “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 分)答: 解析: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
6、画了峰峦密集、重3叠之态。白 话 诗 歌 天刚放亮便已驱车出发,登上盘绕的五盘岭。两岸怪石耸峙,犹如两兽相斗,群峰相连,仿佛聚在一起,太阳尚隐于群峰中。苍翠的烟景被日光晕染,高处的树木浸透着寒气。松林疏朗露出孤单的驿馆,花草密处隐藏着急流险滩。栈道因为夜雨光润打滑,畬田里杂草已干。此行是为了知己,没有感觉到蜀道行路艰难。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 分)早发焉耆 怀终南别业岑 参晓笛引乡泪,秋冰 鸣马蹄。一身虏云外,万里胡天西。终日见征战,连年闻鼓鼙。故山 在何处,昨日梦清溪 。注 焉耆:指焉耆都护府,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秋冰:胡塞属高寒地带,入冬早,故虽秋日业已结冰。
7、故山:指岑参隐居的终南山。清溪:指终南山的小溪流。(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中的“晓” “秋”两字,点明作诗时间是秋天的早晨,表现了天气严寒达到了滴泪成冰的程度。B颔联写塞外,用“一身”和“万里”分别修饰“虏云”和“胡天” ,运用了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C颈联用“终日”和“连年”写连年不断的征战生活,表现了戍边将士忠诚坚贞、保家卫国的情怀。D尾联以“故山”点出了“怀”的对象,又用“在何处”引出下面的写梦之句,匠心独运,蕴含深情。解析:选 D A 项, “晓” “秋”两字不能体现“天气严寒达到了滴泪成冰的程度” ;B项, “一身”并不是修饰“虏云” ,是说
8、自己一人身处塞外,没有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C 项,应该是表现了戍边将士对长期征战生活的极度厌倦、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2)你认为这首诗题目中的哪个字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6 分)答: 4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统领全篇”可以判断出,此题考查的是对诗眼的理解。根据诗的题目“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可知,这首五言律诗是诗人塞外旅途中的怀乡之作,它以苍凉的格调,倾诉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因此,这首诗中能够统领全篇的字是“怀” 。确定“诗眼”后,可以采用逐联分析的形式来说明“诗眼”是如何统领全篇的。参考答案:“怀” 。首联“晓笛” “乡泪” “秋冰” “马蹄” ,
9、交织成一幅塞外秋晓行旅图,是触发“怀”的媒介;中间两联通过“一身”与“万里” 、 “终日”与“连年”两组的对比,强调边塞的路途遥远与生活单调,暗示出“怀”的原因;最后两句写思念故山的清溪,形之以梦,点出“怀”的对象。白 话 诗 歌 破晓的笛声催下我思乡的泪滴,秋日的冰水响过了奔驰的马蹄。我孤单一人置身于西北的塞外,几万里途程我处在遥远的天西。终日里只见边塞上不断地征战,连年来只听军队中战鼓的敲击。亲爱的家乡你如今究竟在何处?昨日的梦中我又回到故乡的清溪!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 分)秋晚登城北门 陆 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 秋。山河兴
10、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注 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B “两行雁带杜陵秋” ,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念之情。C “横槊赋诗非复昔” , “横槊赋诗”指诗人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 “非复昔”表明铁5马往事仍萦绕在诗人心中。D “梦魂
11、犹绕古梁州” ,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此句正是其渴望收复失地、报国心志的抒发。解析:选 B B 项,此句写鸿雁将汴京入秋的消息传来,非将思情带回故乡。(2)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6 分)答: 解析:作答本题,要抓住“愁”字对诗歌逐句进行分析。如首联“幅巾藜杖”写人已老, “卷地西风”写景已衰,奠定了诗歌“愁”的基调。颔联写景, “烽火” “秋雁”均使人愁。颈联感叹“山河兴废” “身世安危” 。尾联忆“横槊赋诗” ,梦“古梁州” ,愁情益发深沉。参考答案: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愁。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地飞鸿,愁。颈联感叹故
12、都沦陷、山河兴废,前途未卜,愁。尾联追忆“横槊赋诗” ,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 “愁”味悠长。白 话 诗 歌 一幅头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独登上城北门楼:西风卷地,百草凋零,满眼秋色勾起我满腹烦愁。一点烽火,报传着大散关口的敌情战况,两行雁阵,带来了长安杜陵的秋意浓厚。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安频频搔首;想起身世的安危呵,倚楼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如今,已不再是当年横戈马上,军中赋诗的光景,可时时刻刻魂绕梦萦的,仍是那古时的梁州!模板现 炼字题解答 3 步骤6附:答题句式1一般炼字题字用得最好(字是本诗的诗眼)。(解释此字在文中的含义),它运用了的手法,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刻画了
13、(景、物、人)的形象,描绘出一幅的画面,烘托了的意境,表达了的情感。2诗眼题先点明诗眼是什么,再从标题开始,逐一分析全诗是如何围绕诗眼展开的,或者逐一分析全诗是如何体现诗眼的。题型二 炼 句名师点赏析之要,赏句为妙。因此“赏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赏析诗句这种题型综合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炼句”3 注意1注意诗句中精当的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词等,它们往往对诗句表情达意起很大的作用。2注意诗句运
14、用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3注意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句的含意。我们在赏析某一句诗时,只有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才能弄清诗句的多层意思,明了诗句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题组练4(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 分)野 歌李 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
1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7解析:选 B B 项,错在“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 ,颈联中的“穷”并不是指生活贫困。 “屈穷”意指“不得志,处境艰难、窘迫”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 分)答: 解析:首先解释诗句的含意,再点出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本联的表面意思是,冬天的寒风终会过去,春天将会到来,届时春风会把枯柳吹绿,柳条看起来好像笼罩在轻烟之中。从表达的情感上看,北风呼啸,喻指诗人遭受了许多不公平的待遇;枯柳逢春、春柳笼烟的艺术遐思,表达了诗人虽处境艰难,但始终怀着乐观旷达的心态,不甘沉
16、沦,在屡次受挫之后还能自我勉励。参考答案: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白 话 诗 歌 拉开山桑木制成的弓,仰天射出用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弦响箭飞,高空中口衔芦苇疾飞而过的大雁应声中箭,跌落下来。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呼啸的北风,在田野里烧烤着猎获物,饮酒高歌,直到暮色四起,黄昏来临。大丈夫虽身受压抑遭遇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要做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拂绿枯柳。到那时缀满嫩绿的柳条看上去正好像轻烟
17、笼罩一般摇曳多姿。5(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 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8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
18、考官来完成。解析:选 BE B 项,第三句中的“衔枚” ,是指古代军队秘密行动时,让兵士口中横衔着枚(像筷子的东西),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此处形容人人肃静。本句重在表现考生们紧张肃穆地应考的情形, “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 ,不恰切。E 项,诗歌的尾联是作者自谦的话,表现了他对同僚的谆谆嘱托,不是说作者自己真的是体弱多病。(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答: 解析:首先观察诗句,有特殊表现手法的要指出,并进行分析。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 ,先点出其修辞手法比喻,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再表述这样写的作用和表达效
19、果,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庄严;最后,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参考答案: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白 话 诗 歌 贡院里摆放着紫案,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广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郡县里向京都推荐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分等授官封爵,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弱多病心神已耗尽,超群的英才全靠诸位来识别辨
20、明。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 分)送杨长史赴果州9王 维褒斜不容幰 ,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 ,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注 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幰(xin):车幔,代指车辆。官桥:官路上的桥梁。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以强烈的呼喊和问语起调,强调蜀道狭险,远行艰难,忧思溢于言表。B颔联以数字的夸张手法,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明友人行程之远,离别之久。C颈联实写蜀道中的官桥巫祝、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具有
21、超俗的画意和诗情。D尾联“别后同明月”一句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解析:选 C C 项,并非实写,而是想象蜀道中的特有风物。(2)本诗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 分)答: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答出尾联使用的表达技巧,接着再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别后同明月”想象与友人同在一轮明月下的情景,是想象抒情。 “君应听子规”借用子规啼归的典故写出了对友人别后孤寂生活的关切之情和相思之苦,是借典故(或经典意象)抒情。尾联明里没一个“情”字,却借景物写尽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相思,属于融情于景。参考答案:运用想象(虚实结合)和典故抒发情感。 “
22、别后同明月”通过想象与友人同在明月下的情景,抒发相思之情, “听子规”借用子规啼归典故抒发盼望友人早归之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描写狭险的蜀道、道中特有的风物、九州明月,以及子规哀啼等荒凉之景抒发凄楚之情。写尽对友人的关切和相思。 “应听子规”既写出了对友人别后孤寂生活的关切之情和相思之苦,也写出了期盼友人早日归来的愿望。白 话 诗 歌 褒斜道狭险容不下车辆,你这位君子离京将去哪里?10险绝的鸟道绵延千余里,两岸猿啼会连续昼夜十二时辰!官桥边有款待行人的祭酒巫客,林麓中掩映着女神的庙祠。分手之后我们只能同看明月,你且还多听子规而生归思!模板现 炼句题解答 2 步骤炼句重在赏句中“意” 、句中
23、“技” ,也就是说一般从艺术特色和情感内容两大方面进行赏析。具体分析时可从以下 2 步骤入手:附:答题句式这句诗运用( )的手法(注意从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结构特点等多角度赏析),写出了( )的景象(人物特点、物象特点等),表达(或“表现”)了作者( )的情感(或“情操”)。题型三 语言风格名师点语言风格就是诗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诗(词)人的艺术特色,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不同诗(词)人或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高考近年来考查较少,从全国卷命题来看,更倾向于在选择题中考查。赏析语言风格
24、 4 注意1整体感知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2调动积淀不同的诗(词)人语言风格不同,同一诗(词)人不同时期因生活变迁、审美变化导致作品语言风格也不同。平时要注意了解积累诗(词)人的语言风格,掌握语言风格方面的术语。赏析语言风格时要注意迁移运用。3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语言风格,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4多角度入手11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入手。要关注作者一贯的语言风格。要关注诗歌本身的语言风格。可以先回忆常见的风格有哪些,然后逐一比对,得出结论。要关注题干的提示。题干如果已经暗示了某种语言风格,我们只需从用词、手法、情感等方面分析诗歌是
25、如何体现这种风格的即可。题组练7(2018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满江红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辛弃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 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 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绣衣:官服。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 ,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铜鞮陌:代指襄阳。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
26、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 分)答: 解析:首先要准确理解陈廷焯两句评论的意思。 “龙吟虎啸”形容声音宏大或叱咤风云的气势。这里指词的声律豪放峭拔, “和缓”有平和、缓和之意。两者在诗词语言和表达技巧上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结合对本词的理解,典故和建功立业与劝慰的情感是豪放而大气的,而作者对自己身世及友人的不舍就显得细腻而和缓了。参考答案:本词整体风格豪放,但又收放自如,时有柔和(平和,缓和,细腻)之笔。比如上阕“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气势雄奇,下阕“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意境宏阔,皆是典型的豪放之
27、笔,堪称“龙吟虎啸” 。比如上阕“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低回婉转,下阕“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12相忆”清丽隽永,皆堪称“和缓” 。白 话 诗 歌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饯行。只能自我叹息中年闲赋而生出更多病痛,又怎能忍受离别之痛。侵占东北河山的异族看到你像诸葛亮一样请求出师会感到吃惊,我希望你能像司马相如草拟喻巴蜀檄一样,对西蜀百姓进行安抚。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君莫要流泪伤心,湖南湖北一带那些你入蜀必经之地的风景,我都能说得清楚。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8阅读下
28、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9 分)雨余小步王夫之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竹箨 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 恰恰向人啼。注 箨(tu):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鹁鸠:即斑鸠。(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点明“小步”的地点,并描写出雨后莲塘的美丽景象,两个“莲”字连用,具有音韵之美,也暗示出对美景的喜爱。B第二句点明“小步”的时间,并通过风轻雨疏、夕阳西斜的景象,渲染出春雨初霁之时明丽、清新的氛围。C颔联描写作者扶杖出行被困春泥的情状,并通过描写一路所见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29、。D诗歌紧扣“雨余”着笔,选取了“斜照” “垂虹” “砌草”等常见而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描写,细腻生动,情景交融。解析:选 C C 项, “竹箨冠轻容雪鬓”写的是诗人头发花白、头戴竹箨冠的样子,并没有写竹笋破土而出的景象。(2)本诗风格清新,其“清新”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答: 13解析:“清新”指清爽而新鲜,可从语言、形象、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语言方面,本诗遣词造句不事雕琢,符合“清新”的含义;形象方面,本诗选取的“莲” “柳”“竹笋” “砌草”等意象清新自然;思想内容方面,诗人写自己在雨后美景中散步时的所见所闻,情感轻松愉悦。参考答案:语言清爽。用语不事雕琢,明白
30、晓畅,如“莲花莲叶” “疏雨疏风” “垂虹疑饮双溪水”等。景物清新。柳塘莲叶、砌草柔美、彩虹饮水等描绘出雨后风景的清新自然。情感轻松。雨余散步,见美好春景,落寞中暂得轻松愉悦。白 话 诗 歌 柳塘西处,莲叶田田,莲花清丽,风轻雨疏,夕阳西斜。花白的头发上戴着竹箨冠,拄着桃枝杖出行,又被困在湿滑的春泥里。彩虹倒映在水中,仿佛在饮溪水,路边的茅草也新长出了嫩芽。此时鹁鸠正在动听地歌唱,我已不打算再去过孤山放鹤的隐逸生活了。模板现 赏析语言风格 3 步骤“诗 歌 语 言 题 ”配 套 检 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 分)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 隔山川。乍见翻 疑梦
31、,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 几度:几年。翻:反而。共传:一起举杯。(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 “翻疑梦” ,把诗人诧14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 “更”字,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 “惜”字,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恋恋不舍,表
32、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解析:选 B B 项, “诧异、自责的神态”错,应该是“欣喜、惊奇的神态” 。(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 分)答: 解析:本题是炼字题(形容词),分两步作答:描景象(翻译诗句);点效果,明感情。 “寒” “暗” ,写出景象凄凉。诗人写此景正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这两句是描写实景,又暗写了人的心情。参考答案: “寒” “暗”二字客观地描写了与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环绕,烟云飘浮,显得更浓更暗;“寒” “暗”二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备感凄暗;“寒” “暗”二字使情景交融,展现
33、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黯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共 6 分,每点 2 分)白 话 诗 歌 自从和老友上次别后,隔山隔水已度过几年。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飘浮着烟云。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举杯痛饮。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9 分)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 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 ,令人长忆谢玄晖 注 。15注 谢玄晖:即谢朓,南朝齐著名诗人。(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4、是(3 分)( )A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 “凉风发”暗示了季节, “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 “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B “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了后面将要写的内容。C “解道澄江净如练 ,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 ,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解析:选 B B 项, “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2)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
35、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凝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三、四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6 分)答: 解析:第二联中的“摇” “滴”二字最为生动,分别是这两句诗的“诗眼” 。这两个字以动写静,恰好反衬出彼时彼刻万籁俱寂的特点。白云、城阙映入水中,微波涌动,它们在月色下轻轻地摇动着。白露凝为水珠,明亮亮地缀在草木之上,泛着晶莹的光点。这两句诗是景物的实写,尽管没有正面描写月色的皎洁,却从侧面烘托出了月色的可爱。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摇” “滴” 。(2 分)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也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
36、2 分)此二字化静为动,赋予画面以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异趣横生。(2 分)白 话 诗 歌 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眺望吴越。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白露好像是从秋月上垂落的水珠。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归,思念古人,而古人能与吾心相接者,亦很稀少。唯有能写出“澄江净如练”这样清丽之句的谢玄晖,方令人长忆不已。16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9 分) 鹧 鸪 天刘 著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
37、。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 ,寄与吴姬忍泪看。注 刘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原是北宋人,后由宋仕金,久居北国。“翰林”句:用欧阳修赠王安石诗句。(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前两句为全词定下感情基调。 “雪照”暗示为冬日;“玉指寒”一语双关,既表天气之寒,又寓心情凄寒。B三、四句紧承“羌管”二字:羌笛声幽怨,使人回想起江南的梅花;人在天涯,可惜双鬓已斑,词人自叹仕金太迟。C这首词的上片写离别滋味,追怀往日那难舍难分的场面,下片由当年写到此夕,思绪万千,抒发思念的情怀。D全词感情真挚,迂回曲折,流转自然,塑造了一个慨叹韶光易逝、人生易老、身处他乡、缺少知音,
38、对故土拥有无限依恋和思念的主人公形象。解析:选 B B 项, “词人自叹仕金太迟”不正确。词人这是自叹滞留北国的时间太长。(2)请从景情关系和语言的角度赏析“星点点,月团团”二句。(6 分)答: 解析:题干的“景情关系”包括寓情于景、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等。从语言风格看,以叠词入诗,平淡中蕴含深意。 “星点点,月团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是乐景;从“人在天涯鬓已斑” “寄与吴姬忍泪看”可以看出本词所抒发的情感为“哀情” 。天涯霜月又今宵,星牵思绪,月照哀愁,满脸愁绪只有开怀畅饮,倒流河汉方可罢休。 “倒流河汉”意指饮尽银河,痛快淋漓,忘乎所以地畅饮也许才能把满腔愁怨忘得一干二净。参考答案:
39、此二句描写出一幅美丽迷人的夜空画面:繁星点点,明月朗朗。以口语化叠字入诗,晓白流畅,富有节奏感,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冷的氛围。(2 分)词人触景生情,看到星月而生思家归园之情;(2 分)同时,以乐景衬哀情,如此美好的月夜更能衬托出人17事的缺憾,寄寓无尽的离愁。(2 分)(意思答对即可)白 话 诗 歌 铺满大地的白雪映照着山城,冰天雪地里,楼上吹笛的,连玉指都感到寒冷吧?你吹奏出的一声声羌笛音里,饱含着离别的哀怨,飘荡在空间。江南的梅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不知开落了几次了?我在天涯漂泊,两鬓已如此斑白了。面对天上点点闪亮的星星,朗朗普照的圆月,我独自一人痛饮不休。喝着,喝着,好像觉得天上的银河倒流
40、入了我的杯中。我这翰林学士为相思写了三千首诗词,想寄给你这南方的恋人,让你去忍着眼泪慢慢细读啊!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9 分)清 平 乐白 朴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词中“朱颜渐老” “白发添” “浑过了”直接抒发了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B “地迥无尘” “一片闲云”则是通过景物描写直接表达了作者洒脱闲逸、恬淡自在的人生态度。C “浑过了”中“浑”字用得极好,看似俚俗,实则意蕴甚丰,它既有“等闲”之意,又有“全部”之意,用于句
41、中就把“一切的一切全部白白流走了”的惆怅之情做了确切而完满的表达。D最后两句是本词的点睛之笔:词人流连忘情于青山,这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无限钟情;然而人的生命毕竟是短暂的,与青山相比,人生不过是流星划过长空的一瞬,因此青山即使有情而欲留人在,也“未必”能把人长留于怀抱之中。解析:选 B B 项, “直接表达”错,应是“间接表达” ;“一片闲云”是比喻,不是“景物描写” 。(2)这首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6 分)答: 解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具体表现在所运用的词语上,可通过分析诗歌运用的词语,18确定诗歌的语言风格。本词运用了口语化的词语,如“浑过了” “老夫” “恋杀”等,通俗易懂。据此,可以概括本词的语言风格为“朴实无华,平易晓畅” 。参考答案:这首词语言朴实无华,平易晓畅。(2 分)词中“浑过了” “老夫” “恋杀”“青山未必留人”等词比较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4 分)白 话 诗 歌 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青春年华就这么全都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再次来到江南,无一丝烟火之气,自己就像是一片飘逸的闲云。我留恋这青山,不想离开,青山却不一定能永远留住欣赏的人。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