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B 21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14/T 519 2009 食葵种子繁育制种技术规程 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breeding technology of edible sunflower seed 2009-04-01 发布 2009-05-01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DB14/T 519 2009 I 目 录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繁殖用亲本种子生产 1 5 制种用亲本种子生产 3 6 杂交种生产 4 7 病、虫、草害防治 4 8 种子包装与贮
2、藏 5 9 种子质量检验 6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项目及标准 7 DB14/T 519 2009 II 前 言 为规范食葵种子生产技术,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在生产上能较长时间发挥增产作用,特制定 食葵种子繁育制种技术规程 。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 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 位: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山西省良种引繁中心、山西省农科院棉花所、临汾市农业种子管理站、古交市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苏菊萍、赵玉山、梁宗栋、黄增强、刘志宏、单志杰、 田肉虎。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负责解释。 DB14/T 519 2009 1 食
3、葵种子繁育制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向日葵 种子的术语和定义、繁殖用亲本种子生产、制种用亲本种子生产、杂交种生产、病虫草害防治、种子包装与贮藏、种子质量检验技术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的食用向日葵各类种子的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 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3543.1 3543.7 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GB 4407.
4、2 经济作物种子 油料类 GB 7414 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 GB 7415 主要农作物种子贮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 则 NY/T 496 肥料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原种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3.2 不育系 雌蕊发育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不能自交结实,育性受遗传基因控制,通常用 A表示。 3.3 保持系 雌雄蕊发育正常,能自交结实,给不育系授粉后能够结实,但其后代仍然具有雄性不育特性。通常用 B表示。 3.4 恢复系 雌雄蕊
5、发育正常,给不育系授粉所产生的杂交种一代育性恢复正常,能自交结实。通常用 R表示。 4 繁殖用亲本种子生产 4.1 生产方法 混杂程度严重的 亲本种子繁殖采用“测交法”,混杂程度不严重的亲本种子繁殖采用“株行法”生产原种。 4.2 不育系、保持系“测交法” 4.2.1 第一年:选择单株,成对授粉 4.2.1.1 播种 不育系、保持系相邻对应种植。一般采用错期播种,待不育系发芽后播种保持系。 4.2.1.2 套袋 授粉 DB14/T 519 2009 2 开花前根据原系特征选择典型不育系、保持系盘面相对合套一袋,选套数量不少于 500对,编号挂牌。花期 相互轻 擦 花盘即可 ,隔 1d1次, 共
6、进行 3 5次, 时间 在 上午 9 00 12 00或下午 3 00 6 00。 4.2.1.3 复选和收获 生育期间在幼苗期、花期和成熟期分别进行鉴定选择。田间鉴定项目及标准详见附录 A(规范性附录)。 a)幼苗期:鉴定幼苗出苗期、三对真叶期、对生叶数、整齐度、胚轴色; b)开花期:现蕾期、开花期、舌状花色、柱头色、花药期。 c)成熟期:植株整齐度、成熟期、生育日数、茎粗、花盘形状、花盘直径、收获期、全生育日期。对不同的时期发生的病虫害要记录程度和原因。 成熟后,在田间根据不育系和保持系各自的特征及抗性对初选株进行复选。然后分别收 获, 单独脱粒,分开包装。 4.2.2 第二年: 株 行鉴
7、定、测交制种 4.2.2.1 播种 上年入选的不育系、保持系按序号成对相邻对应种植,错期播种。每一株行行长、种植面积及留苗密度相等。并在 附近种植若干行原定组合恢复系原种,供测交用,注意调节好花期。 4.2.2.2 株 行鉴定 同 4.2.1.3,选择典型株行 不少于 150 对 ,在入选株行中选择优良单株成对套袋留种,每株行不少于 10对,并编号挂牌。同时,入选不育系株行每行套袋 3 5株,进行雄性不育性能鉴定 。 4.2.2.3 测交制种 在入选不育系株行内,再选套株,同时选 套 恢复系。在盛花期,采集花粉,混合均匀,给不育系授粉,并编号挂牌。 4.2.2.4 复选和收获 成熟后,对选 套
8、 留种的不育系、保持系,根据特征特性及雄性不育性能鉴定结果,选留 20对 株行 ,分别脱粒留种,测交株按株行收获,混合脱粒,妥 善保管。 4.2.3 第三年: 株 系比较,测交种产量鉴定 4.2.3.1 播种 上年入选的不育系、保持系按序号成对相邻对应种植,错期播种,各株系播种面积和留苗密度相等。 4.2.3.2 株 系比较 开花前根据不育系和保持系原系特征特性和生长整齐度进一步鉴定,如发现杂株、可疑株或生长不整齐的全系淘汰,入选株系成对套袋授粉,并做标记,套袋数量根据繁殖面积而定。 4.2.3.3 测交种产量鉴定 将上年测交种,按品种比较试验要求种植,选用纯度较高的相同组合的种子作对照,进行
9、产量鉴定,开花前,在每个供试种内套 9 15株,进行恢复力鉴定。 4.2.3.4 收获和决选 成熟后,不育系、保持系套袋株分 株系混收,根据测交种比较试验的产量结果和恢复力鉴定结果,综合考察,决定取舍。入选的不育系、保持系的株系即为原种。成对保存。在考种过程中,有一项不合格即行淘汰。决选的入选株在剔除病虫粒后分别脱粒、考种、装袋编号保存。室内考种项目及标准详见附录 A(规范性附录)。 4.3 恢复系“测交法” 4.3.1 第一年:选择单株套袋自交,成熟后进行复选 250株,单株脱粒留种。 4.3.2 第二年:将上年入选 株 种植 株 行,并在附近种植同一来源的原组合不育系,根据原系特征特性选择
10、典型 株 行 150 个 ,在入选 株 行内选株套 袋自交,同时与不育系测交制种,每株行不少于 10对,编号挂牌,成熟后进行复选,恢复系、测交种按株系分别脱粒留种。 DB14/T 519 2009 3 4.3.3 第三年:将上年入选 株 行的自交 株 ,按编号种植 株 系,每系选套 50 株 。 测交种要选用质量符合GB4407.2 1996 标准的相同组合的种子作对照,进行产量鉴定。同时在每个供试种内套袋 3 5株,测定恢复力,成熟后,根据测交种产量和恢复力鉴定结果进行选择,将入选株系的套袋株混合脱粒,即为原种。 4.4 不育系、保持系“株行法 ” 4.4.1 第一年:选择单株,成对授粉 同
11、 4.2.1。 4.4.2 第二年 :株 行鉴定 ,加速繁殖 4.4.2.1 播种 在隔离区内 ,将上年入选的不育系、保持系按序号成对相邻对应 种植,错期播种,每个株行行长、种植面积及留苗密度相等。 4.4.2.2 株 行鉴定 同 4.2.1.3,开花期根据原系特征和整齐度进行鉴定, 性状不典型、生长不整齐的株行全行连根拔除,其他株行自由授粉所获得的种子即为原种。 4.5 恢复系株行法 4.5.1 第一年:选择单株套袋 ,自花授粉,决选 250 株,同时与相应组合的不育系测交制种,编号挂牌,分别脱粒,成对留种。 4.5.2 第二年:将上年套袋自交的种子按编号种成 株 行,选择典型 株 行 15
12、0 个 ,在每一入选 株 行中选套 50 株 ,并将测交种按编号种植,套袋观察恢复力。将恢复能力衰退的 株 行淘汰后,其他 株 行的套袋株 混合脱粒即 为原种。 5 制种用亲本种子生产 5.1 隔离 采用空间隔离,时间隔离,或网室繁殖。空间隔离的繁殖田与相邻同作物不同系的花粉源距离不得小于 4000m。 5.2 选地 选择 地力均匀、土质肥沃、排灌方便、通风透光、旱涝保收的地块, 避开有检疫对象的地区。 5.3 施肥 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 12500kg、硫酸钾 150kg、磷酸二铵 200kg、尿素 37.5kg。如果夏播时间较紧,来不及施底肥的可在现蕾期 每公顷 施磷酸二铵和尿素各 150
13、200kg。施用肥料的具体要求按 NY/T 496肥料使用准则 通则 规定执行。 5.4 播种 5.4.1 土层 5cm左右的地温连续 3 5d稳定在 8 10时开始播种。 5.4.2 为使不育系和保持系花期相遇, 一般在良好 不育系发芽后播种保持系。 5.4.3 根据地力和亲本特性,合理确定密度,每公顷一般留苗 37000 45000株。 5.4.4 不育系繁殖田母本 行不应超过父本行数的 3倍 ,父母本间隔种植。 5.4.5 可 在保持系行内种植标志作物以分辨不育系和保持系。 5.4.6 直行播种,不种横头 。 5.5 浇水 在 现蕾和开花期及时浇水,保证植株有充足的水分, 每次务必 浇透
14、,不能形成夹干土 。 5.6 去杂去劣 在苗期、花期和收获期,将杂、病、劣株和怀疑株全部拔除,花期鉴定时, 杂株和怀疑株散粉株率的总和,原种田不得超过 0.03%,原种一代不得超过 0.05%,原种二代不得超过 0.2%,花期一旦发现杂株,及时拔除,就地深埋。 DB14/T 519 2009 4 5.7 花期防杂 花期严防人为因素将异品系花粉带入隔离区内。 5.8 辅助授粉 繁殖田要及时、多次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 5.9 割除 保持系 授粉结束后,将保持系彻底割除。 5.10 收获 收获前对不育系、保持系分别收获。收获前全面进行一次田间复检。彻底淘汰可疑株、病劣株,固定专人,分收、分
15、运、分晒、分打、分贮藏。 6 杂交种生产 6.1 选地 同 5.2。 6.2 隔离 采用空间隔离,或时间隔离。空间隔离的 制种 田与相邻同作物不同系的花粉源距离不得小于 4000m。 6.3 播种 6.3.1 适时播种 根据双亲 从 出苗到开花的天数决定父母本播期, 一般母本一次播种,父本分期播种,使花期相遇良好。地温同 5.4.1。 6.3.2 种植密度 根据土壤肥力和亲本株型 ,留苗密度一般为每公顷 37000 45000株。 6.3.3 种植行比 根据父本花期长短、花粉量多少、母本接受花粉能力的强弱、传粉昆虫多少和当地气候条件等综合考虑,一般母本与父本行比为 4 2 6 2,直行种植,不
16、种横头。 6.4 去杂去劣 分苗期、蕾期、花期、收获期四期对父母本严格去杂去劣。 6.4.1 苗期结合间苗拔除与 本品 系 幼茎颜色不同的杂株和一些 长势 太强太弱 或有病 的 幼苗 。 6.4.2 蕾期植株生长快 ,便于鉴别和去杂,将杂、劣、病株和可疑株连根拔除,以防再生。 6.4.3 花期根据 舌 状 花色 、 柱 头色 、 花药色等性状去杂, 特别要注意及时拔除混进不育系行里的矮杂株 。 对可疑株可采用挤出花药的方法,观察其颜色和饱满度加以判断。 6.4.4 收获前根据 茎粗 、花盘形状、 籽 粒色泽等去杂,拔除病株。 6.5 花期的预测和调节 6.5.1 根据叶片数推测 :一般出苗到现
17、蕾平均每日可生长 0.7 片叶,根据父母本各自应有的叶片数,观察其叶片出现的速度,预测父母本花期是否相遇 。 6.5.2 根据蕾期推测 :从出苗到现蕾一般为 35 45d,现蕾至开花约需 20d,根据现蕾推算开花期比较准确。 6.5.3 如发现花期可能不相遇,或相遇极差时,对开花偏晚的亲本增肥增水、根外喷 施 磷 肥 ,促进提早开花;对开花偏早的亲本采用不追肥,少追肥,不浇水等控制措施。 6.6 人工授粉 在盛花期隔一天进行一次,每个花盘连续授粉 3 4次。如花期相遇不好,授粉次数应适当增加。 6.7 收获 在父母本授粉完结之后 2 3d,割除父本。当母本 花盘背面呈黄褐色、舌状花脱落、果皮变
18、硬时收获 ,母本经过盘选、去杂去劣,混合脱粒,翻搅晾晒,充分干燥后精选分级,包装入库。 7 病、虫、草害防治 DB14/T 519 2009 5 7.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使用药剂防治时,应按 GB 4285 和 GB/T 8321 (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7.2 防治方法 7.2.1 农业防治 轮作倒茬。 提倡进行区域性轮作,一般与禾本科 、豆科 作物进行, 不与苜蓿和其他多年生牧草轮作,至少要进行 3 5年的轮作,才能从根本上消灭土壤中的越冬菌源 ,在列当寄生和霜霉病严重的地区,轮作周期应为 8年以上 。若要连作提
19、倡食葵和油葵倒茬 。 7.2.2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田间瓢虫等自然天敌,杀灭蚜虫等害虫。 7.2.3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 性,采用黄板、糖醋液、黑光灯或频振灯等方法诱杀蚜虫等害虫的成虫。 7.2.4 药剂防治 7.2.4.1 菌核病 用 50%速克灵 1000倍液、 50%甲基托布津或 50%多菌灵 500倍液,于盛花期或终花期喷治。 7.2.4.2 霜霉病 用 25%瑞毒霉拌种,剂量为种子量的 0.4%;用 25%瑞毒霉 2000倍液发病初期喷洒 1次 ,7d后再喷一次。 7.2.4.3 褐斑病 在发病初期,每隔 10d喷一次 70甲基硫菌灵 1000倍液,连续喷 2 3次效果较好
20、。也可用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1000倍液进行防治 。 7.2.4.4 锈病 种子处理用 80硫磺干悬浮剂 1 50拌种或每 100kg种子用 25 粉锈宁 可湿性粉剂 30g进行拌种。土壤处理用 25 粉锈宁 可湿性粉剂每 hm2用 3kg拌适量沙土,结合播种均匀撒入。在发病初期用 20粉锈宁乳油 1000 1500倍液,或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 7 10d一次,共喷 23次 。 7.2.4.5 向日葵螟 在幼虫发生初期, 2.5%溴氰菊酯 2000倍液,每个花盘喷 40 50ml,隔 5 7d再喷一次 。 7.2.4.6 黑绒金龟甲 在成虫危
21、害期用 2.5%功夫乳油、 20%灭扫利、 5%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 1500 2000倍液, 或 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倍液喷雾防治,同时在 田间地头铲净杂草或喷药减少虫源 。 7.2.4.7 蒙古灰象甲 用 50%辛硫磷微胶囊拌土撒于苗眼内,每 hm2用药 1.5kg,拌细土 300kg,或用 50%辛硫磷 600 800倍液 ,喷洒在幼芽拱土出苗时土壤出现隙缝的地方 。 7.2.4.8 拟地甲 对重发生地块,用 50%辛硫磷 1: 20比例拌潮湿细沙土,傍晚撒于幼苗根部四周 。 或 用 50%辛硫磷 1:10比例拌切碎的菠菜等嫩叶菜,傍晚撒于幼苗根部四周 ,每 3 5d更换一次毒饵
22、 。 7.2.4.9 列当 播前土壤处理:每 hm2可用 48%氟乐灵乳油 1050 2250ml(粗粒土用低量,中壤土用中量,细壤土用高量) ,用药后混土;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每 hm2用 12%农思它(噁草酮) 8 9L;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每 hm2用 48%仲丁灵乳油 3000 4500g,兑水 900 1350kg,均匀喷施于土表。播前可混土可不混土,若混土,深度为 3 5cm。 8 种子包装与贮藏 DB14/T 519 2009 6 当籽粒含水量降至 12.0%以下才可入库贮存,仓库具有良好的防湿、隔热、通风、密闭性能。其他条件和要求按 GB 7414、 GB 7415标准执行
23、 。 9 种子质量检验 检验方法执行 GB/T 3543.1 7 1995,对符合 GB 4407.2规定标准的种子出具检验报告。 DB14/T 519 2009 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项目及标准 A.1 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A.1.1 播种期 播种当天的日期(日 /月,下同)。 A.1.2 出苗期 子叶出土展开 的穴数 达全区总穴数的 50%的日期。 A.1.3 三对真叶期 幼苗第三对真叶出现(明显可见时) 的株数 达全区总株数的 50%的日期。 A.1.4 幼茎颜色 分紫、绿、红、深紫四种。 A.1.5 对生叶数 互生叶出现后调查对生叶数,以“对”表示。 A.1
24、.6 幼苗整齐度 在两对真叶期目测全区幼苗生育整齐一致的程度,以整 齐、 中 等、 不整 齐表示 。 A.1.7 胚轴色 在第三对真叶期调查子叶下茎色 ,分深紫色 、 紫色 、 淡紫色 、 绿色四种。 A.1.8 现蕾期 植株主茎花蕾直径达 1cm的株数 ,占全区总株数的 50%的日期 。 A.1.9 开花期 植株主茎花蕾的舌状花完全展开 的株数 ,占全区总株数 50%的日期。 A.1.10 舌 状 花色 橙黄色 、 黄色 、 淡黄色 、 杂色(同一小花冠具有以黄色为基调的不同颜色)。 A.1.11 柱 头色 黄色 、 淡黄色 、 黄绿色 、 紫红色 四种。 A.1.12 花药色 深褐色 、
25、褐色 、 淡褐色 三种 。 A.1.13 植株生育整齐度 在开花期间目测全区植株生育整齐一致的程度,以整 齐、 中 等、 不整 齐 表示。 A.1.14 成熟期 花盘背面和茎 秆 上中部变成黄白色,叶片出现黄绿色,子实充实,外壳坚硬,呈现固有色 泽的植株占全区总株数 90%的日期。 A.1.15 生育日数 从出苗期到成熟期的天数。 A.1.16 茎粗 在成熟前随机取 10 株,测量茎 秆 中部的直径,取平均值,以 cm表示。 A.1.17 花盘形状 在成熟前调查花盘正面形状,分凸 、 凹 、 平三种记载。 A.1.18 花盘直径 在成熟前随机取 10个花盘量其直径,取平均值,以 cm表示。 A
26、.1.19 病害 记载病害种类,发病时期,程度以轻 、 中 、 重表示。 DB14/T 519 2009 8 A.1.20 收获期 实际收获的日期。 A.1.21 全生育期 播种第二天至成熟的天数 。 A.1.22 整齐度 根据 全生育期 植株生长的繁茂程度、株高 现蕾、开花 及各性状的一 致性记载,分整齐和不整齐两级表示 。 A.1.23 抗病性 主要观察 菌核 病 、 锈病 、 褐斑病 等病害发生时间和程度。 A.1.24 感病情况 分重、中、轻三级 A.2 室内考种项目及标准 A.2.1 株高 在成熟前随机取 10株,调查从子叶 节 到 植株 顶端的高度,取平均值,以 cm表示。 A.2
27、.2 虫食率 在成熟后随机取 5 10个花盘,查其子实被向日葵害虫蛀食的百分数,取平均值。 A.2.3 主 茎花盘子 粒 重 在成熟时随机收获 10株,取主茎花盘脱粒风干后称子 粒 重量,取平均值,以 g表示。 A.2.4 单株子 粒 重 在成熟时随机收获 10株,脱粒风干后称全株子 粒 重,取平均值,以 g表示。 A.2.5 籽实 形 状 圆锥形 、 长圆锥 、 短圆锥 、 卵圆形 、 长卵圆形 五种 。 A.2.6 百粒重 随机取 100粒 自 然风干 的种子称重,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以 g表示。 A.2.7 皮壳率 ( %) 按式( A1)计算 : (子实总重 子仁重) 皮壳率 ( %) =- 100 % (A1) 子实总重 A.2.8 实际子 粒 产量 在成熟时收获脱粒后,自然风干的子 粒 称重,为小区实际产量,以 kg表示。 DB14/T 519 200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