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21 DB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 /T629 2011 无公害食品 猴头菌生产技术规程 2011 - 12 - 20 发布 2012 - 01 - 20 实施 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4/ /T629 2011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生产场所 2 5 生产原料 2 6 生产技术 2 7 病虫害防治 4 8 生产管理档案 5 DB14/ /T629 2011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 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2、: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 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贾彬良 、宋瑞娟、 张福元 、 冀俊强 、王紫艳、张颖、韩静 。 DB14/ /T629 2011 1 无公害食品 猴头菌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 猴头 菌 生产的术语和定义、 生产 场 所、生产原料、 生产技术 、 病虫害防治和 生产管理档案 。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无公害食品 猴头菌的 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
3、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 乙 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5333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 5358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确立的以及 下 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菌种 生长在适宜基质上具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 GB/T 12728 2006, 定义 2.5.6 3.2 播种 将菌
4、种种植在培养基物上的过程。 3.3 基质 食用菌赖以生存的物质。 DB14/ /T629 2011 2 3.4 瓶栽 将 拌好 的培养 料 及时装 入 一定规格 的菌种瓶内,进行食用菌栽培的 方法 。 3.5 袋栽 将 拌好 的培养料 及时 装 入 一定规格 的聚丙烯或高密 度聚乙 烯塑料袋内, 进行 食用菌 栽培的方法。 3.6 发菌 菌丝体在培养基物内生长、扩散的过程。 3.7 催蕾 采取控温、控湿、通风、震动及适当光照等方法促进菇蕾形成的技术措施 。 GB/T 12728 2006, 定义 2.6.83 4 生产场所 应 选择 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平坦开旷 、 给水方便 的 场地 ,其
5、场地 环境 应符合 NY 5358的要求 。生产 场 所应包括 原料储备 库、 灭菌 房、 接种 室、 发菌 室、 出菇 房 。 5 生产原料 生产原料 应符合 NY 5099的要求。 所 用水应符合 GB 5749规定。 6 生产技术 6.1 生产季节 春季, 3 4月制种, 4月上中旬播种 , 5 6月出菇。春季播种,接种后应采取保温措施,促进菌丝生长 。 秋季, 8月制种, 9月初接种, 9 10月出菇。 接种后 , 气温 应 不超过 30,以 22 25为最适。同时 , 从菌丝长满瓶(或袋)到出菇期间,温度 应 不超过 25,以 16 20为最适。 如有控温等设施, 可行猴头菌 的周年
6、生产 。 6.2 生产流程 6.2.1 培养料配方 6.2.1.1 木屑 78%,麸皮或细米糠 20%,蔗糖 1%,石膏 1%。 6.2.1.2 棉籽壳 88%,麸皮 10%,蔗糖 1%,石膏 1%。 6.2.1.3 木屑 50%,棉籽壳 38%,麸皮 10%,蔗糖 1%,石膏 1%。 6.2.1.4 棉籽壳 40%,麦秸或其它秸秆粉 48%,麸 皮 10%,蔗糖 1%,石膏 1%。 DB14/ /T629 2011 3 6.2.1.5 玉米芯 78%,麸皮 20%,蔗糖 1%,石膏 1%。 6.2.2 培养料处理 主料用前暴 晒 2 d 3 d;稻草 用前压扁、截成 2 cm 3 cm长的小
7、段,在 1% 2%的石灰水中浸泡 12 h24 h,然后清水洗至中性,沥干备用;麦秸用 1.5 mm筛底的粉碎机粉碎,在 2%的石灰水中浸泡 24 h,然后清水洗至中性,沥干备用。 按配方称好各种原料,先把糖溶于水中,将其它料混合均匀,再将糖水倒入料中,边加水边搅拌,使料与水混合均匀。培养料含水量为 60% 65%, pH值在 6.5 7.0之间。 6.2.3 栽培方法 6.2.3.1 瓶栽法 6.2.3.1.1 装瓶 常用 容积 为 750 ml、 口径 3.5 cm的 菌种瓶,也可用容积为 750 ml 1000 ml、 口径为 5.0 cm的化工瓶,容积小的罐头瓶不适用于商品性猴头菌的生
8、产。 将准备好的培养料装瓶,边装料边轻轻摇动瓶子,使培养料上紧下松,培养料装至瓶颈以上距瓶口1.5 cm处,可得到质量较高的子实体。 将装好料的瓶子中央打接种孔,用特制的透气海绵塞封口,也可选用牛皮纸、聚丙烯薄膜、棉塞等材料封口。 6.2.3.1.2 灭菌 装好瓶后,在 0.1 MPa 0.12 MPa压力下,灭菌 1 h 1.5 h或者在常压下灭菌 6 h 8 h,利用余热焖料过夜。 6.2.3.1.3 冷却 灭菌后 待 瓶内培养料温度 自然 降至 30以下,即可在无菌条件下接种。 6.2.3.1.4 接种 取蚕豆大的菌种块接入瓶中,每瓶原种可接 60 80瓶。采用两点接种法,即先将一块小的
9、菌种从接种穴送入培养料的下部,然后将第二块较大的菌种固定在接种穴口部,以便瓶内上下同时发菌。 6.2.3.1.5 发菌 接种后,将菌种瓶竖立在架上或地上培养 3 d 5 d,待菌丝定植后,卧放到架上或靠墙堆叠,堆叠1 m 1.5 m高,继续培养。 750 ml的菌种瓶,在 22 25条件下,只要 25 d 30 d菌丝即可长到 瓶底。春栽时,若温度过低,可在室内用电炉或炭炉加热保温,同时要在地面上适当洒水保证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 65 70,并进行避光发菌。培养期间应勤检查,发现有感染杂菌的菌瓶要及时剔除处理。 6.2.3.1.6 出菇管理 菌丝 长满瓶后要移入菇房,温 度控制在 15 22 ,
10、并适当给予散射光。 10 d左右即可形成菌蕾,待菌蕾接触封口物时,拔除封口物,横放或竖放于栽培架上。竖放时,瓶间距 2 3 ;横放时,每格以放 6 8层瓶子为宜。横放时相邻的两层瓶口方向相反,并固定位置。 菇蕾期 应 每天向菇房空间、墙壁上喷雾,地面 上洒水,保证正常的空间相对湿度在 85 90之间。注意通风,随着子实体生长,要逐渐增加通风次数和通风时间,在原基分化后每天通风 1 2次,每次半DB14/ /T629 2011 4 小时 ; 当子实体长大后,每天通风 2 3次,每次 1小时 ; 自然气温高时,晚间可以开窗通风,通风时 不应 让风直接吹袭子实体。同时菇房内要有一定的散射光。 在子实
11、体生长期间,一般不要随便移动瓶子,以免形成畸形菇。 6.2.3.2 袋栽法 6.2.3.2.1 配料、装袋、灭菌 培养料的配料、装袋、灭菌方法同瓶栽 法, 其料内含水量应比瓶栽法低 5%左右 。采用 15 cm 33 cm( 0.04 cm 0.06 cm) 的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 每袋装干料 0.3 kg 0.35 kg。装料上下要紧实,原料高度为 11 cm 12 cm,然后用线绳扎紧袋口,袋口的袋沿往内扎,避免造成杂菌污染。装袋后应及时灭菌,灭菌时间应稍长于瓶栽法 。 塑料袋应符合 GB 9687、 GB 9688规定。 6.2.3.2.2 冷却、接种、发菌 当料袋冷却到 30以
12、下时,无菌操作 接种,每瓶菌种 转 接 30袋 左右,袋口上套颈圈,加封透气盖,套颈圈时要紧贴料面,袋沿尽量往下翻卷,使颈圈与料紧贴无空隙。接种后若低温季培养,菌袋放在床架上多层培养,并进行加温。其它管理方法同瓶 栽 法 。 6.2.3.2.3 出菇管理 当菌丝快要长满袋时,把菌袋卧式堆叠于床架上或就地堆放,增加湿度,采用空中喷雾,挂湿布和地面喷水等增湿措施,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90 95,同时通风换气,气温高时,晚上通风降温,气温低时中午通风升温。菇房内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刺激原基形成,并解袋出菇。 6.2.4 采收 正常管理的情况下,菇蕾一般经 7 d 10 d的培养 ,菌刺形成,子实
13、 体成熟即可采收。 采收时用小刀从菇基座处割下,不要割破塑料袋,以免杂菌污染。采下的菇体要轻拿轻放,防止挤压,损伤外观,影响菇体商品价值。 6.2.5 采后管理 采完第一 潮菇后,为了促进第二潮菇原基形成,停水 3 d,并在瓶口或袋口盖上 湿布 ,每天喷水数次,空气相对湿度约 80,促进菌丝恢复生长,约经 10 d左右的养菌和催蕾管理,第二批原基出现,再按 6.2.3.2.3的方法 进行 出 菇管理。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 提倡使用生物防治 。 7.2 农业防治 7.2.1 把好菌种质量关,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 7.2.2 搞好环境卫生,菇房
14、定期消毒杀菌, 工具要洗净并 消毒 ,废弃料应运至远离菇房的地方 。 7.2.3 原料要新鲜无霉变,科学配料, 灭菌 彻底 。 7.2.4 创造适宜猴头菌生育的环境条件 。 DB14/ /T629 2011 5 7.3 物理防治 利用 防虫网、遮阳网等功能网隔离培养室、菇房等场所,阻隔病虫侵入;利用空气过滤、紫外线、臭氧等装置进行接种器具和栽培场所的消毒处理。 7.4 生物防治 目前以生物的代谢物和提取物杀虫杀菌为常见,如:用 180 /L 210 /L链霉素防治革兰氏阳性细菌引起的病害; 用 金霉素 130 /L 220 /L防治细菌性腐烂病;用细菌制剂 苏云金杆菌 制剂 防治蜗牛、蝇、蚊、线虫 等类害虫。 植物制剂 鱼藤精、烟草浸出液和其它生物制剂,对猴头菌虫 害有理想的防治效果。 7.5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 应 符合 GB 4285、 GB/T 8321(所有部 分) 的 相关规定。 8 生产 管理 档案 在生产过程中应建立生产技术档案,并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相关内容。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