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728-2009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1230871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 T 1728-2009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DB21 T 1728-2009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DB21 T 1728-2009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DB21 T 1728-2009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DB21 T 1728-2009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辽宁省地方 标准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B21/T 1728-2009 主编单位: 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技术审查单位:辽宁省交通厅 标准审批发布部门: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I 目 次 前 言 I 1 总 则 1 2 术语、符号 1 2.1 术语 1 2.2 符号 2 3 原材料技术要求 3 3.1 水泥 3 3.2 粗集料 4 3.3 细集料 4 3.4 水 5 3.5 钢筋 5 3.6 接缝材料 5 3.7 养生剂 6 4 结构组合设计 6 4.1 基本要求 6 4.2 路基 7 4.3 基层 7 4.4 面层 7 5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9 5.1 水泥混凝土

2、配合比设计 9 5.2 配合比确定与调整 13 5.3 抛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4 6 水泥 混凝土面板 施工准备 . 14 6.1 施工机械准备 14 6.2 施工组织 14 6.3 搅拌场设置 15 6.4 施工前材料与设备检查 15 6.5 路基、基层的检测与修整 16 7 混凝土拌合物搅拌与运输 . 16 7.1 搅拌设备 16 7.2 拌和技术要求 16 7.3 运输要求 17 8 混凝土面层铺筑 . 18 8.1 模板及其架设与拆除 18 8.2 三辊轴机组铺筑 20 8.3 小型机具铺筑 21 8.4 抛石混凝土施工 24 8.5 外掺剂及真空脱水 24 9 面层接缝、抗滑与养生

3、 . 25 9.1 接缝施工 25 9.2 抗滑构造施工 27 II 9.3 混凝土路面养生 28 10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 28 10.1 一般规定 28 10.2 雨季施工 29 10.3 风天施工 29 10.4 高温和低温季节施工 29 11 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30 11.1 一般规定 30 11.2 铺筑试验路段 31 11.3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 31 11.4 交工质量检查验收 33 12 安全生产及施工环保 34 12.1 一般规定 34 12.2 安全生产 34 12.3 施工环境保护 35 附录 36 辽宁省地方标准 36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条文说

4、明 36 1 总 则 . 36 2 术 语 . 36 3 原材料技术要求 . 36 3.1 水泥 36 3.2 粗集料 37 4 结构组合设计 . 37 4.1 基本要求 37 4.2 路基 38 4.4 面层 38 5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9 5.1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9 6 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准备 . 39 6.4 施工前材料与设备检查 39 7 混凝土拌合物搅拌与运输 . 39 7.1 搅拌设备 39 8 混凝土面层铺筑 . 39 8.2 三辊轴机组铺筑 39 8.4 抛石混凝土施工 39 8.5 外掺剂及真空脱水 39 9 面层接缝、抗滑与养生 . 40 11 施工质量检

5、查与验收 40 11.3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 40 11.4 交工质量检查验收 40 I 前 言 2003 年以来,我省开始大规模修建农村公路,改善了 农村的交通运输条件,方便了 农民的生产 和 生活 ,促进了 广大 农村 地区 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 在广泛 采用沥青路面的同时,部分地区开始尝试 修建 水泥 混凝土 路面,并取得明显效果。为进一步推 广 水泥 混凝土 路面在我省农村公路建设 中 的应用,切实加强技术指导,由辽宁省交通厅委托 辽宁省 交通厅 公路管理局,组织编写本规范。 在编制过程中, 广泛调研了 农村公路水泥 混凝土 路面 设计、施工的总体情况,总结了我省近年来的 生产 实践

6、经验 。针对农村公路 点多面广、 工程 规模小、 位置偏远、 交通量小、 重载车少, 主要解决农民出行的特点,在部颁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2002)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30-2003)的基础上,编制了我省 农村公路水泥 混凝土 路面设计 与 施工技术规范 。 本规范共分 12 章, 分别是总则、术语、 原 材料 技术 要求、结构组合设计、水泥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水泥混凝土面板施工准备、混凝土拌合物搅拌与运输 、混凝土面层铺筑、面层接缝、抗滑与养生 、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 施工 、 施工 质量检查 与 验收 、 安全生产及施工环保 等。 本规范的制定

7、为我省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提供技术依据。 本规范技术指标为推荐性指标。 本规范由辽宁省 交通厅 公路管理局主编,规范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辽宁省交通厅,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辽宁省 交通厅 公 路管理局负责。 主编单位: 辽宁省交通厅公路管理局 参编单位: 铁岭市公路管理处 技术审查单位: 辽宁省交通厅 标准审批发布部门: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起草人: 王振宇、史强、谢永才、王子峰、王磊、赵洋、黄毅、马凌 、杨旭、郝丕琳、李明 、霍晓峰1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1 总 则 1.0.1 为 适应我省农村公路 建设推广应用 水泥 混凝土路面 的需要,提高水泥混凝土路

8、面的设计质量和 施工 技术水平,保证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 于 我省 采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 新建、改建及大 修的 乡、村级农村公路 (以下简称农村公路) 。 1.0.3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根据使用任务、性质,结合当地气候、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1.0.4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应根据合同及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所处的气候、水文、地形等环境条件,选择满足质量指标要求,性能稳定的地产材料,合理确定配合比、机具设备和施工工艺, 编制 经济性好、操作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备的施工质量保

9、障体系。 1.0.5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应积极采用新 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不断提高路面工程质量和设计施工技术水平。 2 术语 、 符号 2.1 术语 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 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抛石混凝土路面 在面板中央 水泥混凝土中,另 放入不参与拌和的 大粒径碎石或 砾 石形成的 轻交通普通 混凝土路面 。 2.1.3 砂 砾 (或砾石) 混凝土路面 用符合混凝土级配要求的 天然砂砾 ( 或砾石 ) ,或天然砂砾掺配碎石、破碎砾 石后符合混凝土级配要求的 混合料制作的轻交通普通混凝土路面。 2.1.4 三辊轴机组铺筑 采用振捣机

10、、三辊轴整平机等机组铺筑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2 2.1.5 小型机具铺筑 采用固定模板,人工布料,手持振捣棒、振动板或振捣梁振实,棍杠、修整尺、抹刀整平的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1.6 工作性 混凝土拌合物在浇注、振捣、成型、抹平等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它是拌合物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的综合体现。 2.1.7 振捣棒的有效作用半径 插入式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能振实该拌合物的作用距离。 2.1.8 构造深度 使用拉毛、塑性刻槽或硬性刻槽等工艺制作的沟槽或纹理的平均深度。 2.1.9 基准水泥 混凝土 不掺掺合料或外加剂的水泥混凝土。在对比掺合料的使用效果时,为不掺掺合料但掺有外加剂的

11、混凝土;在比较外加剂的使用效果时,为无掺合料和外加剂、用基准水泥配 制 的混凝土。 2.1.10 填充体积率 混凝土中粗集料的体积占有率。用 1m3 混凝土中粗集料用量除以其视密度计算。 2.1.11 养生剂 一种喷洒和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具备足够的保水养生功能,但不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悬浮物乳液。 2.2 符号 cf 配制 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 rf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 s 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 t 保证率系数 vc 弯拉强度变异系数 sf 水泥实测 28d 抗折强度 oW 不掺加外掺剂与掺合料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3 LS 坍落度 PS 砂率 CW 灰水比,水灰比之倒数 0C 单位水泥用量

12、0S 和 0G 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集料和细集料的用量 c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湿表观密度 csf 混凝土合格判定平均弯拉强度 spf 混凝土直径 150mm 圆柱体的劈裂强度 3 原材料技术要求 3.1 水泥 3.1.1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可采用强度等级 32.5 级 、 42.5 级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 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有条件的地区 宜 采用旋窑道路水泥,低温天气施工或有快通要求的路段可采用 R 型 水泥。 3.1.2 水泥 3d 龄期抗压强度不小于 11MPa,抗折强度不小于 3.5 MPa; 28d 龄期抗压强度不小于 32.5MPa,抗折强度不小于 6.5 MP

13、a。 3.1.3 水泥进场时每批量应附有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指标合格的检验证明。水泥的物 理性能等路用品质要求应符合表 3.1.3 的规定。 表 3.1.3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用水泥的物理指标 水泥性能 技 术 要 求 出磨时安定性 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标准稠度需水量 不宜 30% 烧失量 不得 5.0% 比表面积 宜在 300450m2/kg 细度( 80m) 筛余量不得 10% 初凝时间 不早于 1.5h 终凝时间 不迟于 10h 3.1.4 选用水泥时, 除满足表 3.1.3 的各项规定外,还 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其配制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 , 优选适宜 强度等级 的

14、地产 水 泥品种。 4 3.2 粗集料 3.2.1 粗集料 是指粒径大于 4.75mm 的碎石、碎砾石和砾石,应坚硬、耐久、洁净,并 符合表 3.2.1 的规定。 有抗(盐)冻要求时,集料吸水率不应大于 2%。 表 3.2.1 碎石、碎 砾 石和 砾 石技术指标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碎石压碎指标( %) 15 砾 石压碎指标( %) 14 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 %) 8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 15 含泥量(按质量计 %) 1.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 0.2 岩石抗压强度 火成岩不应小于 100 MPa; 变质岩不应小于 80 MPa;水成岩不应小于 60 MPa 表观密度

15、2500 kg/m3 松散堆积密度 1350 kg/m3 空隙率 47% 3.2.2 砂砾 、 破 碎 砂砾 及碎石等 粗集料最大 公称 粒径 不宜大于 31.5mm。 粗集料的颗粒级配 宜 采用连续级配 , 并 满足表 3.2.2 要求。 不符合级配要求的 砂砾 应掺加 破 碎 砂砾 或碎石。 表 3.2.2 粗集料级配范围 方筛孔尺寸( mm) 2.36 4.75 9.50 16.0 19.0 26.5 31.5 37.5 累积筛余(以质量计)( %) 合 成 级 配 4.7516 95100 85100 4060 010 4.7519 95100 8595 6075 3045 05 0

16、4.7526.5 95100 90100 7090 5070 2540 05 0 4.7531.5 95100 90100 7590 6075 4060 2035 05 0 粒 级 4.759.5 95100 80100 015 0 9.516 95100 80100 015 0 9.519 85100 4060 015 0 1626.5 95100 5570 2540 010 0 1631.5 85100 5570 2540 010 0 3.3 细集料 3.3.1 细集料 是指粒径小于 4.75mm 的天然砂, 应坚硬、耐久、洁净,并符合表3.3.1 的规定。 粒 径 级 配 类 型 5 表

17、 3.3.1 细集料技术指标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 %) 8 天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 %) 2.0 天然砂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 1.0 表观密度 2500 kg/m3 松散堆积密度 1350 kg/m3 空隙率 47% 3.3.2 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表 3.3.2 的规定,天然砂宜为中砂,也可使用细度模数在 2.03.5 之间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 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 表 3.3.2 细集料级配范围 砂分级 方 筛 孔 尺 寸 ( mm) 0.15 0.30 0.60 1.18 2.36 4.75 累

18、计 筛 余 (以质 量计) ( %) 粗砂 90100 8095 7185 3565 535 010 中砂 90100 7092 4170 1050 025 010 细砂 90100 5585 1640 025 015 010 3.4 水 3.4.1 水必须洁净,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 饮用水可直接作为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 硫酸盐含量、含盐量、 PH 值等 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 3.5 钢筋 3.5.1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所用钢筋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的技术要求。 3.5.2 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纹、断伤、刻痕、表面油污和锈蚀。 3.6 接缝材料 3.6.

19、1 农村公路应选用 能适应 混凝土面板膨胀和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弹性复原率高、耐久性好的胀缝板。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3.6.1 的规定。 表 3.6.1 胀缝板的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胀缝板种类 木材类 纤维类 压缩应力( MPa) 5.020.0 2.010.0 6 弹性复原率( %) 55 65 挤出量( mm) 5.5 3.0 弯曲荷载( N) 100400 540 注: 各类胀缝板吸水 后的压缩应力不应小于不吸水的 90%,木板应去除结疤,沥青浸泡后木板厚度应为( 2025) 1mm。 3.7 养生剂 3.7.1 用于混凝土路面养护的养生剂性能应符合表 3.7.1 的规定。 表 3.7.

20、1 混凝土路面施工用养生剂的技术指标 检验项目 一级品 合格品 有效保水率 ,不小于( %) 90 75 抗压强度比 , 不小于 ( %) 7d 95 90 28d 95 90 磨损量 ,不大于 ( kg/m2) 3.0 3.5 含固量,不小于 ( %) 20 干燥时间,不短于( h) 4 成膜后浸水溶解性 应 注明不溶或可溶 成膜耐热性 合格 注: 有效保水率试验条件:温度 38 2 ;相对湿度 32%3%;风速 0.50.2m/s;失水时间 72h; 抗压强度比也可为弯拉强度比,指标要求相同,可根据工程需要和用户要求选侧; 在对有耐磨性要求的表面上使用养生剂时为必检项目; 露天养生的永久性

21、表面,必须为不溶;在要求继续浇注的混凝土结构上使用,应使用可溶,该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 4 结构组合 设计 4.1 基本要求 4.1.1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结构设计以 100KN 的单轴 -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荷载。 设 计年限 不低于 10 年 。 4.1.2 水泥混凝土 面板 的强度以 28d 龄期的弯拉强度控制。 对于有标准轴载 以上(含标准轴载) 车辆通行的路线, 其 弯拉强度标准值 为 不小于 4 MPa,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偏远地区或单一通村, 交通量小,以兽力车、农用车、农用机械、小客车为主, 没有标准轴载以上车辆通行的路线,其弯拉强度标准值为不小于 3 MPa

22、。 4.1.3 水泥路面结构由水泥混凝土面板和基层组成,在最小防冻厚度不满足要求、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及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路段,应增设垫层。 7 4.2 路 基 4.2.1 路基 应稳定、 密实、均质 ,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 。 4.2.2 路基应以现有 老 路为主,充分利用老路强度, 病害需处治到位。 改线及新建路基应采用适宜的材料分层填筑,路基顶面平整密实,边坡稳定,纵向排水顺畅 ,确保路基稳定 。 4.2.3 路基应处在干燥或中湿状态。过湿状态或强度、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的潮湿状态的路基,必须经过处理。 4.2.4 路基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应不低于 40MPa 或弯沉值不大于 274( 1/

23、100mm),否则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2.5 对桥头、软基、高填方、填挖方交界等处的 不稳定 路基路段 , 应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路基稳定,并进行连续沉降观测,必要时 宜于次年修筑路面。 4.3 基层 4.3.1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 抗冲刷能力和一定的 刚度,表面平整。 4.3.2 基层材料应 优选地产材料, 最大公称粒径宜为 31.5mm。 可采用 水泥稳定砂砾(或碎石) 、石灰稳定粒料 、 级配 砂砾或钢渣、镁渣等工业 矿渣 。 4.3.3 基层材料回弹模量经验参考值范围参见表 4.3.3。 表 4.3.3 基层材料回弹模量经验参考值范围 材料类型 回弹模量( MPa) 材料类型

24、回弹模量( MPa) 天然砂砾 150200 水泥稳 定粒料 11001300 未筛分碎石 180220 石灰稳定粒料 11001300 级配碎砾石 250350 钢渣、镁渣 300500 4.3.4 采用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稳定粒料等半刚性基层最小厚度为 15cm,采用级配粒料基层或钢渣、镁渣等工业矿渣基层最小厚度为 20cm。 4.3.5 基层宽度应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 30cm。 4.4 面层 4.4.1 路面 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 面层按材料组成不同分为 3 种类型,即碎石混凝土、 砂砾 (掺配碎石 或破碎砾石) 混凝土、抛石混凝土。 有条件

25、地区应优先选用碎石混凝土 。 砂砾混凝土、抛石混凝土只适用于无标准轴载以上车辆通行的乡、村级农村公路。 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经验参考值参见表 4.4.2。 8 表 4.4.2 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经验参考值 弯拉强度( MPa) 3.0 3.5 4.0 4.5 5.0 抗压强度( MPa) 19.3 24.2 29.7 35.8 41.8 弯拉弹性模量( GPa) 23 25 27 29 31 4.4.3 混凝土面板一般采用矩形,其纵缝和横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的横缝不得相互 错位。 4.4.4 混凝土面板 厚度应根据当地交通组成确定,最小厚度 应 不小于 18cm; 路面 宽度可为 3.

26、5m、 5m、 6m、 7m 等 。 3.5m 宽路面其 路基宽度不应小于 5m,并根据路线地形条件和会车视距的需要设置错车道,也可采用砂砾硬化路肩方式替代。 4.4.5 面层 应 设置双向或单向横坡,路面宽度为 3.5m 或 5m 时, 宜 设置单向横坡, 坡度为 0.5%1.5%; 路面宽度大于 5m 时,宜设置双向横坡 , 坡度为1.0%2.0%。 4.4.6 混凝土 路面 宽度 6m 以上应在板中设置 纵向施工缝 , 构造可采用平缝型 式,上部锯切槽口, 深度为 3040mm,宽度为 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构造如图4.4.6 所示 。 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设在板厚中央,并应对拉杆中

27、部 100mm 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拉杆的直径、长度和间距,可参照表 4.4.6 选用。施工布设时,拉杆间距应按横向接缝的实际位置予以调整,最外侧的拉杆距横向接缝的距离不得小于 100mm。 表 4.4.6 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 mm) 到自由边的距离( m) 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 mm) 3.00 14700900 3.50 14700800 填缝料 3 8mm30 40mmh/2h/2100 mm防锈涂料 拉杆图 4.4.6 纵向施工缝构造 4.4.7 横缝一般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 9 1 横向缩缝宜等间距布置,一般为 46m, 面板的长宽比不宜超过 1.30, 采用不设传力

28、杆假缝形式,缝深度为板厚的 1/41/5,宽度为 38mm,缝内填塞填缝料。 2 在邻近桥梁或其它固定构造物处、与其 它 道路相接处、小半径平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纵坡变换处应设置胀缝。胀缝宽 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可选用木材类或纤维类板。 h(1/4 1/5)h填缝料 3 8mma)横向缩缝30 40mm填缝料 填缝料20mmb )胀缝 c )横向施工缝h h(1/4 1/5)h3 8mm填缝板图 4.4.7 横缝构造 3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断施工 超过 30min 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一般采用不设传力杆平缝形式,其 位置应尽可能选在缩缝或胀缝处。 4.4.8 接缝填缝料应选用与混

29、凝土接缝槽壁粘结力强、回弹性好、适应混凝土板收缩、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耐老化的材料。 可采用 乳化沥青、 热沥青,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 沥青橡胶类及橡胶嵌缝条等。 4.4.9 路面表面构造 可 采用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制作 ,在使用初期构造深度一般为 0.51.0mm。 4.4.10 一般胀缝、施工缝和自由边面层角隅及锐角面层角隅,可不配置角隅钢筋。 4.4.11 路肩一般采用土路肩,宽度不小于 0.5m, 有条件的可在村镇 路段采用砂砾进行硬化处理。 5 水泥 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 5.1 水泥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1.1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采用 三辊轴

30、机组及小型机具施工 时, 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下列三项技术要求: 1 弯拉强度 应按式( 5.1.1)计算 配制 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 10 tscff vrc 04.11 ( 5.1.1) 式中: cf 配制 28d 弯拉强度的均值 ( MPa); rf 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 MPa); s 弯拉强度试验样本的标准差( MPa); t 保证率系数,应按表 5.1.1-1 确定; 表 5.1.1-1 保证率系数 t 判别概率 p 样本数 n(组) 3 6 9 15 20 0.20 0.56 0.37 0.29 0.22 0.19 vc 弯拉强度变异系数, 0.1 vc

31、 0.2;如果施工配制弯拉强度超出设计给定的弯拉强度变异系数上限,则必须改进机械装备和提高施工控制水平。 2 工作性 路面混凝土坍落度及最大单位用水量,应满足表 5.1.1-2 的规定。 表 5.1.1-2 不同路面施工方式混凝土坍落度及最大单位用水量 摊铺方式 三辊轴机组摊铺 小型机具摊铺 出机坍落度( mm) 3050 1040 摊铺坍落度( mm) 1030 020 最大单位用水量 ( kg/m3) 碎石 153 砾 石 148 碎石 150 砾 石 145 注:表中的最大单位用水量系采用中砂、粗细集料为风干状态的取值;使用碎 砾 石时,最大单位用水量可取碎石与 砾 石中值 ;坍落度和最

32、大单位用水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耐久性 ( 1)路面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胶)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应符合表 5.1.1-3 的规定。 表 5.1.1-3 混凝土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大水灰(胶)比和最小单位水泥用量 项 目 技术指标 最大水灰(胶)比 0.48 抗冰冻要求最大水灰(胶)比 0.46 抗盐冻要求最大水灰(胶) 比 0.44 最小单位水泥用量 ( kg/m3) 42.5 级 290 32.5 级 305 11 抗冰 ( 盐 ) 冻时最小单位水泥用量 ( kg/m3) 42.5 级 315 32.5 级 325 注:( 1)水灰(胶)比计算以砂石料的自然风干状态计(砂

33、含水量 1.0%; 粗集料 含水量 0.5); ( 2)处在除冰盐、海风、酸雨或硫酸盐等腐蚀性环境中、或在大纵坡等加速车道上的混凝土,最大水灰(胶)比可比表中数值降低 0.010.02。 ( 2)在海风、酸雨、除冰盐或硫酸盐等腐蚀环境影响范围内的混凝土路面,应 使用矿渣水 泥或普通水泥。 5.1.2 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 3h,否则应采取缓凝或保塑措施;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 10h,否则应采取必要的促凝或早强措施。 2 外加剂的掺量应由混凝土试配试验确定。 5.1.3 配合比参数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水灰(胶)比的计算和确

34、定 ( 1)根据粗集料的类型、水灰比可分别按下列统计公式计算: 碎 石或碎 砾 石混凝土: sc ffCW 3595.00097.1 5684.1 ( 5.1.3-1) 砾 石混凝土: sc ffCW 4709.05492.1 2618.1 ( 5.1.3-2) 式中: CW 水灰比; sf 水泥实测 28d 抗折强度( MPa)。 ( 2)应在满足弯拉强度计算值和耐久性(表 5.1.1-4)两者要求的水灰(胶)比中取小值。 2 砂率应根据砂的细度模数和粗集料种类,查表 5.1.3 取值。在软 作 抗滑槽时,砂率在表 5.1.3 基础上可增大 1%2%。 12 表 5.1.3 砂的细度模数与最

35、优砂率关系 砂细度模数 2.22.5 2.52.8 2.83.1 3.13.4 3.43.7 砂率 Sp( %) 碎石 3034 3236 3438 3640 3842 砾 石 2832 3034 3236 3438 3640 注:碎 砾 石可在碎石与 砾 石混凝土之间内取插值。 3 根据粗集料种类和表 5.1.1-2 中适宜的坍落度,分别按下列经验式计算单位用水量(砂石料以自然风干状态计): 碎石:0 1 0 4 . 9 7 0 . 3 0 9 1 1 . 2 7 0 . 6 1LPCW S SW ( 5.1.3-3) 砾 石:0 8 6 . 8 9 0 . 3 7 0 1 1 . 2 4

36、1 . 0 0LPCW S SW ( 5.1.3-4) 式中: oW 不掺加外掺剂与掺合料混凝土的 单位用水量( /m3); LS 坍落度( mm); PS 砂率( %); CW 灰水比,水灰比之倒数。 4 单位水泥用量应由式( 5.1.3-5)计算,并取计算值与表 5.1.1-3 规定值两者中的大值。 00()CCWW ( 5.1.3-5) 式中: 0C 单位水泥用量( /m3)。 5 砂石料用量 按密度法 计算, 混凝土单位质量可取 24002450 /m3。经计算得到的配合比,应验算单位 粗集料填充体积率,且不宜小于 70%。 该法假定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为一固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

37、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表观密度。在砂率已知的条件下,粗、细集料的单位用量可由式( 5.1.3-6)求得: pcpSGS SGSWC1000000000 ( 5.1.3-6) 由式( 5.1.3-6)得 13 0000000 )( SWCG SWCScppcp ( 5.1.3-7) 式中: 0S 和 0G 每立方米混凝土粗集料和细集料的用量( kg); cp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湿表观密度( kg/m3) 。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5.1.4 采用 砂砾 拌制混凝土,如 砂砾 级配不符合要求,应掺配 破碎砂砾或 碎石,保证其级配连续和必要的砂率。 5.2 配合比确定与调整 5.2.1 由上述各经

38、验公式推算得出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在 试 验室内按下述步骤和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J053)规定方法进行试配检验和调整: 1 首先检验各种混凝土拌合物是否满足不同摊铺方式的最佳工作性要求。检验项目包括坍落度及其损失。在工作性不满足相应摊铺方式要求时,可在保持水灰(胶)比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单位用水量 或 砂率,不得减小满足计算弯拉强度及耐久性要求的单位水泥用量。 2 对于采用密度法计算的配合比,应实测拌合物视密度,并应按视密度调整配合比,调整时水灰比不得增大,单位水泥用量不得减小,调整后的拌合物视密度允许偏差为 2.0%。 3 以初选水灰(胶)比为中心,按 0.02 增减幅度规定 2

39、4 个水灰 (胶)比,制作试件,检验各种混凝土 7d 和 28d 配制弯拉强度、抗压强度、耐久性等指标。也可保持计算水灰(胶)比不变,以初选单位水泥用量为中心,按 1520 /m3增减幅度选定 24 个单位水泥用量。 4 施工单位通过上述各项指标检验提出的配合比,在经监理或建设 单位 中心 试 验室验证合格后,方可确定为 试 验室基准配合比。 5.2.2 试验 室的基准配合比应通过搅拌 机 实际拌和检验和不小于 200m 试验路段的验证,并应根据料场砂石料含水量、拌合物实测视密度、坍落度 及其损失,调整单位用水量或 砂率。调整时,水灰(胶)比、单位水 泥用量不得减小。考虑施工中原材料含泥量、泥

40、块含量、含水量变化和施工变异性等因素,单位水泥用量应适当增加 510 。满足试拌试铺的工作性、 28d(至少 7d)配制弯拉强度、14 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配合比,经监理或建设 单位 批准后方可确定为施工配合比。 5.2.3 施工期间配合比的微调与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根据施工季节、气温和运距等的变化,可微调 配合比设计 ,保持摊铺现场的坍落度始终适宜于铺筑,且波动最小。 2 降雨后,应根据每天不同时间的气温及砂石料实际含水量变化,微调加水量,同时微调砂石料称量,其他配 合比参数不得变更,维持施工配合比基本不变。雨天或砂石料变化时应加强控制,保持现场拌合物工作性始终适宜摊铺和稳定。 5

41、.3 抛石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进行抛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除原则上执行 5.1、 5.2 中的有关规定外,还 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基准混凝土应采用碎石进行配合比设计,基准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应比抛石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提高 1015%,且不应小于 4MPa。 2 抛石坚固性小于 12;抗压强度应达到 60MPa 以上,其中火成岩应不小于100MPa,变质岩应不小于 80MPa,水成岩应不小于 60MPa。 3 抛石最大粒径与最小粒径之比为 1.5:1,最大边尺寸不宜大于 10cm,形状系数不宜超过 1.5(最大长度 /最小长度)。 4 推荐水灰比为 0.480.52,单位水泥用量为 3303

42、60kg,砂率比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略高,为 35%38%。 6 水泥 混凝土面板 施工准备 6.1 施工机械准备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 可采用 三辊轴机组或小型机具 , 以及强制搅拌 机 等。 6.2 施工组织 6.2.1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6.2.2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合同文 件、机械设备、施工条件等确定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15 6.2.3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试验、机械、管理等岗位的技术人员和各工种技术工人进行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单独上岗操作。 6.2.4 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测量

43、校核平面和高程控制桩,复测和恢复路面中心、边缘全部基本标桩,测量精确度应满足相应规范的规定。 6.2.5 施工单位应建立相应资质的现场 简易试 验室,能够对原材料、配合比和路面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提供符合 工程 验收要求的自检结果。 6.3 搅拌场设置 6.3.1 搅拌场宜设置在摊铺路段的中间 或适当 位置 ,保证混凝土运输到现场满足工作 性要求 。内部布置应满足原材料储运、混凝土运输、供水、供电等使用要求,并尽量紧凑,减少占地。 6.3.2 搅拌场应保障搅拌、清洗、养生用水的供应,并保证水质 ;提供 充足的电力 、运输车辆及发电机等动力设备的燃料供应 。 6.3.3 水泥应设置在地势较高处,

44、 覆盖或设置顶篷防雨, 严禁 受潮或浸水。 6.3.4 砂石料场应建在排水通畅的位置,其底部应作硬化处理。不同规格的砂石料之间应有隔离设施,并设标识牌,严禁混杂。 6.4 施工 前材 料与设备检查 6.4.1 开工前,工地 试 验室应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和混凝土配合比优选,监理应对原材料抽检和配合比试验验证,报请业主正式审批。 6.4.2 应根据路面施工进度安排,保证及时地供给 符合 技术指标规定的各种原材料,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场。 6.4.3 应将相同料源、规格、品种的原材料作为一批,分批量检验和储存。原材料的检验项目和批量应符合表 6.4.3 的规定。 表 6.4.3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项

45、目和频率 材料 检查项目 检查频率 水泥 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安定性 机铺 1500t、小型机具 500t 一批 凝结时间,标稠需水量,细度 机铺 3000t、小型机具 500t 一批 温度、水化热 冬、夏季施工随时检测 粗集料 针片状、超径颗粒含量,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 机铺 5000m3、小型机具 1500m3 一批 含泥量、泥块含量 机铺 2000m3、小型机具 1000m3 一16 批 坚固性、岩石抗压强度、压碎指标 进厂前测 含水量 降雨或湿度变化随时测 砂 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级配 机铺 4000m3、小型机具 1500m3 一批 含泥量、泥块、石粉含

46、量 机铺 2000m3、小型机具 500m3 一批 坚固性 进厂前测 含水量 降雨或湿度变化随时测 养生剂 有效保水率、抗压强度比、 耐磨性、耐热性、膜水溶性 开工前或有变化时测 含固量、成膜时间 试验路段测,施工每 5t 测 1 次 水 PH 值、含盐量、硫酸根及杂质含量 水源有疑问时 注:开工前,所有原材料项目均应检验;当原材料规格、品种、生产厂、来源变化时,必检 。 6.4.4 施工前必须对机械设备、测量仪器、基准线或模板、机具工具及各种试验仪器等进行全面地检查、调试、校核、标定、维修和保养。 6.5 路基、基层的检测与修整 6.5.1 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

47、对桥头、软基、加宽部位、 高填方、填挖方交界等处的路基段,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6.5.2 面板 施工 前,应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 基层纵、横坡要与面层一致, 对存在的病害应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彻底修复。 6.5.3 在有可能被水淹没浸泡路面的路段,可采用较厚的坚韧塑料薄膜或密闭土工膜覆盖基层防水。 7 混凝土拌合物搅拌与运输 7.1 搅拌设备 7.1.1 必须配备强制式搅拌楼(站)生产,应优先选配间歇式搅拌楼 ,也可使用连续式搅拌楼 ;不得 使用体积计量、 自落滚筒式搅拌机,严禁使用人工控制加水量。搅拌楼数量和型号应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一般可配备 23 台搅拌楼,搅拌楼的规格和品

48、牌尽可能统一。 7.2 拌 和 技术要求 7.2.1 每台 搅拌 楼 在投入生产前,必须进行标定和试拌。在标定有效期满或搅拌17 楼 搬迁安装后,均应重新标定。施工中应每 15d 校验一次搅拌 楼 计量精确度 。 7.2.2 应根据拌合物的粘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 。一般情况下,单立轴式搅拌机总拌和时间为 80120s,全部原材料到齐后的 最短纯拌 和时间不宜短于 40s;行星立轴和双卧轴式搅拌 机 总拌和时间为 6090s,最短纯拌和时间不宜短于 35s;连续双卧轴搅拌楼的最短拌和时间不宜短于 40s。最长总拌和时间不应超过高限值的 2 倍。 7.2.3 拌合物质量检验与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