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 T 164-2001 《木段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230999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7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 T 164-2001 《木段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23 T 164-2001 《木段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23 T 164-2001 《木段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23 T 164-2001 《木段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23 T 164-2001 《木段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DB23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1642001 代替 DB2300B3900288 木段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 2001-09-30 发布 2001-11-30 实施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ICS65.020.20B05前 言 本标准规范了耳场选择、菌种选择、木段的选择和处理方法、接种方法、养菌阶段和出耳阶段的管理、怎样采收、加工木耳等内容。 本标准代替了黑木耳木段栽培技术规程(DB2300B3900288)。 本标准在木段打孔、接种、测定耳木含水率、检查木耳定植成活、生产管理等方面都比原标准更详细,更先进,更科学,更实用。 本标准采纳了原标准中的关键内容,并参考

2、了 1993 年林业部提出,由黑、吉、辽、鄂四省协作起草小组所写黑木耳栽培行业标准及中国食用菌栽培学书籍中有关黑木耳栽培内容,经重新修改综合制定成稿。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厅森林经营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单保林、李胜俊、孙景志、宋喜悦、张献、武林春。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版本发布情况为: DB2300B3900288。 木段栽培黑木耳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段栽培黑木耳的场地、木段的处理、接种方法、管理方法及耳木越冬措施、采收加工方法、贮存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用木段栽培黑木耳的单位和个人。 2 耳场 2.1 场址选择:背风

3、向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小,离水源近又不易受水害,空气清新之处。 2.2 场内卫生条件:远离污染源 300m 以上,翻耕耙平,清除土中腐烂杂物、杂草及木腐菌子实体,地面洒生石灰消毒。 3 木段的选择和处理 3.1 木段的选择:供栽培黑木耳的树木截成短段,称木段,又称段木,按以下要求选择制备。 3.1.1 树种:凡阔叶树均可,尤以柞木、千金榆产量高。但必须是无病虫害、无腐朽脱皮的树木。 3.1.2 直径:以 5cm15cm 为宜。 3.1.3 长度:长度不限,应以 100cm120cm 长度为宜。 3.1.4 伐树期:从树落叶时起至新叶未长出之前,处于体眠期内均可砍伐,尤以冬至至立春之间为最佳

4、伐树期。 3.2 木段的处理 3.2.1 剃枝、截段:剃枝后,截成短木段,长 100cm120cm,两端截面用 23石灰水涂刷消毒。 3.2.2 堆晒:将木段按“井“字形或“品“字形堆起,晾晒 12 个月,促使韧皮部细胞死亡。每 15d 要翻堆一次,上、下、内、外调换木段,再重新堆起,以便干燥调湿均匀。 3.2.3 调湿:经堆晒后,当木段两端截面出现放射状细小裂纹时,含水率约为 3540,正适宜接种;如含水率不足 35时,应将木段浸入水中,使之含水率达到 35%,再捞出接种。 木段含水率测定公式 1: W G1-G2/G1 100%(公式 1) W木段含水率 单位为百分数() G1木段重量 单

5、位为公斤(kg) G2木段烘干后重量 单位为公斤(kg) 4 接种 4.1 选好菌种:选用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高产菌种。打开瓶(袋)时,淘汰污染者(黑、绿、红、黄等色),防日晒、雨淋菌种。 4.2 备好接种工具:皮带冲锤及冲子、手电钻等。钻头规格分别为 12mm13mm、14mm16mm。 4.3 接种时间:当地气温稳定在 5以上时,即可接种。 4.4 接种场所:在耳场附近的空房中或人工搭的荫棚中进行接种。地面洒石灰粉消毒。 4.5 接种方法:3 人一组,一人打孔,两人接种、封盖。 4.6 打孔深度、孔距、行距:按表 1 进行。 表 1 打孔深度、孔距、行距要求表 孔距(cm) 备注 径级(c

6、m) 行数 硬杂木 软杂木 孔深(mm) 45 3 7 9 10 6 45 6 7 12 8 67 6 7 15 10 78 6 7 18 12 9 6 7 20 品字形打孔接种人员双手洗净,并用75酒精棉擦洗消毒后,方可接种 4.7 接入菌种:剥去老化菌皮和原基,掰成小块,填入孔内到底,并压实,表面与孔口相平。 4.8 加盖:先用冲锤敲进孔内,与孔口树皮面相平,拍紧实,以不脱落为准。 5 管理 5.1 养菌阶段管理 5.1.1 上堆养菌定植(又叫发菌) 井堆:当耳木含水率 35以上时,用直径 10cm15cm 的枕木垫底,将耳木按井字形排成层,单根间距 10cm,堆高 50cm100cm,上

7、覆塑料薄膜保温养菌。 5.1.1.1 层堆:当耳木含水量接近 35时,可密集排成井字形,堆高 30cm40cm,外用农膜包好,保温保湿养菌。 5.1.1.2 翻堆:上堆两周后翻倒一次,上下内外耳木颠倒位置,重新堆起。以后每隔一周翻倒一次,方法同上。 5.1.1.3 排场:如当地气温高时,可不上堆。可将耳木一端或两端垫枕木,直接排放耳场地面上。 5.1.1.4 测堆温:每日 12 时15 时,揭开农膜通风一次,当堆温超过 25时,应立即去掉农膜降温,到晚间再覆盖好。 5.1.2 散堆平摆养菌 5.1.2.1 上堆:上堆 30 天以后,应拆堆排场养菌,东西向垫枕木,离地 10cm 高,将耳木南北向

8、横排枕木上,单根间距 5cm。 5.1.2.2 翻木:每周翻耳木一次,上、下面颠倒。 5.1.2.3 去杂菌:接种孔内发现杂菌污染或有小虫时,应立即清除。对杂菌不要随地乱扔,应集中烧掉。 5.1.2.4 检查菌种定植成活率: 检查菌种成活率方法:随机抽取 3 根5 根耳木,每根按不同部位抽检 5 孔10 孔,撬开孔盖或将耳木锯成 10cm 长段,顺木质部用刀劈开视检;当菌种表面有白絮状菌丝出现,视为成活。白色菌丝已向木质部蔓延,视为定植。如菌种无变化或干缩,是温度低或湿度小所致。干燥散渣,为菌种死亡。当接种孔之间菌丝体连成一片或已长出小耳基(芽)时,应转入出耳期管理。 5.2 出耳阶段管理 5

9、.2.1 起架:当接种孔出耳率达到 50左右,应起架。南北向立一横梁,高度70cm90cm,架距 30cm,将耳木交互呈 3045角排列于横梁两侧,耳木间距 5cm。 5.2.2 翻段:每周翻耳木 12 面。 5.2.3 排放:如耳木干燥,可不起架,在耳场内东西向垫枕木,南北向平摆耳木段,离地面高 20cm30cm 左右,单根间距 5cm8cm。 5.2.4 喷水:早晚各喷一次雾状水,水温 20左右。气温高、干旱时应酌情增加喷水次数,气温低或光照少时应少喷或不喷。晚间喷水比白天喷水效果好。 5.2.5 晒耳木:每采收一次木耳后,停止浇水 7d10d,并将耳木倒置(上、下头颠倒)晾晒,然后浇水催

10、耳。 5.2.6 打草通风:如耳场内杂草太高,影响透光和通风,应割掉,否则,会产生流耳、烂耳。 5.2.7 杂菌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辅,对出现的各种杂菌子实体要及时清除。对清理出的杂菌应集中用火烧掉。 5.3 越冬管理:将起架的耳木放倒,贴地面平摆,让雪复埋。如雪少,应加盖草帘或农膜越冬。第二年春季,再架好或平摆好出耳。 6 木耳的采收、加工干制和贮存运输 6.1 木耳成熟特征:耳片展开、边缘稍卷变软,肉质肥厚,耳根收缩,腹面见到少量白色孢子粉。 6.2 采收:一旦木耳成熟,应及时采收,防止腐烂变质。 6.2.1 采收时间:采收前 2 天停止喷水,当耳片晒至 8 成干时,趁早晨耳

11、片潮软之时采摘。 6.2.2 采摘方法:用手指捏住耳根,稍加揪动,即可采下。采时不留残根,以防溃烂。对小耳芽要保留。 6.2.3 去杂质:清除杂草、砂石、流耳和流失耳等。 6.2.4 收秋:到阳历 10 月初,秋耳停止生长时,应一次采光成耳。耳木平摆场地越冬。 6.3 加工干制方法 6.3.1 晒干:晴天阳光足,搭起离地面 1m 左右高支架,上辅苇席、竹帘或尼龙沙网,上面放薄薄一层木耳,不许翻动,晒干即可。 6.3.2 烘干:连阴雨天,可用烘干室、火坑烘干。但烘室温度不得超过 40。 6.4 贮存:干耳为角质,易碎易吸潮,应妥善保管,尽量防止破碎、霉变、生虫。 6.4.1 包装要求: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包装袋包装,内装塑料袋外套编织袋或用纸箱,缝严袋口。 6.4.2 库房贮存:事先用二硫化碳熏蒸库房,要求:通风;干燥,地上垫枕木,上放木耳袋。防吸潮、防霉变、防虫蛀。禁止与有毒、有挥发性的物质混存。 6.4.3 运输要求:木耳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压、防雨淋、防潮,严禁与有毒、有挥发性物品混装同车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