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27.140 P57 DB51 备案号:27202-2010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 51/T 9932010 微灌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Micro irrigation engineering 2010 02 10 发布 2010 03 01 实施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51/T 993-2010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微灌工程基本资料种类 1 4 系统类型的确定 2 5 微灌工程系统的总体布置 2 6 设计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2 7 微灌系统规划设计 4 8 运行控制和控制部件 8 9 微灌系统的施工安装要求
2、9 10 微灌工程安全技术要求 . 9 11 微灌工程竣工验收 . 9 12 微灌工程勘察、设计文件 . 9 DB51/T 993-2010 前 言 本规程由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提出。 本规程由四川省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机电灌溉处、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廖功磊、刘长树、刘从伟、刘泽生、高七一、周勇、潘荣萍、庞跃、周小波。 DB51/T 993-2010 微灌工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四川省微灌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区基本资料种类、微灌系统类型的确定,主要设计参数与计算、系统规划设计(首部控
3、制枢纽、水源工程、管网、微喷头及滴头选型、管材管径的确定、轮灌小区划分、水力计算、运行与控制)、工程验收、工程安全技术要求、微灌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等。 本规程适用于果树、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的微灌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及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226.1-2008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 13663 给水用聚乙烯管(PE )管材 GB 13663
4、.2 给水用聚乙烯管(PE )管道系统 第 2 部分:管件 GB/T 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GB/T 50485-2009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3 微灌工程基本资料种类 3.1 地块面积、形状和地形资料 通过工程所在地原有资料获得或通过现场勘测获得,并在规划设计时对其用文字进行详细叙述,绘制具有工程地块形状(高程)、水源位置、道路、建筑物等工程平面规划图。 3.2 土壤资料 通过项目所在地专业部门(农业、国土、水文地质)调查,确定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土壤孔隙率、土壤厚度、肥率、pH 值和土壤入渗速度及土壤的水分常数 (土壤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效持水量、土壤凋萎系数),土壤允许微灌强度。 3.3
5、 作物资料 通过项目区所在地专业部门(农业、林业)调查了解作物种类、品种、栽培模式、耕作层深度、根系活动层深度、株距、行距、生育期、需求量与灌溉制度等资料。 3.4 工程水源资料 3.4.1 了解工程区水源(水源工程)现状、种类(河川、湖泊、水库、塘堰、地下水)可提供利用水量。 DB51/T 993-2010 3.4.2 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并满足下列要求: a) 进入微灌管网的水应经过净化处理,不应含有泥沙、杂草、鱼卵、藻类等物质; b) pH 值一般应在 5.58.0 范围内; c) 总盐含量不应大于 2000mg/L; d) 含铁量不应大于 0.4mg/L; e) 总硫化
6、物含量不应大于 0.2mg/L。 3.4.3 用水量应根据设计水文年的降雨、蒸发、作物种类及种植面积等因素计算确定: a) 当有微灌试验资料时,应当由试验资料计算确定; b) 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按照彭曼或蒸发皿法求得需水量,然后再计算出微灌水量。也可参照临近相似地区的灌溉试验资料计算确定。 3.5 水量平衡资料 水量平衡资料,应符合GB/T 50485-2009 中 3.2的规定。 3.6 工程气候资料 通过工程所在地气象部门收集风向风速、降雨量、蒸发量、气温、湿度、日照等资料。 3.7 交通和动力资料 收集了解工程外部交通(道路)条件和工程内部道路情况,工程电力设施状况。
7、 4 系统类型的确定 4.1 微灌系统分为固定管道式微灌系统、半固定管道式微灌系统两类。 4.2 根据工程实施面积、各类已知资料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固定式或半固定式。 5 微灌工程系统的总体布置 5.1 确定水源工程位置 根据水源种类(河川、湖泊、水库、塘堰、地下水),确定水源工程(含引水和取水工程、控制房等)在总体布置图上的 位置 。 5.2 管道的初步布置 在工程平面图上进行布置,确定主管、干管的走向;同时确定田间等支管、毛管的布置方式。 6 设计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6.1 基本设计参数: a) 灌溉水保证率应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取 8590%; b) 灌溉水利用系数, =0.
8、850.90 (微喷灌 0.85、滴灌 0.90); c) 微灌系统日工作时间, t 不宜大于 20h; d) 设计土壤湿润比,按表 1 选取; DB51/T 993-2010 e) 设计耗水强度,按表 2 选取。 表1 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 单位为百分比 作 物 滴灌 微喷灌 作 物 滴灌 微喷灌 果 树 葡萄、瓜果 2540 3050 4060 4070 蔬 菜 粮、棉、油等作物 6090 6090 70100 100 注:干旱地区宜取上限值。 表2 微灌设计耗水强度 单位为毫米每天 作 物 滴灌 微喷灌 作 物 滴灌 微喷灌 果 树 葡萄、瓜果 蔬菜(保护地) 35 36 23 46 47
9、 蔬菜(露地) 粮、棉、油等作物 47 46 58 58 注:干旱地区宜取上限值。 6.2 计算参数 6.2.1 设计灌水定额: m=0.1zp(maxmin)/ . .(1 ) 或 m=0.1 zp(maxmin)/ . . . .(2 ) 式中: m 设计灌水定额,单位为毫米(mm); 土壤容重,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z 计划湿润土层深度(根系活动层深度),单位为米(m ); p 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百分比(%); max、min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 max、min适宜土壤含水量上、下限(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 微灌水的利用系数。 6.2.2 设计灌
10、水周期: aEmT = . . . . .(3 ) 式中: T 设计灌水周期,单位为天(d); m 设计灌水定额,单位为毫米(mm); Ea 作物灌水临界期平均日需水量(设计耗水强度),单位为毫米每天(mm/d ); 6.2.3 设计系统日工作小时数应根据当地水源和农业技术条件确定,不宜大于 20h。 6.2.4 灌水器设计工作水头应取所选灌水器的额定工作水头。没有额定工作水头的灌水器,应由灌水器水头与流量关系曲线确定,但不宜低于 2m。 6.2.5 灌水器设计允许流量偏差率应不大于 10%。灌水小区内灌水器流量和工作水头偏差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00minmax=dvqqqq . . .
11、 . .(4 ) DB51/T 993-2010 %100minmax=dvhhhh . . . . .(5 ) 灌水器工作水头偏差率与流量偏差率之间的关系为: +=vvvqxxxqh115.01 . . . . .( 6) 式中: qv灌水器流量偏差率,百分比(%); qmax灌水器最大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 ); qmax灌水器最小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 ); qd灌水器设计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 ); hv灌水器工作水头偏差率,百分比(%); hmax灌水器最大工作水头,单位为米(m ); hmin灌水器最小工作水头,单位为米(m ); hd灌水器设计工作水头,单位为米
12、(m )。 x灌水器流态指数。 6.2.6 灌水次数与灌溉定额 有实验资料时,按其确定作物亩灌溉水总量(灌溉定额),并根据作物全发育期合理分配灌水次数。无实验资料可通过有关方法计算出总需水量,再根据作物各生育期的需水量,确定不同时期的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确定总的灌水次数,合理分配灌溉水量。 6.3 微灌灌水均匀度: 微灌均匀度 0.8。 uC7 微灌系统规划设计 7.1 首部加压系统 7.1.1 控制房 控制房砖混结构应有防震措施,控制房应设置通风、照明、排水、防盗等措施。 7.1.2 控制房内设备 控制房内安装供水加压水泵机组、进出水管路(管件)及控制部件(闸阀等)和量测设备(水表、压力表)
13、、过滤器、施肥(药)罐、控制柜等,设备选择要求如下: a) 水泵机组应满足微灌系统设计流量和设计水头的要求。应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并在高效区运行; b) 管与管件的公称压力应符合微灌系统的设计要求,并应不透光、抗老化、连接牢固可靠、施工方便。严禁使用由废旧塑料制造的管和管件; c) 控制部件(闸阀等)应选择止水性能好、操作灵活、耐腐蚀的流量及压力控制阀、进排气阀和冲洗排污阀;量测设备(水表、压力表)应选择阻力损失小、灵敏度高的水表及 2.5 级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应是系统设计压力的 1.31.4 倍; DB51/T 993-2010 d) 过滤器、施肥(药)罐,可根据系统灌溉水的水质状况(
14、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选择砂过滤器、筛网过虑器或叠片式过滤器;施肥(药)罐,可根据系统设计流量大小、肥料和药物性质选择文丘里施肥器、压差式施肥器、活塞泵或隔膜泵等设备中的一种作注入装置。 7.1.3 供水池 供水池用M10 水泥砂浆砖等材料筑砌,作防渗漏处理,池容根据实施灌面作物需水经计算后确定;供水池设置补水(溢流)、拦污、沉淀和集水等设施,以满足清淤和水泵正常吸水的要求。 7.2 微灌系统管网布置 7.2.1 系统管道组成与布置原则 微灌系统管网由主干管道和支管组成,其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综合考虑工程水源(含控制房)、地块形状、道路、种植等因素; b) 管道总长尽量短; c) 主、
15、干管沿道路、田边布置; d) 方便轮灌小区的划分。 7.2.2 主干管的布置 主管沿工程区内道路布置,干管垂直主管布置。 7.2.3 支管、毛管的布置 支管垂直作物种植行布置,毛管顺作物种植行布置。 7.3 微喷头与滴头的布置形式、选择及参数确定 7.3.1 微喷头与滴头布置形式 根据作物的种植方式和规划的微灌系统的平面图确定。 7.3.2 微喷头与滴头选择及参数的确定 微喷头流量不得大于250L/h ,滴头流量不得大于12L/h ;微喷头和滴头制造偏差系数不宜大于0.07 。 7.4 系统管材、管径的确定 7.4.1 管材的确定 管材应符合GB/T 13663 的规定,管件应符合GB/T 1
16、3663.2 的规定。 7.4.2 管径确定 按照微灌系统设计初步确定各级管径。 7.5 轮灌小区的划分: a) 各轮灌小区地块面积相等或近似相等; b) 兼顾管道布置合理和用材最省。 7.6 水力计算(典型管路水力计算) DB51/T 993-2010 微灌系统的典型管道水力计算原则是在已知流量,并保证灌水均匀的前提下,计算该级管道并定出毛管长度和支、干管内径。 7.6.1 沿程水头损失,按式(7)计算: LdQfhbmf= . . . .( 7) 式中: hf沿程水头损失,单位为米(m ); Q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 ); d管道内径,单位为毫米(mm ); L管长,单位为米(m )
17、; f摩阻系数; m流量指数; b管径指数; 注:各种管材的 f、m、b 值,可按表3选用。 表3 管 道沿程水头损失计算系数、指数表 管 材 f m b 硬塑料管 0.464 1.770 4.770 d 8mm 0.505 1.750 4.750 Re2320 0.595 1.690 4.690 微灌用聚乙烯管 d 8mm Re2320 1.750 1.000 4.000 注1:Re为雷诺数。 注2:灌溉用聚乙烯管的f值相应于水温10,其他温度时要修正。 7.6.2 系统局部水头损失,按式 8 计算: 423/10376.6 Qhj=. . . . .( 8) 式中: hj管道局部水头损失,
18、单位为米(m ); 损失系数; Q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 ); 单位换算系数。 注:微灌系统管道局部水头损失,也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一定比例进行估算,支管为0.050.1,毛管为0.10.2。 7.6.3 多口系数 由于毛管系多口出流,故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后乘上一个多 口系数 F 即为该毛管的沿程水头损失。多口系数可按表4选取。按式9计算。多口系数可按表4选取,亦可按式10计算。 fttFhH = . . xNxNmNmNF+=116121112. DB51/T 993-2010 式中: H t多口管摩阻损失,单位为米(m); F 多口系数; fth 无旁侧出流时的摩阻损失,单位为米(m);
19、 N 出口数目; m 流量指数; x进口端至第一个出水口的距离与孔口间距离之比。 表4 多口系数表(m=1.75) F F 孔口数 N X=1 X=1/2 孔口数 N X=1 X=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650 0.547 0.498 0.470 0.451 0.438 0.429 0.421 0.415 0.411 0.407 0.403 0.400 0.397 0.532 0.455 0.426 0.410 0.401 0.395 0.390 0.387 0.384 0.382 0.380 0.379 0.378 0.377 16 1
20、7 18 19 20 22 24 26 28 30 35 40 50 100 0.395 0.393 0.392 0.390 0.389 0.387 0.385 0.383 0.382 0.381 0.378 0.377 0.374 0.369 0.376 0.375 0.374 0.374 0.373 0.372 0.372 0.371 0.370 0.370 0.369 0.368 0.367 0.365 注:N 为管道上的出水口总数; m为流量指数,与摩阻损失有关; X为管道上第一个出水口到管进口的距离与出水口距离的比值。 7.6.4 干、支管管径计算的确定 根据管道经济流速确定管径:
21、c) 干管推荐流速:1.2m/s1.8 m/s,不宜大于 2.0 m/s。 d) 支管推荐流速:1.0m/s1.5 m/s,不宜大于干管流速。 e) 毛管推荐流速:0.5m/s1.0m/s,不宜大于支管流速。 按式 12 计算管径: vQd360041000= . 式中: d 管道内径,单位为毫米(mm); Q管道进口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v管道经济流速,单位为米每秒(m/s)。 DB51/T 993-2010 7.7 系统总扬程确定 7.7.1 微灌系统设计流量,按式 13 计算 =niQQ1毛总. . 式中: 总Q 微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毛
22、Q 毛管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3/h); 注:系统设计流量等于同时工作的毛管流量之和。 7.7.2 系统总扬程,按式 14 计算 H总 =H微 +h i+h+Z. 式中: H总 系统总扬程,单位为米(m); H微 微灌出水口工作压力,单位为米(m); h i水泵、阀门、施肥罐、过滤器、量测仪表(水表等)的局部水头损失之和,单位为米(m) ; h设计参考点至干管进口各级管道水头损失之和,单位为米(m); Z设计参考点高程与水源水面高程之差,单位为米(m)。 7.7.3 水泵选择 根据计算出的微灌系统设计流量和系统总扬程,查选定的水泵生产厂家的水泵类型、型号和技术参数表,选择合适的水泵及配套
23、动力。 8 运行控制和控制部件 8.1.1 控制内容: a) 对水泵机组启动、运行、停止进行自动控制(含遥控); b) 对各轮灌小区灌水作业顺序及工作时间进行自动控制(含遥控)。 8.1.2 运行控制: a) 手动闸阀控制 各轮灌小区的微灌运行采用手动闸阀控制,用人工开启和关闭各轮灌小区入口(首部)的阀门对灌水运行进行控制,微灌时间,应根据作物、土壤等因素试验确定,由操作人员掌握。 b) 自动控制 各轮灌小区的灌水运行用电磁阀(每个轮灌小区的首部)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各小区由控制柜按预先设置好的程序(包括运行时间)依次轮流工作。 8.1.3 控制部件: a) 电磁阀; b) 信号线; DB5
24、1/T 993-2010 c) 集中自动控制系统; d) 遥控系统。 9 微灌系统的施工安装要求 微灌系统的施工安装要求应符合GB/T 50485-2009 的规定。 10 微灌工程安全技术要求 10.1 管道系统的防水锤措施应符合 GB/T 50485-2009的规定。 10.2 控制房电气装置和泵机组的电机应设置有过电流、过电压、缺相、接地、防雷等安全保护措施和标记。 10.3 控制柜仪表盘上的各功能元件应有明确的文字说明,如电源“开”和“关”、泵机组的“起动”和“停止”以及“请勿乱动”、“危险”等安全说明。电气控制系统的按纽、指示灯、显示器应符合GB5226.1-2008中 10.2,1
25、0.3和 10.9的规定。 10.4 加压水泵机组电动机的冷态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 5M;加压潜水泵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相应产品的规定:干式电机50 M,充水式电机100M。 10.5 控制房(泵房)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设防烈度不低于度。 11 微灌工程竣工验收 11.1 微灌工程验收前应提交全套设计文件、竣工报告(含竣工图册)、监理报告和工程决算报告。 11.2 竣工验收具备的条件:工程应按批准文件和设计要求全部建成;各单位工程能正常运行,并进行全系统的试运行;技术文件应齐全、正确,归档资料符合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有关规定。 11.3 竣工验收应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作全面评价,验收合格的工程应通过竣工验收报告。 12 微灌工程勘察、设计文件 12.1 勘察报告包括:微灌工程简介及说明;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水文、自然条件、地震调查等。 12.2 设计报告包括:微灌工程基本资料、设计计算书、工程系统类型选择、首部加压及控制房设计、管道设计及说明、微灌灌水器(微喷头、滴头)选择及说明、工程概算等。 12.3 设计图册包括:微灌工程平面规划设计图;微灌工程控制房结构设计图;微灌工程控制房设备平面布置图;微灌工程管路布置图;微灌工程阀门井图(含电磁阀井);微灌工程其它图样。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