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 475-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2339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J 475-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HJ 475-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HJ 475-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HJ 475-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HJ 475-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HJ475-2009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 4752009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 Cleaner production standard Chlor-alkali industry (Caustic soda) (发布稿)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20090810 发布 20091001 实施 环 境 保 护 部 发 布HJ475-2009 ii 目 次 前 言. . 1 适用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规范性技 术要求. . 1 5 数据采集 和计算方法. . 5 6 标

2、准的实施. . 6 HJ475-2009 iii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保护环境,为烧碱生产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在达到国家和地方污染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行业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烧碱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分为三级,隔膜法烧碱一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离子膜法烧碱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标准将适时修订。 本标准为首次发

3、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氯碱工业协会。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 2009 年 8 月 10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09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HJ475-2009 1 清洁生产标准 氯碱工业(烧碱)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氯碱工业(烧碱)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标准将氯碱工业(烧碱)清洁生产指标分成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烧碱生产企业(离子膜法烧碱和隔膜法烧碱)清洁生产

4、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16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隔膜法烧碱 以石棉隔膜电解槽工艺生产烧碱的方法。 3.2 离子膜法烧碱 以离子膜电解槽工艺生产烧碱的方法。 3.3 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即产污系数,指单位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

5、产生污染物的量(末端处理前)。本标准水污染物产生指标指污水处理装置入口的污水量和污染物种类、单排量或浓度。固体废物产生指标指化盐及盐水精制过程中产生的盐泥和隔膜法烧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石棉绒。 4 规范性技术要求 4.1 指标分级 本标准给出了氯碱工业(隔膜法烧碱)企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 国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 二级: 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 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HJ475-2009 2 同时,给出了氯碱工业(离子膜法烧碱)企业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水平的三级技术指标: 一级: 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二级: 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三级: 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6、。 4.2 指标要求 氯碱工业(隔膜法烧碱)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要求,见表 1。 氯碱工业(离子膜法烧碱)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要求,见表 2。 HJ475-2009 3 表 1 氯碱工业(隔膜法烧碱)清洁生产技术指标要求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采用金属扩张阳极改性隔膜电解槽 采用金属扩张阳极电解槽 1电解槽 蒸发工序采用三效顺流部分强制循环或三效逆流强制循环 2盐回收 回收全部蒸发析出盐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质量分数 /%30.0 800 900 980 质量分数 /%42.0 950 1050 1200 1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折标煤) /( kg/t)

7、质量分数 /%95.0 1100 1200 1350 2单位产品原盐消耗量(折百)/ (kg/t ) 1535 1555 1570 3单位产品新鲜水耗/ (t/t ) 8.0 8.5 9.0 三、产品指标 质量分数 /%30.0 1.5 2.5 3.0 质量分数 /%42.0 2.0 3.0 3.5 碱损失率/% 质量分数 /%95.0 3.0 3.5 4.5 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1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m3/t) 10 12 14 2单位产品盐泥产生量(干基)/ (kg/t ) 40.0 45.0 50.0 3单位产品废石棉绒产生量/ (kg/t ) 0.10 0.12 0.

8、14 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氯水回收利用率/% 100 六、环境管理要求 1环境法律法规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要求,排污许可证符合管理要求。 2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具有节能、降耗、减污的各项具体措施,生产过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3相关方环境管理 对原材料供应方、生产协作方、相关服务方等提出环境管理要求。 4环境审核 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要求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全部实施了无、低费方案。 5环境管理制度 按照GB/T 24001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有效。 环境管理制

9、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基本齐全。 6固体废物管理要求 对一般工业废物进行妥善处理,对废石棉绒等危险废物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置。应制定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产生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应针对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HJ475-2009 4 表 2 氯碱工业(离子膜法烧碱)清洁生产技术指标

10、要求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 1电解槽 采用复极式自然循环小极距离子膜电解槽 采用离子膜电解槽 2蒸发 蒸发工序采用双效逆流蒸发工艺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质量分数 /%30.0 370 450 500 质量分数 /%45.0 530 570 600 1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折标煤) /(kg/t ) 质量分数 /%98.0 810 860 900 2单位产品原盐消耗量(折百)/ (kg/t ) 1500 1525 1540 3单位产品新鲜水耗(不含纯水)/ (t/t ) 6.0 6.5 7.5 三、产品指标 质量分数 45.0% 1.5 1.8 2.0 碱损失率/

11、% 质量分数 98.0% 2.5 3.0 3.2 四、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1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 (m3/t) 6.0 6.4 2单位产品盐泥产生量(干基)/ (kg/t ) 40.0 45.0 50.0 五、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氯水回收利用率/% 100 六、环境管理要求 1环境法律法规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总量控制要求,排污许可证符合管理要求。 2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具有节能、降耗、减污的各项具体措施,生产过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3相关方环境管理 对原材料供应方、生产协作方、相关服务方等提出环境管理要求。 4环境审核 按照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

12、要求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并全部实施了无、低费方案。 5环境管理制度 按照 GB/T 24001 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文件齐备。 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有效。 环境管理制度健全、原始记录及统计数据基本齐全。 6固体废物管理要求 对一般废物进行妥善处理,对危险废物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置。应制定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产生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应针对危险废物

13、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HJ475-2009 5 5 数据采集和计算方法 5.1 监测方法 本标准的各项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执行。 5.2 统计核算 污染物产生指标系末端处理之前的指标,应分别在监测各个车间或装置的排水后进行累计,并和总集水口的数据进行对比,两者相差不能超过 10%。生产中,每个采样点应至少选取三组以上样品进行数据分析。 5.3 计算方法 5.3.1 单位产品综合能耗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单位重量烧碱(折 100%烧碱(NaOH )所消耗的综合能源量,包括直

14、接消耗的能源量,以及分摊到该产品的辅助生产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的能源消耗量和体系内的能源损失量。亦即生产工艺消耗的各种能源转换为标准煤之和与考核年度的产品产量之比。某种规格烧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按公式(1 )计算: ( ) ( )ZH DJ JG11EE X YE+ + + (1 ) 式中:EZH一定的计量时间内,某种规格烧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按折标煤计算),kg/t ; EDJ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烧碱电解单元(包括氯、氢处理过程)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按折标煤算), kg/t; EJG一定时间内某种规格烧碱加工过程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按折标准煤计算), kg/t; X实际发生的自用碱率,% ; Y实际

15、发生的碱损失率,% 。 5.3.2 单位产品原盐消耗量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每吨烧碱产品所消耗的原盐量(折百),按公式(2 )计算: YXSWWM (2 ) 式中:WX单位产品原盐消耗量,kg/t ; WY企业烧碱产品原盐用量,kg ; MS烧碱产品产量,t 。 5.3.3 单位产品新鲜水耗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每吨烧碱产品所消耗的生产用新鲜水量(不含纯水),按公式(3 )计算: HJ475-2009 6 SDSWWM (3 ) 式中:WD单位产品新鲜水消耗量,t/t ; WS企业烧碱产品新鲜水总用量,t ; MS烧碱产品产量,t 。 5.3.4 碱损失率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烧碱生产过程中损失的烧碱量占烧碱耗用的电解碱液量的百分比,按公式(4 )计算: MYS100SYJJJ (4 ) 式中:JS碱损失率,% ; JY成品烧碱耗用的电解碱液量,t ; MS烧碱产品产量,t 。 5.3.5 氯水回收利用率 指电解产生的湿氯气在输送和冷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氯废水回收利用的比例,按公式(5 )计算: SHSC100%LLL (5 ) 式中:LHS氯水回收利用率,% ; LS氯水回用利用量,t ; LC氯水产生量,t 。 6 标准的实施 本标准由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HJ环境保护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