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T/T 770一1998前言本标准从1999年4月1日起实施,所有的矿用频分制开关量信号传输装置应符合本标准。本标准由国家煤炭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合肥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屠运武、谷松、刘晖、邹玲、何永清。本标准由煤炭工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信监控设备分会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矿用频分制开关A信号传输装置通用技术条件MT/T 770一1998General technical condition of frequency divisionON/OFF signal transmis
2、sion unit for coal mine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用频分制开关量信号传输装置的产品型号、组成、防爆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频分制开关量信号传输装置(以下简称传输装置)。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56-1993额定电压GB 191-199。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 3836.1-19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 3836. 2-19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3、隔爆型电气设备“dGB 3836. 4-19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GB/T 2829-1987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检查)GB/T 5080.1-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GB/T 5080. 7-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方案GB/T 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MT 209-199。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MT 210-1990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试验方法MT 286-1992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3产品型号、
4、组成及防娜型式3.1型号应符合MT 286的规定。3.2组成传输装置由信号发送装置和信号接收装置两部分组成。3.3防爆型式井下使用的传输装置为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或本质安全型,标志为diI或ibI;地面使用的传输装置为矿用普通型兼本安型,标志为(i)Io国家煤炭工业局1998-11一10批准1999-04一01实施MT/T 770一1998技术要求4.1一般要求传输装置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文件制造4.2环境条件4.2门传输装置在表1所列的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表1使用场合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机械环境地面一5一+40C,或MT 209-1990中4. 2条MT 290-1990
5、中4.4.2条80-106kPa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井FMT 209-1990中4. 2条95%(+25).2.2传输装置应能承受表2规定的安装和贮运条件。表2使用场合高温低温U相对湿度m/s0rxitm/s0地面+60一4093%(+40-C)2030095%(+25C)50500井4. 3基本性能4.3.1供电电压传输装置的供电电压等级应符合GB 156的规定。波动范围应符合MT 209-1990中5.4的规定。4.3.2发送功率具体指标由各自产品标准规定。4.3.3接收灵敏度具体指标由各自产品标准规定。4.3.4载波频率及稳定度载波频率一般为11,14,5,17,20.5,25,30,
6、36,33,52,64,78,96kHz,具体参数及稳定度的具体指标由各自的产品标准规定。4.3.5选择性具体指标由各自的产品标准规定。4.3.6传输距离一般应不小于1 Okm,4.3.7复用路数一对信号传输线上复用不同频率的传输装置应不小于5路。具体复用路数由各自的产品标准规定。4.3.8输人输出信号传输装置的输人、输出信号均为开关量信号。其信号制式应符合MT 209-1990中5.3的规定。4.3.9本安参数传输装置的最大开路电压和最大短路电流应在各自产品标准中明确规定。4.4电源波动适应能力供电电压在产品标准规定的电压波动范围内变化时,传输装置的基本性能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4.5结构
7、4. 5.1紧固件必须有防止自动松脱的措施。MT/T 770一19984.5.2金属零部件必须进行防锈和防蚀处理。4.5.3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主要零部件与元器件、接地及结构的一般要求应符合MT 209-199。第7章、第8章、第9章和11. 3的有关规定。46外观质量应符合MT 209-1990第6章的规定。4.了外壳防护性能本安型传输装置的外壳防护能力一般应不低于IP54,地面普通兼本安型传输装置的外壳防护能力一般应不低于IP43.4.8电气安全4.8门绝缘电阻带电回路与接地(或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MT 209-199。中11. 1的规定,具体测量部位由各自的产品标准规定。4.8.2
8、工频耐压带电回路与接地(或外壳)之间的lmin工频耐压值应符合MT 209-1990中11.2的规定,且无火花、飞弧和击穿现象,具体试验部位由各自的产品标准规定。4.9表面温度传输装置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时,其元器件、导线及外壳的最高表面温度不应超过15o0c,4.10工作稳定性传输装置应进行工作稳定性试验,通电时间不少于2d。其技术性能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4门1环境适应性4.11.1传输装置在工作状态应能通过温度为最高环境温度,历时2h的高温工作试验,其基本性能及外观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4.11.2传输装置在工作状态应能通过温度为最低环境温度,历时2h的低温工作试验,其基本性能及
9、外观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4.11.3传输装置在非工作状态应能通过温度为+60C,历时16h的高温贮存试验。恢复后,其基本性能及外观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4.11.4传输装置在非工作状态应能通过温度为一40C,历时16h的低温贮存试验。恢复后,其基本性能及外观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4.11.5用于井下的传输装置应能通过高5+40C,周期为12d的交变湿热试验;用于地面的传输装置应能通过表3规定的严酷等级的恒定湿热试验。其基本性能、外观及电气安全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4.11.6传输装置应能通过表4规定的振动试验,其基本性能及外观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4.11了传输装置应能通过表
10、5规定的冲击试验,其基本性能及外观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表3试验项月工作状态试验湿度%试验温度C试验时间d恢复时间h可控环境地面室内最大工作湿度通电最大工作环境湿度最高工作环境温度2最大贮存湿度不通电93+4024不小于1MT/T 770一1998表4使用场合振动频率liz加速度幅值m/s位移幅值mm工作状态振动次数地面10-150200. 15不通电 每轴向不低于5次500. 35并下表5使用场合脉冲持续时间工作状态冲击次数不通电 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个方向3次(共18次)ms-18一n峰值加速度 m/s4.11.8包装后的设备应能承受频率为4Hz、加速度为30m/s、历时2h的模拟汽车运翰
11、试验。试验后包装应无损坏和明显变形,并拆箱检查传输装置,其基本性能及外观质量应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4.12防爆性能4.12.1传输装置须符合GB 3836. 1,GB 3836. 2和GB 3836. 4的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审查检验合格,取得“防爆检验合格证”4.12.2隔爆兼本安型装置的外壳必须逐件通过水压试验。4.12. 3传输装置应通过本安火花试验。4.12.4隔爆兼本安型传输装置应能通过隔爆强度和隔爆性能试验。4.12. 5隔爆兼本安型传输装置应能通过外壳冲击试验、连接件扭转试验、引入装置密封和强度试验、密封圈老化试验等。4.13可靠性传输装置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
12、BF)应不小于4 000h,5试验方法51试验条件除环境试验或有关标准中有具体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a)温度:15350C;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0-106kPa,5.2试验仪表及设备5.2.1一般要求5.2.1.1测量仪表及设备的精确度应能保证所测指标的精确度要求。5.2.1.2测量仪表及设备的选型应符合所测性能的要求。52.2主要测量仪表和设备5.2.2.1交流稳压器:a)稳定度:不大于1%;b)波形失真:不大于50o;c)频率变化:(50士1)Hz5.2.2.2交流可变电源:调节范围应满足试验要求。5.2-2.3信号发生器:频率范围应满足试验要求516
13、MT/T 770一19985.2.2.4仿真电缆:应能模拟最大传输距离,每公里仿真电缆网络如图1所示。其中:R为每公里电缆回路电阻的1/4;Z,为每公里电缆回路电感的1/4;C为每公里电缆的分布电容。具体参数由产品标准规定图15.2.2. 5双踪示波器:频率范围应不小F被测频率参数的10倍5.2-2.6高频毫伏表:精度不低于2.5级。5.2.2.了高频毫安表;精度不低于2.5级5.2-2.8数字频率计:误差不大于5 x 105.3电气性能试验5.3.1传输距离试验5.3.1.1按图2连接设备,其中信号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的频率相对应。图25.3.1.2先不接人仿真电缆,信号接收装置的输出状态应与
14、信号发送装置的输人状态一致;接人仿真电缆后,信号接收装置的输出状态应与信号发送装置的输入状态相一致。5. 3. 2载波频率及稳定度试验5. 3.2.1按图3连接设备,其中R为负载电阻信号发送装里可变电源频率计I Tram I图35. 12. 2使电源电压、负载电阻R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内变化,观察数字式频率计的读数,同时观察示波器波形。5.3.3发送功率试验5.3.3.1按图4连接设备。图45. 13.2使信号发送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将可变电阻R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从下限值均匀地增加到上限值,同时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此过程中两表读数乘积的最小值为传输装置的发送功率。5. 3.4接收灵敏度
15、试验5.3.4.1按图5连接设备。5.3-4.2将可变电阻R调为零,接通电路,然后逐渐增大电阻R,当信号接收装置的输出状态改变时MT/T 770一1998毫伏表的最小读数即为接收灵敏度。图55.3.5选择性试验5.3.5.1按图6连接设备,毫伏表接在接收装置通带滤波器的输出端图65.3. 5.2调节信号发生器,使之发出接收装置对应的载波频率,记下毫伏表的读数。分别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发出产品标准规定衰减为3dB时的载波频率,记下两次毫伏表的读数,计算出相对衰减值;分别调节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发出产品标准规定衰减为40dB时的载波频率,记下两次毫伏表的读数,计算出相对衰减值。5.3.6复
16、用路数5.3.6.1按图2连接设备,传输装置的接人路数为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大复用路数。5.3-6.2所有接收装置的各路信号输出状态应与相应的信号发送装置的输人状态一一对应5.3.7本安参数5.3.7.1按图7连接设备,其中x为负载电阻,其值由各自产品标准规定。图75.3.7.2测量输出端开路时的最大电压,此电压为装置的最大开路电压。5.3-7.3测量输出端短路时的最大电流,此电流为装置的最大短路电流。5.4电源波动适应能力试验按MT 210-199。第10章的规定进行。5.5结构检查按MT 210-199。第5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6外观检查按MT 210-1990第5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7外
17、壳防护性能试验按MT 210-1990第16章的规定进行。5.8绝缘电阻测量按MT 21。一199。第7章的规定进行。5.9工频耐压试验按MT 210-1990第8章的规定进行。5.10表面温度#G MT210-199。第11章的规定进行。518MT/T 770一19985.11工作稳定性试验使装置处于工作状态,连续通电时间不小于48h,每隔8h检查一次基本性能5.12高温工作试验按MT 210-199。第23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13低温工作试验按MT 210-1990第23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门4高温贮存试验按MT 210-1990第24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15低温贮存试验按MT 210
18、-1990第24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16湿热试验按MT 210-1990第28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飞了振动试验按MT 210-1990第25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18冲击试验按MT 210-1990第26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19运输试验按MT 210-1990第27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20防爆性能试验5-20.1水压试验按MT 210-199。第9章的规定进行。5.20.2防爆审查按GB 3836.1-1983第31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20.3本质安全火花试验按GB 3836.4-1983第8章的有关规定进行。5.20.4隔爆强度和性能试验按GB 3836.2-1983第18章、19
19、章及20章的规定进行。5.20.5影响防爆性能的其它试验外壳冲击试验按MT 210-1990第14章的规定进行;引人装置密封性能及机械强度试验按MT210-1990第19章的规定进行;密封圈老化试验按MT 210-199。中第17章的规定进行;连接件扭转试验按MT 210-1990第20章的规定进行。5.21可靠性试验按GB/T 5080.7的有关规定进行。若无其他标准另行规定,采用定时截尾试验方案。失效判定应符合GB/T 5080.1-1986中9.2的规定。6检验规则6门检验分类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6.2出厂试验6.2.1出厂检验必须逐台进行。检验由厂质检部门负责进行。合格产品应
20、发给合格证6.2.2试验项目应符合表6的规定。6. 2, 3出厂检验时,各项指标须符合各自产品标准的要求。有一项不合格则该产品不合格。若出现c类不合格,允许返修成合格产品。若出现A类或B类不合格则应返工,并重新试验。MT/T 770一1998表6序号试验项目不合格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基本性能B4. 35. 3OO2电源波动适应能力B4.45.4)3结构C4. 55. 500生外观C4. 65. 6OO5外壳防护性能B4. 75.706绝缘电阻A4.8. 15. 8OO7工频耐压人4.8.25. 9OO8表面温度A4. 95.10Og工作稳定性B4.105.11OO10高温工作
21、B4. 11. 15. 12O11低温工作B4. 11. 25. 13O12高温贮存B4. 11.35.14c13低温贮存B4. 11.45. 15O14湿热B4. 11.55.16O15振动B4.11.65.17O16冲击B4. 11. 75.18O17运愉B4. 11. 85. 19)18水1FA4. 12. 25.20.1OO19防姆审查、本安火花、隔姆强度与性能A4. 12. 14. 12.34. 12. 45. 20. 25.20.35.20.4臼20影响防姗性能的其他试验A4. 12. 55.20.5C)21可靠性B4. 135.21注10表示需进行检验的项目。2表示根据具体情况选
22、择确定的项目。6.3型式检验6.3.1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6.3a)新产品或者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达3年(防爆性能除外);d)停产1年恢复生产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2试验项目应符合表6的规定。6.3.3批量不大于2。台时,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1-2台进行型式检验。对A类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判该批为不合格。对C类项目。对B类项目,有一项不合格应加倍抽样重新检验,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有三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MT/T 770一19986.3.4批
23、量大于20台时,抽样方案应采用GB/T 2829的有关规定,除非其他标准另有规定。一般选用一次抽样方案,判别水平,不合格质量水平RQI不大于40。当批量相对小时或对破坏性试验项目,允许采用判别水平1。判定数组由各自产品标准规定。对照试验项目的要求检验,并累计不合格数及不合格品数,按抽样方案判定产品为合格或不合格。若不合格应按GB/T 2829-1987中4.12.3规定处理。了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7.1标志了.1.,产品标志7.1.1,1产品标志应符合MT 209-1990中14.2的规定。7.1.1.2产品外壳明显处须设置清晰的永久性标志“Ex,7.1.1.3应具备“MA”标志。7.1.1
24、.4产品外壳明显处应设铭牌,铭牌应清晰,包括以下内容:a)产品型号、名称;b)右卜方有明显的Ex”标志;c)防爆标志;d)防爆合格证编号;e)安全标志编号;()必要的技术参数;9)制造厂名;h)产品编号及出厂日期了.1.2包装标志7.1.21包装贮存标志应符合GB 191的规定。7.1.2.2包装箱外壁上文字及标志至少有:a)制造厂名;b)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c)产品型号及名称;d)净重或毛重;e)必要贮运标志。了.2包装7.2.1传输装置的包装应符合GB/T 13384的要求,应采用防雨、防潮、防震包装。包装方式由各自产品标准规定。了.2.2随机文件有:a)产品合格证;b)使用说明书;。)装箱单和随机备附件清单;d)其他必要的技术资料。了.3运输包装后的产品在保证不被雨、雪直接淋袭的条件下,可适用于水运、陆运及空运等各种运输方式。了.4贮存包装后的产品应能在温度为一10-+40c,相对湿度不大于90%的环境中贮存18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