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33.200 V 54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40452017 民用航空地基增强系统(GBAS)地面设备技术要求I 类精密进近 Civil avia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ground equipment Category precision approach 2017- 01 - 02 发布 2017 - 04 - 01 实施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MH/T 40452017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 义和
2、缩略语 1 4 技术要求 .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GBA S 电文格式和使用 . 13 M HMH/T 4045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中国民航西南地区空管局、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静、刘卫东、叶家全、李黎、耿永超、杨晓嘉、卿红宇、张煜凡、刘靖、潘捷、李忠、胡耀坤、魏童
3、、梁飞。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负责解释。 M HMH/T 40452017 1 民用航空地基增强系统(GBAS)地面设备技术要求 类精密进近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航空支持类精密进近运行的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支持类精密进近运行的地基增强系统地面设备的设计、研制、检验以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702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4、用于本文件。 3.1.1 告警 alarm 系统未满足完好性/连续性要求,或服务不可用的指示。 3.1.2 保护级 protection level 以一定置信度包络实际误差的数值。 3.1.3 可用性 availability 在预期运行期间,导航系统提供所需功能和性能的能力。 3.1.4 连续性 continuity 地面设备在15 s周期内能够为I类精密进近服务提 供水平、垂直引导,或对机载系统提供告警信息的平均概率。 M HMH/T 40452017 2 3.1.5 空间信号完好性风险 signal in space integrity risk 地面设备未及时向机载系统提示空间信号不
5、可用信息, 导致水平和垂直相对位置误差超过容限的概率。 3.1.6 类精密进近 category precision approach 最低标准满足决断高不低于60 m,能见度不小于800 m或跑道视程不小于550 m的精密进近。 3.1.7 地基增强系统 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地基增强系统由空间部分、 地面部分和航空器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由一个或多个卫星导航星座构成,地面部分安装于机场内或机场附近,直接从地基发射机向航空用户发送卫星导航增强信息,装备相应机载设备的航空器可以获得I类精密进近甚至更高水平的服务。 3.1.8 伪距 pseudo-ran
6、ge 接收机通过测量导航信号到达的本地时间与卫星发播信号的卫星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所获得的距离,包含两者之间的几何距离和钟差等。 3.1.9 B值 B value 扣除广播伪距修正量后基准接收机测量伪距的残余误差。 3.1.10 接地点 glide path intercept point 最后进近路径与跑道水平面的交点。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ODE:星历数据龄期(Age Of Da ta Ephermeris) APV:垂直引导进近(Approach with Vertical Guidance)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
7、lite System) BDSBAS:北斗星基增强系统(BeiDou Sat 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CDI:航道偏移指示器(Course Dev iation Indicator) C/A:粗/捕获(Coarse Acquisition) 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 undancy Check) CSA:标准准确性信道(Channel of Standard Accuracy) DCP:基准交叉点(Datum Cr ossing Point) MH/T 40452017 3 EGNOS:欧洲地球静止导航重叠服务(European
8、G eostationary Navigation Overlay Service) FAS:最后进近航段(Final Appr oach Segment) FEC:前向纠错(Forward Er ror Correction) FPAP:飞行路径对准点(Flight Path Alignment Point) FTP:虚拟设定的跑道入口点(Fictitious T hreshold Point) GAD:地面精度等级标识符(Ground Accur acy Designator) GAGAN:GPS辅助型静地轨道增强导航(GPS-aided Ge o-augmented Navigation
9、) GARP:GBAS方位基准点(GBAS Azimuth Reference Point) GCID:GBAS连续性和完好性指示符(GBAS Continuit y Integrity Designator) GERP:GBAS高程基准点(GBAS Elevati on Reference Point) 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O 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lobal Naviga tion Satellite System) GPA:下滑角(Glide Path Angle) GRAS:
10、地基区域增强系统(Ground-bas ed Regional Augmentation System) HAT:跑道入口点高度(Height Ab ove Threshold) IA-5:5号国际代码(Internatio nal Alphabet No. 5) ICD:接口控制文件(Interface Control Document) ILS:仪表着陆系统(Instrument Landing System) IOD:数据发布(Issue Of Data) IODE:星历数据发布(Issue Of Data Ephermeris) LAL:侧向告警门限(Lateral Alert Lim
11、it) LPL:侧向保护级(Lateral Pr otection Level) LRU:现场可更换单元 (Line Re placeable Unit) LSB:最低有效位(Least Significant Bit) LTP:着陆跑道入口点(Landing T hreshold Point) MSAS:多功能传输卫星星基增强系统(Multifunction transport satellite 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 MSB:最高有效位(Most Sig nificant Bit) MT:电文类型(Message Type) MTBF:
12、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 tween Failures) MTTR:平均修复时间(Mean Time To Repair) NSP:导航系统小组(Navigation Systems Panel) PRN:伪随机噪声(Pseudo Random Noise) RPDS:基准路径数据选择器(Reference Pa th Data Selector) RSDS:基准站数据选择器(Referenc e Station Data Selector) RWY:跑道(Runway) SDCM:差分修正及监测系统(System of Di fferential Correction an
13、d Monitoring) SSID:台站时隙识别标志(Station Sl ot Identifier) TCH:跑道入口高度(Treshold C rossing Height) T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 n Multiple Access) TNC:同轴连接器(Threaded N eill-Concelman) UTC: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VAL:垂直告警门限(Vertical Alert Limit) M HMH/T 40452017 4 VDB:甚高频数据广播(VHF Dat a Broadcast) VPL:垂直
14、保护级(Vertical P rotection Level) VSWR:电压驻波比(Voltage Su rface Wave Ratio) WAAS:广域增强系统(Wide Area Aug mentation System) WGS-84:84大地坐标系统(World Geod etic System-84) 4 技术要求 4.1 组成 GBAS地面设备由基准接收子系统、处理子系统、甚高频数据广播(VDB)子系统和监控维护子系统等组成。 4.2 一般要求 4.2.1 设备电磁辐射应符合 GB 8702 规定的人员电磁辐射防护限值要求。 4.2.2 基准接收子系统通常由 3 部4 部 GN
15、SS 基准接收机构成;VDB子系统的收发单元、处理子系统的处理单元应采用双冗余结构。 4.2.3 GBAS 地面设备的位置配置数据使用 WGS-84 坐标系。 4.2.4 GBAS 地面设备应具备下列功能: 提供本地相关的伪距修正; 提供 GBAS 站相关数据; 提供最后进近航段数据; 提供测距源可用性预测数据; 提供 GNSS 测距源完好性监测。 4.2.5 可维护性要求为: 设备的 MTBF 应大于20 000 h; 现场可替换单元的 MTTR 不应超过 30 min。 4.2.6 电源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设备应具有交、直流两种供电方式,正常情况下以交流电源供电为主;当主电源断电后,应
16、能自动切换到备用直流电源工作, 无间断时间; 当主电源恢复后, 应能自动转回到交流供电状态; b) 设备采用的交流电源应为单相 220 V15%,45 Hz63 Hz; c) 设备采用的备用直流电源(电池)的额定电压应为 24 V,允许变化范围由产品规范规定; d) 交流电源应在对设备正常供电的同时,对备用直流电源浮充电; e) 各电源电路应有过流、过压等保护电路; f) 电源的各部分电压、电流应能测量,并在设备上显示; g) 交流电源输入端应有可靠的防雷击装置。 4.2.7 设备环境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室内设备应能在以下环境正常运行: 1) 工作温度:-10 50 ; MH/T 40
17、452017 5 2) 相对湿度:0%95%; 3) 最高工作高度:不低于海拔 5 000 m; b) 室外设备应能在以下环境正常运行: 1) 工作温度:-40 70 2) 风速:036 m/s; 3) 相对湿度:0%100% 4) 降雨:0100 mm/h(风速为 18 m/s); 5) 降雪量:0195 kg/m2; 6) 覆冰:050 mm(除天线罩); 7) 冰雹直径:013 mm; 8) 最大盐雾浓度:不低于 5%(连续 48 h 内); 9) 最高工作高度:不低于海拔 5 000 m; 10) 最大振动加速度:不低于 4.9 m/s2(频率范围 10 Hz500 Hz)。 4.2.
18、8 安装在跑道附近设备的易折性应满足机场规定。 4.3 性能要求 4.3.1 覆盖 4.3.1.1 覆盖范围 设备应支持满足类精密进近服务等级的每条跑道端,最小覆盖要求如下,见图 1: 侧向区域:从 LTP/FTP 两侧 140 m 开始,沿最后进近路径两侧35向外延伸到 28 km 处,沿最后进近路径两侧10向外延伸到 37 km 处的最后进近路径两侧; 垂直区域:侧向区域内, 以GPIP 为起点,向上到水平面以上 7或1.75 GPA(以大者为准),向下到水平面以上 0.30 GPA0.45 GP A,跑道入口高度之上 30 m3 000 m。 垂直区域侧向区域140mLTPGPIPRWY
19、+/-35o+/-10o28 km37 kmGPIP3.7 m30 m3000 m HATGPA1.75 GPA0.45 GPA图 1 支持 I 类精密进近最小覆盖要求 M HMH/T 40452017 6 4.3.1.2 场强 覆盖范围内有效辐射功率场强应在-99 dBW/m2-35 dBW/m2之间。 4.3.2 连续性要求 GBAS 地面设备的连续性应不小于(1-8.010-6)/15 s。 4.3.3 完好性要求 4.3.3.1 GBAS 空间信号完好性风险应不大于 210-7/进近,其分配如下: 保护级完好性风险引起的空间信号完好性风险不大于 5.010-8/进近; GBAS 地面设
20、备引起的空间信号完好性风险不大于 1.510-7/进近。 4.3.3.2 最后进近航段侧向告警限值不大于 40 m。 4.3.3.3 最后进近航段垂直告警限值不大于 10 m。 4.3.3.4 GBAS 地面设备广播类型 1 电文时,最大告警时间应不大于 3 s。 4.3.3.5 未检测到单个基准接收机故障(影响参考处理功能)的概率应小于 110-5/进近。 4.3.3.6 导致位置误差超过正常测量条件下保护级的告警数据广播时间延迟应不大于 3 s。 4.3.3.7 未分配时隙在 1 s 内传输大于-105 dBc 信号时,未被检测的风险应小于 110-7/30 s。 4.3.4 精度要求 在
21、置信概率为 95%的情况下,GBAS 地面设备的水平精度应优于 16.0 m,垂直精度应优于 4.0 m。 4.3.5 可用性要求 4.3.5.1 GBAS 地面设备的可用性(不包括卫星星座)不低于 0.9992。 4.3.5.2 提供与仪表着陆系统(ILS) I 类精密进近相同级别的性能时,GBAS 设备的可用性应大于0.9975。 4.4 基准接收子系统技术要求 4.4.1 基准接收机的要求 4.4.1.1 接收、跟踪和解码 GNSS卫星空间信号。 4.4.1.2 测量接收机到每颗可见 GNSS 卫星的伪距观测值,以及多普勒观测值。 4.4.1.3 输出具有时间标记的卫星信息(伪距测量数据
22、、星历数据、历书数据等)及卫星状态数据。 4.4.1.4 伪距测量数据的更新速率为 2 Hz。 4.4.2 基准接收天线要求: 4.4.2.1 射频指标如下: a) 3 dB 带宽 (典型值): 1 150 MHz1 650 MHz; b) 增益,指标如下: 1) 天顶增益:2 dBic; 2) 天顶至水平增益变化:-10 dB-15 dB; 3) 不圆度:小于1 dB; MH/T 40452017 7 c) 相位中心稳定度:小于 2 mm; d) 驻波比:小于2.0; e) 额定阻抗:50 。 4.4.2.2 低噪放指标如下: a) 噪声系数:小于 1.5 dB; b) 带宽:1 100 M
23、Hz1 700 MHz; c) 增益(典型值):252 dBi; d) 群迟延:小于5 ns; e) 驻波比:小于2.0; f) 额定阻抗:50 ; g) 接口:TNC。 4.5 处理子系统技术要求 4.5.1 处理子系统至少可以处理 12 颗卫星。 4.5.2 处理子系统应具备下列功能: a) 应能够排除无效的测距源; b) 应能够生成类型 1、2、4 电文(详见附录 A); c) 应支持FAS 数据维护和管理; d) 应能够监测 GNSS 测距源、星历、地面伪距标准差、B 值、GNSS 导航数据; e) 应能够验证向 VDB传输的所有类型电文的内容和格式; f) 应能够监测所有类型电文的内
24、容和格式。 4.5.3 处理系统应以最小每秒 2 次的速率生成和发送差分修正数据、修正变化率数据。 4.6 VDB 子系统技术要求 4.6.1 VDB 发射机 4.6.1.1 VDB 的工作频率范围为 108 MHz117.975 MHz,相邻两个频率的间隔(信道间隔)为 25 kHz,工作频率的容差不应超过所选择频率的210-6Hz。 4.6.1.2 VDB 发射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平均值)不小于 50 W,输出功率可调。 4.6.1.3 VDB发射机输出功率电平上升时间不应大于190.5 s,稳态输出电平持续时间不应小于476.2 s。 4.6.1.4 VDB 发射机稳态输出电平衰减到该电平
25、值 30 dB以下的时间不应大于 285.7 s。 4.6.1.5 VDB 发射信号的误差矢量幅度(EVM)不应小于 6.5% rms。 4.6.1.6 无用发射应满足表 1 规定的值,任何 VDB 谐波或离散信号的总功率不应大于-53 dBm。 表 1 无用发射规定值 频率 相对无用辐射电平 最大无用辐射电平 9 kHz150 kHz -93 dBc -55 dBm/1 kHz 150 kHz30 MHz -103 dBc -55 dBm/10 kHz M HMH/T 40452017 8 表1 ( 续 ) 频率 相对无用辐射电平 最大无用辐射电平 30 MHz106.125 MHz -11
26、5 dBc -57 dBm/100 kHz 106.425 MHz -113 dBc -55 dBm/100 kHz 107.225 MHz -105 dBc -47 dBm/100 kHz 107.625 MHz -101.5 dBc -53.5 dBm/10 kHz 107.825 MHz -88.5 dBc -40.5 dBm/10 kHz 107.925 MHz -74 dBc -36 dBm/1 kHz 107.9625 MHz -71 dBc -33 dBm/1 kHz 107.975 MHz -65 dBc -27 dBm/1 kHz 108.000 MHz -40 dBc -2
27、 dBm/1 kHz 117.975 MHz -40 dBc -2 dBm/1 kHz 118.000 MHz -65 dBc -27 dBm/1 kHz 118.0125 MHz -71 dBc -33 dBm/1 kHz 118.050 MHz -74 dBc -36 dBm/1 kHz 118.150 MHz -88.5 dBc -40.5 dBm/10 kHz 118.350 MHz -101.5 dBc -53.5 dBm/10 kHz 118.750 MHz -105 dBc -47 dBm/100 kHz 119.550 MHz -113 dBc -55 dBm/100 kHz
28、119.850 MHz1 GHz -115 dBc -57 dBm/100 kHz 1 GHz1.7 GHz -115 dBc -47 dBm/1 MHz 4.6.1.7 VDB 发射机功率输出不应小于额定值的-3 dB,相邻信道发射的功率值不应超过表 2规定的值。 表 2 相邻信道发射规定值 信道 相对功率 最大功率 第1邻信道 -40 dBc 12 dBm 第2邻信道 -65 dBc -13 dBm 第4邻信道 -74 dBc -22 dBm 第8邻信道 -88.5 dBc -36.5 dBm MH/T 40452017 9 表2 (续) 信道 相对功率 最大功率 第16邻信道 -101.
29、5 dBc -49.5 dBm 第32邻信道 -105 dBc -53 dBm 第64邻信道 -113 dBc -61 dBm 第76邻信道 -115 dBc -63 dBm 4.6.1.8 相对于分配时隙上的功率,未分配时隙上功率辐射不应大于-105 dBc。 4.6.1.9 互调衰减不应小于去耦合值的 10 dB。 4.6.1.10 VDB 发射机监测到下述情况时,地面设备应在 0.5 s 内停止数据广播: 发射功率高于标称值 3 dB 的持续时间超过 1 s; VDB 发射机超过 3 s未发射。 4.6.2 VDB 接收机 4.6.2.1 VDB 接收机工作频率范围为 108 MHz 1
30、17.975 MHz。 4.6.2.2 VDB 接收机灵敏度范围为-87 dBm-1 dBm。 4.6.2.3 VDB 接收机未校正的误比特率在以下情况不应大于 10-4 : VDB 接收机动态范围内; 符号率偏差5.010-5; 频移在标称频率236 Hz 范围; 相同信道不同时隙上有不大于 15 dBm 的信号; 相同信道的相同时隙上存在小于有用信号 26 dB 的干扰信号。 4.6.2.4 VDB 接收机应具备第 1、第 2、第3 邻信道抑制能力。 4.6.2.5 VDB 接收机应具备带外抑制能力。 4.6.2.6 VDB接收机杂散辐射电平在50 kHz108 MHz、137 MHz1
31、215 MHz频率范围内不应大于-57 dBm, 108 MHz137 MHz 频率范围内不应大于-64 dBm。 4.6.2.7 VDB 接收机线性关系应确保三阶交调点至少为 0 dBm。 4.6.2.8 VDB 接收机检测到接收的 VDB 发射机射频信号存在下述情况时,应在 0.5 s 内停止数据广播: 最近 1 h 内未发送电文超过 0.2%; 检测持续 3 s 以上未发送任何电文类型; 任意 3 s 内待传输应用数据与传输前监测系统保存或提取应用数据的不一致。 4.6.3 接入技术 4.6.3.1 RF 特性如下: 数据应使用 8 进制差分相移键控(D8PSK)调制方式,速率为每秒 1
32、0 500 个字符; GBAS 电文应组合成符号,每个包含 3 个连续电文比特位; 基带信号差分相位编码的输出应通过一个脉冲整形滤波器滤波。 M HMH/T 40452017 10 4.6.3.2 标称比特位速率为 31 500 bit/s。 4.6.3.3 TDMA 应使用固定帧结构,由 8 个时隙构成。 4.6.3.4 数据广播定时结构应基于帧和时隙,每帧持续时间为 500 ms,每 1 s UTC 时点内应包含两个时帧,第一帧从 UTC 时点的起点开始,第二帧从 UTC 时点之后 0.5 s开始。 4.6.3.5 每个已分配时隙应最多包含一个突发脉冲;为了初始化时隙使用,设备应在 5 个
33、连续时帧的指定时隙中广播一个突发脉冲;对已使用的时隙,设备应至少在每 5 个连续时帧中的一帧内广播一次突发脉冲。 4.6.3.6 每个突发脉冲应包含在 62.5 ms 的时隙内;突发脉冲起始于时隙开始后 95.2 s。 4.6.3.7 突发脉冲的组织和编码要求如下: 每个突发的要素包含:突发脉冲启动、功率稳定、同步及模糊消解、换序数据、填充位、突发结束; 发送给机载子系统的信息编码应按以下顺序进行:应用数据格式编排、生成训练序列 FEC、生成应用 FEC、位校验; 同步和模糊度消解字段应包含 48 位序列:010 001 111 101 111 110 001 100 011 101 100
34、000 011 110 010 000,并首先从低位连续发射。 4.6.3.8 换序数据要求如下: 内容应包括:SSID、数据长度、训练序列 FEC、应用数据和应用 FEC; SSID 对应地面站所分配时隙的代号,0 代表 A 时隙, 7 代表H 时隙; 数据长度为应用数据和应用 FEC 的位总数; 训练序列 FEC 应计算 SSID 和数据长度字段,采用一个(25,20)块编码; 应用数据应由一个或多个信息块组成; 应用 FEC 应采用固定长度 Reed-Sol omon(R-S)(255,249)28进制块编码计算。 4.6.3.9 传输整个符号时应使用填充位进行补充,数据加扰可不使用填充
35、位。 4.6.3.10 VDB 应具有使用伪噪声扰码器进行比特加扰的功能。 4.6.3.11 TDMA 监测: 数据广播的 TDMA 时隙; 检测到时隙外传输持续时间超过 1 s 时,地面设备应在 0.5 s 内停止数据广播。 4.6.4 VDB 天线 4.6.4.1 VDB 天线提供水平极化或椭圆极化的 VHF 数据广播。 4.6.4.2 VDB 天线应具备抑制地面辐射的能力,地面辐射导致的信号衰减损耗不应超过 10 dB。 4.6.4.3 VDB 天线输入阻抗为 50 。 4.6.4.4 VDB 天线VSWR 不大于2.0。 4.6.5 数据广播要求 4.6.5.1 广播数据编码应遵循附录
36、 A 编码规定。 4.6.5.2 广播的所有静态参数应存储在设备数据库中。 4.6.5.3 广播数据中有符号参数应为 2 的补码,无符号参数应为无符号定点数。 4.6.5.4 电文广播频次应满足表 3 要求: MH/T 40452017 11 表 3 电文广播频次 电文类型 最小广播频次 最大广播频次 1 对每种测量类型:所有测量块每帧1次 对每种测量类型:所有测量块每时隙1次 2 每20个连续帧 1次 每帧1次 4 所有的FAS块每20个连续帧 1次 所有FAS块每帧1次 4.7 监控维护子系统技术要求 4.7.1 本地/远程监控维护 4.7.1.1 控制应包括: 正常/维护/测试模式,并具
37、备模式选择功能; VDB 发射的发射控制; 手动复位关机,自动重启设备; 指示测试; 电源开关; 交流电源和电池之间的切换; VDB 发射机测试状态的连续波模式选择。 4.7.1.2 状态显示应包括: “正常”指示; “告警”指示; “维护告警”指示; “测试状态”指示; “电源状态”指示; 指示主要地面子系统组件(处理器、发射机等)的状态,包括重复的和冗余的组件。 4.7.1.3 维护应包括: 管理子系统至少应能够配置 GNSS 天线坐标、VDB 频率、分配时隙、VDB发射功率; 自动或手动启动组件诊断; 显示内部存储数据; 显示内部参数; 操作的密码保护; 管理用户及密码; 显示所有告警状
38、态; 告警/配置变化历史记录,包括监测完整性和卫星触发事件,关闭/转换时监控的参数状态; 显示各子系统和活动模块的状态; 显示、修改告警门限; FAS 数据加载和合理性检查; M HMH/T 40452017 12 显示 FAS 数据和设备支持的每个 FAS 进近状态。 4.7.1.4 能根据用户需求配置本地/远程监控维护终端的功能。 4.7.2 塔台管制控制和状态显示 4.7.2.1 塔台管制的控制功能包括: 禁用设备提供的部分或全部 FAS 数据; 塔台管制控制和状态显示单元指标测试。 4.7.2.2 塔台管制的状态显示功能包括: 显示设备模式状态; 显示实际的卫星星座告警信息; 显示卫星
39、星座告警预测信息; 提供状态指示和声音报警选择功能。 4.7.2.3 能根据管制需求配置塔台管制控制和状态显示的功能。 4.7.3 记录 4.7.3.1 应能够记录 90 天内的日期、时间、内部温度、登录、登出、警报、服务警报、告警事件,并能在维护终端显示、导出、打印记录信息。 4.7.3.2 应能够使用来自监测器的数据,在广播修正量中指示每小时、每天、每月、每年的错误特征。 4.7.3.3 应能够记录不小于 30 天的设备输出数据,输出数据包括时间戳、基准接收机数据、发射的所有 VDB 信息。 4.7.3.4 应能够记录不小于 30 天的所有基准接收机输出的原始数据。 4.7.4 接口 应具
40、有通用标准输出数据接口。 MH/T 40452017 1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GBAS 电文格式和使用 A.1 应用层电文内容 A.1.1 电文块 所有数据广播信息由电文块标识、电文和 32 位循环冗余检验编码等电文块构成,其结构如表 A.1所述。 注:所有二进制从左到右依次为最高有效位(MSB )到最低有效位(LSB )。 表 A.1 GBAS 电文块格式 电文块 位 电文块标头 48 电文 1696 循环冗余检验编码 32 A.1.2 电文块标头 电文块标头包含每个 GBAS 数据传输的相关信息,由电文块识别码、GBAS 识别码、电文类型识别码和电文长度等构成,如表 A.2 所示
41、。 表 A.2 电文块标头格式 参数 位 电文块识别码 8 GBAS 识别码 24 电文类识别码 8 电文长度 8 其中: a) 电文块识别码:GBAS 电文块工作模式的 8 位识别码。其编码: 1) 1010 1010:标准的 GBAS 电文; 2) 1111 111:测试的 GBAS 电文; 3) 所有其他值作为保留值; M HMH/T 40452017 14 b) GBAS 识别码:区分地面站的 4 字识别,通常与最近机场的位置指示一致,其编码: 1) 每个字采用 5 号国际代码( IA-5)表示; 2) 每个字的编码长度为 6 比特,比特 b1首先被发送; 3) 只使用大写字母、数字和
42、 IA-5 的空格,最右边的字符最先被发送; 4) 对 3 字 GBAS 识别码,最右边的字符用 IA-5 的空格填充; c) 电文类型识别码:辨别电文内容的数值标签,见表 A.3; d) 电文长度: 使用 8 位字节, 其中包含 6 字节的电文块标头、 电文和 4 字节的循环冗余检验编码。 A.2 GBAS 传输的电文类型及定义 A.2.1 电文类型 GBAS 传输的电文类型如表 A.3 所述。 表 A.3 GBAS VDB 电文 电文类型识别码 电文名称 0 备用 1 伪距修正 2 GBAS 相关数据 3 空信息 4 最后进近航段( FAS)数据 5 预测的测距源可用性 6 保留 7 保留
43、给国家应用 8 保留给测试应用 9 100 备用( MT11 将来用于/类) 101 GRAS 伪距修正 102 255 备用 A.2.2 电文定义 A.2.2.1 类型1电文-GNSS伪距修正 A.2.2.1.1 范围 MH/T 40452017 15 类型 1 电文提供单个 GNSS 测距源的差分修正数据,包含以下部分: a) 电文信息(有效期、附加的电文标志、测量数和类型); b) 低频信息(星历表解相关参数、卫星星历 CRC 和卫星可用性持续时间信息); c) 卫星数据测量块。 注:附加的电文标志用于表示在相同帧内存在下一个待发送的类型 1 电文。 A.2.2.1.2 电文内容 A.2
44、.2.1.2.1 修正的 Z 数 指示信息中所有参数的适用性时间。修改后的 Z 数按 0.1 秒分辨率和 20 分钟的可接受范围确定了该电文中所有参数(包括伪距修正和测距率修正)的参考时间。与 GNSS 时间相关的时间如下:重置小时(xx: 00),1 小时过去 20 分钟(xx: 20)和 1 小时过去 40 分钟( xx: 40)。 注:GLONASS 时间(不同于 GPS 时间)不是一个独立的连续时间衡量。按照国际时间局进行的 UTC 修正,定期将其修正到 UTC 整数秒。从 6 月 30 日到 7 月 1 日或从 12 月 31 日到 1 月 1 日的午夜 00 时 00 分 00 秒
45、执行这些修正。从 GPS 导航电文、 BDS 导航电文或其他方法获取关于这些计划的更新通知。计划在未来的 GLONASS-M导航电文中包含这类通知数据。 A.2.2.1.2.2 附加的电文标志 指示测量块包含在 1 帧的 1 条或者 2 条类型 1 电文中。其编码: 0 :所有测量块包含在 1 条类型 1 电文中; 1 :含有测量块的 1 帧内存在相互关联的两条类型 1 电文中的第 1 条; 2:备用; 3:含有测量块的 1 帧内存在相互关联的两条类型 1 电文中的第 2 条。 注: 类型 1 附加电文标志的使用:地面子系统设置附加电文标志字段,以指示是否存在包含附加测距源测量块的相互关联的类
46、型 1 电文。附加电文具有相同的修改后的 Z 数。在附加的类型 1 电文中,伪距修正的最小数目是1。 A.2.2.1.2.3 测量数量 该参数指示电文中测量块的数量。 A.2.2.1.2.4 测量类型 该参数指示产生修正计算的测距信号的类型。其编码: 0: C/A 或 CSA 编码 L1 或 B1; M HMH/T 40452017 16 1:保留; 2:保留; 3:保留; 4 7:备用。 注: B1 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 A.2.2.1.2.5 星历解相关参数 该参数表示电文内第一测量块解相关产生的残留星历错误的影响特性。 A.2.2.1.2.6 星历循环冗余检验 使用确定电文内第一
47、测量块伪距修正和测距变化率修正的星历数据计算 CRC。 A.2.2.1.2.7 源可用性时间 测距源修正相对于第一测量块修正的 Z 数预计维持可用的持续时间。其编码: 1111 1110:持续时间不小于 2 540 s。 1111 1111:地面子系统不提供源可用性持续时间的预测。 A.2.2.1.2.8 测距源识别码 该参数确定后续电文块数据适用的测距源识别码,其范围是 1 255,其中: 识别码 1 36: GPS 卫星识别码; 识别码 37:保留; 识别码 38 61: GLONASS 卫星识别码(位置数加 37); 识别码 62 119:备用; 识别码 120 138: SBAS 卫星
48、识别码; 识别码 139 158:备用; 识别码 159 195: BDS 卫星识别码; 识别码 196 255:备用。 注: GBAS 地面子系统不需要跟踪在 1 32 范围外的 GPS PRNs。 33 36 的 GPS PRNs 予以保留。 A.2.2.1.2.9 数据发布(IOD) 用于确定伪距和测距变化率修正的星历数据相关的数据发布。其编码: GPS, IOD: GPS IODE 参数(参考 ICAO 附件 10, 3.1.1.3.2.2); GLONASS, IOD: GLONASS “tb”参数(参考 ICAO 附件 10, 3.2.1.3.1); MH/T 40452017 17 BDS ,IOD :BDS AODE 参数; SBAS ,IOD :1111 1111 。 注1: 对 GLONASS,在 IOD 的最高有效位插入 0。 GBAS 地面子系统把测距源(计算伪距修正的星历数据)接收到的 IOD 值设置为测量块中测距源的 IOD 字段。 注2: 仅当卫星的 IOD 和差分修正的 IOD 完全相同,推荐使用修正数据。Tb是按照俄罗斯国家时间服务局提供的UTC 时间+03 小时 00 分的当天内的时间。时帧内传输即时信息对应 Tb 。 Tb的精度是 15 分钟(见 GLONASS ICD,第三版)。 注3: 对 BDS,参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