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知识-地基处理(五)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54,分数:54.00)1.某建筑物地基为松散砂土,采用砂石桩法进行加固,桩径为 400mm,正方形布桩;加固前地基的孔隙比为 0.87,加固后为 0.73;修正系数取 1时,则砂石桩的桩距为U /U。 A. 1.38m B. 1.28m C. 1.31m D. 1.41m(分数:1.00)A.B.C.D.2.对不加填料振冲法处理的砂土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不应采用U /U。 A. 室内土工试验 B. 标准贯入试验 C. 动力触探试验 D. 载荷试验(分数:1.0
2、0)A.B.C.D.3.下述U /U不属于土工合成材料。 A. 排水管 B. 聚苯乙烯板块 C. 土工网 D. 钢筋网(分数:1.00)A.B.C.D.4.在没有复搅的情况下,搅拌头的提升速度取决于U /U。 A. 水泥掺入比、输浆量、搅拌头转速 B. 输浆量、水灰比、搅拌头转速 C. 提升能力、输浆量、搅拌头转速 D. 输浆量、水灰比、掺入比(分数:1.00)A.B.C.D.5.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施工后常采用U /U方法进行检验。 A. 标准贯入,动探,载荷,室内试验 B. 开挖,取芯,标准贯入,载荷,围井注水 C. 轻型动探,十字板,载荷试验 D. 开挖,取芯,室内试验(分数:1.00)A
3、.B.C.D.6.CFG桩桩顶与基础底面间应设褥垫层,对下述说法U /U不正确。 A. 褥垫层厚度宜取 150300mm B. 褥垫层夯填度不得小于 0.9 C. 褥垫层夯填度不得大于 0.9 D. 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或动力压实法(分数:1.00)A.B.C.D.7.地基土的强度对深层搅拌法的使用有一定限制的主要原因是U /U。 A. 提高承载力标准值的地层用深搅法处理,处理后的地基土强度提高幅度不大 B. 经济效益不佳 C. 施工设备能力的限制 D. 承载力较大的地基土用深搅处理后,桩体搅拌的均匀性差(分数:1.00)A.B.C.D.8.利用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性能,改善土的力学性能的作用称
4、为U /U。 A. 防护 B. 加筋 C. 隔离 D. 锚固(分数:1.00)A.B.C.D.9.由土工聚合物或沥青制成的一种相对不透水的薄膜称为U /U。 A. 土工膜 B. 防渗膜 C. 复合土工膜 D. 土工聚合物(分数:1.00)A.B.C.D.10.振冲置换桩处理地基土的桩(55kw 振冲器)间距应为U /U。 A. 11.5m B. 12m C. 1.42.5m D. 22.5m(分数:1.00)A.B.C.D.11.采用振冲法处理地基,确定桩长时,下述U /U不合理。 A. 当相对硬层埋深不大时,应按相对硬层埋深确定 B. 当相对硬层埋深较大时,按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确定 C.
5、在可液化地基中桩长应按要求的抗震处埋深度确定 D. 震冲桩桩长不宜小于 6m(分数:1.00)A.B.C.D.12.计算 CFG复合地基承载力时,桩间土承载力应进行折减,这是因为U /U。 A. CFG桩施工时对桩间土有扰动 B. CFG桩桩体变形较小,桩间土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 C. 在桩与基础之间采用了褥垫层,桩体分担了较多的荷载 D. 桩的置换率较大,桩间土承担的荷载较小(分数:1.00)A.B.C.D.13.进行夯实水泥土桩设计时,下述U /U不正确。 A. 当采用洛阳铲成孔时,处理深度不宜超过 6m B. 夯实水泥土桩布桩范围可与基础范围相同 C. 桩孔直径宜为 6001000mm D
6、. 桩距宜为 24 倍桩径(分数:1.00)A.B.C.D.14.进行土桩或灰土桩设计时,下述U /U不正确。 (A) 桩体夯实时平均压实系数 (分数:1.00)A.B.C.D.15.强夯法一般不适合处理U /U地基。 A. 砂土 B. 湿陷性黄土 C. 素填土 D. 饱和软黏土(分数:1.00)A.B.C.D.16.进行土桩或灰土桩设计时,下述U /U不正确。 A. 布桩范围可与基础底面积相同 B. 桩孔直径宜为 300450mm C. 桩距宜为桩孔直径的 2.02.5 倍或按计算确定 D. 一般工程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应小于 0.90(分数:1.00)A.B.C.D.17.选择超载预压以
7、下理由不正确的是U /U。 A. 对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 B. 对工期有严格限制需提高加荷速率的工程 C. 施工设备能力不足 D. 需要消除主固结变形减少次固结变形的工程(分数:1.00)A.B.C.D.18.砂石桩施工可采用的施工方法是U /U。 A. 振动或水冲 B. 振动或锤击 C. 挤密或置换 D. 以挤密为主(分数:1.00)A.B.C.D.19.进行石灰桩质量检测时下述U /U不正确。 A. 石灰桩施工检测宜在施工期间进行 B. 竣工验收检测宜在施工 28d后进行 C. 施工检测可采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方法 D. 检测部位应包括桩中心及桩间土(分数:1.00)A.B.C.
8、D.20.坑式托换所使用的托换桩每节的最大可能长度是U /U。 A. 150250cm B. 托换坑的净空高度 C. 托换坑净空高度与顶进装置零行程时的长度之和 D. 托换坑净空高度与顶进装置零行程时的长度之差(分数:1.00)A.B.C.D.21.饱和黏性土地基采用砂石桩处理后,至少需间隔U /U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 A. 7d B. 15d C. 28d D. 90d(分数:1.00)A.B.C.D.22.计算柱锤冲扩桩承载力时,其桩土应力比应取U /U。 A. 26 B. 25 C. 24 D. 23(分数:1.00)A.B.C.D.23.强夯夯点夯击次数的确定应以U /U为原则。 A
9、. 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最大而耗能最少 B. 加固效果最好而造价最低 C. 夯坑的压缩量最大而周围隆起量最小 D. 单击夯击能最大而单位夯击能最小(分数:1.00)A.B.C.D.24.以下针对托换技术的陈述正确的是U /U。 A. 托换技术既包括对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加固,也包括对原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B. 对建筑物的地基或基础进行托换时,上部结构也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C. 基础加宽托换是把上部荷载的作用力传递到相对好的地层上 D. 基础加深托换的监测对象是:加固过程中和加固后的建(构)筑物(分数:1.00)A.B.C.D.25.采用石灰桩法时,如使用机械成孔,管外投料,孔壁不缩孔时,桩长不宜超过U
10、/U。 A. 6m B. 8m C. 10m D. 12m(分数:1.00)A.B.C.D.26.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用处理U /U地基。 A. 粉土或砂土 B. 黏性土 C. 湿陷性黄土 D. 素填土(分数:1.00)A.B.C.D.27.柱锤冲扩桩施工后进行质量检验时,下述U /U不正确。 A. 施工结束后 3d内可对桩间土及桩身进行抽样检验 B. 质量检验可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 C. 单体工程桩身及桩间土总检验点数均不应小于 6点 D. 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载荷试验(分数:1.00)A.B.C.D.28.某场地采用 CFG桩处理,桩径为 350mm,桩长为 10m,桩体试块抗压强
11、度平均值为 fcu=3.0MPa,按桩侧土摩阻力特征值与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100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宜取U /U。 A. 96kN B. 98kN C. 100kN D. 48kN(分数:1.00)A.B.C.D.29.振冲桩施工时,要保证振冲桩的质量必须控制好U /U。 A. 振冲器功率、留振时间、水压 B. 填料量、振冲器功率、留振时间 C. 密实电流、填料量、留振时间 D. 留振时间振冲器功率、密实电流(分数:1.00)A.B.C.D.30.某搅拌桩复合地基中桩长为 10m,复合土层顶面处附加应力值为 200kPa,底面处附加应力为 50kPa,复合土层压缩
12、模量为 8MPa,复合土层的压缩变形接近U /U。 A. 80mm B. 156mm C. 186mm D. 216mm(分数:1.00)A.B.C.D.31.井径比是指( )。 A. 有效排水圆直径与砂井直径的比值 B. 砂井直径与有效排水圆直径的比值 C. 砂井直径与井间距的比值 D. 井间距与砂井直径的比值(分数:1.00)A.B.C.D.32.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高出孔口的尺寸不小于U /U。 A. 300mm B. 200mm C. 500mm D. 400mm(分数:1.00)A.B.C.D.33.换填法处理地基土的深度通常控制在 3m以内,以下所陈述理由不恰当的是U /U。 A.
13、 施工土方量大、弃土多 B. 坑壁放坡占地面积大或需要支护及降水等措施 C. 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沉降量大 D. 处理费用增高、工期长(分数:1.00)A.B.C.D.34.预应力锚杆静压桩千斤顶卸载的条件是U /U。 A. 最后一节桩压完后 B. 压桩力达到单桩竖向承载力的 1.5倍时 C. 最后一节桩与基础连接完成后 D. 封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分数:1.00)A.B.C.D.35.预压法加固地基受压层深度的界限可取附加压力与自重压力的比值为U /U。 A. 0.1 B. 0.2 C. 0.15 D. 0.25(分数:1.00)A.B.C.D.36.强夯施工对临近建筑物有振动影响时应采取
14、的措施是U /U。 A. 采取低能满夯 B. 使用小的单击夯击能 C. 夜间施工 D. 采取隔振措施(分数:1.00)A.B.C.D.37.用土桩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整片处理时每边的宽度应超出基础宽度的尺寸为U /U。 A. 0.2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 0.5m B. 0.7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 1m C. 0.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 2m D. 0.7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 2m(分数:1.00)A.B.C.D.38.旋喷桩复合地基桩身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所取的龄期是U /U。 A. 28d B. 30d C. 60d D. 90d(分数:1.00)A.B.C.D.39.用于托换的树根桩
15、直径为U /U。 A. 100200mm B. 200300mm C. 150200mm D. 150300mm(分数:1.00)A.B.C.D.40.一般情况下,夯击遍数应为( )。 A. 12 B. 23 C. 34 D. 45(分数:1.00)A.B.C.D.41.对于换填垫层法,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U /U。 A.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 B. 垫层厚度越大,垫层底面处软土层的地基承载力越大(受深度修正影响),可满足承载力要求 C. 垫层厚度越大,基底附加应力在垫层中扩散的范围越大,使附加应力减小 D. 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和不得大于底面处软土层经深度修正后
16、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数:1.00)A.B.C.D.42.当采用土工膜作为防渗层,截断地下水流或地上水流时,下述U /U不合理。 A. 一般情况下,地下垂直防渗的土工膜厚度不宜小于 0.25mm B. 应根据地基土质的具体条件,选用成槽机具和固壁方法 C. 铺膜后应及时在膜两侧回填,并应防止下端绕渗 D. 地上临时挡水坝宜采用高度不小于 4 m的浅河床及滩地围堵(分数:1.00)A.B.C.D.43.高压喷射注浆法喷射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和岩土质条件采用不同方式,但一般不包括U /U。 A. 单管法 B. 双管法 C. 三管法 D. 多管法(分数:1.00)A.B.C.D.44.砂石桩用于防止砂
17、层液化时,当可液化层上覆盖有厚度大于 3m的非液化层时,每边放宽不宜小于液化层厚度的 1/2,并不应小于U /U。 A. 2m B. 3m C. 4m D. 5m(分数:1.00)A.B.C.D.45.堆载预压荷载分级的原因是U /U。 A. 受工期的影响 B. 受总荷载大小的影响 C. 受地基土性质的影响 D. 受建筑物要求的影响(分数:1.00)A.B.C.D.46.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下述U /U是不正确的。 A. 成桩后 3d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查数量不应低于施工总桩数的 5% B. 成桩 7d后,应采用浅部开挖桩头,目侧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
18、桩直径 C. 成桩 28d后,应进行复合地基或单桩载荷试验 D. 经触探和载荷试验对桩身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成桩 28d后进行钻探取芯,进行强度检验(分数:1.00)A.B.C.D.47.进行水泥土搅拌法设计时,下述U /U不正确。 A. 采用湿法时,水泥浆的水灰比可选用 0.450.55 B. 当搅拌桩为提高抗滑稳定性时,桩长应超过危险滑孤以下不小于 5m C. 采用湿法时加固深度不宜大于 20m,采用干法时加固深度不宜大于 15m D. 搅拌桩桩径不应小于 500mm(分数:1.00)A.B.C.D.48.下述对防渗结构的描述中U /U是较全面的。 A. 防渗结构包括防渗土工膜;上、下垫层
19、B. 防渗结构包括防渗土工膜;上、下垫层;下垫层下部的支持层 C. 防渗结构包括防渗土工膜;上、下垫层,下垫层下部的支持层、上垫层上部的防护层 D. 防渗结构包括防渗土工膜;上、下垫层;上、下垫层,下垫层下部的支持层、上垫层上部的防护层和排水排气设施(分数:1.00)A.B.C.D.49.下述U /U情况一般不采用土工合成材料进行防护。 A. 河岸护坡 B. 道路边坡防冲 C. 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 D. 沙漠地区滞砂固砂(分数:1.00)A.B.C.D.50.某深搅桩复合地基深搅桩桩长为 8m,桩径为 0.5m,桩体的压缩模量为 120MPa,置换率为 25%;已知桩间土的承载力标准值为 11
20、0kPa,压缩模量为 6MPa,桩群顶部受到的平均压力为 164kPa,底部受到的平均压力为 78kPa,则加固区的变形量为U /U。 A. 22mm B. 24mm C. 26mm D. 28mm(分数:1.00)A.B.C.D.51.某建筑物地基采用振冲置换法进行加固,碎石桩直径为 1000mm、桩长为 8m,采取等边三角形布桩;处理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为 240kPa,桩体单位截面积承载力标准值为 360kPa,桩间土的承载力标准值为 160kPa;则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及碎石桩的桩间距为U /U。 A. 30%,1.40m B. 40%,1.40m C. 30%,1.50m D.
21、 40%,1.50m(分数:1.00)A.B.C.D.52.下述对强夯置换法的叙述中U /U不正确。 A. 强夯置换法一般需对一个夯点进行多次夯击 B. 回填的填料一般为砂石钢碴等硬粒料 C. 密实墩体与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 D. 对较硬的黏性土采用强夯置换法时,处理效果更佳(分数:1.00)A.B.C.D.53.石灰桩法一般不适用于处理U /U场地。 A. 水位以上的砂土 B. 饱和黏性土 C. 淤泥、淤泥质土 D. 素填土和杂填土(分数:1.00)A.B.C.D.54.加筋土挡墙设计时,下述U /U说法不正确。 A. 采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内部稳定性验算,外部稳定性验算,以及确
22、定墙后排水设施和墙顶防水设施 B. 外部稳定性验算应采用重力式挡墙的稳定验算方法验算墙体的抗水平滑动,抗深层滑动、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 C. 墙背土压力的大小按朗金土压力理论计算,其作用点位于墙底以上 1/3墙高处 D. 墙背土压力的作用方向与墙背垂直(分数:1.00)A.B.C.D.专业知识-地基处理(五)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lilist-style-t(总题数:54,分数:54.00)1.某建筑物地基为松散砂土,采用砂石桩法进行加固,桩径为 400mm,正方形布桩;加固前地基的孔隙比为 0.87,加固后为 0.73;修正系数取 1时,则砂石桩的桩
23、距为U /U。 A. 1.38m B. 1.28m C. 1.31m D. 1.41m(分数:1.00)A.B.C. D.解析:2.对不加填料振冲法处理的砂土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不应采用U /U。 A. 室内土工试验 B. 标准贯入试验 C. 动力触探试验 D. 载荷试验(分数:1.00)A. B.C.D.解析:3.下述U /U不属于土工合成材料。 A. 排水管 B. 聚苯乙烯板块 C. 土工网 D. 钢筋网(分数:1.00)A.B.C.D. 解析:4.在没有复搅的情况下,搅拌头的提升速度取决于U /U。 A. 水泥掺入比、输浆量、搅拌头转速 B. 输浆量、水灰比、搅拌头转速 C. 提升能
24、力、输浆量、搅拌头转速 D. 输浆量、水灰比、掺入比(分数:1.00)A.B.C.D. 解析:5.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法施工后常采用U /U方法进行检验。 A. 标准贯入,动探,载荷,室内试验 B. 开挖,取芯,标准贯入,载荷,围井注水 C. 轻型动探,十字板,载荷试验 D. 开挖,取芯,室内试验(分数:1.00)A.B. C.D.解析:6.CFG桩桩顶与基础底面间应设褥垫层,对下述说法U /U不正确。 A. 褥垫层厚度宜取 150300mm B. 褥垫层夯填度不得小于 0.9 C. 褥垫层夯填度不得大于 0.9 D. 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或动力压实法(分数:1.00)A.B. C.D.解析:7.
25、地基土的强度对深层搅拌法的使用有一定限制的主要原因是U /U。 A. 提高承载力标准值的地层用深搅法处理,处理后的地基土强度提高幅度不大 B. 经济效益不佳 C. 施工设备能力的限制 D. 承载力较大的地基土用深搅处理后,桩体搅拌的均匀性差(分数:1.00)A.B.C. D.解析:8.利用土工合成材料的抗拉性能,改善土的力学性能的作用称为U /U。 A. 防护 B. 加筋 C. 隔离 D. 锚固(分数:1.00)A.B. C.D.解析:9.由土工聚合物或沥青制成的一种相对不透水的薄膜称为U /U。 A. 土工膜 B. 防渗膜 C. 复合土工膜 D. 土工聚合物(分数:1.00)A. B.C.D
26、.解析:10.振冲置换桩处理地基土的桩(55kw 振冲器)间距应为U /U。 A. 11.5m B. 12m C. 1.42.5m D. 22.5m(分数:1.00)A.B.C. D.解析:11.采用振冲法处理地基,确定桩长时,下述U /U不合理。 A. 当相对硬层埋深不大时,应按相对硬层埋深确定 B. 当相对硬层埋深较大时,按建筑物地基变形允许值确定 C. 在可液化地基中桩长应按要求的抗震处埋深度确定 D. 震冲桩桩长不宜小于 6m(分数:1.00)A.B.C.D. 解析:12.计算 CFG复合地基承载力时,桩间土承载力应进行折减,这是因为U /U。 A. CFG桩施工时对桩间土有扰动 B.
27、 CFG桩桩体变形较小,桩间土承载力不能充分发挥 C. 在桩与基础之间采用了褥垫层,桩体分担了较多的荷载 D. 桩的置换率较大,桩间土承担的荷载较小(分数:1.00)A.B. C.D.解析:13.进行夯实水泥土桩设计时,下述U /U不正确。 A. 当采用洛阳铲成孔时,处理深度不宜超过 6m B. 夯实水泥土桩布桩范围可与基础范围相同 C. 桩孔直径宜为 6001000mm D. 桩距宜为 24 倍桩径(分数:1.00)A.B.C. D.解析:14.进行土桩或灰土桩设计时,下述U /U不正确。 (A) 桩体夯实时平均压实系数 (分数:1.00)A.B.C.D. 解析:15.强夯法一般不适合处理U
28、 /U地基。 A. 砂土 B. 湿陷性黄土 C. 素填土 D. 饱和软黏土(分数:1.00)A.B.C.D. 解析:16.进行土桩或灰土桩设计时,下述U /U不正确。 A. 布桩范围可与基础底面积相同 B. 桩孔直径宜为 300450mm C. 桩距宜为桩孔直径的 2.02.5 倍或按计算确定 D. 一般工程桩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应小于 0.90(分数:1.00)A. B.C.D.解析:17.选择超载预压以下理由不正确的是U /U。 A. 对沉降有严格限制的建筑 B. 对工期有严格限制需提高加荷速率的工程 C. 施工设备能力不足 D. 需要消除主固结变形减少次固结变形的工程(分数:1.00)A
29、.B.C. D.解析:18.砂石桩施工可采用的施工方法是U /U。 A. 振动或水冲 B. 振动或锤击 C. 挤密或置换 D. 以挤密为主(分数:1.00)A.B. C.D.解析:19.进行石灰桩质量检测时下述U /U不正确。 A. 石灰桩施工检测宜在施工期间进行 B. 竣工验收检测宜在施工 28d后进行 C. 施工检测可采用静力触探、动力触探、标准贯入方法 D. 检测部位应包括桩中心及桩间土(分数:1.00)A. B.C.D.解析:20.坑式托换所使用的托换桩每节的最大可能长度是U /U。 A. 150250cm B. 托换坑的净空高度 C. 托换坑净空高度与顶进装置零行程时的长度之和 D.
30、 托换坑净空高度与顶进装置零行程时的长度之差(分数:1.00)A.B.C.D. 解析:21.饱和黏性土地基采用砂石桩处理后,至少需间隔U /U时间方可进行质量检验。 A. 7d B. 15d C. 28d D. 90d(分数:1.00)A.B.C. D.解析:22.计算柱锤冲扩桩承载力时,其桩土应力比应取U /U。 A. 26 B. 25 C. 24 D. 23(分数:1.00)A.B.C. D.解析:23.强夯夯点夯击次数的确定应以U /U为原则。 A. 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最大而耗能最少 B. 加固效果最好而造价最低 C. 夯坑的压缩量最大而周围隆起量最小 D. 单击夯击能最大而单位夯击能最
31、小(分数:1.00)A.B.C. D.解析:24.以下针对托换技术的陈述正确的是U /U。 A. 托换技术既包括对原有建筑物基础的加固,也包括对原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B. 对建筑物的地基或基础进行托换时,上部结构也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C. 基础加宽托换是把上部荷载的作用力传递到相对好的地层上 D. 基础加深托换的监测对象是:加固过程中和加固后的建(构)筑物(分数:1.00)A.B.C.D. 解析:25.采用石灰桩法时,如使用机械成孔,管外投料,孔壁不缩孔时,桩长不宜超过U /U。 A. 6m B. 8m C. 10m D. 12m(分数:1.00)A.B. C.D.解析:26.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适
32、用处理U /U地基。 A. 粉土或砂土 B. 黏性土 C. 湿陷性黄土 D. 素填土(分数:1.00)A.B.C. D.解析:27.柱锤冲扩桩施工后进行质量检验时,下述U /U不正确。 A. 施工结束后 3d内可对桩间土及桩身进行抽样检验 B. 质量检验可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进行 C. 单体工程桩身及桩间土总检验点数均不应小于 6点 D. 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载荷试验(分数:1.00)A. B.C.D.解析:28.某场地采用 CFG桩处理,桩径为 350mm,桩长为 10m,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为 fcu=3.0MPa,按桩侧土摩阻力特征值与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10
33、0kN,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宜取U /U。 A. 96kN B. 98kN C. 100kN D. 48kN(分数:1.00)A. B.C.D.解析:29.振冲桩施工时,要保证振冲桩的质量必须控制好U /U。 A. 振冲器功率、留振时间、水压 B. 填料量、振冲器功率、留振时间 C. 密实电流、填料量、留振时间 D. 留振时间振冲器功率、密实电流(分数:1.00)A.B.C. D.解析:30.某搅拌桩复合地基中桩长为 10m,复合土层顶面处附加应力值为 200kPa,底面处附加应力为 50kPa,复合土层压缩模量为 8MPa,复合土层的压缩变形接近U /U。 A. 80mm B. 156mm
34、C. 186mm D. 216mm(分数:1.00)A.B. C.D.解析:31.井径比是指( )。 A. 有效排水圆直径与砂井直径的比值 B. 砂井直径与有效排水圆直径的比值 C. 砂井直径与井间距的比值 D. 井间距与砂井直径的比值(分数:1.00)A. B.C.D.解析:32.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高出孔口的尺寸不小于U /U。 A. 300mm B. 200mm C. 500mm D. 400mm(分数:1.00)A.B.C. D.解析:33.换填法处理地基土的深度通常控制在 3m以内,以下所陈述理由不恰当的是U /U。 A. 施工土方量大、弃土多 B. 坑壁放坡占地面积大或需要支护及降
35、水等措施 C. 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沉降量大 D. 处理费用增高、工期长(分数:1.00)A.B.C. D.解析:34.预应力锚杆静压桩千斤顶卸载的条件是U /U。 A. 最后一节桩压完后 B. 压桩力达到单桩竖向承载力的 1.5倍时 C. 最后一节桩与基础连接完成后 D. 封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分数:1.00)A.B.C.D. 解析:35.预压法加固地基受压层深度的界限可取附加压力与自重压力的比值为U /U。 A. 0.1 B. 0.2 C. 0.15 D. 0.25(分数:1.00)A. B.C.D.解析:36.强夯施工对临近建筑物有振动影响时应采取的措施是U /U。 A. 采取低能满夯
36、 B. 使用小的单击夯击能 C. 夜间施工 D. 采取隔振措施(分数:1.00)A.B.C.D. 解析:37.用土桩处理自重湿陷性黄土,整片处理时每边的宽度应超出基础宽度的尺寸为U /U。 A. 0.2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 0.5m B. 0.75倍基础宽度且不小于 1m C. 0.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 2m D. 0.75倍处理土层厚度且不小于 2m(分数:1.00)A.B.C. D.解析:38.旋喷桩复合地基桩身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所取的龄期是U /U。 A. 28d B. 30d C. 60d D. 90d(分数:1.00)A. B.C.D.解析:39.用于托换的树根桩直径为U /U
37、。 A. 100200mm B. 200300mm C. 150200mm D. 150300mm(分数:1.00)A.B.C.D. 解析:40.一般情况下,夯击遍数应为( )。 A. 12 B. 23 C. 34 D. 45(分数:1.00)A.B. C.D.解析:41.对于换填垫层法,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U /U。 A. 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 B. 垫层厚度越大,垫层底面处软土层的地基承载力越大(受深度修正影响),可满足承载力要求 C. 垫层厚度越大,基底附加应力在垫层中扩散的范围越大,使附加应力减小 D. 垫层底面处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的和不得大于底面处软土层经深度修正
38、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数:1.00)A.B. C.D.解析:42.当采用土工膜作为防渗层,截断地下水流或地上水流时,下述U /U不合理。 A. 一般情况下,地下垂直防渗的土工膜厚度不宜小于 0.25mm B. 应根据地基土质的具体条件,选用成槽机具和固壁方法 C. 铺膜后应及时在膜两侧回填,并应防止下端绕渗 D. 地上临时挡水坝宜采用高度不小于 4 m的浅河床及滩地围堵(分数:1.00)A.B.C.D. 解析:43.高压喷射注浆法喷射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和岩土质条件采用不同方式,但一般不包括U /U。 A. 单管法 B. 双管法 C. 三管法 D. 多管法(分数:1.00)A.B.C.D. 解
39、析:44.砂石桩用于防止砂层液化时,当可液化层上覆盖有厚度大于 3m的非液化层时,每边放宽不宜小于液化层厚度的 1/2,并不应小于U /U。 A. 2m B. 3m C. 4m D. 5m(分数:1.00)A.B.C.D. 解析:45.堆载预压荷载分级的原因是U /U。 A. 受工期的影响 B. 受总荷载大小的影响 C. 受地基土性质的影响 D. 受建筑物要求的影响(分数:1.00)A.B.C. D.解析:46.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验,下述U /U是不正确的。 A. 成桩后 3d内可用轻型动力触探检查每米桩身的均匀性,检查数量不应低于施工总桩数的 5% B. 成桩 7d后,应采用
40、浅部开挖桩头,目侧检查搅拌的均匀性,量测成桩直径 C. 成桩 28d后,应进行复合地基或单桩载荷试验 D. 经触探和载荷试验对桩身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成桩 28d后进行钻探取芯,进行强度检验(分数:1.00)A. B.C.D.解析:47.进行水泥土搅拌法设计时,下述U /U不正确。 A. 采用湿法时,水泥浆的水灰比可选用 0.450.55 B. 当搅拌桩为提高抗滑稳定性时,桩长应超过危险滑孤以下不小于 5m C. 采用湿法时加固深度不宜大于 20m,采用干法时加固深度不宜大于 15m D. 搅拌桩桩径不应小于 500mm(分数:1.00)A.B. C.D.解析:48.下述对防渗结构的描述中U /
41、U是较全面的。 A. 防渗结构包括防渗土工膜;上、下垫层 B. 防渗结构包括防渗土工膜;上、下垫层;下垫层下部的支持层 C. 防渗结构包括防渗土工膜;上、下垫层,下垫层下部的支持层、上垫层上部的防护层 D. 防渗结构包括防渗土工膜;上、下垫层;上、下垫层,下垫层下部的支持层、上垫层上部的防护层和排水排气设施(分数:1.00)A.B.C.D. 解析:49.下述U /U情况一般不采用土工合成材料进行防护。 A. 河岸护坡 B. 道路边坡防冲 C. 锚索框架梁加固边坡 D. 沙漠地区滞砂固砂(分数:1.00)A.B.C. D.解析:50.某深搅桩复合地基深搅桩桩长为 8m,桩径为 0.5m,桩体的压
42、缩模量为 120MPa,置换率为 25%;已知桩间土的承载力标准值为 110kPa,压缩模量为 6MPa,桩群顶部受到的平均压力为 164kPa,底部受到的平均压力为 78kPa,则加固区的变形量为U /U。 A. 22mm B. 24mm C. 26mm D. 28mm(分数:1.00)A.B.C.D. 解析:51.某建筑物地基采用振冲置换法进行加固,碎石桩直径为 1000mm、桩长为 8m,采取等边三角形布桩;处理后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标准值为 240kPa,桩体单位截面积承载力标准值为 360kPa,桩间土的承载力标准值为 160kPa;则该复合地基的面积置换率及碎石桩的桩间距为U /U。
43、A. 30%,1.40m B. 40%,1.40m C. 30%,1.50m D. 40%,1.50m(分数:1.00)A.B.C. D.解析:52.下述对强夯置换法的叙述中U /U不正确。 A. 强夯置换法一般需对一个夯点进行多次夯击 B. 回填的填料一般为砂石钢碴等硬粒料 C. 密实墩体与桩间土共同承担荷载 D. 对较硬的黏性土采用强夯置换法时,处理效果更佳(分数:1.00)A.B.C.D. 解析:53.石灰桩法一般不适用于处理U /U场地。 A. 水位以上的砂土 B. 饱和黏性土 C. 淤泥、淤泥质土 D. 素填土和杂填土(分数:1.00)A. B.C.D.解析:54.加筋土挡墙设计时,下述U /U说法不正确。 A. 采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内部稳定性验算,外部稳定性验算,以及确定墙后排水设施和墙顶防水设施 B. 外部稳定性验算应采用重力式挡墙的稳定验算方法验算墙体的抗水平滑动,抗深层滑动、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 C. 墙背土压力的大小按朗金土压力理论计算,其作用点位于墙底以上 1/3墙高处 D. 墙背土压力的作用方向与墙背垂直(分数:1.00)A.B.C.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