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二)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275854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2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5,分数:125.00)1.一定量的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储于一容器中,容器的容积:为 V,气体压强为 p,则气体的动能为( )。(分数:1.00)A.B.C.D.2.质量相同的氢气(H 2)和氧气(O 2),处在相同的室温下,则它们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和内能关系为( )。A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氢气的内能大于氧气的内能B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氧气的内能大于氢气的内能C内能相同,氖气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大于氧气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D内能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大于氖气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分数

2、:1.00)A.B.C.D.3.一容器内储有某种理想气体,如果容器漏气,则容器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气体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A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气体的内能都减少B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不变,但气体的内能减少C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减少,但气体的内能不变D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气体的内能都不变(分数:1.00)A.B.C.D.4.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是( )。(分数:1.00)A.B.C.D.5.已知某理想气体的压强为 p,体积为 V,温度为 T,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M,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密度为( )。AM/V BpM/(RT) CpM/(kT) Dp/(RT)(

3、分数:1.00)A.B.C.D.6.“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做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讨论,正确的是( )。A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B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C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数:1.00)A.B.C.D.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一平衡态 p1,V 1,T 1变化到另一个平衡态 p2,V 2,T 2,若 V2V 1,但 T2=T1,无论气体经历什么样的过程,( )。A气体对外做的功一定为正值 B气体对外做的功一定为负值C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气体

4、的内能保持不变(分数:1.00)A.B.C.D.8.已知某理想气体的摩尔数为 V,气体分子的自由度为 i,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用量,当该气体从状态 1(p1,V 1,T 1)到状态 2(p2,V 2,T 2)的变化过程中,其内能的变化为( )。(分数:1.00)A.B.C.D.9.某种理想气体的总分子数为 N,分子速率分布函数为 f(v),则速度在 v1v 2区间内的分子数是( )。(分数:1.00)A.B.C.D.10.两种摩尔质量不同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压强、温度相同,体积不同,则它们的( )。A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不同B单位体积内气体的质量相同C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总平均平动

5、动能相同D单位体积内气体内能相同(分数:1.00)A.B.C.D.1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进行卡诺循环时,高温热源的温度为 500K,低温热源的温度为 400K。则该循环的效率为( )。A56% B34% C80% D20%(分数:1.00)A.B.C.D.12.某理想气体在进行卡诺循环时,低温热源的温度为 T,高温热源的温度为 nT。则该理想气体在一个循环中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与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之比为( )。A(n+1)/n B(n-1)/n Cn Dn-1(分数:1.00)A.B.C.D.13.容器内储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若保持容积不变,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则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

6、程 的变化情况为( )。A 增大,但 不变 B 不变,但 增大C 和 都增大 D 和 (分数:1.00)A.B.C.D.14.在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中,速率分布函数 f(v)的意义为( )。A速率大小等于 v 的分子数B速率大小在 v 附近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C速率大小等于 v 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D速率大小在 v 附近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分数:1.00)A.B.C.D.15.摩尔数相同的氧气(O 2)和氢气(He)(均视为理想气体),分别从同一状态开始作等温膨胀,终态体积相同,则此两种气体在这一膨胀过程中( )。A对外做功和吸热都相同 B对外做功和吸热均不相同

7、C对外做功相同,但吸热不同 D对外做功不同,但吸热相同(分数:1.00)A.B.C.D.16.有一个金属杆,其一端与沸水接触,另一端与冰接触,当沸水和冰的温度维持不变,而且杆内温度达到稳定分布后,这时金属杆所处的状态为( )。A平衡态 B非平衡态 C准平衡态 D非稳恒态(分数:1.00)A.B.C.D.17.有两种理想气体,第一种的压强为 p1,体积为 v1,温度为 T1,总质量为 M1,摩尔质量为 1;第二种的压强为 p2,体积为 V2,温度为 T2,总质量为 M2,摩尔质量为 2。当 V1=V2,T 1=T2,M 1=M2时,则为( )。(分数:1.00)A.B.C.D.18.若理想气体的

8、体积为 V,压强为 p,温度为 T,每个分子的平均分子量为 M,k 为玻尔兹曼常数,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 )。ApV/m BpV/(kT) CpV/(RT) DpV/(mT)(分数:1.00)A.B.C.D.19.一氢气球在 20充气后,压强为 1.2atm(1atm=1.013105Pa),半径为 1.5m。到夜晚时,温度降为10,气球半径缩为 1.4m,其中氢气压强减为 1.1atm,此时漏掉的氢气为( )kg。(分数:1.00)A.B.C.D.20.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式 (分数:1.00)A.B.C.D.21.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按

9、“pV 2=恒量”的规律膨胀,则理想气体在膨胀后的温度变化情况为( )。A将升高 B将降低C不变 D升高还是降低,不能确定(分数:1.00)A.B.C.D.22.有一截面均匀的封闭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隔成两边,如果其中的一边装有 0.1 kg 某一温度的氢气,为了使活塞停留在圆筒的正中央,则另一边应装入同一温度的氧气质量为( )kg。A0.4 B0.8 C1.6 D3.2(分数:1.00)A.B.C.D.23.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密度相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而且它们都处于平衡状态,则它们( )。A温度不同,压强不同B温度相同,压强相同C温度相同,但氦气的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D温度相同,但

10、氦气的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分数:1.00)A.B.C.D.24.在一密闭容器中,储有 A、B、C 三种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A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 n1,它产生的压强为 p1,B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 2n1,C 种气体的分子数密度为 3n1,则混合气体的压强 p 为( )。A4p 1 B5p 1 C6p 1 D7p 1(分数:1.00)A.B.C.D.25.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的平均能量,在一定温度时有( )。A三者一定相等 B三者均不相等C后两者相等 D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三者相等(分数:1.00)A.B.C.D.26.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

11、但体积不同,则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的总平均动能(E k/V),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 n,单位体积内的气体质量 p 分别有( )。A(E k/V)不同,n 不同,p 不同 B(E k/V)不同,n 不同,p 相同C(E k/V)相同,n 相同,p 不同 D(E k/V)相同,n 相同,p 相同(分数:1.00)A.B.C.D.27.在标准状态下,氦气和氢气气体体积相同,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 和平均平动动能 的关系为( )。A 和 都相等 B 相等而 不相等C 相等而 不相等 D 和 (分数:1.00)A.B.C.D.28.在标准状态下,若氢气(可视作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为 V

12、1/V2=1/2,则其内能之比 E1/E2为( )。A3/10 B2/3 C5/6 D5/3(分数:1.00)A.B.C.D.29.在容积 V=810-3m3的容器中,装有压强 p=5102Pa 的理想气体,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动动能总和为( )J。A3 B4 C5 D6(分数:1.00)A.B.C.D.30.压强为 p、体积为 V 的水蒸气(H 2O,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分数:1.00)A.B.C.D.31.有容积不同的 A、B 两个容器内装有理想气体,A 中是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 中是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内能(E/V)

13、A和(E/V) B的关系为( )。A(E/V) A(E/V) B B(E/V) A(E/V) BC(E/V) A=(E/V)B D不能确定(分数:1.00)A.B.C.D.32.水蒸气分解成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内能增加了( )。(不计振动自由度)A0 B25% C50% D66.7%(分数:1.00)A.B.C.D.3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当容积增大时,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 和平均自由程的变化情况是( )。A 减小而 不变 B 减小而 增大C 增大而 不变D 不变而 (分数:1.00)A.B.C.D.34.在一封闭容器中盛有 1mol 氦气,并认为它是理想气体,这时分子无规则

14、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仅决定于( )。A压强 p B体积 VC温度 T D平均碰撞频率 Z(分数:1.00)A.B.C.D.35.在温度 T 一定时,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与压强 p 的关系为( )。(分数:1.00)A.B.C.D.36.f(v)是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n 是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分子数,则 nf(v)dv 的物理意义是( )。A单位体积内速率为 v 的分子数目B单位体积内速率为 v 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C单位体积内分子速率在 vv+dv 间隔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D单位体积内,分子速率在 vv+dv 区间中的分子数目(分数:1.00)A.B.C.D.37.f(v)是麦克斯韦速

15、率分布函数,则 (分数:1.00)A.B.C.D.38.三个容器 A、B、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 n 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 ,则其压强之比 PA:pB:pC为( )。(分数:1.00)A.B.C.D.39.已知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温度为 T1和 T2时的分子最概然速率分别为 ,分子速率分布函数的最大值分别为 ,若 T1T2,则( )。(分数:1.00)A.B.C.D.40.按照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定律,具有最可几速率的分子,其动能为( )kT。A1/2 B1 C3/2 D2(分数:1.00)A.B.C.D.41.理想气体在等容条件下温度从 300K 起缓慢地上升,直至其分

16、子的方均根速率增至原来的 2 倍,则气体的最终温度为( )K。A300 B381 C600 D1200(分数:1.00)A.B.C.D.42.在一封闭容器中,理想气体的算术平均速率提高一倍,则( )。A温度为原来的 1/4,压强为原来的 4 倍B温度为原来的 4 倍,压强为原来的 1/4C温度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的 1/4D温度和压强都提高为原来的 4 倍(分数:1.00)A.B.C.D.43.1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 A 变为状态 B,气体未知,变化过程也未知,但 A、B 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求出( )。A气体所作的功 B气体内能的变化C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 D气体的质

17、量(分数:1.00)A.B.C.D.44.两个相同的容器,一个装氦气,一个装氧气(视为刚性分子),开始时它们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现将9J 的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一定温度。若使氧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氧气传递的热量是( )J。A6 B9 C12 D15(分数:1.00)A.B.C.D.45.如图 2-1-1 所示,理想气体由初态 a 经 acb 过程变到终态 b 则( )。(分数:1.00)A.B.C.D.46.一个物质系统从外界吸收一定的热量,则内能变化为( )。A系统的内能一定增加B系统的内能一定减少C系统的内能一定保持不变D系统的内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或保持不变(分数:1.00)A

18、.B.C.D.47.如图 2-1-2 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沿着图中直线从状态 a(压强 p1=4atm,体积 V1=2L)变到状态b(压强 p2=2atm,体积 V2=4L),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做功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B.C.D.48.设一理想气体系统的定压摩尔热容为 Cp,定容摩尔热容为 Cv,R 表示摩尔气体常数,则( )。AC v-Cp=RBC p-Cv=RCC p-Cv=2RDC p与 Cv的差值不定,取决于气体种类是单原子还是多原子(分数:1.00)A.B.C.D.49.同一种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大于定容摩尔热容,其原因是( )。A气体压强不同 B气

19、体温度变化不同C气体膨胀需要做功 D气体质量不同(分数:1.00)A.B.C.D.50.设高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是低温热源的热力学温度的 n 倍,则理想气体在一次卡诺循环中,传给低温热源的热量是从高温热源吸取的热量的( )倍。(分数:1.00)A.B.C.D.5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 p-T 图上经历一个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bcda),如图 2-1-3 所示。其中 a-b、c-d 两个过程是绝热过程,则该循环的效率 等于( )。(分数:1.00)A.B.C.D.52.两个卡诺热机的循环曲线如图 2-1-4 所示,一个工作在温度为 T1与 T4的两个热源之间,另一个工作在温度为 T2与 T3的

20、两个热源之间,已知这两个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相等。由此可知,下列关于两个热机效率和吸热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B.C.D.53.一定量的双原子理想气体,经如图 2-1-5 所示的过程,从状态 A 经等容过程到达状态 B,再经一平衡过程到达状态 C,最后经等压过程回到状态 A 已知 pA=pC=P,V A=VB=V,A 点温度为 TA,则由状态 A 变到状态 B 时,内能的增量及在状态 B 时 的比值分别为( )。(分数:1.00)A.B.C.D.54.一摩尔的理想气体,完成了由两个等体过程和两个等压过程构成的正循环过程,若循环过程的净热为Q,循环过程的净功为 W,则(

21、)。AQ0,W0 BQ0,W0 CQ0,W0 DQ0,W0(分数:1.00)A.B.C.D.5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 V1增至 V2,在此过程中气体的( )。A内能不变,熵减少 B内能不变,熵增加C内能不变,熵不变 D内能增加,熵不变(分数:1.00)A.B.C.D.56.一容器被一铜片分成两部分,一边是 80的水,另一边是 20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后,从热的一边向冷的一边传递了 1000 卡的热量,设水足够多,增减 1000 卡的热量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则在这个过程中熵变为( )J/K。A2.4 B14.5 C25 D104.75(分数:1.00)A.B.C.D.57

22、.下列关于可逆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B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C非准静态过程可能是可逆过程 D凡无摩擦的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分数:1.00)A.B.C.D.58.下列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1)可逆过程一定是平衡过程;(2)平衡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3)不可逆过程一定找不到另一过程使系统和外界同时复原;(4)非平衡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A(1)(2)(3) B(2)(3)(4) C(1)(3)(4) D(1)(2)(3)(4)(分数:1.00)A.B.C.D.59.在波长为 的驻波中,两个相邻的波腹之间的距离为( )。(分数:1.

23、00)A.B.C.D.60.一平面简谱横波的波动表达式为 y=0.05cos(20t+4x)(SI),取 k=0,1,2,。则 t=0.5s 时各波峰所在处的位置为( )。(分数:1.00)A.B.C.D.61.一平面简谐横波的波动表达式为 y=0.002cos(400t-20x)(SI)。取 k=0,1,2,则 t=1s 时各波谷所在处的位置为( )。(分数:1.00)A.B.C.D.62.一平面简谱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某一时刻在传播方向上一质元恰好处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它的( )。A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动能为零,势能为零C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动能最大,势能为零(分数:1.00)A.B

24、.C.D.63.一声波波源相对媒质不动,发出的声波频率是 v0,设一观察者的运动速度为波速的 ,当观察者迎着波源运动时,他接收到的声波频率是( )。(分数:1.00)A.B.C.D.64.有两频率不同的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已知频率 f1=500Hz 的声波在其传播方向相距为 L 的两点的振动相位差为 ,那么频率 f2=1000Hz 的声波在其传播方向相距为 L/2 的两点的相位差为( )。A/2 B C3/4 D3/2(分数:1.00)A.B.C.D.65.频率 4Hz 沿 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波,波线上有两点 a 和 b,若它们开始振动的时间差为 0.25s,则它们的相位差为( )。A/2 B

25、 C3/2 D2(分数:1.00)A.B.C.D.66.波传播所经过的媒质中各质点的运动具有( )性质。A相同的相位 B相同的振幅 C相同的机械能 D相同的频率(分数:1.00)A.B.C.D.67.把一根非常长的绳子拉成水平,用手握其一端。维持拉力恒定,使绳端在垂直于绳子的方向上作简谐振动,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振动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B振动频率越低,波长越长C振动频率越高,波速越大 D振动频率越低,波速越大(分数:1.00)A.B.C.D.68.波沿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传播速度、频率、波长( )。A都不发生变化 B速度和频率变、波长不变C都发生变化 D速度和波长变化而频率不

26、变(分数:1.00)A.B.C.D.69.频率为 100Hz,传播速度为 400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 (分数:1.00)A.B.C.D.70.两相干波源 S1与 S2相距 ( 为波长),设两波在 S1、S 2连线上传播时,它们的振幅都是 A,且不随距离变化,已知在该直线上在 S1,左侧各点的合成波的强度为其中一个波强度的 4 倍,则两波源应满足的相位条件是( )。(分数:1.00)A.B.C.D.71.机械波波动方程为 y=0.03cos6(t+0.01x),则( )。A其振幅为 0.03m B其周期为 1/6sC其波速为 10m/s D波沿 x 轴正向传播(分数:1

27、.00)A.B.C.D.72.一平面简谐波沿 x 轴正向传播,已知 P 点(x p=L)的振动方程为 y=Acos(t+ 0),则波动方程为( )。Ay=Acost-(x-L)/u+ 0 By=Acost-(x/u)+ 0Cy=Acost-(x/u) Dy=Acost+(x-L)/u+ 0(分数:1.00)A.B.C.D.73.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 y=Acos2-(vt-x/),在 1/v 时刻,x 1=7/8 与 x2=3/8 二点处介质质点速度之比是( )。A -1 B1/3 C1 D3(分数:1.00)A.B.C.D.74.一平面谐波以 u 的速率沿 x 轴正向传播,角频率为 ,那么

28、,距原点 x 处(xO)质点的振动相位与原点处质点的振动相位相比,具有的关系是( )。A滞后 x/u B滞后 x/u C超前 x/u D超前 x/u(分数:1.00)A.B.C.D.75.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在介质质元从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B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C它从相邻的一段介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D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介质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分数:1.00)A.B.C.D.76.两种声音的声强级差 1 分贝,则它们的强度之比为( )。A0.0126 B0.126 C1.26 D12.6(分数:1.00)A.B.C.D.77.当机

29、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一媒质质元的最大变形量发生在( )。A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最大位移处B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 (分数:1.00)A.B.C.D.78.波长为 的驻波中,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为( )。A/4 B/2 C3/4 D(分数:1.00)A.B.C.D.79.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波动方程分别为 y1=Acos2(vt-x/)和 y2=Acos2(vt+x/),在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各处的振幅是( )。AA B2A C2Acos(2x/A) D|2Acos(2x/A)|(分数:1.00)A.B.C.D.80.声音从声源发出,在均匀无限大的空气中传播的过程中,( )。A声波的

30、波速不断减小 B声波的波长不断减小C声波的振幅不断减小 D声波的频率不断减小(分数:1.00)A.B.C.D.81.设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u,声源的频率为 vs。若声源 S 不动,而接收器 R 相对于媒质以速度vR。沿着 S、R 连线向着声源 S 运动,则位于 S、R 连线中点的质点 P 的振动频率为( )。(分数:1.00)A.B.C.D.82.一警车 vs=25m/s 的速度在静止的空气中追赶一辆速度 vB=15m/s 的客车,若警车上警笛的频率为800Hz,空气中声速 u=330m/s,则客车上人听到的警笛声波的频率是( )Hz。A710 B777 C905 D826(分数:1.0

31、0)A.B.C.D.83.正在报警的警钟,每隔 0.5s 响一声,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有一个人在以 60km/h 的速度向警钟所在地接近的火车中,若声速为 u=340m/s,则这个人每分钟听到的响声为( )响。A63 B100 C126 D168(分数:1.00)A.B.C.D.8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 600nm,双缝间距 2mm,双缝与屏的的间距为 300cm,则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相邻条纹间距为( )mm。A0.45 B0.9 C9 D4.5(分数:1.00)A.B.C.D.8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在两缝后(靠近屏一侧)各覆盖一块厚度均为 d,但折射率分别为 n1和 n2(n2n

32、 1)的透明薄片,从两缝发出的光在原来中央明纹处相遇时,光程差为( )。Ad(n 2-n1) B2d(n 2-n1) Cd(n 2-1) Dd(n 1-1)(分数:1.00)A.B.C.D.8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在给定入射单色光的情况下,用一片能通过光的薄介质片(不吸收光线)将双缝装置中的上面一个缝盖住,则屏幕上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是( )。A零级明纹仍在中心,其它条纹向上移动B零级明纹仍在中心,其它条纹向下移动C零级明纹和其它条纹一起向上移动D零级明纹和其它条纹一起向下移动(分数:1.00)A.B.C.D.87.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当入射单色光的波长减小时,屏幕上干涉条纹的变化情况是( )。A

33、条纹变密并远离屏幕中心 B条纹变密并靠近屏幕中心C条纹变宽并远离屏幕中心 D条纹变宽并靠近屏幕中心(分数:1.00)A.B.C.D.88.在空气中做牛顿环实验,如图 2-3-1 所示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慢平衡而远离平面玻璃时,可以观察到这些环状干涉条纹( )。(分数:1.00)A.B.C.D.89.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屏上第三级明纹对应的缝间的波阵面,可划分为半波带数目为( )个。A5 B6 C7 D8(分数:1.00)A.B.C.D.90.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单缝两端处的光线到达屏幕上某点的光程差为 =2.5( 为入射单色光的波长),则此衍射方向上的波阵面可划分的半波带数量和屏

34、上该点的衍射条纹情况是( )。A4 个半波带,明纹 B4 个半波带,暗纹C5 个半波带,明纹 D5 个半波带,暗纹(分数:1.00)A.B.C.D.91.波长为 的 x 射线,投射到晶格常数为 d 的晶体上。取 k=1,2,3,出现 x 射线衍射加强的衍射角 (衍射的 x 射线与晶面的夹角),满足的公式为( )。A2dsin=k Bdsin=k C2dcos=k Ddcos=k(分数:1.00)A.B.C.D.92.一束自然光通过两块叠放在一起偏振片,若两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间夹角由 1转到 2,则转动前后透射光强度之比为( )。(分数:1.00)A.B.C.D.93.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

35、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 45,假设二者对光无吸收,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I 0/4 B3I 0/8 CI 0/2 D3I 0/4(分数:1.00)A.B.C.D.94.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 30,假设二者对光无吸收,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I 0/2 B3I 0/2 C3I 0/4 D3I 0/8(分数:1.00)A.B.C.D.95.若用衍射光栅准确测定一单色可见光的波长,在下列各种光栅常数的光栅中,选用哪一种最好?( )A1.010 -1mm B5.010 -1mm C1.010

36、-2mm D1.010 -3mm(分数:1.00)A.B.C.D.96.一束波长为入的单色光分别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传播,则在相同的时间内( )。A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B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C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D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分数:1.00)A.B.C.D.97.两光源发出的光波产生相干的必要条件是两光源( )。A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B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相位差恒定C发出的光波传播方向相同、振动方向相同、振幅相同D发出的光波传播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分数:1.00)A.B.C.D.98.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

37、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用的办法是( )。A使屏靠近双缝 B使两缝的间距变小C把两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分数:1.00)A.B.C.D.99.若用一片透明的云母片将杨氏双缝装置中的上面一条缝盖住,则( )。A干涉条纹不变 B干涉图样反差C干涉条纹上移 D干涉条纹下移(分数:1.00)A.B.C.D.100.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缝间距为 0.30mm,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离缝 1.20m 的屏上测得中央明纹两侧第五条暗纹间的距离为 27.0mm,则所用单色光的颜色是(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蓝光(分数:1.00)A.B.C.D.101.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用白光

38、作光源,则干涉条纹的情况为( )。A中央明纹是白色的 B红光条纹较密C紫光条纹间距较大 D干涉条纹为白色(分数:1.00)A.B.C.D.10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单色自然光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若在两缝后放一偏振片,则( )。A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但明纹的亮度减弱B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明纹的亮度减弱C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但明纹的亮度增强D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但明纹的亮度减弱(分数:1.00)A.B.C.D.103.用劈尖干涉法可检测工件表面缺陷,当波长为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时,若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 2-3-2 所示。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右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则工件表面

39、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部分应( )。(分数:1.00)A.B.C.D.104.如图 2-3-3 所示,平板玻璃和平凸透镜构成牛顿环装置,全部浸入 n=1.60 的液体内,平凸透镜可沿O1O2,移动,用波长 =500nm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从上向下观察,看到中心是一个暗斑,此时平凸透镜顶点距平板玻璃的距离最少是( )nm。(分数:1.00)A.B.C.D.105.若把由折射率为 1.52 的玻璃制成的牛顿环装置由空气中搬入折射率为 1.41 的某媒质中,则干涉条纹( )。A中心暗斑变成亮斑 B变疏C变密 D间距不变(分数:1.00)A.B.C.D.106.在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插入一块折射率为

40、 n,厚度为 d 的透明薄片,插入这块薄片使这条光路的光程改变( )。A(n-1)d B2(n-1)d Cnd D2nd(分数:1.00)A.B.C.D.107.若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反射镜 M2平移距离为 0.3220mm 时,测得某单色光的干涉条纹移过 1024 条,则该单色光的波长为( )m。A4.28910 -7 B5.28910 -7 C6.28910 -7 D7.28910 -7(分数:1.00)A.B.C.D.108.根据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若已知光在某时刻的波阵面为 S,则 S 的前方某点 P 的光强度决定于波阵面 S 上所在面积元发出的子波各自传到 P 点的( )。A振动振幅之和

41、 B光强之和C振动振幅之和的平方 D振动的相干叠加(分数:1.00)A.B.C.D.109.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中,若增大缝宽,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明条纹( )。A宽度变小 B宽度变大C宽度不变,且中心强度也不变 D宽度不变,但中心强度增大(分数:1.00)A.B.C.D.110.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宽度为 a=4 的单缝上,对应于衍射角为 30的方向,单缝处波阵面可分成的半波带数目为( )个。A2 B4 C6 D8(分数:1.00)A.B.C.D.111.一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宽度为 1.0mm 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 2.0m 的会聚透镜。已知位于透

42、镜焦平面处的屏幕上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 2.0mm,则入射光波长约为( )nm。A400 B500 C600 D1000(分数:1.00)A.B.C.D.112.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实验装置如图 2-3-4 所示。L 为透镜,EF 为屏幕,当把单缝 S 稍微上移时,衍射图样将( )。(分数:1.00)A.B.C.D.113.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下列方法最为准确的是( )。A双缝干涉 B牛顿环 C单缝衍射 D光栅衍射(分数:1.00)A.B.C.D.114.光波的衍射现象没有声波显著,这是由于( )。A光可见而声可听 B光速比声速大C光有颜色 D光波波长比声波波长小(分数:1.00)A.B.C.D.1

43、15.天空中两颗星相对于一望远镜的角距离为 4.8410-6弧度,由它们发出的光波波长 =5.5010 -5cm,若能分辨出这两颗星,望远镜物镜的口径至少为( )cm。A10.1 B13.9 C50.4 D100.7(分数:1.00)A.B.C.D.116.汽车两前灯相距约 1.2m,夜间人眼瞳孔直径为 5mm,车灯发出波长为 0.5m 的光,则人眼夜间能区分两上车灯的最大距离为( )km。A2 B4 C5 D10(分数:1.00)A.B.C.D.117.用 X 射线照射食盐晶体的表面,发现反射加强时,测得射线与晶面所成的最小掠射角为 17.5,已知食盐的晶格常数为 2.81410-8cm,则

44、 x 射线的波长为( )nm。A1.710 -8 B1.710 -4 C1.7 D0.17(分数:1.00)A.B.C.D.118.一束圆偏振光通过二分之一波片后透出的光是( )。A线偏振光 B部分偏振光C和原来旋转方向相同的圆偏振光 D和原来旋转方向相反的圆偏振光(分数:1.00)A.B.C.D.119.用检偏器观察某束光,如果环绕光的传播方向转动检偏器,透射光强也随之变化,则该某束光为( )。A非偏振光 B圆偏振光 C面偏振光 D椭圆偏振光(分数:1.00)A.B.C.D.120.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见图 2-3-5),设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 I0,则在界面 2 的反射光(

45、)。(分数:1.00)A.B.C.D.121.如图 2-3-6 所示,自然光入射到水面上(水的折射率为 1.33),入射角为 i 时使反射光为完全偏振光。今有一块玻璃浸于水中,其折射率为 1.50。若光由玻璃面反射也成为完全偏振光,则水面与玻璃之间的夹角 应为( )。(分数:1.00)A.B.C.D.122.一束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组成混合光,垂直通过一偏振片,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5 倍,则入射光束中自然光与线偏振光的强度之比最接近( )。A1/5 B1/3 C1/2 D2/3(分数:1.00)A.B.C.D.123.光强为 I0的自然光垂直通过两个偏振片

46、,它们的偏振化方向之间的夹角 =60。设偏振片没有吸收,则出射光强,与入射光强,I 0之比为( )。A1/8 B1/4 C3/8 D3/4(分数:1.00)A.B.C.D.124.在光学各向异性晶体内部有一确定的方向,沿这一方向寻常光和非常光的速率相同,这一方向称为晶体的( )。A主截面 B偏振化方向 C法线方向 D光轴(分数:1.00)A.B.C.D.125.单色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正交的偏振片。在两偏振片之间放入一双折射晶片,在下述两种情形中,关于能否观察到干涉花样的说法正确的是( )。(1)晶片的主截面与第一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平行;(2)晶片的主截面与第一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垂直。A(1)

47、能,(2)不能 B(1)不能,(2)能C(1)(2)都能 D(1)(2)都不能(分数:1.00)A.B.C.D.基础知识-普通物理(二)答案解析(总分:12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5,分数:125.00)1.一定量的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储于一容器中,容器的容积:为 V,气体压强为 p,则气体的动能为( )。(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单个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是 ,刚性双原子分子的自由度 i=5,根据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理想气体是指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且分子可以看成没有大小的质点,因此分子间的势能不计,这样理想气体的内能就是所有分子的各种动能

48、之和。设分子总数是 N,则动能 ,由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RT,可得2.质量相同的氢气(H 2)和氧气(O 2),处在相同的室温下,则它们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和内能关系为( )。A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氢气的内能大于氧气的内能B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氧气的内能大于氢气的内能C内能相同,氖气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大于氧气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D内能相同,氧气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大于氖气的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气体分子处在相同的室温下,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同。内能是气体分子平动动能与其物质的量的乘积,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氢气的物质的量与氧气物质的量之比为 16:1,氢气的内能大于氧气的内能。3.一容器内储有某种理想气体,如果容器漏气,则容器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和气体内能的变化情况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