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285830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1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1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悬臂梁 AB由三根相同的矩形截面直杆胶合而成,如图所示。材料的许可应力为。若胶合面开裂,假设开裂后三根杆的挠曲线相同,接触面之间无摩擦力。则开裂后的梁承载能力是原来的_。 (分数:2.00)A.1/9B.1/3C.两者相同D.3倍2.梁的横截面是由狭长矩形构成的工字形截面,如图所示。z 轴为中性轴。截面上的剪力竖直向下,该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在_。 (分数:2.00)A.腹板中性轴处B.腹板上下缘延长线与两侧翼缘相交处C.截面上下缘D.腹板上下缘3.如图所示截

2、面 z 2 轴过半圆底边,则截面对 z 1 、z 2 轴的关系为_。 (分数:2.00)A.Iz1=Iz2B.Iz1Iz2C.Iz1Iz2D.不能确定4.矩形截面简支梁梁中点受集中力 F,如图所示。若 h=2b,分别采用图(a)、图(b)两种方式放置,图(a)梁的最大挠度是图(b)梁的_。 (分数:2.00)A.0.5倍B.2倍C.4倍D.8倍5.如图所示悬臂梁自由端承受集中力偶 M,若梁的长度减少一半,梁的最大挠度是原来的_。 (分数:2.00)A.1/2B.1/4C.1/8D.1/166.如图所示悬臂梁 AB由两根相同的矩形截面直杆胶合而成。若胶合面开裂,假设开裂后两根杆的弯曲变形相同,接

3、触面之间无摩擦力,则开裂后梁的最大挠度是原来的_。 (分数:2.00)A.两者相同B.2倍C.4倍D.8倍7.知图所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 EI相同,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 F 1 /F 2 等于_。 (分数:2.00)A.2B.4C.8D.168.两根矩形截面悬臂梁,弹性模量均为 E,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两梁载荷均为作用在自由端的集中力偶,已知两梁挠度相同,则集中力偶 M 1 ,M 2 的_。 (分数:2.00)A.8倍B.4倍C.2倍D.1倍9.如图所示,已知梁的弯曲刚度 EI为常数,今欲使梁的挠曲线在 x=l/3处出现一拐点,则比值 M e1 /M e2 为_。 (分数:2.00)A.

4、Me1/Me2=2B.Me1/Me2=3C.Me1/Me2=1/2D.Me1/Me2=1/310.如图所示二梁弯曲刚度 EI相同,载荷 q相同,则下列 4种关系中,正确的为_。 (分数:2.00)A.两梁对应点的内力和位移相同B.两梁对应点的内力和位移不同C.内力相同,位移不同D.内力不同,位移相同11.外伸梁受载荷如图所示,其挠曲线的大致形状有下列 A、B、C、D 四种,正确答案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12.在等直梁平面弯曲的挠曲线上,曲率最大值发生在下面哪项的截面为_。(分数:2.00)A.挠度最大B.转角最大C.弯矩最大D.剪力最大13.如图所示外伸梁,

5、A 截面的剪力为_。 (分数:2.00)A.0B.3/2mlC.m/lD.-m/l14.下面四个悬臂梁中挠曲线是圆弧的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15.两根梁长度、截面形状和约束条件完全相同,一根材料为钢,另一根为铝。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二者不同之处为_。(分数:2.00)A.弯曲内力B.弯曲正应力C.弯曲切应力D.挠曲线16.在如图所示 xy坐标系下,单元体的最大主应力 1 大致指向_。 (分数:2.00)A.第一象限,靠近 x轴B.第一象限,靠近 y轴C.第二象限,靠近 x轴D.第二象限,靠近 y轴17.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如图所示两种应力状态的危险

6、程度是_。 (分数:2.00)A.(a)更危险B.(b)更危险C.两者相同D.无法判断18.在下面四种应力状态中,最大切应力值最大的应力状态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D.19.如图所示三角形单元体,已知 ab、ca 两斜面上的正应力为 ,切应力为零。在竖直面 bc上有_。 (分数:2.00)A.x=,xy=0B.x=,xy=sin60-sin45C.x=sin60+sin45,=0D.x=sin60+sin45,xy=sin60-sin4520.受力体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该点的最大主应力 1 为_。 (分数:2.00)A.70MPaB.10MPaC.40MPa

7、D.50MPa21.如图所示单元体,法线与 x轴夹角 =45斜截面上切应力 是_。 A (分数:2.00)A.B.C.D.22.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单元体,已知两直角边表示的截面上只有切应力,且等于 0 ,则底边表示的截面上的正应力 和切应力 分别为_。 A= 0 ,= 0 B= 0 ,=0 C= ,= 0 D= (分数:2.00)A.B.C.D.23.对于平面应力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为_。(分数:2.00)A.主应力就是最大正应力B.主平面上无切应力C.最大切应力作用的平面上正应力必为零D.主应力必不为零24.四种应力状态分别如图所示,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其相当应力最大是_。 (分数:2.0

8、0)A.状态 1B.状态 2C.状态 3D.状态 425.单元体的应力如图所示,若已知其中一个主应力为 5MPa,则另一个主应力为_。 (分数:2.00)A.-85MPaB.85MPaC.-75MPaD.75MPa26.如图所示等边角钢制成的悬臂梁 AB,C 点为截面形心,x“为该梁轴线,y“z“为形心主轴,集中力 F竖直向下,作用线过角钢两个狭长矩形边中线的交点,梁将发生以下变形_。 (分数:2.00)A.x“z“平面内的平面弯曲B.扭转和 x“z“平面内的平面弯曲C.x“y“平面和 x“z“平面内的双向弯曲D.扭转和 x“y“平面和 x“z“平面内的双向弯曲27.如图所示矩形截面杆 AB,

9、A 端固定,B 端自由,B 端左下角处承受与轴线平行的集中力 F,杆的最大正应力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D.28.如图所示 T形截面杆,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自由端的集中力 F作用在截面的左下角点,并与杆件的轴线平行。该杆发生的变形为_。 (分数:2.00)A.绕 y和 z轴的双向弯曲B.轴向拉伸和绕 y、z 轴的双向弯曲C.轴向拉伸和绕 z轴弯曲D.轴向拉伸和绕 y轴弯曲29.如图所示圆轴,在自由端圆周边界承受竖直向下的集中力 F,按第三强度理论,危险截面的相当应力 13 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30.两根杆粘合在一起,截面尺寸如图

10、所示,杆 1弹性模量 E 1 杆 2弹性模量 E 2 ,且 E 1 =2E 2 若轴向力 F作用在截面形心,则杆发生的变形是_。 (分数:2.00)A.拉伸和向上的弯曲变形B.拉伸和向下的弯曲变形C.弯曲变形D.拉伸变形31.工字形截面梁在如图所示荷载作用下,截面 mm上的正应力分布为_。 (分数:2.00)A.图(1)B.图(2)C.图(3)D.图(4)32.如图所示圆轴,固定端外圆上 y=0(图中 A点)的单元体的应力状态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D.33.矩形截面杆的截面宽度沿杆长不变,杆的中段高度为 2a,左、右段高度为 3a,在如图所示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

11、,杆的截面 mm和截面 nn分别发生_。 (分数:2.00)A.单向拉伸、拉弯组合变形B.单向拉伸、单向拉伸变形C.拉弯组合、单向拉伸变形D.拉弯组合、拉弯组合变形34.如图所示变截面短杆,AB 段的压应力与 BC段压应力 BC 的关系是_。 (分数:2.00)A.AB 比 BC 大 1/4B.AB 比 BC 小 1/4C.AB 是 BC 的 2倍D.AB 是 BC 的 1/2倍35.如图所示正方形截面等直杆,抗弯截面为 W,在危险截面上,弯矩为 M,扭矩为 M n ,A 点处有最大正应力 和最大切应力 。若材料为低碳钢,则其强度条件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

12、36.有如图所示三种应力状态(a)、(b)、(c)之间的关系,为_。 (分数:2.00)A.三种应力状态均相同B.(b)和(c)相同C.(a)和(c)相同D.都不相同37.如图所示,正方形截面杆 AB,力 F作用在 xoy,平面内,与 x轴的夹角是 。杆距离 B端为 a的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在 =45时的值是 =0时值的_。 A B C D (分数:2.00)A.B.C.D.38.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如图所示两种应力状态的危险程度是_。 (分数:2.00)A.无法判断B.两者相同C.(a)更危险D.(b)更危险39.折杆受力如图所示,以下结论中错误的为_。 (分数:2.00)A.点 B和 D处于纯

13、剪切状态B.点 A和 C处为二向应力状态,两点处 10,2=0,30C.按照第三强度理论,点 A及 C比点 B及 D危险D.点 A及 C点的最大主应力 1 数值相等40.如图所示一端固定一端为球形铰的大柔度压杆,材料的弹性系数为 E,截面为矩形(hb),则该杆临界力 F cr 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41.假设如图所示三个受压结构失稳时临界压力分别为 ,比较三者的大小,则_。 A B C D (分数:2.00)A.B.C.D.42.如图所示,长方形截面细长压杆,b/h=1/2;如果将 b改为 h后仍为细长杆,临界力 F cr 是原来的多少倍?_ (分数:2.0

14、0)A.2倍B.4倍C.8倍D.16倍43.两根完全相同的细长(大柔度)压杆 AB和 CD如图所示,杆的下端为固定铰链约束,上端与刚性水平杆固结。两杆的弯曲刚度均为 EI,其临界载荷 F cr 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44.如图所示四根压杆的材料、截面均相同,它们在纸面内失稳的先后次序为_。 (分数:2.00)A.(a),(b),(c),(d)B.(d),(a),(b),(c)C.(c),(d),(a),(b)D.(b),(c),(d),(a)45.如图所示矩形截面细长(大柔度)压杆,弹性模量为 E,该杆的临界荷载 F cr 为_。 A B C D (分数:2

15、.00)A.B.C.D.46.如图所示细长杆 AB的 A端自由,B 端固定在简支梁上,该压杆的长度细数 是_。 (分数:2.00)A.2B.12C.0.71D.0.50.747.如图所示,细长压杆两端在 x-y、x-z 平面内的约束条件相同,为提高稳定承载能力,对横截面积相等的同一种材料,合理的截面形式为_。 (分数:2.00)A.选(a)组B.选(b)组C.选(c)组D.(a)、(b)、(c)各组都一样48.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细长(大柔度)压杆,长为 L图(a),当杆的长度减小一半时图(b),其临界载荷 F cr 比原来增加_。 (分数:2.00)A.4倍B.3倍C.2倍D.1倍49.如图

16、所示三根压杆均为细长(大柔度)压杆,且弯曲刚度均为 EI。三根压杆的临界荷载 F cr 的关系为_。 (分数:2.00)A.FcraFcrbFcrcB.FcrbFcraFcrcC.FcrcFcraFcrbD.FcrbFcrcFcra50.压杆下端固定,上端与水平弹簧相连,如图所示,则压杆长度因数 的范围是_。 (分数:2.00)A.0.5B.0.50.7C.0.72D.2注册电气工程师基础知识-1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悬臂梁 AB由三根相同的矩形截面直杆胶合而成,如图所示。材料的许可应力为。若胶合面开裂,假

17、设开裂后三根杆的挠曲线相同,接触面之间无摩擦力。则开裂后的梁承载能力是原来的_。 (分数:2.00)A.1/9B.1/3 C.两者相同D.3倍解析:解析 梁开裂后,弯矩由三根梁平均承担,各自绕自己的中性轴弯曲。2.梁的横截面是由狭长矩形构成的工字形截面,如图所示。z 轴为中性轴。截面上的剪力竖直向下,该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在_。 (分数:2.00)A.腹板中性轴处 B.腹板上下缘延长线与两侧翼缘相交处C.截面上下缘D.腹板上下缘解析:解析 由弯曲切应力的分布规律可知。3.如图所示截面 z 2 轴过半圆底边,则截面对 z 1 、z 2 轴的关系为_。 (分数:2.00)A.Iz1=Iz2B.Iz1

18、Iz2 C.Iz1Iz2D.不能确定解析:解析 由惯性矩的平行移轴公式可知,过截面形心轴的惯性矩最小,此图形截面的形心应在 z 1 、z 2 轴之间且形心到 z 2 轴的距离较近,所以截面对 z 2 轴的惯性矩较 z 1 轴的惯性矩小。4.矩形截面简支梁梁中点受集中力 F,如图所示。若 h=2b,分别采用图(a)、图(b)两种方式放置,图(a)梁的最大挠度是图(b)梁的_。 (分数:2.00)A.0.5倍B.2倍C.4倍 D.8倍解析:解析 挠度和惯性矩成反比,惯性矩和梁的高度四次方成反比。5.如图所示悬臂梁自由端承受集中力偶 M,若梁的长度减少一半,梁的最大挠度是原来的_。 (分数:2.00

19、)A.1/2B.1/4 C.1/8D.1/16解析:解析 在集中力偶作用下,梁的挠度和梁的长度 l的平方成正比。6.如图所示悬臂梁 AB由两根相同的矩形截面直杆胶合而成。若胶合面开裂,假设开裂后两根杆的弯曲变形相同,接触面之间无摩擦力,则开裂后梁的最大挠度是原来的_。 (分数:2.00)A.两者相同B.2倍C.4倍 D.8倍解析:解析 开裂后,两梁各自绕自己的中性轴变形。7.知图所示二梁的抗弯截面刚度 EI相同,若二者自由端的挠度相等,则 F 1 /F 2 等于_。 (分数:2.00)A.2B.4C.8 D.16解析:解析 集中力作用下,梁的挠度与梁长度的三次方成正比。8.两根矩形截面悬臂梁,

20、弹性模量均为 E,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两梁载荷均为作用在自由端的集中力偶,已知两梁挠度相同,则集中力偶 M 1 ,M 2 的_。 (分数:2.00)A.8倍 B.4倍C.2倍D.1倍解析:解析 由悬臂梁自由端挠度的公式可得。9.如图所示,已知梁的弯曲刚度 EI为常数,今欲使梁的挠曲线在 x=l/3处出现一拐点,则比值 M e1 /M e2 为_。 (分数:2.00)A.Me1/Me2=2B.Me1/Me2=3C.Me1/Me2=1/2 D.Me1/Me2=1/3解析:解析 注意拐点的弯矩等于零。10.如图所示二梁弯曲刚度 EI相同,载荷 q相同,则下列 4种关系中,正确的为_。 (分数:2.0

21、0)A.两梁对应点的内力和位移相同B.两梁对应点的内力和位移不同C.内力相同,位移不同 D.内力不同,位移相同解析:解析 支座 A端的约束反力等于零,两梁内力相同,但梁(b)A 端位移等于零。11.外伸梁受载荷如图所示,其挠曲线的大致形状有下列 A、B、C、D 四种,正确答案为_。 A B C D (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挠曲线上没有尖角,通过计算答案是 A。12.在等直梁平面弯曲的挠曲线上,曲率最大值发生在下面哪项的截面为_。(分数:2.00)A.挠度最大B.转角最大C.弯矩最大 D.剪力最大解析:解析 由公式,梁的曲率13.如图所示外伸梁,A 截面的剪力为_。 (分

22、数:2.00)A.0B.3/2mlC.m/l D.-m/l解析:解析 由静力平衡方程求出约束反力14.下面四个悬臂梁中挠曲线是圆弧的为_。 A B C D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由挠曲方程得出。15.两根梁长度、截面形状和约束条件完全相同,一根材料为钢,另一根为铝。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发生弯曲形变,二者不同之处为_。(分数:2.00)A.弯曲内力B.弯曲正应力C.弯曲切应力D.挠曲线 解析:解析 因为钢和铝的弹性模量不同,而只有挠度涉及弹性模量。16.在如图所示 xy坐标系下,单元体的最大主应力 1 大致指向_。 (分数:2.00)A.第一象限,靠近 x轴 B.第一象限

23、,靠近 y轴C.第二象限,靠近 x轴D.第二象限,靠近 y轴解析:解析 x y ,0,所以最大主应力和 x轴的夹角 0 45角。17.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如图所示两种应力状态的危险程度是_。 (分数:2.00)A.(a)更危险B.(b)更危险 C.两者相同D.无法判断解析:解析 图(a)的三个主应力分别为, 1 =150MPa, 1 =100MPa, 1 =0MPa, r3 =150MPa。图(b) 1 =100MPa, 2 =0MPa, 1 =-100MPa, r3 =200MPa。18.在下面四种应力状态中,最大切应力值最大的应力状态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 D

24、.解析:解析 平面应力状态下,最大切应力19.如图所示三角形单元体,已知 ab、ca 两斜面上的正应力为 ,切应力为零。在竖直面 bc上有_。 (分数:2.00)A.x=,xy=0 B.x=,xy=sin60-sin45C.x=sin60+sin45,=0D.x=sin60+sin45,xy=sin60-sin45解析:解析 由应力圆可知,若单元体上两截面上的应力相等,则应力圆缩为一点,单元体任意斜截面应力均相等。20.受力体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该点的最大主应力 1 为_。 (分数:2.00)A.70MPaB.10MPaC.40MPaD.50MPa 解析:解析 根据极值应力公式21.如图

25、所示单元体,法线与 x轴夹角 =45斜截面上切应力 是_。 A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由斜截面上切应力的计算公式,22.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单元体,已知两直角边表示的截面上只有切应力,且等于 0 ,则底边表示的截面上的正应力 和切应力 分别为_。 A= 0 ,= 0 B= 0 ,=0 C= ,= 0 D=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将题图下边不全,原单元体是纯剪切应力状态,所要求的 45截面是主平面, max = 0 ,=0。23.对于平面应力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为_。(分数:2.00)A.主应力就是最大正应力B.主平面上无切应力 C.最大切应

26、力作用的平面上正应力必为零D.主应力必不为零解析:解析 由解析法或图解法都可得到,正应力极值所在的平面上切应力等于零,而正应力的极值就是主应力。24.四种应力状态分别如图所示,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其相当应力最大是_。 (分数:2.00)A.状态 1 B.状态 2C.状态 3D.状态 4解析:解析 分别求出每个单元体的主应力,再带入第三强度理论求出相当应力。25.单元体的应力如图所示,若已知其中一个主应力为 5MPa,则另一个主应力为_。 (分数:2.00)A.-85MPa B.85MPaC.-75MPaD.75MPa解析:解析 根据极值应力公式 求出 xy ,再由 26.如图所示等边角钢制成的悬

27、臂梁 AB,C 点为截面形心,x“为该梁轴线,y“z“为形心主轴,集中力 F竖直向下,作用线过角钢两个狭长矩形边中线的交点,梁将发生以下变形_。 (分数:2.00)A.x“z“平面内的平面弯曲B.扭转和 x“z“平面内的平面弯曲C.x“y“平面和 x“z“平面内的双向弯曲D.扭转和 x“y“平面和 x“z“平面内的双向弯曲 解析:解析 将力 F平移到 y轴加一个力偶,再将力 F分解到两对称轴上,可得结果。27.如图所示矩形截面杆 AB,A 端固定,B 端自由,B 端左下角处承受与轴线平行的集中力 F,杆的最大正应力是_。 A B C D (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将力 F

28、两次平移到 B截面的形心,杆的变形是两个方向的弯曲和轴向拉伸的组合变形,最大正应力的作用点在固定端的角点上。28.如图所示 T形截面杆,一端固定一端自由,自由端的集中力 F作用在截面的左下角点,并与杆件的轴线平行。该杆发生的变形为_。 (分数:2.00)A.绕 y和 z轴的双向弯曲B.轴向拉伸和绕 y、z 轴的双向弯曲 C.轴向拉伸和绕 z轴弯曲D.轴向拉伸和绕 y轴弯曲解析:解析 将力 F移动至形心处,同时受到两个方向上的弯矩和轴向拉伸作用。29.如图所示圆轴,在自由端圆周边界承受竖直向下的集中力 F,按第三强度理论,危险截面的相当应力 13 为_。 A B C D (分数:2.00)A.B

29、.C.D. 解析:解析 直接将公式30.两根杆粘合在一起,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杆 1弹性模量 E 1 杆 2弹性模量 E 2 ,且 E 1 =2E 2 若轴向力 F作用在截面形心,则杆发生的变形是_。 (分数:2.00)A.拉伸和向上的弯曲变形 B.拉伸和向下的弯曲变形C.弯曲变形D.拉伸变形解析:解析 由 E 1 =2E 2 可知,杆 2的变形大于杆 1的变形,故选 A。31.工字形截面梁在如图所示荷载作用下,截面 mm上的正应力分布为_。 (分数:2.00)A.图(1)B.图(2)C.图(3) D.图(4)解析:解析 mm 截面外力的合力漫有通过截面形心,故为拉伸和弯曲的组合变形。nn 截面

30、外力的合力通过截面形心,为轴向拉伸。32.如图所示圆轴,固定端外圆上 y=0(图中 A点)的单元体的应力状态是_。 A B C D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弯扭组合变形,点 A在中性轴上弯曲正应力等于零,只有切应力。33.矩形截面杆的截面宽度沿杆长不变,杆的中段高度为 2a,左、右段高度为 3a,在如图所示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杆的截面 mm和截面 nn分别发生_。 (分数:2.00)A.单向拉伸、拉弯组合变形B.单向拉伸、单向拉伸变形C.拉弯组合、单向拉伸变形 D.拉弯组合、拉弯组合变形解析:解析 mm 截面外力的合力没有通过截面形心,故为拉伸和弯曲的组合变形。nn

31、截面外力的合力通过截面形心,为轴向拉伸。34.如图所示变截面短杆,AB 段的压应力与 BC段压应力 BC 的关系是_。 (分数:2.00)A.AB 比 BC 大 1/4B.AB 比 BC 小 1/4 C.AB 是 BC 的 2倍D.AB 是 BC 的 1/2倍解析:解析 按偏心压缩计算最大压应力。35.如图所示正方形截面等直杆,抗弯截面为 W,在危险截面上,弯矩为 M,扭矩为 M n ,A 点处有最大正应力 和最大切应力 。若材料为低碳钢,则其强度条件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由弯一扭组合的强度计算,排除 A,又 B、C 只能用于圆截面杆的强度计

32、算,故选 D。36.有如图所示三种应力状态(a)、(b)、(c)之间的关系,为_。 (分数:2.00)A.三种应力状态均相同B.(b)和(c)相同C.(a)和(c)相同 D.都不相同解析:解析 应力状态(c)是纯剪切应力状态的主单元体,故选 C。37.如图所示,正方形截面杆 AB,力 F作用在 xoy,平面内,与 x轴的夹角是 。杆距离 B端为 a的横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在 =45时的值是 =0时值的_。 A B C D (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当 =0时,AB 杆是轴向拉压, ,=45时,AB 杆是轴向拉压和弯曲的组合变形,38.按照第三强度理论,如图所示两种应力状态的危

33、险程度是_。 (分数:2.00)A.无法判断B.两者相同C.(a)更危险D.(b)更危险 解析:解析 图(a)所示为主单元体, r3 = 1 - 2 =200MPa,图(b)所示的单元体 39.折杆受力如图所示,以下结论中错误的为_。 (分数:2.00)A.点 B和 D处于纯剪切状态B.点 A和 C处为二向应力状态,两点处 10,2=0,30C.按照第三强度理论,点 A及 C比点 B及 D危险D.点 A及 C点的最大主应力 1 数值相等 解析:解析 折杆水平段为弯扭组合变形,固定端处事危险截面,B、D 两点纯剪切应力状态,A 及 C是二向应力状态如图所示,两点的主应力不同。 40.如图所示一端

34、固定一端为球形铰的大柔度压杆,材料的弹性系数为 E,截面为矩形(hb),则该杆临界力 F cr 为_。 A B C D (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利用一端固定、一端铰支细长杆的欧拉公式可得。41.假设如图所示三个受压结构失稳时临界压力分别为 ,比较三者的大小,则_。 A B C D (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图示(a)(b)(c)三压杆 EI相同,荷载相同,决定其临界力的排序因素是下端支座的牢靠程度,(a)最不牢靠,所以临界力最小。42.如图所示,长方形截面细长压杆,b/h=1/2;如果将 b改为 h后仍为细长杆,临界力 F cr 是原来的多少倍?_

35、 (分数:2.00)A.2倍B.4倍C.8倍 D.16倍解析:解析 由临界力的计算公式得到。43.两根完全相同的细长(大柔度)压杆 AB和 CD如图所示,杆的下端为固定铰链约束,上端与刚性水平杆固结。两杆的弯曲刚度均为 EI,其临界载荷 F cr 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AB、CD 两杆可看作两端铰支的约束,则44.如图所示四根压杆的材料、截面均相同,它们在纸面内失稳的先后次序为_。 (分数:2.00)A.(a),(b),(c),(d) B.(d),(a),(b),(c)C.(c),(d),(a),(b)D.(b),(c),(d),(a)解析:解

36、析 根据临界力从小到大排列。45.如图所示矩形截面细长(大柔度)压杆,弹性模量为 E,该杆的临界荷载 F cr 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压杆失稳是沿惯性矩小的方向,由一端固定、一段自由压杆的欧拉公式得到。46.如图所示细长杆 AB的 A端自由,B 端固定在简支梁上,该压杆的长度细数 是_。 (分数:2.00)A.2 B.12C.0.71D.0.50.7解析:解析 压杆约束越不牢靠, 值越大,若 AB杆是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压杆,则 =2。现杆 AB下端是简支梁,故更不牢靠,选答案 A。47.如图所示,细长压杆两端在 x-y、x-z 平面内的约束条

37、件相同,为提高稳定承载能力,对横截面积相等的同一种材料,合理的截面形式为_。 (分数:2.00)A.选(a)组B.选(b)组C.选(c)组 D.(a)、(b)、(c)各组都一样解析:解析 在截面相等的条件下,惯性矩越大临界力越大。48.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的细长(大柔度)压杆,长为 L图(a),当杆的长度减小一半时图(b),其临界载荷 F cr 比原来增加_。 (分数:2.00)A.4倍 B.3倍C.2倍D.1倍解析:解析 由临界力的计算公式得到,短杆的临界力是长杆的 4倍。49.如图所示三根压杆均为细长(大柔度)压杆,且弯曲刚度均为 EI。三根压杆的临界荷载 F cr 的关系为_。 (分数:2.00)A.FcraFcrbFcrcB.FcrbFcraFcrcC.FcrcFcraFcrb D.FcrbFcrcFcra解析:解析 临界力与 l 的平方成反比。50.压杆下端固定,上端与水平弹簧相连,如图所示,则压杆长度因数 的范围是_。 (分数:2.00)A.0.5B.0.50.7C.0.72 D.2解析:解析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压杆的长度因数 =2,一端固定、一端铰支压杆的长度因数 =0.7,弹性支座的支撑效果没有铰支座牢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