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3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1286405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3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3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3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3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工程类职业资格】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3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50.00)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概况内容分析范围的是_。 A.项目组成 B.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C.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D.工程特征简介(分数:2.00)A.B.C.D.2.某化工项目废水处理场进水量为 15000m3/d,进水 COD 浓度为 1000mg/L,COD 总去除率为 92%,废水回用率为 50%,该项目废水处理场外排 COD 量为_。 A.0.6t/d B.0.06t/d C.6t/d D.60t/d(分数:2.00)A.B.C.D.3.空气监测记

2、录显示 SO2的日平均浓度为 0.30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则其超标倍数为_。 A.2.5 倍 B.1.5 倍 C.2 倍 D.1 倍(分数:2.00)A.B.C.D.4.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_。 A.环境背景值:环境中的水、土壤、大气、生物等要素,在其自身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还没受到外来污染影响下形成的化学元素组分的正常含量,又称环境本底值 B.背景噪声:在还未受到外来噪声污染下的噪声值 C.环境区划分为环境要素区划、环境状态与功能区划、综合环境区划等 D.环境灾害: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灾害,是除自然变异因素外的另一重要致灾原因(分数:2.00)A.B.C.D

3、.5.某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 HCl 使用量 100kg/h,其中 90%进入产品、8%进入废液、2%进入废气。若废气处理设施 Ha 的去除率为 99%,则废气中 HCl 的排放速率是_。 A.0.01kg/h B.0.02kg/h C.0.08kg/h D.0.10kg/h(分数:2.00)A.B.C.D.6.用来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是_。 A.水力传导系数 B.渗流速度 C.有效孔隙度 D.水力梯度(分数:2.00)A.B.C.D.7.用经验排污系数法进行工程分析时,此法属于_。 A.物料衡算法 B.类比法 C.数学模式法 D.资料复用法(分数:2.00)A.B.C.D.8.湖、库水量和

4、总容积随时间而变化,以年水量变化频率为_时代表多水年。 A.10% B.50% C.60% D.75%95%(分数:2.00)A.B.C.D.9.某工程生产工艺用新鲜水 1600m3/d,生活用新鲜水 130m3/d,公用工程用新鲜水 270m3/d,项目重复利用水 24600m3/d,则该工程水重复利用率为_。 A.91.5% B.92.5% C.92.9% D.93.9%(分数:2.00)A.B.C.D.10.某水样 pH 值为 12.0,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的标准指数为_。 A.0.7 B.0.5 C.2.5 D.4.0(分数:2.00)A.B.C.D.11.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

5、,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 0,至少在约_方向上各设置 1 个监测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布点。 A.0、45、225、315 B.0、90、180、270 C.0、45、90、135、180、225、270、315 D.0、35、70、105、140、175、210、245、280、315(分数:2.00)A.B.C.D.12.下列选项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说法错误的是_。 A.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是指降水入渗量与地下水量之比 B.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所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输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需要逐日每天 24 次的连续观测资料,否则要进

6、行插值处理 C.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重点在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开始前,体现出环境影响评价的预防功能 D.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情况可作适当调整(分数:2.00)A.B.C.D.13.已知某河流水文站 20 年最枯月平均流量见下表。按经验频率估算其最枯月 90%保证率的枯水流量为_。 年份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流量(m3/s)19 17 16 15 17

7、 10 21 10 19 16 12 9 12 15 16 12 20 12 7 8 A.10m3/s B.9m3/s C.8m3/s D.7m3/s(分数:2.00)A.B.C.D.14.某工厂的 COD 排放浓度为 35mg/L,废水排放量为 14400m3/h,地表水的 COD 标准执行 20mg/L,地表水上游 COD 浓度是 15mg/L,且上游来水流量 40m3/s,则 ISE 是_。 A.0.7 B.7 C.2520 D.2.5(分数:2.00)A.B.C.D.15.下列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_。 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 B.白天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

8、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 C.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白天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 D.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分数:2.00)A.B.C.D.16.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_。 A.混合稀释作用不但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还能减少其总量 B.水体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包括物理输移过程、化学转化过程和生物降解过程 C.纵向距离小于横向完全混合距离的区域称为横向混合区 D.温排水携带的热量除了被潮流带走一部分,另一部分通过与大气的热交换释放到大气中(分数:2.00)A.B.C.D.17.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扩散模式反推确定无组织排放量,此法为

9、_。 A.现场实测法 B.物料衡算法 C.模拟法 D.反推法(分数:2.00)A.B.C.D.18.上游来水 CODCr(p)=14.5mg/L,Q p=8.7m3/s;污水排放源强 CODCr(h)=58mg/L,Q h=1.0m3/s。如忽略排污口至起始断面间的水质变化,且起始断面的水质分布均匀,则起始断面的 CODCr浓度是_。 A.14.5mg/L B.19.0mg/L C.25.0mg/L D.36.3mg/L(分数:2.00)A.B.C.D.19.某采样监测点全年 NO2质量监测数据 200 个,其中有 30 个超标,5 个未检出,5 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则 NO2全年超标率

10、为_。 A.14.6% B.15.0% C.15.4% D.15.8%(分数:2.00)A.B.C.D.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 A.在生物处理前设初沉池,可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保证生物处理设施功能的发挥 B.在生物处理设备后设沉淀池,可分离生物污泥,使处理水得到澄清 C.碱性废水的投药中和主要是采用工业硫酸 D.中和主要是指对酸、碱废水的处理,废酸碱水的互相中和,在中和后不平衡时,考虑采用药剂中和(分数:2.00)A.B.C.D.21.甲企业年排废水 600 万 m3,废水中氨氮浓度为 20mg/L,排入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氨氮去除率为 60%,类水体氨氮浓度的排放标准 15mg

11、/L。甲企业废水处理后氨氮的年排放量为_。 A.48t B.72t C.4.8t D.7.2t(分数:2.00)A.B.C.D.22.泄漏量计算中,气体泄漏速度公式可表示为_。 A B C D (分数:2.00)A.B.C.D.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水用量指标的是_。 A.单位产品新水用量 B.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D.间接冷却水循环用水量(分数:2.00)A.B.C.D.24.对于新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确定渗滤液中污染物通过填埋场底部垂直向下迁移到达含水层的时间,需要确定渗滤液_。 A.在底部衬层中的实际渗流速度 B.在底部衬层和其下部各土层中的实际渗流速度 C

12、.在各土层中的实际渗流速度 D.在各土层中的实际渗流速度和含水层地下水的水平运移速度(分数:2.00)A.B.C.D.25.排入宽浅河流的废水与河水混合时,一般是_。 A.先完成横向混合 B.先完成垂向混合,再发生横向混合 C.先完成横向混合,再发生垂向混合 D.先完成垂向混合,再同时完成横向和纵向混合(分数:2.00)A.B.C.D.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50.00)26.下列属于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内容的有_。 A.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的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B.根据气象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厂区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C.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D.环保设施构成及有关经济技术

13、参数的合理性(分数:2.00)A.B.C.D.27.使用估算模式计算点源影响时,一般情况下,需输入的参数包括_。 A.点源排放速率 B.气象数据 C.烟囱出口处的环境温度 D.计算点的高度(分数:2.00)A.B.C.D.28.热电项目烟囱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_。 A.PM10 B.TSP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分数:2.00)A.B.C.D.29.复杂风场指评价范围内存在局地风速、风向等因子不一致的风场。以下属于复杂风场的有_。 A.海陆风场 B.山谷风场 C.城市热岛环流 D.逆温(分数:2.00)A.B.C.D.30.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应算清“两本账”,这“两本账”指_

14、。 A.生产过程中的产污量 B.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C.实现污染物防治措施后的污染物削减量 D.“以新带老”削减量(分数:2.00)A.B.C.D.31.对于河流二级评价现状调查,一般情况下应调查_。 A.枯水期 B.平水期 C.丰水期 D.一般情况下都必须调查(分数:2.00)A.B.C.D.3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中,在分析长期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环境影响时,应_。 A.分析是否超标 B.分析超标概率 C.分析超标范围和程度 D.绘制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分数:2.00)A.B.C.D.33.一般从水文地质柱状图中可获取的信息有_。 A.含水层渗透性

15、B.含水层厚度 C.隔水层岩性 D.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分数:2.00)A.B.C.D.34.群落演变评价采用演变速率指标,则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_。 A.演变速率(E)介于 01 之间 B.群落演变速率指标采用 多样性指数评价 C.当演变速率 E=0 时,两个群落结构完全相同,没有发生演变 D.当演变速率 E=1 时,两个群落结构完全相同,没有发生演变(分数:2.00)A.B.C.D.35.划入轻度影响的项目的特征有_。 A.污染因素单一,而且污染物种类少、产生量小或毒性较低的建设项目 B.对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改变生物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建设项目 C.基本

16、不对环境敏感区造成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 D.所有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建等区域性开发活动或建设项目(分数:2.00)A.B.C.D.36.环境影响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对环境的作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效应。下列关于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_。 A.按照影响的来源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B.按照影响效果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 C.累积影响指一项活动的过去和现在的影响具有累积性质 D.按影响性质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分数:2.00)A.B.C.D.37.下列选项中有关混合层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有_。 A.混合层为大气边界层处于稳定层结时的厚度 B.混合

17、层为大气边界层处于不稳定层结时的厚度 C.一天中,中午时混合层达到最大高度 D.混合层的高度决定了垂直方向污染物的扩散能力(分数:2.00)A.B.C.D.38.可用来判断湖泊、水库水温是否分层的方法有_。 A.=年总入流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B.=一次洪水总量/湖泊、水库总容积 C.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 D.湖泊、水库的总径流量(分数:2.00)A.B.C.D.39.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保护基本原则,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有_。 A.区域性 B.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 C.层次性 D.结构过程功能整体性(分数:2.00)A.B.C.D.40.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_。 A.湖泊、水库运

18、动分为振动和前进 B.振动包括湖流、混合和增减水 C.任一时刻湖泊、水库的水量平衡为 W 入 =W 出 +W 损 W D.对流混合主要是由湖水密度差异引起的(分数:2.00)A.B.C.D.41.电除尘器的主要优点包括_。 A.抗高温和腐蚀 B.压力损失 C.投资小 D.除尘效率高(分数:2.00)A.B.C.D.42.下列关于湖泊水温变化规律说法正确的有_。 A.湖泊水温变化具有时间和空间规律,其中主要是季节性变化和垂直变化,对于大湖泊,通常垂向分为三个层次,上层温度较高,下层温度较低,中间为温跃层 B.湖泊水文是否分层,由经验性指标 、 辨别,其中 20、0 时,认为湖泊、水库(人造湖泊)

19、是分层的 C.洪水期湖泊只能是混合型,如果 10,则为分层型 D.利用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 H 判断是否分层时,当 H10m 时认为下层水不受上层水的温度影响,为分层型(分数:2.00)A.B.C.D.4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包括_。 A.AERMOD B.ADMS C.CALPUFF D.AERMET(分数:2.00)A.B.C.D.44.利用河流一维稳态水质方程进行河流水质预测时,对于有支流汇入情形的一般可以_。 A.在汇入处分段进行预测 B.忽略支流的影响 C.将支流作为点源处理 D.单独预测支流的水质(分数:2.00)A.B.C.D.45.鱼类调查指标包括_。 A.种类

20、组成与分布 B.渔获密度、组成与分布 C.渔获生物量、组成与分布 D.经济鱼类和常见鱼类(分数:2.00)A.B.C.D.46.一般利用生物通风技术治理包气带土层有机污染,其工艺流程的种类有_。 A.单注工艺 B.双注工艺 C.注抽工艺 D.抽注工艺(分数:2.00)A.B.C.D.47.入湖水量通常由_组成。 A.通过干支流水文站或水文计算断面进入湖泊的径流 B.集水面积上水文站或计算断面未控制的区间进入湖泊的区间径流 C.地下水补给 D.直接降落在湖面上的雨水(分数:2.00)A.B.C.D.48.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下列_不属于生态影响二级评价中的基本图件。 A.地表水系图

21、 B.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C.植被类型图 D.生态监测布点图(分数:2.00)A.B.C.D.49.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稳定化或固化处理的有_。 A.危险废物焚烧炉产生的飞灰 B.液态危险废物脱毒或中和处理产生的污泥 C.废酸 D.回收的重金属(分数:2.00)A.B.C.D.50.下列选项关于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B.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微量气体量很少,成分也不多 C.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氨气和甲烷 D.接收工业废物的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微量挥发性有毒气体(分数:2.00)A.B.C.D.环境

22、影响评价技术方法-6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50.00)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概况内容分析范围的是_。 A.项目组成 B.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C.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D.工程特征简介(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A、B、D 三项都属工程概况内容分析范围,而 C 项为污染物分析。2.某化工项目废水处理场进水量为 15000m3/d,进水 COD 浓度为 1000mg/L,COD 总去除率为 92%,废水回用率为 50%,该项目废水处理场外排 COD 量为_。 A.0.6t/d B.0.06t/d C

23、.6t/d D.60t/d(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该项目废水处理场外排 COD 量=进水量进水 COD 浓度(1-COD 总去除率)(1-废水回用率)=1500010 31000(1-92%)(1-50%)10-9=0.6(t/d)。3.空气监测记录显示 SO2的日平均浓度为 0.30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则其超标倍数为_。 A.2.5 倍 B.1.5 倍 C.2 倍 D.1 倍(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SO 2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 0.15mg/m3,超标倍数=(0.30

24、-0.15)/0.15=1。4.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_。 A.环境背景值:环境中的水、土壤、大气、生物等要素,在其自身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还没受到外来污染影响下形成的化学元素组分的正常含量,又称环境本底值 B.背景噪声:在还未受到外来噪声污染下的噪声值 C.环境区划分为环境要素区划、环境状态与功能区划、综合环境区划等 D.环境灾害: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环境恶化所导致的灾害,是除自然变异因素外的另一重要致灾原因(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B 项中背景噪声是指除研究对象以外所有噪声的总称。5.某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 HCl 使用量 100kg/h,其中 90%进入产品、8%进入废

25、液、2%进入废气。若废气处理设施 Ha 的去除率为 99%,则废气中 HCl 的排放速率是_。 A.0.01kg/h B.0.02kg/h C.0.08kg/h D.0.10kg/h(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 HCl 使用量 100kg/h,2%进入废气,且废气处理设施 HCl 的去除率为99%,则废气中 HCl 的排放速率=1002%(1-99%)=0.02(kg/h)。6.用来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是_。 A.水力传导系数 B.渗流速度 C.有效孔隙度 D.水力梯度(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表征岩石透水性的定量指标是渗透系数。

26、水力传导系数即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介质中,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在各向异性介质中,渗透系数以张量形式表示。渗透系数越大,岩石透水性越强。7.用经验排污系数法进行工程分析时,此法属于_。 A.物料衡算法 B.类比法 C.数学模式法 D.资料复用法(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类比法也常用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污系数去计算污染物排放量。8.湖、库水量和总容积随时间而变化,以年水量变化频率为_时代表多水年。 A.10% B.50% C.60% D.75%95%(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湖、库水量和总容积随时间而变化,以年水量变化频率为 10%时代表多水年,

27、50%时代表中水年,75%95%时代表少水年。9.某工程生产工艺用新鲜水 1600m3/d,生活用新鲜水 130m3/d,公用工程用新鲜水 270m3/d,项目重复利用水 24600m3/d,则该工程水重复利用率为_。 A.91.5% B.92.5% C.92.9% D.93.9%(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该工程水重复利用率=*=24600(24600+1600+130+270)100%92.5%。10.某水样 pH 值为 12.0,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的标准指数为_。 A.0.7 B.0.5 C.2.5 D.4.0(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任何水体

28、pH 值的限值都是 69。当 pHj7.0 时,S pH,j=(12.0-7.0)/(9.0-7.0)=2.5。11.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 0,至少在约_方向上各设置 1 个监测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布点。 A.0、45、225、315 B.0、90、180、270 C.0、45、90、135、180、225、270、315 D.0、35、70、105、140、175、210、245、280、315(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一级评价至少 8 个方向(0、45、90、135、180、225、270、315)上布点,二级

29、评价至少 4 个方向(0、90、180、270)上布点,三级评价至少 2 个方向(0、180)上布点。12.下列选项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说法错误的是_。 A.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是指降水入渗量与地下水量之比 B.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所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输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需要逐日每天 24 次的连续观测资料,否则要进行插值处理 C.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重点在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开始前,体现出环境影响评价的预防功能 D.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情况可作适

30、当调整(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A 项错误,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是指降水入渗量与降水总量之比。13.已知某河流水文站 20 年最枯月平均流量见下表。按经验频率估算其最枯月 90%保证率的枯水流量为_。 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流量(m3/s)19 17 16 15 17 10 21 10 19 16 12 9 12 15 16 12 20 12 7 8 A.10m3/s B.9m3/s C.8m3/s D.7m3/s(分数:2.00)A

31、.B. C.D.解析:解析 90%保证率的枯水流量表明剩下的 10%枯水流量没有保证,即 20 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有 2 年(7m3/s、8m 3/s)在其外,则 90%保证率的枯水流量为 9m3/s。14.某工厂的 COD 排放浓度为 35mg/L,废水排放量为 14400m3/h,地表水的 COD 标准执行 20mg/L,地表水上游 COD 浓度是 15mg/L,且上游来水流量 40m3/s,则 ISE 是_。 A.0.7 B.7 C.2520 D.2.5(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水质预测因子*,式中:c pi为水污染物 i 的排放浓度,mg/L;Q pi为含水污染物

32、i 的废水排放量,m 3/s;c pi为水污染物 i 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c hi为评价河段水污染物 i 的浓度,mg/L;Q hi为评价河段的流量,m 3/s。14400m 3/h=4m3/s。将题中数据代入上式,ISE=(354)(20-15)40=0.7。15.下列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_。 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 B.白天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 C.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白天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 D.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是由高压吹向

33、低压。在同一水平面上,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当日出以后,太阳辐射光照射到山坡上,山坡上的空气比谷底上同高度的空气温度高、密度小、气压低,因而谷底空气将沿山坡上升,形成由山谷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山坡向上升的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向山谷流动,在高空形成反谷风,在山谷间形成谷风局地环流。晚上则相反。16.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_。 A.混合稀释作用不但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还能减少其总量 B.水体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包括物理输移过程、化学转化过程和生物降解过程 C.纵向距离小于横向完全混合距离的区域称为横向混合区 D.温排水携带的热量除了被潮流带走一部分,另一部分通过与大气的热交换释

34、放到大气中(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A 项错误,混合稀释作用只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不能减少其总量。17.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扩散模式反推确定无组织排放量,此法为_。 A.现场实测法 B.物料衡算法 C.模拟法 D.反推法(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反推法是指通过对同类工厂,正常生产时无组织监控点进行现场监测,利用面源扩散模式反推,以此确定工厂无组织排放量。18.上游来水 CODCr(p)=14.5mg/L,Q p=8.7m3/s;污水排放源强 CODCr(h)=58mg/L,Q h=1.0m3/s。如忽略排

35、污口至起始断面间的水质变化,且起始断面的水质分布均匀,则起始断面的 CODCr浓度是_。 A.14.5mg/L B.19.0mg/L C.25.0mg/L D.36.3mg/L(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根据河流稀释混合模式*(式中:c 为完全混合的水质浓度,mg/L;Q p为污水排放量,m3/s;c p为污染物排放浓度,mg/L;Q h为上游来水流量,m 3/s;c h为上游来水污染物浓度,mg/L),将题中数据代入上式,则起始断面的 CODCr浓度=(14.58.7+581.0)(8.7+1.0)19.0(mg/L)。19.某采样监测点全年 NO2质量监测数据 200

36、个,其中有 30 个超标,5 个未检出,5 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则 NO2全年超标率为_。 A.14.6% B.15.0% C.15.4% D.15.8%(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不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未检出点位数计入总监测数据个数中。则 NO2全年超标率=30(200-5)100%15.4%。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 A.在生物处理前设初沉池,可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保证生物处理设施功能的发挥 B.在生物处理设备后设沉淀池,可分离生物污泥,使处理水得到澄清 C.碱性废水的投药中和主要是采用工业硫酸 D.中和主要是指对酸、碱废水的

37、处理,废酸碱水的互相中和,在中和后不平衡时,考虑采用药剂中和(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C 项错误,碱性废水的投药中和主要是采用工业盐酸,使用工业盐酸的优点是反应产物的溶解度大、泥渣量小,但出水溶解固体浓度高。21.甲企业年排废水 600 万 m3,废水中氨氮浓度为 20mg/L,排入类水体,拟采用废水处理方法氨氮去除率为 60%,类水体氨氮浓度的排放标准 15mg/L。甲企业废水处理后氨氮的年排放量为_。 A.48t B.72t C.4.8t D.7.2t(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氨氮年排放量=60000002010 310-9(1-60%)=120

38、(1-0.6)=48(t)。22.泄漏量计算中,气体泄漏速度公式可表示为_。 A B C D (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B 项为热量蒸发速度计算公式;C 项为液体泄漏速度计算公式;D 项为两相流泄漏速度计算公式。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水用量指标的是_。 A.单位产品新水用量 B.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 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D.间接冷却水循环用水量(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新水用量指标共包括六项:单位产品新水用量、单位产品循环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工艺水回用率和万元产值取水量。24.对于新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确定渗滤液中

39、污染物通过填埋场底部垂直向下迁移到达含水层的时间,需要确定渗滤液_。 A.在底部衬层中的实际渗流速度 B.在底部衬层和其下部各土层中的实际渗流速度 C.在各土层中的实际渗流速度 D.在各土层中的实际渗流速度和含水层地下水的水平运移速度(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对于新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确定渗滤液中污染物通过填埋场底部垂直向下迁移到达含水层的时间,需要确定渗滤液在底部衬层和其下部各土层中的实际渗流速度。25.排入宽浅河流的废水与河水混合时,一般是_。 A.先完成横向混合 B.先完成垂向混合,再发生横向混合 C.先完成横向混合,再发生垂向混合 D.先完成垂向混合,再同时

40、完成横向和纵向混合(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废水进入河流水体后,在垂向方向上一般都能很快地混合,但需要经过很长一段纵向距离才能达到横向完全混合。二、B不定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50.00)26.下列属于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内容的有_。 A.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的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B.根据气象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厂区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C.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D.环保设施构成及有关经济技术参数的合理性(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工作内容包括: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

41、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分析环境敏感点(保护目标)处置措施的可行性。27.使用估算模式计算点源影响时,一般情况下,需输入的参数包括_。 A.点源排放速率 B.气象数据 C.烟囱出口处的环境温度 D.计算点的高度(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使用估算模式计算点源影响时,需输入基本参数包括:点源排放速率(g/s);排气筒几何高度(m);排气筒出口内径(m);排气筒出口处烟气排放速度(m/s);排气筒出口处的烟气温度(K)。28.热电项目烟囱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_。 A.PM10 B.TSP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热电项目排

42、放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 10、TSP,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来自热电厂烟囱的排放,TSP 来自面源煤场、灰渣场的排放。29.复杂风场指评价范围内存在局地风速、风向等因子不一致的风场。以下属于复杂风场的有_。 A.海陆风场 B.山谷风场 C.城市热岛环流 D.逆温(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复杂风场一般是由于地表的地理特征或土地利用不一致,形成局地风场或局地环流,如海边、山谷、城市等地带会形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等。逆温是不利气象条件,排除 D 项。30.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应算清“两本账”,这“两本账”指_。 A.生产过程

43、中的产污量 B.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C.实现污染物防治措施后的污染物削减量 D.“以新带老”削减量(分数:2.00)A. B.C. D.解析:解析 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应算清“两本账”,即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和实现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物削减量。31.对于河流二级评价现状调查,一般情况下应调查_。 A.枯水期 B.平水期 C.丰水期 D.一般情况下都必须调查(分数:2.00)A. B. C.D.解析:解析 河流一级项目调查一般情况下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至少应调查平水期和枯水期。河流二级项目调查,若条件许可,可调查一个水文年的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一般

44、情况可只调查枯水期和平水期;若评价时间不够,可只调查枯水期。河流三级项目调查,一般情况下可只在枯水期调查。3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中,在分析长期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环境影响时,应_。 A.分析是否超标 B.分析超标概率 C.分析超标范围和程度 D.绘制预测范围内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分数:2.00)A. B.C. D. 解析:解析 “超标概率和最大持续发生时间”是分析典型小时、典型日气象条件下应分析的内容,排除 B 项。33.一般从水文地质柱状图中可获取的信息有_。 A.含水层渗透性 B.含水层厚度 C.隔水层岩性 D.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分数:2.00)A.

45、B. C. D.解析:解析 水文地质柱状图是指将水文钻孔揭示的地层按其时代顺序、接触关系及各层位的厚度大小编制的图件。它含有含水层位置、厚度、岩性、渗透性,隔水层的位置、岩性和厚度等水文地质信息。含水层之间的补给关系,是河流补给潜水还是潜水补给河流,则无法准确判断。34.群落演变评价采用演变速率指标,则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_。 A.演变速率(E)介于 01 之间 B.群落演变速率指标采用 多样性指数评价 C.当演变速率 E=0 时,两个群落结构完全相同,没有发生演变 D.当演变速率 E=1 时,两个群落结构完全相同,没有发生演变(分数:2.00)A. B. C. D.解析:解析 当演变速率 E=0 时,两个群落结构完全相同,没有发生演变;0E1 时,两个群落的结构发生部分改变;当演变速率 E=1 时,两个群落结构完全不同,没有共同种,发生完全演变。35.划入轻度影响的项目的特征有_。 A.污染因素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