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同步辅导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事业.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289635 上传时间:2019-09-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同步辅导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事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同步辅导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事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同步辅导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事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同步辅导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事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同步辅导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传播事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 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 、本章精讲 (一 )一般识记 1. 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 1981年 1 月 29日,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就新闻工作颁布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决定”肯定了新闻媒介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方面的突出表现,同时也对新闻界没有积极主动、有说服力地宣传四项基本原则, 提出了批评。 2. 经济日报 1983年元旦,由中国财经报改版而成的经济日报创刊。经济 日报 发展势头强劲,在创刊之处发行量就保持在百万以上。经济日报发展为由国务院主办的以经济宣传为主的综合性全国性中央级党报,成为国务院指导经济

2、工作、发布各项经济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 3. 中华工商时报 1989 年 10 月,中华工商时报正式创刊。这是一份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完全市场化走向的报纸。中华工商时报令人耳目一新的版式、视角独特的文章、丰富开阔的视野一面世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4. 星期刊 1981年中国 青年报的星期刊首创星期刊之先河,是国内报纸关注休闲的开始、周末版的源头。 5. 报业经济 1992年 9 月,全国报社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首次提出了“报业经济”的概念,所谓“报业经济”是指以报业产业经营活动为主体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类经济活动的总称。我国报业已经进 入 了一业多主,多种经营,全面开发报业经济的新时期。 6. 三

3、色报道 1987 年 6 月 24 日至 7 月 4 日,三篇整版的调査性报告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 的悲哀刊登在中国青年报醒目位置。三篇文章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起森林火灾进 行了深度报道。这三篇报道成为了中国灾难新闻报道的里程碑,也在新闻界引发了深度报道的 高 潮。 7. “ 皇甫平”评论 从 1991 年春节起,以“皇甫平”为笔名的一系列评论文章发表在解放日报上。这一系列 文章围绕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最新思想大力宣传邓小平在 90 年代初期提出的改革开放新 思想,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舆论先导系列。 8. 东方风来满眼春 1992 年 3 月 26 日,陈锡

4、添发表了一篇长达一万多字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后引 得各大媒体疯狂转载。这篇文章获得了当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中国新闻史 上一件里程碑式 的事件。 9. 北京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创刊于 1949 年 3 月,是北京地区第一份真正市场化的报纸,同时北京青年 报直接摆上地摊,抢占零售市场。“三十秒钟效应”的提出,更是让北京青年报牢牢抓住读者 的心,成为“新派版式”的代表,风靡一时。 10. 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创刊于 1995 年 1 月 1 日,是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它首创“市民生活报”定位, 制定“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针,自创“敲门发行学”,创立“区域组合城市”的新型城市 报市场策略

5、。以自身的成功模式影响,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11. 17 号文 2001年 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 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这个被俗称为“ 17号文”的通知,明确地提出 了媒体集团化、媒体可以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经营性资产可以上市等三条意见。 12. 珠江模式 1986年 12月 15 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该台每天逢整点播出信息,逢半点播出新闻。电台全部节目都设主持人,以两三个小时为一节,播出综合性内容。大部分节目为直播,使 听众能更多地参与节目。“珠江模式”的精髓在于将听众当做主人,平等地进行交流它

6、彻底改变了过去说教式的、单向传播的广播模式,树立了一种全新的双向多向交流的广播模式。 13. 东广模式 1992年 10月 28 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应运而生。他们倡导以提高节目信息量为标志的 开放型改革思路,努力开发节目资源和频率潜力,实现 24 小时直播。东方广播电台的做法,深 化了大板块直播节目的内涵,实现了广播节目与社会活动的内外联动,以媒体活动和品牌主持 人来树立电台的品牌形象,同时引入竞争机制,触动了体制方面的某些问题,使广播改革在广度 和深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开拓。 (二)重点理解 1. 回归新闻本位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978年至 2013 年的 35 年,对中国来说是极富传奇

7、色彩的历史阶段。伴随着不断的改革开放,新闻传播事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1978 年到 1992 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第一阶段,这是中国的新闻事业 从拨乱反正回归新闻本位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新闻事业以真理标准大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起点,以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下限。经过这两个重大的历史事 件,中国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与政治、经济紧密相关的新闻事业,也完成了自 身的拨乱反正。 2. 关于新闻属性的大讨论 在新闻改革蓬勃展开的热浪中,一些新闻界领导人对“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进行制度上 的深刻反思时提出,用人民性来制约党性。这个争论最初起于

8、人民日报对“两个凡是”方针的 抵制。人民日报被批没有党性,将党性同人民性对立了起来。 关于党性和人民性的争论吸引了全国新闻界的广泛注意和热烈争论。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明确批评了“党性来自人民性”的观点 。一 些学者认为,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 党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也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利。 在 20世纪 80年代初对新闻定义的讨论中,新闻与信息的关系问题也成为热点。增加新闻 的信息量成为媒介改革的方向之一。在关于新闻价值的探讨中,也存在许多不同的见解。但人们已经开始从主观标准的测试转向将其视作新闻事实内涵的客观素质。 在我国,新闻与宣传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新闻既有新闻价值

9、又有宣传价值,实现新闻的双重价值,是获得新闻最佳社会效果的根本保证。对新闻定义的重新认识,标志着新闻改革 越来越多地遵循新闻自身的规律 。 新闻的商品性问题成为新闻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这一论断也被弃 用,取而代之的是“阶级舆论工具”论与“社会舆论工具”论。长期以来,中国的新闻事业十分注 重宣传功能,强调“灌输作用”与“组织作用”。注重新闻及媒介的宣传价值,而对新闻的信息价值,对媒介的其他功能重视不够。 3. 经济类报刊异军突起 1979 年 10 月 1 日市场报出版,立即在全国各地被抢购一空。在这种信息的巨大渴求 下,第一份综合经济报纸经济参考报 1981 年问世。 19

10、83年元旦,经济日报创刊。经济日报发展为由国务院主办的以经济宣传为主的综合性全国性中央级党报,成为国务院指导经济工作发布各项经济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人们也习惯上把市场报、经济参考和经济日报看做是经济类报纸的元老。它们和后来出现的财经类报纸最大的区别是,报道的领域涉及与经济相关的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金融 等财经领域。 1989年 10月,中华工商时报创刊,一面世就获得了满堂彩。由于坚持“民味、商味、海味”的特色,该报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并波及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成为观察中国内地经济 问题的一个参照物。中华工商时报在短短几年内培养出了一批经济报道和经营管理人才,其中很 多人成为中国后来市

11、场化经济媒体的掌舵者。 除经济类报 纸外,一批老晚报纷纷复刊,兴起了“文化大革命”后办晚报的第一次高 潮。这 以后几乎每年都有晚报创刊和复刊。 由于发展太快,当时的报纸出现了“结构失衡、布局分散、质量下降”的局面。1989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压缩整顿报刊和出版社的通知,对报纸再次进行压缩,尤其是对一些内部报刊进行压缩。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 1992 年 10 月党的十 四大 召开前后,中国迎来了又一轮的办报热浪。 4. 媒体的自办发行 1978年国家规定报社是事业单位,可以实行企业化管理。 1979 年开始允许报纸电视登广 告。同年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

12、视史上第一条广告。同年 5 月,中宣部肯定了报纸恢复广告 的做法,并对刊登广告做出了一些具体规定。从此,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的广告业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新闻媒体的经济支柱。 1981年中国青年报的星期刊首开星期刊之先河。 1984 年南方周末创刊,标志着周 末版的市场开发由专门的版面转向专门的报纸。 1983 年,财政部对中央大报实行利改税,税后 利润全部留报社支配。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到改革开放之初“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一直是报纸发行的主要模 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邮发合一”的模式开始出现弊端。之后报纸开始了自办发行的尝试。 1.985 年洛阳日报率先宣布实行自办发行。洛阳日

13、报自办发行后,一些日报与晚报纷 纷加 入 自办发行的行列。 1986年部分城市报纸自办发行工作座谈会首次召开,对自办发行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进 入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许多报纸都加 入 到“自办发行”行列。 1990 年南方的著名大报广州日报开始自办发行。 1987年,经济日报印刷厂的激光照排车间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整页输出的中文报纸。 同年,经济日报在国内第一次成功使用国产激光照排版。 1987年,国家第一次将“新闻事业” 和“广电事业”纳 入 “中国信息商品化产业”序列,标志着国家对新闻传播业产业属性的认可。 1988 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

14、活动的暂行办法,报业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 1990 年,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将报刊经营管 理列入第三产业,报刊产业化改 革迎来转折点。 1990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报纸管理暂行规定,是新中国首部报纸管理法规。 1992 年 6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广播电视归属于第三产业, 并实行企业化管理,这也是指导我国媒介产业化的重要政策依据之一。 1992 年 9 月,中国报纸 协会在江西举行全国报社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首次提出“报业经济”概念,并认为“我国报业已经进 入 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开发报业经济的新时期”。 5. 新闻管理与新闻立法 改革开放

15、之初,加强新闻法规建设十分迫切。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等 机构先后就新闻宣传工作、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方面,制定、颁布了大量法律、法规和条例,促 进了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1978年 11月 13 日的人民日报第三版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要大大发扬民主和加强法制 的文章,提出要制定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自此开启了中国传媒法制建设的漫长历程。 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媒体管理也进 入 专业化归口管理时代。 1988 年,新闻出版署的起 草组、上海的起草组以及新闻法研究室都写出了新闻法的文稿,这 样在全国就有了三个新闻法 文稿,在业界广泛征求意见。直到 1989 年 3 月,邓小平还

16、特别强调要抓紧立法,后来因为国内 国际事态的发展,新闻法的制定被无限搁置。 2008年的“两会”期间,时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表示,新 闻法的立法难度是相当大的,目前还不到制定的时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一个 比较系统的法制体系。已经对新闻传播和出版做出了法律上的规定,基本上满足了当前行政管 理和行业发展的需要。 6. 北京青年报走向报摊 北京青年报创刊于 1949 年,它算得上北京地区第一份真正市场化的报纸。在它之后,北京的报业市场开始发育扩大。许多报纸相继加 入 竞争行列,展开多“国”混战。 北京青年报的迅速崛起是在 1991 年到 1995 年的 4 年

17、时间。 1991 年北京青年报创办 了青年周末, 1992 年北京青年报又创办了新闻周刊,这两刊直接摆上报摊,直面北京的 报刊零售市场。为了提高竞争力,北京青年报提出了“三十秒钟效应”,为此北京青年报的 美编们对报纸进行版面重新设计,形成“浓眉大眼”的报格,被称为是“新派版式”的代表,风靡一时。 北京青年报要求报纸用独家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甚至是负面的报道来满足读者的“新闻 饥渴”。当时主管部门对于新闻报道还有许多的禁区,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却经常擅闯禁区,靠 打“擦边球”来贏得独家新闻和轰动效应。 以北京青年报为代表的边缘媒体的市场化使媒体的影响力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央 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慢

18、慢被打破。 7. 都市报的崛起 华西都市报创刊于 1995 年 1 月 1 日,是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它以自身的成功模式影响, 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华西都市报的成功引起了媒体界的广泛 关注, 各地开始纷纷引进“华西模式”。由此,都市报开始了“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期,但是很多不规范的竞争也由此出现。南京报业的价格大战就是都市报不规范竞争的代表。 随着都市报进入激烈竞争的“战国时代”,都市报如何摆脱低水平恶性竞争、如何迈向主流 媒体的困境开始显现。 1998 年 3 月,华西都市报旗帜鲜明地提出:“迈向主流媒体”的理论观 点并作出很大改变。各地的都市报明显加大了言论的力度,开始追求

19、影响力。都市报开始试图 影响社会进程、影响社会决策、影响市场、影响社会行为,有专家称都市报的纷纷转型为“后都市 报时代”。 8. 报业集团的出现 1994年 6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杭州第一次举办“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中国报业“集团化”隆重登场。 1996年,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随后,许多报业集团纷纷成立。报业集团的组建就成为我国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标志着我国报业发 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报业集团已成为舆论导向的主力军。通过集团的组织形式,将大批小报刊聚集到党报周 围,形成舆论导向强势效应的初衷已基本达到。报业集团已成为报业经济的顶梁柱,同时

20、报业 集团的经营规模正在扩大,在传媒领域里做大做强,形成多元化经营。 9. 电视新闻改革力度空前 1993年 5 月 1 日,中央电视台的大型评论性栏目东方时空开播,与早间新闻一起,构成了一个小时的新闻节目板块。 1994 年,中央电视台对晚间节目进行了改造,一起构成黄金时 间新闻板块。世界报道和改版后的晚间新闻同时推出,形成又一个新闻收视高峰。 1996 年推出的新闻调查与实话实说也非常有影响,创造了非常高的收视率。 专家认为,在中国电视的发展史上,除了新闻联播外,再也没有其他节目比焦点访谈 的 创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这个全新而深刻的节目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人了解世情的“晴雨表

21、”,掀起了舆论监督的热潮。 1995 年 4 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新闻 30 分,使午间时段得到有效开发。1996 年 1 月 1 日起,新闻联播改为直播。 1997 年在中国电视史上被称为“中国电视直播年”,以重大新闻的 电视直播为标志,中国电视的新闻传播进 入 了一个新时代。 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在西方电视业发达国家实施多年的收视率调查开始进 入 人们视野。 1986 年,中央电视台开始运用计算机进行日常收视率统计,一些地方台也纷纷开展收视率调查尝试。中央电视台于 20世纪 90年代初开始酝酿自己建立收视率调査网络。截至 2000 年年底,该网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观众收视调查网。 10.

2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中国的传媒业一直有着非常严格的准入机制。但业外资本仍以各种形式进行进入 传媒领域的尝试。 2001 年 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 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这个被俗称为“ 17 号文”的通知,明 确地提出了媒体集团化、媒体可以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经营性资产可以上市等三条意见,被专家 解读为是媒体产业化政策的正式松动。“ 17 号文”引发了随后的新闻产业改革。 2011 年 12 月 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 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但在 入 世谈判的过程中,并没有就新闻传播事业特别是报业的

23、开放,作任何承诺。在15 年的时间内,新闻 传播业的开放与否,完全取决于中国自己。 加入 WTO后,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将部分地融入世界贸易的机制,在某些方面,将按国际 公认的游戏规则办事,但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传播业将面临一些严峻 的挑战。比如:各种国外资金的涌入会对中国的报业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 为了适应 入 世后的需要,我国加快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而全国性大众类报刊在区域 性报纸的强大竞争力下,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此外,以信息产业、财经、娱乐类为代表的新兴行 业类报纸,成长极其迅猛。 报业规模经济的竞争需要大市场、大资本的支撑。因此,资本运作的探索与报业集团的组 建相伴而行。控制新闻宣传和新

24、业务,适当放开非新闻业务领域、严格管理将是我国传媒发展 的趋势。 2001 年 12月,我国最大的广播电视集团 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宣告成立。 11. “伊拉克战争”与“非典”中媒体的表现 2003 年 3 月 20 日 10 时 33分 50 秒,新华社领先世界各大媒体 10秒,抢先报道了伊拉克战 争爆发,同时央视节目也利用国外电台的信号直播了战争。这是央视第一次大段引用外台外电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中断正常节目,迅速并连续多日进行直播。当时 的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认为中国传媒的表现“几乎与事件和国际大传媒同步”,是“中国新闻报道史上的重大突破”。 实际上从战争正式打响的前周

25、,各媒体的关注点就完全转向了伊拉克,而一些专刊也已经在 前期开始预制。因此在战争打响的次日,几乎所有媒体都以最大篇幅推出了伊拉克战争专刊。 3 月末的北京其实正被“非典”困扰。但由于当时北京正在召开“两会”,所以大部分媒体几 乎都没有对“非典”进行报道。政府有关部门隐情不报,无论是出于维护政续稳定局势还是想避 免造成社会恐慌等方面的考虑,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之后政府公布的各类信息的前 后矛盾、情况失真也使中国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仅仅 5 天的时间,患病者数量剧增,巨大反差 也让百姓质疑政府的公信力。 4 月 20 日之后,党和政府就“非典”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 以 4 月 20日

26、为界,媒体 的可信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非典”之后,对于人民群众知情权的尊重与保障、信息公开逐渐 提上历史日程。在重大事件中的“失语”,不但使媒体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和影响力几乎毁于一 旦,由此造成的政府威望的走低也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12. 发言人制度在中国 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出现得比较晚。 1983 年齐怀远成为外交部第一位正式的发言人。 1983 年,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正式建立。此后,我国政府的新闻发布逐渐频繁。 1991 年 1 月,我国组建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非典”疫情结束之后,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1994年的千岛湖事件发生后,相关的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却一度封锁新闻,

27、未能及时发布 权威信息。“千岛湖事件”之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对涉台新闻的发布速度大大加快,在有 关两岸关系的重大事件或涉及台湾同胞利益的许多具体事件方面,都能够及时向各界通报事实 进展情况。 2004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此后,我国政府针对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制度逐 渐完善起来。 2007 年 1 月 17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不信息公开条例,于 2008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这个条例的实施为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了更好的制度环境,标志着 我国的“阳光政府”建设又迈上一个新台阶。随

28、着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新闻发言人制度 及新闻发布在中国成为常态。 关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讨论在 2011 年再次成为热点,这一次是因为“ 7 23”甬温线动车事故。王勇平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不妥行为,被迫辞去新闻发言人一职。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以 此对于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了反思。 13. 文化产业政策为传媒改革提速 从 2003 年开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入快车道,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务院办公 厅相继颁发了许多规定。 2006 年报刊业改革进 入 全面发展阶段,更多的报刊社实施了自身的改革。 2008年 6 月,新闻出版总署明确提出经营性报刊转企改制“三年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作为文化

29、产业领域最具 意识形态特性的报刊业,也进 入 改革的攻坚阶段“转制”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议题。 2008年,我国共组建了中国广播电视集团、中国出版集团等 70多家传媒集团,但还没有一 家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媒体集团。新闻出版总署明确表示将支持。 2012年 2 月 15日,新华社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将“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媒体国际传播能力逐步形成”提高到事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层面。 14. 新闻总署要求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 2008年 10月 31 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负责人就山西霍宝干河煤矿矿难事故

30、中记者领 取“封口费”事件发表声明,表示对领取“封口费”的新闻界害群之马应予严肃处理,对假冒记者之 名进行敲诈 勒索的社会人员应予严厉打击,对新闻工作者正当的采访权益应予以坚决维护。 2003 年 9 月 26 日,就有 11 名新闻记者因在采访山西繁峙“ 6 2”特大爆炸事故中,收取当 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送的现金、元宝,受到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处。 2004 年 11 月 24 日,中 国新闻周刊披露了自 2003 年起鄂东晚报内部达成以曝光当事方丑闻的方式强拉广告的“媒 体腐败食物链”。 2005年 2 月,新闻出版总署曾颁布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同时出台的还有 报社记者站管理办

31、法。办法规定记者不得从事与新闻业务无关的其他活动,不得从事出版 物发行、广告、开办经济实体及其他经营活动,不得设立分支机构。 2006 年 8 月,中纪委、中宣 部、监察部联合发出了严禁和严查中央国家机关或中央新闻单位人员骗钱的通知,要求中央新闻单位健全制度,严肃纪律,严禁记者以批评报道曝光相要挟向基层索取钱财。 2006 年 10 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了原中华工商时报浙江记者站站长孟怀虎利用手中的报道 权敛财勒索的案件。 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纸箱馅包子”事件更是引起全国的 震惊。最后“纸箱馅包子”被认定 为虚假报道。 2007 年 8 月初至 10 月 15日,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

32、开展了整治假报刊、假新闻假 记者站、假记者专项行动。 2007 年 11 月 5 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指出“新闻采编人员合 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 活动”通知。 15. 打通两个舆论场 2009年开始“打通两个舆论场”成为传播学者们最常讨论的话题。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 是最早提出“两个舆论场”概念的学者。 1998 年 1 月 8 日在新华社的工作会议上,他提出在现 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 :一个是老百姓的“民间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着力营造 的舆论场。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越强;两个舆论

33、场重叠的 部分越小,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 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也表示,中国目前确实存在着两个舆论场,如果我们只关注一个而 忽略另一个,对中国国情的认识都会有失偏颇,针对两个舆论场对立、共存的现状,必须努力寻 求党心与民意间的最大公约数。 在新媒体尚未大发展前,传统媒体始终在主 流媒体舆论场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动权。当民间 网络舆论场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传统媒体面前时,唱惯了主角的传统媒体第一次有了失落感。 因此中央要求人民日报社要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新兴媒体发展之路, 当好传统主流媒体进军新兴媒体的排头兵

34、。 16. 十八大以来的新闻传播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宣传战线深 入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大力推动新闻宜传工作改进创新,取得新进展和新成效。 人民日报的头版是全国新闻改革的窗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头版上的领导人 和重大会议报道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最大的变化是舆论监督稿件在头版的显著增加。 2013 年发生的“新快报陈永洲事件”一波三折,引起新闻界的震动。 11月 1 日,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就新快报陈永洲案件查处情况发表谈话,要求全国新闻单位和新闻 记者吸取教训,要求各地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依法査处新闻敲诈和

35、有偿新闻等问题。之后, 假新闻泛滥再次引起舆论的担忧。 2013年,对于中国的传媒来说,是变革之年。首先是新闻出版总 署和国家广电总局合并为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顺应了传媒业融合的大趋势,有力地促进报业和广电业的相互进 入 和融合。 2013年 10月 28 日,解放报业集团与文新报业集团合并为“上海报业集团”。合并后的上 海报业集团无疑是中国最大的报刊集团。 2014 年 1 月 1 日上海新闻晚报休刊,这标志着上 海报业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 17. “珠江模式”与地方电台的改革 1986年 12月 15 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这标志着广播改革进 入 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该台平均每天播发

36、科技和经济信息 110 条。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全部节目都设主持人,以两三个 小时为一节,播出综合性内容。节目大部分为直播,使听众能更多地参与。 珠江经济台的这套做法被称为“珠江模式”,而其精髓在于将听众当做主人,平等地进行交 流。它彻底改变了过去说教式的、单向传播的广播模式,树立了一种全新的双向多向交流的广 播模式,导致了整个广播宣传方式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广东、上海、天津等省、市、自治区都相继成立了经济台,它们 多由原人民广播电台派生而来,打破了过去广播电台“一市一台”或“一省一台”的状况。 1989年 11月 15 日 ,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正式开播,这是我国当时新闻播出次

37、数最多 的广播电台。 1991 年 12 月 1 日,中国第一家 24小时播音的广播电台广州人民广播电台正式 开播。 18. 以东方广播电台成立为标志的“东广模式” 1992年 10月 28 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应运而生,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形成竞争态势。他们倡导以提高节目信息量为标志的开放型改革思路,做出了很大的改变。 东方广播电台的做法,深化了大板块直播节目的内涵,实现了广播节目与社会活动的内外 联动,以媒体活动和品牌主持人来树立电台的品牌形象,尤其重要的是,引入了竞争机制,触动 了体制方面的某些问题,使广播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开拓,人们因此称之为 “东广模式”。 “东广模式”

38、带来了受众市场的细分,广告投放更有的放矢,广播在地区媒体中建立了自己 的地位和优势,这些都是广播第二次裂变的表现。老牌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为了应对与东方广 播电台的激烈竞争,也加强了自身的改革。 1991 年 9 月 30 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就创建了交通信息台,此系国内大城市首创。 1992 年又开通了英语台, 1993 年全国 首家专业性市场经济台开播。这样就形成了以新闻综合台为 龙头的多个系列台的广播群体新格局。 19. 全国各地频率专业化探索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的受众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大城市,先后建立了专业化 帧率,我国广播开始进 入 “窄播”和频道专业化的探索实践。

39、此后,中国广播出现了以下几次专 业化电台的创办热潮。 第一是音乐台热潮, 20 世纪 80年代末至 90 年代末期,地方电台出现了“音乐化浪潮”,是 开办音乐台数量最多的时期。标志性事件是 1988 年广东珠江台就推出了以流行音乐为主打内 容的立体声广播;二是 1993 年开播的北京音乐台成为当年度搅动北京媒体市场最具影响力的 事件。 第二是交通台热潮。 1991 年 9 月 30 日,我国第一家交通广播频率上海交通信息台诞生。 1999 年前后交通台集中涌现,全国各主要城市都出现了交通台。 2003年“广播发展年”期间及 之后的时间,各地广播电台专业化改革势头非常迅猛,主要集中形成了新闻(综

40、合 )频率、音乐频 率和交通频率三足鼎立之势;此外,经济频率、生活频率、体育频率等也比较普遍,许多频率已经 成为当地媒体中的强势品牌。 另外,业界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改革是以北京台为代表的一种大广播 经营观念,其以 资本运营为纽带的变广播经营为经营广播的思路,带来一整套运行体制的改革。 广播节目的多元化与细分化,使各台都加强了对象化节目的分量。东方广播电台于 1995 年 3 月开播了全国首家专业金融台,充分利用先进的卫星传送和计算机网络,及时为听众提供 信息知识和服务。上海、广东、北京等几个发达的地区,都形成了多台竞争机制或总台下的系列 台竞争机制,给广播界注 入 了活力。 20. 广电

41、集团的组建 1998年年底,一个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各省级台为依托,遍及全国的广播宣传网 逐步形成。 1997 年,我国颁布了等一批重要法律,改变了广播电视管理依据不足的局面。 互联网迅速普及给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业带来巨大冲击。此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广播电视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求对现有资源重组和整合,新一轮广电改革政策陆续出台。 这些政策为中国广电业“大整合”奠定理论依据,注 入 了政策活力,推动了此次广电事业的改革。 前三个阶段的改革是自下而上,由局部某个电台发起,取得成功经验后,全国其他电台纷纷 效仿,逐步推广开来;而广电集团组建工作,由于我国的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和完善,还不

42、能完全 由市场促成,所以改革是由行政手段整合而成的,属于自上而下方式。 在中国广电集团化历 程中,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壮大实力、增强活力、提高 竞争力为目标,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改革浪潮。 但我国的广电集团整合,除了有线无线合并、频道专业化等集团组建最初实行的改革措施 之外,并未发挥出显著的合力。 21. 广播的发展趋势 2000年年初的调查显示,北京与上海等地的广播听众出现了回流的现象。因为人们的流动时间增加,广播在占据流动空间方面有优势其他媒介无法取代的优势。 随着城市交通与和私家车的增加以及网络、数字等新技术的运用,听众收听广播的时间在 增加,收听率也有较大提高。 2006 年

43、,广播的广告增长率居广播电视业和报纸杂志之首。 随着省市级电台发展以及广播媒介的相近性和地域性增强,特别是市场细分程度的增强, 省级和市级频率往往成为当地听众的首选,在本地市场份额中拥有绝对的优势。 一种以互联网为平台为受众提供收听、收看和下载多媒体广播节目的新型广播形态网络电 台开始出现。与传统广播相比,其传播途径播放与接收终端收听场合与范围等呈现多样化特 征,交互性不断增强。电视、网络和报 纸以及各种新媒体几乎把触角伸向了每一个受众,但广播 依然拥有一批自己的忠实听众。 22.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事业的发展 1980 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在 20世纪末建成完整的、自成体系的

44、电视 宣传网。 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办电视、 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方针。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中国电视事业的改革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撤销地县两级电视台的 建制,二是逐步实行制播分离。从电视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实现电视运营的市场化和电视节 目的商品化,这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电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将成为中国电视事业发 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电视事业的特殊性,我国对电视事业的从业资格有严格的限制。我国电视事业一方面 积极向境外扩展,一方面严格限制境外电视节目在我国落地。 90 年代后期,我国新闻媒介开始了集团化的发展进程。 200

45、0 年 7 月,国家广电总局在甘肃 召开了全国广电厅局长座谈会,会上明确提出了中国电视体制集团化的要求。在 2000 年 284 号文件中,明确规定中国广播电视集团化的具体内容。 23. 广电开启移动视听新时代 2008 年中国迎来了电视事业 发展 50 年的大庆,但数字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的普及, 对传统电视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如何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以及培养自己的年轻观众,正成为电 视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虽然目前国内原创节目在电视台播出数量上以 95%的比例占据绝对优势,但由于原创节 目与引进节日在质量上差距较大。越来越多引进的模式节目在荧屏上亮相,引出观众对于中国 电视行业创新能力的质疑。 截至 2013 年 5 月 23日,全国直播卫星已经基本实现户户通全覆盖。 2012 年 9月底,全国 各省(区、市)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一省一网”基本实现。有线网 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 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央电视台走出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国际传播能力极大增强。 但广电面临的挑战却从未消失过。随着年轻用户的流失,传统媒体面临着广告减少的危 机,广告投放向视听新媒体迁移的趋势明显。依托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中国视 听行业开启移动视听新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