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25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8,分数: 36.00) 1.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上述事实说明 ( )。(分数: 2.00) A.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 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 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D.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发展中 遇到过挫折,但也取得了一些进步,这说明 ( )。(分数: 2.00) A
2、.事物总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B.事物的发展是后退的 C.事物的发展是进步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能获得它的地位。”这说明 ( )。(分数: 2.00) 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总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它们的根本分歧是 ( )。(分数: 2.00) A.意识 能否正确的反映物质 B.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 C.意识有没有能动作用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统一 5.古人云:“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无不变化,风气无不移易
3、。”下列说法中与“法无不改,势无不积”哲理一致的是 ( )。(分数: 2.00)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 )。(分数: 2.00)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 7.下列不能体现客观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 )。(分数: 2.00)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
4、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8.城市建筑不协调,有些建筑个体不顾城市整体,个性过于张扬,不能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有些城市在建设规划中,不尊重自然山水,往往让人们有山不见山,有水不见水,这两种城市规划给我们的启示是 ( )。(分数: 2.00) A.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B.要注重量的积累 C.要树立整体观念确定最优方案 D.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主要违背了 ( )。(分数:2.00)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
5、.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10.汉代政论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11.我国的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按照“乘除法” 多么小的问题乘以 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 13 亿都会变的很小。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C.事物
6、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事物的发 展过程中要抓主要矛盾 12.“花开花落各有时”。但今天“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北方春天才开的牡丹冬天能在南国怒放。“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表明 ( )。(分数: 2.00) A.规律是可以利用和改变的 B.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们可以利用客观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13.有体育常识的人都知道,速滑比赛在直道上很难甩开对手,赛跑选手的超越,也常在弯道处。经济发展也一样“弯道”跑不好,就只能成为一个跟跑者、追随者和落伍者。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分数: 2.00) 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
7、重要条件 B.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D.善于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量变和质变 14.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运动员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是取得胜利的基础,只要顽强地拼搏,即使失败,也会赢得人们的尊敬。从哲学角度看,这种意志和精神体现了 ( )。(分数: 2.00) A.意识对身体的最终决定作用 B.意识对自我的激励作用 C.意识的能动作用 D.意识对身体状况的反映 1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光未然、冼星 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表达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心声,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分数: 2.
8、00)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B.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主导社会关系的变革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6.“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它能增加群体竞争优势。“集聚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 )。 看重整体就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要学会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分数: 2.00) A. B. C. D. 17.近些年来,每当遇到流行性疾病发生,医学专家都会表示
9、可防、可控、可治,不必过于惊慌,这是因为( )。(分数: 2.00) A.追求真理是认识活动的归宿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人类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造福自身 D.人类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18.“一国两制”的战略 构想之所以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获得成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 )。 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 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体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趋势(分数: 2.00)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9,分数: 18.00) 19.从古希腊到今
10、天,人们关于物质组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到现代的物质结构理论多次的演变,但仍然没有达到 对物质最终结构的认识,这表明 ( )。(分数: 2.00) A.在任何一个时代人们的认识都具有相对性 B.事物的某些本质是不可认识的 C.认识必须经过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D.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2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分数: 2.00)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问题 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问题 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问题 21.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
11、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述了 ( )。(分数: 2.00) A.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B.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D.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22.“囧”“槑”“ Orz”一个个十分生冷的字通过互联网竟然能在一夜之间火得烫手。虽然其在网络上的含义与其原来的含义相差甚远,但因为表达起来方便、形象,深得网友热捧,但同时,网络生僻字的不规范使用也引起了一部分网友的担忧。下列观点与这一社会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 )。(分数:2.00) A.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B.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C.射人 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骐骥长于日行千里,雄鸡长于报晓司晨 23.马克思
12、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 ( )。(分数: 2.00)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 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4.“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 )。(分数: 2.00) A.时间的绝对性 B.时间的一维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客观性 25.理性认识的特点有 ( )。(分数: 2.00) A.抽象性 B.直接 性 C.形象性 D.间接性 26.下列命题属于辩证法的有 ( )。(分数: 2.00)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 B
13、.万物莫不有对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什么不是必然的 27.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 ( )。(分数: 2.00)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三、判断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 28.否定之否定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周期性发展过程。否定之否定的整个进程,是一个“循环往复”“原地踏步”的过程。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25 答案解析 (总分: 56.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
14、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8,分数: 36.00) 1.任何一个健全的成年人都会在其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一切现象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上述事实说明 ( )。(分数: 2.00) A.方法论决定着世界观 B.世界观是人们对于整个自然界的根本观点 C.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D.哲学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解析:解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解释现象和处理问题,这说明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故本题答案选 C。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发展中遇到过挫折,但也取得了一些进步,这说明 ( )。(分数: 2.0
15、0) A.事物总是向好的方向发展 B.事物的发展是后退的 C.事物的发展是进步的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解析:我国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有挫折,也有进步,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本题答案选 D。 3.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能获得它的地位。”这说明 ( )。(分数: 2.00) 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总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解析:解析:“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等都改变了,而且它就腐烂起来了,丧失了它的整个
16、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能获得它的地位。”强调 的是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同时整体也离不开部分,如果没有手的存在,也就无所谓整体了。这里体现的是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故本题答案选 D。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它们的根本分歧是 ( )。(分数: 2.00) A.意识能否正确的反映物质 B.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 C.意识有没有能动作用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统一 解析:解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它们的根本分歧在于究竟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 性、意识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凡
17、是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故本题答案选 B。 5.古人云:“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无不变化,风气无不移易。”下列说法中与“法无不改,势无不积”哲理一致的是 ( )。(分数: 2.00)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解析:解析:题干的意思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 前波让后波”是指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B 项与题干所蕴含的哲理相符 ACD 三项没有体现出
18、来。故本题答案选 B。 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 )。(分数: 2.00)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 解析:解析:“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易经,意思是事物处于穷尽局面则必须变革,变革后才会通达,通达就能长久。这句话强调事物的动态魅力、发 展变化,重视事物的新生、日新、更新、上进,主张积极的变革,体现了辩证法的思想。“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出自汉书 ?董仲舒传,这句话体现了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天”主要是指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董仲舒认为
19、,封建社会的最高原则是由天决定的。天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之“道”,也是永恒不变的。所以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它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又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 C。 7.下列不能体现客观实践决定认识的有 ( )。(分数: 2.00)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C.春江水暖鸭先知 D.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解析:解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实践出真知。“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初春江水的回暖,蕴含的哲理就是要知道真实的情况只有自己身临其境
20、才知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成事。今也用来比喻不经历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真知。 ACD 三项都反映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反映的是认识对 实践的指导作用。故本题答案选 B。 8.城市建筑不协调,有些建筑个体不顾城市整体,个性过于张扬,不能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有些城市在建设规划中,不尊重自然山水,往往让人们有山不见山,有水不见水,这两种城市规划给我们的启示是 ( )。(分数: 2.00) A.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B.要注重量的积累 C.要树立整体观念确定最优方案 D.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析:解析: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局部。
21、整体和局部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局部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 的性能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第一种城市规划过分重视局部忽视了整体;第二种城市规划过分重视整体,忽视了城市的局部,没有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故本题答案选 C。 9.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主要违背了 ( )。(分数:2.00)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
22、物永恒发展 的观点 C.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观点 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 解析:解析:滥挖草原上的甘草,导致植被遭破坏,造成土地荒漠化,遇到大风,产生沙尘暴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故本题答案选 A。 10.汉代政论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分数: 2.00)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解析:解析:“知屋漏 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出自汉代政论家王充的论衡,意思是知道这个房子漏水
23、的人,就住在这个房子里面;知道施政有所缺失的人,就是民间的老百姓;知道儒家经书之误的正是读着诸子百家的书的学子。这句话就是说人民群众通过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对判断工作的得失是十分重要的。选项 D 符合题意。选项 ABC 本身说法错误,不选。故本题答案选 D。 11.我国的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按照“乘除法” 多么小的问题乘以 13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 13 亿都会变的很小。这句话蕴含的 哲理是 ( )。(分数: 2.00) A.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从量变开始的 C.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抓主要矛盾 解
24、析:解析:本题中由我国的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二位,但按照“乘除法”得出相应的人均占有量就变的很少了,说明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故本题答案选 A。 12.“花开花落各有时”。但今天“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北方春天才开的牡丹冬天能在南国怒放。“花开花落随人意,春去春来不相关”表明 ( )。(分数: 2.00) A.规律是可以利用和改变的 B.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们可以利用客观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解析:解析:人们只能利用规律,而不能改变规律,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选项 A 说法错误。选项 C 同题干表达的意思不一致,不选
25、。人们建立新的联系需要创造条件而不仅仅是利用客观条件选项 D 说法错误不选。故本题答案选 B。 13.有体育常识的人都知道,速滑比赛在直道上很难甩开对手,赛跑选手的超越,也常在弯道处。经济发展也一样“弯道”跑不好,就只能成为一个跟跑者、追随者和 落伍者。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分数: 2.00) A.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B.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C.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D.善于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量变和质变 解析:解析:弯道是超越的有利时机,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14.在很多竞技体育项目中,运动员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是取得胜利的基础,只要顽强地拼搏,即使失败,也会赢得人
26、们的尊敬。从哲学角度看,这种意志和精神体现了 ( )。(分数: 2.00) A.意识对身体的最终决定作用 B.意识对自我的激励作用 C.意识的能动作 用 D.意识对身体状况的反映 解析: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事物的发展。题干中说的是意识对物质能动的反作用。 A 项是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说法错误。 BD说法与题目无关。故本题答案选 C。 15.“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表达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心声,激起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取得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 ( )。(分数:
27、2.00) A.人生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人们的价值选择 B.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主导社会关系的变革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解析:解析:艺术创作取得成功,实现了个人的价值,而艺术创造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联系社会现实和时代诉求。体现了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16.“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它能增加群体竞争优势。“集聚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包括 ( )。 看重整体就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要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要学会从整
28、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 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不选。故本题答案选 B。 17.近些年来,每当遇到流行性疾病发生,医学专家都会表示可防、可控、可治,不必过于惊慌,这是因为( )。(分数: 2.00) A.追求真理是认识活动的归宿 B.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C.人类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造福自身 D.人类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解析:解析 :规律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但不可以被改变、改造和创造, C 错。 AB 选项与题干没有关系。医学专家的表态正体现了人类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18.“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之所以在解决
29、香港、澳门问题上获得成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 ( )。 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原则 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体现了矛盾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反对的趋势(分数: 2.00) A. B. C. D. 解析:解析:“一国两制” 之所以成功就在于认识到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切从实际 f发。故本题答案选 C。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9,分数: 18.00) 19.从古希腊到今天,人们关于物质组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到现代的物质结构理论多次的演变,但仍然没有达到对物
30、质最终结构的认识,这表明 ( )。(分数: 2.00) A.在任何一个时代人们的认识都具有相对性 B.事物的某些本质是不可认识的 C.认识必须经过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D.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解析:解析:人 的认识具有相对性和历史性,在任何时代人的认识都要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积累而呈螺旋式上升的最终将会达到对事物本质的彻底认识。因此,正确选项为 ACD。 2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分数: 2.00)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B.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问题 C.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问题 D.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
31、性矛盾的关系问题 解析: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即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关系的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 的精髓是理解矛盾及其规律诸问题的钥匙。 21.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述了 ( )。(分数: 2.00) A.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B.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C.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D.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解析:解析:本题中,方以智将“气”作为“形、光、声”的本原,说明其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是唯物的,但他又将世界本原定在“气”这一具体实物上。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气”能够变成“形、光、声”说明物质有着
32、不同的表 现形式且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22.“囧”“槑”“ Orz”一个个十分生冷的字通过互联网竟然能在一夜之间火得烫手。虽然其在网络上的含义与其原来的含义相差甚远,但因为表达起来方便、形象,深得网友热捧,但同时,网络生僻字的不规范使用也引起了一部分网友的担忧。下列观点与这一社会现象所蕴含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 )。(分数:2.00) A.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B.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C.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D.骐骥长于日行千里,雄鸡长于 报晓司晨 解析:解析:题干中提到的生僻字使用固然方便、形象,但是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这
33、说明我们想问题看事物既要看到其好的一方面也要看到其不好的一方面,即要一分为二看问题。同时这些生僻字大行其道也和网友的追捧有关这就要求我们行事要注意一个度,超出了这个“度”,事物可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A、 B 两项即说明事物一旦超出“度”,即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故本题答案选 AB。 2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 ( )。(分数: 2.00)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不能把世界理解 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 C.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解析:解析:旧唯物主义主要存在 i 个明显的缺陷:第一是机械性,即总是用机械力学的观
34、点去解释物质运动的全部形式用纯粹机械的原因去说明植物和动物机体,甚至把人也看成是机器;第二是形而上学性,即总是用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即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第三是不彻底性,即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24.“机 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 )。(分数: 2.00) A.时间的绝对性 B.时间的一维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客观性 解析:解析: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有从过去到现在向将来一个方向,它的流逝总是去而不返不可逆转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充分说明了
35、时间的不可逆性,故而要珍惜时间。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C。 25.理性认识的特点有 ( )。(分数: 2.00) A.抽象性 B.直接性 C.形象性 D.间接性 解析:解析: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重要阶段,以事物的本 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普遍性。 26.下列命题属于辩证法的有 ( )。(分数: 2.00)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 B.万物莫不有对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什么不是必然的 解析:解析: A 项强调了矛盾是对立的统一,同时包含差异,不能因为存在同就否认不同
36、。 B 项则强调了事物是由矛盾对立的双方构成的。 C 项说明事物是由对立的双方构成的,其变化与发展也是由对立面而引起的 。 D 项把必然性绝对化了因此不是辩证法的观点。故本题答案选 ABC。 27.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 ( )。(分数: 2.00)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解析:解析: A 项反映的哲学思想是质变量变原理; C 项反映的哲学思想是事物的普遍联系。 B、 D 项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物”极“反”、“乐”生“悲”都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BD。 三、判断题 (总题数: 1,分数: 2.00) 28.否定之否定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周期性发展过程。否定之否定的整个进程,是一个“循环往复”“原地踏步”的过程。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否定之否定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周期性发展过程。否定之否定的整个进程是一个无限前进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循环往复”“原地踏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