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选面试(社会现象类)-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129682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选面试(社会现象类)-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选面试(社会现象类)-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公选面试(社会现象类)-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公选面试(社会现象类)-试卷 8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好面子”历来是国人普遍具有的思维。有人认为,请客吃饭时“好面子”是当今中国人的待客之道;也有人认为,“好面子”“吃大方”是一种过分虚荣的表现。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分数:2.00)_2.当前,很多假冒产品充斥于市场之中。也出现了很多以打假为职业的人,专门知假买假,此类人被称为“职业打假人”。对于职业打假人的行为,有人认为他们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但也有人认为他们极大地浪费了公共行政资源。对此。你怎么看?(分数:2.00)_3.现在在我们的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说得顶呱呱,做得轻飘飘;讲问题绕来绕

2、去,讲工作蜻蜓点水;工作靠惯性,做事凭经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多,促进发展的招数不多。你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深层原因有哪些?对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分数:2.00)_4.当一辆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驶入车站时。久等的候车者都希望能立即挤上这辆车;而已经上了车的乘客则高喊着:“别再上了,等下辆车吧!”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分数:2.00)_公选面试(社会现象类)-试卷 8 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好面子”历来是国人普遍具有的思维。有人认为,请客吃饭时“好面子”是当今中国人的待客之道;也有人认为,“好面子”“吃大方”是一种过分虚荣的表现。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好面子”的思维较为普遍,以请客吃饭为例,自古以来热情好客的中国人在宴请时都会多点些菜,以此来体现主人的热情与好客,所以,有人说:请客吃饭时“好面子”是传统文化的表现;也有人说,热情与好客并不一定要依靠“吃大方”来表达,“好面子”其实是过分虚荣的表现。对此,我认为,追求面子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肯定,但是过分地“好面子”就容易导致过分虚荣,所以,我们应该提倡适度追求面子,反对由于好面子而导致的过分虚荣以及铺张浪费。 有些时候,请客吃饭时因过分好面子而多点菜,导致铺张浪费;也有些人为了追求面子,婚丧嫁娶时大操大办,导致自己的生活

4、拮据。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能体现出我们有多大的面子,反而造成了许多资源的浪费。在外面请客吃饭时将吃不完的剩菜打包也并不丢面子,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体现出请客主人的环保节约意识;过分追求面子、不注重自身内涵的提升,才是真正的丢面子。因此,我们提倡适度清费,发扬我们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的优良道德品质,在外请客吃饭时,拒绝这种“舌尖上的浪费”,提倡“光盘行动”。 总之,铺张浪费并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好面子”也不应该成为铺张浪费的借口,勤俭节约才应该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最佳诠释。要想获得真正的面子,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与道德素养、提升自己韵内涵与修养才是表现自己有面子的最佳方式。)解析:

5、2.当前,很多假冒产品充斥于市场之中。也出现了很多以打假为职业的人,专门知假买假,此类人被称为“职业打假人”。对于职业打假人的行为,有人认为他们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但也有人认为他们极大地浪费了公共行政资源。对此。你怎么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职业打假人的存在对于净化市场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促成了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改变着消费市场格局,对我国产品质量,消费领域的立法、执法也起到了重要的监督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他们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代表。如果认为他们是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社会上的其他群众造成误导,打假人以索赔为目的游

6、走在合法与违法的边缘,这是不值得提倡和鼓励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目的在于保护受欺诈的消费者,而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在主观上并没有受到欺诈,本质上也成了一种营利行为,保护这种利益并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就目前市场而言,部分职业打假人之所以能钻空子谋私利,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市场秩序混乱,行业监管不力。从实体市场到网上交易,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样的市场乱象,亟需监管部门出面解决。而实际上,对于网络消费维权的法律出台也仅仅数月的时间,而网络维权又具有一定的操作困难,如责任主体确认难、确认管辖法院难等。,由于市场混乱以及行业相关法律不够完善,给职业打假人创造了空间

7、和机会。 第二,缺乏对“知假买假”的明确规定。我国法律对于“知假买假”没有明确的规定,法院对于“知假买假”请求惩罚性赔偿的标准不一,有的法院支持,有的法院不予支持,因此,也给职业打假人“知假买假”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也让职业打假人没有“钻空子”的机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首先,整治目前混乱的市场秩序,工商、质检、消协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彻底整治行业乱象,让职业打假人无机可乘。其次,明确“知假买假”的法律规定,细化具体条文,不再让“知假买假”成为职业打假人谋取利益的灰色空间。最后,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通过多方的努力,才能让职业打假人这一反映市场

8、缺陷的角色失去生存的土壤,真正还给消费者一片净土。)解析:3.现在在我们的部分领导干部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说得顶呱呱,做得轻飘飘;讲问题绕来绕去,讲工作蜻蜓点水;工作靠惯性,做事凭经验;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多,促进发展的招数不多。你认为导致上述问题的深层原因有哪些?对解决上述问题你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第一问: 面对现在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的说得多、说得好听,做得少、做得不切实际的状况,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党情国情方面看,我党长期执政的现状,容易使党内一些领导干部产生脱离群众、贪图安乐的倾向。 第二,从社会发展方面看,教育不断普及,文化不断

9、繁荣,法制日益健全,交通更加方便,使群众拥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借助社会、科技、经济等手段自行解决问题,与政府、领导干部的联系日益减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领导干部深入群众的机会减少。不了解群众的实际情况。 第三,经济发展方面,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转型等大背景下滋生的腐朽文化使一些领导干部受到了侵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使部分领导干部产生了严重的利己主义和拜金思想。 第四,领导干部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当前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等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已有的制度执行不严格、监督检查不到位,考核评价不科学,干好干坏都一样,这必然使一部分领导干部放松了“三观”改造,经不住权钱诱惑

10、,工作生活作风不健康。 第五,腐败现象依然突出,一言堂、官僚主义蔓延,特别是用人制度上的不正之风导致部分领导不能做到用人唯贤、用人唯才,机关作风拖沓、效率低下。 第二问: 要解决好以上问题就要做到:首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其次,建章立制,狠抓落实。要建立科学实用的学习制度,民主的用人制度,实事求是的绩效评价制度,勤政为民的廉洁制度。用制度约束人,加强督办检查。再次,注重学习,强化教育。各级都要切切实实把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推动领导干部学习和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最后,加强监督,从严惩处。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来自各

11、方面的监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树立良好的作风和形象。)解析:4.当一辆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驶入车站时。久等的候车者都希望能立即挤上这辆车;而已经上了车的乘客则高喊着:“别再上了,等下辆车吧!”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从表面上看,这种现象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和人口增长的必然结果。它反映了城市公共交通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我国的公共交通没有达到供需的平衡,乘客多、车辆少。 二是公民的道德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不排队上车的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车辆超载是一个安全隐患,它暴露了安全问题。 可见,在当前我国人口众多、居民收入

12、不高的基本情况下,发展公共交通无论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还是城市治堵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第一,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满足群众出行所需。 第二,公交部门应加强管理,严禁超载行驶,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文明素质,让公民们自觉排队上车。 第四,合理规划公交线路,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公交车辆准时到站。 然而,从深层来考虑,上了车的乘客高喊着:“别再上了,等下辆车吧!”还折射出了当今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还需我们进一步思考。 第一,乘客的要求说明现在的人们对个人空间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私人空间的保留。这就要求人们更多地给他人留有私人空间,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能够与他人保持更有利的关系。 第二,这一现象反映了现在人民普遍的“三躁”心理,急躁、暴躁、浮躁已经成为不少人的通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随之加大,一些人急于求成、缺少耐心、急功近利。要想解决摆脱“三躁”心理,就要提高个人修养,在与人交往中调整心态,使得自身心态更平和,生活更理性,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发展更加和谐。)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