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999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130696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999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999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999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申论-99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05 年 12 月 20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用不超过 350 字的篇幅概述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分数:20.00)_2.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材料中有两种不同倾向性的观点,请对这两种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你的看法。字数不超过 500 字。(分数:30.00)_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 10000 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50.00)_申论-99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05 年 12 月 20 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1.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用不超过 350 字的篇幅概述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分数:20.00)_正确答案:(我国经济发展迅速,GDP 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 GDP 占有量非常低,资源及财富分配不均、资源享用机会不平等。不公平主要表现为:(1)收入不

3、公平,行业间,东西部城市间、城乡居民间收入分配不均;(2)贫富差距巨大;(3)医疗保障落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4)国际上不公平的农业补贴等等。这一系列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还将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我国政府开始从政策上不断进行调整,建设和谐社会。)解析:2.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材料中有两种不同倾向性的观点,请对这两种观点分别加以概述并谈谈你的看法。字数不超过 500 字。(分数:30.00)_正确答案:(材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经济发展的效率要以公平为基础,当前的贫富差距都是因为发展经济过程中只注重了效率,而“兼顾公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4、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当前需要以效率优先,大力发展经济,经济发展了自然能解决公平的问题。其实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和相辅相咸的关系。二者之间也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效率决定公平,效率为公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效率也就没有公平。可见,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公平是效率的产物和表现,公平会随着效率的提高,不断演变和发展。另一方面是公平反作用于效率。具体表现为:一是公平分配促进效率提高。二是分配不公阻碍效率提高。就微观经济领域而言,个人对分配公平与否的判断,将直接影响其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影响其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就宏观经济而言,收入分配公平与否会影响

5、总供给予总需求的平衡,以及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的配置。如果一个国家出现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就会导致两权分化。相反,推行平均主义分配原则,人为抹煞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上的差异,使收入差距过小,就会挫伤人们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从而减少生产要素的投入,降低生产效率。可见,只有当收入分配较为合理时,才容易达到总供给予总需求的平衡,实现生产要素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增长。)解析: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 10000 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50.00)_正确答案:(多方并抓,促进社会

6、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现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因此,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当前,促进社会公平,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1)确保公民公平参与的机会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财富分配等经济问题,还涉及社会成员和不同利益群体在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发展过程中是否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和竞争规则。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实际上不是收入的不公平,而

7、是机会的不平等,或者是由不平等导致的不公平。推进机会平等,要在制度上保障人民平等竞争的权利,核心是保证受教育机会,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方面的起点公平。必须研究更公平的社会保障政策,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真正做到“低水平、广覆盖、有弹性、惠及全体人民”。(2)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当前,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农民工及城市普通工薪者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彻底打破行业垄断,使资本所有者、劳动者与国家利益在效率原则下实现合理分配,切实解决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完善社会体制的协调机制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经过多

8、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当前社会保险覆盖面仍然很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应着眼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强化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尽快出台最低生活保障法,以法律形式进一步规范操作的惩处机制,社会医疗救助体系、低保工作组织保障等机制,解决这一问题。其次,加强教育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政府要确保财政的公共性并满足教育、公共卫生等有关方面的需求。因此,建议修改教育法,进一步推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要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在农村,建立一种与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低成本运行的农村医疗体系,尽快提高乡、村两级的医疗技术水平,缓解农

9、民看不起病和看病难的问题。再次,完善税收征管制度。一是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二是个人所得税应重点调节高收入者。三是改革财产税制。同时,加强税收制度建设和完善征管制度,加大税收征管力度,严厉打击偷、逃、漏税等行为,以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4)引导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我们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公平观,看到公平应具有的历史性和相对性。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制度,只能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其贡献参与分配。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我们应当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这个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大力促进社会公平;又量力而行,根据实际可能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最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