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真题2018年(市级)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sumcourage256 文档编号:1307292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真题2018年(市级)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真题2018年(市级)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真题2018年(市级)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真题2018年(市级)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真题2018年(市级)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申论真题 2018 年(市级)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位于 R 市市郊西隅的沙坝村,总面积约 10 平(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5,分数:100.00)1.给定资料 1 和给定资料 2 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过程,请你概述这一发展过程。 要求: (1)准确、全面、有条理; (2)不超过 200 字。 (分数:10.00)_2.给定资料 2 中,L 村村支书面对村民土地调整的要求,发出感慨:“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很大,看来村里的土地

2、调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请根据给定资料 2,分析他为什么感到压力很大。 要求: (1)全面、准确、有条理; (2)不超过 200 字。 (分数:10.00)_3.给定资料 4 提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请根据给定资料 3 和给定资料 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 (1)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有逻辑性; (2)不超过 300 字。 (分数:20.00)_4.S 市将举办“城市样板工程展示会”,请你根据给定资料 5,就其中地下管廊建设情况撰写一份讲解稿。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逻辑清晰,语言准确; (

3、3)不超过 400 字。 (分数:20.00)_5.给定资料 6 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 字左右。 (分数:40.00)_申论真题 2018 年(市级)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位于 R 市市郊西隅的沙坝村,总面积约 10 平(总题数:0,分数:0.00

4、)四、申论要求(总题数:5,分数:100.00)1.给定资料 1 和给定资料 2 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过程,请你概述这一发展过程。 要求: (1)准确、全面、有条理; (2)不超过 200 字。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第一轮土地承包:1980 年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农村推行;随着“分田到户”的完成,村民对承包地拥有经营权和使用权。198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 第二轮土地承包:中央提出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2003 年,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了“承包土地以户为单位,减人不减地”的原则。 目前

5、状况: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解析 【审清题意】题干指出了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 1 和给定资料 2,作答任务为概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过程。题目要求答案字数在 200 字之内,考生需尽量简化语言,且要按照题目要求准确、全面作答。 【阅读材料】给定资料 1 以沙坝村为例介绍了土地承包政策,第二段中介绍了第一轮土地承包,1980 年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广大农村推行。中共中央下达文件说明土地要“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但是沙坝村处于观望状态,并没有进行变革。 第三段前面提到“到了 1981 年年底,沙坝村把耕地按好、中、差进行了搭配,

6、然后按人口平均发包给村民,完成分田到户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村民对于承包地有了经营权、使用权”,由此可以得知,1980 年前后到 1981 年年底,土地政策发生的变化是:随着“分田到户”的完成,村民对承包地拥有了经营权和使用权。1984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这些都属于第一轮土地承包中的土地政策。 第三段后面提到“而后中央提出的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算是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这一点属于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范畴。“为了给农民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预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

7、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是针对第二轮土地承包结束后的具体政策。给定资料 2 以 L 村为例介绍了土地承包政策,第一段提到“L 村也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根据当时的政策完成了二轮土地承包”,由此可得知,第二轮土地承包开始施行的时间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第二段介绍了第二轮承包普遍执行的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进而得知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政策。 第五段提到“2003 年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了承包土地以户为单位,减人不减地的原则”,在第二段中也提到了“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因此,两者可以合并。后面又提到“后来,国家对土地调整的限制越

8、来越严格,多次强调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由此可以得出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一要点。 【组织答案】通过对要点的分析和提炼,可以用年限来清楚介绍土地承包政策的发展过程。根据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从第一轮土地承包、第二轮土地承包、目前状况三方面来具体阐述。2.给定资料 2 中,L 村村支书面对村民土地调整的要求,发出感慨:“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很大,看来村里的土地调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请根据给定资料 2,分析他为什么感到压力很大。 要求: (1)全面、准确、有条理; (2)不超过 200 字。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政府方面

9、:国家政策法规与地方政策规章之间存在矛盾。国家对土地调整的限制愈加严格,强调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法院曾判决 L 村返还村民承包期内调整的土地。L 村土地分配办法已难以为继,且当地政府支持农户调整土地承包量的诉求。 村民方面:村民诉求多样,难以协调。人多地少,希望重新分配土地。人少地多,希望维持现状。家人或自己外出打工,想将土地流转出去。完全脱离农业,不需要土地。 解析 【审清题意】这是一道归纳概括题。根据题目可知,L 村村支书之所以感到压力很大是因为村民要求对土地进行调整,但土地调整并不简单。由此我们需要概括出 L 村土地调整困难的具体原因和表现。作答时要保证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能

10、超过 200 字。 【阅读材料】第三段说到 L 村两位村民因土地分配情况不同,对现有土地分配办法存在不同看法、诉求:李某“一家 6 个人种着 3 个人的地,收入窘迫”,认为土地应收回重分;张某“2 个人种着 9 个人的地”,认为应维持不变。 第四段中的万老汉“儿子和孙子都在外地打工、上学”“想把地流转出去,但因为地比较零散,收益也不高,流转也很困难”;在外打工的王某“一直是托付亲戚来种地,没什么收益,明年也不想这么干了”;村里还有 10 户完全脱离农业的家庭,他们承包的土地大多撂荒了。可概括为:有些家庭家人或自己在外打工,想将土地流转出去;完全脱离农业的家庭则不需要土地。结合第三段内容,经过简

11、要分析概括可知,L 村村民土地诉求多样,一时间难以调和,这是来自村民方面的压力。 第二段提到“自二轮土地承包以来,L 村的人口增减变化将近百人”“到了 2014 年,预留的机动地全部分配完了,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办法也就难以为继了”,由此我们可知,原有土地分配办法难以为继,亟待调整。 第五段提到“村里二轮承包后一直没进行土地调整,这是因为国家对土地调整有政策”,后介绍了村里曾有过一次调整的打算,但“石某不服,将村委会告上法庭”“法院经审理认为,2003 年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确立了承包土地以户为单位,减人不减地的原则”“最后法院判决村委会返还石某土地”,本段最后提到“后来,国家对土地调整的限

12、制越来越严格,多次强调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些是来自政府方面的压力。 第六段提到“李某和一些农户以土地承包量有失公平为由找到了当地政府,要求调整。这一诉求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结合第一段、第五段内容可知,国家对土地调整的限制愈加严格,强调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但是 L 村土地分配办法难以为继,当地政府支持农户调整土地承包量的诉求,这也是来自政府方面的压力。 【组织答案】将以上的要点进行合并加工,用简练的语言有条理地写出即可。3.给定资料 4 提到,“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满足经济或某种美观诉求,显然是片面的,甚至是短视而危险的。

13、”请根据给定资料 3 和给定资料 4,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 (1)观点明确,分析全面,有逻辑性; (2)不超过 300 字。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这句话警示城市建设与管理不能仅从经济或美观等单一诉求出发,而应遵循融合与共享的理念。 片面的建设有不利影响。只重景观而缺乏休闲活动空间,使居民文化需求受抑制;过度发展商业不仅恶化居住环境,还会截断社区历史文脉;公共服务的欠缺和不均,易造成社会分化。 提升城市治理的方向是共享发展。其根本在于转变治理观念,合理塑造城市空间,达到“造景”更要“化人”的目的。要统筹历史文化保护、商业发展和居民人居环境;积极规划建设融合生态、文

14、化、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公共空间;均衡配置公共资源,让全体市民共享城市发展,增强幸福感、归属感和安全感。 解析 【审清题意】由题干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 3 和给定资料 4;除了“观点明确”“分析全面”外,“有逻辑性”的要求提示我们要按照一定的结构组织答案;字数要控制在 300字以内。 【阅读材料】给定资料 3 主要体现了 X 市在建设开发过程中的一些得失。 第一段和第二段介绍了随着城镇化不断推进,从农村搬进城市居住的李奶奶过得并不开心。 第三段描述了瑞丽花园小区的现状:地价昂贵,住宅楼密集;人工建设了河道、绿化植被、凉亭假山等景观;公共活动区域有限,建成的文体活动室不

15、对社区居民免费开放,或者开放时间有限,导致老住户缺乏足够的活动空间。由此我们得出要点:只重景观而缺乏休闲活动空间,使居民文化需求受抑制。 第四段和第五段介绍了 X 市南平巷地区的开发情况:南平巷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传统民居区,进行商业开发后,大量的商业活动冲击了这里的文化气息,并导致居住环境条件每况愈下,大量老住户搬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过度发展商业不仅恶化居住环境,还会截断社区历史文脉。 第六段明确提出,居民是城市的“根”,要把握历史文化保护、商业发展和居民人居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七段则提到 X 市拿出城市黄金地块建设大型文化公园,使当地居民颇为兴奋。提出“对一个好的城市公共场所而言,

16、建设只是一个基础,其塑造和养成不只在造景,更要借此化人”,进一步阐明了人在城市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给定资料 4 主要介绍的是外国城市建设的例子。 第一段和第二段介绍了 17 世纪巴黎建设的新桥,在当时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欢迎。新桥发挥了娱乐、传播、文化等多重社会功能,成为社会平衡器。由此可以得出对策:积极规划建设融合生态、文化、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公共空间。 第三段介绍了圣保罗过去因贫富分化而割裂,导致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公共空间衰败,治安恶化。后来采取了新的建设理念,恢复城市公共领域的功能,使市民的对立情绪逐渐消解,城市重新复元。由此可以得出对策:均衡配置公共资源,让全体市民共享城市发展。 第四

17、段介绍了近 30 年来西方国家城市建设的趋势:扩大公共活动区域和文化场所范围,商业开发兼顾日常生活审美化。 【组织答案】将以上要点进行整理,注意明确观点,并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组织答案即可。4.S 市将举办“城市样板工程展示会”,请你根据给定资料 5,就其中地下管廊建设情况撰写一份讲解稿。要求: (1)紧扣资料,内容全面; (2)逻辑清晰,语言准确; (3)不超过 400 字。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各位朋友: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我市地下管廊建设工程。2011 年 11 月,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建成投入使用,管廊囊括消防、通讯等系统,可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管理,兼备自动

18、检测、定位等功能,真正实现了信息化、一体化、智能化管理。 在地下管廊建设过程中,我市面临着管理、技术、资金等困难,为此采取了多项举措: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形成沟通和推进机制。领导编制规划、办法,统筹管理。二是科学设计施工。在设计阶段确立目标,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建设监控、感知系统,并预留信息系统升级接入口,方便综合管理。三是创新解决资金问题。联合电力、通信等单位,成立管廊开发公司,打造利益共同体,让股东有偿使用管线,明确各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使用方式,调动其入廊积极性,并以补贴兜底,确保股东收益。 我市地下管廊已平稳运行多年,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潜力倍增。讲解就到这里,谢谢! 解析 【审清题意】本

19、题设定的背景是“S 市将举办城市样板工程展示会”,作答任务是“就其中地下管廊建设情况撰写一份讲解稿”,作答范围为“给定资料 5”。作答要求中明确提出“紧扣资料”“逻辑清晰”,这说明作答要点必须来源于资料,考生要找到给定资料里零散的要点并进行加工,逻辑清晰地表述出来,作答字数不能超过 400 字。 【阅读材料】给定资料 5 前两段是对 S 市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的情况介绍,我们可从中提取关于地下综合管廊概况的要点: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自 2011 年 11 月建成投入使用,已平稳运行多年。 第三段讲述了 S 市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而成立领导小组等内容,由此可提取出 S 市地下管廊建设工程面临管理问题,

20、以及 S 市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成立领导小组,形成多元主体的常态化沟通和快速推进机制,组织编制规划、办法,统筹加强管理。 第四段首先介绍地下综合管廊的建造建设成本,引出多单位参股的 S 市管廊开发公司。由此可以推出地下管廊建设工程面临资金问题,针对该问题,S 市的做法是联合多家单位成立管廊开发公司,专门负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事务。 第五段在分析施工难度的基础上介绍 S 市前期调研和设计工作。其中,“S 市地处江南水网区域,地下工程施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点明了地下管廊建设工程面临技术问题,针对该问题,S 市采取的做法是明确目标,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建设监控、感知系统,并

21、预留信息系统升级接入口。此外,该段介绍了管廊的内部系统、功能,即“建成的综合管廊囊括消防真正实现了信息化、一体化、智能化管理”,这部分的内容可作为概况要点,放在讲解稿的开头部分。 第六段至第八段强调的仍是资金问题,我们可将其与第四段的问题合并。其中,第六段“S 市借鉴国内外经验如果项目建成后特许经营期内收费不能实现预期目标,市财政将进行一定补贴,确保股东投资安全且获得基础收益”说明 S 市以市政补贴来保障股东的收益。第七段和第八段中讲述的是管廊管理利用收费的问题。另外,第八段中“吸引电力、给排水、通信等单位成为管廊建设主体管廊开发公司的股东”也佐证了第四段中 S 市联合多家单位成立管廊开发公司

22、的做法。 【组织答案】将上述要点按照“概况介绍问题措施取得效果”的框架加工整理,组织答案。此外,因为讲解的对象是观展人员,考生作答时要注意语气应相对亲和,最后需要加上结束语。5.给定资料 6 中提到了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观点。请你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城市建设理念中的问题,联系实际,以“试谈有与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 1000 字左右。 (分数:40.00)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试谈“有”与“无”“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的这一观点富有思辨性:器物有利的功能,是

23、以它虚空的部分为条件实现的。城市搭积木、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极力求全,未必能达到“有利”的初衷;敢于舍弃一些追求,给城市留出一些看似“无用”的空间,就像善弈者以留白带活一盘棋,能使城市获得更好的功能和更健康的发展。以“无用”求“有利”,是老子有无思想对城市建设的有益启示。 城市建设追求“有”,常常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古今中外,许多城市的管理者都有地方情结,并且求治心切,在城市发展格局上贪大求全,既想要市面繁华,又想要街景漂亮,更想要财政充裕。引来了商户,建起了景观,却没有足够的居民活动空间,在嘈杂和挤迫中失去了城市应有的人居功能。瑞丽花园内部景观的有,代价是居民活动空间的无;南平巷客流、物流和

24、资金流的有,代价却是周边院落文化肌理和宜居环境的无。无论是过度发展商业还是只注重营建生态景观,对城市功能发挥和居民生活都有不利影响,管理者“求有”之心难以达到初衷。 城市建设善于“无”,可以收到更理想的治理绩效。有的城市把握“人居”这个核心功能,不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大力推动文化公园建设,公共空间多了,用于商业开发的土地就少,政府出让土地的直接财政收入相应减少;但城市空间的拓展,能够盘活市民满意这个最大的无形资产,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换来长远的综合利益。S 市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就有启发意义,在地面能做的文章有限的情况下,布局地下空间利用,以打造利益共同体的方式 A 吸引建设主体,借力社会资本

25、,让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潜力倍增,收到了居民、政府和参建单位都满意的效果。 以“无用”求“有利”的建设理念,昭示着共享发展的城市管理方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以“无用”求“有利”,昭示着共享发展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方向,城市发展应当追求全体市民共享的境界,在建设与管理上,既要无,也要有,将有和无的手段结合起来。城市空间要无,留出更大的空白,提供大尺度、复合化、向公众开放的商业空间和文化活动空间;公共服务要有,对历史文化保护、商业发展和人居环境要有统筹协调,当城市各阶层居民有宽广的空间五动交流时,人们的对立情绪将会减少,对城市的归属感将会提升。 居室需要中空,城市需要留白,用少量的无来盘活更多的有。

26、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功能,特别是不再追求眼前利益而培育长远的增长点,城市可以像月亮湾的天空没有一张“蜘蛛网”,像新桥成为社会平衡器,集聚三教九流,容纳五湖四海,成为每个人闲庭信步的家园。 解析 本题要求以“试谈有与无”为题写一篇文章,属于命题作文。为此,考生在写作时,不能自拟题目,也无需加上副标题。同时,在写作时,要注意联系社会实际。 在文章构思方面,“有”“无”观点出自给定资料 6。材料中老子以人们居住的屋子为喻,提出了“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观点。这句话富有思辨性,是指器物有利的功能,是以它虚空的部分为条件实现的。就城市建设来说,即城市搭积木、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极力求全,未必能达到“有利”的初衷;敢于舍弃一些追求,给城市留出一些看似“无用”的空间,才能使城市获得更好的功能和更健康的发展。 再细读给定资料,给定资料 3 以瑞丽花园小区为例,重点讲述了小区建设过于重视硬件设施,却挤压公共活动空间,以致居民李奶奶发出“景有了,可人没了”的感叹;给定资料 4 讲述了国外城市规划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体现了一种“共享”理念;给定资料 5 则是通过月亮湾地下综合管廊这一正面事例来讲述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方向。这些事例可作为论据,支撑论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