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片段阅读(四)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1308357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片段阅读(四)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片段阅读(四)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片段阅读(四)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片段阅读(四)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片段阅读(四)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片段阅读(四)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数:0,分数:0.00)二、片段阅读(总题数:40,分数:100.00)1.有一条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千山万水。当它要越过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沙里。“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浩瀚的大海。”它颓丧地自言自语。这时候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如果想跨越这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越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只要你愿意改变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就可以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_。(分数

2、:3.00)A.自信是成功的基石B.他山之石,可以攻玉C.凡事要以大局为重D.迂回同样能够达到目的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依为命,解放思想是达到实事求是的途径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标准和根据。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就是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大跃进”时期丢掉实事求是去搞“思想解放”,曾闹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笑话。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了_。(分数:3.00)A.解放思想的内涵B.解放思想的标准C.解放思想的目的D.解放思想的途径3.有人说,怀旧是人年老的表现。我总觉得怀旧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愫,是有一定文化修养和历史审美意识的体现。令我奇

3、怪的是中国人怀旧尚且可以懂得,怎么外国人也怀旧?而且不分老少都跑到中国来怀旧。他们到中国旅游专门找那些交通不便、偏僻荒疏、无人问津的陈年老屋、破旧古院、荒冢残碑的地方瞻仰拍照,使很多中国人瞪大眼睛、张大嘴巴看着外国人在他们几乎每天看每天摸甚至厌烦弃之的东西面前流连忘返,然后大把大把的钞票进了他们的腰包敢情这破烂东西还是宝贝哪! 对文段作者的观点把握最准确的一项是_。(分数:3.00)A.中国一些破烂的东西在外国人看来是珍贵的宝贝B.怀旧是人类所共有的、值得珍惜的美好情愫C.怀旧不是对过去旧的事物的简单留恋和沉湎,而是一种扬弃D.不同地区文化背景及物质生活水平的差异对人们的怀旧意识具有影响4.一

4、个人能否有成就,固然有知识基础、智力技能等智力素质方面的原因,但更受兴趣、情感、个性和信念等非智力素质的影响。美国对前 500 强大企业员工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人的非智力素质对工作成就的影响是智力素质的两倍。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往往是人们成长创新最稳定、最持久、最巨大和最经受得住考验的驱动力,而且在高强度、快节奏的信息化战场上,愈来愈成为战争天平的制胜砝码。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_。(分数:3.00)A.制胜未来,仅靠智力是不够的B.性格、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能否成才具有决定作用C.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的积极作用D.智力与非智力素质相互依存,两者关系如同硬币的两面,缺此无彼5

5、.从表面上看,旅行是一次十足的户外冒险,但只要想想,我们是怎样到达那些地方的事情好像就没那么简单:飞机,轮船,火车在整个旅途中,我们几乎一直待在沉闷的、运动着的、有时是飞翔着的小房间里,长途跋涉密封窗稀释掉大部分外景,尤其晚上,面对只能当镜子用的车窗已足够让人生烦;于是,怎样熬过冗长而封闭的旅途成了旅行最重要的冒险。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_。(分数:3.00)A.旅行不如想象中美好,建议想要冒险的人另行选择B.旅途的劳累使旅行的乐趣大打折扣C.某一种可能发生在旅途中的乐趣及其可能性D.人生实质上就是一场苦旅6.建筑是人的反映,是社会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

6、什么样的城市。建筑告诉人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走向何处。建筑体现了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城市的性质、政府的机构、政策和管理,建筑也是我们对生活与工作的伦理和态度的产物。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_。(分数:3.00)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建筑C.城市建筑是城市创造力和城市精神的表现D.城市建筑体现了城市和社会的理想、信仰、制度、伦理和价值观7.在这钢筋林立的现代都市里,人与人之间那份纯如清泉洁如百合的真情,已经日渐淡泊,围城中人经营爱情的观念日新月异,金钱的富有,成了左右人生感情的障碍,逢场作戏的人生,足以体现金钱的魅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种患难

7、与共、不离不弃的爱情,已经成了海市蜃楼的幻影! 下列表述中,符合作者观点的是_。(分数:3.00)A.金钱成了左右人情感的舵手B.现代社会正影响着人们经营感情的观念C.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难以持久D.爱情与金钱永远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8.难忘的是雨季,天潮潮地湿湿。小街是一架古老的琴。细细密密的雨点由轻而重,轻轻重重敲打着小街,低沉的节奏里自有一种寂寞与凄凉。时而有一股股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像一片片敲击音与重滑音流过小街。_,想冲破这雨帷,想走在小街上。 填入上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_。(分数:3.00)A.低沉的节奏里又倏地增添了一种单调B.寂寞与凄凉的节奏里又倏地

8、增添了一种烦闷与不安C.烦闷与不安中又倏地增添了一种寂寞与凄凉D.单调的节奏里又倏地增添了一种烦闷与不安9.在后现代社会,艺术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口号无限地将艺术范围扩张了。从医学和科学角度上,有人说“遗体展览”以惊骇的态度戏弄了艺术,戏弄了艺术传统的美学标准。更有人说此类展览是认知领域的一个探索,它以其道德存在背景所产生的石破天惊的恶趣味和骇人的美感,强迫我们去认识生和死,认识“死非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 通过这段话,作者想要表达的是_。(分数:3.00)A.概念的模糊化使得认知领域的探索深受其害B.“遗体展览”在“艺术”与“科学”之间奔跑C.艺术的无处不在让世人暂

9、时无法接受D.对艺术家来说,超越道德的生死观与艺术观是无法共生的10.尽管网络给人们带来了种种问题,但它并不可怕,网络不会制止人类的进步,它开辟的是一条挑战与机遇、艰辛与希望、发展与理想并存的道路。网络归根到底还是人的创造,不能单单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网络,网络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幸福还是灾难,最终取决于人类自己,而不是网络技术本身,网络是一种非常有用并见实效的工具,人人都可以利用,就看怎样去利用它,“希望人人都能够上网,但不要落网”。这段话重在说明_。(分数:3.00)A.互联网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必然结果B.网络伦理问题的出现具有深刻的现实根源C.网络问题的解决须从人类自身找原因D.网络给人类带

10、来的究竟是幸福还是灾难尚无定论11.就像农夫种了一辈子的水稻一样,安格尔几乎画了一辈子的裸体女人,可我们绝大多数人真正记住的却是他的惊世名作泉。我们记住泉,是因为泉的清高绝俗洗净了我们这个世界和我们内心的尘埃,这就像任何一位哪怕多么无知的人都不可能不知道有一种叫水稻的植物一样,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靠水稻喂养的。 这段文字谈论的核心问题是_。(分数:3.00)A.泉的清高绝俗洗净了这个世界的尘埃B.再无知的人都能读懂安格尔的惊世名作泉C.安格尔的泉因清高绝俗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D.安格尔的执著与专注成就了他的事业12.如果风是造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那么顺理成章的是,只要是在干燥的环境条件下每一次

11、大风都会形成沙尘暴,而且风力愈大,扬尘愈多。然而尽人皆知的是,事实并非如此。即便是在同样干燥的条件下,多数风力很大,甚至七、八级的大风,扬尘并不大。而较强的沙尘暴时,风力有时也并不大。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_。(分数:3.00)A.风力和沙尘暴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B.沙尘暴日趋加剧主要归罪于人类对植被的破坏C.沙尘暴的形成要素除了风和干燥环境之外,可能还有别的因素D.沙漠中一年四季都处在干燥期,故其形成沙尘暴的频率最高13.时代感是女人的造型光,投射在女人的眼神、表情、妆容、衣着、言谈、举止里,令她们与隔代的佳人,那么的不一样。女人努力让自己美丽,是主动照着自己想象中美的定义让自己漂亮,也是潜

12、意识中照着当代对美的定义让自己好看。读女人的美,能读出时代的精气神和那个年代的审美能力。美的标准,各人各时代不同,相同的是:性情、气质、心灵、思想、行动,亦透过外表,散发光辉。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_。(分数:3.00)A.价值观真正决定着女人的美B.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因时代不同而不同C.女人的美可以折射时代的美D.时代变迁,女人始终是美的参照物14.代沟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代表着一种进步,我们对待它的态度不应是排斥,而应该是欢迎。假如你的子女和你的意见不一样,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他有变成独立个体的需要,只要那种独立是有理由的,只要他跟你的不同是有道理的,你都应该帮助他建立自我。 这段

13、文字意在_。(分数:3.00)A.揭示当代的教育误区B.说明培养独立个体的重要性C.剖析两代人之间合理沟通的实现途径D.扭转世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倾向15.国外一位导演曾提出,观众到底应该是上帝,抑或是朋友,还是对手?正确答案却是最后一个 作家与读者的关系,是文学与受众的关系 只有把读者当对手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才是最大程度地尊重读者,也最有益于大作品的产生 把读者当朋友看,态度可嘉,可是一旦以朋友视之,不免放任随便,以致放肆 如果把读者当上帝看,不免仰视,察言观色,处处迎合,难免不滑入媚俗之途 这直接影响到现在文学的成色和品相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分数:3.00)A.

14、B.C.D.16.近百年来,景德镇各时期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陶瓷艺术家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艺术家们还能像古人那样励精图治,潜心研究艺术吗 中国素为瓷之国,几千年的窑炉文化连年不熄,造就了无数的能工巧匠 而当我们对此喷啧称赞之余,又不免对后世的陶瓷文化发展有几许忧虑 他们的高超制瓷技艺,代代相传,弘扬了中国数千年的传统陶瓷文化 将以上 5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分数:3.00)A.B.C.D.17.多少年来,农民在插秧时为了稳产高产,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更多。但年年复年年,禾苗的产量依旧。直到有一种新的技术出现抛秧。人们将育秧盘里培育的块状秧苗

15、抛入田中,农民们于是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姿态优美地抛出秧苗,没想到这样做竞给农民带来了丰收。 文段中的“抛秧”给我们的启示是_。(分数:3.00)A.劳动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B.农业生产要尊重自然规律C.新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基础D.高产不是农业的唯一目标18.有专家指出,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表现。统计表明,农业是收入最低的行业之一,而从业人口却特别多,这是造成我国低收入群体庞大的重要原因。把剩余劳动力从低收入的第一产业向收入相对较高的二、三产业转移,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2004 年,沿海地区不少地方陆陆续续曝出“用工荒”。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次契机,

16、也为农民工工资上涨提供了动力。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除了收入的吸引力之外,工作生活的环境、各种权益的保证、各种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等等,都是影响因素,在这些方面,政府大有可为。 这段话的主旨是_。(分数:3.00)A.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B.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契机C.吸引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是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途径D.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各项保障措施可以有效缩小收入差距19.一个人吃饱饭可以更好地说话,但如果他只能吃饭而不能说话,他的吃饭其实是缺乏保障的。所以,不能简单认为“吃饭”一定比“说话”更重要,更不能认为只要“吃饭”问题解决了,要不要“

17、说话”就无所谓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分数:3.00)A.民以食为天B.吃饭比说话更重要C.吃饱饭是说好话的前提D.民生问题的实质是民主问题20.在宇宙这个巨大的空间之内,我们的地球只不过是一个小点,是绕着_一个。 (1)无足轻重的 (2)九个行星当中的 (3)一个称之为太阳的 (4)黄恒星旋转着的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语序是_。(分数:3.00)A.(3)(1)(4)(2)B.(3)(4)(1)(2)C.(3)(4)(2)(1)D.(1)(4)(3)(2)21.所谓“生态道德教育”,就是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选择,是用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自然关

18、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伦理道德理念去自觉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于“生态道德教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3.00)A.生态道德教育是要将生态伦理学的思想观念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引导人们以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环境的平衡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生态道德教育要求人类以一种新视角处理环境和生态问题,是一种适应现代人类生存需要的崭新教育模式C.提倡生态道德教育,可以逐渐削弱生态环保领导领域的强制性惩处力度,

19、转换该领域执法机构的工作职能D.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它既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协调人与自然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22.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_。(分数:3.00)A.“新”“旧”的含义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B.五四时期新、旧文化阵营对“新”“旧

20、”的价值判断不同C.五四时期的新文化发展迅速,新、旧文化思想碰撞激烈D.虽然新文学最终将取代旧文学,但“旧”的事物总不会完全消失23.生活影响艺术,艺术反过来必然也要影响生活,由于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哀而哭泣,乃为了哭泣而悲哀的。” 文章引用丰子恺先生所引哲语,意在说明_。(分数:3.00)A.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生活对艺术的影响B.自然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模仿C.悲哀与哭泣的关系,强调哭泣比悲哀更加重要D.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强调艺术对生活的反作用24.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

21、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3.00)A.碳链式反应只存在于喀斯特地貌中B.“碳酸酐酶”是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C.光合作用是由江河湖

22、海中的水生生物体完成的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一种组成成分是有机碳25.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 1887 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 1900 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的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 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分数:3.00)A.光速实验和黑体辐射公式是 19 世纪和 20 世纪最重要的两个科学发现B.20 世纪

23、的科技发展,几乎完全得益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C.即使最初看起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的科学发现,最终也将会被广泛地应用D.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26.“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下列关于“书”的表述或推论不正确的是_。(

24、分数:3.00)A.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B.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C.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D.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27.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提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提出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

25、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本段文字意在说明_。(分数:3.00)A.中国诗的一般印象B.只有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才能深刻理解中国诗C.只读中国诗的人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而不能作概论D.只有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28.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

26、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关于“理想住宅”,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3.00)A.理想住宅的设计理念是用科技服务于人类,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B.在理想住宅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C.在理想住宅里,夏天人们采用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而不是空调

27、来降温D.在理想住宅里,完全不会用到对自然环境产生污染的能源,只有环保、清洁的太阳能29.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诗歌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_。(分数:3.00)A.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B.诗歌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C.诗与音乐的融合,使它们更好地承担了礼乐政治的职能D.“音乐+语言”这一形式是为适应礼乐政治而产生的30.蚂

28、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_。(分数:3.00)A.蚂蚁的群居生活B.人类的社会行为几乎跟蚂蚁一模一样C.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D.蚂蚁的社会行为虽然与人类有某种相似性,但这两者是不能互为比照的31.经济社会越是发展,越是需要诚信有序的人文环境。一方面,诚信是市场秩序的保障,有了公平公正的买卖,才有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

29、,诚信是文明进步的基石。它不仅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成本,且有助于弥补法令制度的缺陷。这些年,社会上不乏“制度依赖”“立法依赖”等工具理性思维。出了问题就骂制度,有了纰漏就怪法律不严密。其实,即便制度建立健全了,一些症结也未必能得以有效缓解。道理很简单,我们往往忽略了诚信的力量,忽略了诉诸道德的“良方”。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_。(分数:1.00)A.人文环境是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B.社会问题的解决在依靠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诚信的力量C.诚信既是市场秩序的保障也是文明进步的基石D.道德能有效地弥补法令制度的缺陷32.若就个体层面而言,人的幸福感取决于其满足感,而满足感又可以由

30、其预期目标而决定。若就社会层面而言,其成员的幸福感受到他们心理参照系的重大影响。因此,处在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乃至其他社会成员间的比照,凭借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反倒容易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但这无论如何只是一种不宜泛化、神化、绝对化的一面之词,跨越了合理界限缺陷,是忽略了幸福与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理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分数:1.00)A.在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人的幸福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B.人处于封闭社会中时比处于开放社会中更具幸福感C.缺乏参照的幸福感是不宜进行泛化、绝对化的D.经过比较得出的幸福感才是客观真实的33.在脱口而出的赞同、奉承中,缓缓说出你的独立思考

31、和反对意见;在习以为常的惯性、规矩中,埋下头去苦苦探索创新改进之道;在一哄而上的模仿、炒作中,静下心来细细辨析自己的方位和航向。这样的“慢”,超脱中有责任,清醒中有韧劲,下足了这样的慢工夫,才会找准方向,辨明路径,驶入真实可靠的“快车道”。 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分数:1.00)A.慢和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B.一味地追求“快”,容易让人丧失自我C.在浮躁的社会中“慢”比“快”更为珍贵D.理智的“慢”,并不消极,而是另一种积极的方式34.作为一项重要的货币紧缩工具,加息既能吸引储户将流动资金存入银行,又能提高投资人的融资成本,降低贷款意愿,有利于抑制过度投资,稳定社会通胀预期。然而

32、,加息是把“双刃剑”,与其他经济体息差的扩大,会加大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鼓励“热钱”流入,损害出口产业。另外,加息还会加大企业利息负担,冲击内需市场。两害相权取其轻,如何把握防通胀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之间的平衡,考验着宏观调控部门决策者的智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分数:1.00)A.加息与否考验着宏观调控部门决策者的智慧B.应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考虑是否实施加息政策C.加息既有益处也有害处D.要防止在稳定社会通胀的同时抑制了经济增长35.很显然,我们未来的国民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几乎无暇顾及阅读习惯的培养,更难养成对书籍的感情 一两岁、三四岁就为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考试奔忙,趣味和习惯的养成几

33、乎无从下手,这是最令人伤心的 从小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培养对书籍的感情,长大以后才能有自觉、自主的读书生活,才能把阅读作为个人生活的一部分 由此看来,我们不能不为未来的国民阅读表示担忧 我们常说,习惯要从小培养,阅读习惯当然也不例外 尤有甚者,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学龄前儿童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系统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分数:1.00)A.B.C.D.36.比如碳污染,有人排了几百年,有人排了几十年,有人基本没排怎能一个“类”字了得 此话之错,在于不分或者说不愿分清“谁”更严重地污染、恶化了当今环境 排了几百年碳的人,早已在清洁环境中过着优哉游哉的康乐日子 排了几十年

34、碳的人,正一边为提高生活质量努力,一边为当下的“高排碳”而遭受排了几百年碳的人的“围剿” 是“人类”吗?不,是“一部分人” 有人说正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盛行,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而毁坏或灭绝其他自然存在物,地球才变成如今这般“高碳”模样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分数:1.00)A.B.C.D.37.他认为,唯有“合汉合满合蒙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共同对外,中国才能救亡图存 “小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 他看到狭隘汉人民族主义可能给中国带来巨大祸端,提出了“大、小民族主义”的观点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民族

35、主义”话语的倡导者之一 梁启超通过这种“大民族主义”来抵消汉人“小民族主义”的可能危害 将以上 5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分数:1.00)A.B.C.D.38.弱肉强食,你死我活,这是过去多少个世纪里国际关系中的金科玉律。但是在今天,经济全球化,使得全世界各国连成一体,谁也离不开谁;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是如此之严峻,无论多么强大的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人类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应对这些挑战。相互依存度的加深和应对国际挑战的需要,推动世界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 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_。(分数:1.00)A.经济全球化消除了国家之间的敌对B.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进入了

36、和平与发展的时代C.今天人类只有联合起来才能生存和发展D.如今世界已跨入互利共赢的时代39.“给力”“神马都是浮云”乍看上去,互联网上的新词锐词,似乎都是时下浮躁社会的泡沫。一方面是网络信息的过载,一方面是知识文化含量的稀释和匮乏。其实,就在新闻热点此起彼伏、波涛汹涌的互联网上,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还有不少网友气定神闲,在为学术文化的创造和知识更新默默地添砖加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分数:1.00)A.网络新词的出现体现了网上信息的过载B.浮躁的社会风气造就了文化含量匮乏的网络用语C.在浮躁的表象下还有默默为学术文化贡献的网友D.网络新词的规范化亟待解决40.启蒙时代,以耶稣会士为主要桥

37、梁的中学西传,使西方文明出现了认同危机。例如,欧洲一直用圣经中巴别塔的经文解释人类语言的起源,用圣经编年学解释人类的历史,但是,当基督教文明与古老的中国文明相遇的时候,就面临着如何用圣经解释中国古老的语言起源以及比圣经还古老的中国上古史的问题。 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得出的是_。(分数:1.00)A.在启蒙时代,中国文化主要通过耶稣会士传入西方B.在启蒙时代以前,欧洲用圣经编年学解释西方人的历史的C.中国的上古史是要早于圣经的D.由于东方文明更早,所以导致了西方文明出现认同危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片段阅读(四)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数:0,分数:

38、0.00)二、片段阅读(总题数:40,分数:100.00)1.有一条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千山万水。当它要越过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沙里。“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浩瀚的大海。”它颓丧地自言自语。这时候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如果想跨越这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越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只要你愿意改变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就可以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_。(分数:3.00)A.自信是成功的基石B.他山之石,可以攻玉C.凡事要以大局为重D.迂回同样能够达到目的 解析:解析 文段讲述一条

39、河流过沙漠的故事,寓意蕴含在沙漠的话中。河流想要跨越沙漠,就必须改变现状,即蒸发成水蒸气顺着微风飞越沙漠。在这个过程中水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故暂时地放弃现有的格局并不等于自我毁灭,微风可以将水蒸气吹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再把这些水蒸气放下,形成雨水汇成河流,最终奔向大海。保持本质与灵活变通并不矛盾,比较四个选项只有 D 项提到“迂回”也能成功,故本题选 D。A 项自信、B 项吸取他人的经验都不是文段的重点所在,C 项为无关选项。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依为命,解放思想是达到实事求是的途径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标准和根据。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就是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

40、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大跃进”时期丢掉实事求是去搞“思想解放”,曾闹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笑话。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了_。(分数:3.00)A.解放思想的内涵B.解放思想的标准 C.解放思想的目的D.解放思想的途径解析:解析 文段主要讲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以及如何结合实事求是来解放思想。换一句话说,题目可以转换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_”。根据排除法,解放思想的内涵是“是什么”的问题,题干并没有解释什么是解放思想,排除 A;解放思想的目的是落实党的宗旨,促进发展、造福人民,实事求是不是目的,排除 C;途径是“怎样实现”的问题,一般涉及具体措施,如学习思考、调查研究和总结群众

41、经验,排除 D。解放思想的标准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强调的是一个基本原则问题。故本题选 B。3.有人说,怀旧是人年老的表现。我总觉得怀旧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愫,是有一定文化修养和历史审美意识的体现。令我奇怪的是中国人怀旧尚且可以懂得,怎么外国人也怀旧?而且不分老少都跑到中国来怀旧。他们到中国旅游专门找那些交通不便、偏僻荒疏、无人问津的陈年老屋、破旧古院、荒冢残碑的地方瞻仰拍照,使很多中国人瞪大眼睛、张大嘴巴看着外国人在他们几乎每天看每天摸甚至厌烦弃之的东西面前流连忘返,然后大把大把的钞票进了他们的腰包敢情这破烂东西还是宝贝哪! 对文段作者的观点把握最准确的一项是_。(分数:3.00)A.中国

42、一些破烂的东西在外国人看来是珍贵的宝贝B.怀旧是人类所共有的、值得珍惜的美好情愫C.怀旧不是对过去旧的事物的简单留恋和沉湎,而是一种扬弃D.不同地区文化背景及物质生活水平的差异对人们的怀旧意识具有影响 解析:解析 从文段第二句话可知作者对怀旧这种情愫是肯定的,然后转而说到外国人跑到中国怀旧,中国人诧异之余还感叹道:敢情这破烂东西还是宝贝哪!说明不同国度的人之间不管是怀旧情愫还是文化意识、审美意识都是有差异的。把这些“破烂东西”说成“宝贝”,是因为它能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享受,能满足人们怀旧的需求。怀旧并不局限于追忆年轮,还有助于人们文化修养和历史审美品位的提升,从差异中作者表达了对国人麻木的怀旧情

43、愫、淡薄的文明意识和文化意识、缺乏历史审美意识的忧思。故本题选 D。A 项是浅显的解释,没有揭示本质;B 项没有反映差距与对比;C 项为过度引申。4.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固然有知识基础、智力技能等智力素质方面的原因,但更受兴趣、情感、个性和信念等非智力素质的影响。美国对前 500 强大企业员工的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人的非智力素质对工作成就的影响是智力素质的两倍。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往往是人们成长创新最稳定、最持久、最巨大和最经受得住考验的驱动力,而且在高强度、快节奏的信息化战场上,愈来愈成为战争天平的制胜砝码。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_。(分数:3.00)A.制胜未来,仅靠智力是不够的 B.性格、气质等非智

44、力因素对一个人能否成才具有决定作用C.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发展起着调节和推动的积极作用D.智力与非智力素质相互依存,两者关系如同硬币的两面,缺此无彼解析:解析 根据文段的意思,性格、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人才成长的影响意义深远,但 B 项的“具有决定作用”属于主观臆断;C 项在文中找不到依据;D 项“缺此无彼”太过绝对。A 项“制胜未来,仅靠智力是不够的”言外之意即制胜未来也需要非智力素质,体现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故选之。5.从表面上看,旅行是一次十足的户外冒险,但只要想想,我们是怎样到达那些地方的事情好像就没那么简单:飞机,轮船,火车在整个旅途中,我们几乎一直待在沉闷的、运动着的、有时是飞翔着

45、的小房间里,长途跋涉密封窗稀释掉大部分外景,尤其晚上,面对只能当镜子用的车窗已足够让人生烦;于是,怎样熬过冗长而封闭的旅途成了旅行最重要的冒险。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论述的是_。(分数:3.00)A.旅行不如想象中美好,建议想要冒险的人另行选择B.旅途的劳累使旅行的乐趣大打折扣C.某一种可能发生在旅途中的乐趣及其可能性 D.人生实质上就是一场苦旅解析:解析 文段涉及了两个容易混淆的名词旅行和旅途。旅行在这里可理解为出门游玩;旅途则是到达旅行目的地之前的那段过程。文段主要论述了旅途的无聊,并没有试图以此来抹杀旅行的冒险性和美好程度。故 A 项的“旅行不如想象中美好”实属无稽之谈;B 项,文段并未涉

46、及旅途的“劳累”,排除;D 项引申到人生的高度,文段没有丝毫迹象,排除。故本题选 C,紧密呼应文段的末句“怎样熬过冗长而封闭的旅途成了旅行最重要的冒险”。6.建筑是人的反映,是社会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什么样的城市。建筑告诉人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走向何处。建筑体现了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城市的性质、政府的机构、政策和管理,建筑也是我们对生活与工作的伦理和态度的产物。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_。(分数:3.00)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建筑C.城市建筑是城市创造力和城市精神的表现D.城市建筑体现了城市和社会的理想、信仰、

47、制度、伦理和价值观 解析:解析 文段由三句话组成,表达了三层意思。(1)建筑反映人和社会的现在;(2)建筑反映过去和未来;(3)建筑体现意识形态。毫无疑问文段的主体是城市建筑,A 项中的“上层建筑”并非文段中的建筑,而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故排除 A 项;B 项太笼统,且脱离原文;C 项总结了前两句话的观点,但没有涉及第三句话的主要观点;D 项在 C 项的基础上,对文段进行了全面概括。故本题选 D。7.在这钢筋林立的现代都市里,人与人之间那份纯如清泉洁如百合的真情,已经日渐淡泊,围城中人经营爱情的观念日新月异,金钱的富有,成了左右人生

48、感情的障碍,逢场作戏的人生,足以体现金钱的魅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种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爱情,已经成了海市蜃楼的幻影! 下列表述中,符合作者观点的是_。(分数:3.00)A.金钱成了左右人情感的舵手B.现代社会正影响着人们经营感情的观念 C.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难以持久D.爱情与金钱永远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解析:解析 文段说的是“金钱的富有成了左右人生感情的障碍”,即金钱影响了人们对爱情选择的决策,A 项“左右”的说法过于严重;C 项,“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的爱情成了幻影”并不等于选项中的“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爱情难以持久”,而是原有爱情在物质要求的驱使下可能难以长久;D 项明显脱离原文,排除。故本题选 B。8.难忘的是雨季,天潮潮地湿湿。小街是一架古老的琴。细细密密的雨点由轻而重,轻轻重重敲打着小街,低沉的节奏里自有一种寂寞与凄凉。时而有一股股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像一片片敲击音与重滑音流过小街。_,想冲破这雨帷,想走在小街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