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130945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2013年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3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3,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1,分数:100.00)1自 2012 年 12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引发海内外的关注与好评。从改进调查研究到精简会议、改进会风,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到规范出访活动,从改进警卫工作到改进新闻报道,从严格文稿发表到厉行勤俭节约,“八项规定”详细具体,令人耳目一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13 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提问时强调,“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

2、日子”,并做出“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约法三章”,要求“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2“仅仅一天就有这么多中央部委公开了自家账本,动作之快的确出人意料!”有人评论道。随着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于 2012 年 7 月 18 日率先公布“三公”经费信息,2012 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公开的大幕在 7 月 19 日全面拉开。截至 8 月 28 日,已有 95 个中央部门公布了本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人们普遍感到,与 2011 年第一次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相比,中央

3、单位回应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更加积极主动,标准更加统一规范,内容更加详细具体。“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公开已经成为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只有向社会公开政府部门的预决算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才能让群众知道政府究竟把钱花在了哪里,该不该花这么多的钱。2012 年,北京、山西、黑龙江、陕西、新疆等 9 个省(区、市)公开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切实增强了政府施政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抗灾救灾、恢复重建以及筹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情况的信息公开,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各地区各部门在因地制宜地运用传统公开方式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服务热线

4、、政务微博、手机媒体、网络平台等信息手段,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注,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要求,近年来,国家财政部会同中央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方面,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细化“三公”经费预算编制,规范预算编报口径,要求中央部门从基层单位逐级汇报“三公”经费预算,努力提高“三公”经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强化“三公”经费预算执行约束,明确要求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不得超过预算规模。同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随着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实施,“三公”经费管理的制度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国务院要求,2010 年至

5、2012 年部门预算编制中,按照“零增长”原则,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进行了严格审核和控制。2011 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支出 93.64 亿元,2012 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 79.84 亿元。“三公”经费压缩了,“三公”账目数据更全面了,还增加了部分解释说明,人们在充分肯定中央部门晒“三公”经费细账的同时,也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42012 年 6 月至 7 月,人民日报与人民网强国论坛联合推出了“晒晒公家的铺张浪费”系列报道,并邀请了知名专家学者,回答编辑和网友的问题,为“公家”的铺张浪费现象把脉。专家们指出: 在我国,政府成本过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政府

6、成本体现在政府自身消费方面,我国政府自身消费占财政收入的 20%左右。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降低政府成本。另一方面,政府政策性浪费也比较严重。由于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少数人或一人决策现象严重,因此决策失误造成的财政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从 2006 年以来,“三公”消费一直是政府“自身治理”的重点,但目前来看,效果仍不很明显。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在我国,公共收入究竟是多少不是很清楚。比如,2010 年社科院财贸所白皮书显示,我国财政收入约为 8.3 万亿,但宏观税赋收入在 14.2 万亿左右。也就是说,有 6 万亿左右没有被纳入预算管理体制,因此在体制外循环而大多成为滋生“三公”消费

7、的温床。其二,即使在预算范围内,“三公”消费的数字也没有细化,我们无法判断哪些“三公”消费合理,哪些不合理,也就无法禁止一些单位用“三公”消费挪用或挤占公共财政资源。 5在 2012 年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过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公开了车辆购置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人“看不懂”,也弄不明白“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甚至还有人把“三公”经费与公费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画等号。“公众的质疑说明对三公经费的定义认识有所不同,也说明对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制度的解释有待加强。”财政部财科所 B 副所长表示,建立

8、完善的预算透明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把管理制度向公众公开,让公众有据可依地监督政府。此外,“三公”经费的标准不明确。比如,车均运行费,有的十几万元,有的不到三万元,但老百姓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标准去评说哪个多了哪个少了。还有,“三公”经费的标准也需要与现实相符,才能起到一个硬杠杆的作用。比如,外宾接待费和出国住宿费分别是 1998 年和 2001 年开始执行的标准,与现实情况有较大差距,超标现象比较普遍。 2011 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时,各部门之间数额相差太大,有的部门“三公”经费支出为数百万元,有的却多达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起初,有人提出疑问:部门之间支出差距

9、这么大,是不是有的部门比较节约,有的部门大手大脚?“今年人们不再纠结数额的大小,”W 教授认为,“绝大多数民众能够理性分析、科学判断。不同部门职能不一样,造成经费使用出现差距是必然现象。”疑问年年有,2012 年人们议论较多的,就是横比之下的差距。出国(境)人均费用,多的 5 万元,少的不到 2000 元;车均运行费用,高的 10 多万元,低的 2 万余元。差距为什么这么大?老百姓百思不得其解。媒体的报道是否准确?老百姓需要一个解释。或许有误读,或许是统计口径不一,或许是浪费太大。人们迫切想知道个中原因,但老百姓不知道该问谁,媒体报道后,到目前为止,也没看到有相关部门出面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10、“公开是好事,但面对质疑,如何调查?针对问题,如何查处?针对不良现象,如何改善?公开是一种进步,但公开不是目的。”有人这样评论。随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账单陆续公开,大多数百姓给予肯定。同时,公开后能否对不合理的公务消费进行约束,迅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在热闹的网络评论中,网友们一致希望“三公”经费规模要有所缩减,“三公”经费要合理规范。一位网友留言说:“不能单纯看费用多少,要看使用费用的合理性,必须花费的,1000 万元都没问题,不能花、不该花的,一分钱都是问题,要有严格的精细化区分。”对此,M 教授表示:“老百姓的话是有道理的,从已经公开的数据来看,政府仍然是一个高价政府,公共支出还比较高

11、。”同时他认为,公布确实是一个进步,让百姓进行监督,可以督促下一步的改进。 6李克强总理履新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强调加快推进机构改革,抓紧把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把本地区、本部门的预算情况公之于众,本身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令人欣慰的是,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向社会“晒账本”,财政预算的神秘面纱正被逐步揭开。 据媒体报道,2013 年北京公布“三公”经费和部门预算信息的单位进一步增多,并首次单独列示“大额专项资金”。截至 2013 年 3 月 21 日,包括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在内的 88 家市级预算部门均“晒”出了本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

12、况,共计公开预算总额近 900 亿元,其中安排“三公”预算近 8 亿元。相比去年,超过半数的部门“三公”预算持平或下降,88 个单位共压缩“三公”经费 50 万余元。 今年北京市预算公开的最大特点在于,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同时公布“大额专项资金表格”,而此项金额高达 273 亿元。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的大额专项资金支出占到全市财政支出的 16%至17%,其占比和资金额度都很大。备受社会诟病的不公开、不透明的“三公”经费,过去就常放到“大额专项资金”列支。 7美国信息自由法案规定,不涉及国家机密或者安全的政府信息都应该向公众公开。在美国,所公开的“三公”经费信息必须十分详细。例如,政府部门所公开的公车

13、信息,不但包括公车的数量、支出等总体情况,还包括具体的费用明细、哪些人在用车等细节。 美国的“三公”经费中,差旅费的管理较为严格。美国联邦旅行守则规定,公务员只有在残疾、时间紧迫或有安全风险等情况下才可乘坐头等舱。残疾情况需有医院证明,且每年复查一次。如果出于无法订到经济舱等原因,则须提供各大主要航空公司的票务信息。美国国务院报销手册规定,公务员出行时间在 14 小时以内的,一般乘坐经济舱,只有出行时间在 14 小时以上,且第二天需要工作的公务员才可乘坐商务舱。 日本虽没有“三公”经费的概念,但要求公款全部为行政经费,经费的使用情况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交给国会和地方议会,并通过互联网对外公开

14、,接受全民监督。 在政府经费开支方面,日本财务实施削减公务用车、公款宴请从简等政策。日本国会在 2007 年要求所有中央政府机关削减公务用车。目前,日本地方政府的公车只分配给教育、总务等实际用车需求较大的部门。同时,日本政府机构举办活动时,除少数礼仪性场合外,大多数无公费宴请,活动参与者大多是吃食堂、套餐,即使有宴请活动,也会采取 AA 制。 在香港,政府各部门需要对各项开支做出预算,经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审核表决通过后才能获得财政拨款。拨款项目所产生的政府账目还会由审计署独立审计,并将审计报告提交立法会的账目委员会审查,防止部门挪用拨款。 各部门每年都会详细统计往年“三公”经费开支,并在此基础上

15、对来年经费做出预算。每年 2 月,香港财政司公布各部门草拟的财政预算案,并交给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讨论。议员在立法会辩论财政预算案,并提出质询,各局局长要给予明确回复。如果政府“三公”经费预算数字变化太大或运作开支预算明显增加时,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在辩论预算案时就会要求作出解释。最终出台的财政预算案纲目详尽、条款众多,且每项预算支出都会精确到个位数字。 82012 年中央各部门陆续向社会公开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某报纸发表的评论文章说:“去年,各部门的三公账本甫一公开,立即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尽管公众对公开三公经费支出这一举动有颇多褒奖和肯定,但是对三公经费本身也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甚至有

16、人认为三公经费就是腐败经费,财政预算里根本就不应该允许三公经费存在。而今年,对三公经费的理性讨论明显成为主流。社会公众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三公经费的具体项目、各部门账本的横向比较,以及与去年公布数据的纵向比较。当公众的目光开始聚集于细节,公开三公经费这一举动所蕴含的打造阳光政府的深意,才有了对话和沟通的基础。社会公众更加专业的解读,也给政府部门的公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文章中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尽管与去年相比,政府部门的公开力度有所加强,但仍与公众的期待存在着不小差距。在各部门公开的账本中,虽然加上了一些解释和说明,但大部分公众仍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不可否认,预决算信息属于比较专业的范畴

17、,要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能看懂,并不现实。但政府部门不能以专业为借口,抵挡社会公众要求透明公开的呼吁。” 9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国财政收支规模连续迈上新台阶,财政支出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服务面向千家万户。社会各界不仅关注财政收入的规模,也更加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迫切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管住“乱花钱”现象,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10国家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 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当年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 93.64 亿元,其中,车辆购置及运行费 59.15 亿元,占“三公”经费总数的近六成。地方情况基本类似,2

18、013 年北京 88 家单位公开的部门预算中,公车开支是“三公”经费的最大头,购买车辆及运营维护开支为 5.9 亿元,占比 74%。广东省 2013 年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为 8.64 亿元,其中,公车类开支总计约 5 亿元,占比近六成。在公车费用中,公车购置费7316 万元,公车燃料、维修等运行维护费 4.27 亿元。“公车费用减不下去,三公经费难以得到根本控制。”长期关注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叶某说。 事实上,公车的配备和使用在我国曾经被严格限制,1994 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要求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

19、,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在这个规定的基础上,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本地的公车配备规定,但基本思路都是公务配车。“我们赋予公车太多东西,无形中增加了严控公车的难度。”叶某认为,不少民企老板放着正规车牌不用,一定要花大价钱、冒着风险用军牌,这种不正常现象,折射出了公车代表的特权意识。 叶某说:“从 1993 年广东东莞沙田镇试点公车改革至今的 20 年来,各地开展公车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实践探索各具特色。总结、借鉴其中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们推动公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制度,步出深水区,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时至今日,地方性车改已经进行了十几个试点,然而还是停留在试点阶段,不少改革试点更是中

20、途夭折。从许多首先“吃螃蟹”的城市的改革经验来看,货币化改革成为推进公车改革最主要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相对而言阻力不那么大的方式,货币化车改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温州的“拍卖公车,近程货币化补贴,远程市场化租赁”基本上沿袭了杭州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买改为租”,即建立服务中心,所有公务用车集中至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单位公务用车可向其租用,同时按级别给公务员发放车贴。 11R 教授认为,经过多个试点的长期探索,基本符合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已经浮出水面,即走货币化补贴和市场化之路。但对货币化改革的理念和其推行过程中出现的许多举措,一些专家并不那么看好。针对实行货币化改革是否真的能减少财政支出

21、,W 教授持悲观态度,“以前配备公车的主要还是上层领导,而现在补贴要发到每个公务员手里,是否真的能节省支出还有待观察。” 中央党校 L 教授认为,具体到个人的货币化补贴有其弊处。“采取个人补贴可能出现公务员之间的下乡或者外出工作的相互推诿,因为谁都不想花自己的钱去做公事。”“整个公务用车运行机制都必须在阳光下进行。要有明文规定、算好每一笔账,哪些可以报销,哪些不可以。还有,拍卖的对象都是哪些人,资金流向哪里必须清清楚楚。” “豪华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算是超标违法?目前还没有细则。但必须要有个数字的可以量化的东西来衡量。”国家行政学院 Z 教授说道。 2012 年 7 月 13 日的一篇报道称,在

22、近日的一次公车拍卖中,河南省某县纪委牵头国资局承办,公开拍卖了 43 辆超编公车,成交总价为 39.11 万元,实现国有资产增值 0.02%。不少读者看到这一数字后大跌眼镜,43 辆车成交总额只有 39.11 万元,均价不到 9000 元,被称为“公车卖出废铁价”,也让人质疑公车改革中的一些举措不够规范和透明。 三、申论要求(分数:100.03)(1).根据“给定资料”,概括“三公经费公开”的基本内涵。 要求 概括准确、表述简明。不超过100 字。(分数:14.29)_(2).根据“给定资料”,谈谈“晒三公经费”的现实意义。 要求 概括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150 字。(分数:14.29)_(

23、3).根据“给定资料 35”,你认为公众对“三公”经费使用还有哪些方面的期待? 要求 提炼精当、表述完整。不超过 200 字。(分数:14.29)_(4).根据“给定资料 7”,谈谈国外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在“三公”经费支出管理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要求 理解全面、条理清晰、语言精练。不超过 200 字。(分数:14.29)_(5).根据“给定资料 1011”,你认为在推进公车改革中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要求 分析全面、表述简明。不超过 200 字。(分数:14.29)_(6).“三公”经费公开后,一位网友在某知名网站开通的网络问政平台上发布了如下留言:“在一些地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

24、私用现象还非常突出。三公消费就是铺张浪费,是老百姓最能直接感受到的腐败。尽管三公经费得以公开,但是有的单位公开的明细显得诚意不够,而且也看不懂。”假如你是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请代表政府在网上对该网友的留言给予回应。 要求 针对性强、有说服力。不超过 300 字。(分数:14.29)_(7).请参考“给定资料”,结合你对“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一句话的理解,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中心明确,思想深刻; (2)结构完整,内容充实; (3)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 8001000 字。(分数:14.29)_陕西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13 年答案解析(总分:100.03,做题

25、时间:15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1,分数:100.00)1自 2012 年 12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中央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引发海内外的关注与好评。从改进调查研究到精简会议、改进会风,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到规范出访活动,从改进警卫工作到改进新闻报道,从严格文稿发表到厉行勤俭节约,“八项规定”详细具体,令人耳目一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 2013 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提问时强调,“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并做出“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

26、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的“约法三章”,要求“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2“仅仅一天就有这么多中央部委公开了自家账本,动作之快的确出人意料!”有人评论道。随着国家财政部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于 2012 年 7 月 18 日率先公布“三公”经费信息,2012 年中央单位“三公”经费公开的大幕在 7 月 19 日全面拉开。截至 8 月 28 日,已有 95 个中央部门公布了本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人们普遍感到,与 2011 年第一次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相比,中央单位回应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更加积极主动,标准更加统一规范,内容更加详细

27、具体。“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公开已经成为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只有向社会公开政府部门的预决算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才能让群众知道政府究竟把钱花在了哪里,该不该花这么多的钱。2012 年,北京、山西、黑龙江、陕西、新疆等 9 个省(区、市)公开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切实增强了政府施政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的抗灾救灾、恢复重建以及筹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情况的信息公开,受到国内外广泛好评。各地区各部门在因地制宜地运用传统公开方式的基础上,还积极探索服务热线、政务微博、手机媒体、网络平台等信息手段,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

28、注,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 3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有关要求,近年来,国家财政部会同中央部门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方面,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细化“三公”经费预算编制,规范预算编报口径,要求中央部门从基层单位逐级汇报“三公”经费预算,努力提高“三公”经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强化“三公”经费预算执行约束,明确要求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不得超过预算规模。同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随着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的实施,“三公”经费管理的制度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根据国务院要求,2010 年至 2012 年部门预算编制中,按照“零增长”原则,对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

29、进行了严格审核和控制。2011 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决算支出 93.64 亿元,2012 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 79.84 亿元。“三公”经费压缩了,“三公”账目数据更全面了,还增加了部分解释说明,人们在充分肯定中央部门晒“三公”经费细账的同时,也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42012 年 6 月至 7 月,人民日报与人民网强国论坛联合推出了“晒晒公家的铺张浪费”系列报道,并邀请了知名专家学者,回答编辑和网友的问题,为“公家”的铺张浪费现象把脉。专家们指出: 在我国,政府成本过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问题,政府成本体现在政府自身消费方面,我国政府自身消费占财政收入的 20%左右。政府

30、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降低政府成本。另一方面,政府政策性浪费也比较严重。由于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不够,少数人或一人决策现象严重,因此决策失误造成的财政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从 2006 年以来,“三公”消费一直是政府“自身治理”的重点,但目前来看,效果仍不很明显。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在我国,公共收入究竟是多少不是很清楚。比如,2010 年社科院财贸所白皮书显示,我国财政收入约为 8.3 万亿,但宏观税赋收入在 14.2 万亿左右。也就是说,有 6 万亿左右没有被纳入预算管理体制,因此在体制外循环而大多成为滋生“三公”消费的温床。其二,即使在预算范围内,“三公”消费的数字也没有细化,我们无法判断

31、哪些“三公”消费合理,哪些不合理,也就无法禁止一些单位用“三公”消费挪用或挤占公共财政资源。 5在 2012 年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过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公开了车辆购置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公务接待有关情况,但还是有相当多的人“看不懂”,也弄不明白“哪些钱该花,哪些钱不该花”,甚至还有人把“三公”经费与公费旅游、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画等号。“公众的质疑说明对三公经费的定义认识有所不同,也说明对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制度的解释有待加强。”财政部财科所 B 副所长表示,建立完善的预算透明制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把管理制度向公众公开,让公

32、众有据可依地监督政府。此外,“三公”经费的标准不明确。比如,车均运行费,有的十几万元,有的不到三万元,但老百姓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标准去评说哪个多了哪个少了。还有,“三公”经费的标准也需要与现实相符,才能起到一个硬杠杆的作用。比如,外宾接待费和出国住宿费分别是 1998 年和 2001 年开始执行的标准,与现实情况有较大差距,超标现象比较普遍。 2011 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时,各部门之间数额相差太大,有的部门“三公”经费支出为数百万元,有的却多达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起初,有人提出疑问:部门之间支出差距这么大,是不是有的部门比较节约,有的部门大手大脚?“今年人们不再纠结数额的

33、大小,”W 教授认为,“绝大多数民众能够理性分析、科学判断。不同部门职能不一样,造成经费使用出现差距是必然现象。”疑问年年有,2012 年人们议论较多的,就是横比之下的差距。出国(境)人均费用,多的 5 万元,少的不到 2000 元;车均运行费用,高的 10 多万元,低的 2 万余元。差距为什么这么大?老百姓百思不得其解。媒体的报道是否准确?老百姓需要一个解释。或许有误读,或许是统计口径不一,或许是浪费太大。人们迫切想知道个中原因,但老百姓不知道该问谁,媒体报道后,到目前为止,也没看到有相关部门出面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公开是好事,但面对质疑,如何调查?针对问题,如何查处?针对不良现象,如何

34、改善?公开是一种进步,但公开不是目的。”有人这样评论。随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账单陆续公开,大多数百姓给予肯定。同时,公开后能否对不合理的公务消费进行约束,迅速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在热闹的网络评论中,网友们一致希望“三公”经费规模要有所缩减,“三公”经费要合理规范。一位网友留言说:“不能单纯看费用多少,要看使用费用的合理性,必须花费的,1000 万元都没问题,不能花、不该花的,一分钱都是问题,要有严格的精细化区分。”对此,M 教授表示:“老百姓的话是有道理的,从已经公开的数据来看,政府仍然是一个高价政府,公共支出还比较高。”同时他认为,公布确实是一个进步,让百姓进行监督,可以督促下一步的改进。

35、 6李克强总理履新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强调加快推进机构改革,抓紧把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把本地区、本部门的预算情况公之于众,本身就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应有之义。令人欣慰的是,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向社会“晒账本”,财政预算的神秘面纱正被逐步揭开。 据媒体报道,2013 年北京公布“三公”经费和部门预算信息的单位进一步增多,并首次单独列示“大额专项资金”。截至 2013 年 3 月 21 日,包括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在内的 88 家市级预算部门均“晒”出了本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情况,共计公开预算总额近 900 亿元,其中安排“三公”预算近 8 亿元。相

36、比去年,超过半数的部门“三公”预算持平或下降,88 个单位共压缩“三公”经费 50 万余元。 今年北京市预算公开的最大特点在于,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同时公布“大额专项资金表格”,而此项金额高达 273 亿元。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的大额专项资金支出占到全市财政支出的 16%至17%,其占比和资金额度都很大。备受社会诟病的不公开、不透明的“三公”经费,过去就常放到“大额专项资金”列支。 7美国信息自由法案规定,不涉及国家机密或者安全的政府信息都应该向公众公开。在美国,所公开的“三公”经费信息必须十分详细。例如,政府部门所公开的公车信息,不但包括公车的数量、支出等总体情况,还包括具体的费用明细、哪些人在用

37、车等细节。 美国的“三公”经费中,差旅费的管理较为严格。美国联邦旅行守则规定,公务员只有在残疾、时间紧迫或有安全风险等情况下才可乘坐头等舱。残疾情况需有医院证明,且每年复查一次。如果出于无法订到经济舱等原因,则须提供各大主要航空公司的票务信息。美国国务院报销手册规定,公务员出行时间在 14 小时以内的,一般乘坐经济舱,只有出行时间在 14 小时以上,且第二天需要工作的公务员才可乘坐商务舱。 日本虽没有“三公”经费的概念,但要求公款全部为行政经费,经费的使用情况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交给国会和地方议会,并通过互联网对外公开,接受全民监督。 在政府经费开支方面,日本财务实施削减公务用车、公款宴请从

38、简等政策。日本国会在 2007 年要求所有中央政府机关削减公务用车。目前,日本地方政府的公车只分配给教育、总务等实际用车需求较大的部门。同时,日本政府机构举办活动时,除少数礼仪性场合外,大多数无公费宴请,活动参与者大多是吃食堂、套餐,即使有宴请活动,也会采取 AA 制。 在香港,政府各部门需要对各项开支做出预算,经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审核表决通过后才能获得财政拨款。拨款项目所产生的政府账目还会由审计署独立审计,并将审计报告提交立法会的账目委员会审查,防止部门挪用拨款。 各部门每年都会详细统计往年“三公”经费开支,并在此基础上对来年经费做出预算。每年 2 月,香港财政司公布各部门草拟的财政预算案,并

39、交给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特别讨论。议员在立法会辩论财政预算案,并提出质询,各局局长要给予明确回复。如果政府“三公”经费预算数字变化太大或运作开支预算明显增加时,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在辩论预算案时就会要求作出解释。最终出台的财政预算案纲目详尽、条款众多,且每项预算支出都会精确到个位数字。 82012 年中央各部门陆续向社会公开了“三公”经费支出情况。某报纸发表的评论文章说:“去年,各部门的三公账本甫一公开,立即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话题。尽管公众对公开三公经费支出这一举动有颇多褒奖和肯定,但是对三公经费本身也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甚至有人认为三公经费就是腐败经费,财政预算里根本就不应该允许三公经费存在。而今年

40、,对三公经费的理性讨论明显成为主流。社会公众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三公经费的具体项目、各部门账本的横向比较,以及与去年公布数据的纵向比较。当公众的目光开始聚集于细节,公开三公经费这一举动所蕴含的打造阳光政府的深意,才有了对话和沟通的基础。社会公众更加专业的解读,也给政府部门的公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文章中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尽管与去年相比,政府部门的公开力度有所加强,但仍与公众的期待存在着不小差距。在各部门公开的账本中,虽然加上了一些解释和说明,但大部分公众仍有雾里看花的感觉。不可否认,预决算信息属于比较专业的范畴,要做到让每一个人都能看懂,并不现实。但政府部门不能以专业为借口,抵挡社会

41、公众要求透明公开的呼吁。” 9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国财政收支规模连续迈上新台阶,财政支出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服务面向千家万户。社会各界不仅关注财政收入的规模,也更加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迫切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管住“乱花钱”现象,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10国家财政部数据显示,2011 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当年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支出合计 93.64 亿元,其中,车辆购置及运行费 59.15 亿元,占“三公”经费总数的近六成。地方情况基本类似,2013 年北京 88 家单位公开的部门预算中,公车开支是“三公”经费的最大

42、头,购买车辆及运营维护开支为 5.9 亿元,占比 74%。广东省 2013 年省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为 8.64 亿元,其中,公车类开支总计约 5 亿元,占比近六成。在公车费用中,公车购置费7316 万元,公车燃料、维修等运行维护费 4.27 亿元。“公车费用减不下去,三公经费难以得到根本控制。”长期关注公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叶某说。 事实上,公车的配备和使用在我国曾经被严格限制,1994 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要求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在这个规定的基础上,各地方政府也出台了本地的

43、公车配备规定,但基本思路都是公务配车。“我们赋予公车太多东西,无形中增加了严控公车的难度。”叶某认为,不少民企老板放着正规车牌不用,一定要花大价钱、冒着风险用军牌,这种不正常现象,折射出了公车代表的特权意识。 叶某说:“从 1993 年广东东莞沙田镇试点公车改革至今的 20 年来,各地开展公车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实践探索各具特色。总结、借鉴其中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们推动公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制度,步出深水区,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时至今日,地方性车改已经进行了十几个试点,然而还是停留在试点阶段,不少改革试点更是中途夭折。从许多首先“吃螃蟹”的城市的改革经验来看,货币化改革成为推进公车改

44、革最主要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相对而言阻力不那么大的方式,货币化车改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温州的“拍卖公车,近程货币化补贴,远程市场化租赁”基本上沿袭了杭州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买改为租”,即建立服务中心,所有公务用车集中至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单位公务用车可向其租用,同时按级别给公务员发放车贴。 11R 教授认为,经过多个试点的长期探索,基本符合中国特色的改革模式已经浮出水面,即走货币化补贴和市场化之路。但对货币化改革的理念和其推行过程中出现的许多举措,一些专家并不那么看好。针对实行货币化改革是否真的能减少财政支出,W 教授持悲观态度,“以前配备公车的主要还是上层领导,而现在补贴要发到每

45、个公务员手里,是否真的能节省支出还有待观察。” 中央党校 L 教授认为,具体到个人的货币化补贴有其弊处。“采取个人补贴可能出现公务员之间的下乡或者外出工作的相互推诿,因为谁都不想花自己的钱去做公事。”“整个公务用车运行机制都必须在阳光下进行。要有明文规定、算好每一笔账,哪些可以报销,哪些不可以。还有,拍卖的对象都是哪些人,资金流向哪里必须清清楚楚。” “豪华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算是超标违法?目前还没有细则。但必须要有个数字的可以量化的东西来衡量。”国家行政学院 Z 教授说道。 2012 年 7 月 13 日的一篇报道称,在近日的一次公车拍卖中,河南省某县纪委牵头国资局承办,公开拍卖了 43 辆超

46、编公车,成交总价为 39.11 万元,实现国有资产增值 0.02%。不少读者看到这一数字后大跌眼镜,43 辆车成交总额只有 39.11 万元,均价不到 9000 元,被称为“公车卖出废铁价”,也让人质疑公车改革中的一些举措不够规范和透明。 三、申论要求(分数:100.03)(1).根据“给定资料”,概括“三公经费公开”的基本内涵。 要求 概括准确、表述简明。不超过100 字。(分数:14.29)_正确答案:( “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所产生的费用。2012 年 7 月起,从中央到地方,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向社会“晒账本”,详细具体地公开了“三公”经费。这已经成为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解析:(2).根据“给定资料”,谈谈“晒三公经费”的现实意义。 要求 概括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150 字。(分数:14.29)_正确答案:( 第一,有利于打造节约政府,厉行勤俭节约,转变政府工作作风。 第二,有利于建设廉洁政府,杜绝腐败滋生。 第三,有利于将政府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做到公开透明。 第四,有利于加强群众监督,规范政府工作,约束政府行为。 第五,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拉近政府与群众间的距离,真正做到服务人民。)解析:(3).根据“给定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