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黑龙江公务员(申论)-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30991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黑龙江公务员(申论)-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黑龙江公务员(申论)-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黑龙江公务员(申论)-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黑龙江公务员(申论)-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黑龙江公务员(申论)-试卷38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黑龙江公务员(申论)-试卷 38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给定资料 12016 年 2 月 19 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会议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管是

2、党报党刊、都市类媒体、新媒体还是专题节目、广告宣传,甚至娱乐新闻。导向意识全程全面贯穿新闻舆论工作的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党的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就在于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构建“主流叙述”。在这个众说纷纭的时代,越发需要党媒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但是导向也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好记者讲好故事”。 当今世界,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先进的思想,若无先进的传播手段支撑,便很难深入人心;正确的主张,若没有快速多样的先进技术传播,便无法有效占据舆论阵地。 针对新的时代特点,习近平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

3、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而早在 2014 年 8 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就提出了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思路。 22015 年 12 月 6 日,一则名为S 市城管也太欺负外地人了的帖子让 H 省 S 市城管和退休干部毕某成为舆论焦点。毕某发帖说,12月 4 日下午,他在 S 市 Y 区海边游泳时,载有衣物的自行车链锁被城管剪断,衣物和车辆均被城管扣走

4、,致其身穿裤头:徒步街头,多次交涉均未取回衣物,在 4 个多小时里身心受到羞辱。 12 月 7 日凌晨,S市委宣传部发通报称,事发时毕某的车辆违规停放,因当时找不到车主,执法人员依规对车辆进行暂时扣押。对执法不够人性化,Y 区政府道歉,并责成涉事城管深刻检讨,对责任人停职。 对此,毕某认为通报诚意不足,目前没人向他当面致歉,他要求当地城管局局长亲自向他说明此事。此外,他表示将起诉当地城管局,要求其赔偿人格损害 1 元钱,并登报致歉。 12 月 8 日下午,S 市 Y 区副区长、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和两名涉事城管执法队员,登门向毕某道歉。毕某当场表示,接受道歉。 12 月 12 日,网上有文章称毕

5、某存在炒作嫌疑,并有视频为证。对此,毕某承认有所隐瞒,向公众及媒体道歉。 该事件从帖子发布后受到大量媒体和网民的关注,下面是一些网民的网上留言: 网民 1:拘押物品连衣服都扣了?还当天取不出来?是蛮横惯了,当事人不在,随意扣押物品,城管有这么大权力? 网民 2:厅官短裤行是对“城管的恶俗”营销,我们不该嘲笑奚落一个老人的偏执与“恶俗”,而应该感谢他,以自损人格的方式,向一切不公和野蛮叫板,以“恶俗”的方式,“营销”一个城管队伍的恶俗、强势和霸蛮。 网民 3:他违章停车,城管合理执法,干吗要处罚城管,就因为对方是厅官? 网民 4:S 市政府为城管人员在文明执法和人性化执法方面存在不足,已经公开道

6、歉了,按照“上帝归上帝、撒旦归撒旦”原则,建议毕先生也该公开道歉,为您乱停乱放的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道歉。 网民 5:不论他们谁对谁错,如果对方不是一个退休干部,结果会是怎样?这只是一件寻常事,只是当事人身份不同,才会引发这么大的舆论争议。 网民 6:很多人起初一听城管又欺人了,牙咬得嘎嘎响。后来一听是厅官,就乐得不行了,直呼“城管终于做了一回好事”告诫毕某在 Y 区的处理意见面前“应该知足”。这种有选择性的同情与站队,非常不理性,也没有法治定力。今天你无原则地为城管执了一回领导的法而叫好,明天你被粗暴无人性的执法找上门来时,你想要的公正公平与人性化,便会离你远去。S 市“隔空一枪”,千万别以为

7、你就不是受害者。 网民 7:S 市这次粗暴执法,枪口撞在了退休厅官身上,实际上是将他视作普通百姓来执法的。如果没有粗暴、只有执法,那么,一碗水端这么平,也是好事。但关键是,一听说是这么个来头,碗里的水晃荡了,原先所坚持的也不坚持了,最初的绝对正确也觉得多少有些错了。一个执法部门,把执法的权力玩弄到这个地步,旁观者看着不以为丑、反以为勇,这种实用主义的思维,是无助于城管执法这把尺子能够拿捏到位的。 网民 8:此次事件本应不算是太过严重的新闻事件,谁对谁错,只需依法依规办理。厅官作为媒体工作者,挟持消费民意,试图用舆论达成个人目的,本身就丢掉了厅官的身份和党员的党性。也建议 S市相关政府机构,在此

8、事件中,应该表现出更加明确的态度,承认改正错误的同时,也要坚持和维护依法治国和按规章办事的合理性。 网民 9:从 S 市的应对来看,两天时间里从市长热线到警方再到宣传部门等可谓紧锣密鼓,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应对处置的过程,一众人等忙碌而低效,表明 S 市在处理社会事件时缺乏风险预警意识和系统的风险调控逻辑,不衔接、不顺畅、不严谨的业务处置流程,将拖累 S 市政府树立良好形象的艰辛努力。 3现在,有一些人口无遮拦,屡出“最牛官话”“雷语”,丝毫没有“怕”字。也有一些干部害怕“说错话”。面对群众的质疑,面对舆论的“围观”,要么三缄其口,做什么都不说的“泥菩萨”:要么套话连篇,做“空心传声筒”的“太

9、极手”。其结果,不仅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公信力流失,而且容易使小问题变成大事件,小矛盾酿成大危机。 官员,是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应处处谨言慎行。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媒体在采访一些官员时遭到拒绝,是因为这些官员在工作过程中很少学过如何面对媒体。再一个,群众现在还不适应官员在媒体上说错话,要求官员说的基本上字字句句都是真理。”所以他希望刚开始要给一个机会,允许他们说错一句话、两句话。 2016 年 3 月 6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团组开放。在会上,黑龙江省省长陆昊称,“龙煤井下职工 8 万人,到现在为止,没有少发一个月工资,没有减一分收入。”

10、这一言论,引起了媒体争相报道。但是,剧情却在一个星期后发生了反转。 3 月 13 日,陆昊省长在代表团驻地接受采访时直言:“井上职工欠薪我们一直是掌握的。井下职工确实有欠薪,这个情况,我说错了,不管什么层级报告错了,不管任何原因,错了就要改。改了,还要努力解决问题,同时深刻吸取教训。”新闻一出,舆论哗然,不少网友直呼“省长都被骗了”。不过,令人欣喜的是,陆昊省长说错话一事,没有遭到舆论的“炮轰”,相反,舆论还对其知错就改的真诚态度给予了点赞。 “允许官员说错话”,这种舆论的转变是一种进步。很多时候,官员之所以害怕面对媒体,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舆论不允许官员说错话。因此

11、,一个官员说话稍有不慎,或者考虑得不太周全,就会被网友斥之为“说谎”,甚至归结为“雷语”,进而对其开启“痛批”模式。迫于舆论的压力,部分说错话的官员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如果说,那些因为说错话遭到舆论“围攻”的官员,还可以理解,那么一些委员代表的舆论遭遇就颇有点冤枉了。2016 年全国两会上,对于近年来屡次提到的法官流失严重、工资待遇不高等问题,政协委员朱某认为,法官待遇应达到 30 万元年薪,人均到手收入 15 万20 万元是比较合理的。此言一出,立即就引来了网民无数的“板砖”,更有些网友愤怒的质问朱某,“到底在替谁说话”。朱某的话说错了吗?未必。只不过是,他说的话没有迎合民意。但是,这

12、样的声音虽然说不上是“好声音”,但是至少是“真声音”。一个健康的舆论生态,应该是既要容得下悦耳的“好声音”,又要容得下刺耳的“真声音”。 其实,不少人都呼吁过“允许官员说错话”。王岐山 2004 年在任职北京市市长时,就曾经说过,“老百姓应允许官员有时说句错话,要不然政府工作人员一对着镜头就紧张,又去念稿,说话怎么会生动?美国总统布什还老说错话呢!说错后,新闻发言人再去纠正就是了!”类似的话,现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 2008 年在任职广东省委书记时也说过,“要让领导同志讲真话不讲套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就必须允许他讲不准确的话,或者是允许他讲错话。” 政府官员也

13、是普通人,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认识也有其个人的一面,他们不可能是真理的化身,不可能总是对的。一旦某个政府官员在面对公众质询和媒体采访时,出于各种原因讲一些错话,只要不是本质性的重大错误,就不应当轻率地、简单地被处理。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讲了错话的政府官员进行严肃批评,让他们在认识错误后,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公众也应调整心态,给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对于具体的政府官员来说,讲了错话,就应当主动承认错误就应当在已经产生不良影响的范围内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影响,并且要以此为鉴,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力争不讲错话。总之,允许官员说错话,这是一种舆论进步。敢于承认错误的官员也不失为一名

14、好官员。 42016 年春节期间,“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霸气媳妇回农村掀翻桌子”等文章流传广泛,这些发布在网络贴吧、微博、微信公众号上的内容,通过互联网传播,迅速引起媒体和网民热议。 这些文章描绘事件不一、地点不同,但都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农村,提及的问题荒诞不经、触目惊心。然而,经过有关部门、媒体和网民的调查发现,这些文章都是虚构之作,属于虚假信息。 “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的发帖者并非上海人,而是其他省的一位女网民,因春节前夕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内容是虚构的。而之后在网上自称“江西男友”回应的网民和发帖者素不相识。此事的缘起是出于泄愤,经过网民的

15、大量转发和媒体的广泛报道,最终成为一起舆论事件。 春节还没过完,网友们的视线又从江浙转移到了东北。2016 年 2 月 14 日,一篇名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的文章在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中父亲濒死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等内容看得读者“目瞪口呆”。作者高某在文章开头还特别写道:“我要写的故乡杂记,并非杜撰虚构,而是真实的写照。”然而,事情也发生了逆转。真相是,2016 年春节期间,财经杂志社要求记者返乡,每人写一篇返乡日记,但是今年高某根本没有回乡过年,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构的。作为东北人,辽宁的戚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气愤:“这就是一些无良

16、记者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要点击量而进行的编造。这种报道有抹黑东北人形象的作用,因为东北人给全国人民留下的印象是日积月累的,加上这种负面的新闻,可能就会越来越严重。我觉得记者在道德上要受到谴责。” 此外,某自媒体还发布文章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并配图。当网民指出真实性存疑的问题后,该发帖者称,“真假其实无关紧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表示,上述文章涉及城乡话题,一些媒体未经核实地跟进报道也推动了舆情升温。 姜军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构成犯罪的

17、,依法追究责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一位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发表观点。但自由是以秩序为前提的,任何人在网络空间的言行,都不得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胡编乱造、造谣生事、胡作非为,将受到道德的谴责,乃至法律的惩处。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声,人人都是信息源、传播者。作为媒体工作者,包括媒体法人微博、微信账号运营者应该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网络媒体要认真学习领会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认真核实报道内容,不能

18、片面地挖新闻而忽视了导向,一味地抢时效而忽略了真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建立新闻信息内容管理责任制度,不得登载、发送含有违反规定的新闻信息,发现有违反规定的应当立即删除。网络论坛等平台虽然无法及时一一核实网帖的真实性,但当发现存在疑问,或者被明确告知属于虚假信息时,应采取管理措施。 面对假新闻的“大行其道”,整个新闻行业需要反思的方面有很多,对社会舆论生态与格局本身的反思只是其中之一。杜绝假新闻,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社会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合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舆论风气,彻底根除假新闻生成和传播的土壤。 5自 2015 年 8 月 12 日天津塘沽爆炸发生

19、以来,各界人士发动爱心捐款对其进行援助,舆论也掀起了逼捐潮,其中马云首当其冲。马云微博评论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部分网友言辞激烈,直指马云为何不捐款,“首富就应该捐 1 个亿”“你有钱,你应该捐款人家娱乐明星都捐款了,你更应该捐款”理性地看,这些言论不仅偏激,有的甚至是要挟。属于典型的道德绑架。慈善并非哪个人的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要求他人捐赠或者向谁捐赠以及捐赠多少。 人们没有权利要求一个人一定要从事慈善事业,即便这个人很有钱。因为财富并不是慈善与否的凭证,有钱人可以不慈善,没钱的人也可以慈善。如果认为自己的意图是善良的。就强迫别人做非强制性义务的事情,则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好心办

20、坏事,个体的权利得不到应有保证。所以,即便人们再心急,也应该清楚义务和权利的关系,不能以自己认为正确的目的,进行道德绑架。 有人会反问,那些要求马云捐款的人自己捐了吗?如此一问,很多质问者可能就会自感理亏,因为他们在理解慈善时,首先想到的是有钱人而不是自己。当然,很多人还会振振有词:我又没有钱,我捐一点钱有什么意义?马云可不一样,马云可是首富。这反映了人们在道德绑架时,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混逻辑”:把责任加给别人,谈及自己时,总提及特殊性。所以,马云是必须捐款的,因为他是首富;而我是不必捐款的,因为我是穷人。于是,慈善在悄然之间已经被认定为有钱人的事业。这是一种责任的推卸,也是一种对有钱人和慈善

21、事业的扭曲理解。 对于慈善事业,更重要的呼吁与呵护,是对慈善生态的一种关注与建设。在这一点上,舆论表达有时落在了社会现实的后头。比如因为“被逼捐”,马云被媒体“挖”出这些年干的公益一点也不少。几年前就建立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2014 年还以 145 亿元在胡润慈善榜上荣列榜首,被誉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这种致力于把慈善制度化、长期化的行为,是最该被赋予掌声的,也是“慈善舆论”最该寻找的落点。 慈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事业,需要“润物无声”的从容与涵养。经过多年的发展,不管是公益基金、企业联盟,还是民间组织,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已经奠定了初步基础,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样的情况下,舆论对于慈善事业

22、的关注,也不能止步于“捐了是作秀,不捐是冷漠;捐早是求名,捐晚是被迫;捐少是抠门,捐多是炒作”的低水平指责,而应该将民众期待引导到健康的慈善文化、积极的慈善心理、健全的慈善制度等轨道上去。 从慈善事业的健全与完善角度,舆论更需关注的,是企业家们当前做慈善的困境、慈善运作平台的短板以及多元的慈善渠道、有效的慈善监管等。或许,这才是更高层次、更有水准的“社会逼捐”,才能期待“逼”出一个健康的慈善生态来。 6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 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8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503;手机网民规模达 62 亿,占

23、比提升至 901。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而以微博、(微)视频、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三微一端”成为中国网络舆论新战场。截至 2015 年 8 月,微信公众号总数超过 1000 万个。随着微信公众账号影响力的扩大,聚焦于垂直领域的私人化、平民化、广泛化、自主化传播的“自媒体”正逐渐取代“微博大 V”,并被赋予新的民间舆论场话语权。 新媒体的产生与繁荣,必然会带来舆论格局的新变化,原来主要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导的舆论格局被打破,网络舆论以其讨论话题多元、互动交流便捷、自由平等对话、聚集民意快速、传播影响力大等特征,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语境。 在中国“主流媒体舆论场”所使用的媒介

24、基本上是传统大众媒体,其新闻议程的设置和舆论的偏向都控制在把关人手里,整个舆论传播模式是单向的,受众缺乏反馈发声的机会。官方舆论关注的是宏观的社会效应,传递的是主流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服务的是最广大的人民,但在舆论宣传时往往采用“守门人”过滤和单维度的线性传播方式,所用语言也多是格式化的官方语言,大部分公众的意见较难通过主流传媒得到及时、有效的反映,无论是态度立场还是话语方式,往往都给公众以乏味、不接地气的印象。 而“民间舆论场”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代表,具有双向通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传播者和受众互为主客体且拥有更强大的参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把分散的人群重聚起来的巨大作用,因而即使

25、是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也可能会被不断放大,形成超出预期的舆论影响力。 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两个舆论场之间缺乏应有的交集,也是造成公众“对抗”官方舆论的根本原因。两个舆论场之所以割裂,最主要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分割。也就是说,两种不同类型的媒体进一步强化了两个舆论场的割裂,造成了不同的传播方式和形态。因此, 推动两个舆论场融合成一个主流舆论场,是媒体融合的战略任务。(分数:8.00)(1).“给定资料 2”中的事件引发网民热议,请根据“给定资料 2”,概括网民的主要观点。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 150 字。(分数:2.00)_(2).“给定资料 4”中的几起假新闻经广泛传播,最终发

26、酵为舆论事件,带来恶劣影响。请紧扣“净化网络舆论生态”这一主题,以一名网上舆情观察者的身份,向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写一份建议书。 要求: (1)针对性强,建议合理可行; (2)主题明确,语言得体; (3)不超过 550 字。(分数:2.00)_(3).天津塘沽爆炸发生以后,马云微博评论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其中有网友提到“你有钱,你应该捐款”。请你根据“给定资料 5”,反驳该网友观点。 要求: (1)观点明确,分析透彻,论据充实; (2)语言流畅,条理清晰,有说服力; (3)不超过 300 字。(分数:2.00)_(4).“给定资料 6”结尾写道:“推动两个舆论场融合成一个主流舆论场,是

27、媒体融合的战略任务。”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媒体融合”为主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 字。(分数:2.00)_黑龙江公务员(申论)-试卷 38 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给定资料 12016 年 2 月 19 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

28、和国家前途命运。”会议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管是党报党刊、都市类媒体、新媒体还是专题节目、广告宣传,甚至娱乐新闻。导向意识全程全面贯穿新闻舆论工作的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和灵魂。作为党的新闻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就在于及时发出“主流声音”、构建“主流叙述”。在这个众说纷纭的时代,越发需要党媒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但是导向也不是刻板的说教,而是“好记者讲好故事”。 当

29、今世界,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先进的思想,若无先进的传播手段支撑,便很难深入人心;正确的主张,若没有快速多样的先进技术传播,便无法有效占据舆论阵地。 针对新的时代特点,习近平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而早在 2014 年 8 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就提出了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

30、创新发展思路。 22015 年 12 月 6 日,一则名为S 市城管也太欺负外地人了的帖子让 H 省 S 市城管和退休干部毕某成为舆论焦点。毕某发帖说,12月 4 日下午,他在 S 市 Y 区海边游泳时,载有衣物的自行车链锁被城管剪断,衣物和车辆均被城管扣走,致其身穿裤头:徒步街头,多次交涉均未取回衣物,在 4 个多小时里身心受到羞辱。 12 月 7 日凌晨,S市委宣传部发通报称,事发时毕某的车辆违规停放,因当时找不到车主,执法人员依规对车辆进行暂时扣押。对执法不够人性化,Y 区政府道歉,并责成涉事城管深刻检讨,对责任人停职。 对此,毕某认为通报诚意不足,目前没人向他当面致歉,他要求当地城管局

31、局长亲自向他说明此事。此外,他表示将起诉当地城管局,要求其赔偿人格损害 1 元钱,并登报致歉。 12 月 8 日下午,S 市 Y 区副区长、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和两名涉事城管执法队员,登门向毕某道歉。毕某当场表示,接受道歉。 12 月 12 日,网上有文章称毕某存在炒作嫌疑,并有视频为证。对此,毕某承认有所隐瞒,向公众及媒体道歉。 该事件从帖子发布后受到大量媒体和网民的关注,下面是一些网民的网上留言: 网民 1:拘押物品连衣服都扣了?还当天取不出来?是蛮横惯了,当事人不在,随意扣押物品,城管有这么大权力? 网民 2:厅官短裤行是对“城管的恶俗”营销,我们不该嘲笑奚落一个老人的偏执与“恶俗”,而应

32、该感谢他,以自损人格的方式,向一切不公和野蛮叫板,以“恶俗”的方式,“营销”一个城管队伍的恶俗、强势和霸蛮。 网民 3:他违章停车,城管合理执法,干吗要处罚城管,就因为对方是厅官? 网民 4:S 市政府为城管人员在文明执法和人性化执法方面存在不足,已经公开道歉了,按照“上帝归上帝、撒旦归撒旦”原则,建议毕先生也该公开道歉,为您乱停乱放的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道歉。 网民 5:不论他们谁对谁错,如果对方不是一个退休干部,结果会是怎样?这只是一件寻常事,只是当事人身份不同,才会引发这么大的舆论争议。 网民 6:很多人起初一听城管又欺人了,牙咬得嘎嘎响。后来一听是厅官,就乐得不行了,直呼“城管终于做了一

33、回好事”告诫毕某在 Y 区的处理意见面前“应该知足”。这种有选择性的同情与站队,非常不理性,也没有法治定力。今天你无原则地为城管执了一回领导的法而叫好,明天你被粗暴无人性的执法找上门来时,你想要的公正公平与人性化,便会离你远去。S 市“隔空一枪”,千万别以为你就不是受害者。 网民 7:S 市这次粗暴执法,枪口撞在了退休厅官身上,实际上是将他视作普通百姓来执法的。如果没有粗暴、只有执法,那么,一碗水端这么平,也是好事。但关键是,一听说是这么个来头,碗里的水晃荡了,原先所坚持的也不坚持了,最初的绝对正确也觉得多少有些错了。一个执法部门,把执法的权力玩弄到这个地步,旁观者看着不以为丑、反以为勇,这种

34、实用主义的思维,是无助于城管执法这把尺子能够拿捏到位的。 网民 8:此次事件本应不算是太过严重的新闻事件,谁对谁错,只需依法依规办理。厅官作为媒体工作者,挟持消费民意,试图用舆论达成个人目的,本身就丢掉了厅官的身份和党员的党性。也建议 S市相关政府机构,在此事件中,应该表现出更加明确的态度,承认改正错误的同时,也要坚持和维护依法治国和按规章办事的合理性。 网民 9:从 S 市的应对来看,两天时间里从市长热线到警方再到宣传部门等可谓紧锣密鼓,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应对处置的过程,一众人等忙碌而低效,表明 S 市在处理社会事件时缺乏风险预警意识和系统的风险调控逻辑,不衔接、不顺畅、不严谨的业务处置流

35、程,将拖累 S 市政府树立良好形象的艰辛努力。 3现在,有一些人口无遮拦,屡出“最牛官话”“雷语”,丝毫没有“怕”字。也有一些干部害怕“说错话”。面对群众的质疑,面对舆论的“围观”,要么三缄其口,做什么都不说的“泥菩萨”:要么套话连篇,做“空心传声筒”的“太极手”。其结果,不仅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公信力流失,而且容易使小问题变成大事件,小矛盾酿成大危机。 官员,是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应处处谨言慎行。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说:“媒体在采访一些官员时遭到拒绝,是因为这些官员在工作过程中很少学过如何面对媒体。再一个,群众现在还不适应官员在媒体上说错话,要求官员说的

36、基本上字字句句都是真理。”所以他希望刚开始要给一个机会,允许他们说错一句话、两句话。 2016 年 3 月 6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团组开放。在会上,黑龙江省省长陆昊称,“龙煤井下职工 8 万人,到现在为止,没有少发一个月工资,没有减一分收入。”这一言论,引起了媒体争相报道。但是,剧情却在一个星期后发生了反转。 3 月 13 日,陆昊省长在代表团驻地接受采访时直言:“井上职工欠薪我们一直是掌握的。井下职工确实有欠薪,这个情况,我说错了,不管什么层级报告错了,不管任何原因,错了就要改。改了,还要努力解决问题,同时深刻吸取教训。”新闻一出,舆论哗然,不少网友直呼“省长都被骗了”。不过,

37、令人欣喜的是,陆昊省长说错话一事,没有遭到舆论的“炮轰”,相反,舆论还对其知错就改的真诚态度给予了点赞。 “允许官员说错话”,这种舆论的转变是一种进步。很多时候,官员之所以害怕面对媒体,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舆论不允许官员说错话。因此,一个官员说话稍有不慎,或者考虑得不太周全,就会被网友斥之为“说谎”,甚至归结为“雷语”,进而对其开启“痛批”模式。迫于舆论的压力,部分说错话的官员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如果说,那些因为说错话遭到舆论“围攻”的官员,还可以理解,那么一些委员代表的舆论遭遇就颇有点冤枉了。2016 年全国两会上,对于近年来屡次提到的法官流失严重、工资待遇不

38、高等问题,政协委员朱某认为,法官待遇应达到 30 万元年薪,人均到手收入 15 万20 万元是比较合理的。此言一出,立即就引来了网民无数的“板砖”,更有些网友愤怒的质问朱某,“到底在替谁说话”。朱某的话说错了吗?未必。只不过是,他说的话没有迎合民意。但是,这样的声音虽然说不上是“好声音”,但是至少是“真声音”。一个健康的舆论生态,应该是既要容得下悦耳的“好声音”,又要容得下刺耳的“真声音”。 其实,不少人都呼吁过“允许官员说错话”。王岐山 2004 年在任职北京市市长时,就曾经说过,“老百姓应允许官员有时说句错话,要不然政府工作人员一对着镜头就紧张,又去念稿,说话怎么会生动?美国总统布什还老说

39、错话呢!说错后,新闻发言人再去纠正就是了!”类似的话,现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 2008 年在任职广东省委书记时也说过,“要让领导同志讲真话不讲套话,讲实话不讲空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就必须允许他讲不准确的话,或者是允许他讲错话。” 政府官员也是普通人,对社会公共问题的认识也有其个人的一面,他们不可能是真理的化身,不可能总是对的。一旦某个政府官员在面对公众质询和媒体采访时,出于各种原因讲一些错话,只要不是本质性的重大错误,就不应当轻率地、简单地被处理。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对讲了错话的政府官员进行严肃批评,让他们在认识错误后,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公众也应调整心态,给

40、他们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对于具体的政府官员来说,讲了错话,就应当主动承认错误就应当在已经产生不良影响的范围内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影响,并且要以此为鉴,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策水平,力争不讲错话。总之,允许官员说错话,这是一种舆论进步。敢于承认错误的官员也不失为一名好官员。 42016 年春节期间,“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霸气媳妇回农村掀翻桌子”等文章流传广泛,这些发布在网络贴吧、微博、微信公众号上的内容,通过互联网传播,迅速引起媒体和网民热议。 这些文章描绘事件不一、地点不同,但都把矛头对准了中国农村,提及的问题荒诞不经、触目惊心。然而,经过有关部门、媒体和网民的调查发现,这些文章都是虚构之作,属

41、于虚假信息。 “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的发帖者并非上海人,而是其他省的一位女网民,因春节前夕与丈夫吵架,不愿去丈夫老家过年而独自留守家中,于是发帖宣泄情绪,内容是虚构的。而之后在网上自称“江西男友”回应的网民和发帖者素不相识。此事的缘起是出于泄愤,经过网民的大量转发和媒体的广泛报道,最终成为一起舆论事件。 春节还没过完,网友们的视线又从江浙转移到了东北。2016 年 2 月 14 日,一篇名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的文章在财经杂志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中父亲濒死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等内容看得读者“目瞪口呆”。作者高某在文章开头还特别写道:“我要写的故乡

42、杂记,并非杜撰虚构,而是真实的写照。”然而,事情也发生了逆转。真相是,2016 年春节期间,财经杂志社要求记者返乡,每人写一篇返乡日记,但是今年高某根本没有回乡过年,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构的。作为东北人,辽宁的戚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气愤:“这就是一些无良记者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要点击量而进行的编造。这种报道有抹黑东北人形象的作用,因为东北人给全国人民留下的印象是日积月累的,加上这种负面的新闻,可能就会越来越严重。我觉得记者在道德上要受到谴责。” 此外,某自媒体还发布文章霸气媳妇回农村:光干活不让上桌掀翻了自己做的一桌子菜!并配图。当网民指出真实性存疑的问题后,该发帖者称,“真假其实无关紧要

43、”。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言人姜军表示,上述文章涉及城乡话题,一些媒体未经核实地跟进报道也推动了舆情升温。 姜军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责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一位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发表观点。但自由是以秩序为前提的,任何人在网络空间的言行,都不得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胡编乱造、造谣生事、胡作非为,将受到道德的谴责,乃至法律的惩处。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声,人人都是信息源、传播者。作为媒体工作者,包括媒体法人微博、微信账号运营者应该以

44、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网络媒体要认真学习领会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认真核实报道内容,不能片面地挖新闻而忽视了导向,一味地抢时效而忽略了真假。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建立新闻信息内容管理责任制度,不得登载、发送含有违反规定的新闻信息,发现有违反规定的应当立即删除。网络论坛等平台虽然无法及时一一核实网帖的真实性,但当发现存在疑问,或者被明确告知属于虚假信息时,应采取管理措施。 面对假新闻的“大行

45、其道”,整个新闻行业需要反思的方面有很多,对社会舆论生态与格局本身的反思只是其中之一。杜绝假新闻,需要监管部门、媒体和社会有识之士联合起来,合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舆论风气,彻底根除假新闻生成和传播的土壤。 5自 2015 年 8 月 12 日天津塘沽爆炸发生以来,各界人士发动爱心捐款对其进行援助,舆论也掀起了逼捐潮,其中马云首当其冲。马云微博评论被清一色的“逼捐款”留言所覆盖。部分网友言辞激烈,直指马云为何不捐款,“首富就应该捐 1 个亿”“你有钱,你应该捐款人家娱乐明星都捐款了,你更应该捐款”理性地看,这些言论不仅偏激,有的甚至是要挟。属于典型的道德绑架。慈善并非哪个人的法律责任,任何人都没

46、有权力要求他人捐赠或者向谁捐赠以及捐赠多少。 人们没有权利要求一个人一定要从事慈善事业,即便这个人很有钱。因为财富并不是慈善与否的凭证,有钱人可以不慈善,没钱的人也可以慈善。如果认为自己的意图是善良的。就强迫别人做非强制性义务的事情,则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好心办坏事,个体的权利得不到应有保证。所以,即便人们再心急,也应该清楚义务和权利的关系,不能以自己认为正确的目的,进行道德绑架。 有人会反问,那些要求马云捐款的人自己捐了吗?如此一问,很多质问者可能就会自感理亏,因为他们在理解慈善时,首先想到的是有钱人而不是自己。当然,很多人还会振振有词:我又没有钱,我捐一点钱有什么意义?马云可不一样,马云可是首

47、富。这反映了人们在道德绑架时,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混逻辑”:把责任加给别人,谈及自己时,总提及特殊性。所以,马云是必须捐款的,因为他是首富;而我是不必捐款的,因为我是穷人。于是,慈善在悄然之间已经被认定为有钱人的事业。这是一种责任的推卸,也是一种对有钱人和慈善事业的扭曲理解。 对于慈善事业,更重要的呼吁与呵护,是对慈善生态的一种关注与建设。在这一点上,舆论表达有时落在了社会现实的后头。比如因为“被逼捐”,马云被媒体“挖”出这些年干的公益一点也不少。几年前就建立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2014 年还以 145 亿元在胡润慈善榜上荣列榜首,被誉为“中国最慷慨的慈善家”。这种致力于把慈善制度化、长期化的

48、行为,是最该被赋予掌声的,也是“慈善舆论”最该寻找的落点。 慈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事业,需要“润物无声”的从容与涵养。经过多年的发展,不管是公益基金、企业联盟,还是民间组织,公益慈善事业在中国已经奠定了初步基础,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这样的情况下,舆论对于慈善事业的关注,也不能止步于“捐了是作秀,不捐是冷漠;捐早是求名,捐晚是被迫;捐少是抠门,捐多是炒作”的低水平指责,而应该将民众期待引导到健康的慈善文化、积极的慈善心理、健全的慈善制度等轨道上去。 从慈善事业的健全与完善角度,舆论更需关注的,是企业家们当前做慈善的困境、慈善运作平台的短板以及多元的慈善渠道、有效的慈善监管等。或许,这才是更高层次、更有水准的“社会逼捐”,才能期待“逼”出一个健康的慈善生态来。 6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 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 68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503;手机网民规模达 62 亿,占比提升至 901。互联网全面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而以微博、(微)视频、微信、客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