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218591 液压捣固机橡胶减振器 19910726发布 1992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液压捣固机橡胶减振器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捣固机橡胶减振器的型式尺寸、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轻、小型液压捣固机用橡胶减振器。 2. 引用标准 GB 196 普通螺纹 基本尺寸 GB 197 普通螺纹 公差与配合 GB 528 硫化橡胶拉伸性能的试验 GB 531 橡胶邵氏A型硬度试验方法 GB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3. 型式尺
2、寸及型号 3.1. 型式尺寸 3.2. 型号 14. 术语及基本参数 4.1. 术语 减振器拉伸力:减振器静态轴向拉伸至断裂时的拉力。 4.2. 基本参数,见表1。 表 1 名 称 参 数 轴向压缩额定载荷 kN 9 橡胶硬度(邵氏A) 5400024+拉伸理 kN 18 5. 技术要术 5.1. 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 胶料应用耐油橡胶,不得使用再生橡胶。 5.3. 金属件应符合图样要求。螺纹及其公差按GB 196,GB 197的规定。 5.4. 减振器的基本参数应符合4.2条的要求。 5.5. 额定载荷(9kN)轴向压缩试验后,减振器不得异常。 5.6. 减
3、振器在温度为902,时间为24h的热老化试验后,橡胶不得变形和变色。 5.7. 减振器在温度为-401,时间为4h的低温试验后,橡胶不得脆裂。 5.8. 减振器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5.8.1. 金属件不得锈蚀,表面应光洁、无裂痕,不得存在妨障使用的机械损伤。 5.8.2. 金属与橡胶粘结面不得有裂缝。 5.8.3. 橡胶不得龟裂。 5.8.4. 橡胶表面应光洁,无气泡、孔隙、裂纹,瘤块、飞边、杂质和其它缺陷。 5.8.5. 减振器表面应有均匀的保护涂层。 6. 试验方法 6.1. 采用制成24h后的减振器成品进行试验。 6.2. 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 6.3. 用合格的螺母试拧螺杆。
4、26.4. 用游标卡尺测量自由状态时减振器高度H。 6.5. 减振器置于恒温箱中,迅速加热至规定温度进行热老化试验。 6.6. 减振器置于冷冻箱(室)中,按规定温度、时间冷冻后,使螺杆水平从1.5m高度自由落到硬地面上。 6.7. 测量减振器拉伸力时,应使用两个螺纹套拧紧在减振器的螺杆上,试验机的夹持器夹紧螺纹套对减振器施加拉伸力。试验方法按GB 528的第3条、第6.1条的有关规定进行。 6.8. 测量橡胶硬度前应用0号砂布磨去橡胶表面的保护涂层。磨削范围为硬度计受压面积。试验方法参照GB 531的有关规定。可用便携式邵氏硬度计测试橡胶硬度。 7. 检验规则 7.1. 由制造工厂的质量检验部
5、门进行产品检验。符合本标准的产品逐个发给质量合格证。 7.2. 出厂检验 7.2.1. 逐个检验减振器的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5.8条的要求。 7.2.2. 每40个减振器按表2的规定抽样检验拉伸力,应符合4.2条的有关要求。在7.3.1条b情况时,不再作此项检验。 7.3. 型式检验 7.3.1. 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制及停产半年后再生产时; b产品数量每200个时; c金属橡胶粘结剂变化时; d胶料,工艺变化时; e减振器结构改变影响性能时。 7.3.2. 型式检验项目: a在7.3.1条a.c.d.e情况时,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各条; b在7.3.1条b情况时,检验项
6、目列于表2。 7.3.3. 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按GB2829的规定进行一次抽样判定是否合格,如表2。 3表2 类别 检验项目 批量 判别水平样本大小RQL 判定数 橡胶硬度 减振器高度 H 40 8 40 Ac=1 Re2 出 厂 检 验 拉伸力 40 1 50 型 式 检 验 轴向压缩试验热老化试验低温试验 200 2 40 Ac0 Re=1 8. 标志、包装和贮存 8.1. 标志 8.1.1. 减振器上应有下列标志: a型号; b制造厂名(或工厂代号)。 8.1.2. 包装箱上应标出减振器型号、数量、制造日期、制造工厂和质量。 8.2. 包装 8.2.1. 每个减振器及其合格证用一个塑料袋包装。 8.2.2. 每箱总质量不超过50kg。包装箱应加以防潮。 8.3. 贮存 8.3.1. 减振器应在自由状态下贮存在温变为040、相对湿度不大于80%的环境中。 8.3.2. 避免阳光直射,距热源1m以外。 8.3.3. 防止与油类,酸、碱及其它有害物质接触。 8.3.4. 自制造日期起二年内(含使用期半年),若因产品质量致减振器断、裂、损坏、制造工厂应予以退换。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门。 本标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刘培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