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计算机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2008年下半年下午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1339346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计算机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2008年下半年下午真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计算机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2008年下半年下午真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计算机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2008年下半年下午真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计算机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2008年下半年下午真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计算机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2008年下半年下午真题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计算机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 2008 年下半年下午真题及答案解析(总分:10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试题一/B(总题数:1,分数:15.00)1.【说明】 下面流程图的功能是:在已知字符串 A 中查找特定字符串 B,如果存在,则输出 B 串首字符在 A 串中的位置,否则输出-1。设串 A 由 n 个字符 A(0),A(1),A(n-1)组成,串 B 由 m 个字符 B(0),B(1),B(m-1)组成,其中 nm0。在串 A 中查找串 B 的基本算法如下:从串 A 的首字符 A(0)开始,取子串 A(0)A(1)A(m-1)与串 B 比较;若不同,则再取子串 A(1)A(2)A(m

2、)与串 B 比较,依次类推。 例如,字符串“CABBRFFD”中存在字符子串“BRF”(输出 3),不存在字符子串“RFD”(输出-1)。 在流程图中,i 用于访问串 A 中的字符(i=0,1,n-1),j 用于访问串 B 中的字符(j=0,1,m-1)。在比较 A(i)A(i/1)A(i+m-1)与 B(0)B(1)B(m-1)时,需要对 A(i)与 B(0)、A(i+1)与 B(1)、A(i+j)与B(j)等逐对字符进行比较。若发现不同,则需要取下一个子串进行比较,依此类推。 【流程图】 (分数:15.00)_二、B试题二/B(总题数:1,分数:15.00)2.【说明】 下面 C 程序代码

3、的功能是:对于输入的一个正整数 n(100n1000),先判断其是否是回文数(正读反读都一样的数)。若不是,则将 n 与其反序数相加,再判断得到的和数是否为回文数,若还不是,再将该和数与其反序数相加并进行判断,依此类推,直到得到一个回文数为止。例如,278 不是回文数,其反序数为 872,相加后得到的 1150 还不是回文数,再将 1150 与其反序数 511 相加,得到的 1661 是回文数。 函数 int isPalm(long m)的功能是:将正整数 m 的各位数字取出存入数组中,然后判断其是否为回文数。若 m 是回文数则返回 1,否则返回 0。 【C 程序代码】 #include st

4、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isPalm(long m) /*判断 m 是否为回文数*/ int i = 0, k = 0; char str32; while (m 0) /*从个位数开始逐个取出 m 的各位数字并存入字符数组 str*/ strk+ = U(1) /U + 0; m = m / 10; for(i = 0; i k/2; i+) /*判断 str 中的 k 个数字字符序列是否是回文*/ if ( stri != strU (2) /U ) return 0; return 1; int main ( ) long n, a, t; printf(

5、“input a positive integer:“); scanf(“%ld“, if (n 100 | n =1000) return -1 ; while(U (3) /U) /*n 不是回文数时执行循环*/ printf(“%ld- “, n); for(a = 0, t = n; t 0; ) /*计算 n 的反序数并存入 a*/ a = U(4) /U*10 + t % 10; t = t / 10; /*end of for*/ n =U (5) /U; /*与反序数求和*/ /*end of while*/ printf (“%id/n“,n); system(“pause“

6、); return 0; (分数:15.00)_三、B试题三/B(总题数:1,分数:15.00)3.【说明】 已知某二叉树的非叶子结点都有两个孩子结点,现将该二叉树存储在结构数组 Ht 中。结点结构及数组 Ht 的定义如下: #define MAXLEAFNUM 30 struct node char ch; /*当前结点表示的字符,对于非叶子结点,此域不用*/ char *pstr; /*当前结点的编码指针,非叶子结点不用*/ int parent; /*当前结点的父结点,为 0 时表示无父结点*/ int lchild,rchild; /*当前结点的左、右孩子结点,为 0 时表示无对应的孩

7、子结点*/ ; struct node Ht2*MAXLEAFNUM; /*数组元素 Ht0不用*/ 该二叉树的 n 个叶子结点存储在下标为 1n 的 Ht 数组元素中。例如,某二叉树如果其存储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与叶子结点 a 对应的数组元素下标为 1,a 的父结点存储在 Ht5,表示为 Ht1.parent=5。Ht7.parent=0表示 7 号结点是树根,Ht7.child=3、Ht7.rchild=6 分别表示 7 号结点的左孩子是 3 号结点、右孩子是 6 号结点。 如果用 0 或 1 分别标识二叉树的左分支和右分支(如上图所示),从根结点开始到叶子结点为止,按所经过分支的次序将

8、相应标识依次排列,可得到一个 0、1 序列,称之为对应叶子结点的编码。例如,上图中 a,b,c,d 的编码分别是 100,101,0,11。 函数 LeafCode(Ht,n)的功能是:求解存储在 Ht 中的二叉树中所有叶子结点(n 个)的编码,叶子结点存储在 Ht1Htn中,求出的编码存储区由对应的数组元素 pstr 域指示。 函数 LeafCode 从叶子到根逆向求叶子结点的编码。例如,对上图中叶子结点 a 求编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分数:15.00)_四、B试题四/B(总题数:1,分数:15.00)阅读以下说明和 C 函数代码,回答问题并将解答写在对应栏内。【说明】著名的菲波那契数列定

9、义式为f1=1 f2=1 fn=fn-1+fn-2 (n=3,4,)因此,从第 1 项开始的该数列为 1,1,2,3,5,8,13,21,。函数 fibl 和 fib2 分别用递归方式和迭代方式求解菲波那契数列的第 n 项(调用 fib1、fib2 时可确保参数 n 获得一个正整数)。【C 函数代码】(分数:15.00)(1).【问题 1】函数 fib1 和 fib2 存在错误,只需分别修改其中的一行代码即可改正错误。(1)函数 fib1 不能通过编译,请写出 fib1 中错误所在行修改正确后的完整代码。(2)函数 fib2 在 n2 时不能获得正确结果,请写出 fib2 中错误所在行修改正确

10、后的完整代码。(分数:5.00)_(2).【问题 2】将函数 fib1 和 fib2 改正后进行测试,发现前 46 项都正确,而第 47 项的值是一个负数,请说明原因。(分数:5.00)_(3).【问题 3】函数 fib1、fib2 求得菲波那契数列第 n 项(n40)的速度并不相同,请指出速度慢的函数名,并简要说明原因。(分数:5.00)_五、B试题五/B(总题数:1,分数:15.00)4.【应用说明】本应用运行时,由用户输入一个正整数 n 后自动产生 n 个正整数,然后按照用户的指定要求对该组数进行处理。该应用的运行界面如下图所示:(分数:15.00)_六、B试题六/B(总题数:1,分数:

11、15.00)5.【说明】C+标准模板库中提供了 vector 模板类,可作为动态数组使用,并可容纳任意数据类型,其所属的命名空间为 std。vector 模板类的部分方法说明如下表所示: 方 法 含 义push_back(k) 向 vector 对象的尾部添加一个元素 kbegin() 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该对象指向 vector 中的第一个元素end() 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该对象指向 vector 中的最后一个元素empty() 测试 vector 对象是否为空erase(ptr) 删除 vector 中 ptr 指向的元素【C+代码】#include iostream#include v

12、ectorusing namespace U(1) /U;typedef vectorU (2) /U INTVECTOR;const int ARRAY_SIZE = 6;void ShowVector (INTVECTOR int main() INTVECTOR theVector;/ 初始化 theVector, 将 theVector 的元素依次设置为 0 至 5for (int cEachItem = 0; cEachItem ARRAY_SIZE; cEachItem+theVector.push_back(U (3) /U);ShowVector(theVector); / 依

13、次输出 theVector 中的元素theVector.erase (theVector.begin () + 3;ShowVector(theVector);void ShowVector (INTVECTOR return;INTVECTOR:iterator U(4) /U;for (theIterator=theVector.begin(); theIterator !=theVector.end(); theIterator+) cout *theIterator;if (theIterator != theVector.end()-1) cout “, “;cout end1;该程

14、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0,1,2,3,4,5U (5) /U(分数:15.00)_七、B试题七/B(总题数:1,分数:15.00)6.【说明】java.util 库中提供了 Vector 模板类,可作为动态数组使用,并可容纳任意数据类型。该类的部分方法说明如下表所示: 方法名 含 义add(k) 向 vector 对象的尾部添加一个元素 kremoveElementAt(i) 删除序号为 i 的元素(vector 元素序号从 0 开始)isEmpty() 判断 vector 对象是否含有元素size() 返回 vector 对象中所包含的元素个数【Java 代码】import U(1) /U;

15、public class JavaMain static private final int U(2) /U = 6;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VectorInteger theVector = new VectorU (3) /U();/ 初始化 theVector, 将 theVector 的元素设置为 0 至 5for (int cEachItem = 0; cEachItem ARRAY_SIZE; cEachItem+)theVector.add(U (4) /U);showVector(theVector); / 依次输出 theVec

16、tor 中的元素theVector.removeElementAt(3);showVector(theVector);public static void showVector(VectorInteger theVectorif (theVector.isEmpty() System.out.println(“theVectcr is empty.“);return;for (int loop = 0; loop theVector.size(); loop+)System.out.print(theVector.get(loop);System.out.print(“, “);System.

17、out.println();该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0,1,2,3,4,5U (5) /U(分数:15.00)_计算机水平考试初级程序员 2008 年下半年下午真题答案解析(总分:10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试题一/B(总题数:1,分数:15.00)1.【说明】 下面流程图的功能是:在已知字符串 A 中查找特定字符串 B,如果存在,则输出 B 串首字符在 A 串中的位置,否则输出-1。设串 A 由 n 个字符 A(0),A(1),A(n-1)组成,串 B 由 m 个字符 B(0),B(1),B(m-1)组成,其中 nm0。在串 A 中查找串 B 的基本算法如下:从串 A 的首字

18、符 A(0)开始,取子串 A(0)A(1)A(m-1)与串 B 比较;若不同,则再取子串 A(1)A(2)A(m)与串 B 比较,依次类推。 例如,字符串“CABBRFFD”中存在字符子串“BRF”(输出 3),不存在字符子串“RFD”(输出-1)。 在流程图中,i 用于访问串 A 中的字符(i=0,1,n-1),j 用于访问串 B 中的字符(j=0,1,m-1)。在比较 A(i)A(i/1)A(i+m-1)与 B(0)B(1)B(m-1)时,需要对 A(i)与 B(0)、A(i+1)与 B(1)、A(i+j)与B(j)等逐对字符进行比较。若发现不同,则需要取下一个子串进行比较,依此类推。 【

19、流程图】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 j+1 (2) i+1 (3) 0 (4) i (5) -1 分析 本题采用的是最简单的字符子串查找算法。 在串A 中查找是否含有串 B,通常是在串 A 中从左到右取逐个子串与串 B 进行比较。在比较子串时,需要从左到右逐个字符进行比较。 题中已设串 A 的长度为 n,存储数组为 A,动态指针标记为 i;串 B 的长度为m,存储数组为 B,动态指针标记为 j。 如果用伪代码来描述这种算法的核心思想,则可以用以下的两重循环来说明。 外循环为: For i=0 to n-m do A(i)A(i+1).A(i+m-1)B(0)B(1).B

20、(m-1) 要实现上述比较,可以采用内循环: For j=0 to m-1 do A(i+j)B(j) 将这两重循环合并在一起就是: For i = 0 to n-1 do For j = 0 to m-1 do A(i+j)B(j) 这两重循环都有一个特点:若发现比较的结果不相同时,就立即退出循环。因此,本题中的流程图可以间接使用循环概念。 初始时,i 与 j 都赋值 0,做比较A(i+j)B(j)。 若发现相等,则继续内循环(走图的左侧),j 应该增 1,继续比较,直到 j=m 为止,表示找到了子串(应输出子串的起始位置 i);若发现不等,则退出内循环,继续开始外循环(走图的右侧),j应恢

21、复为 0,i 应增 1,继续比较,直到 in-m 为止,表示不存在这样的子串(输出-1)。 在设计流程图时,主要的难点是确定循环的边界(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当难以确定边界值变量的正确性时,可以用具体的数值之例来验证。这是程序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二、B试题二/B(总题数:1,分数:15.00)2.【说明】 下面 C 程序代码的功能是:对于输入的一个正整数 n(100n1000),先判断其是否是回文数(正读反读都一样的数)。若不是,则将 n 与其反序数相加,再判断得到的和数是否为回文数,若还不是,再将该和数与其反序数相加并进行判断,依此类推,直到得到一个回文数为止。例如,278 不是回文数,其反

22、序数为 872,相加后得到的 1150 还不是回文数,再将 1150 与其反序数 511 相加,得到的 1661 是回文数。 函数 int isPalm(long m)的功能是:将正整数 m 的各位数字取出存入数组中,然后判断其是否为回文数。若 m 是回文数则返回 1,否则返回 0。 【C 程序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isPalm(long m) /*判断 m 是否为回文数*/ int i = 0, k = 0; char str32; while (m 0) /*从个位数开始逐个取出 m 的各位数字并存入字符数组 str*/ st

23、rk+ = U(1) /U + 0; m = m / 10; for(i = 0; i k/2; i+) /*判断 str 中的 k 个数字字符序列是否是回文*/ if ( stri != strU (2) /U ) return 0; return 1; int main ( ) long n, a, t; printf(“input a positive integer:“); scanf(“%ld“, if (n 100 | n =1000) return -1 ; while(U (3) /U) /*n 不是回文数时执行循环*/ printf(“%ld- “, n); for(a =

24、0, t = n; t 0; ) /*计算 n 的反序数并存入 a*/ a = U(4) /U*10 + t % 10; t = t / 10; /*end of for*/ n =U (5) /U; /*与反序数求和*/ /*end of while*/ printf (“%id/n“,n); system(“pause“); return 0;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 m%10,或其等价表示 (2) k-1-i (3) !isPalm(n),或 isPalm(n)!=1,或 isPalm(n)= =0 (4) a (5) n+a 分析 本题考查 C 程序设计的基本

25、能力。 函数 isPalm(long m)的功能是判断 m 是否为回文数,其方法是先将 m 的各位数字依次取出转换为对应的数字字符保存在数组 str 中,然后再判断 str 中的字符序列是否对称。代码如下: while (m0) /*从个位数开始逐个取出 m 的各位数字并存入字符数组str*/ strk+ = m % 10 + 0; m=m/10; 因此,空(1)处应填入“m%10“,将数 m 的个位数字取出。以上 while 循环结束时,k 的值即为 m 取初始值时的位数。 若需判断 str0、str1、strk-1中的 k 个数字字符序列是否对称,则应依次比较 str0与 strk-1、s

26、tr1与 strk-2、strk/2-1与strk2+1是否相等,若都相等,则是回文数;若其中有一处不等,则不是回文数。代码如下: for(i=0; ik/2; i+) if ( stri !=strU (2) /U ) return 0; 因此,空(2)处应填入“k-1-i”。 根据题目描述,从最初输入的数开始,直到得到一个回文数时结束,因此对于数 n,调用函数 is Palm(n),根据返回值确定 n 是否为一个回文数,空(3)处应填入“!isPalm(n)”。 为了求一个数 t 的反序数,可从其个位数字开始,依次取出其各位数字并进行组合。下面以 t=345 举例说明通过整除取余“%”、整

27、除“/”取出各位数字并组合出 543 的过程。 初始时:a=0 t=345 下一步:345%10=5 a*10+5=a=5 t/10=345/10=t=34 下一步:34%10=4 a*10+4=a=54 t/10=34/10=t=3 下一步:3%10=3 a*10+3=a=543 t/10=3/10=t=0 因此,可知空(4)处应填入“a”。 最后数 n 与其反序数 a 相加得到新的数,继续产生回文数的过程。空(5)处应填入“n+a”。三、B试题三/B(总题数:1,分数:15.00)3.【说明】 已知某二叉树的非叶子结点都有两个孩子结点,现将该二叉树存储在结构数组 Ht 中。结点结构及数组

28、Ht 的定义如下: #define MAXLEAFNUM 30 struct node char ch; /*当前结点表示的字符,对于非叶子结点,此域不用*/ char *pstr; /*当前结点的编码指针,非叶子结点不用*/ int parent; /*当前结点的父结点,为 0 时表示无父结点*/ int lchild,rchild; /*当前结点的左、右孩子结点,为 0 时表示无对应的孩子结点*/ ; struct node Ht2*MAXLEAFNUM; /*数组元素 Ht0不用*/ 该二叉树的 n 个叶子结点存储在下标为 1n 的 Ht 数组元素中。例如,某二叉树如果其存储结构如下图所

29、示,其中,与叶子结点 a 对应的数组元素下标为 1,a 的父结点存储在 Ht5,表示为 Ht1.parent=5。Ht7.parent=0表示 7 号结点是树根,Ht7.child=3、Ht7.rchild=6 分别表示 7 号结点的左孩子是 3 号结点、右孩子是 6 号结点。 如果用 0 或 1 分别标识二叉树的左分支和右分支(如上图所示),从根结点开始到叶子结点为止,按所经过分支的次序将相应标识依次排列,可得到一个 0、1 序列,称之为对应叶子结点的编码。例如,上图中 a,b,c,d 的编码分别是 100,101,0,11。 函数 LeafCode(Ht,n)的功能是:求解存储在 Ht 中

30、的二叉树中所有叶子结点(n 个)的编码,叶子结点存储在 Ht1Htn中,求出的编码存储区由对应的数组元素 pstr 域指示。 函数 LeafCode 从叶子到根逆向求叶子结点的编码。例如,对上图中叶子结点 a 求编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 i=n,或其等价表示 (2) 0 (3) Htpf,或(*(Ht+pf) (4) pf (5) typedef vectorU (2) /U INTVECTOR;const int ARRAY_SIZE = 6;void ShowVector (INTVECTOR int main() INTVECTOR the

31、Vector;/ 初始化 theVector, 将 theVector 的元素依次设置为 0 至 5for (int cEachItem = 0; cEachItem ARRAY_SIZE; cEachItem+theVector.push_back(U (3) /U);ShowVector(theVector); / 依次输出 theVector 中的元素theVector.erase (theVector.begin () + 3;ShowVector(theVector);void ShowVector (INTVECTOR return;INTVECTOR:iterator U(4)

32、/U;for (theIterator=theVector.begin(); theIterator !=theVector.end(); theIterator+) cout *theIterator;if (theIterator != theVector.end()-1) cout “, “;cout end1;该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0,1,2,3,4,5U (5) /U(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 std (2) int (3) cEachItem (4) theIterator (5) 0,1,2,4,5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C+语言的基本使用以及类库的应用。

33、 在使用标准 C+库中所提供的对象时,一般需要引用标准的命名空间。所以空(1)需要填入标准的命名空间 std。空(2)处主要考查是否会使用 C+提供的模板类。C+中 Vector模板类可存储任意类型,在定义 Vector 模板类的对象时,需要指定 Vector 对象的类型。从后面的代码可以看出,Vector 被用于存储整型数,所以,空(2)处应填写整型血。初始化代码将 0 到 5 共 6 个整数存储到 theVector 对象中,所以,空(3)处将循环变量的值存入 theVector 中。空(4)处代码部分主要是循环输出 theVector 对象的内容,使用了迭代器的访问方式,因此空(4)处应

34、该为定义迭代器变量,在后续的循环中使用该变量。程序运行时将首先输出 0 至 5,其次会删除第 3 个元素,再次输出时将不再包含整数3。七、B试题七/B(总题数:1,分数:15.00)6.【说明】java.util 库中提供了 Vector 模板类,可作为动态数组使用,并可容纳任意数据类型。该类的部分方法说明如下表所示: 方法名含 义add(k)向vector对象的尾部添加一个元素 kremoveElementAt(i)删除序号为 i的元素(vector元素序号从 0开始)isEmpty()判断vector对象是否含有元素size()返回vector对象中所包含的元素个数【Java 代码】imp

35、ort U(1) /U;public class JavaMain static private final int U(2) /U = 6;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VectorInteger theVector = new VectorU (3) /U();/ 初始化 theVector, 将 theVector 的元素设置为 0 至 5for (int cEachItem = 0; cEachItem ARRAY_SIZE; cEachItem+)theVector.add(U (4) /U);showVector(theVector); /

36、 依次输出 theVector 中的元素theVector.removeElementAt(3);showVector(theVector);public static void showVector(VectorInteger theVectorif (theVector.isEmpty() System.out.println(“theVectcr is empty.“);return;for (int loop = 0; loop theVector.size(); loop+)System.out.print(theVector.get(loop);System.out.print(“

37、, “);System.out.println();该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为:0,1,2,3,4,5U (5) /U(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1) java.util.Vector,或 java.util.* (2) ARRAY_SIZE (3) Integer (4) cEachItem (5) 0,1,2,4,5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Java 语言的基本使用和类库的应用。 在使用 Java 库中所提供的类时,一般需要导入该类库所处的包。所以,空(1)需要填入 Vector 类所在的包。空(2)处主要考查变量在使用前需要先定义的基本概念,后续的代码中使用了 ARRAY_SIZE 变量,但其使用前没有定义,因此,空(2)处应该为该变量的定义。Java 中 Vector 模板类可存储任意类型,在定义 Vector 模板类的对象时,需要指定 Vector 对象的类型。从后面的代码可以看出,Vector 被用于存储整型数,所以,空(3)处应填写整型。初始化代码将 0 到 5 共 6 个整数存储到 theVector 对象中,所以,空(4)处将循环变量的值存入theVector 中。程序运行时将首先输出 0 至 5,其次会删除第 3 个元素,再次输出时将不再包含整数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