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会计-199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135314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会计师会计-199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199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199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199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199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注册会计师会计-199 及答案解析(总分:99.98,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24.00)甲公司于 2010 年 1 月 10 日购入乙公司 30%的股份,购买价款为 2000 万元,并自取得股份之日起派人参与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取得投资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58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6000 万元,除存货项目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存货账面价值为 500 万元,公允价值为 700 万元。假定乙公司 2010 年实现净利润 600 万元,上述存货至 2010 年年末已有 80%对外出售。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

2、计政策均相同。2010 年 8 月,乙公司将其成本为 90 万元的 A 商品以 150 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公司,甲公司将取得的 A 商品作为存货。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将 A 商品对外出售 60%,剩余 40%形成期末存货。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因素,同答下列问题。(分数:3.00)(1).甲公司 2010 年 1 月 10 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 )。A1800 万元 B2000 万元 C1740 万元 D2200 万元(分数:1.50)A.B.C.D.(2).甲公司在 2010 年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为( )。A132 万元 B124.8 万元 C1

3、14 万元 D180 万元(分数:1.50)A.B.C.D.甲企业为一工业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甲企业按当年实现净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企业 2010 年度财务报告于 2011 年 3 月 31 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2010 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于 2011 年 5 月 31 日完成。(1)2011 年 2 月 6 日,甲企业发现 2010 年漏记某项生产设备折旧费用 50 万元,金额较大。(2)甲企业拥有乙企业 3%的股权且对其无重大影响,在 2010 年财务报表上以 300 万元反映。2011 年 2 月乙企业因自然灾害使得甲企业

4、对其股权投资遭受重大损失。(3)2011 年 3 月 6 日,甲企业董事会提议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0 万元,分配现金股利100 万元。3 月 28 日,股东大会批准了该提议。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分数:3.00)(1).关于事项(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企业应将该事项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处理B如果该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尚未完工,那么,漏计的折旧费用不影响当期损益C如果该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已全部完工,但尚未对外销售,那么,甲企业应编制调整分录,借记“库存商品”,贷记“累计折旧”D如果该生产设备生产的产品已全部完工并且对外销售,

5、那么,甲企业应编制调整分录,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累计折旧”(分数:1.50)A.B.C.D.(2).关于事项(2)和事项(3)的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事项(2)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B事项(3)中提取盈余公积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C事项(3)中分配现金股利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D事项(3)中提取盈余公积和分配现金股利均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分数:1.50)A.B.C.D.甲企业自行研发一项专有技术,该项技术完成后用于企业管理,至 2009 年 4 月 30 日研究实际发生各项试验费用、材料费用等 120 万元,此时甲公司确定该项技术已经具

6、有可行性并且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009 年 5 月 1 日至 10 月 5 日甲公司又为开发该技术购买材料支付款项 234 万元,支付参与开发人员薪酬100 万元,折旧费用 66 万元,2009 年 10 月 6 日该项无形资产开发全部完成达到预定用途,对其采用直线法按 5 年摊销,预计无残值。2010 年年末经减值测试发现该资产减值 75 万元,假定减值后该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及净残值均没有发生变化。2011 年 7 月 3 日出售该无形资产时取得收入 200 万元,营业税税率为 5%。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分数:3.00)(1).

7、该无形资产 2009 年 12 月 31 日的账面净值为( )。A380 万元 B347.70 万元 C386.67 万元 D353.8 万元(分数:1.50)A.B.C.D.(2).出售该项无形资产时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A5 万元 B-0.76 万元 C0.76 万元 D-5 万元(分数:1.50)A.B.C.D.甲公司 2010 年 12 月 3 日与乙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 A 产品 200 件,单位售价 10 万元(不含增值税),单位成本为 6 万元,增值税税率为 17%;乙公司应在甲公司发出产品后 1个月内支付款项,乙公司收到 A 产品后 4 个月

8、内如发现质量问题有权退货。甲公司于 2010 年 12 月 10 日发出 A 产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历史经验,甲公司估计 A 产品的退货率为 20%。甲公司 2010 年 12 月 15 日与丙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丙公司销售 B 产品(系新产品)100 件,单位售价 13 万元(不含增值税),单位成本为 7 万元,增值税税率为 17%;丙公司应在甲公司发出产品后 1 个月内支付款项,丙公司收到 B 产品后 4 个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有权退货。甲公司于 2010 年 12月 20 日发出 B 产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止,上述 A

9、、B 产品尚未发生退回。按照税法规定,销货方于收到购货方提供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作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处理。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预计未来期间不会变更;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于 2010 年度财务报告批准对外报出前,A 产品发生退回 50 件,B 产品未发生退货;至 A、B 产品退货期满止,2010 年出售的 A 产品实际退货 60 件,B 产品发生退货 20 件。假定按税法规定,企业发出商品时应确认收入的实现;本题中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 2010 年度的所得税汇

10、算清缴于 2011 年 5 月 31 日完成。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分数:6.00)(1).甲公司凶销售 A、B 产品对 2010 年度利润总额的影响是( )。A940 万元 B800 万元 C640 万元 D600 万元(分数:1.50)A.B.C.D.(2).甲公司因销售 A、B 产品于 2010。年度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是( )。A0 B-150 万元 C-140 万元 D-550 万元(分数:1.50)A.B.C.D.(3).下列关于甲公司 2011 年 A 产品销售退回会计处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A 产品发生的 60 件退货中,日后期间发生的应

11、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处理,日后期间之后发生的应冲减 2011 年的销售收入B2011 年 A 产品销售退回会减少 2011 年销售收入C2011 年 A 严品销售退回会增加 2011 年销售收入DA 产品发生的 60 件退货中有 10 件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分数:1.50)A.B.C.D.(4).下列关于甲公司 2011 年 B 产品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80 件 B 产品应追溯调整确认 2010 年的销售收入B80 件 B 产品应在 2011 年确认销售收入C退货的 20 件 B 产品应冲减 2010 年的销售收入D80 件 B 产品应在 2011 年确认销售收入,

12、退货的 20 件 B 产品应冲减 2010 年的销售收入(分数:1.50)A.B.C.D.A 上市公司于 2010 年 9 月 30 日通过定向增发本公司普通股对 B 企业进行合并,取得 B 企业 100%股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A 公司及 B 企业合并前简化资产负债表如下表所示。A 公司及 B 企业合并前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项目 A 公司 B 企业流动资产 5000 7000非流动资产 13000 30000资产总计 18000 37000流动负债 3000 6000非流动负债 4000 11000负债合计 7000 17000所有者权益:股本 1000 600资本公积 2000 5

13、400盈余公积 800 1400未分配利润 7200 12600所有者权益合计 11000 2000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18000 37000其他资料:(1)2010 年 9 月 30 日,A 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本公司普通股,以 2.5 股换 1 股的比例自 B 企业股东处取得了B 企业全部股权。A 公司共发行了 1500 万股普通股取得 B 企业全部 600 万股普通股。(2)A 公司每股普通股在 2010 年 9 月 30 日的公允价值为 16 元,B 企业每股普通股当日的公允价值为 40 元。A 公司、B 企业每股普通股的面值为 1 元。(3)2010 年 9 月 30 日,A 公司除

14、非流动资产公允价值为 15000 万元以外,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4)假定 A 公司与 B 企业在合并前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分数:6.00)(1).关于该项企业合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会计上的被购买方BA 公司为法律上的子公司,会计上的购买方CA 公司为法律上的母公司,会计上的购买方DA 公司为法律上的子公司,会计上的被购买方(分数:1.50)A.B.C.D.(2).该项合并中 B 企业的合并成本为( )万元。A.24000 B.16000 C.40000 D.400(分数:1.50)A.B.C.D.(3).2010 年 9 月

15、 30 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商誉为( )万元。A.13000 B.5000 C.3000 D.11000(分数:1.50)A.B.C.D.(4).2010 年 9 月 30 日合并财务报表中股本项目反映的数量和金额分别是( )。A数量为 2500 万股,金额为 1000 万元B数量为 1000 万股,金额为 1000 万元C数量为 2500 万股,金额为 2500 万元D数量为 2500 万股,金额为 600 万元(分数:1.50)A.B.C.D.1.对于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下列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A在会计年度末预提或待摊B在中期财务报表中全部预提或待摊C在费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

16、计量D计入费用发生当期损益中(分数:1.50)A.B.C.D.2.关于企业集团内涉及不同企业的股份支付交易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结算企业是接受服务企业的投资者,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在个别报表中按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和股本B结算企业不是以其本身权益工具而是以集团内其他企业的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C接受服务企业没有结算义务或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其本身权益工具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D接受服务企业具有结算义务且授予本企业职工的是企业集团内其他企业权益工具的,应当将该股份支付交易

17、作为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处理(分数:1.5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16.00)长江公司为境内注册的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其 30%收入来自于出口销售,其余收入来自于国内销售;生产产品所需原材料有 40%进口,出口产品和进口原材料通常以美元结算。长江公司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1)2010 年 11 月 30 日长江公司有关外币账户余额如下:项目 外币账户余额(万美元) 汇率 人民币账户余额(万元人民币)银行存款 4000 6.6526600应收账款 2000 6.6513300

18、应付账款 1000 6.656650(2)长江公司 2010 年 12 月发生有关外币交易和事项如下:2 日,将 100 万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取得人民币存入银行,当日即期汇率为 1 美元=6.62 元人民币,当日银行美元的买入价为 1 美元=6.60 元人民币。10 日,从国外购入一批原材料,货款总额为 2000 万美元。该原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尚未支付。当日即期汇率为 1 美元=6.61 元人民币。另外,以银行存款支付该原材料的进口关税 2820 万元人民币,增值税税额 2726.8 万元人民币。15 日,出口销售一批商品,销售价款为 4000 万美元,货款尚未收到。当日即期汇率为 1 美元

19、=6.60 元人民币。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20 日,收到应收账款 1000 万美元,当日存入银行。当日即期汇率为 1 美元=6.58 元人民币。该应收账款系上月份出口销售发生的。31 日,即期汇率为 1 美元=6.56 元人民币。(3)长江公司拥有黄河公司 70%的股权。黄河公司在英国注册,在英国生产产品并全部在当地销售,生产所需原材料直接在英国采购。2010 年 11 月末,长江公司应收黄河公司款项 2000 万英镑,该应收款项实质上构成对黄河公司净投资的一部分,2010 年 11 月 30 日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为 21200 万元。2010 年 12月 31 日英镑与人民币的汇率为 1:10

20、.2。(分数:4.00)(1).关于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应并入少数股东权益B.少数股东不应分担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C.长期应收款外币账户不产生汇兑差额D.长期应收款外币账户产生汇兑差额E.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境外经营的,如有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列入合并利润表“财务费用”项目(2).下列关于外币交易产生汇兑损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将 100 万美元兑换为人民币,产生汇兑损失 2 万元B.期末银行存款外币账户产生汇兑收益-3

21、74 万元C.期末应收账款外币账户产生汇兑收益-250 万元D.期末应付账款外币账户产生汇兑损失-190 万元E.收到应收账款 1000 万美元时产生的汇兑损失为-70 万元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2010 年度,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 80 万元、市场价格为 100 万元的一批库存商品向乙公司(非上市公司)投资,取得乙公司 2%的股权。甲公司取得乙公司 2010 的股权后,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2)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 50 万元、市场价格为 80 万元的一批库存商品交换丙公司的一项专利(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2、,同时支付补价 5 万元。(3)甲公司领用账面价值为 30 万元、市场价格为 50 万元的一批库存商品,投入在建工程项目。(4)甲公司将账面价值为 18 万元、市场价格为 30 万元的一批库存商品作为集体福利发放给职工。(5)甲公司以账面价值为 160 万元,市场价格为 200 万元的库存商品抵偿债务 300 万元。(6)甲公司接受控股股东捐赠的现金 100 万元。已知:上述市场价格均等于计税价格,均不含增值税。(分数:4.00)(1).关于上述交易或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甲公司取得乙公司 2%股权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117 万元B.甲公司在建工程领用库存商品应确

23、认收入 50 万元C.甲公司接受控股股东捐赠的现金应确认营业外收入 100 万元D.甲公司用库存商品抵偿债务应确认收入 200 万元E.甲公司将库存商品发放给职工不应确认收入(2).上述交易或事项对利润表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甲公司 2010 年度应确认的营业收入为 410 万元B.甲公司 2010 年度应确认的营业成本为 308 万元C.甲公司 2010 年度应确认的营业利润为 102 万元D.甲公司 2010 年度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为 66 万元E.甲公司 2010 年度应确认的利润总额为 168 万元甲公司 2011 年发生如下业务:(1)因 W 公司无

24、法支付甲公司货款 8000 万元,甲公司 2011 年 6 月 10 日与 W 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同意 W 公司以其持有乙公司的 60%股权按照公允价值作价 7128 万元,用以抵偿其欠付甲公司货款 8000 万元。甲公司对上述应收账款已计提坏账准备 1000 万元。2011 年 6 月 20 日,上述债务重组协议经甲公司、W 公司董事会和乙公司股东会批准。2011 年 7 月 1 日,办理完成了乙公司的股东变更登记手续。同日,乙公司的董事会进行了改选,改选后董事会由 7 名董事组成,其中甲公司委派 4 名董事。乙公司章程规定,其财务和经营决策需经董事会 1/2 以上成员通过

25、才能实施。2011 年 7 月 1 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9000 万元,除下列项目外,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单位:万元项目 账面价值 公允价值无形资产 2000 3000或有负债 120上述无形资产的成本为 6000 万元,原预计使用 15 年,截止 2011 年 7 月 1 日已使用 10 年,预计尚可使用5 年。乙公司对上述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上述或有负债为乙公司因丙公司产品质量诉讼案件而形成的。(2)2011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在进行商誉的减值测试时,甲公司将乙公司的所有资产认定为一个资

26、产组,而且判断该资产组的所有可辨认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甲公司估计乙公司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 12000 万元。(3)乙公司 2011 年 7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间实现净利润 800 万元。(4)其他资料如下:甲公司与 W 公司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甲公司在债务重组取得乙公司 60%股权前,未持有乙公司股权。乙公司未持有任何公司的股权。至 2011 年 12 月 31 日上述或有负债已了结。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 5 小题至第 6 小题。(分数:4.00)(1).关于上述交易或事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

27、A.甲公司取得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按享有购买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份额入账B.甲公司取得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按享有购买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份额入账C.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或有负债,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单独确认为负债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D.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或有负债,与个别报表的会计处理原则相同,不得确认和计量E.合并报表中反映的商誉与少数股东无关(2).关于上述交易或事项,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取得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为 7128 万元B.购买日合并报表中确认的商誉为 1200 万元C.甲公司取得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确认债务重组损

28、失 872 万元D.乙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 2011 年 12 月 31 日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 10580 万元E.2011 年 12 月 31 日合并报表中商誉应计提减值准备为 348 万元(分数:4.00)(1).以下各分部中,企业应当将其确定为报告分部的有( )。(分数:2.00)A.该分部的分部收入占所有分部收入合计的 10%或者以上B.该分部的分部利润(亏损)的绝对额,占所有盈利分部利润合计额或者所有亏损分部亏损合计额的绝对额两者中较大者的 10%或者以上C.该分部的分部资产占所有分部资产合计额的 10%或者以上D.该分部的分部负债总额占所有分部负债总额合计的 10%或

29、以上E.该分部的分部费用总额占所有分部费用总额合计的 10%或以上(2).企业计算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已发行普通股而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B.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发行日转换C.不考虑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D.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假设在当期期初转换E.只考虑以前期间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不考虑当期发行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三、综合题(总题数:4,分数:60.00)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甲公司申报 2010 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涉及以下

30、事项:(1)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 2000 万元。该商誉系 2009 年 12 月 8 日甲公司从丙公司处购买丁公司 100%股权并吸收合并丁公司时形成的,其初始计量金额为 3000 万元,丙公司根据税法规定已经交纳与转让丁公司 100%股权相关的所得税及其他税费。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购买丁公司产生的商誉在整体转让或者清算相关资产、负债时,允许税前扣除。(2)2010 年 9 月 5 日,甲公司以 1200 万元购入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至 12 月 3 1 日,该股票尚未出售,其公允价值为 1600 万元。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

31、的变动不计税,在处置时一并计算直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3)2010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开始对 A 设备计提折旧。A 设备的成本为 4000 万元,预计使用 10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根据税法规定,A 设备的折旧年限为 16 年。假定甲公司 A 设备的折旧方法和净残值符合税法规定。(4)甲公司持有乙公司 40%股权,与丙公司共同控制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系甲公司 2009 年 2 月 8 日购入,其初始投资成本为 3000 万元,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为 200 万元。2010 年权益法核

32、算确认投资收益 300 万元。甲公司拟长期持有乙公司股权。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等于其初始投资成本。(5)甲公司于 2010 年度共发生研发支出 200 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 20 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 60 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支出 120 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假定该无形资产于 2010 年 7 月 20 日达到预定用途,采用直线法按 5 年摊销,税法的摊销年限、摊销方法与会计相同。假定该项无形资产摊销计入管理费用。(6)甲公司的 C 建筑物于 2008 年 12 月 30 日投入使用并直接出租,成本为 6800 万元。甲公司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

33、地产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10 年 12 月 31 日,已出租 C 建筑物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1100 万元,其中本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 500 万元。根据税法规定,已出租 C 建筑物以历史成本按税法规定扣除折旧后作为其计税基础,税法折旧年限为 20 年,净残值为零,自投入使用的次月起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7)其他相关资料:2009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存在可于 3 年内税前弥补的亏损 2600 万元,甲公司对这部分未弥补亏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650 万元。甲公司 2010 年实现利润总额 6000 万元。除上述各项外,甲公司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不存在其他差

34、异。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未来期间的适用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已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处理。要求:(分数:10.00)(1).确定甲公司 2010 年 12 月 31 日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并计算相应的暂时性差异,将相关数据填列在“甲公司 2010 年暂时性差异计算表”内。甲公司 2010 年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单位:万元暂时性差异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商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合计(分数:5.00)_(2).计算甲公司 2010 年

35、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应交所得税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分数:5.00)_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合并前,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是不具有关联关系的两个独立的公司。有关企业合并资料如下:(1)2010 年 12 月 20 日,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原股东黄河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由长江公司采用控股合并方式将大海公司合并,合并后长江公司取得大海公司 60%的股份。(2)2011 年 1 月 2 日长江公司以固定资产(大型设备)、投资性房地产(系 2009 年 12 月自营工程建造后直接对外出租的建筑物)、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库存商品作为对价的相关资产

36、合并了大海公司,相关手续于当日办理完毕。作为对价的相关资产有关资料如下:单位:万元项目 账而价值 公允价值固定资产 5000(原价 8000,累计折旧 2000,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00) 6000投资性房地产 6000(成本 5000,公允价值变动 1000) 6980交易性金融资产 1080(成本 1000,公允价值变动 80) 1150库存商品 800 1000(不含增值税)合计 12880 15130(3)合并过程中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为 150 万元,投出固定资产应交增值税 1020 万元。(4)2011 年 1 月 2 日大海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27000 万元(假定公允

37、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其所有者权益构成为:实收资本 20000 万元,资本公积 2000 万元,盈余公积 500 万元,未分配利润 4500 万元。(5)2011 年大海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 3000 万元。(6)2012 年 3 月 5 日大海公司股东会宣告分配并派发现金股利 2000 万元。(7)2012 年 12 月 31 日大海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使资本公积增加 200 万(8)2012 年大海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 4000 万元。(9)2013 年 1 月 1 日出售大海公司 20%的股权,出售后长江公司对大海公司的持股比例为 40%,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中派有代表,但不能对大

38、海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对大海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按照权益法核算。出售股权取得价款 6600 万元已收到存入银行,当日办理完毕股权变更登记等相关手续。剩余 40%股权投资在该日的公允价值为 13300 万元。(10)大海公司 2013 年实现净利润 4200 万元。(11)其他资料: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假定不考虑长江公司和大海公司的内部交易。要求:(分数:18.00)(1).确定购买方、购买日和合并成本。(分数:2.00)_(2).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分数:2.00)_(3).编制长江公司在购买日的会计分录。(分数:2.00)_(4

39、).计算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分数:2.00)_(5).编制购买日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销的会计分录。(分数:2.00)_(6).编制 2012 年 3 月 5 日长江公司因大海公司股东会宣告分配并派发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分数:2.00)_(7).编制 2013 年 1 月 1 日长江公司个别报表出售股权的会计分录。(分数:2.00)_(8).编制 2013 年 1 月 1 日长江公司个别报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相关会计分录。(分数:2.00)_(9).若长江公司有其他子公司,2013 年仍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计算 2013 年合并利润表中因对大海公司

40、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分数:2.00)_甲公司的财务经理在复核 2010 年度财务报表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正确性难以作出判断:(1)为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市场价格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2010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股票从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并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2010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所持有乙公司股票共计 300 万股(占乙公司发行在外股份的 0.1%),系 2009 年10 月 5 日以每股 10 元的价格购入,支付价款 3000 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 9 万元,对乙公司无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20

41、09 年 12 月 31 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 9 元。201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对持有的乙公司股票按照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了后续计量。2010 年12 月 31 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 8 元。(2)为减少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从 2010 年 1 月 1 日起,甲公司将出租厂房的后续计量由公允价值模式变更为成本模式,并将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甲公司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系一栋专门用于出租的厂房,于 2007 年 12 月 31 日建造完成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用于出租,成本为 6000 万元。2010 年度,甲公司

42、对出租厂房按照成本模式计提了折旧,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成本模式的情况下,甲公司对出租厂房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出租厂房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次月起计提折旧,预计使用 25 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在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情况下,甲公司出租厂房各年年末的公允价值如下:2007 年 12 月 31 日为 6000 万元;2008 年 12 月 31 日为5600 万元;2009 年 12 月 31 日为 5000 万元;2010 年 12 月 31 日为 4500 万元。(3)甲公司于 2008 年 1 月 1 日向其 200 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 10 万份

43、股票期权,这些职员从 2008 年 1 月 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 4 年,即可每人以每股 5 元的价格购买 10 万股 A 公司股票。甲公司估计每份股票期权在授予日、2008 年 12 月 31 日、2009 年 12 月 31 日和 2010 年 12 月 31 日的公允价值分别为 5 元、4元、3 元和 2.5 元。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没有管理人员离开公司,甲公司估计至行权日也不会有管理人员离开公司。2008 年和 2009 年甲公司均按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认了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因每份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波动较大,甲公司根据 2009 年 12 月 31 日股票期权的公允

44、价值追溯调整了2010 年 1 月 1 日留存收益和资本公积的金额,2010 年度按 2010 年 12 月 31 日的公允价值确认了当期管理费用和资本公积。假定甲公司按净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本题不考虑所得税及其他因素。要求:(分数:12.00)(1).根据资料(1),判断甲公司 2010 年 1 月 1 日将持有乙公司股票重分类并进行追溯调整及后续处理是否正确,同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分数:4.00)_(2).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 2010 年 1 月 1 日起变更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并进行追溯调整及后续处理是否正确,同时说

45、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分数:4.00)_(3).根据资料(3),判断甲公司 2010 年 1 月 1 日及 2010 年 12 月 31 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同时说明判断依据;如果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分数:4.00)_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电子设备、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 17%。甲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25%。除特别注明外,甲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为不含增值税价格。甲公司每年 3 月 1 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1)甲公司 2010 年 1 至 11 月份的利润表如下:利润表(简表)编制单位:甲公司 2010 年 111 月 单位:万元项 目 1 至 11 月累计数一、营业收入 70000减:营业成本 50000营业税金及附加 500销售费用 1000管理费用 2000财务费用 100资产减值损失 1400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2500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ONORM EN 54 Teil 6-1989 Components of automatic fire detection Systems heat sensitive detectors rate ofrise point detectors without a static element《火灾自动探测系统组件 感温探测器 无静态元件的差温式点型探测器.pdf ONORM EN 54 Teil 6-1989 Components of automatic fire detection Systems heat sensitive detectors rate ofrise point detectors without a static element《火灾自动探测系统组件 感温探测器 无静态元件的差温式点型探测器.pdf
  • ONORM EN 54 Teil 7-1989 Components of automatic fire detection Systems point type smoke detectors detectors using scattered light transmitted light or ionization《火灾自动探测系统组件 点型烟雾探测器.pdf ONORM EN 54 Teil 7-1989 Components of automatic fire detection Systems point type smoke detectors detectors using scattered light transmitted light or ionization《火灾自动探测系统组件 点型烟雾探测器.pdf
  • ONORM EN 54 Teil 8-1989 Components ofautomatic fire detection Systems high temperature heat detectors《自动火灾探测系统的组件 高温控测器》.pdf ONORM EN 54 Teil 8-1989 Components ofautomatic fire detection Systems high temperature heat detectors《自动火灾探测系统的组件 高温控测器》.pdf
  • ONORM EN 54 Teil 9-1984 Components of automatic fire detection Systems fire sensitivity test《火灾自动探测系统组件 火灾感应试验》.pdf ONORM EN 54 Teil 9-1984 Components of automatic fire detection Systems fire sensitivity test《火灾自动探测系统组件 火灾感应试验》.pdf
  • ONORM EN 540-1993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for human subjects《人用医疗设备的临床调查》.pdf ONORM EN 540-1993 Clinical investig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for human subjects《人用医疗设备的临床调查》.pdf
  • ONORM EN 564-1993 Mountaineering equipment - Accessory cord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登山装备 辅助绳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ONORM EN 564-1993 Mountaineering equipment - Accessory cord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登山装备 辅助绳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ONORM EN 565-1993 Mountaineering equipment - Tape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登山装备 条带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ONORM EN 565-1993 Mountaineering equipment - Tape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登山装备 条带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ONORM EN 566-1993 Mountaineering equipment - Slings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登山装备 吊索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ONORM EN 566-1993 Mountaineering equipment - Slings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登山装备 吊索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ONORM EN 567-1993 Mountaineering equipment - Rope clamps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登山装备 索夹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ONORM EN 567-1993 Mountaineering equipment - Rope clamps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登山装备 索夹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