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3653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 书写与卷面( 5 分) 1.书写( 3 分) 2.卷面。( 2 分) 二 、积累与运用( 31 分) 3.默写。 ( 12 分) 将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 1) _,天光云影共徘徊。(观书有感) ( 2)此夜曲中闻折柳, _。(春夜洛城闻笛) ( 3)茅檐低小, _。(清平乐 村居) ( 4) _,无言谁会凭栏意。(蝶恋花) ( 5)关关雎鸠, _。(关雎) ( 6) _,一任群芳妒。(卜算子 咏梅) ( 7)高峰入云, _。(答谢中书书) (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戚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9)亲所好, _;亲所恶,

2、 _。(弟子规) ( 10) _,关锁门户, _。(朱子家训)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 答案:( 1)半亩方塘一鉴开 ( 2)何人不起故园情 ( 3)溪上青青草 ( 4)草色烟光残照里 ( 5)在河之洲 ( 6)无意苦争春 ( 7)清流见底 ( 8)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9)力为具 谨为去 ( 10)即昏便息 必亲自检点 4.根据提示填空。 ( 4 分)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美好时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_,_”(论语十则),我们满腔热情欢迎世界各国政要相聚中国,共商发展大计。 选择是一种人生态度,选择是一种价值取向:“舍生而取也者也”,是孟子的选

3、择;“ _?_”,是文天祥的选择;“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是夏完淳的选择。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 答案: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名著阅读。 ( 4 分) 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师傅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 ”行者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 ! ”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

4、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倘一 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覆,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你看他: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 5.选段中唐僧赶走悟空的原因是 ( ) ( 2 分) A.悟空打死了六个强盗。 B.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幻化的人。 C.假悟空打倒唐僧,抢走了行李。 D.悟空发怒毁掉了人参果树。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西游记内容的把握 。 根据原著内容的理解,此章节

5、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三次变化成人骗他师傅,所以一棒将三条“人命”打死,佛家以慈悲为怀,唐僧一怒之下赶走孙悟 。 答案: B 6.我的任务很艰巨,还因为他们在内心一定感到这种想法是公平的,也一定本来就意识到他们如处在我的地位,也一样会做我希望做的事 最后他们让步了,同意把事情交付公断。被选中的仲裁人是奥利弗先生和一位能干的律师。两位都与我的意见不谋而合。我实现了自己的主张。 ( 2 分) 选段出自 _,“我实现了自己的主张”具体指的是 _。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解答此题要结合所给材料作答 。 答案 : 简爱 把事情交付公断 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 ( 7 分) 好一个黄

6、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屋子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换。每一个舞姿都是人颤 l( )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7.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2 分) 颤 l( ) png( ) 勃 解析: 此题解答,要注意形近字的区分,如栗不写成:粟 答案: 栗 蓬 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划线句子。 (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答案: 句子运用了排比及拟人的手法,体现了安塞腰鼓的动态美,形象地表现了安赛腰鼓的艺术美 9.写一段话,描写你熟悉的某个场景。(要求:运用划线句子的修辞方法; 50 字左右) ( 3分) 解析: 写话时,可运用排比

7、或拟人手法表现,再是注意具体要求, 50 字左右 。 答案: 看那风中的树木,时而如战士匍伏前进,时而像诗人仰天长叹,时而如画家凝神聚力,时而变换的姿式都令人感到一种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 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 4 分) 家书是亲人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情感载体,写家书一直是一种重要的 家训方法和家教形式。 最早的文字家书肇始于秦末汉初,被称为“简”或“牍”。秦汉以后,“尺素书”大量涌现,古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的“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是家书升级版的最好印证。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经济优裕的家庭已经用锦帛写作并传递家书。 东汉后期,随着造纸术的问世,家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 。 “鱼传尺素”、

8、“鸿雁传书”,代代相因、世世相袭,逐渐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 10.文中划线句子的主干是 _。 ( 1 分) 解析: 此句的主要意思在后半句 。 答案: 家书进入百姓家 11.第段有一处标点使用有误,请找出并改正。 ( 1 分) 解析: 应将 引号去掉,使得两个四字词语连用 。 答案: 可将“鱼传尺素”、“鸿雁传书”两词的引号去掉 。 12.依据实例,完成填空。 ( 2 分) 傅雷家书:循循善诱谈艺术人生 诫子书: _ 解析: 此题解答,可仿照例句来写,如例句是结合著作的中心内容题写的 。 答案: 淳淳告诫讲为人之道 三 、阅读( 34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

9、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 .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 注:黄雚 gun:草名。樗 ch:树名。赭:赭石,就是现在所说的赤铁矿,即古人使用的一种黄棕色的矿物染料。疥:疥疮,一种皮肤病。胕 f:浮肿。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扎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豪彘:即豪猪,俗称箭猪。 13.下列各选项中, 划线 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3 分) A.

10、起 阴 多铁 阴 风怒号 B.其 名 曰黄雚 名 之者谁 C.白华而赤 实 其 实 味不同 D.其状如豚而 白 毛 余强饮三大 白 而别 解析: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 答案: C 14.下列选项中的“于”,与“北流注于渭”中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3 分) A.积 于 今六十岁矣 B.受地 于 先王 C.万钟 于 我何加焉 D.告知 于 帝 解析: 本题考查“于”的用法和意义 。 答案: A 15.翻译句子。 ( 2 分) 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 解析: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 。 答案: 用它洗浴就可治愈疥疮,又可以治疗浮肿病 。 16.请在括号中,将句子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11、( 2 分) _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 _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省略 。 根据翻译和上下文填写 。 答案: 山 形 (二) 现代文阅读 (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寒门再难出贵子”吗 近几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时常见诸舆论。在例如顶级高校农村娃比例渐少、招聘市场越发偏爱城市青年的报道中,人们似乎发现,尽管中国人口素质、教育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物质条件、生活阅历方面的差距仍然是一大批“寒门青年”出人头地的障碍。情况是否如此有待验证,但“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焦虑却现实存在。 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

12、,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 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作为哈佛大学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的中国寒门学子何江,曾讲到自己成功的经验:“每到一个更大的地方、更大的平台,你会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很多,而我相对来说,好奇心比较多,我就会有压力去把它学会,让自己不断补足短处。” 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

13、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 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家庭出身、教育背景和工作平台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路径。然而在价值多元化、传播渠道扁平 化的今天,不仅“贵子”的意涵有了更为丰

14、富的面向,同时由网络构成的“强大朋友圈”,也时常能为寒门青年走向成功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 一篇流行于网络的演讲词寒门贵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并不是鸡汤,而是说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寒门能否出贵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而是一个关于“奋斗”的故事。 (文章有删改) 17.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方法,论述了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观点。 (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段论证

15、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 。 文章第段主要举了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成功的例子,真实有力地论证了“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这一观点 。 答案: 举例论证;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 18.简要分析下面注重 划线 短语的作用。 ( 2 分) 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 解析: 本题考查议论文中词语作用的分析 。 句中 划线 的词“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表示后一句内容的来源是有据可寻的,是通过科学研究而来,更能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体现了议论语言的准确与严密 。 答案:

16、“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表明”表明“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与他拥有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力量相关”是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并非是编造出来的,这样更具有说服力,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与严谨性 。 19.下面材料用作本文的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 ( 3 分) 范仲淹两分丧父,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但他对这种艰苦生活毫不介意,发奋苦读, 最终成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解析: 本题考查论据的使用与分析 。 从所给的材料来看,“范仲淹两分丧父,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艰苦”,可见这是一个“寒门弟子”的故事,“发奋苦读,最终成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表现了寒门弟子通过努力是可以成为“贵子”的,与本

17、文的论点相符 。 答案: 恰当,因为范仲淹出身贫寒,生活艰苦,是一个“寒门弟子”,但他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可见寒门是可以出贵子的,与本文作者的观点相符 。 20.根据文意,说说你对“寒门贵子”的理解。 ( 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 。 结合本文阐述的内容与中心论点来看,“寒门贵子”意思就是出生贫寒,或是某一方面受挫的青少年,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加上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最终取得成功,创造出辉煌人生 。 答案: “寒门贵子”指的是出生贫寒,经受过某种挫折,但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再加社会的强大支持,最终取得成功,创造出辉煌人生的人 。 (三) 现

18、代文阅读 (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锁王 锁王连日来,锁王卞明都愁眉不展,几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纷纷打来电话,要求退掉已经订好的防盗门。往日门庭若市的铜星锁厂突然间变得冷冷清清。 这都是让那小偷害的!近段时间以来,蓝月、紫桥等多个小区都发生了小偷入室的现象,这些失主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安装了铜星牌防盗门锁或保险柜锁。但是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小偷破门而入竟然没有拿走任何东西,这不是明摆着冲卞明这个锁王来的吗?小偷轻而易举就打开了锁王设计的锁,卞明如何能再担得起锁王的美誉? 为了扭转乾坤,让铜星锁厂起死回生,卞明决定设计出技术指标更过硬的防盗门锁和保险 柜锁。此后,卞明闭门谢客,

19、专心研究,终于设计出了两种新锁。样锁做好后,卞明为了扩大影响,挽回声誉,别出心裁地策划了一场名为“锁王求败”的擂台赛,只要有人能在二十分钟内将卞明设计的两把新锁全部打开,就奖励十万元。如果到最后,谁都不能打开卞明设计的新锁,那么卞明还是锁王。 摆好了擂台,卞明不由得想起了大师兄古义和师弟孔礼。早些年,卞明、古义和孔礼都曾是锁厂的工人。后来锁厂破产了,职工们都各奔东西,古义和卞明则分别办起了小型的锁厂。卞明凭借不断改进锁的防盗技术以及略胜一筹的营销手段,挤掉了资金困难的大师兄古义。如 今古义是公安局备案的开锁专家,而另一边听说孔礼以手中开锁的技术在社会上闯荡,却不小心走上了歪路,不知道现在身在何

20、方。 这个小偷,会是谁呢? 开锁擂台赛正式开始了。卞明在擂台上贴出了一副横批为“锁王求败”的对联。卞明对台下的人们说:“有人称我为锁王,是因为我生产的锁小偷打不开,如今我也来求败,看看我还是不是锁王!” 一晃二十天过去了,各路英雄好汉都信心满满地登上擂台,但一把锁也没打开,然后又都心有不甘地离去。 终于到最后一天了,卞明让工作人员把两把新锁摆在两朵大红花前,如果今天下午五点之前还没有人能打开这两把 锁,他就宣布这两把锁为锁王并举行庆典。 擂台上依旧风平浪静,期待的精彩没有出现。快到下午五点了,主持人就要宣布结果,“我来试试。”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不慌不忙地走上台来。 卞明一看,面露喜色,来人正是

21、卞明的大师兄古义。他是在公安局里备案的鼎鼎有名的开锁专家,曾义务为市民开锁,分文不取。 古义走到锁前,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小的工具,然后将工具插入防盗门锁孔中。围观的人们一下子安 静下来,偌大的擂台场变得鸦雀无声。 几分钟过去了,古义面色凝重起来。 突然,“咔嗒”一声,防盗门锁瞬间被打开了!古义凭借手中细如发丝的工具 ,竟然把锁王研制的新型防盗门锁打开了! 卞明的心咯噔一下,毁他名声的难道是大师兄古义? 古义把打开了的锁举起来,向观众展示了一下,然后放下防盗门锁,径直去开保险柜锁。台上台下都出奇地安静。 古义用细如发丝的工具慢慢地探向保险柜锁的锁孔。大师兄为人忠厚,当年就是怕伤了师兄弟间的和气,

22、选择了退让。结果这一退让,他兵败如山倒,产 品滞销又遭资金链断裂,他的锁厂被迫倒闭了。大师兄不可能坏我的名声,那么,会不会是师弟孔礼?当初,孔礼在锁厂破产后无处可去,竟然去偷窃,最后还被判了刑。听说古义一直没有嫌弃他,在孔礼出狱后还 经常照顾他。 “时间到!”场上忽然传来主持人的喊声。古义遗憾地拿出小工具,对围观的人们说:“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打开这把锁。恭喜,它是新的锁王。” 卞明欣慰地说:“我师兄古义是开锁专家,他都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打开我的锁,那么我宣布,我的铜星牌锁是” “慢!我来试试!”只见一个人一闪而过, 从容地走上台来的。卞明噎住了。 人群中有位原锁厂的老职工, 认识此人:“他

23、是我们原锁厂的工人孔礼,以前就没有他开不了的锁。” 孔礼来到保险柜锁前,谁也不看,他的手中忽地现出一物,金光闪闪,竟是一丝软金。他不慌不忙地将软金伸进了锁孔。 主持人看着手表,大声地报时:“还有两分钟!” 孔礼的手指时而像柔软的水波一样起伏,时而又静止不动。开锁手法果然不同凡响。 “还有一分钟!”主持人的声音刚落,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声保险柜锁被打开了。现场一阵喧哗! 新锁都被打开了,卞明这个锁王被打败了,卞明梗着脖子说:“这次开锁的奖金归孔礼了” 孔礼却冷冷地对卞明说:“这几年,我专开铜星牌锁,就是恨你不讲师门情义,逼垮了大师兄的锁厂。” 卞明和古义都没有想到孔礼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间两人无比

24、震惊。 卞明真诚地说:“孔礼,我们之间一定有什么误会。请相信,我是真心想研究出安全的锁,为老百姓服务的。当年的竞争,我并没有使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卞明的解释孔礼并不接受。 古义上前说:“我的头脑不如卞明灵活,创新点子不多,破产也是迟早的事,怨不得卞明。再说,当初卞明劝我和他合作,也是我拒绝的。倒是你,学开锁是为了能制造出更牢固的锁,守护住人们的财产安全。你怎么能本末倒置,专门开锁了呢?师傅的教导你咋忘了呢?这么多年了,你也该走一条正道了。” 孔礼看着 古义,想着自己从监狱里出来一直都是古义在照顾和接济他,良久,一行热泪流了下来。 几天后,孔礼又再次来到了公安局,不过不同的是,以前他是被警察抓

25、来的,这次是他的两位师兄陪他来的。 两年后,卞明和古义、孔礼共同设计出了一款新的防盗锁,这把锁在全国锁王大赛中一举夺魁。 (文章有删改) 21.小说中,“锁王”指 _。 (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 根据三人的行为与精神品质,可以看出古义开锁的手精湛,并且品德高尚,应为真正的“锁王” 。 答案: 古义 22.速读本文,概括人物的主要特点。 (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 这师兄三人的共同点是:开锁的手艺精湛;其中孔礼的个性最鲜明:他讲义气,爱打抱不平,但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误入歧途 。 答案: 开锁的技艺高超;缺乏辨别是非能力,重情谊,行事冲动 。 23.

26、第段在记叙顺序上属于 _,其作用是 _。 ( 3分) 解析: 本题考查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的分析 。 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记叙顺序的分类与作用 。 答案: 插叙 补充交代了卞明师兄三人的手艺与不同的命运,为下文擂台赛上师兄弟分别上台开锁的情节作铺垫 24.下面句中的 划线 词语,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变化? ( 2 分) (古义)然后将工具 插入 防盗门锁孔中 。 古义用细如发丝的工具慢慢地 探向 保险柜锁的锁孔 。 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 。 第句的“插入”,表现古义的动作自然、娴熟,表现他此时内心的坦荡,只想一试自己的能力;第句的“探向”,前面还用了一个词“慢慢”来修饰它,可见古义此时动

27、作的犹豫,表现他内心的矛盾,结合前后文内容判定,他在思考自己到底该不该打开这把锁 。 答案: “插入”表现古义动作的娴熟与自然,他此时心无旁骛,一心只想开锁,验证自己的开锁能力 。 “慢慢地探入”表现古义动作的犹豫不决,他在心里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为自己该不该打开这把锁而感到矛盾 。 25.下面对小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 3 分) A.卞明策划“锁王求败”擂台赛,是为了挽回自己的声誉,进而扭转乾坤,让铜星锁厂起死回生。 B.第段写各路英雄好汉开锁失败,无功而返,从侧面表现了新锁质量之高,开锁难度之大。 C.第 24 段“现场一阵喧哗”,属于社会环境描写,通过开锁后现场观众的反应,表现了开

28、锁者的技艺高超。 D.小说结尾新锁王的诞生,表明事业成功要恪守职业操守、具备创新精神,更需要团队的合作。 解析: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信息的比对 。 第 24 段“现场一阵喧哗”,是对现场观众反应的描写,不是社会环境描写,以开锁后现场观众的反应,侧面表现了开锁者的技艺高超 。 答案: C 四 、 写作( 50 分) 26.题目:生活,是一面镜子 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诗歌不少于 30 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解析: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这个题目看似简单,但往往越简单的题目越不容易出彩 。 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生活”“一面镜子”;“生活”这个词很抽象,到底什么

29、是生活?人类生存的各种活动都是生活,这范围没边没沿,很宽泛 .“一面镜子”很明显是一种比喻的说法,镜子是用来“照见”的,那么,生活能照见什么,又照出什么,这就是作文立意高下的所在 。 答案: 生活,是一面镜子 一个月高风清的深夜,凉风习习,一位衣着青山,倚栏而立的年轻人,在饮过最后一盏清酒后,拔剑自刎 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满腔激情,长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 死”的李贺,在此结束了他金戈铁马,孤寂凄清的人生,这一年,他才 27 岁 然而,如此有才,少年时曾被韩愈看好的小伙,怎会落到如此地步?是他太脆弱了,经不住打击,由于父亲“晋肃”的“晋”字与“进士”的“进”字谐音,他不能考取进士

30、,只好在一个小地方当一个小官,被贬之后,郁郁不得志,最终走向灭亡 。 可惜啊!当年的李贺并不知道,其实生活是一面镜子,愁眉苦脸的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而只有爽朗乐观的看生活,美好的生活才会对你笑逐颜开! 李白在不得志时,一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世人为其开朗乐观而感敬佩; 苏轼在不得志时,一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豪爽之气无不四射!不约而同地,他们最终都成为了历史上伟大的诗人,而可怜的李贺,如果当时亦能豁达乐观,是不是也成为了不朽的佳话呢? 古往今来,如此的例子太多太多,我们最熟悉的霍金,在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和挫折后,依然坚强,勇敢的面对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才取得了不朽的成就 。 如此看来,生活怎能不是一面镜子呢,关键看你如何对待它 。 把镜头拉近了看,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些同学能对生活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并付之努力,那么生活也会相继给他信心,给他希望;而有些同 学甘于沉沦,在一次次失败中对生活愁眉苦脸,生活也不会对他客气,将痛苦与无奈反射给他,多么可悲! 现在,我正坐在中考的考场上,考试的重要性我心知肚明,可是,无论结果如何,我都会微笑面对,因为我知道,生活就如同一面镜子一样在我的身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