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3653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铁农具 D. 曲辕犁 解析:生活在距今约六七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所以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磨制石器。 答案: B 2.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中源自晋楚争霸的是( ) A.问鼎中原 B.纸上谈兵 C.卧薪尝胆 D.三顾茅庐 解析:问鼎中原出自左传,春秋时晋楚争

2、霸之时,楚庄王北伐晋国,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故源自晋楚争霸的成语是问鼎中原。 答案: A 3.“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史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潇潇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他”是指( )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武帝 D.隋文帝 解析:秦朝建立后,为巩固封建统治,秦始皇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历代的封 建统治者沿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说材料“在政府组织上,他给中国历史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其所想到的圈子里作潇潇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中的“他”指的是

3、秦始皇。 答案: B 4.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 ) A.丹经 B.九章算术 C.伤寒杂病论 D.本草纲目 解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答案: C 5.“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廷杖制 解析:“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这段材料介绍的是唐朝的三省制。唐朝时进一步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设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

4、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答案: B 6.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念表(部分)。其中,、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 ) A. B. C. D. 解析:据所学知,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北宋,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图中代表北宋的是,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

5、朝,史称北宋。 答案: C 7.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亲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 )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解析: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答案: C 8.如图是某著作中描绘我国古代井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该著作应是(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6、D.海国图志 解析:观察题干我国古代井 火煮盐工艺的一幅插图可知,这幅插图出自的著作应是天工开物。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答案: C. 9.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断绝中外贸易往来 C.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D.禁止官员出海经商 解析:据材料“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

7、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体现的是抑商禁海的政策。 答案: A 10.陈旭麓说:“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进店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依据题干“界碑”“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是鸦片战争。英国政 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 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842 年 8 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

8、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 2100 万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答案: B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 1921 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汇总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大生纱厂等企业

9、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结构合理调整 B.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C.资本投入迅猛增加 D.列强暂时放松侵华 解析: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时间可知当时“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列强暂时放松侵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答案: D 12.“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出一线红。这是什么? 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中华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创作背景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的结束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0、解析:题目给出的时 间是民国七年,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2+7-1=1918 年。因为 1912 年为民国 1 年,需要减去这个 1.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其创作背景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917 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1918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为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还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答案: D. 13.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 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

11、是四十年还为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国共两党的合作 D.国民政府的成立 解析: 1924 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1924 年 5 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 1926 年,国民政府发动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胜利 进军,震动了全国,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国民大革命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是因为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 C. 1

12、4.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须,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发表该宣言旨在( ) A.推翻清朝统治 B.打败八国联军 C.消灭北洋军阀 D.赶走侵华日军 解析:据题干“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须,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937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奔赴抗日战场。故发表该宣言旨在赶走侵华日军。 答案: D 15.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而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我国“一五”计划实施期间社会状况的是(

13、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C.誓做抓革命的闯将,争当促生产的模范 D.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 解析: 1953 年 1957 年底,为了有计划的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编制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7 年一五计划任务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反映了 20 世纪 50 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发生在“一五”计划的实施期间;“港澳回归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指的是港澳回归;“誓做抓革命的闯将,争当促生产的模范”描述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点;“

14、粮补机补助幸福,医保社保保平安”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惠民政策。故 BCD与题意不符, A 符合题意。 答案: A 16.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 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1956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15、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中 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答案: A 17.“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要行动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了接受了邀请。”“我”应是( ) A.丘吉尔 B.斯大林 C.田中角荣 D.尼克松 解析:“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要行动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了接受了邀请。”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中美之间的乒乓外交,当时的“我”即美国总统尼克松。“乒乓外交”指 1971 年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两国乒乓球队互访的一系列事件。中美两国 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不仅推动了

16、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971年 7 月,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 D 18.“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英国历史学家约翰 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 A.亚平宁半岛 B.印度半岛 C.阿拉伯半岛 D.希腊半岛 解析:题干材料 给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可知考查古代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古代雅典拥有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

17、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富贵的政治遗产。 答案: D 19.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融合 C.习俗差异 D.国家冲突 解析: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 0 到 9 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12 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漫画反映了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据此可知它反映的主题是文明 交流。 答案: A 20.“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 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叙述的是下列哪一史实发生

18、的原因和条件?(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据“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 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的这段话叙述的是新航路的开辟的史实发生的原因 和条件。 14、 15 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对黄金的追求、传统商路受阻等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地理知识、指南针的运用、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葡、西两国地处大西洋沿岸,首先开辟了新航路。 答案: B 21.如图反映了近代某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状况。这一革命使该国( ) A.成为了亚

19、洲强国 B.取得了民族独立 C.走上了殖民道路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解析: 1640 年,英国议会与国王查理一世爆发冲突,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限制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建立起来。图示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的状况;故 D 符合题意。 答案: D 22.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两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这两次运动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是否肯定人的价值 B.是否批评宗教神学 C.是否规划民主制度 D.是否促进科技发展 解析:文艺复兴是 14 17 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20、为名,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的思想文化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精神 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在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18 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的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显著不同主要体现在是否规划民主制度。 答案: C. 23.观察如图所示,方框内的文字应是( )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美国南北战争 D.法国大革命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

21、 19 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1854 年,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面临列强入侵。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在此背景之下,明治天皇进行了改革。为了富国强兵, 19 世纪 60 年代,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在这次改革中,明治政府在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掀起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 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的命运,并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由此可知图片所给内容反映的

22、是明治维新的内容。 答案: A 24.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就近上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国家还于( ) A.1935 年入侵埃塞俄比亚 B.1937 年全面侵华 C.1939 年闪击波兰 D.1941 年突袭苏联 解析:据“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 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就近上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可知, 材料指的是日本偷袭美国珍

23、珠港,因而“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的国家日本还于 1937 年全面侵华。 A 意大利 1935 年入侵埃塞俄比亚、 C 德国 1939年闪击波兰和 D 德国 1941 年突袭苏联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25.如图是 1947 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漫画中袋子上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美国( ) A.制造慕尼黑阴谋 B.出台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智慧“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解析: 1947 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漫画中袋子上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美国出台马歇尔计划。漫画的题

24、目是“美国最新式战车”说明这是在说美国的一种斗争方式,俄文“ 3AEM”意为“财政贷款”说明这一斗争方式采用经济上提供财政贷款的方式,再结合 1947 年这一时间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是指的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答案: B;其余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 B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26.春秋战国时期, _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 _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解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仁”和“礼”,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韩非子以主张“

25、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与法家思想相符合。 答案:儒家;法家。 27.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 _父子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 奇迹”的赵州桥是由隋朝著名工匠 _设计的。 解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隋朝李春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后又有诗人赞它是“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答案:李冰;李春。 28.1935 年,遵义会

26、议确立了以 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45 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确立 _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析: 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开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在延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强调了群众路线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答案:毛泽东;毛泽东思想。 29. 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区卫星“东方红 1 号”。 解析 : 1967

27、 年 6 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它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970 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答案: 1964; 1970. 30.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 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9 年,达尔文发表 _,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论说。 解析: 1848 年 2 月 24 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859 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自

28、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破了“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的传统看法,第一次将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答案:共产党宣言;物种起源。 三、材料解析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 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管。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

29、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念 (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解析:由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可知,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出身门第的高低。这不利于人才的选拔。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隋唐”,联系所学可知,隋朝创立了科举制,不重家世门第,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才能是选拔官吏的标准。所以材料二中的选拔官吏的标准是唯才是举,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答案:材料一:出身门第的高低;材料二:才能。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解析:根据材料二,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

30、书人有机会进入各 级政府任职,也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答案: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也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32.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克制器材之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1905 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 阐发为三民主义。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

31、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分别概述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 解析:据材料一题干可知,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开办了一些军事工业,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据材料二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革命理想,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帝制,目的是建立民主共和国,结果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答案: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开办了一些军事工业,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帝制

32、。 (2)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一般被称作什么道路?中国革命为什么会走这条道路? 解析: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的探索,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根本的是因为这条道路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适合中国国情。 答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因为这条道路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适合中国国情。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 世纪 80 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经

33、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解析:据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可知,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率先进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行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一制度逐渐被完善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人民公社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上的“大锅饭”、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

34、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答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人民公社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上的“大锅饭”、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 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答两点意思相近即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解析:据材料二“(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和所学知识可知,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澳台,便于发挥对外窗口的功能;华侨多,便于吸引外资;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权力中心,环境相对宽松、干扰少,有利于改革实验等。“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是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来

35、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 代化建设。 答案:原因: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港澳台,便于发挥对外窗口的功能;华侨多,便于吸引外资;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权力中心,环境相对宽松、干扰少,有利于改革实验等。“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来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世纪六十年代, 19 世界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动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造了蒸汽机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落在通 讯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

36、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 1870 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月三倍。 材料二: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 1873 年、 1880 年、 1882 年、 1891 年、 1892 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摘自刘少康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析:据“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动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 通运输方面,创造了蒸汽机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落在通讯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构方面”结合

37、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答案:创造了巨大生产力,改变了世界面貌;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上述两则材料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带来哪些重要启迪? 解析:材料“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 1873 年、 1880 年、 1882 年、 1891年、 1892 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反映了环境问题;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实施可 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答案:环境问题;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8、材料: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贸易组织、科技革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将世界贸易组织、科技革命分别填入示意一图的相应空白方框中。根据示意图二,概括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宗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据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交流平台,而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从示意图二中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它存在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答案: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它存在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 (2)根据材料和所 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解析: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答案: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