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中考模拟化学.docx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6600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中考模拟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中考模拟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中考模拟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中考模拟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中考模拟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东海中学中考模拟化学 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 1.(3 分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其中创立原子论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汤姆斯 D.阿伏加德罗 解析: 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 B、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 ; C、汤姆斯发现了电子; D、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 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 。 答案: B 2.(3 分 )下列变化在生活中常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酒精挥

2、发 B.瓷器破碎 C.煤气燃烧 D.冰块融化 解析: 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瓷器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 答案: C 3.(3 分 )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量取 9.5ml 的液体可用 100ml 的量筒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最多为试管容积的 12 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D.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 解析: A、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要选择大小合适的量筒,量取 9.8mL 液体需用 10mL 量筒即可,故 A 错误;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 13, B 说法错误; 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C 说法正确; D、烧杯不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 .故 D 说法错误 。 答案: C 4.(3 分 )箫音同学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家中的玻璃杯是否洗涤干净的依据是 ( ) A.杯子内壁看不见油污 B.杯壁上的水不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覆盖一层均匀的水膜 C.用杯子装水,水是澄清透明的 D.上述都可以作为判断依据 解析: 当洗过的杯子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已洗干

4、净 。 答案: B 5.(3 分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1mL,该学生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 A.8mL B.大于 8mL C.小于 8mL D.无法判断 解析: 仰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小,但量取的实际液体偏大,由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19mL实际比 19mL 大;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但量取的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 11mL,实际小于 11mL,所以倾出液体的体积是大于 8mL。 答案: B 6.(3 分 )下列图示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5、. 取用药品 B. 闻气体气味 C. 滴加液体 D. 点燃酒精灯 解析: A、取用药品,不能用手,有些药品有毒或有腐蚀性,应用药匙或镊子,故 A 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凑到瓶口去闻,故 B 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应垂直悬空在容器上方,故 C 错误; D、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 D 错 。 答案: B 7.(3 分 )吴平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 ,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

6、究环节中的 ( ) A.建立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做出结论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是一个设计实验的过程,在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做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 。 A、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建立假设 ;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 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收集证据 ; C、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 ; D、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

7、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做出结论 。 答案: C 8.(3 分 )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简单合理的灭火方法是 ( ) A.用水浇灭 B.用湿布扑灭 C.用干布扑灭 D.用嘴吹灭 解析: A、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能与水互溶,不能用水冲灭 ; B、用湿抹布盖灭,既可以隔绝氧气,又可以降低温度 ; C、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不能用干布救灭 ; D、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不能用嘴吹灭 。 答案: B 9.(3 分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 ( ) A. B. C. D. 解析: A、托盘天平用完后,应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

8、码盒中,防止污染砝码,图中操作没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故 A 错误; B、试剂瓶在存放时,要盖上瓶盖,否则药品可能会变质,图中操作错误,故 B 错误; C、图中胶头滴管横放操作错误,残留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或者污染试验台,故 C 错误; D、试管用完后,洗刷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晾干,故 D 正确 。 答案: D 10.(3 分 )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解析: A、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能生成二氧化碳、氨气等物质,属

9、于化学变化; B、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冰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 C、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这种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 化学变化,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属于化学变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 D、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体,至少属于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中的一种 。 答案: C 二、填空题 (本大题包括 3 小题,共 19 分 ) 11.(9 分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 试管夹应由 套上、取下,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距离试管口约 处,试管与桌面保持 角 。 试管口不要对着,先将试管在火焰上 ,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将火焰对准液体中部

10、加热,加热时用的是酒精灯的 ,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 ,以免试管 。 解析: 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 试管夹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距离试管口约 13处,试管与桌面保持 45 角 .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已或者他人,先将试管在火焰上预热,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将火焰对准液体中部加热,加热时用 的是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试管炸裂 。 答案 : 13 试管底部 13 45 自已或者他人 预热 外焰 用冷水冲洗 炸裂 12.(2 分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为保证安全,注意做到 “ 三不 ”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

11、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 。 解析: 实验室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为了安全,一定要遵守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所以在实验室使用药品时应做到 “ 三不 ” :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不要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特别是气体的气味 );更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 答案 :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13.(8 分 )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1)0 时水结成冰 答案 : A (2)汽油可以燃烧 答案 : D (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 答案 : A (4)酒精易挥发 答案 : C (5)煤气燃烧 答案 :

12、B (6)鸡蛋发臭 答案 : B (7)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 : D (8)铁的密度是 7.86gcm 3 。 解析: 物质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 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 答案 : C 三、 (本大题包括 3 小题,共 28 分 ) 14.(15 分 )根据如图所示各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 B ; C ; D ; E ; F ;G 。 解析: (1)图中 A 是试管, B 是水槽, C 是漏斗, D 是烧杯, E 是量筒, F 是酒精灯, G 是集气瓶 。 答案 :试管

13、 水槽 漏斗 烧杯 量筒 酒精灯 集气瓶 (2)上述仪器中,可用于加热药品的仪器是 ,可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 ,用于量取一定量的液体的仪器是 。 (用标号填空 ) 解析: 酒精灯可用于加热药品; G 集气瓶可以用于收集和贮存气体; E 量筒可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 答案 : A G E (3)D 仪器的主要用途: a ; b ; c 。 解析: 烧杯: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 。 答案 :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 (4)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所需的仪器: 。 (用标号填空 ) 解析: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用到集气瓶和水槽 .图中 G 是集气瓶, B 是水槽

14、。 答案: BG 15.(9 分 )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 (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 ,结论是 。 解析: 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 答案: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 层,最明亮的一层是 ,取一根火柴梗横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大约 1 秒钟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在火焰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从而推测火焰 层的温度最高 。 解析: 点燃蜡烛,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其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火柴梗与蜡烛火焰的外焰接触的地方最先炭化 。 答案 :三 外层 外焰 (3)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且干燥的烧杯,可以

15、看到烧杯内壁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可以看到 ,说明蜡烛燃烧会产生 和 。 解析: 由实验现象可知,烧杯内壁会出现水雾,说明石蜡燃烧可生成水;由题意可知,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澄清石灰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说明烧杯中有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出现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水 二氧化碳 16.(4 分 )煤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有毒气体 。 在标准状况下,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密度为 1.25gL 1,比空气密度略小 。 一氧化碳有剧毒,因为它能与血液

16、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 .一氧化碳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 在冶金工业上,通常用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元素还原出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 解析: 一氧化碳的状态、颜色、气味、密 度、 水溶性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 答案 :气体 无色 无味 密度比空气略小 难溶于水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 解析: 一氧化 碳的毒性、可燃性、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 答案 :有毒 可燃性 还原性 四、 (本大题包括 3 小题,共 23 分 ) 17.(3 分 )现有下列实验器材: (

17、1)用上述仪器到深井中收集一瓶井内气体时,你认为需用到的仪器是 (填字母 ); 解析: 先把集气瓶装满水,排出集气瓶内原有的空气,再收集深井内的空气,可得到深井内的空气;具体做法是: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盖上玻璃片,拿进深井后将水倒出,盖上玻璃片即可 。 答案 : cf (2)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应用到的仪器是 (填字母 ),还缺少 (填名称 )。 解析: 由于呼出的气体难溶于水,可以利用排水法收集,方法是: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立在水槽中,将软塑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并向集气瓶中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住,取出正放在桌面上 .所以用到的仪器有:集气瓶、水槽、玻璃片、

18、软塑料管 。 答案 : cef 软塑料管 18.(12 分 )如图是小明向试管中倾注液体的操作示意图 。 请你为小明指出错误: (1) ; 答案 :标签没向着手心 (2) ; 答案 :瓶塞正放 (3) ; 答案 :瓶口远离试管 (4) 。 解析: 标签没向着手心,残液流下来会腐蚀标签;瓶塞正放,会使试剂受到污染,也会使药品腐蚀桌面,正确的操作是把瓶塞倒放;瓶口没紧挨试管口,会造成液体外流 。 试管直立于桌面上,很容易外撒,应手持试管,使试管倾斜 。 答案 :试管没有倾斜 19.(8 分 )某同学为探究动物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一段时间后发现装置 中 。 U 形管内的液面 A 处 (填 “ 上升 ” 或 “ 下降 ” ), B 处 (填“ 上升 ” 或 “ 下降 ” ),实验结束后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发现 .该实验说明动物呼吸消耗 (填气体名称 ),产生 (填气体名称 )。 解析: 小白鼠呼吸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被小白鼠吸收掉,石灰水吸收了二氧化碳故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小, U 形管内液面会有变化 A 处上升 B 处下降 。 答案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上升 下降 木条熄灭 氧气 二氧化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