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2017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1367029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历类职业资格】2017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2017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2017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2017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历类职业资格】2017年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年 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总分:8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把“就那么回事”当作口头禅的人物是 【 】(分数:2.00)A.赵慧文B.王清泉C.刘世吾D.韩常新2.铁凝小说哦,香雪是一部 【 】(分数:2.00)A.富有先锋色彩的小说B.富有民间传奇色彩的小说C.富有诗情画意与生命灵性的小说D.富有宗教情怀的小说3.阿城小说棋王中,王一生除了下棋外最在意的是 【 】(分数:2.00)A.吃B.穿C.住D.饮酒4.王安忆小说喜宴中新郎的身份是 【 】(分数:2.00)A

2、.小岗上学校的老师B.小鲍庄的知青C.小岗上的支书D.大刘庄的铁匠5.陈映真小说将军族的主要叙述手法是 【 】(分数:2.00)A.逆叙B.意识闪回C.词典式叙述D.顺叙6.以“击鼓传花”式的叙述手法营造出“神秘的迷宫般”氛围的小说是 【 】(分数:2.00)A.马桥词典B.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D.拾婴记7.巴金散文怀念萧珊中,“我”藏报纸这一行为的用意是 【 】(分数:2.00)A.担心妻子责备“我”因读报纸而误事B.担心妻子视力受损加剧C.担心妻子经受不起沉重的打击D.担心影响妻子的工作效率8.张晓风散文母亲的羽衣主要的艺术手法是 【 】(分数:2.00)A.反复B.对比

3、C.排比D.反讽9.张洁散文拣麦穗前半部分叙述的内容是 【 】(分数:2.00)A.拣麦穗的过程B.“我”与卖灶糖老汉的相识过程C.拣麦穗姑娘“美丽的梦”以及出嫁时幻想的破灭D.“我”与卖灶糖老汉间的情谊以及对他的思念10.邵燕祥杂文拟作中,使人联想起“文革”时期以“阶级血统”论罪、以立场态度定刑等情形的是 【 】(分数:2.00)A.耶稣的言行B.高僧的言行C.摩西的言行D.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言行11.贾平凹散文秦腔中说秦腔“绝对冲不出往东南而去的潼关”的意蕴是 【 】(分数:2.00)A.秦腔的风格秀而无骨B.唱秦腔是做人最体面的事C.秦腔具有鲜明的地域性D.秦腔面前人人平等12.杨绛散文学

4、圃记闲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 【 】(分数:2.00)A.在平实的记叙中克制地传达情感B.通过两个时代的对比表现主题C.采用象征手法表达情感D.浪漫主义手法与现实主义手法的灵活运用13.周涛散文巩乃斯的马用来和马进行对比的动物是 【 】(分数:2.00)A.牛、骆驼和驴子B.虎、牛和猪C.骆驼、狮子和羊D.猪、狗和豹子14.傅雷书信致傅聪引用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 】(分数:2.00)A.艺术家要把感情生活升华为艺术创作B.做人要学会明哲、体贴、容忍C.千万别做经理人的摇钱树D.以适当的音乐提高艺术水平15.抒写“文革”中妻子因为受到自己的连累,饱受屈辱磨难的作品是 【 】(分数:

5、2.00)A.送一个人上路B.残月C.致西绪福斯D.回看血泪相和流16.宗璞散文哭小弟中,叙述小弟生病后同事的关心来表现小弟品格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是 【 】(分数:2.00)A.象征暗示B.先抑后扬C.类比显现D.侧面烘托17.丰子恺散文缘缘堂续笔癞六伯中用以描写癞六伯这一人物形象的语句是 【 】(分数:2.00)A.“他站在桥顶上,指手画脚地骂:皇帝万万岁,小人日日醉!”B.“只有一米五八,上大学时绰号武大郎”C.“身短、头大、疏疏的长须,言谈举止,一派老辈风貌”D.“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18.牛汉散文父亲,树林和鸟中所刻画的父亲形象是 【 】(分数:2.00)A.

6、遏制自由、残害生命的人B.呵护生命、洞明世事的人C.充满智慧、刚愎自用的人D.追求梦想、呼唤真情的人19.琦君散文髻选取发髻作为女子青春的象征物,回忆了两个女子的人生历程。这两个女子是 【 】(分数:2.00)A.香雪和风娇B.小渔和守明C.母亲和姨娘D.英子和新媳妇20.舒婷诗歌双桅船中,双桅船向海岸倾诉思慕之情所采用的人称是 【 】(分数:2.00)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21.罗门诗歌麦坚利堡的艺术特点是 【 】(分数:2.00)A.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战争”坐在麦坚利堡嘲讽亡灵B.主要使用了排比、反复等艺术表现手法C.全诗着力描述“冷”“静”的氛围D.诗

7、行整齐,隔行押韵22.穆旦诗歌智慧之歌中,“我”认为“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的原因是 【 】(分数:2.00)A.它以美丽的爱情为营养B.它以珍贵的友谊为营养C.它以迷人的理想为营养D.它以人生的痛苦为营养23.海子诗歌麦地中,“我”和仇人“握手言和”的时候是 【 】(分数:2.00)A.收麦时B.看麦时C.披月种麦时D.准备吃饭时24.下列表述中,对流沙河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蟋蟀”理解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世界人们共同情感的寄托物B.两岸中国人共有情感的寄托物C.台湾诗人 Y先生以为在台北听到的蟋蟀不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D.“我”以为四川乡下听到的蟋蟀不是台北听到的那一

8、只25.曾卓诗歌有赠将等待“我”归来的女友喻为 【 】(分数:2.00)A.“我的生命的灯”B.“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C.“一座炼狱”D.“彩云般的烈焰”26.郭小川诗歌望星空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叙写的主题意蕴是 【 】(分数:2.00)A.表达了“我”对人生、宇宙的思考,显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B.赞美人间的建设事业和战斗者的人格力量C.反思战争及人的悲剧命运D.歌颂灾难岁月中的人间至情,宣告着正义、人性的胜利27.诗句“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的作者是 【 】(分数:2.00)A.洛夫B.臧克家C.公刘D.西川28.痖弦诗歌红玉米诗句中,悬挂

9、在“宣统那年的风吹着”的屋檐底下的红玉米的含义是 【 】(分数:2.00)A.未来的象征B.现代人的精神象征C.记忆中的人生D.想象中的历史情致29.北岛诗歌回答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到处都是冰凌”“死海里千帆相竞”等诗句表现的是 【 】(分数:2.00)A.现实的冷酷B.战争的恐怖C.历史的虚无D.幻境的神秘30.沙叶新话剧陈毅市长的结构特征是 【 】(分数:2.00)A.“多人多事”和“冰糖葫芦”式B.“一人一事”C.“一人多事”和“冰糖葫芦”式D.“人像展览”式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茹志鹃小说百合花在选材和叙述上的匠心独运之处有 【 】(分数:2.0

10、0)A.以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叙事线索B.不正面书写激烈的战争场面,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段C.运用以小见大、对比和衬托的方法揭示主题、刻画人物D.运用一系列细节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E.采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叙写气势恢宏的战争场景32.下列作品中,属于王小波创作的小说有 【 】(分数:2.00)A.黄金时代B.丰乳肥臀C.青铜时代D.九月寓言E.白银时代33.台静农散文记波外翁中波外翁弃世自尽的原因有 【 】(分数:2.00)A.饱受人生现实的折磨,希望破灭B.个人的寂寞,对时事的悲观C.因弟弟英年早逝而悲痛不已D.许寿裳被害所带来的心理打击E.因父亲纳妾而遭受委屈34.郭路生诗歌相信未

11、来用以描绘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的意象有 【 】(分数:2.00)A.蜘蛛网B.炉台C.余烟D.灰烬E.月亮35.老舍戏剧茶馆以裕泰茶馆为“窗口”,反映了近五十年社会历史的变迁,表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思想主题。这“三个时代”是 【 】(分数:2.00)A.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朝末年B.北伐战争时期C.袁世凯时代D.辛亥革命时期E.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6.简析迟子建小说亲亲土豆的叙述特征。(分数:2.00)_37.简析孙犁散文黄鹂病期琐事的构思特点。(分数:2.00)_38.简析绿原诗歌重读“牛棚”诗抄第 n篇的主题意蕴。(分数:2.00)_3

12、9.简析田汉戏剧关汉卿中关汉卿的形象。(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40.分析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的主题意蕴与艺术特征。(分数:2.00)_五、阅读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41.阅读贾平凹散文访兰,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要求:(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2)不要写成读后感。(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附访兰原文 访 兰 贾平凹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的,而且倒有

13、了几分愠怒;时又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儿:“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

14、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的。”“这里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培栽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

15、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地有着它的灵性。”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它,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记于一九八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五味村 (选自贾平凹短文,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分数:2.00)_2017年 4月全国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真题试卷答案解析(总

16、分:8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王蒙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把“就那么回事”当作口头禅的人物是 【 】(分数:2.00)A.赵慧文B.王清泉C.刘世吾 D.韩常新解析:2.铁凝小说哦,香雪是一部 【 】(分数:2.00)A.富有先锋色彩的小说B.富有民间传奇色彩的小说C.富有诗情画意与生命灵性的小说 D.富有宗教情怀的小说解析:解析:哦,香雪语言清婉,构思精巧,作者善于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写山、写树、写小溪、写火车都充满了生命的灵性与诗情画意。3.阿城小说棋王中,王一生除了下棋外最在意的是 【 】(分数:2.00)A.吃 B.穿C

17、.住D.饮酒解析:解析:棋王中,王一生除了下棋对物质追求的第一要求就是“吃”。文中写他“惨无人道”的吃相,实质上揭示出主人公贫寒、饥饿的生存困境。4.王安忆小说喜宴中新郎的身份是 【 】(分数:2.00)A.小岗上学校的老师 B.小鲍庄的知青C.小岗上的支书D.大刘庄的铁匠解析:解析:喜宴开头写道:“天下着细雨,是春雨,小岗上有人家要娶亲了娶亲的是学校的老师”因此,新郎的身份是小岗上学校的老师。5.陈映真小说将军族的主要叙述手法是 【 】(分数:2.00)A.逆叙B.意识闪回 C.词典式叙述D.顺叙解析:解析:将军族在叙述上大量使用了意识闪回的手法,故事的情节随着人物的意识流动,现实与回忆交叉

18、切入,小说具有明显的跳跃性。6.以“击鼓传花”式的叙述手法营造出“神秘的迷宫般”氛围的小说是 【 】(分数:2.00)A.马桥词典B.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C.邢老汉和狗的故事D.拾婴记 解析:解析:拾婴记就像一个“击鼓传花”式的故事,柳条筐里的女婴在不同人手里不停地转换,最后却又回到了起点,构成了一个封闭的叙述圈。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虚实结合的叙述技巧,魔幻化的故事结局,为小说营造出“神秘的迷宫般”的氛围。7.巴金散文怀念萧珊中,“我”藏报纸这一行为的用意是 【 】(分数:2.00)A.担心妻子责备“我”因读报纸而误事B.担心妻子视力受损加剧C.担心妻子经受不起沉重的打击 D.担心影响妻子的工

19、作效率解析:解析:怀念萧珊是一篇控诉“文革”罪恶的悼亡之作,文章记叙了作者与妻子两人在最困难境地里相知相守的情景。文中,巴金把写有批判自己的文章的报纸藏起来,正是因为出于对妻子的关爱,担心妻子经受不起沉重的打击。8.张晓风散文母亲的羽衣主要的艺术手法是 【 】(分数:2.00)A.反复B.对比 C.排比D.反讽解析:解析:母亲的羽衣通过“羽衣”的意象,穿插并对比“母亲”的两个时代,从这个新奇的角度讴歌了神圣而伟大的母爱。对比亦是本篇主要的艺术手法。9.张洁散文拣麦穗前半部分叙述的内容是 【 】(分数:2.00)A.拣麦穗的过程B.“我”与卖灶糖老汉的相识过程C.拣麦穗姑娘“美丽的梦”以及出嫁时

20、幻想的破灭 D.“我”与卖灶糖老汉间的情谊以及对他的思念解析:解析:拣麦穗叙述了两个拣麦穗的故事:前半部分概写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美丽的梦”以及出嫁时幻想的破灭;后半部分详述“我”和卖灶糖老汉之间的纯真情谊以及“我”对老汉的思念。10.邵燕祥杂文拟作中,使人联想起“文革”时期以“阶级血统”论罪、以立场态度定刑等情形的是 【 】(分数:2.00)A.耶稣的言行B.高僧的言行C.摩西的言行D.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言行 解析:解析:圣经拟作中那个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言行,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文革”时期以“阶级血统”论罪、以立场态度定刑、重复谎言可以成为真理等情形。11.贾平凹散文秦腔中说秦腔“绝对冲不出往东

21、南而去的潼关”的意蕴是 【 】(分数:2.00)A.秦腔的风格秀而无骨B.唱秦腔是做人最体面的事C.秦腔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D.秦腔面前人人平等解析:12.杨绛散文学圃记闲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 【 】(分数:2.00)A.在平实的记叙中克制地传达情感 B.通过两个时代的对比表现主题C.采用象征手法表达情感D.浪漫主义手法与现实主义手法的灵活运用解析:解析:学圃记闲的特征是将感情隐伏在纸面之后,完全是平实的记叙,不作抒情式的展开,读者却能从中领会到细水长流的深情和乐天知足的态度。13.周涛散文巩乃斯的马用来和马进行对比的动物是 【 】(分数:2.00)A.牛、骆驼和驴子 B.虎、牛和猪C.骆驼、狮子

22、和羊D.猪、狗和豹子解析:解析:巩乃斯的马通过对马的观照,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美好精神的赞美。文章以“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起始,将牛、骆驼和驴子等动物作比,对照出马的特性。14.傅雷书信致傅聪引用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想要表达的观点是 【 】(分数:2.00)A.艺术家要把感情生活升华为艺术创作 B.做人要学会明哲、体贴、容忍C.千万别做经理人的摇钱树D.以适当的音乐提高艺术水平解析:15.抒写“文革”中妻子因为受到自己的连累,饱受屈辱磨难的作品是 【 】(分数:2.00)A.送一个人上路B.残月C.致西绪福斯D.回看血泪相和流 解析:解析:回看血泪相和流记述了作者及其夫人在“文革”中的遭遇,控

23、诉与批判这一不堪回首的灾难历史。作者的妻子国容因为受到作者的连累,饱受屈辱磨难,作者深感愧疚。16.宗璞散文哭小弟中,叙述小弟生病后同事的关心来表现小弟品格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是 【 】(分数:2.00)A.象征暗示B.先抑后扬C.类比显现D.侧面烘托 解析:17.丰子恺散文缘缘堂续笔癞六伯中用以描写癞六伯这一人物形象的语句是 【 】(分数:2.00)A.“他站在桥顶上,指手画脚地骂:皇帝万万岁,小人日日醉!” B.“只有一米五八,上大学时绰号武大郎”C.“身短、头大、疏疏的长须,言谈举止,一派老辈风貌”D.“白面长身,美丰仪;喜文艺,娴诗词;且工书法篆刻”解析:18.牛汉散文父亲,树林和鸟中所刻

24、画的父亲形象是 【 】(分数:2.00)A.遏制自由、残害生命的人B.呵护生命、洞明世事的人 C.充满智慧、刚愎自用的人D.追求梦想、呼唤真情的人解析:19.琦君散文髻选取发髻作为女子青春的象征物,回忆了两个女子的人生历程。这两个女子是 【 】(分数:2.00)A.香雪和风娇B.小渔和守明C.母亲和姨娘 D.英子和新媳妇解析:解析:髻巧妙地选取了发髻这个女子青春美丽的象征物,回忆了母亲与姨娘从韶华俏丽,到渐渐衰老,终而殁世的人生历程,寄托了对岁月销蚀、青春难驻和人生易逝的感慨。20.舒婷诗歌双桅船中,双桅船向海岸倾诉思慕之情所采用的人称是 【 】(分数:2.00)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C.

25、第三人称D.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解析:21.罗门诗歌麦坚利堡的艺术特点是 【 】(分数:2.00)A.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战争”坐在麦坚利堡嘲讽亡灵B.主要使用了排比、反复等艺术表现手法C.全诗着力描述“冷”“静”的氛围 D.诗行整齐,隔行押韵解析:解析:麦坚利堡是一首反思战争及悲剧命运的诗篇,全诗着力描述“冷”“静”的氛围,调子低沉、阴冷。22.穆旦诗歌智慧之歌中,“我”认为“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的原因是 【 】(分数:2.00)A.它以美丽的爱情为营养B.它以珍贵的友谊为营养C.它以迷人的理想为营养D.它以人生的痛苦为营养 解析:解析:“我知道它以我的苦汁为营养”形象地说明“智慧之树”不凋的

26、原因:人生的痛苦历程所沉淀、所过滤而成的智慧的结晶是对爱情、友谊、理想,对社会、现实、人生的反思之所得,将是后来者的思想之源。23.海子诗歌麦地中,“我”和仇人“握手言和”的时候是 【 】(分数:2.00)A.收麦时 B.看麦时C.披月种麦时D.准备吃饭时解析:24.下列表述中,对流沙河诗歌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蟋蟀”理解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世界人们共同情感的寄托物B.两岸中国人共有情感的寄托物 C.台湾诗人 Y先生以为在台北听到的蟋蟀不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D.“我”以为四川乡下听到的蟋蟀不是台北听到的那一只解析:解析:就是那一只蟋蟀抒写了浓浓的乡情,诗歌中的蟋蟀已超出一般意

27、义上的昆虫,而成为两岸中国人共有情感的寄托物。25.曾卓诗歌有赠将等待“我”归来的女友喻为 【 】(分数:2.00)A.“我的生命的灯” B.“从感情的沙漠上来的旅客”C.“一座炼狱”D.“彩云般的烈焰”解析:26.郭小川诗歌望星空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叙写的主题意蕴是 【 】(分数:2.00)A.表达了“我”对人生、宇宙的思考,显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 B.赞美人间的建设事业和战斗者的人格力量C.反思战争及人的悲剧命运D.歌颂灾难岁月中的人间至情,宣告着正义、人性的胜利解析:解析:望星空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

28、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27.诗句“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的作者是 【 】(分数:2.00)A.洛夫B.臧克家 C.公刘D.西川解析:28.痖弦诗歌红玉米诗句中,悬挂在“宣统那年的风吹着”的屋檐底下的红玉米的含义是 【 】(分数:2.00)A.未来的象征B.现代人的精神象征C.记忆中的人生D.想象中的历史情致 解析:解析:红玉米写诗人在历经世事、被现代生活放逐后的记忆。诗人被放逐后的北方生活记忆,全都维系在旧时屋檐下的那串红玉米上,悬挂在“宣统那年的风吹着”的屋檐下的红玉米,是想象中的历史情致。29.北岛诗歌回答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

29、影”“到处都是冰凌”“死海里千帆相竞”等诗句表现的是 【 】(分数:2.00)A.现实的冷酷 B.战争的恐怖C.历史的虚无D.幻境的神秘解析:解析:北岛的回答以清醒的眼光审视过去,批判现实。诗人看到“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茫茫大地“到处都是冰凌”,“死海里千帆相竞”,这既是对冷酷现实的描绘,也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30.沙叶新话剧陈毅市长的结构特征是 【 】(分数:2.00)A.“多人多事”和“冰糖葫芦”式B.“一人一事”C.“一人多事”和“冰糖葫芦”式 D.“人像展览”式解析:解析:陈毅市长全剧以陈毅这一主要人物来穿引各场,没有统一的中心事件,十场戏写彼此独立的事情,分别从不同侧

30、面来揭示陈毅的性格。作品采用了“一人多事”和“冰糖葫芦”式的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31.茹志鹃小说百合花在选材和叙述上的匠心独运之处有 【 】(分数:2.00)A.以百合花图案的被子作为叙事线索 B.不正面书写激烈的战争场面,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段 C.运用以小见大、对比和衬托的方法揭示主题、刻画人物 D.运用一系列细节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E.采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叙写气势恢宏的战争场景解析:32.下列作品中,属于王小波创作的小说有 【 】(分数:2.00)A.黄金时代 B.丰乳肥臀C.青铜时代 D.九月寓言E.白银时代 解析:解析:王小波的代表作有长篇

31、小说时代三部曲,即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丰乳肥臀和九月寓言分别是莫言和张炜的作品。33.台静农散文记波外翁中波外翁弃世自尽的原因有 【 】(分数:2.00)A.饱受人生现实的折磨,希望破灭 B.个人的寂寞,对时事的悲观 C.因弟弟英年早逝而悲痛不已D.许寿裳被害所带来的心理打击 E.因父亲纳妾而遭受委屈解析:34.郭路生诗歌相信未来用以描绘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的意象有 【 】(分数:2.00)A.蜘蛛网 B.炉台 C.余烟 D.灰烬 E.月亮解析:解析:相信未来开篇用“蜘蛛网”“炉台”“灰烬”和“余烟”等几个意象,描绘了那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可是诗人却“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

32、来”。表现出不屈于现实的信念。35.老舍戏剧茶馆以裕泰茶馆为“窗口”,反映了近五十年社会历史的变迁,表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思想主题。这“三个时代”是 【 】(分数:2.00)A.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朝末年 B.北伐战争时期C.袁世凯时代 D.辛亥革命时期E.抗战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 解析:解析:茶馆全剧分三幕,分别以 1899年戊戌政变的失败、袁世凯时代的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为背景,描写了三个时代背景下的茶馆故事,深刻揭露了这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从而达到了“葬送三个时代”的创作意图。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6.简析迟子建小说亲亲土豆的叙述特征。(分数

33、: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善用对比,通过两对夫妇的对照,歌颂了真爱。 (2)擅于捕捉生活细节,并穿插富有抒情和象征意味的场景。 (3)擅于在朴素的叙述中表现丰富生动的情趣。)解析:37.简析孙犁散文黄鹂病期琐事的构思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通过日常生活画面来托物言志,意味深长。 (2)以小见大,从童年往事入笔,截取作者养病期间所亲历的几个生活片段,表达主题。 (3)通过被拴黄鹂的凄惨与太湖之滨自由飞翔之美的对照,揭示万物需要适宜的生存环境才能发挥极致的哲理。)解析:38.简析绿原诗歌重读“牛棚”诗抄第 n篇的主题意蕴。(分数:2.00)_正确答案:

34、(正确答案:(1)通过对圣经故事的评述,凸显了坚持真理、牺牲自我、承担责任、懂得感恩和忏悔等精神。 (2)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悲痛与相信人民的信念。 (3)本诗写作于“文革”期间,通过圣经中的故事与“文革”现实处境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解析:39.简析田汉戏剧关汉卿中关汉卿的形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剧中的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元曲艺术家。 (2)具有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民众利益奔走呼号的崇高精神。 (3)具有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的“铜豌豆”品格和英雄气概。)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2.00)40.分析白先勇小说游园惊梦的主题意蕴与艺术特征。(分数:

35、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主题意蕴: (1)小说叙述蓝田玉去窦公馆赴宴的过程,通过她风华翩跹、煊赫一时的往事与今日夫死没落、物是人非的现实处境的对照,呈现了蓝田玉悲剧性的命运遭际。 (2)反映了1949年从大陆撤离到台湾后的原国民党上层社会人士的沧桑遭际及其怀旧感伤的心理状态。 艺术特征: (1)小说熔中国传统小说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手段于一炉,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 (2)情节穿插昆曲游园惊梦片段,将戏剧与人生、梦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在相互对照中呈现主人公的内心处境和悲剧命运。 (3)采用性格化的对白,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强化艺术效果。)解析:五、阅读

36、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41.阅读贾平凹散文访兰,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学评论短文。要求:(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2)不要写成读后感。(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附访兰原文 访 兰 贾平凹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培栽。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作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以此得意的,而且倒有了几分愠怒;时又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儿:“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

37、。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着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像不同吗?”“是

38、的。”“这里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儿?”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培栽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地有着它的灵性。”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

39、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它,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记于一九八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五味村 (选自贾平凹短文,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思想内容: 以山谷中兰草与家养兰草对比,突出山谷中兰草清爽、纯洁、灵性的品质。赞赏山谷中兰草的独立品性。山谷中兰草得天地自然之元气,不为被世人欣赏而活着,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 做人不能献媚处事,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否则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父亲的教导体现了父辈希望下一辈对社会有所贡献的愿望。 (2)艺术特点: 构思精巧,卒章显志,意蕴深远。以父亲爱养野兰而不喜别人玩赏,“我”为此感到奇怪开篇,接着展开父亲带“我”访兰的故事,最终以父亲的教导收柬,以故事带出感悟,浑然天成。 以物喻人,巧用对比。以山谷中兰草与家养兰草对比,突出了前者的高贵品质。 语言简洁雅致,凝练准确,富有诗意。)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